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肥皂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肥皂配方起源于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人们便将1份油和5份碱性植物灰混合制成清洁剂,在欧洲关于肥皂起源的传说很多,一说古罗马的高卢人,每遇节日便将羊油和山毛榉树灰溶液搅成稠状,涂在头发上,梳成各种发型。一次,节日突遇大雨,发型淋坏了,人们却意外发现头发变干净了。
又传说,罗马人在祭神时,烧烤的牛羊油滴落在草木灰里,形成了 “油脂球”。妇女们洗衣时发现,沾了“油脂球”的衣服更易洗干净。这都说明了人们用动物脂肪与草木灰(碱)皂已用千年历史。
考古学家在意大利的庞贝古城遗址中发现了制肥皂的作坊。说明罗马人早在公元2世纪已经开始了原始的肥皂生产。
中国人也很早就知道利用草木灰和天然碱洗涤衣服,人们还把猪胰腺、猪油与天然戌混合,制成块,称 “胰子”。
早期的肥皂是奢侈品,直至1791年法国化学家卢布兰用电解食盐方法廉价制取火碱成功,从此结束了从草木灰中制取碱的古老方法。
到了19世纪,德国人发明以电气分解食盐水来制作氢氧化钠;自此之后,苛性钠的普及,得以让肥皂从原本只有王宫贵族买得起的商品,摇身一变,变成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
(1)熟普发明时间扩展阅读:
中国古时在黄河流域使用皂荚来洗衣服,后来到长江流域就没有皂荚树了,于是他们又发现有另一种树,其果实跟皂荚的性能一样,可以洗衣服,但是,比皂荚更为肥厚丰腴,所以,给她取名叫肥皂子,也叫肥皂果。
香皂宋代时就出现了一种人工合成的洗涤剂,是将天然皂荚(又名皂角、悬刀、肥皂荚,通称皂角)捣碎细研,加上香料等物,制成桔子大小的球状,专供洗面浴身之用,俗称“肥皂团”。 宋人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记载了南宋京都临安已经有了专门经营“肥皂团”的生意人。
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录了“肥皂团”的制造方法:肥皂荚生高山中,树高大,叶如檀及皂荚叶,五六月开花,结荚三四寸,肥厚多肉,内有黑子数颗,大如指头,不正圆,中有白仁,可食。
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除了天然皂荚,如无患子等类的植物,也流传于民间,成为一种很好的洗涤剂。在西方,可能要追溯到4000年前古希腊的一个叫勒斯波斯的小岛。
当地人用动物祭天,由于焚烧动物时要用木材,木材的灰烬和动物脂肪混合产生了肥皂样的黄色物质。大雨把这些东西冲刷到当地妇女经常洗衣的河流中,她们发现因此衣服洗的更干净。虽然从古希腊开始,就可以发现使用类似肥皂的痕迹。
历史上记载有一个叫萨佛(Sappho,aponification)的女诗人,记载了这些故事。后来的人为了纪念她,就把这个过程叫作皂化,化学名称是制皂(SoapMaking)。
❷ 最早熟普洱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有的
呵呵,没你想象的那么遥远,熟茶是1975年前后才发明的工艺,直到上世纪九十年版代中期,工艺还只局限权在勐海、昆明这两个国营茶厂,后来随着国企倒闭职工下海,才流出的。
再多说两句,大叶种茶虽然很早就有了,云南少数民族把岩冷或者诸葛亮当作茶的祖师爷,三国时代距现在2000年。但普洱工艺确是清朝才形成的,但这是生茶,清代形成了六大茶山、马帮、七子饼、“夏饮龙井,冬喝普洱”。
❸ 普洱茶熟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普洱茶熟茶是1973年出现的。
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回普洱茶(熟茶答)的茶质温和,茶水丝滑柔顺、醇厚,适合日常饮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普洱茶(熟茶)的香气会变得越来越柔和和丰富。普洱茶(熟茶)以1973年为分界点,1973年之前没有熟茶。
普洱茶熟茶的发展
普洱茶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普洱茶采用“渥堆”发酵技术,1973年始重新进行尝试,1975年人工渥堆技术在昆明茶厂正式试制成功,从此揭开了普洱茶生产的新篇章。人工发酵技术研制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普洱茶自然后发酵时间过长(往往十几数十年)的问题,所以人工模仿自然发酵的过程以达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
1984年,现代普洱创始人吴启英通过普洱茶接种技术科学的方式,在保证普洱茶质量的情况下22天就完成了普洱熟茶的发酵转化。这是现代普洱熟茶的开端,为普洱熟茶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❹ 普洱茶都有哪些种类
普洱茶的种类有以下这些:
1、以茶种分类可分为阿萨姆种(普洱茶种)、非阿萨姆种(非普洱茶种)。
2、以茶树进化类型分类:野生型、栽培型、过渡型。
3、以茶树种植管理方式分类:野生茶、茶园茶(野放茶、台地茶)。
4、以市场自然分类:古树茶、野放茶、台地茶。
5、以中国茶的茶树品种划分,可分为有性系品种和无性系品种两大类。
(4)熟普发明时间扩展阅读:
普洱茶叶品类:
1、普洱紧茶
传统品类为芽茶、女儿茶制成的团茶、饼茶、茶砖,今发展为由6类散茶制成的普洱沱茶(含大、小沱茶)、普洱饼茶(含青饼、熟饼、方饼、圆饼、异型饼)、普洱茶砖3个品类。
2、普洱绿茶
普洱绿茶的品质特点为清汤绿叶,其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杀青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的酸性并便于揉捻;杀青的方法。揉捻的目的,是为了卷紧茶叶条索,适当破坏叶组织,使茶质容易泡出。
3、普洱红茶
制作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通过萎凋强酶的活性,使其在揉捻和发酵中茶多酚得到充分的氧化,形成特有的色、香、味,再经高温干燥破坏酶的活性,使其形成的特有品质得以固定。
4、普洱青茶
为轻发酵茶,其制作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五道工序,其特点在于做青,通过做青而达到青茶“绿叶红镶边”的特征。这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既有绿茶的甜爽,又具红茶的色、香,却无绿茶的微苦和红茶的涩味,香气清纯、汤色清亮、喉韵清爽。
5、普洱黄茶
为轻发酵茶,其基本工艺近似绿茶。制作经过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四道工序。其闷黄工序,是黄茶制作的主要特点,通过揉后温坯闷黄以改变茶叶的品质,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
6、普洱黑茶
为后发酵茶,采收一芽五、六叶的“普洱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个工序制作而成。制作特点是渥堆,在杀青和揉捻之后渥堆24天,使叶色变为油黑。其品质特点是叶色油黑、汤色橙黄主要用以制作紧压茶(熟)。
7、普洱白茶
为轻微发酵茶,其品质特点是茶的外表披上白色茸毛,色白隐绿。其制作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也不促进氧化作用,不炒、不揉,顺其自然。将鲜叶经过萎凋后,采取风干的方法进行干燥后即后。选用鲜叶,一般为一芽二叶,白茶的特征是色白如银,香气清纯、汤色淡黄,滋味甜爽。
❺ 智能锁十大名牌推荐的有哪些
智能锁十大品牌推荐:德施曼DESSMANN、忠恒智能锁、凯迪仕Kaadas、亚太天能TENON、Ezon(隶属于三星)、耶鲁YALE、第吉尔Keylock、普罗巴克 PROBUCK、必达BE-TECH、金指码Ksmak。
1、德施曼DESSMANN
DESSMANN/德施曼锁具诞生在德国斯图加特,2009年8月与网易、阿里巴巴等公司一起作为杭州市高新区的十大重点引进项目入驻中国。德施曼在产品外观和人性化的功能设计方面,非常注重贴合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也因此受到了市场的一致认可,成为智能指纹锁行业领军品牌之一。
凯迪仕的产品需经过层层检验后才能销入市场,致力于将最好的品质与服务送达给广大的消费者。凯迪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智能锁具综合测试实验室,产品通过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国防火与防盗检测认证等多重质量认证。
4、亚太天能TENON
亚太天能2011年成立于广州,创业以来,亚太天能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和创新体系驱动着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一个只有数人的研究所发展成为行业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制造商之一。
亚太天能是集指纹锁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为一体的专业供应商,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软件企业,销售网络遍布全球。
5、Ezon(隶属于三星)
Ezon借助三星的品牌影响力,短期得到一定的销售额。但是从长期来看,Ezon“骑墙”战略会稀释到三星作为电子产品的品牌价值,同时会影响到Ezon在指纹锁阵营中生存成长。
坚持“品质至上,以诚为本”,打造中国智能门锁贴心品牌。公司拥有强大的智能产品研发队伍,指纹锁产品经多项检测合格测试等。
6、耶鲁YALE
耶鲁(Yale)与韩国数码电子锁领导者易保(iRevo)合作,在锁具产品中融入先进的电子数码科技,创新研发出耶鲁电子数码门锁。耶鲁品牌目前遍布全球,被誉为当代锁具专家。
7、第吉尔Keylock
Keylock是第吉尔企业旗下知名的指纹锁品牌之一,是美国高端指纹锁品牌的代名词,Keylock是高安防性能及高档的高科技产品,逐渐成为现代居家品质生活的标签。Keylock经过多年时间不断研制设计及反复的临床检测,通过美国ANSI品质级别——40万次使用寿命认证。
8、普罗巴克 PROBUCK
深圳市普罗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0月被瑞士KABA集团正式并购,普罗巴克成为KABA旗下亚太地区中国市场全资子公司。普罗巴克指纹锁2008年6月成功进驻国家体育场"鸟巢",成为北京奥运会"鸟巢"指纹锁供应商。
9、必达BE-TECH
广东必达保安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坐落于广东顺德高新区科技产业园,专业从事以电子智能门锁产品为主的电子安防类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工作。智能门锁主要产品通过了美国BHMA电子锁156.25认证,美国UL安全认证,欧洲CE电子锁EN14846、EN1634认证。
10、金指码Ksmak
金指码在杭州拥有独立的研发、制造基地,产品涵盖指纹锁及相关智能硬件。指纹锁年产能达10万把以上,并具备完善的技术开发实验室和国内领先的品质检测中心,企业始终坚持创新、品质、安全的理念,不断引领着行业的发展,营销网络遍布全国27个省市。
选购总结:
作为普通消费者来说,在选择智能门锁的时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智能门锁的安全性:
1、智能锁的反应是否灵敏。
智能锁的反应是否灵敏是判断其质量和安区性的一个参考,可以通过实际的操作来感受不同智能锁在灵敏度上的区别。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是否出现电机频繁乱转的情况,如果有这种情况就要引起注意了。
2、安全防护设计是否全面
智能锁的安全防护设计一方面要借助机械设计部分,另一方面要借助电子电路设计部分。机器设计部分的安全评估方式还是比较好判断的。
比如锁芯的级别是否是C级等,而电子电路设计部分的评判方式则是一个难点。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判断电子电路的安全性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能否提供防护电磁干扰的相关说明。
3、功能性。
智能锁理论上能够提供多种使用方式,比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密码识别等等,另外还可以实现远程开锁等功能。虽然智能锁能够提供的使用方式比较丰富,但是每增加一种使用方式就会增加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不要追求过多的功能。
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价格,不少质量不过关的智能锁往往价格非常低,这也要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❻ 剪纸的历史来源、发展和现状
一、剪纸的历史来源
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6世纪),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艺术的出现的,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
《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与剪纸同出一撤,他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而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团花剪纸。这几幅剪纸,采用重复折叠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挡的处理手法。
二、剪纸的发展
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彭衙行》诗中有“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均可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 。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 。而更多的是中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 。
三、剪纸的现状
20世纪40年代,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剪纸开始出现。1942年,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此后,延安鲁艺的艺术家陈叔亮、张仃、力群、古元、夏风等人开始学习当地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民间剪纸,对民间剪纸进行了搜集、发掘、整理和研究,并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边区人民生产、生活、战斗的新剪纸。
作品运用了民间传统的样式,描写了抗日战争和边区建设的新内容。它推动了群众性剪纸的创作和发展,使传统的民间剪纸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944年,在陕甘宁边区还首次展出了西北地区的民间新剪纸作品,为新中国成立后剪纸艺术的发展拉开了序幕。可以说延安的剪纸开创了中国剪纸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导下,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主义新人新事的新剪纸,开拓了剪纸创作的道路,也丰富了中国民间装饰美术的形式和内容。在新剪纸的创作中除了表现各行各业新气象的剪纸外,儿童、体育、杂技、歌舞等也成为剪纸最常见的题材。
(6)熟普发明时间扩展阅读
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
在民间剪纸中有许多反映生产生活的画面,这些作品有着一个最大的相同点,就是对主体进行的夸大,大大的鱼、大大的辣椒、大大的蚕、大大的谷粒等,通过剪纸,人们虚构了美好的形象;来慰藉自己的心灵,来张扬人征服自然的伟大创造力,以期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并肯定人的力量,鼓舞人们继续奋斗的勇气 。
民间剪纸以各种形式表达出对生命的渴望,袒护生命,颂扬生命,表现生的欢乐,对生命的崇拜成为人们虔诚的信仰。《鹰踏兔》是民间洞房的喜花之一,也是传统纹样,在民间流传极广。鹰喻“阳”,同鸡、鸟、鸦一样。在民间神化中称太阳为“三足鸟”,民间称太阳为“鸦”。兔寓意“阴”民间称月为兔。民间剪纸中常见的坐帐花、喜花都以隐喻的方式表达出对生命繁衍生息的崇拜与追求。《扣碗》《抓髻娃娃》《鱼唆莲》等为主题的剪纸作品比比皆是。
❼ 熟普的工艺是何时发明的
你好,成熟的熟普工艺是73年左右试制成功的。
❽ 普洱茶熟茶从那年开始出现的
正式出现熟茶是普洱茶采用“渥堆”发酵技术,年始重新进行尝试,1975年人工渥堆技术在昆明茶厂正式试制成功,从此揭开了普洱茶生产的新篇章。
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 , 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堆捂等几道工序。鲜采的茶叶 , 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 , 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 , 韵味浓峻、锐烈而欠章理。毛茶制作后 , 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 " 熟茶 " 和 " 生茶 " 。经过渥堆转熟的 , 就成为 " 熟茶 "。
(8)熟普发明时间扩展阅读
主要功效:
熟普洱茶(生茶自然发酵也同)主要的活性作用成分是红茶素(TR)、黄茶素(TF)、茶褐素(TB)、没食子酸和维生素C等。发酵熟制的普洱茶由于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大分子多糖类物质的转化形成了大量新的可溶性单糖和寡糖,发酵中,维生素C也成倍增加,这些物质对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发酵过程使普洱茶中所含的黄酮类物质以黄酮苷形式存在,黄酮苷具有维生素P的作用,是防止人体血管硬化的重要物质。
含有丰富有益菌群的发酵熟普洱茶,在进入人体后不会对胃产生刺激作为,而且能够在胃的表层形成附着膜,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经常饮用可以起到养胃和护胃的功效。
❾ 普洱茶的种类有多少种
有6种。
1、生普洱茶与熟普洱茶
生普是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称为生茶。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苦味,涩味,汤色较浅或黄绿。
熟普是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称为熟茶。1973年勐海茶厂与昆明茶厂联合研制渥堆发酵法成功之后,当年昆明茶厂生产的茶砖因其茶汤金黄润泽,参枣味浓郁,备受普洱茶人推崇。
2、散茶与紧压茶
普洱散茶没有经过重力紧压,没有被压制成特殊的形状,仍旧保持其茶叶原本零散的叶形,有利于初识普洱者仔细观察叶片的外形,色泽,方便触摸叶片,感觉普洱茶叶的手感。
紧压茶是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重力紧压成某些形状,如圆形状(勐海大益牌七子饼茶),大小不同的沱型(下关沱茶),方茶(云南茶厂的方茶),砖茶(云南畜产品进出口公司的普洱砖茶)。
3、 干仓普洱与湿仓普洱
干仓普洱是陈放在干燥环境中而使其发酵的普洱。优质的普洱在其发酵及自然陈化的过程中总是被小心陈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普洱的卫生质量,保证没有霉点。
湿仓普洱是陈放在潮湿环境中而使其发酵的普洱。湿仓普洱通常被陈放在封闭的地窑里使其加速发酵。
(9)熟普发明时间扩展阅读
1、无论是经过长时间自然醇化或人工发酵工艺的普洱茶品,目的是让晒青毛茶的苦涩浓烈性味得到收敛,杂味散失,转化为茶汤明亮、醇厚甘滑、温润香纯的优良普洱茶品。
2、普洱散茶的级别按照由嫩到粗老的级别,大致划分为:宫廷普洱、礼茶、特级、一级、三级、五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