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专利中的创造性如何区分
创造性是各国专利法中必需涉及到的一个重要概念。《欧洲专利条约》以及《专利合作条约》规定:如果一项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对所属领域的人员来说是非显而易见的,则该发明具备创造性。美国专利法规定:“所申请专利的客体与现有技术的差别,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认为是显而易见的,不能取得专利。” 日本专利法规定:一项发明,在专利申请提出之前由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做出的,则不具备创造性。 虽然专利制度的建立在西方各国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各种关于创造性的定义,无论是《欧洲专利条约》以及《专利合作条约》规定的“非显而易见”,还是日本专利法的“容易做出”,都存在着概括不全面、不准确的问题。例如,由多个公知产品或者方法组合在一起的各种 “拼凑”发明,也完全有可能是非显而易见的,或者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不容易做出、不能轻易完成的,但这样的“拼凑”发明在各国的专利司法实践中通常会被认定没有创造性。反之,很多被授权的发明专利其实并非是非显而易见的,或者说其实是由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做出甚至是可以轻易完成的,但只要发明创造的规定性特征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质变,则该发明创造在各国的专利司法实践中,都会被认定为具有创造性。 我国专利法关于创造性的定义是这样规定的: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上述关于创造性概念的文字论述虽然与其他各国有着的明显的不同,但我国的专利审查指南在对“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进行解释时,明确指出:“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是指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非显而易见的”。这样一来,我国专利法关于创造性概念的定义就回归到了欧洲专利条约等国际规定。 有趣的是,尽管各国关于创造性概念的定义存在着种种漏洞或不足,但在世界各国的专利司法实践中,这些漏洞通常都由各国在审查指南中的具体论述予以弥补了。换言之,世界各国在审查指南中关于创造性概念的具体论述,并不能被其法规给出的创造性概念所概括。那么,怎样定义创造性的概念,才能概括世界各国的审查指南中关于创造性的具体论述呢?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宇宙中事物变化的形式只有两种,一种是量变,一种是质变。发明创造也不例外,发明创造概念的定义,完全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给出,即:新颖性是指发明创造的规定性特征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量变。创造性是指发明创造的规定性特征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质变。 二、发明创造是质和量的统一 发明创造的质就是一发明创造区别于现有技术的规定性特征。世界上的发明创造所以千差万别、形形色色,就是因为在它们的特征中各有自己特殊的规定性。 发明创造的内容是由其权利要求中区别于现有技术的规定性特征决定的,区别于现有技术的规定性特征的有无,直接决定着发明创造的质。因此,发明创造的质与发明创造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就是说,规定性特征即质与发明创造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发明创造总是具有一定规定性特征(质)的发明创造,不存在没有规定性特征(质)的发明创造。 发明创造的规定性特征即质是发明创造本身所固有的,它通过属性表现出来。属性就是一发明创造与现有技术发生联系时表现出来的规定性特征。发明创造的属性是发明创造规定性特征的表现,人们正是通过认识发明创造的属性去认识发明创造的规定性特征即质的。 发明创造不仅有规定性特征即质的特征,还有量的特征。发明创造的量是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规定性特征。 发明创造量的规定性特征同发明创造质的规定性特征一样,是发明创造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同发明创造不可分离。一方面,发明创造总是具有一定量的规定性特征的发明创造,没有量的规定性特征的发明创造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脱离开发明创造的量的规定性特征的发明创造也是不存在的。 理解发明创造量的特征,要注意把握两点:第一,量的特征和发明创造不是直接同一的。质的特征与发明创造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某一发明创造改变了自己的质,就意味着该发明创造发生了具有创造性的变化。量的特征则不同,同一发明创造可以有不同的量。在一定的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质。第二、量的特征是多方面的。量和质一样,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内涵的量与外延的量、精确的量与模糊的量、要素的量与结构的量等。内涵的量标志质的程度,如温度的高低,颜色的深浅、硬度的大小。外延的量标志质的规模,如物的数量、体积、重量等。质把不同发明创造区别开来,量则进一步把同质的发明创造从量上区别开来,量和发明创造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同质的发明创造可以有不同的量。 在对发明创造的认识中,确定现有技术是认识发明创造的前提,以现有技术为前提认识发明创造所具有的质,是认识发明创造的基础,认识发明创造的量是对发明创造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认识发明创造的质是由确定现有技术开始,再由质进到量。 任何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都既有质又有量,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和量是有区别的。质使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成为某种发明创造而不是其他发明创造。质发生了变化,该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就发生了具有创造性的变化。而量则不同,同质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有不同的量。量发生了变化,是指该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发生了具有新颖性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并不影响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质。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质和量又是相互联系的。质决定量,没有一定的质就没有一定的量,量总是一定质的量,质规定着量的范围。另一方面,一定的量又是质的条件,质总是一定量的质,量制约着质,没有量也就没有质。质和量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就是“度”。 度是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质和量的统一,是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度的两端的界限叫阈值点或临界点。阈值点或临界点是一定质的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变化,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不会发生质变,量变超出度的范围,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就会发生质变。 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理解发明创造时,都必须注意正确选择现有技术,在此基础上再把握好“适度”的原则,如果未能正确的选择现有技术,则绝不可能把握好“适度”的原则。在正确选择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要把握“界限”,注意“分寸”,掌握“火候”。
『贰』 对于专利创造性的定义有什么意义
可以申请发明专利,就必须具备如下特点:
(一)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即:指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非显而易见的.如果发明是其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则该发明是显而易见的,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就不能申请专利;非显而易见,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可以申请专利.
(二)显著的进步:如果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产生有益的技术效果.有益是指: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好的技术效果,如质量改善、产量提高、节约能源、防治环境污染等;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构思不同的技术方案,其技术效果能够基本上达到现有技术的水平;发明代表某种新技术发展趋势:尽管发明在某些方面有负面效果,但在其他方面具有明显积极的技术效果。
专利是受法律规范保护的发明创造,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审批机关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
在我国,专利的含义有两种:
1、口语中的使用,仅仅指的是“独自占有”。例如“这仅仅是我的专利”。
2、知识产权中的三重意思,比较容易混淆。
第一:专利权的简称,指专利权人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利权,即国家依法在一定时期内授予发明创造者或者其权利继受者独占使用其发明创造的权利,这里强调的是权利。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这种权利具有独占的排他性。非专利权人要想使用他人的专利技术,必须依法征得专利权人的授权或许可。
第二:指受到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即专利技术,是受国家认可并在公开的基础上进行法律保护的专有技术。“专利”在这里具体指的是技术方法——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技术或者方案。(所谓专有技术,是享有专有权的技术,这是更大的概念,包括专利技术和技术秘密。某些不属于专利和技术秘密的专业技术,只有在某些技术服务合同中才有意义。)专利是受法律规范保护的发明创造,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审批机关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该国内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并需要定时缴纳年费来维持这种国家的保护状态。
第三:指专利局颁发的确认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专利权的专利证书或指记载发明创造内容的专利文献,指的是具体的物质文件。
『叁』 发明专利申请判断发明创造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知道发明创造是制造没有的物体,发明创造即运用现有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具有社会意义的事物及方法,来有效地解决某一实际需要。那么发明专利申请判断发明创造的标准是什么?下面我们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来为大家解答。发明专利申请判断发明创造的标准是什么?(1)时间标准。从时间角度判断发明创造是否有创造性,一般是以申请日为标准,是将该发明创造同申请日以前的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比较判断其是否具有创造性。(2)技术标准。这是判断发明创造是否具有突出的是实质性特点并取得显著的进步。(3)人员标准。在判断一项发明是 否具有创造性,是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认知能力为标准的,对他们而言某一项发明是非显而 易见的,该发明就具有创造性。发明创造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10版)第一章 第二条 对发明创造作出了如下定义: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外型、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关于发明专利申请判断发明创造的标准是什么?这一问题我们就给大家解答到这里了,如果有更多关于专利申请的问题,大家可以继续关注八戒知识产权,或电话联系我们。
『肆』 B.一件发明专利申请是否具有创造性,只
答。ABCD根据(专利法〉第二,第五条,还有第二十二条来说项发明要取徨专利,必须符合的条件,新颖栍,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颖型不属于现有技十人。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眀或实用新型申请月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市的专利申请文件或公布的专利文件中:创造栍,是指与现有技木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栍特点和进步。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宊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伍』 专利申请的创造性如何判断
根据来专利法的规定,一项发明创造自的创造性必须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1)同申请日以前的已有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2)同申请日以前的已有技术相比有显著进步。
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是否显而易见,通常可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2)确定发明的区别特征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
(3)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
在评价发明是否具有显著的进步时,主要应当考虑发明是否具有有益的技术效果。以下情况,通常应当认为发明具有有益的技术效果,具有显著的进步:
(1)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好的技术效果,例如,质量改善、产量提高、节约能源、防治环境污染等;
(2)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构思不同的技术方案,其技术效果能够基本上达到现有技术的水平;
(3)发明代表某种新技术发展趋势;
(4)尽管发明在某些方面有负面效果,但在其他方面具有明显积极的技术效果。
『陆』 专利中的创造性如何区分
从哲学上讲,创造性是指发明创造的规定性特征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质变。
创造性的变化包括发明创造的规定性特征对所属领域的人员来说发生了非显而易见的变化。审查指南认为,如果发明创造的规定性特征是其所属领域的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可以观察、认识到的,则该发明创造的特征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变化就没有创造性。
但是,从哲学的角度看,发明创造的规定性特征对所属领域的人员来说即使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可以观察、认识到的,只要发明创造的规定性特征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质变,即发明创造的规定性特征变化导致其属性超出了现有技术的“度”的范围,该发明创造就必定具有创造性。反之,如果发明创造的规定性特征变化导致其属性没有超出现有技术的“度”的范围,则该发明创造的规定性特征即使是非显而易见的,或者是不能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可以观察、认识到的,其也没有创造性。
例如,一项发明是在已知的采用加热的化学反应中选用一种公知的电加热法,由于在工业上已知的加热方法极其有限,所属领域的人员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就可以观察、认识到各种加热法的效果,只要该选择发明在有限的几次试验中,发现电加热法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则即使其技术方案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发明创造的规定性特征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质变,即该发明创造的规定性特征变化导致其属性超出了现有技术的 “度”的范围,因此,该发明创造的规定性特征依然应当被认为具备创造性。
在一份制备硫代氯甲酸的现有技术对比文件中,催化剂羧酸酰胺和/或尿素相对于每1mol的原料硫醇,其用量为>0至100mol%;一项制备硫代氯甲酸方法的否定之否定发明,采用了催化剂用量(0.02~0.2mol%),提高产率11.6~35.7%,大大超出了限定范围之外的产率。尽管该发明创造的规定性特征可能是其所属领域的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有限的试验观察、认识到的,但由于发明创造的规定性特征对现有技术的否定之否定,导致其属性超出了现有技术的“度”的范围,即发明创造的规定性特征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质变,因此,该发明创造具有创造性。
一名工匠在准备黑色橡胶配料时,把应该加入3%的碳黑提升为30%。而加入30%碳黑生产出来的橡胶具有原先不曾预料到的高强度和耐磨性能,尽管加入碳黑是公知的现有技术,但由于该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规定性特征的量变导致其属性超出了原有的“度”的范围,否定之否定导致该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质变,即该发明创造具有创造性。
在哲学看来,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量变超出“度”的范围,该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就具有创造性。
但是,如果发明仅是某些公知产品或者方法连结在一起,各自仍以常规的方式工作,而且总的技术效果是各组合部分效果之总和,各组合的技术特征无功能上相互作用关系,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叠加,或称之为“拼凑”,这种拼凑的发明即使是非显而易见的,也依然不具有质变,即不具备创造性。
例如,一项发明是在台秤上设有电子表。发明是将公知的电子表安装在公知的台秤上,将电子表同台秤组合后,两者仍各自以其常规的方式工作,在功能上没有相互支持,只是一种简单的叠加。尽管该发明具有非显而易见性,但由于该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不具有质变,即该发明不具备创造性。
一个与现有台球桌形状构造相同但尺寸小一倍的小型台球桌,如果作为对比文件的现有技术中的台球桌没有对形状构造的尺寸的“度”做出限定,则形状构造相同但尺寸小一倍的小型台球桌相对于参照物的台球桌不仅不存在质变,即没有创造性,甚至也不存在量变,即没有新颖性。但是,如果现有技术中的是针对正规比赛用的标准比赛台球桌,并在独立发明创造定义中给出了标准台球桌的形状构造的尺寸范围,则尺寸小一倍的小型台球桌与标准比赛台球桌相比,应当认定其存在量变,即有新颖性,但没有质变,即没有创造性。
假如小型台球桌的尺寸范围的变化超出了正常台球桌的 “度”的范围,即该小型台球桌已经小到了不属于运动器材,已经不具有台球桌应当具有的实用性的程度,而仅仅是一个微型的台球桌模型,则应当认定该微型的台球桌模型与小型台球桌相比,不仅有量变,即有新颖性,也有质变,即有创造性。只要是产品的种类不同,即使其结构、形状、图案、色彩相同,也应当认为是不同的发明创造,而不同的发明创造必定具有质的不同。
『柒』 发明专利的答复审查意见说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怎么办
首先,一般发明专利的审查意见都是这样说权利要求没有创造性的。不要太过于着急,近两年知识产权局控制授权率,提高专利质量,这种情况很正常。
第一、您先看一下是否审查员对所有的权利要求都说没有创造性,有没有没评价过的权利要求?有的话,为了授权需要,您可以考虑一下把审查员未评论创造性的权利要求提到独权中。这样的话,一般审查员都会接受,并授予专利权。
第二、如果审查员说所有的权利要求都评价说没有创造性,那么,就需要考虑一下跟审查员辩解一番,审查员说的有没有道理,找到的对比文件是不是确实和您的发明专利一样。
(7)发明专利申请创造性的定义扩展阅读:
申请发明专利注意事项:
1、保护客体
首先应该明白发明不等同于发现,发现是揭示自然界已经存在的但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的自然规律和本质。而发明创造则是运用自然规律或本质去解决具体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专利又分为:
(1)产品发明:是人们通过研究开发出来的新产品、新材料等,该产品可以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也可以是一个机器或设备的零件。
(2)方法发明:是指人们为制造产品或解决某个技术课题而研究开发出来的操作方法,制造方法以及工艺流程等技术方案。方法可以是由一系列步骤构成的一个完整过程,也可以是一个步骤。
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发明,就是计算机软件的发明,要看该软件是否属于单纯的计算机软件或能够与硬件相结合的专用软件,是可以申请专利保护的。
2、能否申请发明专利
(1)可以申请发明专利的创造:在进行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因其技术水平较高,都应申请发明专利。
(2)不可以申请发明专利的创造:对于某些技术领域的发明,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原子核变换方法取得的物质等都不授予专利权。
3、专利审批程序
依据专利法,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包括受理、初审、公布、实审以及授权五个阶段。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在审批中不进行公布和实质审查,只有受理、初审和授权三个阶段。
4、提交申请资料
发明专利是指对一种从创造活动中产生的对现有技术问题的崭新的解决方案所授予的专利。发明人对自己的发明可以依法向专利机关申请专利。
『捌』 求问如何判断发明专利申请的创造性
该发明创造内容是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产品发明包括所有由人创造出来的物品,例如对机器、仪器、设备、装置、材料、化学物质等做出的发明;方法发明包括各种利用自然规律的方法,如对产品的制造加工工艺、材料的测试、化验方法、产品使用方法等做出的发明;
该发明创造没有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不是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动植物品种、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的物质;
该发明创造是新颖的,有创造性的,能够制造或使用并产生积极效果的。该发明创造与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在国内公开使用或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的已有技术不同,与他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的技术不同。同申请日前的已有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发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非显而易见的(即,如未经过创造性劳动,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并不是显而易见地可得到该发明),例如该发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而始终未能解决的技术难题,克服了技术偏见,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等等;
申请人在自申请日起二十年内在中国享受对其新技术方案的专用权。
发明专利申请技术资料交底要求
发明的名称:应简单明确地表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可按其技术性质命名,也可按其用途命名,或技术、用途双重命名。应避免使用宣传性、广告性词汇。名称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
所属技术领域:即本发明创造直接所属或直接应用的具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即对和本发明最接近的已有技术特征的描述,指出该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或不足之处。引用的技术文件应注明其出处,例如期刊、杂志、手册和书籍的名称、期号、卷号等;专利文件要写名国别、公开号和公开日期。
对本发明的简要描述:该说明应使人能理解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如果该发明创造涉及产品,应当描述产品的机械构成、电路构成或化学成分,说明组成产品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形状、位置、连接关系等);对于方法发明,应当写明按时间顺序进行的步骤,包括可以用不同的参数或者参数范围表示的工艺条件。从技术角度阐明本发明创造的优点或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对有附图的发明创造图示的内容所作的简要说明,如“图1为本发明分解示意图”等。
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至少要列举一个能实施本发明创造的具体例子,其描述应当详细(有附图的应当对照附图),化学化工类至少3个实施例。
附图:必要时,申请文件应有附图,附图应以机械制图的标准绘制,实用新型申请必须带附图。
《专利代理委托书》《专利请求书》
以上申请文件及说明书材料具体可以委托代理公司负责撰写
『玖』 专利的创造性是如何规定的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专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本法所称现有设计,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设计。
审查指南规定:
22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是指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是非显而易见的。如果发明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仅仅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则该发明是显而易见的,也就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23显著的进步
发明有显著的进步,是指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产生有益的技术效果。例如,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或者为解决某一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不同构思的技术方案,或者代表某种新的技术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