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的层次

创造的层次

发布时间:2021-08-04 18:13:16

『壹』 创造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而且这个有更多层面

创造,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主观地制造客观上能被人普遍接受的事物,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 简而言之,创造就是把以前没有的事物给产生出或者造出来,这明显的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自主行为。因此,创造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有意识地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

『贰』 创造力水平分哪几个层次创造力水平有哪几个层次

就算你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你还是不懂得如何去创造。创造是不遵守任何规律和依据的,世界上至少90%的人只能理解有规律的事物。对于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来说,创造力水平、成果的层次取决于他不断地努力和追求。

『叁』 根据创造产品的性质与复杂性将之分为哪些层次

泰勒根据创造产品的性质与复杂性将之分为以下几种层次
1、表达式的创造 2、生产式的创造 3、发明的创造 4、涌现的创造

『肆』 创造的五个层次是什么

创新,在最浅的层抄次上,是产品的创新,比如电灯、手表、计算机、因特网
我们的产品创新之所以会落后,是因为缺乏支撑产品创新的一个必要基础——组织创新。这是创新的第二个层次。
这就涉及到创新的第三个层次。所有的组织都必须形成概念、形成制度、形成游戏规则,将组织的运作以概念、规则、法律等形式固定下来,从而具备可复制性、可预期性;所有人都可以按照规则操作,使得整个社会的竞争是有序的。在竞争中,真正的创造发明将得到奖励,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行为将会被惩罚、淘汰。只有这样,组织和社会才能正常运转并行之有效,否则只会是一片混乱,创新更是无从谈起。
以上所有这些创新,都是由谁来完成的呢?是一个一个以某种形式组织起来并按照游戏规则行事的个人。因此,创新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人,这是创新的第四个层次。
比人这个层次更高的,是怎样才能创造一个环境,让个体具有真正独立的人格,成为我们上面所说的安宁的、踏实的、有创新精神的人。这就要求实现对产权的保护,对人的基本权利的保护。这是创新的第五个层次。

『伍』 创造力水平是有层次的,那么创造的成果有没有层次请举例说明

就算你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你还是不懂得如何去创造。创造是不遵守任何规律和依据的,世界上至少90%的人只能理解有规律的事物。对于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来说,创造力水平、成果的层次取决于他不断地努力和追求。如果一个人有这方面的才能并且自身意识到,我觉得这是个很大的突破。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考试都有标准答案,只有符合标准答案才能给分才能考上大学。这种教育制度必定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都大同小异,不是吗?我们在这近一二百年来对全世界几乎没有什么重大的贡献,人口接近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却占用地球近四分之一的生存资源,以英美为首的发达国家不剥削我们才怪。贡献就是源于不断地创造。大追求有大创造,小追求有小创造。你问的这个问题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是个没多大意义的问题。我认为你没必要花时间在这些问题上。最重要的是 你应当如何去思考?这个必须由你自己来定义,否则只能和创造力无缘。人生不就是解开生命的意义过程吗?这又是相对的,呵呵

『陆』 谈创造性思维分层概括

全文可分为四层。第一层(1、2、3段)指出创造思维的必要性(提出答案并非只有一个,不要放弃探求)。第二层(4至8段)论证创造思维的必需要素。第三层(9至12段)任何人都有创造力。第四层(13段)结论

『柒』 人的创造力有几种类型

我们知道,创造力是指能够提供独特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能力,而它又是在创造性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的,并且在创造性活动中反映出创造力高低水平的差异。因此,至少可以在三个层面上来对人类的创造力进行分类,即可以从人类创造性活动所得的结果——产物、产品上来划分创造力,也可以从创造性活动这个层面来划分创造力,还可以根据创造力水平的高低来划分创造力。

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泰勒依据创造力水平的层次,把它区分为以下5种类型:

(1)表露式创造力

这是最初级层次的创造力,通常是指个体在儿童时期所显露出来的创造力。物理学家牛顿在少年时代就开始独立制造小水车、精巧的风车;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上小学时就能解级数求和的问题;唐代诗人骆宾王在7岁时就写出了《咏鹅》诗;宋代方仲永在孩童时期就能作诗,深得王安石的称赞等等。这种表露式的创造力如果得到培养与发展,就会发展为高级水平的创造力;如果得不到培养与发展,就会夭折。

(2)生产的创造力

这是指发展各种技术、创造出新物质产品的生产力,它以技术性、实用性为特征。

(3)发明的创造力

这是指发明新机械、新工具、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产品的创造力。

(4)革新的创造力

这是指革新某种机械、工具、技术、工艺、方法、产品的创造力。

(5)深奥的创造力

这是最高级水平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的成果是发现新的规律,提出新的原理原则,创立崭新的理论体系,而这些新的规律、新的原理原则、新的理论体系能形成新的学派或开辟新的领域,在人类认识史和科学史上能起到划时代的伟大作用。

也有人根据创造力所应用的具体领域,将创造力划分为以下几类:

(1)哲学型创造力

这种创造力是同哲学知识、横断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哲学型创造力是一种概括和抽象思维能力极强的能力。因此它要求具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具有能够在最一般、最普遍的哲学范畴内进行哲学思辨的能力。

(2)数学型创造力

这种创造力是同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的,其成果是各门数学分支学科与科学论文。这种数学型创造力的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极强,能够在很高的层次上充分自由地运用各种脱离具体事物的符号,这种能力的最大表现就是对符号的一种操纵能力。这种数学型的创造力不仅体现在数学领域,还体现到了各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中去,创建了许多边缘型学科。

(3)科学型创造力

这是体现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种创造力,这种科学型的创造力不仅要求有很高的科学素养,更要求有在各自领域中所要求的领悟力与洞察能力。根据不同的科学研究领域,科学型创造力又可分为:

①自然科学型创造力。表现为在自然科学中的一种超群创造力。它体现为对自然科学的特殊兴趣及由此而产生的惊人洞察力。

②社会科学型创造力。这是表现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既要求有很高的洞察能力,又要有很高的思辨能力。

③意识科学型创造力。这是以思维科学领域为基础的创造力,表现为意识心理的极大热情和预见能力。

(4)艺术创造力

这是以一定的艺术知识、艺术技巧为基础的,其创造成果是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的创造力。艺术创造力要借助于形象思维力、情感思维力、灵感和美感。艺术创造力又可分为:

①文学艺术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借助于形象思维、想像和灵感,以语言形式表达。

②表演艺术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必须借助于说、唱、动作和体形的表演。

③造型艺术创造力。它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艺术形象的能力。

总之,创造力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人们可以用创造力的水平、创造性成果和创造活动的类型来区分创造力。从创造力的分类也可以看出创造力是多种多样的,其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同时对于人类个体而言,可能会偏向某一个具体的领域,而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每个层次上都表现出同等的创造性来。

当然,对创造力的划分,也并不认为各创造力之间就是相互隔绝的。相反,各创造力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许多创造力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因此,有些人在许多方面均表现出超常创造力就不足为奇了。如我国东汉的张衡,既是天文学家,又是文学家,还对绘画很有研究。意大利人达·芬奇也是一样,他不但在艺术方面有惊世之作,在科学、机械、水利等方面也很有造诣。

『捌』 试谈创新的主要性,分类及层次性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口语上,经常用“创新”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 。既然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促进创新的因素也被视为至关重要。

『玖』 创造的思维过程模式包括哪些阶段

1、准备,即解决问题者由情境的刺激引起多方面的联想观念。

经过筛选,抛弃一些对解决问题无用的观念,较仔细检查另一些观念。逐渐明辨问题的特点,发现解决的头绪。

2、孕育,介于准备与最后阶段之间的阶段。

其性质和持续时间变化很大。可能只需几分钟,也可能要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其特征是,问题被搁置一旁,没有做有意识的工作,但以后重新注意,却迅速解决了问题,或至少在以前的基础上跃进了一步。

3、明朗,指突然意识到问题如何解决的阶段。

可用“顿悟”一词描述。这种意识经验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4、验证,解决问题的最后阶段。

此时将前一阶段提出的一般解决进一步具体化,并加以应用和检验。

(9)创造的层次扩展阅读:

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

例如,我们把植物分解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把动物分解为头、尾、足、躯体;把几何图形分解成点、线、面、角、体;分析一个句子由哪些语言成分构成等,都属于分析过程。

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

例如,把单词组成句子;把文学作品的各个情节联成完整的场面;把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学业成绩、健康状况等方面联系起来,加以评价,作出结论等都属于综合过程。

(二)比较与分类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的思维过程。人们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都是通过比较来进行的。只有经过比较,区分事物间的异同点,才能更好地识别事物。

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例如,学生掌握数的概念时,把数分为实数和虚数;又把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又可分为整数、小数和分数等。

(三)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例如,我们对人的认识,人可以分为男性、女性;大人、小孩;工人、农民、军人、学生、教师、商人;高个、矮个;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人能吃饭,能睡觉,能喝水,能活动,能知觉,能记忆,能说话,能思维,能制造工具,会使用工具等。

通过分析、比较,抽出人类具有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即能说话、能思维、能制造工具等,舍弃能吃饭、能睡觉、能喝水、能活动等其他动物也有的非本质属性,这就是抽象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

例如,我们把“人”的本质属性——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工具综合起来,推广到古今中外一切人身上,指出:“凡是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都是人。”这就是概括。

(四)具体化与系统化

具体化是指在头脑里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原理与理论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也就是用一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用理论指导实际活动的过程。

系统化是指在头脑里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例如,生物学家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的顺序,把世界上所有的生物分了类,并揭示了各类生吻间的关系和联系,这就是人脑中对生物系统化的过程。

又如,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在掌握整数、分数、小数知识之后,可以概括归纳为有理数;当数的概念扩大,学习了无理数之后,又可把有理数和无理数概括为实数;掌握了虚数之后,又可把实数和虚数概括为数,从而掌握了系统的数的知识。


阅读全文

与创造的层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