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浅谈大学生创造力开发

浅谈大学生创造力开发

发布时间:2021-08-04 08:21:24

㈠ 为什么大学生被鼓励发展创造

为了解决就业压力,所以鼓励大学生创业

㈡ 怎样培养学生创造力

培养创造力的一些主要思路,供参考:

1.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决定一个人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因此,要开发创造力,首先要增强和提高人的创新意识。人的创新意识有两种:一是主动性创新意识,一是被动性创新意识。主动性创新意识,是指不需来自外部的推动,主体的意识就可以有效地驱动个体去创新,创新活动是主体自身需要的一种意识,稳定、持续、主动、习惯化是它的特点。
被动性创新意识是指主体受外部的推动而产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接受交给自已完成的指令性科研问题、开发任务或项目。这类被动性创新意识同样也会对创新活动产生推动作用,主要是创造主体有责任感,有成功的愿望,有胜任的能力。
2.掌握创造方法
创造方法是创新活动成功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并上升为工具性的创造方法论。创造方法一举击破了创造的神秘气氛,使普通人借助创造方法亦能涉足创造活动,掌握创造方法是开发创造力的好思路。
3.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乃创造力的灵魂,培养创新思维是创造力开发的关健。美国创造力开发公司总裁、创造学家罗杰.冯奥奇说过:“如果你对创造性思维持冷淡态度,你就不会认识到在一个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世界上,激发和应用新设想是至关重要的生存技能。”
4.优化创新人格
前面讲到, 创新思维乃创造力的灵魂,而创新思维的灵魂又是什么呢?那就是创新人格!这是因为人是创造万物的主体,是一切创新活动的认识者、发出者和操作者,忽视创新人格的优化,开发创造力将是舍本求末倒置的。
5.形成创新环境
创造力开发离不开一个好的环境,尤其是个体创造力开发。因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美国创造学家阿瑞提认为:“适宜的气候和环境能极大地促进创造。”
6.创新成果展示和创新人物示范
经常进行各级各类的创新成果展示,对创新方面取得成绩的人物进行表彰、鼓励和奖励,达到示范作用的目的,都对创造力的开发很有推动作用。
奇思妙想玩转发明课程,以科学的形式与方法,解密孩子的创造力基因,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为他们摘取人生第一件发明;为中考培养科技特长生,为留学移民增添专利加分强项,为高考各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挖掘创新潜质。

㈢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大学生创源新能力,最实际的应该是下面几种方法吧:
1。试讲评议法
所谓试讲评议法, 就是在教学中, 教师把适当的教学内容交给学生去备课, 去试着当老师给学生讲课, 然后由下面的“听课”学生和教师对讲课学生所讲的课进行全面评议的方法。
2。情理诱导法
所谓情理诱导法,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以教师的真情去感化学生, 用深入浅出的道理去引导学生, 从而激发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 提高创新能力的方法。
3。讨论法
4。实践教学法
5。问题教学法

个人浅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㈣ 如何开发大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1.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青年学生是最少保守思想、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最富创新精神的一个群体,祖国未来的发展靠青年学生,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学生,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从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着手。创新的前提是创新意识,是对事物改进的一种冲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告诉学生,任何技术及知识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在发展,因此今天所学的内容在将来一定会得到发展和改进,而每个从事或学习这一系统知识的人都可能是这一发展和改进的践行者。因此对每一项接触到的技术都首先有改进其的冲动,从而建立起一种自然的创新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对技术及知识的发展过程给以详述,而不是简单地阐述其发展过程,重点是上一代技术遇到了哪些问题,下一代技术又是如何针对这些问题给以合理解决的。关键点是如何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及过程。
2.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不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弊病。例如,在教育思想上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忽略了培养他们创新知识的能力;在传授知识时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评价体系上采用简单划一的方式,未能反映出学生真实、全面的水平和能力。这些弊病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最高目标不是学会教师所讲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思路,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冶金工程专业中的炼钢脱氧过程,如果以学习知识为重,则可详细讲述各种脱氧剂的反应过程及其脱氧的原理。如果同时要学习其思路,那么就可以提炼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去除一个系统中不需要部分的方法,即如果无法直接去除该不需要部分,则可以通过加入其他成分,使加入的成分与欲去除部分发生反应,关键是反应后改变了欲去除部分的物理特性,比如密度变得更小这样就可以上浮,从而从基体中去除。同理也可以让其密度变得更大从而下沉。这一方法的意义就不再局限于钢的脱氧,而是可以用其作为思路应用于任何合金或其他系统欲去除杂质或其他成分。大量的这种思路或方法的积累就可以在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很快萌生很多解决问题的预案。再仔细地衡量每一种预案就可能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做出创新。
3.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学生在课堂中应当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创新能力课堂教学中的培养关键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其中,并留出足够的讨论时间。因此大纲中规定教学内容需细分教师讲解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自学的较容易的部分;另外需确定课堂讨论内容的设定,包括教学难点、重点,学生的创新性想法,及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为目标的课堂教学过程预设定。
总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高校自上而下真正引起重视。学校的制度建立是导向。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保障。同时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㈤ 大学生怎样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和素质

我的第一个建议是,在学习中,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持续积累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根本。良好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是创新成果诞生的良好基点,开阔的视野是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条件。优秀的创新成果都是饱含科技含量的,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是不可能孕育出优良发明的。在大学期间,同学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其原因是创新成果大都来源于基础知识的深层次组合。另外,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们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另外一个方面,学习的方法、开阔的视野也至关重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要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我们应该通过学术讲座等方

式,使学生开拓视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个建议是,遇到问题试着从不同角度来思考。两个推销鞋子的推销员,来到非洲。结果发现这里的人都不穿鞋子的。其中一个叫苦连天,这么个地方怎么会卖得出鞋子呢?于是打包回去了。另一个却喜出望外,他喜出望外,多么大的一个市场啊。如果所有的人都穿鞋子,那么我的市场该有多大啊。看看,当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时,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差别很大?

第三个建议是,多问问题才能更深理解。我想这一点大家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中的感悟是最深的!

第四个建议是动手实践。大学里面有很多实验,那些都是书本上的知识,但是每当我做完实验后,感觉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上了一个层次,真正实践后就会对其有很深刻的影响,这些只有通过不断的动手实践练习才能得到的!

㈥ 浅谈如何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一、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20世纪90年代,日本首次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培养具备开发性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创业能力、冒险精神、独立工作能力等的培养。面对如何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一定要对创新与创业相互关系及创新创业教育形成有效认识。创新与创业相互间有着紧密关系,创业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教育成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创业教育的成功与否,而创业实践则能够对创新教育成效展开有效检测,创业与创新相互支撑,不可分割。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

受基础教育阶段主要为应试教育影响,学生仅需掌握考试对应要求的基础知识即可,再加上学习压力大,使得大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前的基础教育时期大多只注重课堂教学知识,而对于实践类、创新类等知识鲜有涉及,通常进入大学后才展开批判性思维培养,造成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

(二)师资专业化水平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专职师资缺乏、专业化水平不足等问题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序开展。即便有的学校采取了一些方法,着重打造部分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兼职师资队伍,然而收效甚微,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依旧有待提高。

(三)教育教学内容、形式缺乏创新

就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而言,太过于强调行业分享、政策介绍等,内容不够丰富、功能过于单一,不利于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大学生难以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收到实效,也难以为其在大学开创一番事业提供有效帮助。现阶段,高校主要推行的授课形式以小组讨论、课堂案例教学为主,实践创新力度不足,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㈦ 如何培养中国大学生的创造力

要想培养抄大学生的创造能袭力,首先应当给予大学生一定等。自主学习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创造力的开发是建立在创新性思维以及有足够的基础性资源来进行的创造。在丰富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的前提下,拥有独特的创新性思维才能够有着强大的创造力。

㈧ 大学的创造力之二:大学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1世纪,创新性人才将是最为核心的需求。而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将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素质的人才,是中国乃至世界大学共同的神圣职责。目前,我国大学缺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因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匮乏是我国大学生面临的突出问题。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的教育体制和国外的教育体制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别,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施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以分数论英雄,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进一步将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扼杀于摇篮;第三,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授课教师教学缺乏宽松活跃的氛围,不能给学生展示智慧和才华的机会,传统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发挥;第四,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惯性学习方式束缚了其“求知”能力的养成。以上这些都与“着重于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探索未知世界铺路架桥”的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人才模式大相径庭。那么,我们的大学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大学教育应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大学生,必须在教育教学的相关环节进行全面改善,即弱化应试教育错误引导,取消文理分科,培养塑造富有创造力的教师。在打破应试教育壁垒方面,南方科技大学(深圳)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做出了勇敢尝试,虽然单靠一所大学似乎还改变不了应试教育的整体环境,但这毕竟是一个改变的开始。而取消文理分科也成为湖南、山东等省的教育改革的重要尝试。与此同时,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切实改变“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只强调结果,而不注意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只重视知识的积累,而忽视知识的创新”等弊病。注重引导大学生开展创造实践 。早在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就提出大学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科学研究,这实质上是将教学作为培养和进行创造力实践的过程。而实践活动本身也是创造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应该鼓励和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乡野实践活动,一方面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认识新事物,获得书本上无法获得的新知识,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培养自己的创造力。重视大学生“五商”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智商和情商,而财商、科商和艺商则是其创造能力养成的保障。“智商”(IQ),是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简称,反映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商”(EQ),是情绪智力商数(Emotional Quotient)的简称,是一个人了解自身感受、控制冲动和恼怒、理智处事、面对各种考验时保持平静和乐观心态的能力。“财商”(FQ),在英文中译作“金融”,本意是“金融智商”,而在大学生而言更是规划、运筹能力的体现。“科商”(SQ),是科学商数(Scientific Quotient)的简称,简单而言就是科学管理的能力。“艺商”(AQ),是艺术智力商数(Artistic Quotient)的简称,是人们用艺术的方式认识世界,感受世界,判断世界的方式。艺商是一种艺术感知力、鉴赏力,也是创造力的基础。

阅读全文

与浅谈大学生创造力开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