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梁启超的故事中三才指什么
三才者,天地人;三教者,儒道释;四时者,春夏秋冬;四水者,江河湖海。
另,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B. 天地人三才最早出自那里
“三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
《周易》最早、最明确、最系统、最深刻地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伟大思想。这个思想早就深入中华民族之心,贯穿于中华民族的人伦日用之中,牢固地培育了中华民族乐于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对天地与自然持有极其虔诚的敬爱之心。
三才就是天地人,天干就是代表天机道,地支代表地脉道,藏干代表人间道,命数就是这个天地人三才之道组成的,如果天命不能变,而地脉道地理环境,和个人的努力,就是人间道改变了,三分之二改变了,就大了天命天机道的三分之一。人的命就会改变。那些听天由命的说法是一种消极的思想。
(2)三才是谁发明扩展阅读:
天
什么是天呢?古人说:“彼上而玄者,世谓之天。”玄,即青色,所以天又被称为“苍天”“青天”。从造字上看,“天”的甲骨文,就像一个人顶着一个方形的脑袋。画成方脑袋是造字法中一种朴拙的强调方式,所以它的本义就是人的脑袋。
因为天在人的头顶上,就像一个盖子笼罩着世间万物,恰如人戴了顶大帽子,梁启超说“天戴其苍”,所以“天”后来又引申指天空。可见,古人看待天,是从人自身出发的,并没有把它当作神性的存在。从造字之初的文化心理上,就决定了中国人看待天跟西方有着很大的分别。
古人遇到灾难的时候,常常反思:是不是我们做错了什么呀,上天竟然这样责罚我们?作为上天在人间的代表的帝王,有时候甚至会下“罪己诏”,以祈求上天的宽恕。我们普通人遇有挫折的时候也会向天呼告:“天哪,该怎么办?”“苍天啊,给我指条明路吧!”
项羽遭遇垓下之围,被迫乌江自刎前,慨叹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将失败的原因归罪于上天。这是敬畏天的一面。但中国人往往把天看作自然的天,而不是神。普通老百姓遇到不公,可以指斥天地。
《诗经·秦风·黄鸟》说:“彼苍者天,歼我良人!”意思是说,苍天啊,你开开眼吧,怎么能让好人死掉呢!?言外之意,上天瞎了眼。当然,古代的唯物论者更进一步。荀子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自有其演进的规律,并不会因为尧帝贤明就多待一会儿,也不会因为桀纣暴虐而突然失控,因此,与其“大天而思之”(崇拜天而仰慕它),不如“物畜而制之”(像动物一样养起来控制它);与其“从天而颂之”(追随天而歌颂它),不如“制天命而用之”(控制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这样的思想可以说是很进步的。
地
什么是地呢?古人说:“下而黄者,世谓之地。”意思是说,在下边呈现黄色的,就是大地。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一句话“地履其黄”,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可见,古人认识地,也是以人为视角去看的。中国是农业国,中国人对大地和泥土有着深厚的感情。
我们本土的创世神话是女娲造人,传说女娲就是抟黄土和甩黄泥造的人。因而,古人对大地充满感恩和敬畏,这从对大地的称呼中可以看出。黄色,是人们对大地最直观的感知,所以古人常用“黄”指称大地,比如“黄庭”“黄舆”,甚至用“金”色来美称。
如南朝时张正见《从永阳王游虎丘山》诗曰:“瑞草生金地,天花照石梁。”金子一般的土地,表现出人们对土地的珍视。大地广大无边,浑厚诚朴,因而古人又将大地称为“大块”“巨块”“厚地”“厚坤”。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写道:“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地不仅孕育了万物,而且以阳春烟景、桃李芳园,激发着诗人的灵感。大地化育万物,甚至人类也是由泥土造就,大地对于人来说,就像母亲一样,所以古人又将大地称为“大母”“万物母”。
古人对天地的认识,因为科技水平的限制,往往只能从观察和直觉入手,因而古人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这虽与科学相悖,却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天坛圜丘、祈年殿的圆融,地坛各种建筑的方正,正是这一观念的最集中体现,而“外圆内方”也成为中国人推崇的处世之道。
人
接下来说人。古人认为,在天地之间,“唯人独能偶天地”,表现出对人的重视。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任何事情要想成功,必须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而其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这里突出强调人的价值,但并不意味着忽视天和地。
睿智的古人善于“法天则地”,从天地之道中取法,为人所用。《周易》中有句著名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天道是刚健有为的,人呢,就要像天那样,努力向上,不断进取,不屈不挠。
而地道是宽厚包容的,她张开怀抱,吸纳一切,包容一切,承载一切,有着无与伦比的气度和胸怀。人应该向大地学习,胸怀宽广,增厚美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正因为自强不息,中华民族才能经历重重磨难而文明薪火不绝,甚至愈挫愈勇;正因为厚德载物,中国文化才能吐故纳新,兼收并蓄,历经数千年仍卓然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C. 唐朝三才是谁
三才?才子还是才女?唐朝三大才女:薛涛、鱼玄机和李冶。唐朝才子比较多,最有名的三位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D. 三才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哪三才
E. 起名学中的三才五格是从哪里传来的
谓三才,就是指五格中的「天格、人格、地格」。在三才五格的命名格式中,以天格、人格、地格之三才格式最重要,因为天地人三才为一体、相互关连。
三才五格剖象
「姓名五格」充分体现了汉字笔画和中国民间占卜术在姓名上的结合。五格是天格、人格、地格、外格、总格等五格:
天格:天格又名"祖先运"为姓的笔画数加1(单姓)或者姓的笔画之和(双姓),为祖上所传,永世不变,故其数理好坏对人无直接影响,可以尽视为父母、长辈、上司之关系。但对照人格,其左右人之成功与否,缺有绝对之权力。
人格:人格又称 「主运」,乃姓名之灵,为单姓或者双姓第二字之笔画加单名或者双名第一字之笔画之和;人格乃姓名之中心点,关系人一生之命运。更可观察其人之个性,修养、才华、事业、婚姻等……。
地格:地格为名字之笔画数总和,又称「前运」司中年前运,(既36岁以前)之好坏,也称(基础运)也可视为与子女或部下之关系,左右吉凶福祸。
外格:外格为姓名剖像两端字笔画数之和(包括假成格),又称「副运」,辅援主运的重大部分以及本人的社会交际关系。此格用来观察家族缘之厚薄,环境之良否,人际关系好坏。
总格:总格为所有笔画的总和,又称「后运」乃主中年至晚年之命运,也不过也影响到中年前之命运。
各格的笔画数都有一定的规则,以避祸祈福。现仅举「五格剖象」的实例二则:
按五格剖象法的理论,认为三才(即天格、人格、地格)配置得如何,即其相生相克的关系如何,影响着一个人事业成功率的高低。从统计来看,凡人格为3、 5、6、11、13、16、21、23、24、25、31、32、35、37、41等数,且与天、地两格又好者,将多得幸福,事业顺利,婚姻美满,可谓富贵双全之命;若人格为 4、9、10、14、19、20、22、34、44等数,则为凶数,兆应你遭受苦难、挫折,身处逆境、甚至患病遭致非命。
此外,凡人格为7、8、17、18等数者,一般意志坚强,能于逆境中成功,惟个性生硬,得罪人多,凡人格为27、28等数者,为人欠谦虚,易染病,易遭谤,事业上亦难有建树。在港台和海外华人的姓名文化中,汉字的字形、字义与十二生肖结合,制约着命名用字和命名活动。
F. 三才五格是谁发明的
所谓三才,就是指五格中的「天格、人格、地格」。在三才五格的命名格式中,以天格、人格、地格之三才格式最重要,因为天地人三才为一体、相互关连。三才五格剖象「姓名五格」充分体现了汉字笔画和中国民间占卜术在姓名上的结合。五格是天格、人格、地格、外格、总格等五格:天格:天格又名"祖先运"为姓的笔画数加1(单姓)或者姓的笔画之和(双姓)eimq为祖上所传,永世不变,故其数理好坏对人无直接影响,可以尽视为父母、长辈、上司之关系。但对照人格,其左右人之成功与否,缺有绝对之权力。人格:人格又称「主运」,乃姓名之灵,为单姓或者双姓第二字之笔画加单名或者双名第一字之笔画之和;人格乃姓名之中心点,关系人一生之命运。更可观察其人之个性,修养、才华、事业、婚姻等……。地格:地格为名字之笔画数总和,又称「前运」司中年前运,(既36岁以前)之好坏,也称(基础运)也可视为与子女或部下之关系,左右吉凶福祸。外格:外格为姓名剖像两端字笔画数之和(包括假成格),又称「副运」,辅援主运的重大部分以及本人的社会交际关系。此格用来观察家族缘之厚薄6环境之良否,人际关系好坏9总格:总格为所有笔画的总和又称「后运」乃主中年至晚年之命运,也不过也影响到中年前之命运。各格的笔画数都有一定的规则,以避祸祈福。现仅举「五格剖象」的实例二则:按五格剖象法的理论,认为三才(即天格、人格、地格)配置得如何,即其相生相克的关系如何,影响着一个人事业成功率的高低。从统计来看,凡人格为3、km怠ⅲ丁ⅲ保薄ⅲ保场ⅲ保丁ⅲ玻薄ⅲ玻场ⅲ玻础ⅲ玻怠ⅲ常薄ⅲ常病ⅲ常怠ⅲ常贰ⅲ矗钡仁矣胩臁⒌亓礁裼趾谜撸嗟眯腋#乱邓忱橐雒缆晌礁还笏蝗羧烁裎。础ⅲ埂ⅲ保啊ⅲ保础ⅲ保埂ⅲ玻啊ⅲ玻病ⅲ常础ⅲ矗吹仁蛭资子δ阍馐芸嗄选⒋煺郏泶δ婢场⑸踔粱疾≡庵路敲!〈送猓踩烁裎贰ⅲ浮ⅲ保贰ⅲ保傅仁撸话阋庵炯崆浚苡谀婢持谐晒Γ└鲂陨玻米锶硕啵踩烁裎玻贰ⅲ玻傅仁撸饲非椋兹静。自獍乱瞪弦嗄延薪ㄊ髟诟厶ê秃M饣说男彰幕校鹤值淖中巍⒆忠逵胧そ岷希圃甲琶米趾兔疃
G. “三才”出自哪篇古文
三才:指天、地、人。语出《易传·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H. “三才阵”是谁发明的﹖
戚继光创立的鸳鸯阵演化的两种阵形也称为三才阵和小三才阵。 由鸳鸯阵变化的两仪阵(两伍分开)。
大三才阵
大三才阵横队,就是把两伍并列的队形变成横队,队长持牌居中,左右各一狼铣,狼铣左右为两长枪拥一牌(实际上这还有其他伍交错排列),短兵在后……这是为了在比较宽的横路上战斗运用的。
小三才阵
小三才阵横队,“狼铣居中,左右各一长枪,长枪左右短兵和牌,一伍平列”,这是在窄路上采用的阵形。
一头两翼一尾阵,把参战部队分成四部分,最前者为头,是正兵,主要的进攻部队;两翼为奇兵,保护头的侧后方向,在适当时机进攻敌人的侧翼,尾是策应部队(相当于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任意方向
I. 关于天,地,人为什么称为"三才
三才就是天地人,天干就是代表天机道,地支代表地脉道,藏干代表人间道,命数就是这个天地人三才之道组成的,如果天命不能变,而地脉道地理环境,和个人的努力,就是人间道改变了,三分之二改变了,就大了天命天机道的三分之一。人的命就会改变。那些听天由命的说法是一种消极的思想。
“三才之道”影响深远。老子的“三生万物”思想,实质就是三才生万物的思想。孔子认为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因为天、地、人三才每才都有两种变化可能(天——阴阳;地——柔刚;人——仁义),这样三才排列组合只有八种可能,也就是二进制2的3次幂。
(9)三才是谁发明扩展阅读
三才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可谓源远流长。如盘古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其实表现的就是天、地、人三才思想,那时古人就把人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其他古老的神话,也包含着三才思想,如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地覆东南,自此天道左行,地道右迁,人道尚中。这是三才思想的升华,但是,还只停留在天、地、人各行其道的水平之上。
到了《易经》的时代,人们终于发现:人可以向天、地学习,人道可以与天道、地道会通,通过法天正己、尊时守位、知常明变,以开物成务,建功立业,改变命运,成就了“三才之道”的伟大学说。
J. 三才思想最早产生于哪个时期
三才思想在我国出现很早,在《易·系辞下》中已有“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的说法。但只是一种哲学思想,将三才思想发展成一种农学理论宋指导农业生产,则是在战国时期。首见于《吕氏春秋·审时》记载:“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文中的稼,指农作物,人指耕作栽培,天指季节气候,地指土和水。意思是说农作物的生长要靠人的耕作栽培,要靠土和水生长,要靠季节、气候养育。这三者之中,人的因素又是处于第一位。这就明白地概括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及其在发展生产中所处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