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店子集镇的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镇工商业户1100户,其中年销售收入过200万元的民营企业16家,初步形成了机械铸造、农产品加工、服装纺织、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等五大产业。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镇党委、政府通过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和完善的软、硬环境建设,正在沿莒大路、孟陵路两侧规划开发建设10公里经济隆起带。
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52元。
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全镇共有3处村级工业园(店子集工业园、西北崖工业园和张家围子工业园),2006年,全镇共引进工业落地项目19个,引进资金8725万元。其中,外资项目3个,到位资金61.5万美元。全镇现有个体工商业户1200户,私营企业5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投资过千万元的企业10家,自营出口企业5家,其中,有进出口权的企业4家。全镇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服装纺织、建筑建材、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为主的骨干民营企业群。民营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加大现有企业的技改投入,膨胀了企业规模,扩张了镇域经济总量。2005年,全镇新增个体工商业户176家,固定资产2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发展到34家,投资过千万元的企业7家。飞地经济成效明显,落户县城工业园的企业已达4家,发展势头良好。全镇已形成了服装纺织、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骨干企业群。 农业产业化。2005年以来,店子集镇积极向上争引了3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其中,国家级5000亩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建设项目,目前各项配套设施已全部完成,并顺利通过了各级考核验收;另外还有两个国家级万亩土地整理项目,正在筹备实施。同时,在胡家村建有一处300亩的芦笋科技示范园。全镇大棚瓜菜、大姜、芦笋等高产高效农业已经发展到1.2万亩。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依托河东果品有限公司等四处龙头企业的带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高效农业,使全镇以大棚瓜菜为主的各类经济作物发展到1.5万亩。依托东正牧业有限公司、巨丰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畜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使畜牧业良种化、规模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全镇养殖专业村发展到16个,养殖小区21处,规模养殖户650家,年出栏畜禽96万头(只)。走进该镇一个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只见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昔日一片片“旱岗 子”“泥巴田”,如今变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该镇农业综合开发实施几年来,使5000亩“望天田”实现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0万公斤。这个数字印证了农业综合开发几年来的显著成效: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综合开发突出特点是“综合”,该镇不光解决水的问题,而是实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人力、财力、物力和科技综合投入。农业开发几年来,打机井8眼,配套泵站7座,建桥涵208座,开挖疏浚渠道14公里,架输变电路3.5公里,防渗渠2.5公里;新修了道路,路两边都栽有防护林。今年该镇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中用于水利设施的467万元,农业设施182万元,林业设施52万元,科技设施32万元,项目管理费17万元。通过几年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店子集镇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扩大了灌溉面积,缩短了灌溉周期,并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稳定情况
店子集镇共有党总支9个,党支部77个(其中农村党支部57个,镇直党支部16个,私营企业党支部4个),党员1612名。全镇入党积极分子人数达保持在270人左右。2005年创新实施的以民主议事日、便民服务日、村务公开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工作“三日”制度,已由县委组织部印发推广全县,并被写进县委2006年工作要点,获全市首届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2005年,创新实施的以“两项听证(信访听证和重大村务听证)、四个中心”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稳定工作长效机制,被写进县委2006年工作要点,获全市政府工作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