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服务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服务

发布时间:2021-06-03 22:38:05

1. 南师大星火平台

星火平台主要是一个公益性质的志愿服务平台。平台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志愿者统计志愿服务时长和内容,而在平台统计得出的志愿服务信息可以作为日后志愿者参评优秀志愿者的凭证。至于每个人愿不愿意继续做,一般是看个人意愿,当然也有学院有硬性要求,貌似是四年累计80小时。

至于志愿者手册也是记录志愿活动的凭着而已,一般会由班干部统一收上去帮你填写并盖章,作用和星火平台差不多。

拓展资料:

南京师范大学(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南京师大,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市,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

学校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时期;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为基础,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组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哪个好师资力量强

一个个回答,这个专业当然南师中北好,南师中北依托南师大,南师作为文科类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很好。艺术类也是三本。就业率是专业的问题,不是学校的问题。录取线南师中北会高。是专业分加文化分。学费大概每年两万二。两所学校都是民办的。金城去年也是第三批次的。第几批次不是重点,重点是民办的。

3.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是不是没有图书馆学校有多大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是由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独立学院。学校不大。作为一个独立学院理论上是应该有独立馆舍的图书馆,事实上中北学院图书馆规模只是相当于综合性大学的一个资料室,没有独立馆舍、馆藏也一般,但是由于学院座落在仙林大学城内,能与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共享一些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图书馆,因此对读者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4.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是几本呢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是三本院校。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ongbei College)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百年名校南京师范大学下属的二级独立学院,是由南师大和南师大教育发展基金会合办的。于南京师范大学组织教学。

南师大中北学院自1999年建院以来,秉承百年老校——南京师范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依托南京师范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独立组织教学,是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

(4)南京师范大学公共服务扩展阅读:

学院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契合度,基本形成了以语言类、管理类、工程技术类和艺术类四大专业群。学院现有在校生8800余人,教职工近400人。学院下设8个系科,分别为人文系、外语系、经济与管理系、公共管理系、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工学系、美术系、音乐系,共有38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法、文、理、工、管、艺等门类。

学院坚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且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院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大力培养“双师”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工作充满活力。

学院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超过80%,青年教师有多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和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5. 南京师范大学的学术研究

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全国妇联妇女与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各1个。
南京师范大学还拥有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江苏新型高端智库1个,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3个,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含培育点1个)、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老年学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11个、工程研究中心6个,江苏省工程实验室5个,江苏省渔业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科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道德教育研究所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医药功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全国妇联研究基地:全国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培育点:地理环境演化模拟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分子医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规模复杂系统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微生物与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医药超分子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新型动力电池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三维打印装备与制造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智能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水土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江苏省电气装备电磁兼容工程实验室、江苏省能源系统过程转化与减排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先进通信声频技术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信息安全保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海洋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工程中心、江苏省微生物资源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萃取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萃取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渔业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生甲壳动物病害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产生物饵料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社科类研究基地:江苏法治发展研究院、创新经济研究院、江苏省老年学研究基地、语言信息科技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司法现代化研究中心、江苏城乡一体化研究基地、江苏民营经济研究基地、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江苏艺术强省建设研究基地 研究概况 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和《自然》上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5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第一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6项、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第一单位),8部专著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文库”,科研成果入选200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该校教师主持、历时8年修订的点校本《史记》,入选《光明日报》“2013十大文化亮点”和《中华读书报》“2013十大文化事件”。 自然科学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1992年科研经费投入比1985年增长2.6倍,应用科研项目比重由1985年的44%上升到67%。承担了国家"八六三"高技术、"八五"科技攻关、攀登计划、火炬计划等高新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科研成果鉴定113项,获国家专利18项,公开出版专著800部,发表论文近7000篇,其中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120多篇,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级政府部门奖91项。 社会科学研究 2015年,学校共获得各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6项,立项数位居全省第二,重大重点项目立项数居全省首位。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名单中。该校获批5项,全国并列第七。
由该校地理科学学院郑洪波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申报的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末次冰消期以来中国中东部极端气候环境事件与农业起源发展和人类适应研究”于2014年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准立项。
在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集中受理期间,该校共申报218项,其中65项获立项资助,包括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3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3项,立项总经费3544.5万元。
在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结果中,该校获批项目31项(其中重点项目5项,一般项目19项,青年项目7项),立项数首次突破30大关,申报项目的立项率为21.8%,远超全国平均立项率13.3%的水平。获批立项项目总数位列全国高校(含科研院所)第10名、全国师范院校第2名、全省高校第2名(仅次于南京大学)。其中,获批立项重点项目总数位列全国高校(含科研院所)第4名、全国师范院校和全省高校第1名。
在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中,该校共获立项项目27项,其中规划基金项目13项,青年基金项目13项,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专项任务项目1项。 馆藏资源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是1952年在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图书馆的基础上,调集前南京大学师范学院、金陵大学等单位所藏书刊资料组建而成。全馆形成了三区七馆的分布格局:随园校区随园图书馆(文学图书馆)和华夏图书馆(教育图书馆);紫金校区紫金图书馆(工科图书馆);仙林校区敬文图书馆(总馆)、社科图书馆(含密集书库)、数理化图书馆和生地图书馆。截至2015年9月,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纸质馆藏已逾300万册,其中教育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馆藏文献尤为丰富,古籍、民国文献、工具书等颇具特色。古籍藏书12万余册,其中线装书11万余册,被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有190种3000多册,其中孤本明末刊孚中道人的《且居批评息宰河传奇》、明天顺间刻本《宋学士文集》等,弥足珍贵。另有《四库全书》、民国时期教育学文献收藏、《方志丛书》等古籍影印精装本1万余册。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共有41部古籍入选《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23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书馆拥有中外文电子图书约320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累计31000种,各类数据库资源112个。
敬文图书馆(总馆):敬文图书馆得益于香港朱敬文教育基金会捐助,并以已故教育实业家朱敬文先生名字命名。文献收藏的重点是为教学服务的文理科中外文书刊、工具书,社科和理科中文样本图书、教学参考书和本校教师著作等。
随园图书馆(文学图书馆):随园图书馆主要为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提供所需的中外文书刊,收藏的重点以文史为主,有古籍、工具书、文科期刊样本、文革前及民国期间出版的文献、本校博硕士学位论文等。
华夏图书馆(教育图书馆):华夏图书馆原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图书馆。1988年5月得益于香港华夏教育基金会捐助,建成中国国内第一所面向全国基础教育、师范教育的专业图书馆。主要收藏中文人文样本图书、港台版图书等,是江苏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教育学文献中心。
紫金图书馆(工科图书馆):馆藏以工科为主,同时藏有《中国国家标准》、《中国专利文献》等文献资料。江苏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文理科中文图书采编中心设在该馆。
生地图书馆:生地图书馆主要收藏生物、地理类中外文书刊资料约4万册。
社科图书馆(含密集书库):社科图书馆面向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和法学院提供学科专业服务。有社会科学研究型文献约5万册。密集书库主要收藏用频较低的中外文书刊50万册。
数理化图书馆:数理化图书馆位面向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学院、化学科学学院和计算机科学学院提供学科专业服务。有理学研究型文献约6万册。 学术期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南京师范大学主办、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2010年已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其刊登的论文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主要文摘类刊物上的二次文献转摘率,在全国高校学报中名列前茅。一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编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上海图书馆编制的《全国报刊索引》、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编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该刊一直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来源期刊,其论文每年的被引频次在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报中均排在20名以内。在江苏省新闻出版局举办的优秀期刊评比中,该刊连续获得社科类十佳期刊、优秀期刊的称号。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举行的近三届优秀社会科学学报的评选中,分别获得了全国高校“双十佳”、“三十佳”学报和“全国社科学报名刊”荣誉称号。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南京师范大学主办、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刊载的论文主要涉及的学科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体育和实验心理学等,其中的数学、生命科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的论文在中国国内外有很大影响。
该刊是国家科委确定的重要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国家科委组建的国家级外向性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CSTA)第一批收录的大学自然科学学报,也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最早的成员期刊之一。收录该刊的中国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数据库)主要有:美国数学评论、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俄罗斯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中国数学文摘、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地理科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国家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龙源国际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等。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是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电气工程、电子工程、动力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论文。
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显示,该刊2002—2005年的影响因子分别为0.025、0.0563、0.115、0.204;的被引频次分别为10、10、20、22、61。已被国家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龙源国际期刊网、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化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电子科技文摘、中国数学文摘等数据库或文摘刊物收录。

6.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宿舍网络自动服务平台网址是多少

http://cams.nnutc.e.cn/selfservice/login.jsf

7. 南京师范大学 行政管理专业2011考研辅导书又哪些哦~~ 我是计算机系的,想明年跨专业考研~~谢谢喽~~

计算机是统考拜托
就那四门那
如果要跨专业最好问问学长这样最保险
每个学校都不同的

8. 南京师范大学有两个独立学院,这两个独立学院有何不同吗

南京师范大学有两所独立学院,分别是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都是民办本科高校。

一、中北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成立于1999年,由百年名校南京师范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是首批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和经江苏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批准成立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中北学院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势以及人才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并聘请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作为专业教学带头人,拥有一支以南京师范大学各学院专业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以确保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以新年音乐会、高雅艺术进校园、教师文化节、科技文化节、社团巡礼节、外语文化节、志愿者文化节、读书节等特色品牌活动为龙头,以43个涉及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竞技、公益服务等类别的社团为载体,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文体竞赛、学术沙龙、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陶冶情操、锻炼能力,营造了明德、尚学、创新、和谐的校园氛围。

9.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学院领导

1963年生,江苏省启东市人,博士,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3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6月年南开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2002年12月年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无机化学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1996年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4年成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
专业研究方向主要为无机材料化学。目前主要开展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与性能研究、纳米结构的形成机制、纳米结构有序阵列的组装以及纳米结构在催化和(生物)电化学中的应用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项。近年来在影响因子>3.0的国际学术期刊Adv.Mater.、Chem.Eur.J.、Chem.Commun.、Chem.Mater.、Cryst.GrowthDes.、Biosens.Bioelectron、J.Mater.Chem.、J.Phys.Chem.C、Appl.Phys.Lett.等发表论文23篇,其中两篇论文Template Synthesis of an Array of Nickel Nanotubules and Its Magnetic Behavior(Advanced Materials 2001, 13 (21), 1631-1633)和Facile Synthesis of Hollow Ni Submicrometer Spheres (Advanced Materials 2003, 15(22), 1832-1835) 分别被他引130和90次;项目“一些纳米有序结构的构筑和表征”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7)。 1964年7月出生,江苏沭阳县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兼任江苏省化学化工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常务理事。
1988年6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原华东化工学院精细化工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11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功能材料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7月起在南京师范大学工作至今。2008年9月至12月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习。曾担任化学系学生班主任、应化行政党支部组织委员、书记等;2004年1月至2008年9月担任学校科技处副处长;2008年9月起担任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
从事学科专业为应用化学,研究方向为有机光化学和功能材料。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3项、企事业单位委托开发项目3项,参与国家973前期预研等项目5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授权、公开国家发明专利利20余项,参与撰写教材1部。 1975年生,江苏丰县人,中共党员,法学硕士,副教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党校常务副校长。
曾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习; 1997年6月毕业留校工作,任党委党校秘书等;2002年3月调至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学院团委书记、院党校教务长、学生党支部书记、校团委常委、院党委委员等职。2008年1月,任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1998年至今,兼职从事《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党课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至今共主持研究课题(项目)5项,已完成3项,目前主持在研课题2项;并曾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已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调查报告等计20余篇,并指导学生毕业论文10余人(篇)。
教学方面曾荣获:南师大首届“两课”教学优秀奖等;工作中曾获:南京零距离首届“公众服务大奖” 先进个人、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南师大“优秀团干部”、南师大首届“优秀学生辅导员”、南师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奖”一等奖、南师大防治非典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1964年8月10日出生,江苏省射阳县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委员。
1986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7月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在南京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10月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理学博士学位。
1986年8月起在南京师范大学工作至今。1998年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教授。曾担任化学系本科生和研究生班主任、化学系副主任以及南师大兼职监察员等;2004年3月至今担任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
教学工作:多年承担面向本科生的“物理化学”、“物化选讲”、“中级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等课程以及面向研究生的“统计热力学”、“固体化学原理”课程。
为“物理化学”校级精品课程的合作主持人;承担校级博雅课程“化学史话”的主讲;主讲的“物理化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
合作编著的《物理化学》教材和《物理化学习题精解》教学参考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还主编了《中国化学史概论》、《物理化学实验》等教材。
主持过江苏省教育厅的教改课题一项和多项校级教改课题;正承担一项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科研训练计划,积极组织和开展学院的开放实验;所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分别于2004年、2007年、2009年获得校级百篇优秀毕业论文。
科研工作: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电解质、燃料电池催化剂、超级电容器等化学电源方面的研究;此外,还对功能材料、固相反应、合成化学等有研究兴趣。
主持过三项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过两项“863”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多项其他项目。
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论文60多篇,有国家授权发明专利两项:“一种合成芳偶酰化合物的方法”(专利号ZL 97 1 07171. 3)和“一种厚涂层阴极电泳漆用的聚氨酯环氧树脂的制法”(专利号ZL 93 1 11575. 2)。
主要获奖:
1997年获得南京师范大学首届教书育人奖。
1998年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同年,获得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2年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教学十佳”。
2004年11月获得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颁发的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所指导的作品“倍特锌镍一次电池”荣获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阅读全文

与南京师范大学公共服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著作权 浏览:829
马鞍山李群 浏览:440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
著作权共同所有 浏览:778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
观通杭州知识产权 浏览:10
认缴资本期限 浏览:855
黑龙江企业培训师证书查询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