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扼杀儿童创造力的教育行为

扼杀儿童创造力的教育行为

发布时间:2021-08-04 17:23:56

Ⅰ 简述扼杀儿童创造力的教育行为有哪些

1、统一答案,所有的东西只有一个答案,其他答案是错误的
2、统一方式,只有老师教的才是对的
3、随意否认,随意对小孩子说不行,不对,不能这样,扼杀了小孩子的创造力

Ⅱ 为什么别对孩子创造力扼杀

在知识的培育上,我们的家长普遍对孩子灌输太多。灌输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不仅在对知识传输的有效性上,更主要的是对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的束缚作用。 西方国家的幼儿园划成活动区,允许四五岁的儿童自由走动,大声唱歌,甚至还可以跟同伴捣乱。中美两国教师对此作出了不同评价:中国老师说这些孩子有多动症,应当治疗;美国老师说这些孩子的做法并不过分,从小得到个性自由的锻炼。

我们的教育一方面对孩子保护过度,替代过多;另一方面又对孩子限制太死,忽略了对孩子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育家乔治·戴克曾经就“猫和老太太有什么相同点”分别问过中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中学生说,都有生命,都会呼吸;而幼儿园的小朋友则说,都怕冷,都爱吃鱼,都爱睡觉,睡觉时都爱打呼噜,平时都爱自言自语。论文化知识水平,中学生比幼儿园小朋友高得多,为什么答案却远不及后者精彩?这就是因为长期追求一个答案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千万不要培养“五分+绵羊”的标准件,而要造就一代有责任感、有开拓精神、有创新意识、有交流合作能力和终生学习本领的一代。

我们的家长常常持有这样一种态度:“你还小,懂什么?让我来教你,你照我说的去做。”这种态度的根据在于我们对孩子的知识、智力水平的错误评价。我们常常低估孩子自我观察与学习的能力,因而经常为孩子出人意料的聪明举动感到惊讶。但在我们的家长赞叹自己的孩子聪明的同时,仍不能打破成见,以客观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智慧,而是沉醉于自己的导师地位。

有时候,家长的懒惰与无知也会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总的来讲,我们不喜欢孩子有太多的问题,因为我们也不知道答案。我们喜欢做的是买一本大全,照书上读,照书上做,一书定音,懒得费脑子去和孩子一步步地探索并找出问题的答案。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总是用一句“你怎么有这么多问题,有什么用?”驳回,一语蔽之,既掩盖了自己不知道答案的窘境,又省去了没完没了进行解释的麻烦。大多数家长都望子成龙心切,费许多周折送孩子上这个班那个学,以便开发智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毫不在意地驳回他们的触角,而不是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答案,或表示要共同探讨,或提供其他寻找答案的途径。

如果让孩子当总统,父母的职位最好是“顾问”,当孩子遇到难以决断或不明白的问题时,父母只需在旁边加以引导。但是,做一个“高级顾问”并不容易,父母首先必须了解孩子并视孩子为成人。

人与人交往时,可能会出现多种自我形态,孩子也是一样。如果你将他当作孩子般看待,他的表现会是任性和依赖;如果你以朋友或成人般看待他,他便会用真诚与交心的态度与你交流。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有能力、懂得自重的人,就必须让孩子去克服困难,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如让他自己穿衣袜、自己收拾玩具等。有一些孩子什么事都要别人帮忙,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替他做了他自己本来可以做的事。 要将孩子当作成年人看待。当他跌倒时,让他自己爬起来;当他学讲话时,不要替他找词汇,要让他自己说完自己的意思;当他上学时,让他自己走,不要老是牵着他的手;当他懂得花钱时,给他零用钱,让他自己安排购买日用品;当他选择朋友时,让他自己做出决定。除非有危险性,否则永远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也不要干涉孩子正在做的事。他将会永远感谢你允许他自己成长的。

每个人都希望被人看重、肯定和认同。一旦被别人委以重任,便会对自己增加信心,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任务。

同样地,父母若把孩子当作成人看待,孩子便会很快地建立起独立的性格,将潜能发挥至最大。

父母在委以重任之前,必须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年龄、兴趣、能力及是否可以胜任等因素,然后再分配给他适合的工作。

这些工作对父母而言,可能是非常简单的,或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但孩子年纪尚小,能力和经验自然比不上父母,加上是初次尝试,可能会有过失或不完美的地方。 父母切记不要在孩子还未完成任务时,便迫不及待地抢去其工作,由自己用最快的速度把它完成。

要知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要经历一连串的冒险和对未来世界的挑战的。在孩子的生活里,是没有“失败”二字的,所有的体验都将是“经验”。

那么,做“顾问”的最好方法是“开会讨论”,家庭会议是素质教育一直提倡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讨论来解决。父母从与孩子的谈话中所得到的情况,可帮助父母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办。有时父母试图用简单的方法去纠正孩子的一个很明显的错误思想,如果不能得到任何效果,是因为父母没有给孩子思考、选择的机会,只是简单地要求孩子接受父母的意见,而孩子是不会与父母争论的;如果父母同孩子的讨论走入了歧途,孩子就不愿再继续讨论下去,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父母认为他们的观点不对,在做他们的工作,好让他们承认错误,改换观点。这时,父母可以先停止讨论,把问题放到一边,过一段时间再找机会谈,一定要避免做硬性规定。教育箴言要将孩子当做成年人看待,当他跌倒时,让他自己爬起来。

Ⅲ 中国的教育真的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了么

这个不能说没有,但是只要是教育,肯定会扼杀创造力的,无论多自由的教育环境都一样。。

所以国外教育机构基本都不提倡过早进行教育,一般建议幼儿园以玩乐为主,初小基本不做书本教育,只有到了十一二岁才开始基础教育。。。

而我国的家长是急不可耐的把小孩送去读书,巴不得一出生马上就能上小学。。。

Ⅳ 现在的中国的考试制度,教育制度扼杀了多少孩子的创造力和天性,教出来的孩子是那么的死板 就像个机器人

某种程度上是的,但是目前来看这是比较适合中国的,只有这种方法能普遍提高中国人的文化素质

Ⅳ 正在扼杀孩子创造力的,是那些非常听话的孩子吗

邻居家的孩子名叫小楠,是个特别喜欢"搞破坏"的家伙,其实他搞的破坏并不是多么大,也只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瞧瞧这个、摸摸那个俨然成为他的日常。

小楠的妈妈有洁癖,见不得家里有一丁点乱,所以每次看到小楠搞破坏的时候,她就会非常生气,甚至会打骂孩子。

时间长了,小楠也害怕了,他渐渐的觉得做这些所谓的破坏一点意义都没有,不仅被妈妈打还没有成就感,后来索性就放弃了。

很多孩子都像小楠那样在无声期间泯灭了自己的创造力。孩子处在好奇的探索这个世界的时期,很多父母不仅没有激发和保护他们的创造力,反而一直在扼杀他们的创造力。



在这个知识更新不断加速的时代,想要孩子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一定要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不然孩子再优秀,也只是一颗随时会被取代的"螺丝钉"而已。

Ⅵ 谁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

是传统的教育方法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爸妈总是容易把创造力限定在创作艺术品、音乐作品的艺术能力上。简单地说,创造力就是思考并做出反应的过程,是把想像的事情变为现实的能力,是用独特的方式建筑或者改造现实世界的能力。创造力是孩子学习的动力,是孩子重要的潜能之一。

Ⅶ 为什么教育扼杀了创造力

Ⅷ 现在的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吗>

现在的教育还是有多种的,各有利弊。
应试教育给部分孩子一个光明版的将来,但一定程度权上的确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与学习兴趣,并对另一部分更适合其他方面的孩子造成很大影响;素质教育能够更全面地发掘孩子的潜能,包括创造力,但有时候却让孩子败在高考这个门槛前。个人比较倾向于素质教育,在保证孩子的兴趣的前提下,大部分孩子还是能通过自己的爱好发展出自己的空间。

Ⅸ 那些不经意间扼杀孩子创造力的父母,是怎样炼成的

孩子在没有上学的时候,其实父母就是他们的老师教他们在生活中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家长没有很好的教育的话,那么孩子也不可能茁壮的成长。其实在家长的有一些瞬间就有可能会扼杀孩子的一些行为,甚至会抹杀孩子的一些创造力,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是没有帮助的。有很多的学生他们天生就不喜欢学习,认为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枯燥的一件事情。

如果在平时的时候,他们在生活中能够找到对于他们来说很有意思的事情,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有很大帮助的。相比较去学习来说,他们也会觉得其他的东西很有意思。这样长大之后,其实相比较让孩子去学习,对他们的思维创造能力也就帮助越大。

如果是一个成绩非常差的学生,他们如果在其他的地方非常优秀的话,那么他就有可能会超越其他的学生。但是如果家长在平时的时候扼杀了他的创造力,那么渐渐的他也就会失去了乐趣,觉得生活没有意思。那些父母总是在不经意间去扼杀孩子,其实他们以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就是为了孩子好,孰不知这些行动只会害了孩子,而且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帮助。而且在长大之后他们有了独立思维之后,会觉得家长对于他们的这些束缚,就是在控制他们产生了叛逆的心理。

Ⅹ 教育扼杀创造力

教育,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版或行为,其根本是以人权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或许,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也是一种教授育人的过程,可将

与扼杀儿童创造力的教育行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