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消防存在安全隐患不整改直接罚款和不合乎规定
合乎法律规定的处罚程序。
2009年5月1日生效的新的《消防法》,里面没有设置处罚程序中的前置程序。也就是原法中规定的“先限期整改,到期后仍未整改的,才能处罚”这个内容取消了,现在消防部门一旦检查发现了问题,可以直处以罚款并限期改正。将过去的“两步行”变成了“一步为”,所以直接罚款有法律支持。
『贰』 消防安全隐患有哪些,消防安全隐患有哪些知识
消防安全隐患有:
1、建筑设计与消防系统设计不符合消防设计规范的;
2、消防系统安装质量没有达到消防验收规范的;
3、消防设备与控制系统存在缺陷或配备不足的;
4、建筑装修材料不符合消防规范规定要求的;
5、消防管理、检查制度与组织人员不到位的;
6、消防装置系统与控制系统及消防设备寿命到期的。
(2)公共服务卫生设施消防安全隐患扩展阅读
消防安全隐患具有以下特征:
1、隐蔽性。隐患是潜藏的祸患,它具有隐蔽、藏匿、潜伏的特点,是一时不可明见的灾祸。它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范围、一定的条件下,显现出好似静止、不变的状态,往往使一些人一时看不清楚、意识不到、感觉不出它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条件的成熟,逐渐使隐患形成灾害。
2、危险性。隐患是事故的先兆,而事故则是隐患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结果。许多火灾隐患难以彻底消除,恶性火灾随时都会发生,无数血的教训都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3、突发性。 任何事物都存在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的过程。隐患也不例外,它集小变而为大变,集小患而为大患。
4、随意性。有的隐患的产生和造成祸害,都直接取决于人的消防意识的淡薄和消防知识的缺乏,消防意识的淡薄和责任心的缺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必然引发日常工作中的随意性。
5、重复性。火灾事故发生后,由于没有严格地按“三不放过”原则来处理,火灾事故的重复性是必然的(尤其为化工企业)。
6、季节性。有相当部分的隐患带着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一年四季,夏天由于天气炎热,气温高,雷电多,容易使可燃、易燃物由于高温的作用或雷击引起火灾,冬天又会由于风大物燥,用电用火增大,人们活动减少,容易引起用电用火不慎的火灾。
7、因果性。隐患险于明火,隐患是因、火灾是果,隐患是火灾的前奏,俗话说“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在每个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每个人的言行都会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不同的效果,特别是单位领导对隐患所持的态度不同,往往会导致消防安全工作的结果截然不同。
8、时效性。 防火检查的目的是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但消除火灾隐患还必须讲究时效性。为此,整改火灾隐患,必须讲究时效性,对一些整改难度大,本单位确实无力解决的,应在整改前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叁』 国家对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有哪些建议
在这几年工厂、车间、仓库、酒店等等建筑火灾频发,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所以很多工厂、车间、仓库、酒店等等建筑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因为在这些地方发生火灾的原因都是由于消防设备老化,在真正面对火灾灾情时,不能够及时发挥作用,而造成严重的火灾事故。排查整改后国家都要求工厂、车间、仓库、酒店等等建筑需要采用消防巡检柜设备,消防巡检柜能够对消防设备进行定期巡检,确保了消防设备在需要的时候万无一失。
通过对消防隐患的及时整改,坚定了隐患可改、隐患必改的信心。事非经过不知难,只有咬牙坚持之后才能获得成功。在本次消防检查发现隐患之前,公司领导就已经将消防隐患的排查整改工作列入了计划,但由于涉及面广,对某些消防理论知识的学习领会还总觉得不够扎实,导致计划没有及时付诸实施。消防隐患被发现后,公司全体员工迅速统一思想,树立信心,痛下决心,保障投入,确保彻底将隐患整改到位。通过这次隐患整改工作,不仅排除火险,更为我们公司加强消防意识,认真落实各项消防措施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消防隐患暴露出我们在消防知识普及和日常检查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加强,公司决定定期对所有消防栓和灭火器材认真检查,缺损的及时配置和更换,每周五由安全员检查、每月由“消防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检查,互签责任状,并建有检查台帐,层层落实,做到道口通畅,警示牌醒目,消防安全人人有责。公司决定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消防预案、三级消防预警及年度消防演练计划,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灭火技能,确保消防安全意识贯彻到人,提高公司综合消防防范能力。
隐患整改给长效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具体消防隐患的整改,公司全体员工抓好消防安全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也随之高涨,有信心、有决心将我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推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整改各类“习惯性”消防违章,确保长效管理,确保 “硬件过硬,软件不软”,两者互为推动、互为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总之,通过对消防隐患的整改,暴露了我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我们今后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决定加快进度,早日完成消防水地下管路改造,并从各个具体方面深入、持久地开展消防安全工作。 人们应当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对工厂、车间、仓库、酒店等等建筑进行消防安全整改,整改后的消防巡检柜能够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巡检,确保了消防设备的正常使用。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得到了保护。
『肆』 消防安全隐患有哪些
消防安全隐患有
1、建筑设计与消防系统设计不符合消防设计规范的;
2、消防系统安装质量没有达到消防验收规范的;
3、消防设备与控制系统存在缺陷或配备不足的。
建筑装修材料不符合消防规范规定要求的;消防管理、检查制度与组织人员不到位的;建筑使用不符合原设计规定的;消防装置系统与控制系统及消防设备寿命到期的等诸多因素可能会引发消防安全事故的称消防安全隐患。
(4)公共服务卫生设施消防安全隐患扩展阅读:
消防安全隐患特征
1、隐蔽性。隐患是潜藏的祸患,它具有隐蔽、藏匿、潜伏的特点,是一时不可明见的灾祸。
2、危险性。隐患是事故的先兆,而事故则是隐患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结果。许多火灾隐患难以彻底消除,恶性火灾随时都会发生,无数血的教训都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3、突发性。 任何事物都存在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的过程。隐患也不例外,它集小变而为大变,集小患而为大患。
4、随意性。俗话说:“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来自瞬间麻痹。”有的隐患的产生和造成祸害,都直接取决于人的消防意识的淡薄和消防知识的缺乏,消防意识的淡薄和责任心的缺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必然引发日常工作中的随意性。
5、重复性。火灾事故发生后,由于没有严格地按“三不放过”原则来处理,火灾事故的重复性是必然的(尤其为化工企业)。
6、季节性。有相当部分的隐患带着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
7、因果性。隐患险于明火,即是火灾隐患和火灾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8、时效性。 防火检查的目的是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但消除火灾隐患还必须讲究时效性。
『伍』 消防安全隐患有哪些
一、电气老化造成火灾事故;
二、电气产品不合格;
三、小朋友玩火;
四、吸烟、乱扔烟头;
五、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六、消防设施设备损坏无法使用;
七、堵塞消防逃生通道;
八、员工消防知识不足;
九、没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陆』 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内容有哪些
1、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
2、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管理分工,及时将存在的火灾隐患向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提出整改方案。
3、在火灾隐患未消除之前,单位应当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确保消防安全,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
(6)公共服务卫生设施消防安全隐患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应急照明灯主、备用电源切换功能正常,切断主电后,应急照明灯能正常发光。
火灾应急广播能分区播放,正确引导人员疏散。
封闭楼梯、防烟楼梯及其前室的防火门向疏散方向开启,具有自闭功能,并处于常闭状态,平时因频繁使用需要常开的防火门能自动、手动关闭,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不用任何工具能从内部开启,并有明显标识和使用提示,常开防火门的启闭状态在消防控制室能正确显示。
『柒』 如何进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及治理
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及治理方法如下:
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及落实情况。
单位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
建筑之间防火间距、消防通道、建筑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防火分区设置情
况。
消火栓状况,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和防排烟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运行,灭
火器材配置等情况。
电气线路敷设以及电气设备运行情况。
建筑室内装修装饰材料防火性能情况。
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单位场所设置位置情况。
三合一场所人员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部分实行防火分隔,安全出口、疏散
通道设置,消火栓、自动消防设施运行,电气线路敷设及电气设备运行等情况。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情况。
销售和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的质量情况。
确定建筑或场所类别。
确定该建筑或场所是否存在综合判定要素的情形及其数量。
符合为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应及时上报辖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及时将存在的火灾隐患向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
报告,提出整改方案。
及时将存在的火灾隐患向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
报告,提出整改方案。
在火灾隐患未消除之前,单位应当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不能确保消防安全,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
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责任
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捌』 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得怎样了
消防安全隐患分为火灾隐患和重大火灾隐患。
一、火灾隐患
(一)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者灭火救援行动,不能立即改正的;
(二)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影响防火灭火功能的;
(三)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
(四)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不能立即改
正的;
(五)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响公共安全的;
(六)其他可能增加火灾实质危险性或者危害性的情形。
单位通过以下方面的检查,排查火灾隐患:
(一)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
(二)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及落实情况;
(三)单位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四)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
(五)建筑之间防火间距、消防通道、建筑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防火分区设置情
况;
(六)消火栓状况,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和防排烟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运行,灭
火器材配置等情况;
(七)电气线路敷设以及电气设备运行情况;
(八)建筑室内装修装饰材料防火性能情况;
(九)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单位场所设置位置情况;
(十)三合一场所人员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部分实行防火分隔,安全出口、疏散
通道设置,消火栓、自动消防设施运行,电气线路敷设及电气设备运行等情况;
(十一)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情况;
(十二)销售和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的质量情况。
二、重大火灾隐患
(一)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储罐区,未
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二)甲、乙类厂房设置在建筑的地下、半地下室;
(三)甲、乙类厂房与人员密集场所或住宅、宿舍混合设置在同一建筑内;
(四)公共娱乐场所、商店、地下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楼梯间的设置形式及数量不
符合规定;
(五)旅馆、公共娱乐场所、商店、地下人员密集场所未按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六)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储罐(区)未按规定设置固定灭火、冷却设施。
单位应按以下步骤判定是否存在重大火灾隐患:
(一)确定建筑或场所类别。
(二)确定该建筑或场所是否存在综合判定要素的情形及其数量。
(三)符合为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应及时上报辖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三、火灾隐患整改
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当根据
本单位的管理分工,及时将存在的火灾隐患向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
报告,提出整改方案。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
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在火灾隐患未消除之前,单位应当落实防范
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确保消防安全,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
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责任
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对于涉及城市规划布局而不能自身解决的重
大大灾隐患,以及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确无能力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应当提出解
决方案并及时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
火灾隐患,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写出火灾隐患整改复函,报送公安消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