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百浪多息的原因
原来百浪多息在体内能分解出磺胺基因---对氨基苯磺酰胺(简称磺胺)。磺胺与细菌生长所需要的对氨基苯甲酸在化学结构上十分相似,被细菌吸收而又不起养料作用,细菌就不得不死去。
由于多马克创造性的工作,人类在与疾病的斗争中又增添了一个强大的武器。磺胺类药具有强烈的抑菌作用,在控制感染性疾病中疗效很好。它为许多有致命危险的急性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使不少慢性疾病也得以早愈。多马克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
到20世纪初,人类已发明和拥有了疗效显著的一些化学药物,可治愈原虫病和螺旋体病,但对细菌性疾病则束手无策。人们试图研制一种新药以征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菌。这一难关终于在1932年被32岁的德国药物学家,病理学家,细菌学家格哈德·多马克所攻破。
㈡ 人类第一种抑菌药物百浪多息(磺胺药)
20世纪初,人类已发明和拥有了疗效显著的一些化学药物,可治愈原虫病和螺旋体病,但对细菌性疾病则束手无策。人们试图研制一种新药以征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菌。这一难关终于在1932年被32岁的德国药物学家,病理学家,细菌学家格哈德·多马克所攻破。
多马克把染料合成与新医药研究相结合,使医药研究工作从试管里解放出来。他认为既然制药的目标是杀灭受感染人体内的病原菌,以保护人体健康,那么,只在试管里试验药物作用是不够的,必须在受感染的动物身上观察。这个崭新的观点为寻找新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试验中,多马克把少量链球菌注入小白鼠腹腔,链球菌以20分钟一代的速度繁殖,数小时后便在腹腔和血液中充满了链球菌,小白鼠在48小时内全部死于败血症。多马克及其合作者经过千百次试验,1932年12月20日,他们终于发现了一种在试管内并无抑菌作用的,名为百浪多息的桔红色化合物—4 - 氨磺酰 – 2,4 – 二胺偶氮苯的盐酸盐,对感染链球菌的小白鼠疗效却极佳。接着,多马克又研究了“百浪多息”的毒性,发现小白鼠和兔子的耐受量为500mg/kg体重,更大的剂量也只能引起呕吐,说明其毒性很小。正在这时,多马克唯一的女儿因为手指被刺破,感染上了链球菌,生命垂危,无药可救。紧急关头,多马克以自己的小女儿作人体实验对象,给女儿服用了“百浪多息”,挽救了爱女的生命。
第一种磺胺药物“百浪多息”的发现和临床应用成功,使得现代医学进入化学医疗的新时代。不久,巴斯德研究所的特雷富埃夫妇及其同事揭开了百浪多息在活体中发生作用之谜,即百浪多息在体内能分解出磺胺基因—对氨基苯磺酰胺(简称磺胺)。磺胺与细菌生长所需要的对氨基甲酸在化学结构上十分相似,被细菌吸收而又不起养料作用,细菌就不得不死去。药物的机理搞清后,百浪多息逐渐被更廉价的磺胺类药物所取代,并延用至今。1939年,多马克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但希特勒禁止德国人接受诺贝尔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多马克才于1947年赴斯德哥尔摩补领奖章和奖状。 碘胺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菌繁殖,而没有杀菌的能力。因为细菌生存,必须对一氨基苯甲酸(PABA)为细菌合成核酸提供辅酶F。由于磺胺药物的分子结构,电荷分布同PABA很相似,能与PABA互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从而妨碍叶酸合成。二氢叶酸是辅酶F,影响核酸合成,则使细菌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再利用机体各类防卸机能克服细菌感染。根据临床用药情况,磺胺类药物可分肠道易吸收类(如磺胺甲基恶唑),肠道难吸类(如酞酰磺胺噻唑),局部外用药(如磺胺醋酰钠)。而肠道易吸收类磺胺药物又可分为短效,中效及长效类等三种。
㈢ 谁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
在磺胺问世之前,西医对于炎症,尤其是对流行性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都因无特效药而感到非常棘手。1932年,德国化学家合成了一种名为“百浪多息”的红色染料,因其中包含一些具有消毒作用的成分,所以曾被零星用于治疗丹毒等疾患。然而在实验中,它在试管内却无明显的杀菌作用,因此没有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同年,德国生物化学家格哈特·杜马克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百浪多息”对于感染溶血性链球菌的小白鼠具有很高的疗效。后来,他又用兔、狗进行试验,都获得成功。这时,他的女儿得了链球菌败血病,奄奄一息,他在焦急不安中,决定使用“百浪多息”,结果女儿得救。令人奇怪的是“百浪多息”只有在体内才能杀死链球菌,而在试管内则不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特雷富埃尔和他的同事断定,“百浪多息”一定是在体内变成了对细菌有效的另一种东西。于是他们着手对“百浪多息”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分解出“氨苯磺胺”。其实,早在1908年就有人合成过这种化合物,可惜它的医疗价值当时没有被人们发现。磺胺的名字很快在医疗界广泛传播开来。1937年制出“磺胺吡啶”,1939年制出“磺胺噻唑”,1941年制出了“磺胺嘧啶” ……这样,医生就可以在一个“人丁兴旺”的“磺胺家族”中挑选适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的药了。1939年,格哈特·杜马克被授予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㈣ 多马克是怎样研制出百浪多息的
多马克(1895—1964),德国药物学家。因发明了磺胺药获1939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多马克出生在德国勃兰登的一个小镇。父亲是小学教员,母亲是家庭妇女,家境十分清苦。因为家里没钱供孩子们读书,直到14岁时,多马克才上了小学一年级。多马克学习努力,后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基尔大学医学院。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多马克不得不放弃学习,参军成为一名军医。战争结束后,多马克回到医学院继续学习。战场上的救治经验使他学习成绩非常突出,并顺利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1927年,他应聘出任一家病理学和细菌学实验室的主任,做药物筛选工作。多马克把染料合成和新医药的研究结合起来,合成了一千多种偶氮化合物。多马克不厌其烦地逐个进行试验,感染链球菌的小白鼠一个一个死去,而盼望中的新药却没有出现。研究持续了5年后,奇迹终于出现。多马克把一种桔红色化合物给受感染的小白鼠注射之后,这些小白鼠康复了!
这是一种早在1908年就被用来给纺织品着色的桔红色化合物,商品名为“百浪多息”。多马克发现其药用价值后,又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以用于人体。一天,多马克的女儿小玛丽的手指被刺破受了感染,全身发烧。多马克心急如焚,用尽了各种良药,都无济于事。感染恶化成败血症,玛丽生命垂危。
多马克把玛丽伤口的渗出液和血液抹在玻璃片上,在显微镜下发现了他所熟悉的链球菌。他想到了桔红色“百浪多息”,但是“百浪多息”并未在人体上做过实验。他别无选择,在女儿身上做了首次试验。“爸爸……”女儿终于睁开了双眼。女儿得救了!
“百浪多息”是一种起死回生的灵药,而怀抱中的女儿,正是世界上第一个用这种药战胜了链球菌败血症的人。由于多马克创造性的工作,磺胺类药诞生了。这种药具有强烈的抑菌作用,在控制感染性疾病中疗效很好。多马克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
他获得了193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但纳粹德国禁止德国人接受诺贝尔奖,并软禁了多马克,强迫他签名拒绝接受诺贝尔奖。软禁中的多马克没有放弃研究,他继续开发出了磺胺噻唑和衍生出的抗结核药物肼类化合物。
1947年12月,诺贝尔基金会专门为德国科学家多马克补办了授奖仪式。
㈤ 磺胺药是一种很重要的药,是谁发明的
是多马克发明的,他出生于德国勃兰登省拉哥镇(现属于波兰),他因发明了磺胺类药物获得回了诺贝尔生理答学和医学奖。
多马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任了伍柏塔尔染料公司实验病理学和细菌学实验室主任。他与同事以蓬勃发展的德国化学工业为后盾,把染料合成和新医药的研究结合起来。
他们先后合成了1000多种偶氮化合物,最终发现了一种早在1908年就已由人工合成的橘红色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能快速而紧密地与羊毛蛋白质结合,因而被用来给纺织品着色,商品名为“百浪多息”。它能够快速而有效的杀死链球菌,且生物毒性很小。需要提起的是,这种化合物第一次人体实验是用于拯救多马克因链球菌感染而奄奄一息的女儿,实验结果是成功的,由此磺胺类药的生产推广和研究发展一发而不可收。
㈥ 百浪多息的实验
多马克把染料合成与新医药研究相结合,使医药研究工作从试管里解放出来。他认为既然制药的目标是杀灭受感染人体内的病原菌,以保护人体健康,那么,只在试管里试验药物作用是不够的,必须在受感染的动物身上观察。这个崭新的观点为寻找新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试验中,多马克把少量链球菌注入小白鼠腹腔,链球菌以20分钟一代的速度繁殖,数小时后便在腹腔和血液中充满了链球菌,小白鼠在48小时内全部死于败血症。多马克及其合作者经过千百次试验,1932年12月20日,他们终于发现了一种在试管内并无抑菌作用的,名为百浪多息的桔红色化合物—4 - 氨磺酰 – 2,4 – 二胺偶氮苯的盐酸盐,对感染链球菌的小白鼠疗效却极佳。接着,多马克又研究了“百浪多息”的毒性,发现小白鼠和兔子的耐受量为500mg/kg体重,更大的剂量也只能引起呕吐,说明其毒性很小。正在这时,多马克唯一的女儿因为手指被刺破,感染上了链球菌,生命垂危,无药可救。紧急关头,多马克以自己的小女儿作人体实验对象,给女儿服用了“百浪多息”,挽救了爱女的生命。
㈦ 百浪多息这命名怎么回事,什么由来,一个菌怎么那么帅气的名字
wq
㈧ 百浪多息的介绍
链球菌是能够感染人类咽喉、口腔和消化道的细菌,许多人死于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格哈德·多马克研制出百浪多息,百浪多息能杀死链球菌,是磺胺类药物中第一个问世的药物。
㈨ 百浪多息的链球菌简介
链球菌是能够感染人类咽喉、口腔和消化道的细菌。过去,在格哈德·多马克研制出百浪多息以前,许多人死于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百浪多息能杀死链球菌,是磺胺类药物中第一个问世的药物。
㈩ 百浪多息的百浪多息的发现
二十一世纪已经有许多药物能对抗感染性疾病。但在人们可能因咽喉感染而死亡的时代,百浪多息的发现是一个惊人的突破。
1932年,多马克发现一种红色的染料,他将它注射进被感染的小鼠体内,能杀死链球菌。尽管多马克直到1935年才发表了他的发现,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还是听说了他的发现。他们进行了同样的实验,发现这种染料不但对小鼠有效,对人也同样有效,尽管它把人的皮肤染成了鲜红色。科学家们后来发现了这种药物可以裂解为两部分,幸运的是活性部分---磺胺是无色的。
没有人知道多马克为什么过了这么长时间才发表他的结果,但可能是因为他知道百浪多息己作为染料申请了专利。他试图发现一处类似的化学物质以便能申请专利。所以延迟了发表,此时成千上万的人正受到链球菌的感染。
在青霉素被发现之前,磺胺是最好的抗菌药物。磺胺不是通过直接杀死细菌,而是用阻断它们增殖的方式来发挥作用的,人们首次有了治疗诸如肺炎。产褥热等疾病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