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尼采文学指的是什么
尼采关于艺术家及其创作
一、 关于天才。
一方面,尼采始终反对“天才迷信”,指出:在艺术创作活动中不存在“奇迹”,天才都是“伟大的工作者”,不断的创造,也不断的抛弃、审视、修改和整理。普通人在已经完整的艺术品上看不出艰难的制作过程,于是叹为奇迹。另一方面,尼采又承认天才的某种神秘性,认为天才与世界本体之间有一种沟通,是“自我与非我之间的一座桥梁”,天才的痛苦是“一种非个人的、超个人的、面向一切民族、人类、全部文化以及一切受苦之存在的感觉”。当然,这两方面未必矛盾,后者讲天才具有独特的感受,前者讲天才表达这种感受即从事创作同样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二、 关于灵感。
也有两方面。一方面,灵感同样不是“奇迹”,而是有长期的内心工作的准备的,它是创造力长期被堵塞之后的突然奔泻。另一方面,灵感袭来之时,有某种神秘之感:“使一个人深深震撼战栗的某种东西,突然以一种不可言说的准确和精细变得可见可闻”;思想以不容选择的必然性获得形式,“一切都以最迅捷、最正确、最单纯的表达方法呈现自己”,“一切存在的语言和语言宝库向你突然打开”。
三、 关于形式与风格。
尼采认为,艺术在本质上只是向他人传达感受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表现在为一定的感受寻找适当的形式,因此,形式对于艺术家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只有当一个人把一切非艺术家看作形式的东西感受为内容、为事物本身的时候,才是艺术家。如此他当然就属于一个颠倒的世界,因为从今以后内容被看成了纯粹形式的东西,我们的生命也算在内。”形式决非随意的,而是一种必然的形态。独特形式与独特内容的一直便形成风格。“一种风格若能真实的传达内在状态,不错用符号、符号的节拍以及表情(一切修辞都是表情的技巧),便是好的风格。”尼采历来以他的风格自豪,他确实对格言警句的形式下了千锤百炼的功夫,形成了他的独特的风格。
四、 关于艺术创作与艺术批评
尼采认为,艺术家与批评家的资质相反的两种类型,前者从事创造,后者从事接受。这相当于两性分工。艺术家的创造力与判断力互相背离,往往误解自己的作品。然尔,“没有能力做批评家,这是艺术家的荣幸”,因为要艺术家具备批评家的眼光,就等于使自己的创造力枯竭。在尼采看来,理性的批评力必然损害感性的创造力,而创造比批评要有价值得多。
B. 尼采的思想主导是什么怎么深刻理解
基督教文化提倡理性至上,上帝是至高无上的,是凌驾一切的力量。在苏格拉底式的文化哲学中,人的自然生机被抑制了。人,完全成了上帝的奴仆,成了理性的存在物,成了没有生命力没有个性没有创造力的机器。
人,究竟应以什么样的方式生存?人又怎样表现出其主体价值?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了纷争。尼采从酒神精神中找到了隐藏在人的生命内部的一种“满溢的生命感和力量感”,也就是人类本来的内在自然生命力。于是,他满腔激情地向世界宣告:“上帝死了!”这不啻是一颗重磅炸弹,使沉寂一时的西方思想界大为震惊,掀起了轩然大波。上帝死了,人类怎么办?既然上帝死了,人类就应该迎接新的时代。尼采哲学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解放,认为只有人的生命本身才是评判一切价值的标准,认为人类必须超越自我,有一个高于自身的目标,使人的生命本质高高扬起,才能真正体现人的价值。上帝死了,在这没有神的世界里,人类将重新评价一切,要恢复人的生命意志,也就是尼采学说中的强力意志。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近代理性主义运动使这种希腊悲剧精神消失殆尽。虚构的“上帝”死了,我们面对的唯一真实是什么?“生命”!从“生命”出发重新思考一切和估价一切是尼采思想的基本路向。于是,生命是什么如何排除上帝的阴影以重新思考生命本身?从生命本身出发思考到什么?这些问题将是我们思考尼采思想的具体路标。终极意义上的真实存在是不死的恒在。
尼采的“权力意志”,它主要是一种“创造”的“力”。尼采常常强调:“意志”就意味着“创造”。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是从无到有。“意志”不是“无”,而是“有”;是一种特殊的“有”,“充溢”的“有”。“意志”因其“充溢”而为“力”。这种“力”是感性的,实实在在的,不是思想—精神性的,而是物质性的。就其对其他的“力”而言,意志力要取得支配的地位,因而它是“权力”,所以尼采这种意志叫做“权力意志”。尼采虽然反对那种抽象的存在论,但是并不反对“变”之存在,甚至认为只有“变”才“存在”。这种“变之存在”乃是“永恒的轮回”。于是我们从尼采的“意志”那里,体会出一种像理性那样既“主动”而又“感性”的东西。“意志”是一切感性经验科学的最深层的根据。
尼采哲学是积极的、昂扬的,他认为艰难痛苦疾病可以作为生命的有力的刺激因素,作为一种对旺盛生命力的考验与挑战。而一帆风顺的人生反而会削弱人的勃勃生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坚强得足以使任何危险的、艰难可怕的事物都变为对他有利的东西,包括病魔。这就是他的强有力的生命力,也是他的强力意志。尼采的强力意志说到底是人敢于同痛苦灾难相对抗的生气勃勃的生命力、创造力。他认为,只要人在征服痛苦的过程中发扬生命的强力,最终就会赢得人生的最大成果和最大欢乐。同时,人在与痛苦的抗争中更能体验到生命的活力和抗争的伟大力量。尼采一再强调人的本质的不确定性和可塑性,人可以自己改变自己,塑造自己,创造自己的本质。强调自我创造是尼采审美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人的未定型性才有可能通过自我创造,塑造出更健康更坚强的人格。
尼采曾骄傲地说,他身上没有任何病态的特征,即使重病缠身,他也从不是病态的。确实,他的身体是病的,但他的意志是健康的。尼采大无畏地反对传统哲学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系统的绝对优势;反对千百年来哲学以纯理性观察宇宙、运用逻辑推理程序建立的以理性为中心的庞大思辨体系;他热爱生命,提倡昂然的生命力和奋发的意志力,再肯定人世间的价值,并且视世界为唯一的真实世界。他给欧洲古典哲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从这个意义上说,尼采开创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在尼采之后,传统的哲学体系瓦解,哲学由非存在转变为存在,由彼岸回到了此岸。
尼采哲学对中国的影响是很大的。早在20世纪初尼采哲学就大大影响了中国思想界。他的权力意志鼓励人们积极创造,做个强者,不要做个弱者。尼采学说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解放,关注的是生命的目的,关注的是对生命本体的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量。尼采学说中理想的“超人”可以促使人们不断进取、不断创造,实现人的自身价值。鲁迅先生认为,中国的文化之所以停滞不前,就是缺乏一种昂扬的个性,积极进取的力量。中国人长期以来受儒家中庸思想的熏陶,做事只求无错,不出乱子,无过也没有不及,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之内。他们倾向保守,反对进取。这样的思维定式不利于创新、进取,更不利于适应目前的国际竞争形势。所以,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靠这种思想是不行的。尼采的进取精神正好可以给我们补充这方面的营养。
他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上帝死了”,要求人们重估一切价值,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精神。这一点与我们的传统思想有相通的地方。因为中国人历来不重视彼岸世界,只关心此岸世界,所以心中不存在上帝,也就等于是“上帝死了”;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个个活生生的上帝———圣人。在一定程度上,现实中的圣人比上帝还可怕。因为上帝只是在人们的观念中存在,他不会有任何不完善的地方,但现实中的“上帝”却不可能至善至美。不是至善至美的人却要人们崇拜他、学习他,这就要出问题了。他的错误也要人们去模仿、去学习,这是很不明智的。为此,中国人更需要破除对权威的崇拜与盲从。从权威的阴影中跳出来,这样,才能有自己的创造空间。尼采哲学给我们打了一剂清醒药,让我们好好反思我们的思维传统。
C. 求尼采的《创造者之路》
创造者之路
尼采
我的兄弟,你要到孤独中去吗?你要寻找属于你自己的路吗?请滞留片刻,听我之言。
“寻找的人容易迷失。一切孤独都是罪行。”群众如此说。而你久已属于群众。
群众的声音仍将在你的心中鸣响。而当你说“我不再和你们共有同一个良心”之时,那会是一种怨恨和疼痛。
看吧,这疼痛本身仍是生自同一个良心,这良心的余光仍闪烁在你的悲伤上。
然而,你愿走你的悲伤之路,那通向你自己的路吗?那么,请像我证明你这样做的权利和力量!
你是一种新的力量和一种新的权利吗?一个初始的运动吗?一只自己转动的轮子吗?你也能迫使众星围绕你旋转吗?
唉,有如此多好高骛远的贪欲!有如此多虚荣之徒的痉挛!请向我证明你不是一个贪欲者和虚荣者!
唉,有如此多伟大的思想,它们的作为不超过一只风箱:它们吹鼓起来,变得更加空洞。
你称你是自由的?我愿听你的支配的思想,而不是你从轭下逃脱了。
你是有权从轭下逃脱的那种人吗?有一种人,他一旦抛弃了他的服役,也就抛弃了他的最后一点价值。
从何自由?这与查拉图斯特拉有什么关系!可是,你的眼睛应当明白告诉我:为何自由?
你能给你自己以你的恶和你的善,将你的意志如同法律高县在你之上吗?你能做你自己的法官和你的法律的复仇者吗?
独自和自己法律的法官和复仇者相处是可怕的。那样,一颗星就被抛到了荒凉的空间里,孤寂的冰凉呼吸中。
今天你还在因许多人而受苦,你这卓尔不群的人,所以今天你还完全拥有你的勇气和你的希望。
但是,总有一天孤独会令你疲惫,总有一天你的骄傲会蜷缩,你的勇气会崩溃。总有一天你会喊道:“我太孤单了!”
总有一天你会不再看到你的高贵之处,却十分亲近你的卑贱之处;你的崇高本身会像鬼魂一样让你害怕。总有一天你会喊道:“一切皆虚幻!”
有那样一些情感,它们想要杀死孤独者;假使它们不成功,那么,它们自己就必须死去!可是你有能力做一个杀手吗?
我的兄弟,你可懂得“蔑视”这个词?可经受过你的那样一种正义感的折磨,对于蔑视你的人们也公正相待?
你迫使许多人重新认识你;他们把这视为你的冷酷。你走近他们,又从他们身旁走过,他们为此永远不会原谅你。
你越过了他们,但你登得越高,嫉妒的眼睛看你就越小。可是,最遭嫉恨的是飞行者。
“你们怎会愿意对我公正呢!”你必须说,“我替自己选择了你们的不公正作为我应得的份额。”
他们把不公正和污秽投向孤独者。可是,我的兄弟,倘若你想做一颗星,你就不可因此而少照耀他们!
提防正人君子!他们喜欢把发明了自己的道德的人钉在十字架上,——他们仇恨孤独者。
也提防圣洁的简单脑瓜!他们把不简单的一切都视为不圣洁的;他们也喜欢玩火——玩烧死异教徒的柴火堆。
也提防你的爱的袭来!孤独者太快地朝他遇到的人伸出手去。
对有些人你不可伸出手,只可伸出爪子,而且我希望,你的爪子也有利钩。
然而,你所能遇到的最厉害的敌人将永远是你自己;你在洞穴和森林里伏击你自己。
孤独者,你走着通向你自己的路!你的路沿着你自己和你的七个魔鬼伸展!
对于你自己,你将是异教徒、女巫、预言者、傻瓜、怀疑者、不圣洁者、恶棍。
你必须愿意在你自己的火焰中焚烧你自己:倘若你不是首先变成灰烬,你如何想更新!
孤独者,你走着创造者之路,你要把你的七个魔鬼造就成一个上帝!
孤独者,你走着爱者之路:你爱你自己,所以你蔑视你自己,一如唯有爱者才蔑视。
爱者愿创造,因为他蔑视!一个人不是恰恰必须蔑视自己所爱的东西,这样的人懂什么爱!
带着你的爱和你的创造走进你的孤独吧,我的兄弟;以后正义才会跛足随你而行。
带着我的泪走进你的孤独吧,我的兄弟。我爱那愿意超越自己而创造并且如此灭亡的人。——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D. 尼采说:“创造性的肉体为自己创造了精神,作为它的意志之手。” 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谢谢!
出自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这是一本尼采写给所有人的书,在书中化身茶拉图斯特拉,用一个个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小故事阐述他想告诉普通大众的哲学观点。在我看来尼采这种人在人类发展史上是很难得的,200年能出一个比尔盖茨,1000年大概会出个尼采吧。科学技术财富总会有人去做的,对自我精神的探索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尼采沉思于自己及他人一言一行所包含的隐藏意志 动机及来源,把自己当作了主要实验对象,这是非常难的,如果没有进入颠疯状态是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东西的,我们日常所见的所认为的精神病那都是轻的。这句话的意思,我认为是这样的。正如笛卡尔说得我思故我在,你看见一棵树,不是因为你看到了,毕竟眼睛只是照相机,是因为你的思考快速对图像作出了判断。几乎一样,我们几乎不能想像没有精神的肉体,所有的肉体行动都是有意志的支配的,虽然一般人是很难察觉到的。尼采的意思很简单吧,肉体为自己创造了精神,精神使肉体有了意志。还有一个观察细微的人,达芬奇,他认识到我们看到的任何物体都是光留在上面的反射,意味着我们看到的都不是物体的本来面目,也不能看到事物本来面目,我们活在视觉局限的相对世界,后来的哲学家受此启发,推广至5种感官,发现我们认为的世界其实是感官所界定的想对世界,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E. 尼采认为超人是历史的创造者 有权奴役群众
1、注意用词,奴役和统治的区别;2、超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还不是内一个即成结论或事实,容如果此前提不能被证明是正确的,按照尼采的观点来说,那么“有权奴役群众”这个结论就不能够成立;3、即使超人是历史的创造者,那么也不能做出超人有权奴役群众的这个结论,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推进关系;4、假设一个前提,世界上就只剩下超人了,且超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样大家都是超人,那他去奴役谁呢,如此说来,大家都是超人又都是群众;5、再假设一个前提,世界上都是群众,且超人是历史的创造者,那么可以得出,世界上没有了历史,呵呵,因为按照尼采的说法,超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不是群众,呵呵,尼采当大家都不存在么;6、这些东西回答看他站在谁的立场,怎样角度,代表那个阶层的利益。
F. “上帝死了,死于对人类的怜悯”出自尼采哪本书,原话是
这句话出自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原句是:弱者的无能创造了彼岸世界,那个无人的、非人的世界。上帝的地狱就是对人类的爱和怜悯,它使人带上镣铐,使人落入自己布下的网。当人强大起来时,上帝就不再被需要。上帝应当被杀死,并已经被杀死,他死于对人类的怜悯,怜悯是钉死爱人类者的十字架。
(6)尼采创造扩展阅读: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写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包括德国,正在经历一场严重的思想和道德危机,许多被奉为神圣的国家观念、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被人们所抛弃。
尼采敏锐地看到了欧洲这场精神上的危机,因此,他借“查拉斯图斯特拉”这个虚构的超人形象向欧洲世界宣告了这种精神文明的危机,并呼唤一种生机勃勃的人类的出现。
1881年夏季,尼采因健康恶化辞去教授职务,来到以空气治疗胜地著称的瑞士的恩加丁,那里有为细长落叶松覆盖的山坡,清新明净的空气,嶙峋的岩石,寒冷的冰河。
在这种环境里,尼采感到心旷神怡,思绪如泉。他总是将散步或登山时萌发的想法抄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回去后加以整理,有时总要忙到深夜。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是这样创作的。它的第一、二卷都以十天时间一气呵成,第三卷在法国尼斯也以十天时间写成,第四卷则在1885年于蒙顿写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G. "男性为自己创造了女性的形象,而女性则模仿这个形象创造了自己。"出自哪尼采的哪本书
应该是《富于人性的、太富于人性的》第一卷,这本书里较多的说了这方面的内容。因为翻译专版本不同属,所以不能很确定章节页数,应该是在四百节左右的地方吧,凭记忆说的,我也不是很确定。
这句是他那本书里比较浅的一句话了,建议你看完这本书,他的叙述到今天的社会里,依然可见。
H. 创造了这个有价值的世界的是我们
“创造了这个有价值的世界的是我们”
好象出自是《尼采全集》第8卷163-164页
I. 尼采说的:我将与创造者、收成者、庆祝者相聚在一起,……这是什么意思
超人的成立必须具有日常中这三者的综合素质,才可超越这三者的俗成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