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安徽省有哪些县
截至年,安徽省共辖16个地级市,包括7个县级市、54个县。
1、合肥——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巢湖市
2、芜湖——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无为县,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
3、蚌埠——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五河县,固镇县,怀远县
4、淮南——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凤台县、寿县
5、马鞍山——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含山县,和县,当涂县
6、淮北——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濉溪县
7、铜陵——铜官区,郊区,义安区,枞阳县
8、安庆——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桐城市,潜山市,怀宁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
9、黄山——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
10、阜阳——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颍上县,界首市,临泉县,阜南县,太和县
11、宿州——埇桥区、萧县、砀山县、灵璧县、泗县
12、滁州——琅琊区,南谯区,天长市,明光市,全椒县,来安县,凤阳县,定远县
13、六安——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霍山县,金寨县,舒城县
14、宣城——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宁国市,泾县,绩溪县,旌德县
15、池州——贵池区,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
16、亳州——谯城区,蒙城县,涡阳县,利辛县
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位于中国大陆东部,属于华东地区。
安徽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经济上属于中国东部经济区。地理位置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东、沿江通海,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东西宽450千米,南北长570千米。辖境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1.45%,居第22位。
安徽省平原、台地(岗地)、丘陵、山地等类型齐全,可将全省分成淮河平原区、江淮台地丘陵区、皖西丘陵山地区、沿江平原区、皖南丘陵山地五个地貌区,分别占全省面积的30.48%、17.56%、9.99%、24.91%和16.70%。
B. 28城市名称含有“马”字
含有“马”字的城市不多:河南驻马店,安徽马鞍山,山西马邑,山西侯马,还有很多乡镇名:云南省马龙县,安徽省全椒县马厂镇,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甘肃省康乐县马集,等等。
一、驻马店
驻马店,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中南部,地处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区,位于全国第三级地貌台阶上,横跨南阳盆地东缘和淮北平原,处在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总面积15083平方千米,辖1个区、9个县;2018年总人口805.18万人。
二、马鞍山
马鞍山,简称“马”,是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东部、苏皖交汇地区,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门户城市;辖3区3县,总面积4049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233.7万人。
三、马厂镇
马厂镇,位于河北省青县马厂镇。与天津市静海区接壤。马厂镇 镇政府驻马厂村。面积141.0平方千米,人口3.93万。
辖24个村委会:下马厂、上马厂、范官屯、陈缺屯、赵辛庄、王维屯、何老营、东姚庄、新张屯、伊庄子、东官庄、旧张屯、代官屯、孙官屯、曾官屯、阜安、陆官、杨官店一、杨官店二、杨官店三、杨官店四、二十里屯、王胜武屯、刘世印屯。
四、侯马
侯马,山西省辖县级市,由临汾市代管,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11°23′5″——111°41′1″、北纬35°24′2″——35°52′9″,东邻曲沃县,西接新绛县,南连闻喜县,北靠襄汾县。
五、马龙县
马龙区,云南省曲靖市市辖区,居昆明市与麒麟区之间,东及东北部与麒麟区、沾益区接壤,南与陆良县、宜良县毗邻,西及西北与嵩明、寻甸两县交界,位于东经103°16′~103°45′、北纬25°08′~25°37′之间,面积1751平方千米。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马龙区常住人口有184989人,有彝族、白族、回族、瑶族、布依族等民族。2016年,马龙区下辖5个街道、2个镇、3个乡,政府驻通泉街道。
C. 马鞍山有什么特产
马鞍山的特产
1、含山绿茶
全县有茶园1000公顷,大都分布在昭关、苍山两处丘陵腹地。山上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终年云雾缭绕,阳光漫射,茶、林相得益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形成含山茶叶独特的自然品质。历史名茶“昭关翠须”获1992年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
“横龙翠眉”茶以其香浓、味醇、色翠、形美,一举获得1996年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含山县正着手开发新型的绿色茶叶、有机茶叶,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更高需求。
2、含山大米
含山大米含山县位于江淮之间,素有“鱼米之乡”美称,水稻种植历史久远,土壤肥沃、水库资源丰富。
“含山大米”原产地紧靠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辖全国生态镇——陶厂镇、运漕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大渔滩湿地,群山环抱,丘圩交错,森林覆盖率达40%,裕溪河、牛屯河穿境而过,生态环境优良,为发展优质稻米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近年来,含山县农委大力推广水稻良种良法配套、水稻机插、秸秆粉碎还田、绿肥种植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水稻绿色生产技术,降低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使用量。
3、运漕酒
运漕,古称蓼花州,曾为安徽省含山县首镇,自东汉末年建镇以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明、清鼎盛时期,运漕有48道闸、72条巷,人口达1万人之多,各类商号、牙行、作坊、店铺、钱庄、当铺、茶馆等数百家,铺面连襟,鳞次栉比。
漕河上商船往来如梭,两岸泊船绵延数里。街面商贾云集,车水马龙,一派商贸繁荣景象。为我省古代江北八大商业重镇之一。 漕河,蜿蜒数十公里,衔巢湖,达长江,为南北交通运输的黄金水道。
4、巢湖白米虾
体长透明,肉白籽黄,甲壳甚薄,微有棕斑。白虾加工晒干制成虾仁(又称湖米),故又称巢湖白米虾。巢湖白米虾,学名秀丽白虾,在巢湖水域的虾类组成中,白米虾约占80%,年捕获量达数千吨。巢湖虾米经用热水浸泡,烧豆腐、白菜或芹菜,风味独特,皆成佳肴。
我国民间久有死虾泛红之说,巢湖白米虾却不然,烧熟也不变红,浑身依然白色。传说古巢州腥秽不堪,鱼虾水族也遭污染而混浊。
5、含眉绿茶
含眉绿茶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特产。安徽含眉生态茶叶有限公司的“含眉”牌绿茶,凭借独特的色、香、味、形、韵被评定为“安徽十大品牌名茶”。马鞍山“含眉”绿茶生长于云雾缭绕、溪水环山而流的含山县清溪镇长山大垄,漫山遍野、绿油油的千亩有机茶园,茶香沁人心脾
D. 马鞍山哪里有蛇
采石公园的草丛里有,以前和同学去玩时看到过
E. 基本工作情况
我国深部物探最早是1958~1960年期间由中科院与石油部合作在柴达木盆地(鱼卡—甘森、大柴旦—格尔木)完成两条深反射剖面和在甘肃白银厂—景泰剖面上所进行的地震测深,开创了此项工作之先河[2,3]。
20世纪60年代邢台地震后,为加强地震灾害的研究,中科院等单位在华北地区开展了相应的地震地质研究,布置了若干条广角反射地震剖面,如元氐—济南深地震测深剖面。20世纪70年代唐山大地震后,国家地震部门更加强了华北以及西部地震多发区深部物探,以研究地震发震的深部地质背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家地震局在华北地区完成深地震测深逾10000km,仅在首都圈就完成20多条深地震剖面,总长逾3000km[4]。
20世纪60~70年代,国际地学界提出了上地幔计划、地球动力学计划。受其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地学界也在酝酿开展深部地球物理调查。1977年,中科院曾沿西藏亚东—纳木错(当雄)进行了广角反射地震[4]。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为研究岩石圈深部结构而开展了大规模深部物探工作和岩石圈计划。1980~1982年,据中国和法国政府间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开展了规模巨大的“喜马拉雅地质构造与地壳和上地幔的形成演化”中法国际合作项目,主要进行广角地震测深、少量天然地震观测、大地电磁测深、地磁差分、大地热流、古地磁等观测。中方为地矿部和中科院。这是我国深部物探首次国际合作,也是青藏高原系统深部调查的开始[5]。
中法合作结束后,国家科委与地矿部、中科院共同确定,将中法合作的物探力量投入到攀西地区进行裂谷深部探测[6,7]。
1982年,地质部物探局提出了“深部地球物理发展规划纲要(草案)”,而后又进行了修改;1984年,地矿部深部地质办公室(设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提出了“我国深部地质-地球物理研究规划”。两者均提出了深部物探的剖面位置和面上工作的要求。
1983年,地质部华东石油地质局为研究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盆地的深部构造,完成了安徽灵璧经扬州、苏州到上海奉贤全长逾500km的HQ-13线,进行了探测深度超过莫霍面的宽线反射地震、大地电磁测深、深地震测深剖面测量和重力、磁力测量[8]。
20世纪80年代后,地震部门还在西南和华北地区继续进行深地震测深及深反射地震工作,特别在唐山地区开展了深反射地震剖面测量,也为以后系统实施地学大断面计划奠定了基础[4]。
石油部门和地质部门在找油气区还进行了大量的大地电磁测深工作,为研究沉积盆地和地壳浅部构造(记录周期较短)提供了宝贵资料。
“七五”期间,地矿部制订了深部地球物理调查计划,列为地质调查的项目,并成立了深部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协调领导小组,组建了相应的深部物探的队伍[35]。
“七五”一开始,地矿部就在秦岭、大巴山地区测制了从河南洛阳到湖北十堰深部物探剖面,方法有深地震测深、大地电磁测深、地磁差分、重力、磁测等方法[9]。
1981年,国际地球物理大地测量联合会(IUGG)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共同发起、组织执行国际岩石圈计划(ILP);1985年,全球地学大断面(GGT)计划显著;1986年,在国际岩石圈委员会(ICL)下成立(GGT)协调委员会,而后又提出了大陆岩石圈动力学计划。1982年,我国参与了这项活动,并成立了国际岩石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但系民间组织。经过几年的工作后,1986年7月成立了由地矿部、国家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和石油部组成的中国地学大断面(GGT)协调组,制定了中国11条地学大断面计划作为国际地学大断面计划的组成部分,基本横穿我国主要造山带和构造单元[39]。
根据协调组制订的地学大断面方案,地矿部、国家地震局及中科院分工合作共同为完成11条地学大断面进行了工作,工作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新疆305项目的资助。在实施中剖面位置略有调整,完成后的地学大断面总长两万多千米。每条剖面均按国际地学大断面的统一编图指南要求进行地质、物探实地调查或收集前人可用的资料,经研究后编制成图。这11条大断面如下。
1)新疆地学断面(南段):西昆仑(泉水沟)—塔里木—天山(独山子)剖面。剖面长1200km,由地矿部承担。采用了深地震测深、局部地段近垂直深反射地震、天然地震层析成像、重力、航磁、古地磁和大地电磁测深资料(1996~2000年)[10]。新疆地学断面(北段):沙雅—玛纳斯,剖面长900km,由国家地震局完成。
2)西藏亚东—青海格尔木—内蒙古额济纳旗剖面。剖面长2300km,由地矿部承担。采用了深地震测深、局部地段深反射地震、大地电磁测深、大地热流、重力、航磁、古地磁等资料[11~13]。
3)南海—广州—长沙—湖北随州—河南安阳—内蒙古喀喇沁旗剖面。北段(湖北随州—内蒙古喀喇沁旗):剖面长1200km,由国家地震局承担;采用了深地震测深、天然地震面波、大地电磁测深、大地热流、重力、航磁等资料[14]。南段(广州—巴拉望):剖面长1800km,由地矿部承担,采用了深反射地震法、深地震测深、重力及磁测资料[15]。中国科学院承担的中段广州到随州段仅完成了广东连县至港口的深地震测深工作。
4)满洲里—绥芬河剖面。剖面长1300km,由长春地质学院承担,采用了深地震测深、局部地段垂直地震反射、天然地震面波、大地电磁测深、大地热流、重力、地磁、古地磁等资料[16]。
5)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辽宁海城-丹东(东沟)剖面。剖面长960km,由国家地震局承担;采用了深地震测深、天然地震面波、大地电磁测深、大地热流、重力、航磁等资料[17]。
6)江苏响水—山东泗水—淄博—山西应县—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满都拉剖面。剖面长1200km,由国家地震局承担;采用了深地震测深、天然地震面波、大地电磁测深、大地热流、重力、航磁等资料[18]。
7)上海奉贤—河南郑州—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剖面。剖面长1800km,由国家地震局承担;采用了深地震测深、天然地震面波、大地电磁测深、大地热流、重力、航磁等资料[19]。
8)福建宁德—江西永平—湖北随州—陕西金堆城—渭南—彬县—甘肃平窝—西吉—永登—青海门源剖面。剖面长2200km,由国家地震局承担;采用了深地震测深、天然地震面波、大地电磁测深、大地热流、重力、航磁等资料[20]。
9)湖北随州—上海—东海剖面。原设计剖面长1500km,由中科院承担。陆上工作中科院先完成,分为随县—马鞍山及马鞍山—启东两段进行,全长700km,主要采用了深地震测深剖面及其他重、磁等资料[21,22]。海上工作,上海—琉球群岛剖面,由中国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海洋石油局与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合作,用双船地震探测法进行深反射地震探测,剖面全长约800km[40]。
10)四川黑水—安县—重庆—湖南凤凰—邵阳—茶陵—江西永新—福建宁化—德化—泉州剖面。剖面长2000km,由地矿部承担;采用了深地震测深、局部地段深反射地震、大地电磁测深、大地热流、重力、航磁等资料[23,24]。
11)云南遮放—宾川—江川—马龙剖面。剖面长745km,由国家地震局承担;采用了深地震测深、天然地震面波、大地电磁测深、大地热流、重力、航磁等资料[25]。
在完成黑水—泉州剖面后,在新疆305项目的资助下,地矿部完成了由黑水延伸到新疆阿勒泰的剖面,使泉州—阿勒泰的剖面成为我国东西向最长的大断面,全长4334km。
11条断面的野外调查主要在“七五”期间完成,个别在20世纪90年代才完成;多数大断面的编图及说明书在20世纪90年代初已印刷出版。在国际地学大断面会议上展出了我国已完成的断面,受到重视和好评;其中亚东—格尔木断面和江苏响水—内蒙古满都拉断面还作为样板首批出版(全球仅推荐了六条GGT断面出版)。
1988年,国家地震局为评价长江三峡坝区深部构造活动性,进行了相应深部地球物理调查[4]。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西部的深部探测又开始了新一轮国际合作,主要是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对青藏高原进行攻关性研究。国家地震局、地矿部(1998年后的国土资源部)及中国科学院与美国、法国、德国、俄国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些成为当前地学研究的前缘。主要工作如下。
1991~1992年,中美合作进行格尔木—日喀则天然地震探测,共部署了两条测线、11个台站。
1992~1993年,中美合作进行西藏亚东帕里—康马近垂直反射地震测量(INDEPTH-Ⅰ)[26]。
1994~1996年,中、美、德、加合作,进行西藏亚东—当雄近垂直反射地震、顺带做REFTEK广角地震测量、流动式数字天然地震台阵(60台,其中13台为宽频台)、宽频和超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以及高精度重力、地磁等多种方法观测(INDEPTH-Ⅱ)。
1992年,中法合作进行西藏定日—唐古拉山口51台宽频数字式地震台站观测。
1993年,中法合作进行西藏唐古拉山口—青海锡铁山58台宽频地震台站观测。
1995~1996年,中法合作进行青海茫崖—新疆若羌60台宽频地震台站观测。
1997~1998年,中、法、瑞(士)合作进行新疆库车—克拉玛依78台宽频地震台站观测。
1998年,中法合作进行青海共和—玉树广角地震探测与53台宽频地震台站观测。
1993~2000年,中俄合作完成泉州(含台湾海峡)—阿勒泰地学断面与克孜尔—科拉半岛—巴伦支海地学断面的统一连接,从而完成了从北冰洋穿越欧亚大陆直达太平洋的超长断面[27]。
1998~2002年,中、美、德、加合作进行西藏德庆—龙尾错近垂直反射地震、广角地震、流动式数字地震台站(62台,其中宽频为42台,记录时间一年)、宽频和超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等测量(INDEPTH-Ⅲ),另外开展了安多—格尔木大地电磁测深及地质观测。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地震局在河北邢台地震区实施了3条共150km长的深反射地震剖面测量,而后又在北京市延庆-怀中地区进行了深反射地震剖面测量,其成果均对地壳细结构提出了地球物理的认识[28~30]。
1992~1996年,地矿部穿越秦岭造山带,河南叶县—邓县—湖北南漳,剖面长300km,进行了深反射地震、大地电磁测深、地磁差分测量、天然地震层析、大地热流及气体测量,采用了重力、航磁等资料。1997~2000年,穿越大别山剖面,安徽六安—湖北英山—黄石,剖面长223km,进行了深地震反射、大地热流、氦同位素测量,采用了重力、航磁资料[31]。
1993~1996年,中科院在青藏高原中西部的吉隆—萨嘎—措勤—改则—鲁谷—三个湖一线400km地段开展了深地震测深、大地电磁测深、重力及磁测等工作[32]。
国家地震局于1998年进行了玛沁—玉树—靖边的深地震测深剖面及新疆伽师地区两条深地震测深剖面工作;1999年又进行了四川巴塘—资中深地震测深剖面;2000年进行了新疆尉犁—吉尔萨尔、新疆拜城—青海大柴旦、青海花海子—格尔木三条深地震测深剖面。
2000年起,国土资源部的有关单位在长江中下游铜陵铁铜矿区开展了60km的深反射地震剖面工作,研究大型矿集区深部成矿地质构造背景,为在工作程度很高的地区开拓新的找矿远景区进行了基础性工作。
近年我国大陆科学深钻提到日程上,并于2000年决定在江苏东海县毛北超高压变质岩地区打我国第一口大陆科学深钻,设计孔深5000m。为此,在此区进行了系统的深部物探工作,主要是在大别山和东海两地分别进行了深反射地震、广角地震、天然地震台阵、大地电磁测深、地温测量、重力和磁测等项工作,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解释和综合研究,为在东海打这口深钻提供了深部地质背景资料[33]。
根据“中国岩石层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4]一文及其他资料[34],现在全国大体已完成深地震测深约40000km,深反射地震约5000km,密集地震台阵观测在8000km以上。
全国完成大量的大地电磁测深点,一类是为深部地球物理调查而进行,其中包括沿地学断面和非地学断面所进行的;另一类是为找油气等矿产而开展的。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为开展深地震测深工作,我国自制了一批模拟记录地震仪,而后又自制了一批数字记录地震仪,以应当时之急需。20世纪80年代,我国一些单位还研制了少量大地电磁测深仪,曾用于一些地区的深部调查及油气勘查。
在与先进的地学国家和单位合作中引进了技术和部分设备,完善了我国自己的某些仪器设备及某些处理、解释软件;在合作中主要使用的是世界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软件。因此,近年所完成的若干剖面质量大为提高,解释成果更为丰富和可信。
20世纪最后十多年,我国深部地球物理调查完成了大量工作,发表了许多科研成果报告及文献,对地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青藏高原是世界地学界十分关注的地区,对它的探测、研究有助于全球地学的研究和探索。
目前,中国的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研究已进入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已是不可忽视的一支地学研究力量,其工作已成为世界深部地学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F. 中国含有马字的城市
河南驻马店,安徽马鞍山,山西马邑,山西侯马,云南省马龙县
下面还有几百个,大多是乡镇
http://www.postcardxp.com/whys/whys30/ma_dm.htm
G. 马鞍山首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马鞍抄山首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03月22日,主要经营范围为Z-其他等。
法定代表人:张马龙
成立时间:2004-03-22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4050000003835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景山大道300号1号楼
H. 带马字的地名
马来西亚,利马,马德里,马鞍山,马其顿,马赛,马达加斯加,马尼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