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荷叶在 仿生学上做过什么贡献
仿生学将因为吸收了分子生物学的优势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生物科技。美国著名内分子生物学家斯蒂芬.威恩怀容特如是说。最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仿生材料专家徐坚研究员和同事们发明了制造“仿生荷叶”技术,这项技术将应用于生产建筑涂料、服装面料、厨具面板等需要耐脏的产品,因而引起广泛关注。日前,记者就仿生荷叶及仿生材料的其他研究成果采访了徐坚研究员。
仿生荷叶不沾油和水
㈡ 鲁班是从荷叶上得到什么启发发明了什作文
我从一次网上冲浪复时,发现了制鲁班造伞的故事
。读完了之后,我心里感到十分佩服!
故事是这样的;古时候,鲁班闲着没有事
情干,便到田野里去散步。这时正是炎炎夏日
,他突然看见有好多孩子头上顶着荷叶,在烈
日下面跑来跑去玩,似乎一点儿也没觉着热。
鲁班突然灵机一动,,想到:“孩子们顶着荷
叶玩,既然没有觉得炎热,那荷叶肯定能阻挡
一定的阳光。”回到家,他拿一片荷叶做“模
型”,拿了一些极细的长木头做支架,再用一
层层的羊皮铺在顶端,再想方设法地把羊皮和
细木头连接上,一边做一边自言自语地说:“
我得做个跟荷叶形状相似的,这样就可以更加
伞就诞生了,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把伞,一把有
名的木匠鲁班造的伞。
通过这个故事,我十分喜欢鲁班的那种研
思考,为这个社会效力。还要多从细节看起,
眼睛,去探索去研究动植物,也许会发现一些
你从来没有注意到的东西哦!
㈢ 人类根据荷叶发明了哪些物品
荷叶膜抄
荷叶膜的概念,来袭源于自然界荷叶效应的仿生学原理。20世纪9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伯恩大学BarthLott教授发现,荷叶表面具有抗脏自洁的神奇功能,荷叶的自清洁功能其实源于其表面的微纳结构,当水滴在表面滚动时会带走表面的污染物和灰尘,从而达到自清洁的效果。受到荷叶表面疏水疏油现象的启发,凌高全球首家提出了“荷叶膜”的概念。
㈣ 鲁班从荷叶上得到启发,发明了伞.生活中,有什么都是人类的老师
4000年前,一个孩子头顶一片大荷叶,冒雨行走,雨珠从凸面的荷叶斜边上滚下来,这启发人们发明了伞.头顶荷叶,这种现象有可能使人从中受到启发以至创造发明出伞,但也有可能是孩子模仿成人头戴头笠之类的天真童稚,这与孩子们腰揣木头手枪,骑着一匹竹马没有多大分别.即使退一步,头顶荷叶的启示当在情理之中,但“4000年前”云云,又从何说起呢?其实,关于伞的发明,民间有种种传说.流传较广而又有文字记载的还是那位神通广大的“鲁班先师”.据说鲁班在乡间为百姓做活,媳妇云氏每天往返送饭,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鲁班在沿途设计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便可在亭内暂避一阵.亭子虽好,总不便多设,而且春天孩儿脸,一日变三变,夏季雷阵雨,说来就来,以至"迅雷不及掩耳".云氏突发奇想,“要是随身有个小亭子就好了”.鲁班听了媳妇的话,茅塞顿开.这位本领高强、无所不能的中国发明大王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一块布,安上活动骨架,装上把儿.于是世界上第一把“伞”就这样问世了.而据《玉屑》记载,伞是鲁班的媳妇为关心终日在外劳作的丈夫而发明的.看来,若要申请专利,还是鲁班夫妇俩人共享比较合理,这伞的发明,是他们夫妻恩爱、相互关心的产物.鲁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巧匠,同时代的孔老夫子,周游列国,难免碰上日晒雨淋,于是在他出行的车上便制作了一种固定的伞,既可遮风避雨也可遮阳避暑.这种随车固定的"伞",在1989年发行的J162《孔子诞生2540周年》纪念邮票第二枚"周游列国"上便可一睹风采.
㈤ 人类从植物身上发明了什么
大自然给人类的启发是多种多样的,跟据动物的发明和创造数不胜数,但是作为一版种不能够权行动的生物,植物的贡献却相当的少.
1.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2.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3.根据各种花卉的开花时间,发明了生物时钟.
4.攀爬时手被草叶的边缘的齿划伤了,于是受此启发,发明了锯子.
(一说.螳螂的手臂)
5.根据荷叶的形状发明了伞.
6.皂荚树的特殊去污能力发明了环保便利肥皂.
7.芭蕉树的形状特殊,叶片宽长,由此发明了芭蕉扇.
8.同芭蕉树一样,利用棕榈树的叶片形状,发明了棕榈扇.
9.蒲公英的轻盈结构,发明了降落伞.
10.古代人利用植物枝干的分叉,发明了捕猎的弹弓,利用枝条的弹性,发明
了弓箭.
11.驱蚊草的驱蚊作用,发明了驱蚊液.
12.仙人掌的蓄水防蒸发作用,发明了防蒸发水壶.利用椰子的空壳,制作发
明了最早的木水壶.同样,瓜类植物的瓜皮,也为后人提供了发明水壶水
桶起到了作用.
13.利用某些植物枝干中空的特点,发明了吸管.
14.拐杖也算是一个发明吧~
15.竹子空心,发明了水桶,以及后来的爆竹.
㈥ 人类从什么植物上发明了什么东西
大自然给人类的启发是多种多样的,跟据动物的发明和创造数不胜数,但是作为一回种不能够行动的生物答,植物的贡献却相当的少.
1.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2.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3.根据各种花卉的开花时间,发明了生物时钟.
4.攀爬时手被草叶的边缘的齿划伤了,于是受此启发,发明了锯子.
(一说.螳螂的手臂)
5.根据荷叶的形状发明了伞.
6.皂荚树的特殊去污能力发明了环保便利肥皂.
7.芭蕉树的形状特殊,叶片宽长,由此发明了芭蕉扇.
8.同芭蕉树一样,利用棕榈树的叶片形状,发明了棕榈扇.
9.蒲公英的轻盈结构,发明了降落伞.
10.古代人利用植物枝干的分叉,发明了捕猎的弹弓,利用枝条的弹性,发明
了弓箭.
11.驱蚊草的驱蚊作用,发明了驱蚊液.
12.仙人掌的蓄水防蒸发作用,发明了防蒸发水壶.利用椰子的空壳,制作发
明了最早的木水壶.同样,瓜类植物的瓜皮,也为后人提供了发明水壶水
桶起到了作用.
13.利用某些植物枝干中空的特点,发明了吸管.
14.拐杖也算是一个发明吧~
15.竹子空心,发明了水桶,以及后来的爆竹.
㈦ 人们用荷叶不沾水的原理发明了什么
人们用荷叶不沾水的原理发明了什么
荷叶从不沾水,是它的表面微观结构所致——荷叶在放大一万倍以上的电子显微镜下看起来依然是毛茸茸的,稻叶和水黾的腿也有此特性。
当液滴遇见粗糙的固体表面时,在显微镜下看来,实际上是一部分液滴与固体表面的突起部分接触,另一部分液滴则与固体表面结构的缝隙和孔洞中储存的空气接触。按照目前普遍认可的凯西-巴克斯特模型,在某种固体表面上,液体与空气接触面积越大,则这种表面的疏水性越强。换言之,疏水性表面相当于吸附了一层薄薄的空气膜,所以材料的浮力变大、在水中的阻力变小、耐脏,甚至界面电阻也会变得很大。因为水不会浸湿这些表面,水中的杂质自然也不会留在表面上,灰尘也很容易被水带走。而耐腐蚀也是这个原理——这些表面结构中储藏了空气,很难直接和溶液接触,当然也就比较耐腐蚀了。
超疏水表面就布满了这样微小的“绒毛”。这些细微结构之间储存了空气,在接触到水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性质。从通用电气公司纳米实验室录制的一段视频上可以看到,水滴掉落在超疏水的表面时,居然会像软橡胶球一样弹跳起来。
超疏水表面材料是纳米技术的一个研究热点,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制备超疏水性表面的技术更是多种多样,从刻蚀、氧化、乳液聚合、气相沉积到培养纳米纤维生长等等工艺不一而足,材料的疏水效果也有强弱之分。
㈧ 人类从植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发明了什么
1、尼龙搭扣
1948年的一天,瑞士发明家乔治喜欢带着狗外出散步,有一次散步回家,发现自己裤腿上和狗身上都粘满了一种草籽。草籽粘在狗毛上很牢,要花一定功夫才能把草籽拉下来。乔治感到很奇怪,他运用了敏锐的观察力,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种草籽。
终于发现,草籽的纤维与狗毛是交叉在一起的,他想,如果采用这两种形状的结构不就可以发明一个搭扣吗?从此,人们的生活中多了一个好帮手——乔治发明的尼龙搭扣。
2、锯子
鲁班有一次进深山砍树木时,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渗出血来,他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
鲁班还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条大蝗虫,两个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齿,所以能很快地磨碎叶片。鲁班就从这两件事上得到了启发。于是,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
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锯”。这就是锯子的由来。
3、吸管
吸管是美国的马文·史东(Marvin Stone)在1888年发明的,19世纪,美国人喜欢喝冰凉的淡香酒,为了避免口中的热气减低了酒的冰冻劲,因此喝时不用嘴直接饮用,而以中空的天然麦秆来吸饮,可是天然麦秆容易折断,它本身的味道也会渗入酒中。
当时,美国有一名烟卷制造商马文·史东,从烟卷中得到灵感,制造了一支纸吸管。试饮之下,既不会断裂,也没有怪味。从此,人们不只在喝淡香酒时使用吸管,喝其他冰凉饮料时,也喜欢使用纸吸管。
植物的主要价值:
成千上万的植物物种被种植用来美化环境、提供绿荫、调整温度、降低风速、减少噪音、提供隐私和防止水土流失。
人们会在室内放置切花、干燥花和室内盆栽,室外则会设置草坪、荫树、观景树、灌木、藤蔓、多年生草本植物和花坛花草植物的意象通常被使用于美术、建筑、性情、语言、照相、纺织、钱币、邮票、旗帜和臂章上头。
活植物的艺术类型包括绿雕、盆景、插花和树墙等。观赏植物有时会影响到历史,如郁金香狂热。
植物是每年有数十亿美元的旅游产业的基本,包括到植物园、历史公园、国家公国、郁金香花田、雨林以及有多彩秋叶的森林等地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