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击剑比赛和现实
那种是为比赛改装的,武器和衣服上有传感器,最后按点数分胜负。真剑当然是不锈钢打造的,剑头很尖,双刃非常锋利。
2. 我们看到的击剑比赛大多都是双人对决,击剑有没有团体赛
本次比赛首次设立的混合团体赛,因为趣味性和观赏性大增,受到了参赛选手的热烈欢迎。海南站的比赛持续了4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选手参加了比赛,565场团体比赛,创造了海南站历史上的新纪录。意大利接力赛是混合团体赛,首次在海南站设立。每个队必须包括男子花、男子重、男装、女花、女装、女装各一名成员,共六名运动员以六场接力赛的形式进行。
来自上海的珊珊和唐·艾嘉分别获得了U12A女花组的冠军和亚军,两个孩子都参加了比赛。看着女儿站在讲台上,珊珊的父亲说,一家人可以从千里之外来到这里,一起完成一件事。无论输赢,他们都会觉得很开心,很有意义。中国击剑俱乐部联盟成立于2009年。今年联赛有四站一决赛,分别是昆山站、长沙站、海南站和南昌站,将于举行。决赛将于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启东举行。
3. 比赛击剑视频有没有、、、
北京时间12月11日,08年全国击剑锦标赛在朝阳体育馆进行首日争夺,在女花比赛中,37岁的老将肖爱华夺得冠军,福建的戴慧莉获得第二,天津队的孙超和乐慧林获得第三。
http://sports.sohu.com/20081211/n261161031.shtml
可惜 ,没有视频。 我全面搜过了,网上没有。遗憾。
4. 本人是名体校学生…不久前获得省运会击剑比赛的团体冠军…学校让我们写一篇感言放在公告栏上…该怎么写
敬爱的校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很荣幸我获得省运会击剑比赛的团体冠军,并代表全校荣获奖同学在此表达我们对学校及老师们的感激之情。
首先,我很感谢学校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设立的奖学金制度。对于我们广大学生来说,这是对我们在学习上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我们学习上的一种激励和鼓舞,使我们在学习上不敢有丝毫懈怠。另外,我还要感谢培育我们的老师们,因为有了你们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收获..........
5. 击剑世界冠军体能测试不过关,他能否参加接下来的比赛
很遗憾,他不能参加接下来的比赛了,体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测试,如果不通过是不能继续参加后面的比赛的
6. 击剑比赛
击剑运动的危险性较小,剑的的材质主要是软合金
击剑是双人比赛,比赛中,一方用剑尖刺击对手,使剑尖准确无误地刺在有效部位并具有刺入的性质。最后有效点击数多的一方为胜。按规则,循环赛在四分钟内五次击中,淘汰赛在九分钟内十五次击中。最先击中对方达有效次数,或时间到后击中对方次数多者为胜。团体赛,最先击中对方达45次的团队为胜。
7. 如何欣赏击剑比赛
花剑和佩剑,不是亮灯就能得分。刺中对手有效部位的同时也被对手刺中,(无论是被刺中有效还是无效部位), 都要依据优先权规则来判定是否得分。握有优先权一方,只要刺中对手有效部位就得分。处于优先权劣势一方,只有单灯才能得分。
主动发起进攻方有优先权,但优先权是转瞬即逝的。另一方在面对对手的主动进攻,防守并反击时拥有优先权。
为什么击剑是通过优先权规则而不是更直观的方式来判定得分? 也许从词源学的角度可以得到启示。无论英文中fence,还是法文escrime,最初都有“防御”的意思。当用来特指“击剑”的时候,这项运动作为“防御艺术”的本质能通过优先权规则体现出来:规则赋予主动进攻一方优先权,使得选手在面对攻击时,不应选择“两败俱伤”地和对手对刺(互中也是对方得分),而是应该防守——因为通过防守反击能抢回优先权。
花剑比赛的优先权判定,大部分时间都比较清楚。而佩剑比赛,很多时候是模棱两可的,裁判判谁得分对观众来说都缺乏说服力。
我个人认为击剑是一个对电视转播水准要求很高的项目。优先权的判定,观众要通过慢镜头重放才可能看得清楚。如果是现场看的话,每一分都看清楚是不可能的。每一次交锋过后裁判都会有相应的手势,从专业的角度对刚才交锋过程的一种解读,对理解比赛是有帮助的。
8. 最近有没有击剑比赛
有啊,这个月广东江门好像有一个比赛
9. 这几天看击剑比赛,在想个问题
呵呵,简单,中国很多剑法是用来杀人而不是用来比赛······此外咱们中国的不少剑法是针对复杂地形设计的,这很难保证公平性······最后咱们的剑法不具备国际性,咱不教,老外也学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