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传话筒发明

传话筒发明

发布时间:2021-08-04 00:02:36

『壹』 纸杯传话筒的原理

纸杯传话筒是固体声波震动传递原理,当声源在传声筒的一端发生震荡时,纸杯的物理结构能有效地将声音聚集并且减少声音的扩散,经过中间的绳子最后传进另一端的纸杯中。

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声音是物质振动产生的波动,需要靠介质传播才能听到。凭着这一原理,于1876年贝尔与他的助手华特生发明了电话机。

(1)传话筒发明扩展阅读:

贝尔在接通、断开电源时,发现螺旋线圈里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这件事给贝尔一种启示:能不能用电流来传递声音呢?是,贝尔向一位老教授约瑟夫·亨利请教,得到支持。亨利说:“你的发明理想很好,努力干吧!”就这样,贝尔着手研究电话。

他对电磁学不大熟悉,就刻苦自学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另外,他请了一位18岁的电学技师华特生与他合作。他们在两个房间里装了电话机,中间安装了电线。经过一次次试验,都没有听见对方的声音。

1876年3月10日,贝尔往电池中加入硫酸,不小心,硫酸溅到他的腿上,顿时像被火烫了似的,疼痛异常。贝尔连忙喊:“华特生,你快来呀!”谁知华特生竟在电话机里听到了贝尔的呼救声,连忙奔过来。首先倒不来救贝尔,而是紧紧拥抱贝尔,祝贺他试验终于成功了!

就这样,两位青年人发明了电话。由于电话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方便,所以在它诞生之后,很快就得到推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传声筒

『贰』 麦克风是谁发明的

麦克风是一种装置,声功率转换成电力。 这声功率和电力也有类似特点,波声波转换成电的电压,最终转换回声波通过扬声器。 使用麦克风的第一次电话,然后与无线电发报器后不久。 单臂查尔斯爵士是第一个人想出用“麦克风”在1827年,但即使如此,这是埃米尔柏林谁发明了第一麦克风于1876年。 埃米尔柏林出生于德国汉诺威举行的1951年。 当他19岁,他移居美国在华盛顿举行。 当他到了那里,他研究物理部分时间在库珀学院(现称为库珀联盟) 。 柏林帮助,在化学实验室和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里运作卖家的消费干货。 当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推出了第一款电话在美国百年纪念展览会,许多发明了任务,改善这一新的革命性的发明。 柏林与其他人一样,是着迷的电话,但是没有手段加以改进。 然后,报务员告诉他,更多的电流通过按下一个更难的关键和柏林突然灵感。 他想发现一个方式,声音可以记录和重演。 1876年, 25岁发明留声机,然后再麦克风作为一个电话语音发射机。 麦克风成为广受欢迎,因为它记录的声音的扬声器在音量胜于普通人的声音。 贝尔电话公司是极其深刻的印象发明的,后来买柏林的麦克风为$ 50000 。 在1878年,大卫爱德华休斯发明了第一碳麦克风,后来是改善在1920年。 1964年,詹姆斯西部和总理Sessler由贝尔实验室发明了驻极体麦克风。 在驻极体麦克风具有更大的可靠性,精度高,成本低,和一个较小的尺寸。 这项发明产生了影响的麦克风行业超过10亿目前每年生产。

『叁』 传话筒的制作方法跟材料~~谢谢了~~

需要准备:剪刀、两个一次性纸杯、一根毛线。

1、首先使用剪刀在一次性杯子底部的中心位置,扎一个小洞,见下图所示。


『肆』 传声筒是根据什麽发明的一及其详细资料

传声筒?【释义】:1.亦称"传话筒"。 2.用以提高音量的圆锥形话筒。 3.喻指只会传达别人的话,自己却毫无主见的人。 4.犹言小广播,谓私下传播不该传播的或不可靠的消息。
1878: Hughes 发明了传声筒,中国历史也很早就有传声筒记载,,,如:诸葛亮搬来一个又粗又长的竹子......
嗵!嗵!嗵!屋子里的张飞惊讶地看着他的屋墙被打了一个洞,一根竹竿从洞里传进来。
竹竿的另一头到了刘备和关羽那里。
刘备便立即对着管口说话:“你能听见吗?”
张飞说:“清楚极了,还能闻见你的口臭!”
关羽又发话了:“大哥、三弟,我出一道题,看看你们的脑筋能不能转弯......”
现在诸葛亮再也听不到大呼小叫的声音了。他躺在摇椅上,翻开曹操的诗集......没想到张飞又跑来。
“军师,我大哥叫我传呼你去商量个事......”
“哎!还是不得安生。”诸葛亮无奈的跟张飞走去,一边决定给自己也装也个传声筒。

原理:声音在固体的传播速度要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快。在两个固体听筒中间用一根线连接的那种利用的也就是声波引起固体振动传播的。
要是想问现在的传声筒的话,那我告诉你,就是现在的电话,无线传呼,手机等等,含盖的东西就太多了,有最早的话筒和听筒以及电子原器件等等,话筒和听筒大致如下
(1)动圈式。基本原理来自佛莱明左手定律,把一条有电流的导线与磁力线垂直的放进磁铁南北极间,道线就会受磁力线与电流两者的互相作用而移动,在把一片振膜依附在这根道线上,随著电流变化振膜就产生前后的运动。目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锥盆单体都是动圈式的设计。同理,随著振膜前后的运动就产生电流变化,此变化的电流经放大再推动喇叭就得到了扩大了的声音还原
2、电磁式。在一个U型的磁铁的中间架设可移动斩铁片(电枢),当电流流经线圈时电枢会受磁化与磁铁产生吸斥现象,并同时带动振膜运动。这种设计成本低廉但效果不佳,所以多用在电话筒与小型耳机上。
3、电感式。与电磁式原理相近,不过电枢加倍,而磁铁上的两个音圈并不对称,当讯号电流通过时两个电枢为了不同的磁通量会互相推挤而运动。与电磁是不同处是电感是可以再生较低的频率,不过效率却非常的低。
6、丝带式。没有传统的音圈设计,振膜是以非常薄的金属制成,电流直接流进道体使其振动发音。由于它的振膜就是音圈,所以质量非常轻,瞬态响应极佳,高频响应也很好。不过丝带式喇叭的效率和低阻抗对扩大机一直是很大的挑战,Apogee可为代表。另一种方式是有音圈的,但把音圈直接印刷在塑胶薄片上,这样可以解决部分低阻抗的问题,Magnepang此类设计的佼佼者。

『伍』 传声筒的传声筒原理

传声筒基于固体声波振动传输原理。当声源在话筒一端振动时,纸杯的物理结构能有效地收集声音,减少声音的扩散。经过中间的绳子后,纸杯最终被传送到纸杯的另一端。

两人每人拿一个麦克风,拉直绳子,就可以说话,距离100米以内就能有效。一个在麦克风口说话,另一个在麦克风口用耳朵听。

这种声音可以通过棉线的振动远距离传播。如果想让麦克风更清晰地交流,需要收紧麦克风中间的绳子。

(5)传话筒发明扩展阅读:

传声筒的制作方法相对简单,锯一对杯口粗的竹筒,两头蒙上猪尿泡,并在中间各锥一个小孔,再用数丈长一根棉线穿进小孔将两个竹筒连接起来。

这样,有一定共鸣效果的竹筒便成了电话听筒,而连接它们的长线自然就是传输线路了。在交谊活动中,无论是卜冒对卜哨有了好感,还是卜哨对卜冒动了芳心,都可邀约对方用传声筒打电话。

各取一个竹筒,小心地拉开距离,以棉线绷直为度,不能过紧,也不可松弛。接着便开始通话,或悄悄说情话,或轻轻唱情歌,你来我往,不知疲倦地说啊唱啊。

直到该说的说了,该唱的唱了,若情投意合,便双双隐去,若不投缘,则如同小孩过了回家家,放下电话,各人重找通话对象。

『陆』 话筒是谁发明的

磁生电的规律最早时法拉第发现的,话筒不过只这一原理的应用和不断改进的结果,没有人一开始就是为了发明话筒去做研究的

『柒』 无线话筒什么时候发明的

晶体管出现后,电子元件小型化以后,就有这样无线话筒了,最少我学习无线电的1987年,就已经在自己制作无线话筒。
早期的无线话筒都是配合收音机使用。

『捌』 传声筒是什么原理

传声筒利用物体的传送波德原理,把声波通过绳子之类的东西传输出去,如果其中有物体阻断,声波会沿着物体改变方向,无法正常到达目的地。

传声筒由中国人最先发明,是电话机最初的原型。《清稗类钞》中详细记载了传声筒制造方法。而其制造原理可能是受到了“听瓮”的影响。

(8)传话筒发明扩展阅读:

使用方法:

1、两个人各拿一个话筒,拉直棉线,就可以通话了。

2、一人在话筒开口说,另一人在话筒开口边用耳听。声音就可以通过棉线振动远距离传过来。(距离在一百米范围内皆可有效。)

“传声筒”是玩游戏的必备道具,其制作方法是:锯一对杯口粗的竹筒,两头蒙上猪尿泡,并在中间各锥一个小孔,再用数丈长一根棉线穿进小孔将两个竹筒连接起来。这样,有一定共鸣效果的竹筒便成了“电话听筒”,而连接它们的长线自然就是“传输线路”了。

传声筒游戏规则:每队轮流参赛,每队任选5名成员,每个成员用隔板隔开,第一人将对手所出题目,演绎给队友,只能通过音效和动作表达,依次传递给下一位队友,最后一名队友,猜测题目上的信息。猜对得一分,最终积分高的一队获胜。

『玖』 话筒的话筒发明

1877年3月4日,埃米尔·柏林内尔发明了麦克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话筒。麦克风英文是microphone(音译),英文简称:MIC。

『拾』 传声筒的制作方法以及原理

制作方法:

1、取两个完好的纸杯,再取一根适当长度的棉线,一把小刀。

2、将木棍切成适当长度,用于放入杯中,所以木棍长度要比杯底宽度小一点就可以了。然后,将纸杯底部戳开一个小孔,不要太大。将棉线一段塞入,并从杯口取出,再将棉线拴在木棍上。同样,将棉线的另一端也同样操作,一个简单的传声筒就做好了。

传声筒是利用固体声波振动传递原理,当声源在传声筒的一端发生震荡时,纸杯的物理结构能有效地将声音聚集并且减少声音的扩散,经过中间的绳子最后传进另一端的纸杯中。

拓展资料

传声筒亦称"传话筒",是一种古老的具有实用性和娱乐性的工具,由中国人最先发明,是电话机最初的原型。《清稗类钞》中详细记载了传声筒制造方法。而其制造原理可能是受到了“听瓮”的影响。

听瓮:《墨子·备穴》中对听瓮的制造和使用方法有详细的说明。也就是最迟发明于中国战国时期,距今2500年。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听瓮得到了不断的改进,成为现代窃听器出现前最有效的窃听工具。沈括《梦溪笔谈·器用》中记载了这种窃听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传声筒

阅读全文

与传话筒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