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沙市工商局副局长张虎

沙市工商局副局长张虎

发布时间:2021-06-07 23:33:50

Ⅰ 广州亚运会火炬传递名单

参与广州市区火炬传递的208名火炬手,
1 杨伊琳 体操女子奥运冠军

2 于再清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3 林木声 广东省副省长

4 杨乃军 广东省体育局局长

5 周嘉威 游泳男子亚运会冠军

6 陈险峰 骏丰频谱公司总裁

7 苏婉文 击剑女子亚洲冠军

8 邓少兰 广州市国税局副局长

9 曾国欢 广东电视台台长

10 林培森 泰国驻广州总领事

11 张强 亚运形象景观总设计师

12 何铁标 西南村党支部书记

13 朱铁 广东省戒毒劳教所所长

14 倪惠英 粤剧名伶

15 黎子流 广州市原市长

16 刘琦 中大附中初二学生

17 何国才 新加坡广东会馆会长

18 吴铁城 省法院审判员

19 马坚 中国电器研究院院长

20 傅朗 省府外事办主任

21 陈运旋 闪电体育公司董事

22 何锦坤 省消防总队司令部参谋长

23 谭天玄 广东电台副台长

24 王义夫 中国射击队总教练

25 宋祖英 海政文工团副团长

26 胡运旺 广东边防总队主任

27 肖亮平 南方石油公司董事长

28 张桦 广州市体育局副局长

29 梁永斌 广播电视主持人

30 荀振英 广百公司董事长

31 穆美辰 东圃中学学生

32 覃振凤 全国劳动模范

33 邵建明 海印永业公司董事长

34 赵广军 全国道德模范

35 何勇 执信中学校长

36 范旨祺 执信中学学生

37 李志敏 省水文局水情处副处长

38 李志坚 广州市电车公司驾驶员

39 Mr. Amer Al-Alami

外籍友人

40 何群好 坦尾村书记

41 余靖之 市第七中学学生

42 黄卡 亚组委外联部副部长

43 Raja Randhir Singh

亚奥理事会秘书长

44 郭壮狮 广东省城市建设处处长

45 朱汉武 广东移动市场部总经理

46 周卫稷 海格通信公司研究所副所长

47 张晶清 广州体院乒乓球教练

48 Mr. Taha Al-Kashry

外籍友人

49 李欣泽 广东移动广州分公司总经理

50 王志忠 广东移动发展战略部总经理

51 刘正利 广东移动财务部总经理

52 Mr. Husain Al-Musallam

亚奥理事会总干事

53 李一萍 时代地产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54 周杨静 残奥会女子赛艇冠军

55 杨丹地 广州发展集团董事长

56 杨昌海 广州市城管委党委副书记

57 吴国伟 广州市财政局副局长

58 Mr. Vinod Kumar Tiwari

亚奥理事会工作人员

59 许钦松 广东画院院长

60 黄斌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社长

61 Ms. Samantha Doney

外籍友人

62 刘小钢 广州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

63 陆建明 中石化广州分公司党委副书记

64 何汝诚 花都区副区长

65 赵文华 广州日报发行处处长

66 崔书中 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教授

67 Mr. Moses Okafor

外籍友人

68 罗洪基 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总经理

69 余小波 亚组委市场部处长

70 待定

71 许德立 省政协原副主席

72 陈耀光 湛江市委书记

73 李建明 中域电讯集团董事长

74 罗京军 亚组委宣传部部长

75 王丹 广汽集团财务负责人

76 李少 广汽集团副总

77 许建生 广汽工业集团副总

78 卢飒 广汽集团董事

79 黄向东 广汽工业集团总工

80 付守杰 广汽长丰董事

81 袁仲荣 广汽工业集团董事

82 刘辉联 广汽工业、广汽集团董事

83 曾庆洪 广汽集团副董事长

84 路博 广东电视台新闻主播

85 卢永强 原创动力影视制作人

86 黄天来 小海燕艺术团舞蹈小演员

87 黄南冰 亚组委志愿者部副部长

88 吴敬琏 社科院、北京大学教授

89 李东生 TCL集团董事长

90 Ms. Isabel Da Silva 外籍友人

91 卢沙 广州港引航站高级引航员

92 王超锋 省青联八届、九届常委

93 李俊涛 国美电器集团副总裁

94 张丹丹 广州芭蕾舞团团长

95 陈开枝 广州市政协原主席

96 吴颖民 华师副校长、华师附中校长

97 顾青波 广州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

98 Mr. Lukman Niode 外籍友人

99 傅汉洵 广州市政协原副主席

100 贺荣 高级教师

101 邱辉祥 广州市委办公厅督察处副处长

102 谭一鸣 广东省委副秘书长

103 杨韬 广州市委老干部局局长

104 王志伟 广发证券董事长

105 杨朝峰 广东省地税局副局长

106 陈建强 广东电网全国劳动模范

107 黄伟文 黄振龙凉茶公司总经理

108 盘展欣 广东省公安厅政治部主任

109 杨爱民 广州供电局局长

110 徐兵 广州供电局副总工程师

111 郑贤 全国模范教师

112 唐儒平 亚组委运动会服务部部长

113 韩艳 广州市优秀教师

114 华新芳 亚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常务副部长

115 郑炽钦 广东实验中学校长

116 周建罡 人保投资法律合规部总经理

117 陈传誉 广州市原副市长

118 方达儿 亚组委市场开发部部长

119 方驰华 南方医科大学教授

120 吕机灵 广州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

121 刘伟 佳都集团董事长

122 王德昌 广州军区政治部群工处处长

123 郭梓宁 奥园集团董事局副主席

124 李建兰 广州市妇联主席

125 胡莹 中国银联广东分公司总经理

126 陈许英 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

127 姚蓉宾 广州市原副市长

128 潘俊 广州军区司令部工程师

129 艾则孜江·吐尔逊 广雅中学学生

130 华同旭 广州市教育局局长

131 李正希 广州国际控股集团董事副总经理

132 李妙娟 广东省发改委党组书记

133 方红光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

134 刘伟强 广州市第三看守所所长

135 卢和丰 金穗实业董事局主席

136 李松辉 轮滑高手

137 李志昌 广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138 李亚萍 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团长

139 张秉钧 车天车地公司职员

140 庞庆宁 广州市府办公厅副主任

141 肖振宇 广州市外经贸局党委书记

142 施刚 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

143 郭超 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

144 蔡植深 亚组委安全保卫部人员

145 王鹏 广东电视台新闻主播

146 梁桂全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147 龚完程 武警广东总队副总队长

148 张伟成 亚组委监察审计部部长

149 卢志基 天天洗衣公司董事长

150 陆桃香 亚组委外联部副部长

151 高荣华 龙扬贸易公司总经理

152 张刘琳 亚组委人力资源部副部长

153 王力 文德路小学学生

154 昌耘冰 省人民医院骨科行政副主任

155 叶浩军 广州市规划局总规划师

156 何飚 中国联通广州分公司总经理

157 陈伟胜 广州日报体育新闻中心主任

158 李乃镇 亚组委亚残运会部部长

159 王剑雄 广州市纺织服装职校校长

160 杜和平 广州市编办副主任

161 刘尚斯 亚组委正局级干部

162 吴秋北 香港工联会理事长

163 陈阳 广州市残联工作人员

164 叶浩文 中建四局董事长

165 王正 武警广州市支队副支队长

166 陈小清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167 叶锡安 香港马术总会主席

168 赖倩敏 美国Skidmore 大学学生

169 梁家俊 香港沙田马场骑师

170 杨明纶 香港沙田马场骑师

171 霍震寰 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

172 何继青 亚组委庆典和文化活动部部长

173 吴朝钢 亚组委颁奖仪式领域负责人

174 吴小莉 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

175 张积慧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

176 张泽旺 省政府办公厅秘书组秘书

177 张溪林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

178 沈晖 楚京贸易公司总经理

179 钟紫晴 广州市十七中学学生

180 吴文娟 员村街华颖社区居委会主任

181 阿里根·依布拉音

广州市城管局天河区分局队长

182 朱振威 东区街笔岗社区党委书记

183 陈小清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184 南宁 国际乒联国际级裁判

185 赵小穗 广州市经贸委党委书记

186 张汉华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庭长

187 王焕清 亚组委志愿者部部长

188 丁伍号 361度公司总裁

189 蔡国强 广州市监察局副局长

190 许杰 佳都集团总裁

191 毛新平 珠江钢铁公司总工程师

192 李灿佳 广州市旅游商贸职校校长

193 游嘉敏 宏新投资集团董事长

194 何彪 广州市优秀教师

195 薛子亮 广东音乐曲艺团团长

196 杨霞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教师

197 钟国新 中国电信广东无线中心总经理

198 张虎 广州市水务局局长

199 林俊 圣地实业集团总裁

200 陈达灿 广东省中医院常务副院长

201 傅蝶 亚组委亚残运会部副部长

202 冯劲 岭南集团副董事长

203 钟健平 广州市委政法委员会专职副书记

204 容坚行 广州棋院院长

205 唐彪 文艺工作者

206 刘江南 广州市体育局局长

207 达娃央宗 北京亚运会采集圣火使者

208 霍震霆 亚奥理事会副主席

Ⅱ 有关于废电池的文章吗

不要让废电池四海无家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我们生活中的电池使用量正在迅速增加,电池已深入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角落.移动电话,照相机,计算器……都离不开它.目前,全国的电池消费量在70亿只左右.这些电池若未得到妥善处理,将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如果大家不相信,就请听一听我的介绍吧。

据测定,一颗纽扣电池产生的有害物质,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可是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啊;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宝贵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如果电池和垃圾一起填埋腐烂后,渗出的重金属物质会渗透到土壤中,污染地下水,进入水生生物和农作物枝叶果实中。人吃了被污染的水生生物和农作物,重金属随即进入人体,产生危害,有的导致癌症,有的导致贫血,有的导致肾损伤等。电池中含有汞,镉,铅等重金属。汞具有强烈的毒性;镉主要造成肾损伤以及骨质疏松,骨折等;铅能造成神经紊乱,肾炎等。

难道就没有一个即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让大家使用电池的两全之策吗?当然有!

我们可以组织一个“环保小队”,每个人拿一个塑料带,捡废电池。如果看到是谁扔的,我们要告诉他乱扔废电池的危害。然后把捡来的废电池交给有关部门,先将电池中的重金属物质加以消毒,在将几个废电池中剩余的电力组合成一个新电池,就成了一节“环保电池”,捡回来的废电池越多,环保电池就越多,这样即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使用电池,真是一个一个即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让大家使用电池的两全之策啊。

一节节废电池,是一颗颗隐性“炸弹”,正如一首小诗写到:节节电池虽然小,

可它危害可不少。

如果大家不乱扔,

世界才会更美好。

是啊,未来的路就在脚下,未来是要靠大家共同去创造,为了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大家一起加入“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不要再乱扔废电池了。

Ⅲ 用过的废电池哪个部门回收

对于干电池回收,电池行业一向存在两派意见。 一派认为集中回收一次性电池意义不大,在没有条件处理的情况下,集中回收会造成集中污染。一些专家认为,目前回收量最大的干电池,其主要成分是铁、锌、锰,还有微量的汞。这种电池汞含量不高,没有必要集中回收。铅酸蓄电池和对人体健康危害非常大的镍镉电池应该回收。高汞电池中的汞含量只有电池总量的千分之一,随垃圾填埋后,电池里的重金属进入填埋场渗液数量非常小,并不构成污染。而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成本过高,从经济角度看无利可图,何况在回收过程中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据中国电池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的一次性干电池已经基本做到低汞化,正在迈向无汞化,随垃圾分散处理不会对环境产生威胁。更应该做的是从生产龙头上消灭污染,即实现无汞化。由于回收一次性电池的费用很高,没有经济杠杆刺激企业来回收利用一次性电池,事情很难办。需要回收的是那些对环境污染大的充电电池及铅酸电池。一些专家还举例说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也不集中回收一次性电池。 另一种观点认为,无论哪类电池,都必须回收。这派观点的专家认为,我国绝大部分民用的是一次性电池,而且电池的无汞化进程并不乐观。我国1000多家电池生产企业中,在中国电池协会注册的仅300多家。虽然大电池企业生产的电池目前都做到了低汞化或无汞化,但大量小企业生产的电池还存在高汞现象。河北省干电池检验站高级工程师张虎说,目前我国电池含汞量参差不齐,有的质量非常好,小于百万分之一;有的极差,高于低汞电池标准的20倍,高于无汞电池标准一万倍。 另据了解,中国目前能批量生产低汞无汞的大电池厂家还不到15%。不久前国家工商局对电池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市场上的电池有20%达不到标准。所以,用已实现电池无汞化的发达国家不回收一次性电池的经验来套我国现实,还不合国情。有关专家认为电池中不仅汞会造成污染,锌、锰、镉、铅等随生活垃圾腐烂渗入地下,超过一定的限值,也会造成污染。这些有害物质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极大威胁着人的健康。 目前中国垃圾处理方式水平较低,中国垃圾年产生量为1.4万吨,处理率为63%,但真正做到无害化处理的不到10%。我国大中城市的近千座垃圾填埋场中,90%仍是简易堆放,这种原始的处理方式极容易造成大面积污染。把废旧电池与生活垃圾一同处理后患无穷。专家认为,大量旧电池都随着垃圾到垃圾场,也是一种集中,怎么就不可能产生污染?北京市政管委会有关负责人郑先生说,把废旧电池集中起来,等有了条件再处理,这样比分散更安全。 北京科技大学的曾平荣教授则从资源利用的角度上强调了回收一次性干电池的必要性。他说,目前国内生产的电池中90%以上是干电池,不可能对环境无污染。而且,对这些电池不回收利用也是巨大的资源浪费。3000吨废旧电池可以回收杂锌锭141吨、冶金二氧化锰300吨、铁皮260吨、电解锌181吨、电解二氧化锰340吨、铁皮500吨,价值相当于国家开发两个中型矿山的费用,更何况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资源。 干电池回收锌在我国仍处于研究阶段,日本和韩国均已建设了年产锌5000吨以上干电池回收利用工厂。专家呼吁,二次锌资源回收,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首先是对用锌量最大的镀锌钢材的废杂料需要集中在能有效回收锌的专门炼钢厂处理。其次要加快研究步伐,尽快突破废干电池经济有效的回收工艺。如果锌的二次金属回收率达到消费量的30%,意味着我国每年可回收90万吨锌,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锌资源的压力。 记者了解到,一条年处理量1000吨的“废电池资源化利用”生产线,设备投资为80万元人民币,年可获利200万元人民币。 《循环资源法》:政府替厂商埋单? 对于干电池处理两派争论,环保部门表示中立,认为一次性电池既然达到无汞化标准,对集中回收废旧一次性干电池不鼓励也不反对。采访中,一位环保部门内部官员对这样“暧昧”态度的后果表示担忧,他说,现在这样做似乎可以把责任推开,但最后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更加繁重的责任。 他的这种担忧在12月4日深圳召开的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座谈会上得到了印证,这次会议形成了《循环经济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废旧干电池的分类收集利用和处理责任由地方环保部门承担。 颇有意味的是,12月初,欧盟也公布了一项有关废旧电池回收的指令,欧盟要求从2008年开始强

Ⅳ 长庆石油勘探局油田建设工程公司怎么样

简介:长庆石油勘探局油田建设工程公司于1985年12月24日在庆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张虎,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管道工程、化工石油设备管道安装工程等。
法定代表人:夏政
成立时间:1985-12-24
注册资本:2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621000100000512
企业类型:全民所有制
公司地址:甘肃省庆城县庆城镇安湾21号

Ⅳ 怎么写关于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毕业论文啊

电池回收的尴尬

当许多刚刚懂事的孩子,用小手小心翼翼地把电池放进电池回收箱之时,当北京百所大学联手回收电池的活动搞得如火如荼之时,当民间回收电池热情高涨,一对父女为回收电池,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登世界屋脊捡电池赢得无数掌声之时,人们有没有想到,倾注无数人多年心血回收来的电池,都堆积在我国各个城市的某个角落里,几百吨上千吨的电池,默默地等待着处理,却无人理会它们。
在沉睡中腐烂
北京市从1998年开始回收废旧电池,废旧电池回收箱遍布全市。无论哪个回收点,只要回收的电池够了30公斤,打个电话,就会有车去把电池拉到集中存放地点。记者来到北京存放电池的二清集团,这里的一个垃圾站集中存放了几百吨的废旧电池,这些电池大都是一次性干电池,也有相当部分的充电电池。电池分装在七个集装箱中,已经占据了这个公司三分之一的非露天场地。废品站李站长从不同的集装中拿出一些电池,记者看到,这些电池已经开始腐烂了。就连最近收上来的电池,也表皮变软,渗出化学液体。
李站长说:“我们最发愁的是,这么多电池找不到下家!人家学生、市民辛辛苦苦地收集了送来,下边就没有人管了。这么堆放,什么时候是个头儿?这么多年,政府让我们回收电池,我们出车出人又出场地,可不能收上来就这么堆在这儿了呀!企业得讲经济效益。而且这么多电池集中在这儿,是不是也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的健康?”李站长说让记者给呼吁一下,赶紧给这些废旧电池找个“婆家”。记者问:“你认为谁来处理最合适?”李站长毫不犹豫地说:“谁污染,谁治理,生产一节电池,就应该交一份处理费!”不过,采访后,李站长还特地说:“要是没企业处理,我们还义务保存。”
网上公布了长长一串上海市回收旧电池的电活,网络满布全市。上海市集中回收电池的一位女士说,上海市3年来已经回收了100多吨旧电池,环保局说要等有条件的时候再处理;海口市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说,在无法处理这些回收上来的电池时,暂时存放在垃圾场比较安全的容器中;石家庄市有关部门对回收电池的热情很高,全市有1100个回收点,据说该市电池回收率是10%,高于全国大多数城市水平,目前石家庄的100多吨废旧电池都存放在密封的水泥箱中,里边还衬有塑料薄膜。 记者采访了许多城市的环保部门,都处于集中回收后的等待状况。

收还是不收——电池行业的激烈交锋
针对电池回收,我国电池行业有两派观点正在激烈争论。
一派认为集中回收一次性电池意义不大,在没有条件处理的情况下,集中回收会造成集中污染。一些专家认为,目前回收量最大的干电池,其主要成分是铁、锌、锰,还有微量的汞。这种电池汞含量不高,没有必要集中回收。铅酸蓄电池和对人体健康危害非常大的镍镉电池应该回收。高汞电池中的汞含量只有电池总量的千分之一,随垃圾填埋后,电池里的重金属进入填埋场渗液数量非常小,并不构成污染。而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成本过高,从经济角度看无利可图,何况在回收过程中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中国电池协会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我国的一次性干电池已经基本做到低汞化,正在迈向无汞化,随垃圾分散处理不会对环境产生威胁。更应该做的是从生产龙头上消灭污染,即实现无汞化。由于回收一性电池的费用很高,没有经济杠杆刺激企业来回收利用一次性电池,事情很难办。需要回收的是那些对环境污染大的充电电池及铅酸电池。一些专家还举例说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也不集中回收一次性电池。
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认为,既然要达到无汞化,那么对一次性电池的回收不支持也不反对。这种观点,似乎是对目前我国民间回收电池巨大热情颇有意味的嘲讽。
另一种观点认为,无论哪类电池,都必须坚持回收。
这派观点的专家认为,虽然1997年我国轻工总会、国家经贸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出《关于限制电池汞含量的规定》,要求电池制造企业逐步做到降低电池汞含量,2002年达到低汞水平,2005年达到无汞化。但我国的现状是,绝大部分民用电池是一次性电池,而且电池的无汞化进程并不乐观。据调查,目前我国1000多家电池生产企业中,在中国电池协会注册的仅300多家。虽然大电池企业生产的电池目前都做到了低汞化或无汞化,但大量小企业生产的电池还存在高汞现象。河北省干电池检验站高级工程师张虎说,目前我国电池含汞量参差不齐,有的质量非常好,小于百万分之一;有的极差,高于低汞电池标准的20倍,高于无汞电池标准一万倍。
记者了解到,我国目前能批量生产低汞无汞的大电池厂家还不到15%。不久前国家工商局对电池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市场上的电池有20%达不到标准。所以,用已实现电池无汞化的发达国家不回收一次性电池的经验来套我国现实,还不合国情。有关专家认为电池中不仅汞会造成污染,锌、锰、镉、铅等随生活垃圾腐烂渗入地下,超过一定的限值,也会造成污染。这些有害物质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极大威胁着人的健康。
目前我国垃圾处理方式水平较低,九五期间,我国垃圾年产生量为1.4万吨,处理率为63%,但真正做到无害化处理的不到10%。我国大中城市的近千座垃圾填埋场中,90%仍是简易堆放,这种原始的处理方式极容易造成大面积污染。把废旧电池与生活垃圾一同处理后患无穷。专家认为,大量旧电池都随着垃圾到垃圾场,也是一种集中,怎么就不可能产生污染?北京市政管委会有关负责人郑先生说,把废旧电池集中起来,等有了条件再处理,这样比分散更安全。
从资源利用的角度上,电池回收也得到许多专家的肯定。北京科技大学的曾平荣教授说,目前国内生产的电池中90%以上是干电池,不可能对环境无污染。而且,对这些电池不回收利用也是巨大的资源浪费。3000吨废旧电池可以回收杂锌锭141吨、冶金二氧化锰300吨、铁皮260吨、电解锌181吨、电解二氧化锰340吨、铁皮500吨,价值相当于国家开发两个中型矿山的费用,更何况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资源。
我国目前年消费电池80亿只左右,平均回收效率还不到2%,99%都随生活垃圾一起进入了垃圾填埋厂。就是这2%,已经让管理部门处于尴尬处境。
企业不愿干处理废旧电池的赔本事
既然许多环保部门都认为应该谁污染谁治理,那么,从法理上应该承担废旧电池处理的企业怎么想呢?记者采访了一些电池企业。
北京金普电池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是赔本的事儿,因为技术设备都不配套,收回来不及时处理,也都烂了。而且,国家对回收处理电池也没有补贴,回收成本太高,现在是市场经济,企业怎么能干无效益的事儿?天津力神电池企业有关负责人说:“我们只卖电池,收电池不是我们的事。”大电池企业大都持以上观点,有的接电话之人甚至不知电池回收之事。
我国有名的废弃物处理公司大连东泰公司说,废旧电池的处理费用太高,做这事没有效益,没有国家优惠政策,谁干谁亏。
有人想当唐吉诃德
当大电池企业都对处理废旧电池不感兴趣时,民营的北京东华鑫馨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却建立起了我国第一个,目前也是惟一的一个废旧电池处理厂。
其董事长王自新有“环保狂人”之称。之所以“狂”,就是敢做别人不做之事。王自新在北京建立起了几百个废旧电池回收点,建立了废旧电池回收电话,以至于记者把电话一打到北京市环保局,人家立即就把王自新的电池回收热线电话告诉记者。王自新对记者说,为了对后人负责,他要在废旧电池的产业化上做一番事业,为此现在已经把自己的几百万财产全部投入进去。他说,只有建立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产业链,才能把这个事业进行下去。
王自新说:“大量一次性电池不回收,污染环境不说,还浪费了大量资源。每节电池中含有22%的锌、26%的锰、17%的铁,如果不处理就扔了,等于每年白白把几千万吨的有用原料都扔了,这可是从几万吨矿石中提炼出来的呀!这绝对是个朝阳产业,国营企业不做的事,我们民营企业要做!”
王自新以前学医,深入研究过废旧电池对人体的伤害,后来改做化工企业,又研究过废电池的利用。1999年,他开始了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事业。
王自新走着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他的废旧电池回收企业建立在河北易县,虽然技术设备都已经到位,却迟迟开不了工,原因是当地有关部门反对。当地有关部门认为,废旧电池处理企业肯定会产生污染。尽管这个企业的排放条件完全合乎国家标准,也不让生产。王自新曾想迁址,但到哪个地方,一说是废旧电池处理企业,人家就都不让进门了。王自新无奈地说:“不知道我的家到底能落在哪儿!”不过,他没有灰心,正在努力用最新的工艺让企业达到最严格的排放标准,然后争取得到国家环保部门的认证。他说要探索一条中国独特的处理废旧电池之路。
王自新还告诉记者,最近,他正准备在北京办一个电池回收处理企业,吸收下岗人员就业。他解释自己企业名字的含意义:第一个“鑫”字是财源兴盛之意,第二个“馨”是温馨之意。他说要办的是一个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充满人情味儿的企业。
当然,环保企业进入良性循环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
记者问:“如果国家将来出台的政策不鼓励一次性电池集中回收呢?”他说:“那很可怕,因为这就意味着我的原料没有了。”
有税务部门问王自新:“民营企业,没利的事能干长吗?”
王自新说:“我把回收处理废旧电池当成事业。”
他充满激情地对记者说:“我现在就是当代的唐吉诃德,举着长矛冲刺。”他所挑战的,除了复杂的社会环境,还有观念的壁垒。
王自新对废旧电池产业链的每一个链条,都有详细的方案,力图做到让利益机制来运转电池的回收网络。他给北京市长写信说,到2008年,北京市的废旧电池回收率要达到50%。
看看国外怎么做
记者查了一些资料,让我们看看国外如何回收电池。
目前日本、美国和欧洲的锌锰干电池已全部实现了无汞化,对废旧电池的资源化利用主要集中在铅蓄电池和充电电池上。但日本却仍然坚持对一次性电池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对一次性电池的再生利用率达到50%左右。有专家认为,发达国家不回收一次性电池,从资源节约上说,也是不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对铅酸电池、镉镍电池的回收。在美国,用户如不把废旧电池交回给制造商、零售商或者批发商,每买一节新的蓄电池要多付3—5美元。所以美国的蓄电池回收率几乎达100%。德国电池条例第6条规定,使用者没有归还废旧电池,销售者可以在售给其新电池时加收15马克的费用。意大利在1998年11月颁布了一项蓄电池回收法律,并根据该法建立了COBAT的联合会,其中50%的成员是再生铅冶炼厂,30%是蓄电池制造厂,10%为废料商,其余为蓄电池零售商。顾客在买蓄电池时要交附加税。瑞典早在1989年就颁布了一项旨在促进电池回收的returbatt计划,要求所有电池零售商回收废电池并对每节铅蓄电池征收35马克朗的税,这使瑞典的电池回收率在1991年就达到了100%。
有专家认为,发达国家不处理一次性电池,这种做法与我国国情不相符,因为目前我国一次性电池在电池消费中所占比重达97%。在吸取发达国家回收电池的经验同时,要结合我国国情才有意义。况且,在我国目前电池回收率如此之低的情况下,普及电池回收知识才是当务之急。
电池回收的尴尬局面,何时才能打破?

Ⅵ 贵阳彩虹桥商务信息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号:****所在地:贵州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元法定代表:张虎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登记状态:存续登记机关:贵阳市云岩区工商局注册地址:贵阳市云岩区巫峰路扶风小区二组团20幢2单元1层2号
法定代表人:张虎
成立时间:2010-08-11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2010300015548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巫峰路扶风小区二组团20幢2单元1层2号

Ⅶ 1000字论文,关于废电池回收及处理的

[目录]
1、废弃电池回收、处理刻不容缓
2、对废电池污染评价
3、国外电池处理回收概况
4、 国内废弃电池回收处理概况
5、 治理废弃电池污染之我见

[原文]
废弃电池对环境的污染正渐为国人所重视。人们一直在寻求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可取的科学处理方法。废电池的回收、处理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根据中国的国情建立有效的无害化管理机制,国家要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建立健全法规,完善回收、处理运行体系,无公害的再利用方法须进一步论证、研究和开发。分析了各种废弃电池对环境的污染;报导了国内外回收、处理废弃电池的情况;结合国情提出了治理电池污染的对策。
"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和碧水,是全世界人民所向往并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
废弃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关注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化学电源产品已是时代要求和大势所趋,也是电池产品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Ⅷ 废电池可以回收吗

对于干电池回收,电池行业一向存在两派意见。

一派认为集中回收一次性电池意义不大,在没有条件处理的情况下,集中回收会造成集中污染。一些专家认为,目前回收量最大的干电池,其主要成分是铁、锌、锰,还有微量的汞。这种电池汞含量不高,没有必要集中回收。铅酸蓄电池和对人体健康危害非常大的镍镉电池应该回收。高汞电池中的汞含量只有电池总量的千分之一,随垃圾填埋后,电池里的重金属进入填埋场渗液数量非常小,并不构成污染。而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成本过高,从经济角度看无利可图,何况在回收过程中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据中国电池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的一次性干电池已经基本做到低汞化,正在迈向无汞化,随垃圾分散处理不会对环境产生威胁。更应该做的是从生产龙头上消灭污染,即实现无汞化。由于回收一次性电池的费用很高,没有经济杠杆刺激企业来回收利用一次性电池,事情很难办。需要回收的是那些对环境污染大的充电电池及铅酸电池。一些专家还举例说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也不集中回收一次性电池。

另一种观点认为,无论哪类电池,都必须回收。这派观点的专家认为,我国绝大部分民用的是一次性电池,而且电池的无汞化进程并不乐观。我国1000多家电池生产企业中,在中国电池协会注册的仅300多家。虽然大电池企业生产的电池目前都做到了低汞化或无汞化,但大量小企业生产的电池还存在高汞现象。河北省干电池检验站高级工程师张虎说,目前我国电池含汞量参差不齐,有的质量非常好,小于百万分之一;有的极差,高于低汞电池标准的20倍,高于无汞电池标准一万倍。

另据了解,中国目前能批量生产低汞无汞的大电池厂家还不到15%。不久前国家工商局对电池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市场上的电池有20%达不到标准。所以,用已实现电池无汞化的发达国家不回收一次性电池的经验来套我国现实,还不合国情。有关专家认为电池中不仅汞会造成污染,锌、锰、镉、铅等随生活垃圾腐烂渗入地下,超过一定的限值,也会造成污染。这些有害物质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极大威胁着人的健康。

目前中国垃圾处理方式水平较低,中国垃圾年产生量为1.4万吨,处理率为63%,但真正做到无害化处理的不到10%。我国大中城市的近千座垃圾填埋场中,90%仍是简易堆放,这种原始的处理方式极容易造成大面积污染。把废旧电池与生活垃圾一同处理后患无穷。专家认为,大量旧电池都随着垃圾到垃圾场,也是一种集中,怎么就不可能产生污染?北京市政管委会有关负责人郑先生说,把废旧电池集中起来,等有了条件再处理,这样比分散更安全。

北京科技大学的曾平荣教授则从资源利用的角度上强调了回收一次性干电池的必要性。他说,目前国内生产的电池中90%以上是干电池,不可能对环境无污染。而且,对这些电池不回收利用也是巨大的资源浪费。3000吨废旧电池可以回收杂锌锭141吨、冶金二氧化锰300吨、铁皮260吨、电解锌181吨、电解二氧化锰340吨、铁皮500吨,价值相当于国家开发两个中型矿山的费用,更何况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资源。

干电池回收锌在我国仍处于研究阶段,日本和韩国均已建设了年产锌5000吨以上干电池回收利用工厂。专家呼吁,二次锌资源回收,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首先是对用锌量最大的镀锌钢材的废杂料需要集中在能有效回收锌的专门炼钢厂处理。其次要加快研究步伐,尽快突破废干电池经济有效的回收工艺。如果锌的二次金属回收率达到消费量的30%,意味着我国每年可回收90万吨锌,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锌资源的压力。

记者了解到,一条年处理量1000吨的“废电池资源化利用”生产线,设备投资为80万元人民币,年可获利200万元人民币。

《循环资源法》:政府替厂商埋单?

对于干电池处理两派争论,环保部门表示中立,认为一次性电池既然达到无汞化标准,对集中回收废旧一次性干电池不鼓励也不反对。采访中,一位环保部门内部官员对这样“暧昧”态度的后果表示担忧,他说,现在这样做似乎可以把责任推开,但最后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更加繁重的责任。

他的这种担忧在12月4日深圳召开的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座谈会上得到了印证,这次会议形成了《循环经济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废旧干电池的分类收集利用和处理责任由地方环保部门承担。

颇有意味的是,12月初,欧盟也公布了一项有关废旧电池回收的指令,欧盟要求从2008年开始强制回收废旧电池,回收费用则由生产厂家来负担。欧盟还规定,从2009年开始,所有在欧盟境内销售的电池都必须标明具体使用寿命;2012年之前,欧盟境内1/4的废旧电池须被回收;2016年,这一比例应达到45%。另外,含汞量超过0.0005%、含镉量超过0.002%的电池在欧盟境内将被禁止销售。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05年,我国各类电池的出口量超过222亿只,同比增长4%;出口创汇额超过51亿美元,同比增长28%,其中锂离子电池出口额达23.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5%。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锌锰、碱锰电池生产国,是世界第二大锂离子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国内的电池生产企业将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同时也迫使他们提高电池环保生产标准,对国内将来推动废旧电池回收生产厂家责任化打下技术基础。

Ⅸ 关于电池回收的论文

电池回收的尴尬

当许多刚刚懂事的孩子,用小手小心翼翼地把电池放进电池回收箱之时,当北京百所大学联手回收电池的活动搞得如火如荼之时,当民间回收电池热情高涨,一对父女为回收电池,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登世界屋脊捡电池赢得无数掌声之时,人们有没有想到,倾注无数人多年心血回收来的电池,都堆积在我国各个城市的某个角落里,几百吨上千吨的电池,默默地等待着处理,却无人理会它们。
在沉睡中腐烂
北京市从1998年开始回收废旧电池,废旧电池回收箱遍布全市。无论哪个回收点,只要回收的电池够了30公斤,打个电话,就会有车去把电池拉到集中存放地点。记者来到北京存放电池的二清集团,这里的一个垃圾站集中存放了几百吨的废旧电池,这些电池大都是一次性干电池,也有相当部分的充电电池。电池分装在七个集装箱中,已经占据了这个公司三分之一的非露天场地。废品站李站长从不同的集装中拿出一些电池,记者看到,这些电池已经开始腐烂了。就连最近收上来的电池,也表皮变软,渗出化学液体。
李站长说:“我们最发愁的是,这么多电池找不到下家!人家学生、市民辛辛苦苦地收集了送来,下边就没有人管了。这么堆放,什么时候是个头儿?这么多年,政府让我们回收电池,我们出车出人又出场地,可不能收上来就这么堆在这儿了呀!企业得讲经济效益。而且这么多电池集中在这儿,是不是也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的健康?”李站长说让记者给呼吁一下,赶紧给这些废旧电池找个“婆家”。记者问:“你认为谁来处理最合适?”李站长毫不犹豫地说:“谁污染,谁治理,生产一节电池,就应该交一份处理费!”不过,采访后,李站长还特地说:“要是没企业处理,我们还义务保存。”
网上公布了长长一串上海市回收旧电池的电活,网络满布全市。上海市集中回收电池的一位女士说,上海市3年来已经回收了100多吨旧电池,环保局说要等有条件的时候再处理;海口市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说,在无法处理这些回收上来的电池时,暂时存放在垃圾场比较安全的容器中;石家庄市有关部门对回收电池的热情很高,全市有1100个回收点,据说该市电池回收率是10%,高于全国大多数城市水平,目前石家庄的100多吨废旧电池都存放在密封的水泥箱中,里边还衬有塑料薄膜。 记者采访了许多城市的环保部门,都处于集中回收后的等待状况。

收还是不收——电池行业的激烈交锋
针对电池回收,我国电池行业有两派观点正在激烈争论。
一派认为集中回收一次性电池意义不大,在没有条件处理的情况下,集中回收会造成集中污染。一些专家认为,目前回收量最大的干电池,其主要成分是铁、锌、锰,还有微量的汞。这种电池汞含量不高,没有必要集中回收。铅酸蓄电池和对人体健康危害非常大的镍镉电池应该回收。高汞电池中的汞含量只有电池总量的千分之一,随垃圾填埋后,电池里的重金属进入填埋场渗液数量非常小,并不构成污染。而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成本过高,从经济角度看无利可图,何况在回收过程中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中国电池协会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我国的一次性干电池已经基本做到低汞化,正在迈向无汞化,随垃圾分散处理不会对环境产生威胁。更应该做的是从生产龙头上消灭污染,即实现无汞化。由于回收一性电池的费用很高,没有经济杠杆刺激企业来回收利用一次性电池,事情很难办。需要回收的是那些对环境污染大的充电电池及铅酸电池。一些专家还举例说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也不集中回收一次性电池。
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认为,既然要达到无汞化,那么对一次性电池的回收不支持也不反对。这种观点,似乎是对目前我国民间回收电池巨大热情颇有意味的嘲讽。
另一种观点认为,无论哪类电池,都必须坚持回收。
这派观点的专家认为,虽然1997年我国轻工总会、国家经贸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出《关于限制电池汞含量的规定》,要求电池制造企业逐步做到降低电池汞含量,2002年达到低汞水平,2005年达到无汞化。但我国的现状是,绝大部分民用电池是一次性电池,而且电池的无汞化进程并不乐观。据调查,目前我国1000多家电池生产企业中,在中国电池协会注册的仅300多家。虽然大电池企业生产的电池目前都做到了低汞化或无汞化,但大量小企业生产的电池还存在高汞现象。河北省干电池检验站高级工程师张虎说,目前我国电池含汞量参差不齐,有的质量非常好,小于百万分之一;有的极差,高于低汞电池标准的20倍,高于无汞电池标准一万倍。
记者了解到,我国目前能批量生产低汞无汞的大电池厂家还不到15%。不久前国家工商局对电池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市场上的电池有20%达不到标准。所以,用已实现电池无汞化的发达国家不回收一次性电池的经验来套我国现实,还不合国情。有关专家认为电池中不仅汞会造成污染,锌、锰、镉、铅等随生活垃圾腐烂渗入地下,超过一定的限值,也会造成污染。这些有害物质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极大威胁着人的健康。
目前我国垃圾处理方式水平较低,九五期间,我国垃圾年产生量为1.4万吨,处理率为63%,但真正做到无害化处理的不到10%。我国大中城市的近千座垃圾填埋场中,90%仍是简易堆放,这种原始的处理方式极容易造成大面积污染。把废旧电池与生活垃圾一同处理后患无穷。专家认为,大量旧电池都随着垃圾到垃圾场,也是一种集中,怎么就不可能产生污染?北京市政管委会有关负责人郑先生说,把废旧电池集中起来,等有了条件再处理,这样比分散更安全。
从资源利用的角度上,电池回收也得到许多专家的肯定。北京科技大学的曾平荣教授说,目前国内生产的电池中90%以上是干电池,不可能对环境无污染。而且,对这些电池不回收利用也是巨大的资源浪费。3000吨废旧电池可以回收杂锌锭141吨、冶金二氧化锰300吨、铁皮260吨、电解锌181吨、电解二氧化锰340吨、铁皮500吨,价值相当于国家开发两个中型矿山的费用,更何况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资源。
我国目前年消费电池80亿只左右,平均回收效率还不到2%,99%都随生活垃圾一起进入了垃圾填埋厂。就是这2%,已经让管理部门处于尴尬处境。
企业不愿干处理废旧电池的赔本事
既然许多环保部门都认为应该谁污染谁治理,那么,从法理上应该承担废旧电池处理的企业怎么想呢?记者采访了一些电池企业。
北京金普电池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是赔本的事儿,因为技术设备都不配套,收回来不及时处理,也都烂了。而且,国家对回收处理电池也没有补贴,回收成本太高,现在是市场经济,企业怎么能干无效益的事儿?天津力神电池企业有关负责人说:“我们只卖电池,收电池不是我们的事。”大电池企业大都持以上观点,有的接电话之人甚至不知电池回收之事。
我国有名的废弃物处理公司大连东泰公司说,废旧电池的处理费用太高,做这事没有效益,没有国家优惠政策,谁干谁亏。
有人想当唐吉诃德
当大电池企业都对处理废旧电池不感兴趣时,民营的北京东华鑫馨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却建立起了我国第一个,目前也是惟一的一个废旧电池处理厂。
其董事长王自新有“环保狂人”之称。之所以“狂”,就是敢做别人不做之事。王自新在北京建立起了几百个废旧电池回收点,建立了废旧电池回收电话,以至于记者把电话一打到北京市环保局,人家立即就把王自新的电池回收热线电话告诉记者。王自新对记者说,为了对后人负责,他要在废旧电池的产业化上做一番事业,为此现在已经把自己的几百万财产全部投入进去。他说,只有建立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产业链,才能把这个事业进行下去。
王自新说:“大量一次性电池不回收,污染环境不说,还浪费了大量资源。每节电池中含有22%的锌、26%的锰、17%的铁,如果不处理就扔了,等于每年白白把几千万吨的有用原料都扔了,这可是从几万吨矿石中提炼出来的呀!这绝对是个朝阳产业,国营企业不做的事,我们民营企业要做!”
王自新以前学医,深入研究过废旧电池对人体的伤害,后来改做化工企业,又研究过废电池的利用。1999年,他开始了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事业。
王自新走着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他的废旧电池回收企业建立在河北易县,虽然技术设备都已经到位,却迟迟开不了工,原因是当地有关部门反对。当地有关部门认为,废旧电池处理企业肯定会产生污染。尽管这个企业的排放条件完全合乎国家标准,也不让生产。王自新曾想迁址,但到哪个地方,一说是废旧电池处理企业,人家就都不让进门了。王自新无奈地说:“不知道我的家到底能落在哪儿!”不过,他没有灰心,正在努力用最新的工艺让企业达到最严格的排放标准,然后争取得到国家环保部门的认证。他说要探索一条中国独特的处理废旧电池之路。
王自新还告诉记者,最近,他正准备在北京办一个电池回收处理企业,吸收下岗人员就业。他解释自己企业名字的含意义:第一个“鑫”字是财源兴盛之意,第二个“馨”是温馨之意。他说要办的是一个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充满人情味儿的企业。
当然,环保企业进入良性循环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
记者问:“如果国家将来出台的政策不鼓励一次性电池集中回收呢?”他说:“那很可怕,因为这就意味着我的原料没有了。”
有税务部门问王自新:“民营企业,没利的事能干长吗?”
王自新说:“我把回收处理废旧电池当成事业。”
他充满激情地对记者说:“我现在就是当代的唐吉诃德,举着长矛冲刺。”他所挑战的,除了复杂的社会环境,还有观念的壁垒。
王自新对废旧电池产业链的每一个链条,都有详细的方案,力图做到让利益机制来运转电池的回收网络。他给北京市长写信说,到2008年,北京市的废旧电池回收率要达到50%。
看看国外怎么做
记者查了一些资料,让我们看看国外如何回收电池。
目前日本、美国和欧洲的锌锰干电池已全部实现了无汞化,对废旧电池的资源化利用主要集中在铅蓄电池和充电电池上。但日本却仍然坚持对一次性电池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对一次性电池的再生利用率达到50%左右。有专家认为,发达国家不回收一次性电池,从资源节约上说,也是不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对铅酸电池、镉镍电池的回收。在美国,用户如不把废旧电池交回给制造商、零售商或者批发商,每买一节新的蓄电池要多付3—5美元。所以美国的蓄电池回收率几乎达100%。德国电池条例第6条规定,使用者没有归还废旧电池,销售者可以在售给其新电池时加收15马克的费用。意大利在1998年11月颁布了一项蓄电池回收法律,并根据该法建立了COBAT的联合会,其中50%的成员是再生铅冶炼厂,30%是蓄电池制造厂,10%为废料商,其余为蓄电池零售商。顾客在买蓄电池时要交附加税。瑞典早在1989年就颁布了一项旨在促进电池回收的returbatt计划,要求所有电池零售商回收废电池并对每节铅蓄电池征收35马克朗的税,这使瑞典的电池回收率在1991年就达到了100%。
有专家认为,发达国家不处理一次性电池,这种做法与我国国情不相符,因为目前我国一次性电池在电池消费中所占比重达97%。在吸取发达国家回收电池的经验同时,要结合我国国情才有意义。况且,在我国目前电池回收率如此之低的情况下,普及电池回收知识才是当务之急。
电池回收的尴尬局面,何时才能打破?■

Ⅹ 沙市区新天地属于哪个工商局管

沙市区工商局分管

阅读全文

与沙市工商局副局长张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
著作权共同所有 浏览:778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
观通杭州知识产权 浏览:10
认缴资本期限 浏览:855
黑龙江企业培训师证书查询 浏览:16
投资被骗报案有期限吗 浏览:199
江苏哲力知识产权招聘 浏览:186
温州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