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庐剧马鞍山

庐剧马鞍山

发布时间:2021-06-03 09:29:07

❶ 安徽省面积并不大,为何省内各地的文化差异却非常之大

如果你同时遇到一位说江淮官话的安徽人,一位说吴语的安徽人,一位说中原官话的安徽人,一位说赣语的安徽人,一位说徽语的安徽人,你别诧异,这就是安徽。

语言上,一句一比吊糟,江淮官话的粗语,安徽一大片都这么说。眼泪说成眼睛水,铜陵人讲的江淮官话,安庆潜山的赣语也这么说,虽然两者发音规则完全是两个调。南京人吃毛鸡蛋,活珠子,马鞍山人吃,再西边点芜湖就吃的少了,铜陵就完全没听过。把鞋子说出孩子,四川话这么说,皖北人也说的多,越往南边说的就少些了;河南人把脚说成jue,说着说着中原官话就影响了一些片区的江淮官话,也跟着这么说。

铜陵这个一度是中国最小的地级市,可以说就浓缩着各种文化冲突融合的影子。方言上吴语淮化,饮食上减甜贪咸,和合肥人一样炸圆子,炖老母鸡,黄山有毛峰,铜陵有野雀舌。很多父母不光会炒菜吃米饭,包起饺子,擀起面条也是好能手。吃的惯糖醋排骨,却突然间也会奇怪南京的汤包怎么会放糖。

江苏和安徽比起来,文化的差异性恐怕还要输上一筹了,光一个苏南苏北都能吵成那样,可想而知安徽有多难管理。安徽吃亏在不同文化的大城市,都不分在安徽...

江淮官话的中心,南京分在了江苏

苏锡常可顾及不到安徽的吴语小弟们

杭州对徽州的引力再强,也毕竟划在了浙江

皖北山东辐射圈一侧的徐州,也在江苏,河南辐射圈自己都自顾不暇,更是帮不了阜阳,亳州们。

赣文化本身就人微言轻,古皖国的潜山恐怕也不会服气遥远的江

不过,比起千篇一律,这样多姿多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兼包并蓄的景象,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嘛?

作为铜陵人,只能跟你讲,铜陵的生姜和蒜子好吃到不行。很多人一想到生姜就是辛辣去腥,但是铜陵的白姜又嫩又甜,糖水腌制后简直好吃到爆,腌制剩下的生姜水炒菜放一放,去腥增甜,简直是淮扬菜中的上品。铜陵的腌蒜子也是好吃到爆阿,真不是自吹,甜嫩,配上稀饭简直是人生美味。铜陵的野雀舌也是绿茶中的名茶,我相信,安徽的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特产,有的时候,差异化根本不就是坏事嘛

❷ 安徽省面积并不大,为何省内各地的文化差异却非常之大

首先,安徽省内的方言非常复杂。复杂到什么程度呢?可能安徽省的小伙伴,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的官方方言是哪一种?

有些人以为安徽的方言是根据皖南、皖中和皖北这样分的,然而并不是。除了中原官话之外,还夹杂着N种不同的语音。讲相同方言的,难免会抱团“欺负”其他人。

到了后期在毛爷爷手上,才改为了合肥。但是,合肥的发展似乎并不能够让全部安徽省的人民信服,大家都不愿意跟着他混。

现在皖南的经济发展得比皖北好,皖北的人口又比皖南多非常多。但是安徽省的人民偏偏还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天天想着要和江苏人民看齐。

❸ 谁知道肥东哪有翰林学院

包拯(公元999-1062年),肥东县包公镇人,字希仁,北宋著名清官。天圣五年进士,初授大理评事,后任天长知县,知端、瀛、杨、庐、池等州;知江宁和开封府;任台谏官时先后任监察御史里行、监察御史、知谏院、权御史中;任监司官时先后任应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河北都转运使;在任三司官时,先后任权度支判官、户部判官、户部副使、权三司使、三司使、枢密直学士、枢密副使管理国家军政。死后赠礼部尚书,谥孝肃。包拯以为官清正,铁面无私,执法如山而闻名于世,被人们号称为包公、包青天,为历代民众所称颂。余阙(公元1303-1358年),肥东县长临河人,字延心,一字天心,自号青阳先生。元散文家、刑部主事。元统元年(1333)进士,援同知泗州,后转入翰林文学、中书刑部主事,曾为辽、金、宋三史修撰。累官监察御吏、中书礼部员外郎,出任湖广行省左右司郎中。至正九年迁翰林侍制、出佥浙东廉访司事。至正十三年出守安庆,任都元帅,迁淮南行省左丞。十七年冬,为陈友谅部围困,次年城破身死。为政严明,治军与士卒同甘苦。元朝延以其忠,赠为淮南行省平章。著有《五经传注》、《青阳山房集》。吴复(公元1331-1383年),肥东县八斗镇大吴村人,字伯起,明朝开国大将。少负勇略,元末,集众保乡里,归太祖于濠,从克泗、滁、和、采石、太平,累官万户。洪武十二年,振旅京师,论功受封为安陆侯,赐铁券。洪武十六年,因病卒于普定,追封“黔国公”,谥威毅,予世券。现境内有吴复墓遗存。张德胜(公元1328-1360年),安徽肥东人,字辅仁,明朝开国名将。因伤殁于军中,追封其为蔡国公,谥忠毅,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亲定功臣位次,在南京鸡笼山下建立功臣庙,张德胜名列第九。李文安(公元1801-1855年),肥东县磨店人,李鸿章之父。号玉川,又号玉泉,别号愚荃,榜名文玕,官刑部主事。李瀚章(公元1821-1899年),肥东县磨店人,李鸿章长兄。字筱泉,一作小泉。官至湖广、两广总督,清朝封疆大吏之一。李鸿章(公元1823-1901年),肥东县磨店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晚清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王亚樵(公元1889—1936年),肥东县磨店人。抗日志士,民族英雄,号称暗杀大王。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民国25年初,因刺汪精卫案发,赴广西梧州避难,被军统特务暗杀。张劲夫,1914年6月生,肥东县包公镇大张村人。历任杭州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浙江省委常委、省财委主任、华东财委副主任、地方工业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国家科委副主任、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省长、省军区第一政委、国务委员、国家经委党组书记、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中顾委常委。党的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刘和谦,1926年生,肥东县长临河镇人。台湾地区高级军官,中华民国海军一级上将,官至“参谋总长”,现为台湾当局“战略顾问”。罗本立,1928年生,安徽肥东人。台湾陆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获颁青天白日勋章乙座,任“总统府”战略顾问。2005年,因想要回乡祭祖,主动请辞。刘盛纲,1933年生,安徽肥东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电子学家,美国MIT电磁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曾任电子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在电磁慢波结构、自由电子激光、相对论电子学和相对论等离子体电子学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原创性工作。赵经彻,1936年生,安徽肥东人。兖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市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煤炭技术咨询委员会常务委员常务委员、中国能源综合利用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副会长,山东省第八届政协委员。吴邦国,1941年生,安徽肥东人。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四届四中全会增补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党组书记。温光春,1941年生,安徽肥东人。总后勤部副部长,中将,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徐承云,1945年生,安徽肥东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将,是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六大代表。周本立,1946年生,安徽肥东人。先后在马鞍山市委宣传部、安徽省计划委员会、省政府公厅任职。历任安徽省计划委员会任副主任、主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徽省企业联合会、安徽国际徽商交流协会执行会长等职。刘湘如,1946年生,安徽肥东人。著名作家,文学家、学者,曾为安徽电视台高编。中国国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名家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同时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世界华人作家协会等全国数十家重要协会和学会的理事、副主席或主要负责人。蔡永祥,1948年生,安徽肥东人。浙江省军区三支队三连战士,1966年为保护过桥列车安全而壮烈牺牲。蔡永祥舍身护桥,冒险救人的英雄事迹很快传遍大江南北。成为继雷锋、王杰之后亿万人民学习的又一楷模。丁玉兰,安徽肥东人。著名庐剧表演艺术家,合肥市庐剧团名誉团长,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剧)传承人,曾主演传统戏《小辞店》、《秦雪梅观画》等六十多部,主演现代戏《江姐》等十五部。

❹ 肥东县的名人

包拯(公元999-1062年),肥东县包公镇人,字希仁,北宋著名清官。天圣五年进士,初授大理评事,后任天长知县,知端、瀛、杨、庐、池等州;知江宁和开封府;任台谏官时先后任监察御史里行、监察御史、知谏院、权御史中;任监司官时先后任应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河北都转运使;在任三司官时,先后任权度支判官、户部判官、户部副使、权三司使、三司使、枢密直学士、枢密副使管理国家军政。死后赠礼部尚书,谥孝肃。包拯以为官清正,铁面无私,执法如山而闻名于世,被人们号称为包公、包青天,为历代民众所称颂。
余阙(公元1303-1358年),肥东县长临河人,字延心,一字天心,自号青阳先生。元散文家、刑部主事。元统元年(1333)进士,援同知泗州,后转入翰林文学、中书刑部主事,曾为辽、金、宋三史修撰。累官监察御吏、中书礼部员外郎,出任湖广行省左右司郎中。至正九年迁翰林侍制、出佥浙东廉访司事。至正十三年出守安庆,任都元帅,迁淮南行省左丞。十七年冬,为陈友谅部围困,次年城破身死。为政严明,治军与士卒同甘苦。元朝延以其忠,赠为淮南行省平章。著有《五经传注》、《青阳山房集》。
吴复(公元1331-1383年),肥东县八斗镇大吴村人,字伯起,明朝开国大将。少负勇略,元末,集众保乡里,归太祖于濠,从克泗、滁、和、采石、太平,累官万户。洪武十二年,振旅京师,论功受封为安陆侯,赐铁券。 洪武十六年,因病卒于普定,追封“黔国公”,谥威毅,予世券。现境内有吴复墓遗存。
张德胜(公元1328-1360年),安徽肥东人,字辅仁,明朝开国名将。因伤殁于军中,追封其为蔡国公,谥忠毅,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亲定功臣位次,在南京鸡笼山下建立功臣庙,张德胜名列第九。
李文安(公元1801-1855年),肥东县磨店人,李鸿章之父。号玉川,又号玉泉,别号愚荃,榜名文玕,官刑部主事。
李瀚章(公元1821-1899年),肥东县磨店人,李鸿章长兄。字筱泉,一作小泉。官至湖广、两广总督 ,清朝封疆大吏之一。
李鸿章(公元1823-1901年),肥东县磨店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晚清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王亚樵(公元1889—1936年),肥东县磨店人。抗日志士,民族英雄,号称暗杀大王。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民国25年初,因刺汪精卫案发,赴广西梧州避难,被军统特务暗杀。 张劲夫,1914年6月生,肥东县包公镇大张村人。历任杭州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浙江省委常委、省财委主任、华东财委副主任、地方工业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国家科委副主任、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省长、省军区第一政委、国务委员、国家经委党组书记、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中顾委常委。党的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刘和谦,1926年生,肥东县长临河镇人。台湾地区高级军官,中华民国海军一级上将,官至“参谋总长”,现为台湾当局“战略顾问”。
罗本立,1928年生,安徽肥东人。台湾陆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获颁青天白日勋章乙座,任“总统府”战略顾问。2005年,因想要回乡祭祖,主动请辞。
刘盛纲,1933年生,安徽肥东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电子学家,美国MIT电磁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曾任电子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在电磁慢波结构、自由电子激光、相对论电子学和相对论等离子体电子学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原创性工作。
赵经彻,1936年生,安徽肥东人。兖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市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煤炭技术咨询委员会常务委员常务委员、中国能源综合利用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副会长,山东省第八届政协委员。
吴邦国,1941年生,安徽肥东人。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四届四中全会增补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党组书记。
温光春,1941年生,安徽肥东人。总后勤部副部长,中将,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徐承云,1945年生,安徽肥东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将,是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六大代表。
周本立,1946年生,安徽肥东人。先后在马鞍山市委宣传部、安徽省计划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任职。历任安徽省计划委员会任副主任、主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徽省企业联合会、安徽国际徽商交流协会执行会长等职。
刘湘如,1946年生,安徽肥东人。著名作家 ,文学家、学者,曾为安徽电视台高编。中国国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名家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同时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世界华人作家协会等全国数十家重要协会和学会的理事、副主席或主要负责人。
蔡永祥,1948年生,安徽肥东人。浙江省军区三支队三连战士,1966年为保护过桥列车安全而壮烈牺牲。蔡永祥舍身护桥,冒险救人的英雄事迹很快传遍大江南北。成为继雷锋、王杰之后亿万人民学习的又一楷模。
丁玉兰,安徽肥东人。著名庐剧表演艺术家,合肥市庐剧团名誉团长,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剧)传承人,曾主演传统戏《小辞店》、《秦雪梅观画》等六十多部,主演现代戏《江姐》等十五部。

❺ 安徽风土人情 地理介绍

一、风土人情

安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徽商、徽墨、徽菜、徽戏的发祥地。

徽菜是中国八大地方菜系之一,随着徽商崛起而享誉大江南北,同时亦随着徽商的衰落而沉寂。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但形成商帮集团则在明成化、弘治年间,明嘉靖以后至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达于极盛。

历史上,徽商不是一个单纯的以经商营利为唯一目的的商业集团,他们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从而形成了这个商业集团的独特风格,赢得了“儒商” 的美名。

产生了木雕、砖雕、石雕艺术和以民居、祠堂、牌坊为特征的徽派建筑,产生了合“五 方之音”、唱念做打并重的徽戏徽班;徽商后裔、一代宗师程大位发明了算盘 ……可谓群星璀璨,异彩纷呈。

安徽人爱唱黄梅戏。其特点是载歌载舞,长于行情,接近生活,唱腔优美,表演朴实细腻,韵味醇厚隽永,常以载歌载舞的形式、淳朴健康的格调表现人物。

二、地理环境

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濒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地势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地跨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水系。

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兼容。

地形地貌

安徽省平原、台地(岗地)、丘陵、山地等类型齐全,可将全省分成淮河平原区、江淮台地丘陵区、皖西丘陵山地区、沿江平原区、皖南丘陵山地五个地貌区,分别占全省面积的30.48%、17.56%、9.99%、24.91%和16.70%。

安徽有天目-白际、黄山和九华山,三大山脉之间为新安江、水阳江、青弋江谷地,地势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渐次下降,分别由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组成层状地貌格局。

山地多呈北东向和近东西向展布,其中最高峰为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米。山间大小盆地镶嵌其间,其中以休歙盆地为最大。

安徽省在气候上属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在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

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安徽又地处中纬度地带,随季风的递转,降水发生明显季节变化,是季风气候明显的区域之一。

(5)庐剧马鞍山扩展阅读:

安徽建省于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

安徽省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经济、文化和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有着历史和天然的联系。

安徽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四个文化圈组成。截至2019年12月,安徽省下辖16个省辖市,9个县级市,52个县,44个市辖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一安徽

❻ 庐剧有哪些经典剧目

庐剧原名“倒七戏”,又名小倒戏、到集戏、捣七戏、稻季戏等,是主要流传于安徽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它流行于安徽境内皖中、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区和江南的部分地区。庐剧是在皖西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合肥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锣鼓书、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的,因其创作、演出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最后定名为庐剧。
庐剧的传统剧目分本戏、折戏和花腔小戏几种,本戏以爱情、公案等为主要内容,折戏是从本戏中抽出的精彩部分,花腔小戏以小喜剧和闹剧为主。较有影响的庐剧剧目包括《彩楼配》、《药茶记》、《天宝图》、《柴斧记》、《借罗衣》、《打芦花》、《讨学钱》、《休丁香》、《雪梅观画》、《放鹦哥》、《卖线纱》等。
庐剧在安徽因地域和唱腔不同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上路以六安为中心的六安、霍山、肥西、舒城一带,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带有山区特色,称为“山腔”;下路以芜湖为中心的芜湖、南陵、繁昌、马鞍山、当涂、泾县一带,音乐清丽婉转,细腻平和,显出水乡风味,称为“水腔”;中路以合肥为中心的合肥、定远、肥东、巢湖、无为、和县、含山、庐江一带,音乐兼有上路、下路的特色,明快朴实,自然清新。庐剧唱腔分主调、花腔两大类,主调是本戏和折戏的主要唱腔,既可叙事,也可抒情,适合表现复杂的情感;花腔多为民间小调,轻松活泼,常用于小戏。
庐剧唱腔板式丰富,落板常有帮腔,满台齐唱,称为“吆台”。传统的庐剧没有管弦乐伴奏,只用锣鼓进行起奏、间奏和伴奏,俗称“满台锣鼓半台戏”。早期庐剧的表演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地方小调与民间舞蹈相结合,动作一般不配合剧情。演出多为幕表制,基本没有固定的台词,多采用临时串词、套词的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庐剧在表演艺术等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
庐剧具有很强的吸收性、包容性和普及性,它在唱腔上吸收了地方民歌小调、山歌、情歌、麻城“高腔”等的音乐,表演上吸收了鄂东的“花鼓戏”、“端公戏”、“嗨子戏”等的手法,不少剧目中融汇进了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观念和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庐剧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旧时庐剧班社大都是半职业性的(即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唱戏),长期流动于乡村集市。演出时一般不上舞台,只打地摊子。一般演员都缺乏功底,只要有副好嗓子,会些“辙口”就行了,久而久之形成了重唱不重做的倾向。所演剧目,多以“二小”戏、“三小”戏为主。唱腔多是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不用丝弦,三五人凑个班子即可演出,谓之“两打三唱”。
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后来发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还未形成固定的角色体制。庐剧从前无女艺人,旦角多由年轻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庐剧班社开始进入城市,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角色行当也相应增多,分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
下面小编为大家他有那些代表作吧。
《珍珠塔》
剧情简介:胡来自称半仙,夫妻俩一唱一和丑态百出,利用人们的求医心切的心理,糊弄愚昧的广大农民,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多行不义必自毙,最后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告戒人们应当相信科学,铸造起钢铁长城,不要让骗子们有机可乘,为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共同努力。
《李清照》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秋,赵明诚卒于建康城(南京),留下半卷《金石录》和满堂古物。葬毕,清照大病。王御医欲向李清照购古玩,并带来赵明诚“玉壶颁金”的谣传。此时金兵压境,朝廷欲南移。李清照毅然决定携所有石器追赶朝廷献宝,为赵明诚洗清罪名,并保住文物不流散。为此,她跨山越海,颠沛流离,处处扑空。一年多后,李清照终于找到弟弟李航,不料所带文物被盗,她一病不起。
绍兴二年,右承务朗张汝舟巧言说动李航,骗娶了李清照。婚后,张汝舟野心暴露,他名为娶妻,实为霸占文物,并以此换取官位。李清照好言相劝,反遭责难。她看清张汝舟之所以得逞,皆因朝风不正,决意告发其“妄增举数入官”,诉之公堂,以正世风。依宋朝刑律,告发亲人者不分青红皂白都“徒二年”。而李清照宁肯坐牢,也要守住灵魂的洁净,为此她坐了九天牢狱
《休丁香》
该剧的故事在安徽民间流传甚广。剧情叙述善良的郭丁香由父母包办嫁给浪子张万郎,最后被休弃。后张万郎家败,投河而死。
近年来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文化需求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新型的文化娱乐方式对戏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致使庐剧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能演大戏的屈指可数。庐剧的抢救、保护工作应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❼ 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项)

一、民间文学 (共计31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2 Ⅰ—2 布洛陀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云南省梁河县
4 Ⅰ—4 牡帕密帕 云南省思茅市
5 Ⅰ—5 刻道 贵州省施秉县
6 Ⅰ—6 白蛇传传说 江苏省镇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7 Ⅰ—7 梁祝传说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 虞市
江苏省宜兴市
山东省济宁市
河南省汝南县
8 Ⅰ—8 孟姜女传说 山东省淄博市
9 Ⅰ—9 董永传说 山西省万荣县
江苏省东台市
河南省武陟县
湖北省孝感市
10 Ⅰ—10 西施传说 浙江省诸暨市
11 Ⅰ—11 济公传说 浙江省天台县
12 Ⅰ—12 满族说部 吉林省
13 Ⅰ—13 河西宝卷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酒泉 市肃州区
14 Ⅰ—14 耿村民间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15 Ⅰ—15 伍家沟民间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
16 Ⅰ—16 下堡坪民间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17 Ⅰ—17 走马镇民间故事 重庆市九龙坡区
18 Ⅰ—18 古渔雁民间故事 辽宁省大洼县
19 Ⅰ—19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 自治县
20 Ⅰ—20 谭振山民间故事 辽宁省新民市
21 Ⅰ—21 河间歌诗 河北省河间市
22 Ⅰ—22 吴歌 江苏省苏州市
23 Ⅰ—23 刘三姐歌谣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
24 Ⅰ—24 四季生产调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25 Ⅰ—25 玛纳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 苏柯尔克孜
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
文艺家协会
26 Ⅰ—26 江格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
治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
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
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27 Ⅰ—27 格萨(斯)尔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斯)尔》办
公室
28 Ⅰ—28 阿诗玛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29 Ⅰ—29 拉仁布与吉门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30 Ⅰ—30 畲族小说歌 福建省霞浦县
31 Ⅰ—31 青林寺谜语 湖北省宜都市

二、民间音乐(共计72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2 Ⅱ—1 左权开花调 山西省左权县
33 Ⅱ—2 河曲民歌 山西省河曲县
34 Ⅱ—3 蒙古族长调民歌 内蒙古自治区
35 Ⅱ—4 蒙古族呼麦 内蒙古自治区
36 Ⅱ—5 当涂民歌 安徽省马鞍山市
37 Ⅱ—6 巢湖民歌 安徽省巢湖市
38 Ⅱ—7 畲族民歌 福建省宁德市
39 Ⅱ—8 兴国山歌 江西省兴国县
40 Ⅱ—9 兴山民歌 湖北省兴山县
41 Ⅱ—10 桑植民歌 湖南省桑植县
42 Ⅱ—11 梅州客家山歌 广东省梅州市
43 Ⅱ—12 中山咸水歌 广东省中山市
44 Ⅱ—13 崖州民歌 海南省三亚市
45 Ⅱ—14 儋州调声 海南省儋州市
46 Ⅱ—15 石柱土家啰儿调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47 Ⅱ—16 巴山背二歌 四川省巴中市
48 Ⅱ—17 僳僳族民歌 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泸水县
49 Ⅱ—18 紫阳民歌 陕西省紫阳县
50 Ⅱ—19 裕固族民歌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51 Ⅱ—20 花儿 甘肃省康乐县、和政县、岷县
(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
儿会、二郎山花儿会、老爷山 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
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七 县、乐都县
里寺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山花儿)
52 Ⅱ—21 藏族拉伊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53 Ⅱ—22 聊斋俚曲 山东省淄博市
54 Ⅱ—23 靖州苗族歌鼟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55 Ⅱ—24 川江号子 重庆市
四川省
56 Ⅱ—25 南溪号子 重庆市黔江区
57 Ⅱ—26 木洞山歌 重庆市巴南区
58 Ⅱ—27 川北薅草锣鼓 四川省青川县
59 Ⅱ—28 侗族大歌 贵州省黎平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
自治县
60 Ⅱ—29 侗族琵琶歌 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
61 Ⅱ—30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2 Ⅱ—31 彝族海菜腔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3 Ⅱ—32 那坡壮族民歌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
64 Ⅱ—33 澧水船工号子 湖南省澧县
65 Ⅱ—34 古琴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
66 Ⅱ—35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
67 Ⅱ—36 蒙古族四胡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68 Ⅱ—37 唢呐艺术 河南省沁阳市
甘肃省庆阳市
69 Ⅱ—38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四川省茂县
70 Ⅱ—39 辽宁鼓乐 辽宁省、辽阳市
71 Ⅱ—40 江南丝竹 江苏省太仓市
上海市
72 Ⅱ—41 海州五大宫调 江苏省连云港市
73 Ⅱ—42 嵊州吹打 浙江省嵊州市
74 Ⅱ—43 舟山锣鼓 浙江省舟山市
75 Ⅱ—44 十番音乐 福建省龙岩市、福州市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茶亭十番
音乐)
76 Ⅱ—45 鲁西南鼓吹乐 山东省嘉祥县
77 Ⅱ—46 板头曲 河南省南阳市
78 Ⅱ—47 宜昌丝竹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79 Ⅱ—48 枝江民间吹打乐 湖北省枝江市
80 Ⅱ—49 广东音乐 广东省广州市、台山市
81 Ⅱ—50 潮州音乐 广东省潮州市、汕头市
82 Ⅱ—51 广东汉乐 广东省大埔县
83 Ⅱ—52 吹打 重庆市巴南区、万盛区
(接龙吹打、金桥吹打)
84 Ⅱ—53 梁平癞子锣鼓 重庆市梁平县
85 Ⅱ—54 土家族打溜子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86 Ⅱ—55 河北鼓吹乐 河北省永年县、抚宁县
87 Ⅱ—56 晋南威风锣鼓 山西省临汾市
88 Ⅱ—57 绛州鼓乐 山西省新绛县
89 Ⅱ—58 上党八音会 山西省晋城市
90 Ⅱ—59 冀中笙管乐 河北省固安县、涞水县、霸州市
(屈家营音乐会、高洛音乐会、
高桥音乐会、胜芳音乐会)
91 Ⅱ—60 铜鼓十二调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
丰县
92 Ⅱ—61 西安鼓乐 陕西省
93 Ⅱ—62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 陕西省蓝田县
94 Ⅱ—63 回族民间器乐 宁夏回族自治区
95 Ⅱ—64 文水鈲子 山西省文水县
96 Ⅱ—65 智化寺京音乐 北京市
97 Ⅱ—66 五台山佛乐 山西省五台县
98 Ⅱ—67 千山寺庙音乐 辽宁省鞍山市
99 Ⅱ—68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江苏省苏州市
100 Ⅱ—69 武当山宫观道乐 湖北省十堰市
101 Ⅱ—70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哈密
(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 地区、麦盖提县
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
102 Ⅱ—71 南音 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
103 Ⅱ—72 泉州北管 福建省泉州市

三、民间舞蹈(共计41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04 Ⅲ—1 京西太平鼓 北京市门头沟区
105 Ⅲ—2 秧歌 河北省昌黎县
(昌黎地秧歌、鼓子秧歌、胶 山东省商河县、胶州市、海阳市
州秧歌、海阳大秧歌、陕北秧 陕西省绥德县
歌、抚顺地秧歌) 辽宁省抚顺市
106 Ⅲ—3 井陉拉花 河北省井陉县
107 Ⅲ—4 龙舞 重庆市
(铜梁龙舞、湛江人龙舞、汕 广东省湛江市、汕尾市
尾滚地金龙、浦江板凳龙、长 浙江省浦江县、长兴县、奉化市
兴百叶龙、奉化布龙、泸州雨 四川省泸县
坛彩龙)
108 Ⅲ—5 狮舞 河北省徐水县
(徐水舞狮、天塔狮舞、黄沙 山西省襄汾县
狮子、广东醒狮) 浙江省临海市
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
109 Ⅲ—6 花鼓灯 安徽省蚌埠市、凤台县、颍上县
(蚌埠花鼓灯、凤台花鼓灯、
颍上花鼓灯)
110 Ⅲ—7 傩舞 江西省南丰县、婺源县、乐安县
(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
舞)
111 Ⅲ—8 英歌 广东省揭阳市、汕头市
(普宁英歌、潮阳英歌)
112 Ⅲ—9 高跷 山西省稷山县
(高跷走兽、海城高跷、辽西高 辽宁省海城市、锦州市
跷、苦水高高跷) 甘肃省永登县
113 Ⅲ—10 永新盾牌舞 江西省永新县
114 Ⅲ—11 翼城花鼓 山西省翼城县
115 Ⅲ—12 泉州拍胸舞 福建省泉州市
116 Ⅲ—13 安塞腰鼓 陕西省安塞县
117 Ⅲ—14 洛川蹩鼓 陕西省洛川县
118 Ⅲ—15 兰州太平鼓 甘肃省兰州市
119 Ⅲ—16 余杭滚灯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120 Ⅲ—17 土家族摆手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21 Ⅲ—18 土家族撒叶儿嗬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122 Ⅲ—19 弦子舞 西藏自治区
(芒康弦子舞、巴塘弦子舞) 四川省巴塘县
123 Ⅲ—20 锅庄舞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锅庄舞、昌都锅庄舞、玉 西藏自治区
树卓舞)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124 Ⅲ—21 热巴舞 西藏自治区
(丁青热巴、那曲比如丁嘎热巴)
125 Ⅲ—22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 西藏自治区
126 Ⅲ—23 苗族芦笙舞 贵州省丹寨县、贵定县、纳雍县
(锦鸡舞、鼓龙鼓虎-长衫龙、滚
山珠)
127 Ⅲ—24 朝鲜族农乐舞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象帽舞、乞粒舞) 辽宁省本溪市
128 Ⅲ—25 木鼓舞 贵州省台江县
(反排苗族木鼓舞、沧源佤族木鼓舞)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
129 Ⅲ—26 铜鼓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
130 Ⅲ—27 傣族孔雀舞 云南省瑞丽市
131 Ⅲ—28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32 Ⅲ—29 蒙古族安代舞 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
133 Ⅲ—30 湘西苗族鼓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4 Ⅲ—31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5 Ⅲ—32 黎族打柴舞 海南省三亚市
136 Ⅲ—33 卡斯达温舞 四川省黑水县
137 Ⅲ—34 舞 四川省九寨沟县
138 Ⅲ—35 僳僳族阿尺木刮 云南省维西僳僳族自治县
139 Ⅲ—36 彝族葫芦笙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140 Ⅲ—37 彝族烟盒舞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141 Ⅲ—38 基诺大鼓舞 云南省景洪市
142 Ⅲ—39 山南昌果卓舞 西藏自治区
143 Ⅲ—40 土族於菟 青海省同仁县
144 Ⅲ—41 塔吉克族鹰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
塔吉克自治县

四、传统戏剧(共计92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45 Ⅳ—1 昆曲 中国艺术研究院
江苏省
浙江省
上海市
北京市
湖南省
146 Ⅳ—2 梨园戏 福建省泉州市
147 Ⅳ—3 莆仙戏 福建省莆田市
148 Ⅳ—4 潮剧 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
149 Ⅳ—5 弋阳腔 江西省弋阳县
150 Ⅳ—6 青阳腔 安徽省青阳县
江西省湖口县
151 Ⅳ—7 高腔 浙江省衢州市、松阳县
(西安高腔、松阳高腔、岳西高 安徽省岳西县
腔、辰河高腔、常德高腔) 湖南省辰溪县、泸溪县、常德

152 Ⅳ—8 新昌调腔 浙江省新昌县
153 Ⅳ—9 宁海平调 浙江省宁海县
154 Ⅳ—10 永安大腔戏 福建省永安市
155 Ⅳ—11 四平戏 福建省屏南县、政和县
156 Ⅳ—12 川剧 四川省
重庆市
157 Ⅳ—13 湘剧 湖南省衡阳市
158 Ⅳ—14 广昌孟戏 江西省广昌县
159 Ⅳ—15 正字戏 广东省陆丰市
160 Ⅳ—16 秦腔 陕西省
161 Ⅳ—17 汉调桄桄 陕西省汉中市
162 Ⅳ—18 晋剧 山西省
163 Ⅳ—19 蒲州梆子 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
164 Ⅳ—20 北路梆子 山西省忻州市
165 Ⅳ—21 上党梆子 山西省晋城市
166 Ⅳ—22 河北梆子 河北省
167 Ⅳ—23 豫剧 河南省
168 Ⅳ—24 宛梆 河南省内乡县
169 Ⅳ—25 怀梆 河南省沁阳市
170 Ⅳ—26 大平调 河南省濮阳县、滑县、延津县
171 Ⅳ—27 越调 河南省周口市
172 Ⅳ—28 京剧 中国京剧院
北京市
天津市
辽宁省
山东省
上海市
173 Ⅳ—29 徽剧 安徽省、黄山市
江西省婺源县
174 Ⅳ—30 汉剧 湖北省武汉市
175 Ⅳ—31 汉调二簧 陕西省安康市
176 Ⅳ—32 泰宁梅林戏 福建省泰宁县
177 Ⅳ—33 闽西汉剧 福建省龙岩市
178 Ⅳ—34 巴陵戏 湖南省岳阳市
179 Ⅳ—35 荆河戏 湖南省澧县
180 Ⅳ—36 粤剧 广东省文化厅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
181 Ⅳ—37 桂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182 Ⅳ—38 宜黄戏 江西省宜黄县
183 Ⅳ—39 乱弹 浙江省台州市、浦江县
184 Ⅳ—40 石家庄丝弦 河北省石家庄市
185 Ⅳ—41 雁北耍孩儿 山西省大同市
186 Ⅳ—42 灵丘罗罗腔 山西省灵丘县
187 Ⅳ—43 柳子戏 山东省
188 Ⅳ—44 大弦戏 河南省滑县、濮阳县
189 Ⅳ—45 闽剧 福建省福州市
190 Ⅳ—46 寿宁北路戏 福建省寿宁县
191 Ⅳ—47 西秦戏 广东省海丰县
192 Ⅳ—48 高甲戏 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
193 Ⅳ—49 碗碗腔 山西省孝义市
(孝义碗碗腔)
194 Ⅳ—50 四平调 河南省商丘市、濮阳市
195 Ⅳ—51 评剧 天津市宝坻区
河北省滦南县
辽宁省沈阳市
196 Ⅳ—52 武安平调落子 河北省武安市
197 Ⅳ—53 越剧 浙江省
上海市
198 Ⅳ—54 沪剧 上海市
199 Ⅳ—55 苏剧 江苏省苏州市
200 Ⅳ—56 扬剧 江苏省扬州市
201 Ⅳ—57 庐剧 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
202 Ⅳ—58 楚剧 湖北省
203 Ⅳ—59 荆州花鼓戏 湖北省潜江市
204 Ⅳ—60 黄梅戏 安徽省安庆市
湖北省黄梅县
205 Ⅳ—61 商洛花鼓 陕西省商洛市
206 Ⅳ—62 泗州戏 安徽省宿州市、蚌埠市
207 Ⅳ—63 柳琴戏 山东省枣庄市
208 Ⅳ—64 歌仔戏 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
209 Ⅳ—65 采茶戏 江西省赣州市
(赣南采茶戏、桂南采茶戏)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
210 Ⅳ—66 五音戏 山东省淄博市
211 Ⅳ—67 茂腔 山东省高密市、胶州市
212 Ⅳ—68 曲剧 河南省
213 Ⅳ—69 曲子戏 甘肃省敦煌市、华亭县
(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
214 Ⅳ—70 秧歌戏 河北省隆尧县、定州市
(隆尧秧歌戏、定州秧歌戏、朔州 山西省朔州市、繁峙县
秧歌戏、繁峙秧歌戏)
215 Ⅳ—71 道情戏 山西省右玉县、临县
(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太康道 河南省太康县
情戏、蓝关戏、陇剧) 山东省莱州市
甘肃省
216 Ⅳ—72 哈哈腔 河北省清苑县、青县
217 Ⅳ—73 二人台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山西省河曲县
河北省康保县
218 Ⅳ—74 白字戏 广东省海丰县
219 Ⅳ—75 花朝戏 广东省紫金县
220 Ⅳ—76 彩调 广西壮族自治区
221 Ⅳ—77 灯戏 重庆市梁平县
(梁山灯戏、川北灯戏) 四川省南充市
222 Ⅳ—78 花灯戏 贵州省思南县
(思南花灯戏、玉溪花灯戏) 云南省玉溪市
223 Ⅳ—79 一勾勾 山东省临邑县
224 Ⅳ—80 藏戏 西藏自治区
(拉萨觉木隆、日喀则迥巴、日喀则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南木林湘巴、日喀则仁布江嘎尔、
山南雅隆扎西雪巴、山南琼结卡卓扎
西宾顿、黄南藏戏)
225 Ⅳ—81 山南门巴戏 西藏自治区
226 Ⅳ—82 壮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227 Ⅳ—83 侗戏 贵州省黎平县
228 Ⅳ—84 布依戏 贵州省册亨县
229 Ⅳ—85 彝族撮泰吉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230 Ⅳ—86 傣剧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❽ 农歌会上马鞍山当涂民歌叫什么名字

大河网讯 2008年11月9日在来农村改革起源自地——安徽省滁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农民歌会上,一位来自安徽当涂的37岁农民女歌手将一首当涂民歌《唱得绿海泛金波》唱得婉转悠扬,令现场观众如痴如醉。这位农民女歌手叫做陶小妹,多次在国家和省市级民歌演唱比赛中获奖,在当地有“民歌歌后”之称。

陶小妹家住马鞍山市当涂县城关镇五一村,当涂素有“民歌之海”的美誉。生在民歌的海洋,陶小妹自幼便在民歌声中长大。怀着对当涂民歌的热爱和执著,从农家走出来的陶小妹在2004年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农民歌手电视大赛的舞台上凭着民歌《打麦歌》脱颖而出,摘得大赛二等奖以及优秀新人提名奖。

第二年,陶小妹演唱的当涂民歌《唱得绿海泛金波》荣获第三届安徽民歌歌会决赛业余组一等奖。当年底,受安徽省文化厅邀请,陶小妹参加了安徽省新年音乐会。2007年,陶小妹被评为第九届当涂县“十佳青年”。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用自己的歌声,为我们农民自己歌唱,歌唱我们农民自己的生活,展示当涂民歌的风采和新农村的新风貌,让更多的人去喜欢和关注民歌,让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化能一代代传承下去。”陶小妹说。

阅读全文

与庐剧马鞍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著作权 浏览:829
马鞍山李群 浏览:440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
著作权共同所有 浏览:778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
观通杭州知识产权 浏览:10
认缴资本期限 浏览:855
黑龙江企业培训师证书查询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