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马鞍山童谣

马鞍山童谣

发布时间:2021-05-30 01:31:12

『壹』 布依族的民间歌谣

1 Ⅰ—1 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2 Ⅰ—2 布洛陀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云南省梁河县
4 Ⅰ—4 牡帕密帕 云南省思茅市
5 Ⅰ—5 刻道 贵州省施秉县
6 Ⅰ—6 白蛇传传说 江苏省镇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7 Ⅰ—7 梁祝传说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江苏省宜兴市
山东省济宁市
河南省汝南县
8 Ⅰ—8 孟姜女传说 山东省淄博市
9 Ⅰ—9 董永传说 山西省万荣县
江苏省东台市
河南省武陟县
湖北省孝感市
10 Ⅰ—10 西施传说 浙江省诸暨市
11 Ⅰ—11 济公传说 浙江省天台县
12 Ⅰ—12 满族说部 吉林省
13 Ⅰ—13 河西宝卷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酒泉市肃州区
14 Ⅰ—14 耿村民间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15 Ⅰ—15 伍家沟民间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
16 Ⅰ—16 下堡坪民间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17 Ⅰ—17 走马镇民间故事 重庆市九龙坡区
18 Ⅰ—18 古渔雁民间故事 辽宁省大洼县
19 Ⅰ—19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20 Ⅰ—20 谭振山民间故事 辽宁省新民市
21 Ⅰ—21 河间歌诗 河北省河间市
22 Ⅰ—22 吴歌 江苏省苏州市
23 Ⅰ—23 刘三姐歌谣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
24 Ⅰ—24 四季生产调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25 Ⅰ—25 玛纳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26 Ⅰ—26 江格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27 Ⅰ—27 格萨(斯)尔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斯)尔》办公室
28 Ⅰ—28 阿诗玛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29 Ⅰ—29 拉仁布与吉门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30 Ⅰ—30 畲族小说歌 福建省霞浦县
31 Ⅰ—31 青林寺谜语 湖北省宜都市

二、民间音乐(共计7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2 Ⅱ—1 左权开花调 山西省左权县
33 Ⅱ—2 河曲民歌 山西省河曲县
34 Ⅱ—3 蒙古族长调民歌 内蒙古自治区
35 Ⅱ—4 蒙古族呼麦 内蒙古自治区
36 Ⅱ—5 当涂民歌 安徽省马鞍山
37 Ⅱ—6 巢湖民歌 安徽省巢湖市
38 Ⅱ—7 畲族民歌 福建省宁德市
39 Ⅱ—8 兴国山歌 江西省兴国县
40 Ⅱ—9 兴山民歌 湖北省兴山县
41 Ⅱ—10 桑植民歌 湖南省桑植县
42 Ⅱ—11 梅州客家山歌 广东省梅州市
43 Ⅱ—12 中山咸水歌 广东省中山市
44 Ⅱ—13 崖州民歌 海南省三亚市
45 Ⅱ—14 儋州调声 海南省儋州市
46 Ⅱ—15 石柱土家啰儿调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47 Ⅱ—16 巴山背二歌 四川省巴中市
48 Ⅱ—17 僳僳族民歌 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泸水县
49 Ⅱ—18 紫阳民歌 陕西省紫阳县
50 Ⅱ—19 裕固族民歌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51 Ⅱ—20 花儿(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老爷山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七里寺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宁夏回族山花儿) 甘肃省康乐县、和政县、岷县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
52 Ⅱ—21 藏族拉伊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53 Ⅱ—22 聊斋俚曲 山东省淄博市
54 Ⅱ—23 靖州苗族歌鼟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55 Ⅱ—24 川江号子 重庆市
四川省
56 Ⅱ—25 南溪号子 重庆市黔江区
57 Ⅱ—26 木洞山歌 重庆市巴南区
58 Ⅱ—27 川北薅草锣鼓 四川省青川县

『贰』 月亮粑粑 肚里坐个爹爹是什么歌,什么歌曲的歌词

歌名:月亮粑粑 (Live)

歌手:赵雷

作曲 : 钟志刚

作词 : 钟志刚

月亮粑粑,肚里坐个嗲嗲

嗲嗲出来买菜,肚里坐个奶奶

寒星点点眨眼睛,月到深秋分外明

站在江边望月亮,月亮下面是故乡

月光揉进江水里,想起妈妈的声音

今年秋天来得早,风儿阵阵扰我心

月亮月亮我问你,明天我将在哪里

什么时候我已长大了,你却依然很平静

月亮月亮我问你,今年你多大年纪

什么时候我们老去了,你却依然还年轻

月光揉进江水里,想起妈妈的声音

今年秋天来得早,风儿阵阵扰我心

月亮月亮我问你,明天我将在哪里

什么时候我已长大了,你却依然很平静

月亮月亮我问你,今年你多大年纪

什么时候我们老去了,你却依然还年轻

月亮月亮我问你,明天我将在哪里

什么时候我已长大了,你却依然还平静

月亮月亮我问你,今年你多大年纪

什么时候我们老去了,你却依然还年轻

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弯弯的月亮

只为明天的村庄,唱着动人的歌谣

哦故乡的月亮,你那弯弯的忧伤

穿透了我的胸膛,寒星点点眨眼睛

月到深秋分外明,站在江边望月亮

月亮下面是故乡,月亮粑粑

肚里坐个嗲嗲,嗲嗲出来买菜

肚里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绣花

绣杂糍粑,糍粑跌得井里

变杂蛤蟆

(2)马鞍山童谣扩展阅读:

《月亮粑粑》张东朗演唱的歌曲。

歌曲背景

《月亮粑粑》,创作灵感源于张东朗儿时的家乡的印记,是二度创作后献给家乡的一首故乡之歌;此版《月亮粑粑》歌曲的基调元素与云南、广西、湖南等地的版本属于同根同源的感觉,但速度、调性和歌词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这一版本的《月亮粑粑》曾流传于在长江流域的巢湖、马鞍山一代,如今已没有人能说清楚它历经了多少个时代和年头。

『叁』 关于母亲节的诗歌

一、游子吟

【作者】孟郊【朝代】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二、岁暮到家/岁末到家

【作者】蒋士铨【朝代】清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译文: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我在过年的时候到家,母亲多高兴啊!她正在为我缝棉衣,针针线线缝得密,我寄的家书刚收到,墨迹还新。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连声问我在外苦不苦?我惭愧地低下头,不敢对她说我在外漂泊的境况。

三、呵,母亲

【作者】舒婷【朝代】现代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作者介绍:

舒婷,女,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原名龚佩瑜,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四、别老母

【作者】黄景仁【朝代】清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把帷帐撩起,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故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仃,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孝敬与母亲团聚,从而开了这凄惨的分离的柴门远去,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五、凯风

【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痊?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译文:

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小树心。树心还细太娇嫩,母亲实在很辛勤。

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粗枝条。母亲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难回报。

寒泉寒泉水清凉,源头就在那浚土。儿子纵然有七个,母亲仍是很劳苦。

小小黄雀宛转鸣,声音悠扬真动听。儿子纵然有七个,不能宽慰慈母心。

『肆』 关于麋鹿的诗歌

《首夏》
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
天和遗漏处,而我独枯槁。
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
旧国无来人,寇戎尘浩浩。
沉忧竟何益,只自劳怀抱。
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浔阳多美酒,可使杯不燥。
湓鱼贱如泥,烹灸无昏早。
朝饭山下寺,暮醉湖中岛。
何必归故乡,兹焉可终老。

关于一头麋鹿走过森林(外一首)

大概五年前我写过一首诗,
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我隐约记得,
写的是存在与虚无——
在潮湿幽暗的原始森林里,一头麋鹿在走动,
它金黄的皮毛偶尔照到阳光,
显得异常醒目。它缓步走动,
完全是森林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就像模特走秀。
它嘴里不停地咀嚼嫩叶和青草。时而低头
饮水,时而抬起头来警惕地张望。
但它主要是很安闲地踱步、吃草,不慌不忙。
对于我来说,它是一堆会移动的物质,没有思想,看不出欲望,
它只是没有到消亡的一刻,它本能地咀嚼,从这里走到那里。
但每一个瞬间它都在呈现自己,
比如它的健美的身体,以及色彩,
每走一步,我都可以看见它翻动的皮毛下,
大块肌肉有节奏地松弛、绷紧、用力,
那是一种美,显示出另一种鲜活和力量。
走一步,这种美就显现一次,
再走一步,这种美就再显一次。
这头麋鹿,在森林里某个潮湿的地方鲜艳地缓步移动着,
没过一会儿就不见了,只是,
在湿地上留下一串动物新鲜的蹄印,
不久蹄印也随着光阴渐渐看不见了,
然后这地方和麋鹿没来时,一模一样。
是的,现在这里,
与麋鹿来到之前没有什么不同,
仿佛真的不曾有麋鹿来过。是的,
我有点恍惚,它来到这里,其实和没有来,
有什么区别?我开始怀疑,它其实根本就没来过。
如果它真的来过,也仅仅是某种秩序的一次呈现,
是麋鹿在这个世界的一个投影……
五年前我写过这样一首诗,现在找不到了,
渐渐我有点吃惊,感到有点诡异,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
真的写过这样一首诗?
这样的诗,写过和没写又有什么区别?
因为即使写了,对麋鹿的来与不来,
没有半点影响。
而写这首诗的人,他现在活着,
其实也只是一个虚幻的投影。

忧伤的黑麋鹿看见了一只坛子

忧伤的黑麋鹿看见了一只坛子

从隐瞒了事实真相的年代中呈现

在梦中,在我疲惫万分的时辰

像是从梦中飘来了玉米的芬芳和爱慕

忧伤的黑麋鹿看见了一只坛子

它们从令人不安的风暴中出世

在凋零过还来不及复苏的旷野里

黑麋鹿来回地巡视着,想看见坛子的过去

坛子像祷文一样明朗地出现

仿佛刚刚被鸟的羽毛清洗过身体

它内部的生活已接近腐烂

而在它的外型上,仍旧可以看见花纹在绽放

忧伤的黑麋鹿看见了一只坛子

被我渴慕已久的泉水,就在它内部开始涌动

黑麋鹿的午夜生活

在漆黑的笼子里,黑麋鹿终于闭上了双眼

旁边的溪水开始奏乐,那些吟唱的唇

晶莹的麦管,替代了长箫插入了星空

从黑麋鹿的皮草衣中散发出身体的味道

黑麋鹿的午夜生活开始于四蹄触角

从黑漆漆的旷野伸展出去

此刻,它的触角多么温暖,多么欢悦

夜晚多么空旷,它的触角就有多空旷

黑麋鹿的午夜生活必须筑于荒野之上

在黑漆漆的丝网之中,幽魂们互相触抚、厮打

那些早已荡然无存的历史突然由夜游者和亡灵人开始吟唱

噢,黑麋鹿的眼角突然涌出冰凉的泪水

泪水濡湿了一只黑麋鹿的眼眶

我看见或者说我看不见了这个世界的夜色弥漫

山谷与麋鹿

长满丰美的记忆
有一只麋鹿
曾经为记忆驻足停留

是谁的蹄声
叩醒山谷的寂寞
又是谁的月色
拥抱了鸣叫声中的孤独

今夜,月明星稀往事如昨
记忆的微笑风中飞
谁的心事在为谁枯萎
谁的眼泪在为谁零落成溪

一朵盛开的遗憾里
你,是那片
再也找不到的山谷
而我,成了那只
再也回不去的麋鹿

《自题写真 时为翰林学士》

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
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
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
何事赤墀上,五年为侍臣?
况多刚狷性,难与世同尘。
不惟非贵相,但恐生祸因。
宜当早罢去,收取云泉身。

吴地麋鹿考

前不久,笔者有幸参观了南通、无锡等地的博物馆,馆内均展示着大枝的鹿角化石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试想数千年乃至上万年前,江南一带该会是一个怎样的景象呢?而主宰这片土地的大型动物会是哪些呢?似乎这枝鹿角化石说明了一切……
那么当时生活在长江下游水网地带的会是哪一种鹿呢?翻阅国家保护动物名单,我国所产18种鹿中有4种鹿属于一类保护动物,即白唇鹿、麋鹿、梅花鹿和海南坡鹿。白唇鹿生长在青藏高原,坡鹿只在海南岛有,再排除生长在山林里个体较小的梅花鹿,古代栖息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鹿种会不会就是名扬天下的麋鹿呢?答案是肯定的。长江三角洲正是麋鹿的主要栖息地,这也是吴地文化形成过程中最初的原生态。
一、千年沧桑话麋鹿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哺乳纲,偶蹄目,鹿科。是我国特有的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它善游泳,加上宽大的四蹄,非常适合在泥泞的树林沼泽地带寻觅青草、树叶和水生植物等食物,栖息范围主要在长江中下游一带。野生麋鹿起源于距今200多万年前,约1万年前到距今约3000年时最为鼎盛。因麋鹿的栖息地与人类活动区域大体相同,随着人口增长,麋鹿的生存空间被挤占破坏,为了获取食物,人们还常常捕杀这种肉质肥美的非进攻性物种,大约从3000年前开始,麋鹿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长江口附近沿海成为野生麋鹿的最后栖息地。汉朝末年几近绝迹。元朝皇家把仅存的野生麋鹿从东南沿海滩涂捕运到大都(北京),供皇族围猎,从此自然界就再也见不到它们的身影了。
十九世纪末,仅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剩下二三百头,而它们的命运几乎就是整个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1865年秋,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大卫在北京南郊无意中发现了这些麋鹿,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群在动物分类学上尚无记录的鹿种。他以20两纹银买通猎苑守卒,搞到了两只麋鹿并制作成标本。一年后,他将标本寄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被确认为是从未发现的新种,且是独立的一个属。随后列强驻清公使及教会人士通过明索暗购,从皇家猎苑弄走数十头麋鹿。1894年北京永定河泛滥,洪水冲垮了猎苑围墙,许多麋鹿逃散,成了饥民的果腹之物。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南海子被劫掠一空,麋鹿在中国本土绝迹。
麋鹿从此踏上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漫长海外之旅。那些流落于异国他乡的麋鹿,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种群规模缩小,越养越少。这时一位使麋鹿绝处逢生的英国人贝福特公爵出现了,从1898年起,他出重金将原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卫普等动物园的18头麋鹿悉数买来,放养在英国伦敦以北70公里,占地12.1平方公里的乌邦寺庄园内。有报道说:那些寄人篱下的麋鹿如同害了思乡病,整日无精打采地呆立在湖边水畔,拉长着“脸”,神情呆板。然而这座水草丰美、林木葱郁、曲径绕湖的美丽庄园,毕竟是它们唯一能正常繁衍的地方。
光阴荏苒,随着伟大祖国的日益强盛,有识之士纷纷呼吁:让海外游子麋鹿早日回家。1985年8月24日,22头麋鹿乘专机从英国乌邦寺回到故土——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实现了百年回归的夙愿。英国原首相撒切尔夫人曾把麋鹿的重返家园与香港问题的解决同列为中英外交史上的大事。原英国驻华大使高德年风趣地用中文说:“麋鹿曾因迷路到了欧洲,现在终于顺利还家了,祝愿它永远不会再迷路!”麋鹿这段扑朔迷离的身世,已作为爱国主义教材载入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本之中。后来有人曾建议把麋鹿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以此带动湿地生态复兴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现“绿色奥运”的理念。如今位于江苏盐城(古称鹿城)的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全世界最大的麋鹿繁殖基地。
二、吴地考古寻麋鹿
考古发现,吴地文明源远流长,江南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有上千处之多,最早的为马家浜文化,距今约7500年左右;接下来是距今6000年的崧泽文化,以新入选“2009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张家港东山村遗址为代表,还有2002年度全国六项重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宜兴新街骆驼墩遗址;而遗址最多、规模最大、特色最明显的是良渚文化,距今5200-4100年,以1998、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之一的昆山赵陵山遗址和无锡高城墩遗址为代表,还包括苏州的草鞋山遗址、昆山的少卿山遗址、常熟的罗墩遗址等;再加上较晚的马桥文化,其中全国文保单位昆山绰墩遗址就囊括包括了以上四个文化层。在1万年至4000年前的长江流域中下游已见的人类遗址中,都曾经出土过大量的麋鹿角和骨骼,其数量大致与家猪骨骼数量相当。
著名的南通青墩遗址,出土了5000年前带卦属带占卜形式的麋鹿角刻纹,有专家认为是易卦起源的初始符号,有“东方第一卦”之称。《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发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张政良教授的一篇论文,文中指出:“1979年江苏海安青墩遗址发掘,出土骨角栖和鹿角枝上有易卦刻文八个,例如三五三三**(艮下,乾上,遁)六二三五三一(兑下,震上,归妹)。其所使用的数目字有二、三、四,为前举三十二条考古材料所无,说明它的原始性。这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无论其绝对年代早晚如何,在易卦发展史上应属早期形式,可以据此探寻易卦起源地点问题。”说明麋鹿不仅是长江流域古代先民的主要食物之一,同时还可能是重要的祭祀物品。
如果说野外考古发现的鹿科骨骼是物质遗产,那么民间歌谣流传就属于非物质遗产。先民们对早期狩猎麋鹿的记忆是深刻的,其狩猎的过程也是十分愉快的,集中体现在中国远古时期一首叫《弹歌》民歌中,向人们再现了一幅古代江南先民狩猎的生动画面,歌中唱道: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歌词中的“肉”字,读音可通“鹿”,歌词虽然简单,但是它比《诗经》更古老,这是我国迄今为止留下的最最古老的一首诗歌。歌中仅有八个字,或许读者都想了解这首歌应该怎么来唱?有着民歌活化石之称的张家港河阳山歌,保留了这首歌曲的原有风貌,河阳农民在劳作时唱的《斫竹歌》是这样的:
杭唷,斫竹,嗬哟嗨!杭唷,削竹,嗬哟嗨!杭唷,弹石,飞土,嗬哟嗨!杭唷,逐肉,嗬哟嗨!
如果删除歌中的衬词,就剩下“斫竹,削竹,弹石,飞土,逐肉”10个字,内容与《弹歌》大体一致,再现了先民们载歌载舞的狩猎场面。
三、吴地文献记麋鹿
从远古时期的岩画、先秦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瓦当中鹿的形象来看,鹿在人们生活中十分普遍。在古代汉语中,鹿多含吉祥之意,成语有“逐鹿中原”,寓意胸怀大志、事业有成,“群雄逐鹿”指各路英雄豪杰奋勇当先,何以逐鹿?皆为“问鼎”而来,金庸的名著《鹿鼎记》即取此意。“禄”取“鹿”的谐音,指加官进爵、高官厚禄,古代中国人则以“福禄寿”作为晚年幸福的主要标志。在老百姓心目中麋鹿最是祥瑞,在民间俗称“四不象”,其面象马非马,其角象鹿非鹿,其蹄像牛非牛,其尾象驴非驴,怎么招也说不上它的名儿,所以就直接管它叫“四不象”。封神榜里姜太公的坐骑不就是叫“四不象”的神兽吗?
中国古代经典文献中有关麋鹿的最早的记录在《礼记》,其中《月令》记载:“是月也,日短至。……芸始生,荔挺出,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文中提到麋鹿在冬天解角,关于这个问题,乾隆皇帝一开始有不太理解,因为其它鹿种都在夏天解角,后来专门派人到皇家猎苑考察之后,才了解麋鹿确实在冬天解角,证明《月令》记载是正确的,于是乾隆写了《“麋角解”说》一文,镌刻在从南苑海子拣回来的麋角上,这支珍贵的麋角如今陈列在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内。
《孟子•梁惠王》中有:“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王室就有专门驯养麋鹿地方,而雄踞江南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亦有同好。
对春秋吴越历史记载最完整、最权威的,就是约2000年前东汉人袁康、吴平编著的《越绝书》,该书卷二中有:
巫门外麋湖西城,越宋王城也。
文中提到的“麋湖西城”是春秋时期第一次出现直接以麋鹿来命名的地名,地点在苏州城巫门外,即现在的平门以北,今苏州市相城区一带,是越国宋王建造的城池。再有:
麋湖城者,阖庐所置麋也,去县五十里。
这一条更为明确,说“麋湖城”就是春秋霸主吴王阖庐的一座城邑,主要用于驯养麋鹿,麋湖城位于麋湖西城东面,离苏州25公里左右,地点在现苏州阳澄湖以东一带。还有一则记载:
吴东徐亭,东西南北通溪者,越荆王所置,与麋湖相通也。
这一条直接告诉人们麋湖的具体方位,苏州城的东面叫“徐亭”,就是现在的“唯亭”,也作“夷亭”,是越国荆王建造的,与唯亭相通的就是“麋湖”,而唯亭以北的大湖就是现在的阳澄湖。因此,环绕阳澄湖一带曾经是春秋吴越诸王建造城邑驯养麋鹿的地方。
明代昆剧巨匠、诗人梁辰鱼《慧聚寺上方和孟郊、张祜韵》诗云:
古堞屯野色,虚窗引湖光。西望吴王宫,空作麋鹿场。
梁辰鱼创作的昆剧开山之作《浣沙记》,亦称《吴越春秋》,主要反映了春秋吴越争霸的历史。当作者登临马鞍山(在昆山市玉山镇),面对眼前古村野景、湖光水色,远眺苏州灵岩山,想起吴王夫差的馆娃宫已成废墟,而吴王曾在这个山脚下豢养麋鹿的城邑也早已荡然无存,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该诗兴亡之叹与《越绝书》的记载史实完全对应。
成书于北宋绍熙年间的《云间志》记述:“秦始皇驰道,在县(今上海市松江区)西北,昆山南四里。相传有大堽路,西通吴城,即驰道也。”显然这一遗迹,在宋代仍为通衢大道。北宋文学家梅尧臣缅怀故迹,赋诗道:
秦帝观沧海,劳人何得修。石桥虹霓断,驰道鹿麋游。
可以想见,秦始皇当年游历江南时,一路之上,麋鹿在弛道边成群结队,何等优哉游哉。
南宋的《玉峰志》是一部著名的地方志,该志的“城社”一章中说:
西鹿城,即今土山。山下有卜将军庙,墓碑云:“死,葬于西鹿城。”
这是关于昆山别称“鹿城”的一则最早记载。清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十五“冢墓下”中有:“南京兵部侍郎王悼墓在太仓麋场泾左。”这里提到的“麋场泾”也是以麋鹿为名的地名,现在太仓市。此外,张家港现在还保留鹿苑镇、白鹿乡(现张家港市杨舍镇)等五六处以鹿来命名的地名。
有读者会问,这神奇的麋鹿长啥样子啊?去哪里能看到呢?
现在想要看麋鹿的话,您可以去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的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如果运气好的话就有机会跟野生麋鹿进行一次零距离接触,不过,还得看麋鹿对您是否感兴趣了……
.

『伍』 民间歌谣

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间文学 (共计3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2 Ⅰ—2 布洛陀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云南省梁河县
4 Ⅰ—4 牡帕密帕 云南省思茅市
5 Ⅰ—5 刻道 贵州省施秉县
6 Ⅰ—6 白蛇传传说 江苏省镇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7 Ⅰ—7 梁祝传说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江苏省宜兴市
山东省济宁市
河南省汝南县
8 Ⅰ—8 孟姜女传说 山东省淄博市
9 Ⅰ—9 董永传说 山西省万荣县
江苏省东台市
河南省武陟县
湖北省孝感市
10 Ⅰ—10 西施传说 浙江省诸暨市
11 Ⅰ—11 济公传说 浙江省天台县
12 Ⅰ—12 满族说部 吉林省
13 Ⅰ—13 河西宝卷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酒泉市肃州区
14 Ⅰ—14 耿村民间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15 Ⅰ—15 伍家沟民间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
16 Ⅰ—16 下堡坪民间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17 Ⅰ—17 走马镇民间故事 重庆市九龙坡区
18 Ⅰ—18 古渔雁民间故事 辽宁省大洼县
19 Ⅰ—19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20 Ⅰ—20 谭振山民间故事 辽宁省新民市
21 Ⅰ—21 河间歌诗 河北省河间市
22 Ⅰ—22 吴歌 江苏省苏州市
23 Ⅰ—23 刘三姐歌谣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
24 Ⅰ—24 四季生产调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25 Ⅰ—25 玛纳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26 Ⅰ—26 江格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27 Ⅰ—27 格萨(斯)尔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斯)尔》办公室
28 Ⅰ—28 阿诗玛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29 Ⅰ—29 拉仁布与吉门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30 Ⅰ—30 畲族小说歌 福建省霞浦县
31 Ⅰ—31 青林寺谜语 湖北省宜都市

二、民间音乐(共计7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2 Ⅱ—1 左权开花调 山西省左权县
33 Ⅱ—2 河曲民歌 山西省河曲县
34 Ⅱ—3 蒙古族长调民歌 内蒙古自治区
35 Ⅱ—4 蒙古族呼麦 内蒙古自治区
36 Ⅱ—5 当涂民歌 安徽省马鞍山市
37 Ⅱ—6 巢湖民歌 安徽省巢湖市
38 Ⅱ—7 畲族民歌 福建省宁德市
39 Ⅱ—8 兴国山歌 江西省兴国县
40 Ⅱ—9 兴山民歌 湖北省兴山县
41 Ⅱ—10 桑植民歌 湖南省桑植县
42 Ⅱ—11 梅州客家山歌 广东省梅州市
43 Ⅱ—12 中山咸水歌 广东省中山市
44 Ⅱ—13 崖州民歌 海南省三亚市
45 Ⅱ—14 儋州调声 海南省儋州市
46 Ⅱ—15 石柱土家啰儿调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47 Ⅱ—16 巴山背二歌 四川省巴中市
48 Ⅱ—17 僳僳族民歌 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泸水县
49 Ⅱ—18 紫阳民歌 陕西省紫阳县
50 Ⅱ—19 裕固族民歌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51 Ⅱ—20 花儿(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老爷山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七里寺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宁夏回族山花儿) 甘肃省康乐县、和政县、岷县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
52 Ⅱ—21 藏族拉伊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53 Ⅱ—22 聊斋俚曲 山东省淄博市
54 Ⅱ—23 靖州苗族歌鼟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55 Ⅱ—24 川江号子 重庆市
四川省
56 Ⅱ—25 南溪号子 重庆市黔江区
57 Ⅱ—26 木洞山歌 重庆市巴南区
58 Ⅱ—27 川北薅草锣鼓 四川省青川县
59 Ⅱ—28 侗族大歌 贵州省黎平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60 Ⅱ—29 侗族琵琶歌 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
61 Ⅱ—30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2 Ⅱ—31 彝族海菜腔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3 Ⅱ—32 那坡壮族民歌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
64 Ⅱ—33 澧水船工号子 湖南省澧县
65 Ⅱ—34 古琴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
66 Ⅱ—35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
67 Ⅱ—36 蒙古族四胡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68 Ⅱ—37 唢呐艺术 河南省沁阳市
甘肃省庆阳市
69 Ⅱ—38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四川省茂县
70 Ⅱ—39 辽宁鼓乐 辽宁省、辽阳市
71 Ⅱ—40 江南丝竹 江苏省太仓市
上海市
72 Ⅱ—41 海州五大宫调 江苏省连云港市
73 Ⅱ—42 嵊州吹打 浙江省嵊州市
74 Ⅱ—43 舟山锣鼓 浙江省舟山市
75 Ⅱ—44 十番音乐 福建省龙岩市、福州市(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茶亭十番音乐)
76 Ⅱ—45 鲁西南鼓吹乐 山东省嘉祥县
77 Ⅱ—46 板头曲 河南省南阳市
78 Ⅱ—47 宜昌丝竹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79 Ⅱ—48 枝江民间吹打乐 湖北省枝江市
80 Ⅱ—49 广东音乐 广东省广州市、台山市
81 Ⅱ—50 潮州音乐 广东省潮州市、汕头市
82 Ⅱ—51 广东汉乐 广东省大埔县
83 Ⅱ—52 吹打(接龙吹打、金桥吹打) 重庆市巴南区、万盛区
84 Ⅱ—53 梁平癞子锣鼓 重庆市梁平县
85 Ⅱ—54 土家族打溜子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86 Ⅱ—55 河北鼓吹乐 河北省永年县、抚宁县
87 Ⅱ—56 晋南威风锣鼓 山西省临汾市
88 Ⅱ—57 绛州鼓乐 山西省新绛县
89 Ⅱ—58 上党八音会 山西省晋城市
90 Ⅱ—59 冀中笙管乐 河北省固安县、涞水县、霸州市(屈家营音乐会、高洛音乐会、高桥音乐会、胜芳音乐会)
91 Ⅱ—60 铜鼓十二调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丰县
92 Ⅱ—61 西安鼓乐 陕西省
93 Ⅱ—62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 陕西省蓝田县
94 Ⅱ—63 回族民间器乐 宁夏回族自治区
95 Ⅱ—64 文水鈲子 山西省文水县
96 Ⅱ—65 智化寺京音乐 北京市
97 Ⅱ—66 五台山佛乐 山西省五台县
98 Ⅱ—67 千山寺庙音乐 辽宁省鞍山市
99 Ⅱ—68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江苏省苏州市
100 Ⅱ—69 武当山宫观道乐 湖北省十堰市
101 Ⅱ—70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哈密地区、麦盖提县
102 Ⅱ—71 南音 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
103 Ⅱ—72 泉州北管 福建省泉州市

三、民间舞蹈(共计4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04 Ⅲ—1 京西太平鼓 北京市门头沟区
105 Ⅲ—2 秧歌(昌黎地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大秧歌、陕北秧歌、抚顺地秧歌) 河北省昌黎县
山东省商河县、胶州市、海阳市
陕西省绥德县
辽宁省抚顺市
106 Ⅲ—3 井陉拉花 河北省井陉县
107 Ⅲ—4 龙舞(铜梁龙舞、湛江人龙舞、汕尾滚地金龙、浦江板凳龙、长兴百叶龙、奉化布龙、泸州雨坛彩龙) 重庆市
广东省湛江市、汕尾市
浙江省浦江县、长兴县、奉化市
四川省泸县
108 Ⅲ—5 狮舞(徐水舞狮、天塔狮舞、黄沙狮子、广东醒狮) 河北省徐水县
山西省襄汾县
浙江省临海市
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
109 Ⅲ—6 花鼓灯(蚌埠花鼓灯、凤台花鼓灯、颍上花鼓灯) 安徽省蚌埠市、凤台县、颍上县
110 Ⅲ—7 傩舞(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舞) 江西省南丰县、婺源县、乐安县
111 Ⅲ—8 英歌(普宁英歌、潮阳英歌) 广东省揭阳市、汕头市
112 Ⅲ—9 高跷(高跷走兽、海城高跷、辽西高跷、苦水高高跷) 山西省稷山县
辽宁省海城市、锦州市
甘肃省永登县
113 Ⅲ—10 永新盾牌舞 江西省永新县
114 Ⅲ—11 翼城花鼓 山西省翼城县
115 Ⅲ—12 泉州拍胸舞 福建省泉州市
116 Ⅲ—13 安塞腰鼓 陕西省安塞县
117 Ⅲ—14 洛川蹩鼓 陕西省洛川县
118 Ⅲ—15 兰州太平鼓 甘肃省兰州市
119 Ⅲ—16 余杭滚灯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120 Ⅲ—17 土家族摆手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21 Ⅲ—18 土家族撒叶儿嗬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122 Ⅲ—19 弦子舞(芒康弦子舞、巴塘弦子舞)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巴塘县
123 Ⅲ—20 锅庄舞(迪庆锅庄舞、昌都锅庄舞、玉树卓舞)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124 Ⅲ—21 热巴舞(丁青热巴、那曲比如丁嘎热巴) 西藏自治区
125 Ⅲ—22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 西藏自治区
126 Ⅲ—23 苗族芦笙舞(锦鸡舞、鼓龙鼓虎——长衫龙、滚山珠) 贵州省丹寨县、贵定县、纳雍县
127 Ⅲ—24 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乞粒舞)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辽宁省本溪市
128 Ⅲ—25 木鼓舞(反排苗族木鼓舞、沧源佤族木鼓舞) 贵州省台江县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
129 Ⅲ—26 铜鼓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130 Ⅲ—27 傣族孔雀舞 云南省瑞丽市
131 Ⅲ—28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32 Ⅲ—29 蒙古族安代舞 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
133 Ⅲ—30 湘西苗族鼓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4 Ⅲ—31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5 Ⅲ—32 黎族打柴舞 海南省三亚市
136 Ⅲ—33 卡斯达温舞 四川省黑水县
137 Ⅲ—34

『陆』 淮南有什么歌谣集(带方言的那种)

你说的淮南有两个意思:一是淮河以南;二是淮南市。如果是前者淮河以南苏皖两省都有,俗称江淮,语言小类非常多,民歌也很多。如果是淮南市民歌,那就算了,基本没有。

如果是前者,你可以在网上搜索这些地方的小调和俗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江苏省:
连云港市:市区、东海(西北部除外)、灌云、灌南县,约304万。
盐城市:市区、盐都、射阳、滨海、响水、阜宁、建湖县。
宿迁市:沭阳、泗洪(西北部除外)、泗阳县
淮安市:市区、涟水、洪泽、金湖、盱眙县
扬州市:市区、宝应县、江都、高邮、仪征市
镇江市:市区、句容、扬中市
南京市:市区、溧水县

安徽省:
滁州市:市区、来安、定远、全椒县、明光、天长市
合肥市:市区、肥东、肥西、长丰县
淮南市:市区
六安市:市区、寿、金寨(西北部除外)、霍山、舒城县
安庆市:市区、枞阳县、桐城市
巢湖市:市区、和、含山、无为、庐江县
马鞍山市:市区、当涂县
芜湖市:市区、繁昌、南陵县
铜陵市:市区、铜陵县
池州市:市区、青阳县

『柒』 民间歌谣的名称

一、民间文学 (共计3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2 Ⅰ—2 布洛陀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云南省梁河县 4 Ⅰ—4 牡帕密帕 云南省思茅市 5 Ⅰ—5 刻道 贵州省施秉县 6 Ⅰ—6 白蛇传传说 江苏省镇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7 Ⅰ—7 梁祝传说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江苏省宜兴市 山东省济宁市 河南省汝南县 8 Ⅰ—8 孟姜女传说 山东省淄博市 9 Ⅰ—9 董永传说 山西省万荣县 江苏省东台市 河南省武陟县 湖北省孝感市 10 Ⅰ—10 西施传说 浙江省诸暨市 11 Ⅰ—11 济公传说 浙江省天台县 12 Ⅰ—12 满族说部 吉林省 13 Ⅰ—13 河西宝卷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酒泉市肃州区 14 Ⅰ—14 耿村民间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15 Ⅰ—15 伍家沟民间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 16 Ⅰ—16 下堡坪民间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17 Ⅰ—17 走马镇民间故事 重庆市九龙坡区 18 Ⅰ—18 古渔雁民间故事 辽宁省大洼县 19 Ⅰ—19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20 Ⅰ—20 谭振山民间故事 辽宁省新民市 21 Ⅰ—21 河间歌诗 河北省河间市 22 Ⅰ—22 吴歌 江苏省苏州市 23 Ⅰ—23 刘三姐歌谣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 24 Ⅰ—24 四季生产调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25 Ⅰ—25 玛纳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26 Ⅰ—26 江格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27 Ⅰ—27 格萨(斯)尔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斯)尔》办公室 28 Ⅰ—28 阿诗玛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29 Ⅰ—29 拉仁布与吉门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30 Ⅰ—30 畲族小说歌 福建省霞浦县 31 Ⅰ—31 青林寺谜语 湖北省宜都市 二、民间音乐(共计7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2 Ⅱ—1 左权开花调 山西省左权县 33 Ⅱ—2 河曲民歌 山西省河曲县 34 Ⅱ—3 蒙古族长调民歌 内蒙古自治区 35 Ⅱ—4 蒙古族呼麦 内蒙古自治区 36 Ⅱ—5 当涂民歌 安徽省马鞍山市 37 Ⅱ—6 巢湖民歌 安徽省巢湖市 38 Ⅱ—7 畲族民歌 福建省宁德市 39 Ⅱ—8 兴国山歌 江西省兴国县 40 Ⅱ—9 兴山民歌 湖北省兴山县 41 Ⅱ—10 桑植民歌 湖南省桑植县 42 Ⅱ—11 梅州客家山歌 广东省梅州市 43 Ⅱ—12 中山咸水歌 广东省中山市 44 Ⅱ—13 崖州民歌 海南省三亚市 45 Ⅱ—14 儋州调声 海南省儋州市 46 Ⅱ—15 石柱土家啰儿调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47 Ⅱ—16 巴山背二歌 四川省巴中市 48 Ⅱ—17 僳僳族民歌 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泸水县 49 Ⅱ—18 紫阳民歌 陕西省紫阳县 50 Ⅱ—19 裕固族民歌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51 Ⅱ—20 花儿(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老爷山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七里寺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宁夏回族山花儿) 甘肃省康乐县、和政县、岷县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 52 Ⅱ—21 藏族拉伊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53 Ⅱ—22 聊斋俚曲 山东省淄博市 54 Ⅱ—23 靖州苗族歌鼟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55 Ⅱ—24 川江号子 重庆市 四川省 56 Ⅱ—25 南溪号子 重庆市黔江区 57 Ⅱ—26 木洞山歌 重庆市巴南区 58 Ⅱ—27 川北薅草锣鼓 四川省青川县 59 Ⅱ—28 侗族大歌 贵州省黎平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60 Ⅱ—29 侗族琵琶歌 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 61 Ⅱ—30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2 Ⅱ—31 彝族海菜腔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3 Ⅱ—32 那坡壮族民歌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 64 Ⅱ—33 澧水船工号子 湖南省澧县 65 Ⅱ—34 古琴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 66 Ⅱ—35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 67 Ⅱ—36 蒙古族四胡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68 Ⅱ—37 唢呐艺术 河南省沁阳市 甘肃省庆阳市 69 Ⅱ—38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四川省茂县 70 Ⅱ—39 辽宁鼓乐 辽宁省、辽阳市 71 Ⅱ—40 江南丝竹 江苏省太仓市 上海市 72 Ⅱ—41 海州五大宫调 江苏省连云港市 73 Ⅱ—42 嵊州吹打 浙江省嵊州市 74 Ⅱ—43 舟山锣鼓 浙江省舟山市 75 Ⅱ—44 十番音乐 福建省龙岩市、福州市(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茶亭十番音乐) 76 Ⅱ—45 鲁西南鼓吹乐 山东省嘉祥县 77 Ⅱ—46 板头曲 河南省南阳市 78 Ⅱ—47 宜昌丝竹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79 Ⅱ—48 枝江民间吹打乐 湖北省枝江市 80 Ⅱ—49 广东音乐 广东省广州市、台山市 81 Ⅱ—50 潮州音乐 广东省潮州市、汕头市 82 Ⅱ—51 广东汉乐 广东省大埔县 83 Ⅱ—52 吹打(接龙吹打、金桥吹打) 重庆市巴南区、万盛区 84 Ⅱ—53 梁平癞子锣鼓 重庆市梁平县 85 Ⅱ—54 土家族打溜子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86 Ⅱ—55 河北鼓吹乐 河北省永年县、抚宁县 87 Ⅱ—56 晋南威风锣鼓 山西省临汾市 88 Ⅱ—57 绛州鼓乐 山西省新绛县 89 Ⅱ—58 上党八音会 山西省晋城市 90 Ⅱ—59 冀中笙管乐 河北省固安县、涞水县、霸州市(屈家营音乐会、高洛音乐会、高桥音乐会、胜芳音乐会) 91 Ⅱ—60 铜鼓十二调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丰县 92 Ⅱ—61 西安鼓乐 陕西省 93 Ⅱ—62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 陕西省蓝田县 94 Ⅱ—63 回族民间器乐 宁夏回族自治区 95 Ⅱ—64 文水鈲子 山西省文水县 96 Ⅱ—65 智化寺京音乐 北京市 97 Ⅱ—66 五台山佛乐 山西省五台县 98 Ⅱ—67 千山寺庙音乐 辽宁省鞍山市 99 Ⅱ—68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江苏省苏州市 100 Ⅱ—69 武当山宫观道乐 湖北省十堰市 101 Ⅱ—70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哈密地区、麦盖提县 102 Ⅱ—71 南音 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 103 Ⅱ—72 泉州北管 福建省泉州市 三、民间舞蹈(共计4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04 Ⅲ—1 京西太平鼓 北京市门头沟区 105 Ⅲ—2 秧歌(昌黎地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大秧歌、陕北秧歌、抚顺地秧歌) 河北省昌黎县 山东省商河县、胶州市、海阳市 陕西省绥德县 辽宁省抚顺市 106 Ⅲ—3 井陉拉花 河北省井陉县 107 Ⅲ—4 龙舞(铜梁龙舞、湛江人龙舞、汕尾滚地金龙、浦江板凳龙、长兴百叶龙、奉化布龙、泸州雨坛彩龙) 重庆市 广东省湛江市、汕尾市 浙江省浦江县、长兴县、奉化市 四川省泸县 108 Ⅲ—5 狮舞(徐水舞狮、天塔狮舞、黄沙狮子、广东醒狮) 河北省徐水县

『捌』 农歌会上马鞍山当涂民歌叫什么名字

大河网讯 2008年11月9日在来农村改革起源自地——安徽省滁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农民歌会上,一位来自安徽当涂的37岁农民女歌手将一首当涂民歌《唱得绿海泛金波》唱得婉转悠扬,令现场观众如痴如醉。这位农民女歌手叫做陶小妹,多次在国家和省市级民歌演唱比赛中获奖,在当地有“民歌歌后”之称。

陶小妹家住马鞍山市当涂县城关镇五一村,当涂素有“民歌之海”的美誉。生在民歌的海洋,陶小妹自幼便在民歌声中长大。怀着对当涂民歌的热爱和执著,从农家走出来的陶小妹在2004年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农民歌手电视大赛的舞台上凭着民歌《打麦歌》脱颖而出,摘得大赛二等奖以及优秀新人提名奖。

第二年,陶小妹演唱的当涂民歌《唱得绿海泛金波》荣获第三届安徽民歌歌会决赛业余组一等奖。当年底,受安徽省文化厅邀请,陶小妹参加了安徽省新年音乐会。2007年,陶小妹被评为第九届当涂县“十佳青年”。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用自己的歌声,为我们农民自己歌唱,歌唱我们农民自己的生活,展示当涂民歌的风采和新农村的新风貌,让更多的人去喜欢和关注民歌,让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化能一代代传承下去。”陶小妹说。

阅读全文

与马鞍山童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瓜谁发明的 浏览: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490
职工安全生产保证书 浏览:951
顾亮马鞍山 浏览:961
工商局胡小勇 浏览:996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著作权 浏览:829
马鞍山李群 浏览:440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
著作权共同所有 浏览:778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