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纸的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纸的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03 08:20:16

1. 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有什么影响

[编辑本段]造纸术抄
造纸技术的袭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发明人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
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而不是纸的发明人。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发明地点
洛阳

2. 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造纸术——尤其是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又称“蔡侯纸”),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版命,它权便于携带,取材广泛不拘泥,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
有了文字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很好的载体。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纸草来记述历史;在古代的欧洲,人们还长时间地利用动物的皮比如羊皮来书写文字;而中国,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但是甲骨、竹简都比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阅读奏章,就要整整一车;绢帛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也不适于书写。到了汉代,由于西汉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了,从而促使了书写工具的改进——纸被发明出来了。造纸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艺,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是中国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对中国历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 纸的发明有什么重大意义

纸发明的意义是不但促进了书籍文献资料的猛增和科学文化的传播,而且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繁荣和汉字字体的变迁,是中国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对中国历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纸是文字最重要的载体。在古代的欧洲,人们还长时间地利用动物的皮比如羊皮来书写文字;而中国,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

但是甲骨、竹简都比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阅读奏章,就要整整一车;绢帛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也不适于书写。到了汉代,由于西汉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了,从而促使了书写工具的改进——纸被发明出来了。

造纸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艺,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造纸技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十分宝贵的贡献。

(3)纸的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扩展阅读:

纸张发明或起源于中国南方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纸张,很大可能是起源于中国南方,并且和岭南地区特别是环珠江口周围6000多年前涌现的丰富的树皮布文化体系有密切关系。

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环珠江口包括香港出土大量石拍,其中,深圳咸头岭遗址出土的不同时期石拍,科学测年表明距今6800年前或更早,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树皮布制作石拍,揭示出中国岭南地区是世界树皮布文化起源地。

在香港研究局支持下,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历史系教授、中大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邓聪前往印尼苏拉威西中部深山村落,对世界现存公认最发达制作树皮布技术民族进行10多天深入调查研究,详细拍摄纪录了整个制作树皮布过程。他认为,这次获得的纪录数据弥足珍贵,可为中国出土的史前石拍如何制作树皮布提供“活化石”对比研究,并对世界树皮布文化研究有重要影响。

邓聪说,从考古学角度分析,世界树皮布技术扩散过程,呈现由南中国-中南半岛-菲律宾-中美洲的传播途径,并与人类学上南岛语族传播极为相似。他认为,树皮布技术是南岛语民族文化要素之一,中国环珠江口地区距今约7000年前树皮布制作石拍的大量出土发现,也将为未来南岛语言祖先来源的探索、研究开拓广阔前景。

4. 纸发明以后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纸的发明,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也利于文明的传播。

5.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却受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广泛欢迎。它首先传到朝鲜,又由朝鲜传到日本。往西传到中亚的撒马尔罕,后来又传到巴格达、大马士革、埃及与摩洛哥。

6. 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是什么

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传播

——公元105年蔡伦造纸脍炙人口的“蔡伦造纸”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一千多年。如果确切点说,是蔡伦在劳动人民发明和发展造纸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造纸工艺的事迹。蔡伦是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革新者和推广者,他对造纸技术的完善和提高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据近年来的考古实践证实,我国早在西汉武帝时,就已经使用植物纤维纸。这种纸是用大麻和苎麻等原料制成的,纸的质地比较粗糙,纸的表面有较多的没有打散的麻筋,纤维组织比较松散,分布不均匀,很不便于书写。可以说,这种纸是我国在造纸技术萌发和开始阶段生产的最原始的纸,由于质量差,产量低,很难在上面行文写字,因此,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从东汉“蔡伦造纸”起,才真正开始了纸张生产的新局面。

蔡伦是东汉人,很有才华,他从小就入宫做太监。和帝即位后,升任中常侍,后兼任尚方令,掌管宫廷御用手工作坊。安帝元初元年封龙亭侯。蔡伦主管各种宫廷御用器具的制造后,由于职务上的关系,有了接触造纸工艺的条件。他决心要研制一种物美价廉的纸。

蔡伦担任尚方令官职期间,在休息的日子里,从不同宾客往来,常常是走出宫廷,来到民间,广泛收集民间的造纸经验。经过长期的观察和钻研,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他总结出一套制造植物纤维纸的方法。

蔡伦创造性地使用树皮、麻头、旧布、旧鱼网等植物纤维做造纸的原料,并改进了造纸技术。首先,把树皮、麻头等废物用水浸泡,泡透后上火煮,煮烂后再捣碎成浆糊状,这就是原始的纸浆。然后把纸浆倒在细帘子上,铺平,漏去水分,晾干。干了以后,留在帘子上的一层薄薄的纤维片就成了纸张。

公元105年,蔡伦把他制造的第一批优质的纸奏报朝廷并献给了和帝,受到了和帝的称赞。

造纸术经过蔡伦的改良,取得了很大成效。首先是解决了造纸原料不足的问题。他利用各种废弃物,既增加了原料的来源,又降低了造纸成本,产量也开始增加。

其次在工艺上,其原理和基本生产工序——制浆、打浆、烘干等工序——已经初具现代造纸技术的雏形,时隔1800年,如今现代化造纸工业的工艺和基本工序,并没有超出蔡伦当年的发明创造。

蔡伦改良的造纸术是我国造纸业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从此,纸张生产出现了新局面。蔡伦的造纸方法被推广到全国,由于他曾被封侯,因此人们便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蔡伦则被后世公认为是造纸术的发明人。

我国古代在发明造纸术以前,各种书籍主要是抄写在竹、木简或丝帛上,竹、木简太笨重,丝帛又非常昂贵,抄写、保存、传播都十分不方便,蔡伦造纸术的成功,使人类终于找到了理想的书写材料,逐渐取代了竹、木简和丝帛,成了主要书写工具。纸既轻便又便宜,便于书写、携带、装订成册。造纸术的发明对于文化的保存、交流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我国古代人民已经普遍使用纸的时候,欧洲的国家还在使用昂贵的羊皮做书写材料,埃及在用“纸草”写字,印度用白桦树皮和棕榈叶写字,朝鲜和日本也用简和帛写字,可见当时除中国外,世界其它地方都还没有纸,在书写材料上都还处在非常落后的状态。

到了公元7世纪时,我国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传到了朝鲜,又由朝鲜传入了日本;8世纪时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经过阿拉伯传入非洲,又从非洲传入欧洲,最后传入了美洲;中国的造纸术传遍了全世界,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知识的传播。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光辉一页。造纸术的发明对全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文化的交流起了巨大的不可估量的作用。蔡伦在造纸技术上的贡献是杰出的、不朽的。

7. 造纸术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和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纸张、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四大发明在世界范围内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时期已经出现早期的植物纤维纸,但比较粗糙,书写不方便.东汉时的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作原料,制造出既美观又便宜,并且书写方便的纸张,并使这种以麻为主要原料的纸得到推广,对书写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造纸术逐步推广开来,到了公元三四世纪,纸取代竹简和丝帛成为中国的主要书写材料.
战国时,人们用天然磁石磨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到今天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到了宋朝,发明了人造磁铁,磁性比天然磁铁稳定.指南针的装置也有很大改进,人们发明了指南鱼、指南龟、水浮指南针等指南工具.在宋代,特别是南宋,海外贸易非常发达.为了克服在海洋中航行的困难,到北宋末年,在航海上已经应用了指南针.南宋时还出现了将指南针安装在刻着度数和方位的圆盘上的罗盘针.在海上航行的人,在没有太阳的白天,没有月亮的晚上,都能辨别方向.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印刷术的地位非常重要.北宋的毕舁发明了一种既省时省力又经济的印刷方法,即活字印刷.毕舁发明的是泥活字.先在粘土制成块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反字.制成一批后,就放在窑中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一块铁板上铺上一层用松香、蜡和纸灰混合的粉末,把一个个陶字排在有框的铁板上,然后把铁板放到火上加温,等粉末熔化后,用一块平板把字压平.铁板温度降低后,活字固定,就可以印刷了.印板中如果有错别字,可以随时换,印完一版,活字拆了,铁板可以再用.毕舁为印刷术的改进打下了基础,西夏有了木活字,明代改成铜活字,直到后来使用的铅活字.
中国古代有专门炼丹的人,他们中有人把硫磺、硝石、木炭放在一起烧炼引起了燃烧和爆炸,人们把这三种物质的混合叫做“火药”.唐朝中期的书籍里记载了制成火药的方法.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在宋代,火药得到了广泛使用,火药不仅被用在生活中,狩猎、开石、采石,制造爆竹和焰火,更多地被用在军事上.火器的制造技术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北宋制造的火药武器主要是燃烧性的、爆炸性的,如火箭、霹雳火球、蒺藜火球等.到了南宋,发明了管状火器,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火喷射.有一次,宋朝军队和蒙古军队打仗,宋军发明了管状“突火枪”,即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然后装上“子窠”.“子窠”和子弹的性质差不多,是用石子和铁块做的.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步枪.它的出现是火器制造历史上划时代的进步.

8. 造纸术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纸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更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在第一张纸出现以前,人类不是没有尝试过其他的传播媒介,中国的简、帛,埃及的纸莎草纸,欧洲的羊皮书卷,都曾在人类传播技术史上占有过一席之地.但是,当纸张出现以后,它们又都很快的一一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让位于集万千优势于一身的纸张.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们在带给人类传播和书写的便利的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不便.试想,在古代的中国如果有人要写一本书的话,就得把整个竹林砍倒才够书写材料之用.一个官员日常所要批阅的公文,每天至少也要55公斤的重量.在欧洲也同样,生产一本圣经需要300多张羊皮.试问,这种传播介质如何能够担负起记载文明和传承文明的历史重任!它们给了人类传播的可能,却又为这种可能的实现套上了重重枷锁,千百年来,人类背负着这一希望在文明与知识的黑暗中艰难的前行.直到公元105年,纸张的横空出世才如一道霹雳将禁锢人类文明的枷锁打碎,文明与知识的雪花在一夜之间飘落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为另一场伟大的革命--文艺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艺复兴普遍的表现是科学、文学、艺术的高涨,其目的是为了适应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化上的利益和要求,使人类的知识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然而,在中世纪的欧洲,禁欲主义和宗教主义统治一切,神学和经院学垄断文化领域,整个欧洲都处于中世纪的黑暗之中.根本原因是由于书写材料和印刷术的限制,文化信息的传播极其困难,人民处于蒙昧之中而甘受统治.并非人民不愿接近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知识,而是没有机会.正如前面所讲到的,生产一本羊皮制的《圣经》需要300张羊皮,价格之昂贵是普通民众所无法想象和接受的.只有极少数的僧侣才能读书写字,才能受高等教育,平民是没有任何机会的,同样文艺复兴在这时也是没有任何机会的.直到有了中国的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之后,才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物质的可能性.欧洲人得到了便宜的书籍,文化、知识、教育才真正能从修道院中解放出来,人民的思想才得以启蒙,新的资产阶级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文艺复兴的种子萌发,新的知识像开闸的洪水一样,成千上万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涌现出来.造纸术和印刷术在这一变革当中起到了绝对重要的和无可替代的作用.文艺复兴之后,资本主义萌芽迅速成长,科学、艺术、文化在西方世界以不可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人民的文化科学素质也不断提高,为随之到来的工业革命打下了坚实的民众基础.可以这样说,没有中国文化就没有今天世界的繁荣和高度文明.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以及中国的文化思想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种影响是深刻的、深远的,如果没有中国文明的支撑,也许我们今天还生活在中世纪的黑暗当中

阅读全文

与纸的发明对世界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