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手术室护士发明什么东西申请国家专利
很多啊,多功能手术台,手术刀,镊子,输液器,手套,等等
② 关于护理的小发明
护士这几个小发明,真得很给力!
沙袋固定装置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主要为无张力网片修补术,该手术所用时间短,恢复快,可降低术后疝的复发,但手术后血肿发生率较高,因此患者手术后医嘱予伤口压沙袋。
但是由于患者翻身或是侧卧,沙袋容易滑脱或是偏离位置,压迫止血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普外一科护士设计了一个沙袋固定装置。固定装置是在腹带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能够容纳沙袋大小的口袋,将沙袋放于口袋中,用尼龙粘扣封口固定,外层腹带粘扣扣好固定,能够很好的固定沙袋,即使患者翻身或取半坐卧位,沙袋仍然不容易滑脱或是偏离位置。
尿管固定装置
留置导尿是常见的护理操作,而多年来硅胶气囊导尿管固定法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其引起的并发症如泌尿系感染、尿道黏膜损伤、疼痛等也很是让临床护士困扰。
该科护士发明的尿管固定外固定装置将尿管置于大腿内侧,不接触床单,不易被粪便污染,阻断了细菌经尿道逆行进入膀胱的途径,减少了污染的机会,避免了因牵拉引起的阴茎头、尿道外口疼痛、溃疡等并发症,降低了脱管率,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护理人员识别标识
株洲市市中心医院患者在住院期间所有治疗护理都由专属责任护士完成,但在治疗护理集中的时段经常会有病人反映 “护士戴了口罩之后分不清谁是谁”。为了使患者更加容易识别自己的责任护士,该科制订了护理人员识别标识,让患者及家属方便快捷识别自己的责任护士。
一次性无菌用品分隔栏
一次性无菌用品的使用,关系到临床护理安全,因此护士在使用一次性无菌用品前,应确保在有效期范围内。但有时把即将超过有效期的物品与刚刚上新的无菌物品混放在一起,结果有的物品还未用完有效期就已到,造成浪费。因此该科在一次性无菌用品框内设计一个分隔栏,规范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减少因过期造成的浪费。
③ 国际护士节日是谁发明的
国际护士节是每年的5月12日,是为纪念现代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于1912年设立的节日。其基本宗旨是倡导、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
④ 护士这个职业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发明的
护士这个职业,既不是发现,也不是发明的,应该是从家庭保姆护理进化而成。
⑤ 护士小发明怎么做
直立式250ml瓶子剪掉上面彭大部分 给病人量小便
⑥ 女护士为何受邀为武汉大学学生上课
上班时配药打针护理病人,下班回家后构思专利,希望通过自己的发明改善患者就诊体验,也让护理工作更加便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32岁的女护士陈美桂,三年内捧回17个国家发明专利,还登上武汉大学的讲台。
陈美桂琢磨,如果能发明一个集碾药、喂药为一体的装置,不但能让碾药方便省力,还可杜绝药物串用风险。经过两个多月的摸索,2014年1月,她发明了一种带有碾磨功能的固体药物鼻饲注射器,并成功申请国家专利。
此后,陈美桂一发而不可收,“痴呆患者识别手环”“多图形采血试管架”“置留采血组合装置”……从2014年到2017年,她总共捧回17个发明专利,不少同事都喊她“护士发明家”。
“我特别享受专利申请成功后,拿到专利证明的成就感。这也是让我废寝忘食地思考、申请发明专利的动力之一。”陈美桂表示,家人和同事对自己的爱好都非常支持,科室主任、护士长也常常对自己的发明提建议。
钻研发明几乎成了陈美桂业余生活的全部,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影响工作。相反,她更加精益求精地从事本职工作,连续四年被评为医院优秀护理工作者。
在陈美桂的带动下,中南医院神经内科的护士站掀起了一股发明热,多位护士都效仿她琢磨如何完善工作细节,并尝试申请专利。
陈美桂在发明创造上的成绩引起了高校的关注。去年,武汉大学健康学院向她抛来橄榄枝,邀请她为健康管理系的本科生讲授“护理创新与创业”这门课程。“得到这一消息时我几乎不敢相信,没想到能有机会走上大学讲台。”陈美桂表示,她结合护理工作和发明创新方面的经验,和学生们进行分享。一些学生们也为她的发明提出了建议。
武大健康管理系副主任张青表示,陈美桂虽然只有本科文凭,但在护理实践和发明创新等方面成绩突出,因此破格让她担任选修课程导师,为本科生授课。陈美桂的讲课受到了学生的好评,学院打算继续聘用她。
去年,陈美桂还考上了武汉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研究生,工作、读研、授课、发明,她的生活更加忙碌和紧凑。虽然更忙了,今年也忙里偷闲申请了12项发明专利,目前正在审核中。
但由于种种原因,陈美桂的绝大部分专利并没有转化为产品,真正用于临床护理。
据了解,近些年来,江城多家医院护士的小发明达数百项。但由于制作成本、生产专业化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发明最多只能在本医院使用,难以转化成产品造福大众。
江城多家医院科研处负责人认为,护士们的发明实用性很强,成本也不高,具备较大市场潜力。但是,缺乏将专利和生产企业衔接的桥梁,导致大部分专利只能躺在纸上。
中南医院科研处副科长高卫表示,护士们的多数发明专利,都是对身体有侵入性的护理器械。在临床应用前,其安全性、实用性等需严格考证,因此转化为产品的周期较久。近年来,医院一直在尝试将陈美桂等护士的发明专利推向企业,目前部分专利被扬州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看中,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实现量产。
⑦ 护理发明怎样申请专利
专利的种类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规定,在我国专利法中规定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在香港专利法中规定有:标准专利(相当于大陆的发明专利)、短期专利(相当于大陆的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在部分发达国家中分类: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发明专利
我国《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对发明的定义是:“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专利
所谓产品是指工业上能够制造的各种新制品,包括有一定形状和结构的固体、液体、气体之类的物品。所谓方法是指对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各种产品的方法。发明专利并不要求它是经过实践证明可以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技术成果,它可以是一项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或是一种构思,具有在工业上应用的可能性,但这也不能将这种技术方案或构思与单纯地提出课题、设想相混同,因单纯地课题、设想不具备工业上应用地可能性。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主要体现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取得专利的发明又分为产品发明(如机器、仪器设备、用具)和方法发明(制造方法)两大类。
实用新型专利
我国《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对实用新型的定义是:“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
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同发明一样,实用新型保护的也是一个技术方案。但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范围较窄,它只保护有一定形状或结构的新产品,不保护方法以及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注重实用性,其技术水平较发明而言,要低一些,多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都是比较简单的、改进性的技术发明,可以称为“小发明”。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授予实用新型专利不需经过实质审查,手续比较简便,费用较低,因此,关于日用品、机械、电器等方面的有形产品的小发明,比较适用于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我国《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对外观设计的定义是:“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并在《专利法》第二十三条对其授权条件进行了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相对于以前的专利法,最新修改的专利法对外观设计的要求提高了。
外观设计与发明、实用新型有着明显的区别,外观设计注重的是设计人对一项
产品的外观所作出的富于艺术性、具有美感的创造,但这种具有艺术性的创造,不是单纯的工艺品,它必须具有能够为产业上所应用的实用性。外观设计专利实质上是保护美术思想的,而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是技术思想;虽然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与产品的形状有关,但两者的目的却不相同,前者的目的在于使产品形状产生美感,而后者的目的在于使具有形态的产品能够解决某一技术问题。例如一把雨伞,若它的形状、图案、色彩相当美观,那么应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如果雨伞的伞柄、伞骨、伞头结构设计精简合理,可以节省材料又有耐用的功能,那么应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对象,是产品的装饰性或艺术性外表设计,这种设计可以是平面图案,也可以是立体造型,更常见的是这二者的结合,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主要条件是新颖性。
⑧ 医学护理学上有创新发明的人物
1968年,瑞典的发明应用到癌症治疗头部伽玛刀,作为第一代的无创治疗设备,回被誉为医学治疗史答上的一次革命。 1997年,通过改进和创新,这是由中国人开发的头部伽玛刀,一种非侵入性的方式来治疗全身肿瘤的精确的“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体内伽玛刀问世,为世界放疗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