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框架结构为什么要先浇柱后砌墙
框架结构为什么要先浇柱后砌墙?
答:框架结构的墙是填充墙(所谓填充必后砌),不是承重墙,否则受力不明确,不符合结构体系。但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强制性条文3.9.6规定:
框架结构指由柱子、纵向梁、横向梁、楼板等构成的骨架作为承重结构,墙体是围护(填充)结构。
B. 柱子怎么样浇筑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浇筑混凝土柱: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2、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4、振捣器(棒)经检验试运转合格。
5、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
(二)材质要求
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供应商具备相关的生产资质及生产、运输能力。
2、钢筋:钢筋的级别、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质量符合现行标准。表面无老锈和 油污。必要时做化学分析。
7、脱模剂:水质隔模剂。
二、操作工艺
(一)作业准备
1、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保护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是杏符合规范要求。
2、木模板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3、施工缝的松散混凝土及混凝土软弱层已剔掉清净,已经露出石子,并浇水湿润,无明水。
4、柱钢筋安装完毕,并通过隐憋验收。
(二)混凝土搅拌
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供应商具备相关的生产资质,及生产能力,且完全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三)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运输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90分钟。
(四)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砼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砼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1000px)。振拇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一lOcm,以使两层砼结合牢固。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问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问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小于2h时,则应当执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
(五)柱的混凝土浇筑
1、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5--250px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1250px,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2、本工程柱高最高在12。8m,第一浇筑高度7.9m,第二次浇筑从7.9m到柱顶。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时,在2.6m及5m处,留施工洞口,浇筑混凝土时,在模板侧面洞口处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模板洞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
3、柱混凝土浇筑采用分段作业,共分两个流水段,第一次浇筑B-F轴以南的高柱,共计21条柱子,余下的柱子作为第二个流水段。每个流水段内的柱子混凝土浇筑采用作业法,每个柱子分作三个流水段。即第一个柱子浇筑到2.6m处时,留下时间给木工进行施工洞口的封闭,保证混凝土的正常沉降,同时开始进行第二个柱子的混凝土的浇筑,浇筑方法同第一个柱子,待全部柱子2.6m以下浇筑完成后,进行柱子2.6m—5m之间的混凝土浇筑,浇筑方法同2.6m以下。第三浇筑到牛腿表面。
4、牛腿以上的柱子混凝土浇筑牛腿以下的柱子混凝土浇筑方法相同。
5、柱子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应当经过计算后确定,并且应当计算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量,混凝土振捣人员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保证振捣人员能够看清混凝土的振捣情况。
4、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不留施工缝。
5、浇筑完后,应及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六)养护
1、柱子的混凝土养护利用场地周边的临时用水,并用管道接到外架上,在7.8m处留出接口,利用软管接到养护的柱子处。
2、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三、混凝土试块留置
按照规范规定的试块取样要求做标养试块的取样。
四、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2、露筋:原因是钢筋垫缺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3、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4、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振捣不实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C. 全框架浇柱子,自拌混凝土好还是商品的好为什么
个人认为自拌的好,就是麻烦些
D. 柱子是怎么来的
柱子起源很早,人类为了建筑房屋,首先发明了柱子,最初的柱子是用石材和木料构成,起码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
E. 5米悬空粱巳浇好配筋太小想在梁中加拄怎么加柱起承重作用吗
众所周知,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中,悬挑梁下设置构造柱是常规做法,主要用于悬挑梁下围护墙体的构造加强和约束变形,悬挑梁通常是建筑物外挑阳台、外廊等部位的主要受力构件,梁下没有竖向受力传导结构构件,完全靠悬挑受力,因而悬挑梁的主要受力钢筋是梁的上部钢筋。如果悬挑梁下的构造柱随同悬挑梁等受力构件同步施工,由于施工方法操作不当,往往导致构造柱与悬挑梁一同现浇成型,这样就导致构造柱成为悬挑梁的一个竖向受力支点,一是构造柱因为截面和配筋较小难以承受悬挑梁传递的竖向荷载,
二是悬挑梁的钢筋受力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上部钢筋受力转变为下部钢筋受力,完全违背了设计原理,存在很大的结构安全隐患。如果单独浇筑构造柱混凝土,然后再采取隔离措施后浇筑悬挑梁等结构构件混凝土,则施工效率很低,成本很大。因而传统做法是二次结构施工,待悬挑梁等结构构件施工完成后,再行施工悬挑梁下构造柱,但这种工序施工成本较大,质量和安全不易保证,对此建筑技术人员很是苦恼。现在有一种方法是在悬挑梁下构造柱底部提前铺设一块泡沫板,先后采用与悬挑梁等结构构件同步施工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构造柱底部竖向压缩变形转化为构造柱顶部与悬挑梁的隔离,这个方法并不科学,也经不起实践检验,一个是因为受钢筋握裹力的约束,构造柱混凝土很难下移实现与悬挑梁的隔离,除非构造柱完全破坏失效,二是这样操作导致构造柱底部基本没有混凝土,构造柱底部也就一点刚度没有,根本就起不到构造柱的应有作用,而且还很容易导致渗漏。如何找到一种既操作方便、又减少成本、又保证质量和安全、又真正发挥构造柱和悬挑梁的工作原理的有效方法,是建筑领域技术人员持续追求和改进的研究目标。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悬挑梁下构造柱施工方法,既能有效实现悬挑梁与悬挑梁下构造柱的隔离,又能实现悬挑梁与悬挑梁下构造柱同步施工的工艺方法,来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悬挑梁下构造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a.配制构造柱模板,按照构造柱模板与悬挑梁模板立面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则在此面开设抽屉固定仓的抽屉开口,并在抽屉开口位置下部开设溢浆孔,然后在构造柱模板的另外三面的顶部内侧增设三面环形板条;
b.定制能够抽拉配合的抽屉固定仓和抽屉活动仓,在抽屉固定仓的上下板上开有混凝土浇筑洞口;
c.安装悬挑梁下构造柱竖向钢筋和构造柱箍筋,并对构造柱箍筋的顶部标高做适当调整,使得构造柱箍筋的上部同时起到抽屉固定仓的定位托架作用;
F. 旧梁上加个浇筑的柱子怎么做
钻孔植筋是常用法
G. 高柱子如何浇注
高柱子需要用锤子运输机械吊运混凝土或者直接通过混凝土输送泵直接打上去。然后是振捣,需要用串筒将混凝土浇注到柱子中防止跌落距离过大产生混凝土离析,然后用适当功率的振捣棒振捣。
浇筑混凝土柱: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振捣器(棒)经检验试运转合格。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
(7)浇柱子发明扩展阅读:
浇注钢锭或铸钢件前,应对浇注场地仔细检查,排除事故隐患,并对盛钢桶作检查,如果机械有故障,内衬烧损超过规定厚度及塞头砖与注口砖吻合不良时,应停止使用。
各种工具、吊具及废钢、垃圾,不准任意堆放和堵塞通道,应及时运走或放到指定位置。检查锭模内壁或盛钢桶时,必须使用36伏的安全电压行灯,盛钢桶吊至出钢槽下后,不准进入桶内工作。如需检查,必须将盛钢桶吊离出钢槽位置。
行车吊运钢锭、锭模、冒口、中注管、铸件及盛钢桶时,必须挂稳固牢,按照行车工、起重工安全规程操作。特大物件及满载的盛钢桶吊运时,必须前后各设一人监护,并由两人配合指挥。禁止一切人接近吊物或在吊物下停留、通过。吊挂所用链条、钢丝绳须仔细检查,防止断裂事故。
H. 柱子在浇筑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如下:
(1)应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条件制定浇筑方案,确定浇筑起点,进展方向,厚度和浇筑顺序。以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
(2)按要求对不同基面采用相应方法清除干净,并不得有积水。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和垫块的位置、数量及紧固程度,侧面、底面垫块至少为4个/m2,垫块绑扎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不得使用砂浆垫块,采用细石垫块时,其抗腐蚀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当采用塑料垫块时,其耐碱和抗老化性能应良好,且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
(3)仔细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严密性和支撑程度,数量、位置。
I. 后浇柱是怎么施工
很多构造柱子也是后浇筑的。
通常的办法是在顶板开洞,或者本身就有预留洞口,然后支模板浇筑就是了。一般构造柱子在设计上都是不承重的,所以不用太担心。
如果是框架柱,而后浇筑。。。。。。。这个项目经理可以回家种地了。
如果是后浇筑的板,一般都是后浇带来到的,后浇带的施工方法一般在结构设计总说明里面会有。
也是吧混凝土交界面清理干净,凿毛,支模板,加密钢筋,加止水钢板,高一标号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
J. 混凝土怎样浇灌柱子
先弄个你要灌柱子的模具质量要好 就是保证混凝土浇的是圆的 然后弄个细一些的导管 通道水底
水泥浆要有180的塌落度 从细导管倒下不能间断 混凝土会在模具内慢慢升高保证导管一直在很凝土里面不能超过混凝土高度 一直灌到你需要的位置 工程中模具一般是用土填满掉要打桩位置在土里打个井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