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完善公共托育服务体系

完善公共托育服务体系

发布时间:2021-07-16 23:13:30

⑴ “十四五”我国将着力推动构建完善托育服务体系

20日,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等主办的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推动将托育服务有关内容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十四五”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人数超过4700万。”欧晓理说,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家庭养育矛盾日益凸显,群众关于生养经济成本高、无人照看、影响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围绕托育难题,国家有关部门打出“政策组合拳”。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于学军介绍,国家卫健委发挥牵头部门作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服务供给体系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一年多来,30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出台贯彻指导意见的实施措施。
于学军表示,下一步将强化政策支持,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国民健康规划,实施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拓宽普惠托育供给,开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并推进医育结合,加强综合监管。

⑵ 未来五年,该如何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在政策的推动下,社会力量投资于儿童保育市场的意愿显着增加,并且出现了提供儿童保育服务的大量机构,并逐渐发展了商业综合体,社区运营场所,幼儿园扩展,家庭“邻居”护理”,企业福利,上门服务等多种方式。今天,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期间,每千人口中3岁以下婴儿的保育数量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国家卫生委员会人口与家庭部有关负责同志说,这是反映育儿服务供给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育儿服务的提供情况,为促进包容性育儿建设提供支持。服务系统。 “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发展包容性托儿服务的“窗口期”。

从中国计划生育协会获悉,在“十四五”期间,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将加强婴幼儿保健的宣传教育,增强家庭科学育儿能力,发展和产生一系列有关婴幼儿服务知识的宣传和教育的书籍;继续开展“向日葵工程”。在农村地区建立亲子小屋,培训亲子服务顾问,增强农村家庭科学养育子女的能力;整合社会资源,研究制定育儿机构社会监督标准,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行业发展需要的社会监督体系。

⑶ 国考资料热点有哪些

国考的内容是行测和申论,2018国考的笔试时间是12月10日,建议您及时备考。另外,您需要关注一下时事政治,比如十九大的重要内容。

⑷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幼服务,此建议有可实施性吗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增强生育政策的包容性。建议增强公共政策、文化舆论、社会环境对生育更广泛的包容性,对承担生育重担的女性提供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建立男女平等、生育友好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主任谢文敏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表示:需要多部门合作,加强生育社会支持政策。目前存在家庭生育意愿不高,帮助女性平衡生育与职业发展冲突的支持政策仍不足,需通过进一步加强生育社会支持力度,强化支持家庭发展政策,促进男女平等和人口均衡发展。

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妇女生育意愿不高,是一部分原因。另外,养育成本过高,无人照顾也是不少家庭不想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比如,在一些调查中,对于不想要二孩的主要原因,很多女性选择了养孩子经济成本太高以及无人照顾孩子。此外,对于无生育史的女性,则选择了影响本人/配偶生活质量为不想生育二孩的重要原因。此外,婴幼儿托育面临困难,父亲育儿参与度较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调查显示,3岁以下孩子的入托,超过70%的家长认为非常困难。超过90%的家长报告子女在0-3岁主要由家庭养育,没有入托。由于传统婚姻形式造就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婴幼儿在家照料的重担,大多数落在女性身上。在每周与孩子的相处时间上,母亲也是显著高于父亲。

谢文敏建议,各级妇联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服务,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设立夫妻共享的育儿假,夫妻双方每年休假的天数共同计算,其中强制男性休假不少于总天数的1/3,夫妻双方休假期间的工资由社会保险支付。“鼓励男性共同参与育儿,分担女性抚养责任。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夫妻共同做家务的氛围,促进家庭和睦。”谢文敏委员说。

⑸ 社区托育市场的发展规范有哪几点

社区托育市场发展规范。应该有三点应该注意的。首先应该注意行业规范。

⑹ 为了保障三孩的落实,政府采取了哪些配套政策衔接

为了保障三孩的落实,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了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比如会议提到,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

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

诸如此类的要求,都是为“三孩政策”提供政策保障支持。

国家统计局回应三孩政策:短期难接受,长期有利

2021年6月17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应三孩政策时表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长期看有利于缓解生育水平走低,改善人口的年龄结构,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付凌晖表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人口出现一些新变化。一是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是18.7%,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是13.5%,分别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上升了5.44和4.63个百分点。

二是生育率水平在降低。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3,处于较低的水平。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基本国情。

⑺ 如何促进托育市场发展

专家建议,应明确托育的公共服务地位,统筹整合管理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支持,构建主体多元、性质多样、服务灵活的市场体系,更好实现“幼有所育”。

贵州省幼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剑辉建议,应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事业,在现有公办幼儿园增设托管班,明确将幼儿入园年龄向下延伸。同时,出台婴幼儿托育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规范,推动行业发展有章可循。

“应鼓励有资质的主体开办托儿所、托育中心、邻托服务等,对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在自有场地内建托育设施要给予政策支持。”广州市政协委员简瑞燕建议,降低准入门槛,公平对待并扶持民营托育机构。

⑻ 中央: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 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决策部署,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会议强调,要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要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积极推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发展老龄产业,推动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健全完善老龄工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老龄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政策和多渠道筹资机制,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必要保障。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同时,我国人口总量庞大,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要深化国家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研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完)

⑼ 三孩政策来了!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配套支持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
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
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

阅读全文

与完善公共托育服务体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 浏览:564
工程质量维修期限承诺 浏览:769
第四届山东省知识产权新年论坛 浏览:176
房产证上没有使用年限 浏览:867
谁创造了拼图 浏览:998
简单的土地转让协议书 浏览:708
南京江北新区知识产权告知书 浏览:251
工商局廉政谈话讲话稿 浏览:979
转让优思明 浏览:583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协议格式 浏览:117
商河县工商局 浏览:810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