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鲁班发明木鸟

鲁班发明木鸟

发布时间:2020-12-25 02:16:32

⑴ 会飞的木鸟讲的是什么故事

古代向往飞行的神话,美妙动听,典雅隽永,激发了人们制造飞行器、把神话变成现实的兴趣。通过大胆地追求与努力,尝试去叩开通向蓝天的大门。

那些传说中的人物,都是我国古人幻想中的“飞行家”。那些传说和神话,说明人们没有放弃飞天的幻想,希望总有一天,能够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来飞去,而不甘心永远呆在地面上。

在我国的一部古书《山海经》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西方有个奇肱国。那个国家的人会猎取飞禽,还会造飞车。人坐着飞车就可以随着风飞到老远的地方去。汤的时候,有一次刮西风,刮来了奇肱国的人和飞车;隔了十年,有一次刮东风,又把人和飞车刮回去了。

奇肱飞车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关于飞行的幻想和神话,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个故事里,人们不仅不再把希望寄托在从来没有见过的会飞的“龙”的身上,而且也不再依赖“灵丹妙药”了。他们想靠自己的双手,制造出一种器械来乘风飞行。这个理想有了现实的意味。随着技术的逐渐进步,这个理想逐渐有可能实现了。

人最大的特点,是会把自己的幻想付诸实践。有飞行的理想,就必然有飞行的实践。

公元前5世纪初,正是我国春秋、战国交替的时代。那时候,学术很发达,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特别是生产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铁制工具已经开始广泛使用了;机械学、物理学、军事工程学的初步原理,也被一些人掌握了。在这个思想和物质的基础上,出现了墨子制造的会飞的木鸟。

墨子名翟,约生于公元前468年,约死于公元前376年。他是当时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又是多才多艺的科学家。以他为代表的一个学术派别,叫作“墨家”。墨家的学说,后来被汇集成一部书叫作《墨子》。在《墨子》里,主要记述了墨子的思想以及墨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此外,还有一部分,讲的是机械制造和战争防御的方法。在这部分材料里,还涉及有关力学、声学、光学、几何学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因此,《墨子》这部书,不仅是我国早期的哲学著作,而且是我国早期的科学著作。

墨子重视实践,曾亲手制作守城的器械,技术很高明。据说,他曾经带领300多个弟子专心研究飞行原理,花了3年的时间,制成一只会飞的木鸟,古书上把它叫作“竹鹊”或者“木鸢”。关于这件事,我国很多古书里都有记载。有的说:“墨子为木鸢,3年而成,蜚(飞)一日而败(坏)。”有的说:“墨子削竹为鹊,飞三日不下。”有的称赞那只木鸟,说它反映了当时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有的讥笑墨子,说他浪费三年时间造出一只飞了一天就坏了的木鸟。

根据古书上记载的材料,我们可以推测:那是一架用木材或竹材制成的鸟形飞行器,它或者利用高坡下滑的力量,或者凭借风力,可以上升起来,并且在空中飞行一段不短的时间。这种凭借空气的浮力在空中飘飞的飞行方式,叫作滑翔。但是也有人猜测,那只木鸟是模仿飞鸟制作的,因此,可能是振动翅膀来飞行的,不是滑翔。这种振动翅膀的飞行方式,叫作振翼(也叫扑翼)飞行。至于那只木鸟有多么大,古书也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从300人专心研究试制了3年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推想,那只木鸟的制作规模是比较大的,不会是仅仅像小鸟般大小。

关于制作“木鸢”的故事,也有人把它算在鲁班的账上。

鲁班,又名公输班,是我国春秋时代最著名的匠人。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把他看作土木工匠的始祖,亲切地称他为“鲁班师傅”。我国现在建筑工程方面的最高奖,就叫“鲁班奖”。他曾经制作过攻城用的“云梯”和水战用的“钩拒”,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发明。由于他的制作技术超过了同时代人的水平,因此人们把他神化了。后世人把许多同他不相干的工程,像北京城的角楼和赵州的石桥,都说成是他创造的。也有人把他看成是“木鸢”的发明者,而且夸大地说他曾经乘着这架木鸟飞到空中,窥探过宋国的都城。

在2000多年以前,科学技术水平还是很低的,没有条件制作能够乘人的飞行器。因此,上面的说法是否可靠,还没有定论。但是,鲁班和墨子同是著名的工程家,并且基本上是同时代人。墨子能够造一只会飞的木鸟,鲁班也未必造不了。只是从现有的史料来分析,鲁班造木鸟的说法,附会的成分更多一些。不管那只木鸟是墨子造的,还是鲁班造的;不管那只木鸟飞一日也好,飞半日也好,总之,反映了这样一个历史事件:那就是在2300多年以前,我国就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行器。这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应该看作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由于古书的记载太简略了,历代的学者又认为那只会飞的木鸟没有实用价值,所以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那只木鸟的制造方法也没有流传下来,这是很可惜的。

墨子或者鲁班制作的那只木鸟能够飞上天空,要是人装上两个大翅膀,是不是也能够飞上天空呢?一定有不少古人怀着这种想法和希望,也一定有不少古人曾经做过种种幼稚的飞行试验。

⑵ 鲁班为什么要发明木鸟

木鸟不是真的抄能飞,民间有太多袭关于鲁班的传说,据说在当时有两个很了不起的发明都出自于他手,例如攻城用的“云梯”和水战用的“钩拒”等,在那个时代,那种制作技术远远超过了同时代人的水平,所以后人便把他神化啦,不过他确实是当时很出名的匠人,我们现在还称鲁班为著名的工程家咯。古书还有记载过墨子,说他曾领着他的学生,花了几年的时间去制作了一只会飞的大木鸟,我想应该是类似现在滑翔机那样子的东西吧,据说是真的可以凭借风的动力又或是各方面的原因上升到了空中,虽然只是飞了一小会,但人们依然称赞其了不起,因为在当时,那已经是很高水平的表现了,古书上记载的名字是木鸢,但体积应该是比较庞大的吧,嘿嘿,现已经无从得知。

⑶ 鲁班造了个会飞的木鸟,动力是什么

弹簧的张力。
传动翅膀振动
跟我们小时候玩的铁蛤蟆一样。拧几圈它就自己向前跳的那种。

望采纳,谢谢!

⑷ 鲁班,公输盘,墨子,造出飞鸟!和机器人,它们的能源可能是什么怎么转换成智能运动力量

鲁班木鸟是一种会飞的机器鸟,用木材做成,内设机关,能在空中飞行,被机器人专家称为古代机器人。
鲁班是春秋后期我国著名的木匠,他在机械方面也是一位发明家,据《墨经》记载,他曾制造过一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具体的内容出自《墨子.鲁问》——“公输子(鲁班)削竹木以为鹊”,“三日不下。”他还造了能载人的大木鸢,在战争中担任侦查的任务。
关于鲁班木鸟在中国古代就有许多传说:在王允的《论衡.儒增篇》说“巧工为母作木马车,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
根据唐朝一本《酉阳杂俎》记述,鲁班曾远离家乡做活,因为念妻心切,就做了一只木鸢,只要骑上去敲几下,木鸢就会飞上天,飞回家去会妻子。没多久,妻子就怀孕了。鲁班的爸爸觉得很奇怪媳妇怎么会怀孕呢,于是鲁班的太太就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后来有一次,鲁班的父亲趁鲁班回家时偷偷地骑上木鸢,照样也敲了几下,木鸢也飞了起来。但哪知一飞竟然飞到了苏州,当地人见到由天上降下个人来,当他是妖怪,便将鲁班的父亲给活活打死了。
当然,这些传说带有神话色彩,显然是夸大了鲁班的发明,但他反映了人民对鲁班的崇拜和对天空的向往,期待有人能为他们制造会飞的机器鸟,带他们飞向远方。不仅鲁班,史书记载:墨子、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发明家张衡、韩志和、唐朝的高骈等都曾制造出会飞的木鸟.

⑸ 《墨子·鲁问篇》中如何描述鲁班制造木鸟

《墨子·鲁问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说的是鲁班造出的木鸟能乘风力飞翔,三天不会降落。

⑹ 鲁班有哪些发明创造

有云梯、木鹊、木工工具。

⑺ 鲁班的木鸟能飞三天吗

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但我认为墨子说得不对,后面再细说。 先说鲁班真的曾经发明过木鸟吗?真的飞了三天吗?那可是人类飞行史最重大的创举呀! 就算达不到“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只要能上天那也不简单。比如“竹蜻蜓”,手一搓就上天,这里面就包含了螺旋桨的原理。再比如滑翔机,这里面包含了现代飞机的升力原理,显然远不是那个时代能发明的。 还有比如风筝,孔明灯,虽然也都是中国古代的飞行器,但春秋战国时代恐怕还不大可能产生。而且那也不是用竹木削成的。 总之,我认为这不过是墨子的寓言罢了,先秦诸子都爱编点寓言,并非真有其事,其目的不过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哲学思想而已。 墨子在这里不过是用“极巧”和“极拙”做对比,先说最聪明的鲁班爷发明了一个大大超越时代的极高妙的,却毫无用处的木鸟,然后再举了个普通木匠制作的极简单,却很有用处的车辖,两相对比,从而引出了墨子的哲理—— 利于人才叫“巧”,不利于人,哪怕再巧妙,也只能称为“拙”。 而我认为:这道理大错特错,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别恰好就在这儿。 中国人太讲务实,缺少西方人那种浪漫幻想的科学精神。 西方人从古希腊时代就具有一种探索精神,对宇宙奥秘怀有极大的好奇心。 苹国砸在了牛顿头上,要是中国人不过骂一句“他妈的”,但牛顿却把目光从苹果树一直延伸到了月亮,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麦克斯韦研究电磁波的时候,完全想不到它能创造出一个五彩斑烂的信息时代,只是觉得“有趣”。 在西方的专利库中,有许多荒诞的发明创造,令人捧腹大笑,但正是这种疯狂的发明精神开创了工业时代。 就拿无数人倾其一生醉心研究的永动机来说,尽管永远不可能成功,毫无实际用处,但其中有许多精妙构思,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摩擦,克服阻力,这些巧思最终奠定了机械设计原理。 如果当年鲁班真能发明一个能飞的木鸟,就算只是个玩具,但必然含有高超的飞行科学原理,那将是中国的骄傲。 诸子百家是中国人思想最开放的时代,墨子是诸子中唯一的科学家,即使这样,也未能产生纯粹的不计功利的科学探索精神。 孔子对科学探索就更没兴趣了,所谓“子不语力乱怪神”,固然说明孔子对鬼神之类没兴趣,但同时对自然奥秘也没兴趣。孔子只关心人世,人与人的关系,君臣关系,父子关系之类。 孔子学说最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没人再去关心宇宙自然,即使天文观测也只是为了探查上天对天子的旨意,以验证人世吉凶。 当然,中国人在技术上不是没有“巧”,类似鲁班那样的工匠还在继续搞发明,但类似墨子这样的思想家却不屑于探究所谓“奇技淫巧”,所以只有技术,没有科学。 结果是,老大中国越来越老化腐朽,而充满好奇心的欧洲人却永葆活力。 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然只看重应用科技,只重直接效益,对那些一时间变不了现钱的基础科研从来舍不得投入,所以至今也获不了一项诺奖。 唉,看来墨子的“利于人谓之巧”大大的错了!

⑻ 鲁班木鸟的故事

根据唐朝一本《酉阳杂俎》记述,鲁班曾远离家乡做活,因为念妻心切,就做回了一只木鸢,只要答骑上去敲几下,木鸢就会飞上天,飞回家去会妻子。没多久,妻子就怀孕了。鲁班的爸爸觉得很奇怪媳妇怎么会怀孕呢,于是鲁班的太太就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后来有一次,鲁班的父亲趁鲁班回家时偷偷地骑上木鸢,照样也敲了几下,木鸢也飞了起来。但哪知一飞竟然飞到了苏州,当地人见到由天上降下个人来,当他是妖怪,便将鲁班的父亲给活活打死了。 唐人笔下记述的鲁班以巧手高艺制作载人飞行的木鸟的传奇故事,包含着用人工制造飞行器以征服天空的科学幻想。

⑼ 鲁班做木鸟,为什么当时人记载!是好玩吗!

是惊讶,就和现在航天飞船就入太空一样,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也会铭记于史册的

阅读全文

与鲁班发明木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