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京忠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南京忠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07月03日,主要经营范围为许可经营项目:无一般经营项目:电子产品、金属制品、金属材料及设备、配件的研发、制造、销售、租赁、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
法定代表人:朱雷
成立时间:2008-07-03
注册资本:178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2019100002120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南京市高新开发区新科四路6号
⑵ 求唐朝的全部历史。从隋末到宋初,一点不要少哦,谢了(~ o ~)~zZ
1、(唐)魏徵等撰《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 年;
2、(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
年;
3、(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 年;
4、(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
年。
5、(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 年;
6、陈尚君撰《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
7、(宋)司马光等撰《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点校本,1956 年;
8、(唐)温大雅撰《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
9、(唐)韩愈撰《顺宗实录》,收入《韩愈文集》;
10、(唐)杜佑撰《通典》,王文锦、王永兴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
年;
11、(宋)王溥撰《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年;
12、(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陈仲夫点校,中华书局,1992
年;
13、(唐)萧嵩等撰《大唐开元礼》,民族出版社,2000 年;
14、(唐)王泾撰《大唐郊祀录》,民族出版社,2000
年;
15、(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 年;
16、(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商务印书馆,1959
年;
17、(日)仁井田升撰《唐令拾遗》,日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 年;
18、(日)池田温等《唐令拾遗补》,日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7
年;
19、黄正建主编《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中华书局,2006 年;
20、(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
年;
21、(唐)李泰编、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 年;
22、(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
年;
23、(元)骆天骧撰《类编长安志》,黄永年点校,中华书局,1990 年;
24、(清)徐松撰《唐两京城坊考》,中华书局,1985
年;
25、(唐)玄奘、辩机撰、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
年;
26、(唐)慧立、彦悰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华书局,1983 年;
27、(日)元开撰《唐大和上东征传》,中华书局,1979
年;
28、(日)圆仁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 年;
29、(唐)樊绰撰、向达校注《蛮书校注》,中华书局,1962
年;
30、(唐)林宝撰《元和姓纂(附四校记)》,中华书局,1994 年;
31、(清)赵钺、劳格撰《郎官石柱题名考》,中华书局,1992
年;
32、(清)徐松《登科记考》,中华书局,1984 年;
33、(唐)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2003
年;
34、(唐)姚汝能撰《安禄山事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
35、(唐)张鷟著《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
年;
36、(唐)封演撰《封氏闻见记》,中华书局,1958 年;
37、(唐)李肇撰《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38、(唐)刘肃撰《大唐新语》,中华书局,1984 年;
39、(唐)赵璘撰《因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40、(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 年;
41、(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中华书局,1960
年;
42、(五代)孙光宪撰《北梦琐言》,中华书局,2006 年;
43、(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82
年;
44、(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 年;
45、(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
年;
46、(清)曹寅待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 年;
47、(清)徐松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
年;
48、(唐)徐坚等撰《初学记》,中华书局,1980 年;
49、(唐)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
50、(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 年;
51、(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
年;
52、(清)王昶撰《金石萃编》,中国书店,1985
年;
53、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001
年;
54、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合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录文本1—10 册,图文本1-4
册),文物出版社,1981-1991 年、1992-1996 年;
55、(日)池田温撰《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
年;
56、(日)小田义久主编《大谷文书集成》(壹、贰、叁),法藏馆,1984、1990、2003
年。
57、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58、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至第五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
年;
59、陈国灿著《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年;
60、陈国灿、刘永增编《日本宁乐美术馆藏吐鲁番文书》,文物出版社,1997
年;
61、柳洪亮著《新出吐鲁番文书及其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2、刘俊文著《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中华书局,1989
年;
63、侯灿、吴美琳编著《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巴蜀书社,2003
年;
63、荣新江、李肖、孟宪实主编《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中华书局,2008 年。
现当代论著
1、杨志玖《隋唐五代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 年;
2、岑仲勉《隋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年;
3、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中华书局,1959 年;
4、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83
年;
5、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1988 年;
6、唐长孺主编《隋唐五代史》,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88
年;
7、[英]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隋唐史》(汉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
8、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年;
9、黄永年《唐史十二讲》,中华书局,2007
年;
10、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年;
11、鞠清远、陶希圣《唐代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35;
12、鞠清远《唐代财政史》,商务印书馆,1940;
13、全汉升《唐宋帝国与运河》,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
年;
14、李剑农《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59;
15、[日] 加藤繁著、吴杰译《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59
年;
16、[日]堀敏一著、韩国磐等译《均田制的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年;
17、韩国磐《北朝隋唐的均田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年;
18、宋家钰《唐朝户籍法与均田制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19、武建国《均田制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20、杨际平《北朝隋唐均田制新探》,岳麓书社,2003
年;
21、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2003
年修订版;
22、陈明光《唐代财政史新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
年;
23、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01
年;
24、李伯重《唐代江南的农业发展》,农业出版社,1990;
25、张泽咸《唐代工商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6、魏明孔《隋唐五代手工业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
27、赵丰《唐代丝绸与丝绸之路》,三秦出版社,1992;
28、卢华语《唐代桑蚕丝绸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9、冻国栋《唐代的商品经济与经营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
30、陈明光《唐代财政史新编》中国财经出版社,1991
年,修订本1999
年;
31、张弓《唐代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5;
32、葛承雍《唐代国库制度》,三秦出版社,1991;
33、王永兴《唐代勾检制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年;
34、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中华书局,1986;
35、李季平《唐代奴婢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年;
36、郭锋《唐代士族个案研究:以吴郡,清河,范阳,敦煌张氏为中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年;
37、郑学檬主编《中国赋役制度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修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
38、池田温著、龚泽诜译《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中华书局,1984 年;
39、[法]谢和耐著、耿升译《中国5-10
世纪的寺院经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
40、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
4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
42、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唐代政治史论集》,台湾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69 年;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
年,增订本,2004 年;
43、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年;
44、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45、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
年;
46、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47、王寿南《唐代宦官权势之研究》,台北,正中书局,1971
年;
48、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6;
49、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科学出版社,1957;
50、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51、张国刚《唐代官制》,三秦出版社,1987;
52、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93
年;
53、谢元鲁《唐代中央政权决策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年;
54、袁刚《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55、雷家骥《隋唐中央权力结构及其演进》,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
56、胡沧泽《唐代御史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年;
57、李锦绣《唐代制度史略论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年;
58、吴宗国《唐代科举制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年;
59、高明士《隋唐贡举制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0、孙继民《唐代行军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61、孙继民《敦煌吐鲁番所出唐代军事文书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2、王永兴《唐代前期西北军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年;
63、程喜霖《汉唐烽堠制度研究》,三秦出版社,1990;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1;
64、程喜霖《唐代过所研究》,中华书局,2000
年;
65、张国刚《唐代政治制度论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66、马俊民、王世平《唐代马政》,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
年;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年;
67、程树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1963
年;
68、杨廷福《唐律初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69、韩国磐《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93
年;
70、刘俊文《唐代法制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71、甘怀真《唐代家庙礼制研究》,台湾商务,1991
年;
72、吴丽娱《唐礼摭遗》,商务印书馆,2002 年;
73、张泽咸《唐代阶级结构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年;
74、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年;
75、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中华书局,1987;
76、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8、杨际平、郭锋、张和平《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岳麓书社,1997年;
79、牛志平《唐代婚丧》,三秦出版社,1996;
80、高世瑜《唐代妇女》,三秦出版社,1988;
81、李斌城、李锦绣、张泽咸、吴丽娱、冻国栋、黄正建《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
82、黄正建《唐代衣食住行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
83、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
84、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中华书局,2006 年;
85、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文物出版社,1993
年;
86、齐东方《唐代金银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87、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5-1986
年;
88、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
89、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三秦出版社,1991
年;
90、程蔷、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
91、张弓的《汉唐佛寺文化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
92、翁俊雄《唐代人口与区域经济》,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
93、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年;
94、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年;
95、李燕杰《唐人年寿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年;
96、崔明德《汉唐和亲研究》,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
年;
97、刘统《唐代羁縻府州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98、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
年;
99、岑仲勉《突厥集史》上下册,中华书局,1958
年;
100、岑仲勉《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中华书局,1958;
101、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02、林干主编:《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1919-1981)》,中华书局,1987
年;
103、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
104、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
105、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文物出版社,1994
年;
106、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三联书店,2001 年;
107、章群《唐代蕃将研究》及《续编》,台北,
联经出版公司,1986、1990 年;
108、马驰《唐代蕃将》,三秦出版社,1990
年;
109、[法]沙畹著、冯承钧译《西突厥史料》,商务印书馆,1932 年;中华书局,1958
年;
110、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中华书局,1934-
1962;
111、[美]劳费尔著、林筠茵译《中国伊朗编》,商务印书馆,1964;
112、[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年;
113、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中华书局,1998 年;
114、林悟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
年;
115、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
116、罗香林《唐代文化史研究》,商务印书馆,1946;
117、[美]包弼德著、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年;
118、高明士《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
119、张跃《唐代后期的儒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
120、章权才《魏晋南北朝隋唐经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年;
121、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
年;
122、范文澜《唐代佛教》,人民出版社,1979;
123、郭朋《隋唐佛教》,齐鲁书社,1980;
124、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87
125、谢重光《汉唐佛教社会史论》,台北,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0;
126、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中华书局,1963;
127、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128、瞿林东《唐代史学论稿》,北京师大出版社,1989;
129、张荣芳《唐代的史馆与史官》,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84
年;
130、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三联书店,2001
年;
131、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132、孙昌武《唐代文学与佛教》,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133、陈允吉《唐音佛教辨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34、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中华书局,1979;
135、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36、郁贤浩《唐刺史考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年;
137、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年;
138、张忱石、许逸民合编《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中华书局,1982;
139、方积六、吴冬秀编《唐五代五十二种笔记小说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92;
140、吴汝煜编《唐五代人交往诗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41、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
142、李廷先《唐代扬州史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年。
143、郁贤浩、胡可先《唐九卿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144、李树桐《唐史考辨》、《唐史新论》,台湾中华书局,1965
年、1972 年;
145、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 年;
146、岑仲勉《唐史余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新1
版;
147、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三联书店,1979 年;
148、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三联出版社,2001 年;
149、汪篯《汪篯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
150、金宝祥《唐史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年;
151、唐长孺《山居存稿》,中华书局,1989
年;
152、胡如雷《抛引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年版;
153、池田温《唐研究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
154、黄永年《文史探微》、《文史存稿》,中华书局,2000 年;三秦出版社,2001
年;
155、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
156、陈国灿《唐代的经济社会》,台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157、朱雷《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 年;
158、王永兴《陈门问学丛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年;
159、周一良、赵和平《唐五代书仪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年;
160、张广达《文书、典籍与西域史地》、《文本、图像与文化流传》、《史家、史学与现代学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
新旧五代史 五代史略 十国春秋 血染刀锋八十年 五代十国风云录 唐末刀锋汇
⑶ 为什么说朱雷章是“民国状元”
已故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朱雷章先生,因在国民政府首届高等考试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被时人誉为“民国状元”。
朱雷章,字震初,又名青震。1905年7月25日(农历六月廿三日)诞生于江苏昆山陈墓镇(今昆山锦溪镇)普庆桥(俗称俞家桥)西堍书香世家。其父朱文焯清末东渡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在日期间结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毕业后回国,参加辛亥革命,后长期在宁、杭、苏法院任职,并在大学、专科学校兼授法学。朱雷章在其父的培育熏陶下,学有专长,事业有成。
本人与朱老先生是忘年知交,屈指算来已有三十余年,除了书信往来,还时常到苏州先生府第拜访,聆听先生和师母回忆旧事及故乡的人文史料。今值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满怀深情撰拙文于此,以作纪念。
学 业 超 群
少年朱雷章先后随父在南京和杭州生活,曾延师专修国文、历史,攻读四书五经、正续资治通鉴等书,且自学中国外交史、军事史和世界史,撰写过《辽史纲目》、《金国通鉴》及《西夏史纲要》等读书笔记。由于天资聪颖,博学强记,他从小就打下了古文和史学的扎实根基。
1919年,朱雷章考入浙江法政专门学校。因其父朱文焯著有《法学通论》、《刑法通义》等书,家中又珍藏大量世界各国法学专著,故他自少年时代便掌握了较多的法学知识。
受“五四”运动提倡自然科学的影响,1921年,朱雷章入之江大学附中。翌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预科,19岁那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转至交通部南洋大学(即今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科。他在校学习期间,曾连续六学期获第一名。1928年,他以电机工程学院电力系首名的成绩毕业,旋即被上海电机制造厂聘为工程师,后又任行政院建设委员会全国无线电管理处工程师兼统计主任,参加上海市第一批短波无线电台的设计和建设,同时还参与《无线电》杂志的编辑工作。
民 国 状 元
朱雷章文理相埒,博通古今,通晓英、日语,并略懂法语。1931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举行首届高等考试(即高等文官考试),此试被官方称之为“国家第一次抡才大典”。国民政府特派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任主考官兼典试委员长,考试院秘书长陈大齐任典试委员会秘书长,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长邵元冲任襄试处主任。考试类别分普通行政人员、财务行政人员、教育行政人员、警察行政人员及外交官、领事官五种,共录取1000人。报考资格为大学、专科学校毕业生,或曾任委任官三年以上者,报名考试共2177人。其中报考普通行政人员的有1176人,录取43人。他以大学电机工程科毕业生的资格报考普通行政人员。
首届高等考试分为“三试”,第一试考国文、党义;第二试考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的约法、民法、刑法、行政法、中国近代政治史、经济学、财政学、地方自治法规、劳动法、土地法、统计学、社会政策、国际公法、市政论、经济政策、外国文等科目。朱雷章笔试所考10多个科目成绩均为优等,其中中国近代史得到满分;第三试为面试,朱雷章气度不凡,先后作“治学经验”和“个人理想”两次专题演说。其精彩的演说使肃穆的试场轰然,记者纷纷趋前争相猎取最佳镜头。主考官每次提问,他都对答如流赢得好评。朱雷章由此获了“民国状元”的美誉。当年10月,他被派任交通部技术室代理技正,一年后获补缺任技正。
为 官 清 廉
在南京国民政府举行首届高等考试前,为奖掖英才,主考官戴季陶曾向外界宣布,考试榜首者以监察院监察委员任用。1932年末,为落实对考试榜首者破格录用的承诺,经考查,戴季陶向监察院院长于右任推荐,经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1933年2月,擢升朱雷章为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其时他年仅28岁,成为南京国民政府中最年轻的政务官。嗣后先后担任监察院整理法规委员会委员和国民政府第二、三届高等考试监试委员等职。1934年7月,朱雷章主持筹备中国考政学会,后被选为该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理事长,主持会务。
朱雷章在监察院任职时,秉公执法,不畏权贵。1934年,朱雷章审查弹劾上海市政府秘书长俞鸿钧处理静安寺庙产一案时,律师持巨额支票企图贿赂,被他当即严词拒绝,依法否决此案。1934年,行政院长汪精卫伙同其亲信铁道部长等媚日营私,贪污渎职,为掩人耳目又抑制监察院监察权的活动。次年,朱雷章与同事在报上义正词严地谴责行政院长汪精卫,汪精卫暴跳如雷,为此他与同事受到国民政府书面警告,但他不畏权势,仍依法监察,始终不渝。
1938年,朱雷章又与监委高鲁一同赴自流井调查四川盐运使缪秋杰违法渎职、滥支公帑一案。自贡火井井主托故招宴,并说缪氏愿给他与高鲁每人法币二三百万元,委托救济江苏、福建流落内地的失学青年,不用报销,以了结此案,遭到朱雷章拒绝。此人一计不成,又扬言缪有后台,如果提案弹劾,会引火烧身,未免不智。朱雷
章坚持原则,不怕威胁,拒贿拒情,领衔提案。后经于右任院长批谕,次年国民政府将缪免职停用。
恪 尽 职 守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朱雷章在南京的寓所毗邻国民党军队参谋本部,日机不时前来扫射,他全然不顾,仍坚持留居南京,每日照常到监察院办公,并兼事空袭后救护、慰问、纠察等工作。直至最后一批公务人员撤离,他才安置家属避难乡间,独身辗转汉口,来到于右任院长的行辕。在汉口期间,他积极参加抚慰伤兵,视察交通、金融等活动。遇到空袭,他即赴附近防空洞躲避,待警报解除继续工作,历经艰险。战局逼近汉口,他与其他监委们乘江轮抵重庆。在重庆,大多数监委为防空袭,一般迁住郊区,他却始终坚持留住在城区,每日照常到院办公。日机猛烈空袭重庆时,他不能及时进入附近防空洞,只得在教堂内或桥下躲避,有时炸弹在身边爆炸,几经危殆,幸免于难。
在重庆期间,朱雷章兼任国民党国防最高委员会党政工作考核团团员。1939年,他先后两次受国府特命,派往四川省各地出巡,视察民政、税收、司法、役政、粮政、建设等工作。巡察中他通过微服私访,收集平民书状,秉公裁决处理贪污、腐败、违法、失职一批案件。1940年,他又被派往滇黔两省巡视后方建设、交通、民政等事宜。在滇黔山区,道路险峻,人皆视为畏途,他奋勇应命,冒险巡察滇缅公路,抵达缅甸之腊戍。自昆明返重庆途中,经曲靖附近山岭,因搭乘的军用货车不慎坠入山沟,他自车窗飞出,胸部受重伤,鲜血染透了衣衫,几乎丧命。
1941年5月,朱雷章父亲在苏州去世,他即离开重庆返回上海,因路途劳顿,胸伤转成肋膜炎而并发肺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离职闲居上海。建国后,定居苏州。
笔 耕 不 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国务院副总理、上海交大校务委员会主任王震以及故交、全国政协常委李铁铮和原上海市副市长、民革中央副主席赵祖康等人介绍,中共苏州市委统战部推荐,1981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聘请朱雷章为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同年6月,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吸收他为民革党员。在得到党和政府的安置后,他焕发出了新的热情,虽一足骨折后留有跛疾,仍积极参加苏州市政协和民革组织的学习和活动。那时他虽已年迈,且一目失明,仍经常学习英、日语。在苏州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的安排下,曾担任英文科技资料的翻译工作。他记忆惊人,对国民党政府的旧事能如数家珍,还积极回忆撰写了许多有历史价值的文史资料。1994年,他已九秩高龄,还应台湾中国考政学会约请,撰写了长约八千余字的《中国考政学会之创立回忆》一文,在台湾出版的《中国考政学会特刊创会六十周年暨第十七届会员大会》特载栏发表。其暮年得到党和政府的安置,耄耋高龄仍不忘国事,努力与时俱进,精神可嘉。1995年1月5日,朱雷章在苏州病逝。
【摘自“就爱阅读”网】
⑷ 山西临汾市襄汾县李晓雷:现在还做水果生意吗十年没见了,我是你朱雷叔,很想你爸和你!1771203
“我一般两三天会买一次水果”,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蔚教授讲。事实上,包括李蔚教授在内的消者的消拉动了各地的水果产量增加,来自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显示,从000年到00年,水果产量平均增长超过了%,00年的水果产量达到了0.万吨,成都00年的水果产量已从1年的.万吨增加到了.1万吨 “现在生活水平正在提高,水果的消支出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李蔚教授讲到,最近几年消增长中,牛奶和水果的消在快速增加,水果越来越受欢迎,水果的消量还会大幅度上升 街头小水果店成销售主力军 作为四川省营销学会会长的李蔚教授讲到,买水果一般有三个去处:超市、街头小水果店、菜市场,现在多数人趋向于在家门口的小水果店购买水果 李蔚认为,市民逛超市的频率相对低,而菜市场的水果销售点本身的不足导致数量减退,这促使了街头小水果店数量增加 据介绍,超市现在大都设有水果专柜,市民逛超市的频率一般是10天左右次,市民购买水果并不十分方便,而菜市场中的摊位相对较小,成本也比较高,而且菜市场一般距居民点有一定的距离,购买并不方便。另外,现在的社区配套,也非常需要小水果店进入,小水果店水果便宜,距离市民近,这样生意明显更好,而且成本低,这也促使街头小水果店的数量在增加 先赚人气再赚 老袁的遭遇让李蔚教授有些难过,李蔚教授送给老袁和所有开小水果店的老板七个字:小本生意不压账 “这些水果店的生意本来就是小本经营,配送是利润的大头,一旦成了死账,老板就亏大了。”李蔚教授建议小水果店配送水果最好是当场支付,或者是一周结算一次,最多也不要超过10天 李蔚教授认为,要开一个小水果店,首先则要办理好各项工商税务的手续,第二则是要充分调查周边市民的需求,然后再确定主打产品,尽量按需进货。第三则是要综合经营,做好营销,采取坐商+行商的方式,即店内售,店外配送,把附近的单位、餐馆发展成自己的客户 “千万要注意先赚人气再赚” 李蔚教授提醒,小水果店靠近社区,顾客基本都是回头客,如果一旦出现短斤少两等问题,很容易就把顾客赶跑了。“一定要注意摊位的可持续性”,李蔚教授这样说,一般经营小水果店到个月能聚集人气,如果不把摊位的场租问题落实很容易出现“给人做嫁衣”问题:刚刚把生意做火,房东就要收回门面。故事 从00元到七八万元存款 老蒋很感谢水果,10年来,卖水果解决了他一家三口人的生计,而且还有了七八万元人民币存款。成都有众多和老蒋相似的人———举家从乡下迁到成都,以卖水果为生 老蒋是仁寿人,熟悉他的人叫他“蒋水果”,原因是他拥有成都干槐树街上一家叫“实惠水果店”的小店。“实惠水果店”正对着爵版街街口。在同行眼里,这是个好位置,所以老蒋的生意一直不错 老蒋的水果店基本没什么装饰,墙壁上贴着大玻璃镜,门上挂的牌子倒比较光鲜。老蒋说,放镜子后,看起来面积就大了,水果也很多,比较好看,很多水果店都这么搞,至于门上面的牌子,很多都是水果大户或水果市场送的,上面还打了广告 老蒋的水果店只有七八平方米,月房租00元。“一年下来,除去所有开销,能剩000多块”,老蒋觉得没赚多少,但他和老婆还有一个即将上初中的可爱女儿 “一年要开销两万多”,老蒋承认,这些开销都来自卖水果的利润 老蒋的女儿很为老蒋骄傲,“爸爸是拿着00块进城的”,老蒋的老婆说家里大概有了七八万元存款,这些都是卖水果的利润 竞争状况 000家水果店遍布蓉城 老蒋估计,成都和他一样卖水果的至少数千人。记者从四川省营销学会方面获得的说法是,超过了000家 “我们有好多老乡都在成都卖水果”,老蒋说,“具体有多少没有统计过,现在做水果生意的越来越多了,大街小巷都是小水果店。” 老蒋的看法不无道理,从去年年底以来,成都的小水果店不停地冒出来。稍微细心的人可以发现,居住的小区附近总能找到水果店,一些水果店甚至凌晨时依然在营业 对着“实惠水果店”往爵版街上走,在100米的范围内还有另外两家和“实惠水果店”大小相当的水果店 这些水果店的老板们有些是老蒋的老乡,他们乐呵呵地坐在店门口,“一个月能赚000多块,”爵版街上的李姐开的水果店不到个平方米,“前几年生意比较好,现在大家的利润都在0%左右。”李姐和老蒋都说,现在开水果店的人越来越多 书院西街上一家小水果店的老板告诉记者,附近好几家水果店都是他的老乡开的。老板这样概括:“老家附近的人认为我们卖水果赚了,而且投入成本不大,几百块就可以起家,做的人就越来越多。” 另外,还有一群特色的小水果店老板,他们来自仁寿、南充、乐山等地,这些店老板在家乡拥有果园,在成都开的小水果店既是售点也是批发点,而且兼做联络站。水果丰收期,就经营自家的水果,这个“直营点”的利润比批发要高得多;平时则出售各种水果维持运行 赢利模式 利润大头在集团配送 调查多家小水果店后统计发现,相当部分的小水果店利润率大约在0%,一般一个平方米左右的水果店每天平均能完成00元左右的销售收入。“这00元左右的收入去除水果本,有四五十元的毛利,正好抵得上房租和其他一些开销。”根据水果店老板们的计算,这样一来,卖水果并不能赚了,这些小水果店的老板究竟如何赚呢? “关键在于配送”,老蒋坦言,配送给附近单位的水果是小水果店赚的最大来源。每天下午近点,老蒋会用小手推车将0~100公斤的西瓜、苹果等送到附近几家单位,“每天能赚五六十元,好的时候有100多元,关键是量要大。”老蒋说,“能找到大单位固定送,这样店里的水果能出完,才能赚到。” 李姐和老蒋一样,每天都要往附近一家宾馆配送上0公斤水果。红星路边一水果店老板正打算关掉自己平方米的水果店,原因是他失去了附近两家大的单位水果配送业务,而且也没有联系到新的单位 最近几天的生意有些让老蒋担心,他负责配送的一家大单位在年底要搬到新场地办公,这意味着他的生意可能会失去 老蒋告诉这样讲到,他正在联系新的配送单位,他希望把生意做得更大一些 营销陷阱 不及时结账埋隐患 老袁在书院西街开了一家水果店,他也掌握着几家大单位的配送,虽然小店售生意并不太好,但有配送大单,收入还不错 配送让老袁赚了,但最近他也正为此烦心,两个月前,附近一家单位主动找到老袁,让他配送水果。这可乐坏了他,这家单位和他商量好,每天配送水果,但水果款每三个月结算一次 老袁连送了两个多月,水果款累计到了000多元,就在老袁打算去要的时候,这家单位的老板却玩起了失踪,老袁一直在找这家单位,至今没有拿到,“算我倒霉,当时应该按天结算或者半个月结算。”老袁对此耿耿于怀 事实上老袁的遭遇并不鲜见,配送水果从购进到送出都有一系列的游戏规则。老蒋说,成都的各个水果批发市场介很接近,只是不同季节,各个市场的批发重点不同,比如现在的西瓜则主要来自驷马桥,而桃子则主要从龙泉的批发市场来,小水果店通常都是直接到批发市场批发水果 “一般一买几百斤,自己根本选不过来,批发市场的个体老板专门请人在选水果,如果要选好水果,就要给这些帮忙选水果的人一点辛苦。”老蒋每次一般给每人元,所以他从市场里拉回店里的水果都很好,烂掉的情况比较少,而且从配送单位退回来的几乎为 配送水果,老蒋也很有一套,最开始都按天结算,几天以后,双方建立了长期关系则一般半月结或月结 市场规模 每天0万元的“大蛋糕” 老蒋很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有时候晚上,他会把卖剩下的西瓜拿到邻居的冰箱里冻一下,慰劳自己。老蒋说最近几年,买水果的人越来越多,他卖的水果也在增加 老蒋没有仔细统计每个月的销量,他说他进货的次数在增加 记者始终未能掌握到确切的成都市民每天的水果消耗量,但调查发现,成都市民每天消耗的水果量有数百吨。调查数据来自驷马桥和成都其他一些水果批发市场,这些市场每天批发出来的水果总量达到数百吨。据批发商介绍,批发出去的主要在成都市场上消化 市民们对水果的青睐是老蒋们的希望,而且数据显示,市民消水果正在逐年增加 查阅四川统计年鉴发现,从000年到00年连续三年,四川省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每年消支出在逐年增加,这说明生活水平在提高;其中干鲜瓜果类支出也逐年增加,从000年到00年,这笔支出由.0元增加到了1.元(见右上柱状图)。据成都市统计局的成都居民家庭人均消性支出情况显示,干鲜瓜果类10年为.元、1年为11.0元,1年为11.元、1年为1.元 根据多方得来的数据统计显示,一家小水果店的年纯利润在000元左右,每天各个店平均赢利0~0元,按照四川省营销学会以000家小水果店计算,每天成都小水果店赚取的利润总额超过了0万元。
⑸ 朱雷的研究领域与成就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突出“以设计为研究”(research by design)的研究取向,以建筑设计中的“空间”问题的缘起和展开为线索,由此涉及相关设计思想与媒介,以及设计教学的研究,以此回应现代建筑的“方盒子”问题及“九宫格”问题,并将其与当今中国之现实问题相结合,力求在学科脉络的引导和现实条件的激发下继续探索建筑学的自主性和可能性。
近年在国内核心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篇,出版专著《空间操作》一部,完成建筑及城市规划设计项目多项。 专著、论文(selected publication)
·专著(Books)
朱雷.空间操作: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及教学研究的基础与反思.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龚恺等编(本人参编).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学生作业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4月,
龚恺等编(本人撰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二年级设计教学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10月
·论文和书中章节(Selected Articles and Book Chapters)
朱雷.“德州骑警”与“九宫格”练习的发展.建筑师2007(4):40-49
朱雷.建筑与影像.建筑师2006(8):8-12
朱雷.差异性的建筑教育.时代建筑2007(3):39-47
朱雷.从凡尔赛到拉·维莱特.新建筑 2007(1):97-100
朱雷.有关李渔“便面窗”的分析.华中建筑2006(10):162-163
朱雷.图框与视窗.南方建筑2006(3):124-127
朱雷.作为“第五立面”的屋顶造型组合.东南大学学报 1999(2)
朱雷. “画”与“看”的思考.《2003建筑教育国际论坛: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区主义》
鲍莉 朱雷等.教与学的有序组织.《2003建筑教育国际论坛: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区主义》
鲍莉 朱雷等.结构有序的教学法研究与实践.《2005建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论文集》
·报告(Reports)
朱雷 鲍莉.结构有序的教学法探讨(研究计划).《中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 2002,武汉
朱雷.要素与机制:空间设计分析,南京大学,讲座,2008年5月
朱雷.空间操作,同济大学,讲座,2008年11月
朱雷. “利休的茶室”及其现代解读,东南大学,讲座,2010年5月
朱雷. “九宫格”练习与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南京艺术学院,讲座,2011年3月
代表实践项目(Selected projects)
2010-2011年,中国国学中心概念设计,国际设计竞赛入围(齐康 王建国 张彤等主持,本人为设计合作者)
2010-2011年,“12.31工程” (南京新殡仪馆搬迁工程,2010年南京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规划设计方案竞赛第一名,中标实施,在建(项目负责人:朱雷 齐肪;方案设计:朱雷 龚恺等)
2009-2011年,南京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无线谷”) 2号、4号、6号实验楼,在建(项目负责人:朱雷 周玮,方案设计:董卫,朱雷)
2008-2010年,盐城龙岗中学体艺馆,建成(方案设计与项目负责人:朱雷,合作设计者:荣新秋)
2006年,温州市南塘街风貌区工程建筑方案设计,方案竞赛第一名(杜顺宝主持,本人为主要设计合作者)
2004年,常州市北郊中学新北校区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设计人:朱雷)
2003年,上虞市城北新区概念规划及核心地段城市设计,方案入选实施(吴明伟主持,本人为主要设计合作者)
2002年,柳州市政府暨市民广场,方案设计(设计人:朱雷,张嵩)
2001-2002年,镇江市碧瑜园二期工程方案设计,实施建成(齐康主持,本人为主要设计合作者)
2001年,合肥工业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学生综合服务中心、校园环境景观方案设计,方案竞赛一等奖(设计人:朱雷,夏冰,童滋雨,胡石,王海宁)
1998年,泰州市工商大厦,方案竞赛第一名,中标实施建成(设计人:李雱,朱雷)
1997年,泰州市农林大厦,方案设计(设计人:朱雷,屠苏南)
1997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建成(齐康主持,本人为主要设计合作者)
荣誉、获奖(Honors and awards)
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团队”(王建国等,本人排名第6)
“建筑设计”国家精品课程(王建国等,本人为主讲教师)
2006年获 “常州市人民政府奖教金”
2000年获东南大学2000年教学工作优秀二等奖
2010年教学指导项目“院宅”设计获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2010年“Autodesk杯”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本人独立指导
2007年教学指导项目“校区图书馆”设计获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2007年“Revit杯”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本人独立指导
2002年教学指导项目“社区图书馆”设计获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2002年“晶艺杯” 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本人独立指导
当前承担课程(Current classes)
二年级: 建筑设计
二年级: 建筑设计理论1(建筑空间)
研究生: 建筑设计(“麻省理工学院-东南大学-苏宁环球” 联合教学)
研究生: 建筑设计(“东京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 联合教学)
⑹ 朱雷的教育经历
1997年9月——2002年6月 安徽蚌埠五河县朱袁小学 担任文艺委员
2002年9月——2005年6月 安徽蚌埠五河县安子口中学 担任班长
2005年9月——2008年6月 安徽五河第二中学 担任学生会主席、文学社副社长兼奖惩委员会主席
2008年9月——2011年7月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担任学生会主席、计算机协会会长、合肥高校计算机协会联盟主席
2011年5月—— 澳门城市大学 攻读工商管理学硕士 担任安徽合肥高等学校计算机协会联合会主席、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校友会理事
获得荣誉
1、2009年荣获“优秀班干部”、“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2、2010年荣获“优秀团干部”、计算机工程系系标设计大赛优胜奖
3、2011年荣获“安徽省2011年品学兼优毕业生”、“优秀团干部”、“安徽合肥高等学校计算机协会联合会荣誉主席”拜师学艺
2010年4月,随安徽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合肥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紫蓬山西庐寺住持释界心同志研习佛教经典和传统国学。
2011年11月,随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史馆特聘画师童凤莉女士学习书画和文学。
担任职务
1、2010年5月—2011年5月,安徽合肥肥西紫蓬山西庐寺办公室主任;
2、2011年5月起 当选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校友会理事;
3、2011年5月起 当选安徽合肥高等学校计算机协会联合会主席;
4、2013年5月 合肥市西庐寺志愿服务基地秘书长;
5、2014年5月 合肥市紫蓬山民俗文化周志愿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⑺ 北京智诚风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号:****所在地:北京市注册资本:100万元法定代表:朱雷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登记状态:在营登记机关:海淀分局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一号1号楼东七层702
法定代表人:朱雷
成立时间:2005-07-19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10800865193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一号1号楼东七层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