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激活发展动力而制定的重大发展方略,虽然是针对中国现阶段发展状况提出,但与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应对理念高度契合,对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亦提供了指导思想和价值意义。
第一,创新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一动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必将引发理论、制度、文化、技术等各领域创新,也将是一场终结西方“元叙事”,建立“中国话语权”的变革。通过打破西方价值体系垄断,使不同的制度、文化、文明互鉴共存,推进全球秩序和国际规则的创新发展。
第二,协调就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辩证发展、系统发展、整体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第二大经济体,既与新兴市场国家有着相似的改善民生的诉求,又面临与发达国家相似的转型升级的困境。由此,中国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既要坚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努力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结构中的发言权和话语权,又要积极寻找共性话题,增进与发达国家的协调沟通。
第三,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才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在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理念、制度体制等方面坚持绿色发展,需要中国和世界休戚与共,携手前行,共迎挑战。
第四,开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然选择。只有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才能实现经济全球化再平衡和世界共同繁荣发展,最终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为此,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开放发展”的理念,指出“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第五,共享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灵魂。坚持共享发展,就是着力增进世界福祉,增强人民获得感,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展示出中国“兼善天下”的世界观和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勇气和决心。
B.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名言名句
1、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巴金《寒夜》
劳动创造一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天道酬勤,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
2、科学属于全人类。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只有共同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凝成一股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推动社会前进。——茅以升《桥梁桁架的次应力》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3、人们都追求幸福。和平,只有她是这个地球上最接近幸福的捷径,并且是谁都能得到手。——希尔泰《幸福记》
只有强的国,才有千万家,和平能使百姓安居乐业。
4、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松下幸之助《我的梦,日本的梦,21世纪的日本》
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5、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
国家之间的权力分配未必要像过去那样通过战争等极端手段来实现,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有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各国可以通过国际体系和机制来维持、规范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维护共同利益。
6、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海塞《东方之旅》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C. 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因有以下4点:
1、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2、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3、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4、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3)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创造扩展阅读: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D. 为什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践需要
(1)①国家利益决定当代国际关系,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中国内倡导建立容亚投行符合各参与国的利益。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建立亚投行,加强国际合作,符合时代主题,顺应多极化趋势,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③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亚投行,勇于承担大国责任,有利于推动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④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有利于提高主权国家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
E. 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付出了哪些努力
加强领域合作,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各国人民生命安全
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F. 中国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贡献
1、中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合作
目前,欧洲和美国的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正在抬头。中国坚定支持多边合作,展示引领世界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广阔愿景。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体现了人类的共同价值观,与非洲传统文化中的乌班图思想非常相似,即共同发展和繁荣。”
2、‘一带一路’倡议等
近年来,中国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主张,为完善国际治理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的理念,既值得我们倡导,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中国是这些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一带一路”倡议是这些想法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中国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主张,为完善国际治理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的理念,既值得我们倡导,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中国是这些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一带一路”倡议是这些想法的具体体现。
3、极地参与解决全球问题
在促进社区建设与共享未来人类从一个想法到一个动作,中国已经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主动性,创造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绸之路基金,并积极参与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这些都表明了其行动的有效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6)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创造扩展阅读:
中国的治国理政理念和治国实践在国际上得到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同,国际影响力、号召力和塑造力进一步增强。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在这种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高度,与世界各国领导人承担的责任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构建世界”,等等,关于人类命运的重要问题和在不同的地方是重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形成了一个科学、完整、内涵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体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中国外交的重大创新。它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和热烈响应。它多次被写入联合国文件,产生了日益广泛和深远的国际影响。
参考资料:人民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展现行动力
G. 为什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
这是因为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
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
(7)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创造扩展阅读: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情况:
1、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和谐理念。世界各国尤其是强国之间没有和平相处,一切都无从谈起。近代以来的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刻骨铭心。
H. 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条件
努力学习,做好道德思想素质的提高。
I.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世界共识了吗
据报道,自2013年中国首次在国际场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以来,从“一带一路专”国际合作属高峰论坛到中共十九大报告,再到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这一倡议日益深入人心,已成为世界共识。
专家表示,目前中国已在全球最佳政治、经济制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它超越了唯我独尊、迷信武力的现行单极国际格局。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全世界都在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这一倡议的实施进程。
分析人士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将是应对反全球化、极端民族主义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