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京佳教育的京佳精神
创新
就是要善于学习,博采众长,在引进、吸收国内外一切先进的经营管理理论、体系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创造出具有自我特色的一流管理、一流技术、一流产品,创造卓越名牌。
求实
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好高骛远,又紧盯远大目标,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面向市场,研究市场。一切活动、决策都要符合市场规律,树立爱岗就是爱国的观念,在本职岗位上干出实实在在的事业。
拼搏
就是要懂得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市场不相信眼泪,不等、不靠、不要,要创造京佳的辉煌,唯有全体员工的艰辛的努力,奋发图强,英勇奋斗。
奉献
就是要有产业报国、以民族昌盛为己任的崇高精神境界,以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强不息的信念办校,为国家培养一流人才,为国家作一流贡献。
2. 听说,京佳教育有个万元卡可以学到上岸那种
我买了,笔试面试课都可以上,并且不限地方,暑假回家也可以去当地校区上课。相当划算
3. 2011年国家公务员必备
京佳公务员研究所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南京报亭拆除
材料1:报刊亭的确是城市的文化风景线,但随着城市发展、道路拓宽,有的位置已经不适合了,南京市城管局相关人士如是说。有些报刊亭占盲道、人行道,有的侵占了快车道驾驶员视角,因此需要拆除或移位。
材料2:城市不是无生命、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城市是有心灵的。报亭就是城市的心灵之一。如果在城市里只能住火柴盒大厦,走只有水泥栏杆的宽阔大路,那么这个生活就没有灵魂。拆除报亭,拆掉的不仅仅是报亭,更是城市的心灵!
南京市媒体近日出现了一个争议,就是要不要或者该不该大量的拆除市内街道上的报亭。南京是个历史文化名城,但是最近一段时间街上的报亭大量减少,由原来的1000多个减少到现在只剩500个。拆除的原因有些可能是因为妨碍交通,有些只是因为市容整洁。对此争议发表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书报亭既是南京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南京民俗文化的重要符号,更是关乎民生的民心工程。为了提升市容景观和城市品质,结合街巷整治出新对书报亭进行规范设置是有必要的。我认为小小一个书报亭,少不了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人民乐于接受,政府加强管理,这两者本不应有何矛盾,个人认为和谐的解决之道是五个字:宜疏不宜堵。
1. 强制拆除报亭拆是一项违规行为。由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新闻出版署、国家邮政局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国邮联[2000]452号文,题为《关于在全国城镇建设报刊零售亭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把报刊零售亭建设作为综合便民服务窗口和精神文明阵地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城市规划,通盘考虑。有计划地在城市和具备条件的乡镇兴建一批式样美观、相对稳定的报刊零售亭。”显然,在没有新政策制定之前,这份《通知》依旧有效,所以拆除报亭是一项违规行为。
2. 街头报亭是城市文化的一个缩影,是不可缺失的文化符号。取缔街头报亭就等于给追求精神文明的人断了精神食粮,另外文化是南京之魂!政府及城管等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改变部分书报亭占用盲道、人行道等公共资源,超范围经营水果、香烟、饮料等现状。在符合规划、不影响通行和公共资源允许的条件下,顺应民意允许街巷设置书报亭。
3.书报亭既是南京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又是南京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更是关乎民生的民心工程,为了提升街景品质,结合街巷整治出新对书报亭进行规范设置,对占道经营的予以移位,而不是拆除,在总量不减少前提下,空间布局作调整;
4. 为保证广大市民出行便利,书报亭不得占用盲道、人行道等公共资源。报刊亭移位要设置在哪儿?我建议,可以向上海学习,把绿化带切掉一块,将报刊亭嵌进来。
5. 政府部门也可以为书报入室经营创造便利条件,并积极鼓励各种超市、零售商店进行书报经营。
6. 在实施街巷整治出新过程中,要与书报亭主进行充分的沟通,听取意见,充分尊重书报亭主的主观意愿,尽量争取双方达成一致。对不愿经营的,予以赎买收回,如亭主生活有困难的,政府部门将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以解决其生活的后顾之忧。
在事关公共资源、公共利益的权衡取舍中,各方都应该在法治的框架下展开博弈。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政府和各职权部门。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否则,即使是从“公共利益”、“民生实事”出发,也难以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拥护。
编辑:京佳公务员考试培训学院
本文转自[京佳公务员考试培训学院] 最新信息请点击查看出处 原文链接:
4. 大学生考公务员,推荐几个靠谱的教育培训机构吧
提前4--5个月准备备考,如果自制力强可以自己买资料做题,自制力差的话报班系统性学习。目前京佳有个99元图书活动,99元共8本书+6天面授课。并且在线下还有VIP创造营,1万元终身学习笔试面试,随到随学,无需为上岸担忧,上岸之后还可以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