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板们,你们知道每一个员工为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吗
我一个员工创造的价值都有不同。一个好的员创造的价值很多,用也用不完。
B. 员工工资和创造的价值比多少为合适
一个人能创造的价值是很难衡量,也很难用这个来给他定待遇。
即是业务员,这样与个业内绩比较容易衡量的容工作岗位,也会存在这样的事实。
如果一个人每年能给公司创造20万的利润,但如果他走了,你的损失会是20万吗?
绝对不会。他走了,会再招一个人来,如果招来的人没他做的好,只能给公司创造10万的利润。这差价才是公司的损失。
即使能衡量,也要看平均水平,超过平均水平的业绩,可以按比例给,并适当多一些。
但多少合适?不好定。仍然要参照同行、同地区的其它企业的相近岗位的待遇水平。
同时还要考虑公司其它岗位的待遇水平。
企业效益好的话,待遇水平在行业里偏上一些,更有利于留住人才。
这是大问题,要考虑周全,定高好,成本就会高,且很难降下来,同时会造成公司其他岗位的不平衡。
C. 员工为公司创造价值怎么写
员工为公司带来的收益能高达他们工资的2.5倍,这还是在除去公司会针对不同岗位的招聘专费用、入职成本、培训属费用等耗费资金的情况下,所以留住优秀的人才对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每个公司都希望能留住人才,通过培养员工建立强大而持久合作的团队。但是,如果员工并没有发挥其核心能力,就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效果。
二、利用员工核心能力可以加强员工体验
无论是哪个部门的员工,也无论员工是否直接与客户进行互动,员工与客户的联系都是存在的,员工在公司的体验将转化为客户对公司产品的体验。当员工认真参与工作,他们将对所推出的产品投入更多,而客户可以通过收到的产品或服务感受到这一点。
三、利用员工核心能力增强员工参与度
如果一名员工对工作不感兴趣,那么就不会尽心竭力的工作,无论工作效率还是生产力都较为低下,这会对工作的产出和质量造成直接影响。研究表明,生产力、工作效率和员工参与度这三个指标明显挂钩,常见原因就是员工无法在个人工作中获得参与感,仅仅是在机械的完成任务,完全属于被动的角色,这样的员工往往缺乏对工作的期待。
D. 工厂计时人员如何创造价值
:一般认为,给员工提供更高的薪酬、更好的待遇就可使员工快乐,达致激励效果。其内实,金容钱的确是激励员工的主要因素,一个稳固的报酬计划对吸引、保留优秀人才的确非常关键,但在实践中金钱并不总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在许多方面它也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原因很简单,金钱所起到的激励作用具有短时性,额外得来的现金很快会被员工花掉并很快被遗忘。而公司希望的激励却是长期性的。事实上,一些非现金却能有效激励员工的方法一直被企业管理层所忽视。
下述是不提高薪酬激励员工的15种方法。
1.认可。当员工完成了某项工作时,最需要得到的是上司对其工作的肯定。上司的认可就是对其工作成绩的最大肯定。在实践中,认可是最易被经理人忽视的激励方法,大多数的经理人并没有对员工的成绩给予足够认可,因为他们也没得到来自上一级的足够认可。因此,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自然的事情,需要重新构建企业的管理文化。
经理主管人员的认可是一个秘密武器,但认可的时效性最为关键。如果用得太多,价值将会减少,如果只在某些特殊场合和少有的成就
E. 一般来说,如果工人创造了100的价值,他自己能拿到其中的多少
你这个问题非常复不好制回答,要看这个工人劳动的稀缺性,如果是所有人都能干的劳动比如一个普工,那么他创造了100的价值他自己是拿不到多少的,但如果是非常稀缺的工种,有些事情非他不行,那么他就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创造了100的价值他能够拿到的比例就会比较高,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性。
F. 某工厂有100名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平均每个工人3小时生产一件上衣,每件上衣消耗生产资料价值5元,
12小时已经严重违反劳动法。另外每天工资3块钱,一个月也就是90块钱...现在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出台最低工资保障,90块钱,非洲吗?
好了,入正题:
1个员工,一天工作12小时,每3个小时生产出1件上衣。所以,一天一个员工能做出4件上衣。
12÷3=4(件)
每件上衣耗资5元。也就是说4件上衣耗资20元。
4×5=20(元)
工厂每天支出的成本,一个是衣服的成本一个是工人的成本。一天一个工人能造4件衣服消耗20元,另外还要支付3元的工资。也就是说工厂每天要为一个员工生产投入资本是23元。那么100个员工就是2300元。
(20+3)×100=2300(元) (第一题答案)
工人每小时创造新价值0.5元。一天工作12小时,就是6元。100人就是600元。
0.5×12×100=600元。
m′什么意思?每秒?分?小时? 反正一天24小时 。一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自己换算去吧。
因为工厂一天能赚600元,而成本是2300元。所以工厂必须一天获得2900元才能扣除成本获得600元剩余价值。
2300+600=2900(元)
工厂获得的2900元均只来源于上衣价值。一个员工每天造4件。100个员工就是400件。所以这400件衣服的价值总额就是2900元。
2900÷400=7.25(元)
思路,式子全部给你写的这么详细了,看不懂,就呵呵了~
G. 在工厂内或者说所有企业内,员工创造的产品价值肯定比老板发给他的工资要高,这么说不是会有很多产品卖不
我觉得要反过来理解
你这里说的是实物产品的价格总量高于工资量,但是人们获得工资不过是在生产环节,服务环节也有工资
整体来说总的收入和产品是大致相当的
H. 我能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
价值?何为价值?现在是21世纪,我听到最多的一个词,也是21世纪,或许在这样一个21世纪,价值无论在企业对员工,还是员工对自己上都一种定性要求及鞭策吧。 言归正转,其实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然我可以把问题简单化,也可复杂化。 何为简单,作为一个公司员工来说,首先看他想要的是什么,他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做这份工作,他想通过这份工作得到什么。在公司里面,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分工,因此每个人在公司里起的作用都不尽相同,目标绝对是一致的。但心态却有差异,创造的价值也有所区别。如果说只为上班而上班,那他的思想里所包含的东西就很简单,做好日常安排的工作,万事就都ok,不会想到公司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这样他在公司里所创造的价值或许可以用有形的数字来体现,但却没有涵盖更多的东西,更多无形的东西。正所谓“智者思,忧国忧民;愚者虑,利益所驱”。 或许你会想,我这样说是不是跑题了,不是让我谈我能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吗?或许是吧,不过我仍然认为对于公司的发展来说与员工的心态是分不开的。 现在谈谈我吧,我觉得从我自身来讲,对于创造价值的多少这一概念很模糊,对于多少,我说不出来,因为这不是能用数字来衡量的,每个人当然都希望自己能够有好的发展,当然更不想让自己在工作中成为可有可无的人,希望自己所创造的价值越多越好,我是个平凡人,我也这样想。我不期望让自己能够达到一个多高的高度,只希望能一步一个台阶,让自己的明天比今天更好一点,在工作中也一样。我希望自己踏踏实实的工作,对公司的发展尽自己应尽的义务。在日常的小事上可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公司的业绩和今后的发展上,我当然也不甘心落后。希望成为公司的主力军,和公司共同的成长起来。 总之一句话,真诚的去待人,认真负责的去工作。我希望自己是微不足道的,也希望自己是至关重要的。这样讲应该不矛盾吧!还是那句话,就让价值无处不在吧!
I. 如何计算员工的绩效成本
1.计算最高绩效人员的绩效倍率
要计算最高绩效人员的绩效倍率,有六个步骤:
(1)与评估之王合作;
(2)量化普通员工产生的价值;
(3)考虑使用外部绩效倍率数据;
(4)决定负责相同工作的一般员工和绩效最高者之间的“最高绩效员工差值倍率”;
(5)使用差值倍率来量化绩效最高者超出部分的价值;
(6)决定是否可以在内部培养绩效最高的员工。
2.计算绩效较差者的绩效差值倍率
可遵循以下流程中的六个步骤,计算绩效较差者的绩效差值倍率:
(1)判定平均水平的员工所创造的价值;
(2)确定负责相同工作的一般员工和绩效较低者之间的“绩效较差者差值”;
(3)量化“绩效较差者差值”百分比对应的价值;
(4)判定其他工作的“绩效较差者差值”;
(5)将其他“绩效较差者成本”加入计算流程;
(6)判定是否能通过经济的方式快速改善绩效较差者的绩效。
J. 企业里如何计算员工的个人贡献值
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计算公式:
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
贡献率也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
计算方法是:
贡献率(%)=某因素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100%
上式实际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长量(程度)占总增长量(程度)的比重。
企业情注老员工,关键的是要让老员工不断地“增值”,让他们感受到企业更多的关注与培养。如何做到老员工的“增值”,方法很多,主要的是做好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老员工自然就会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成为企业的精英。这是现代企业的经营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10)工厂员工创造价值计算扩展阅读:
举例说明如下: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1)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能力。
(2)社会贡献率:是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
社会贡献率(%)=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净利润等。为了反映企业对国家所作贡献的程度,可按上述原则计算贡献率。
企业对国家的贡献率(%)=税金总额+上缴利润/社会贡献总额×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