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谈李虹霞教育成功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虹霞,山东省潍坊市名师,现任教于潍坊市北海双语学校。多年来师从于永正老师,潜心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创造了“统合教学法”,
2009年提出“统合教学”设想,并同时在一年级、五年级进行跨年级统合教学实验,从横向、纵向、时空三个纬度,建立了多元多维、立体化的语文教学时空坐标,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起步课程”、“慢板课程”、“快板课程”和“散板课程”。
在成功创建“统合教学法”的同时,结合学生“在教室里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需要,以“奠基学生的一生幸福”为指向,对单调沉闷的传统教室进行从内容到形式的革命性改造,教室成为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最爱。
概而言之,李虹霞的语文“统合教学”,有3条实现路径:
其一,横向统合。一是语文教材与相关文学资源的横向统合。不再一课一课地“教”,而是对语文教材与相关文学资源进行统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大量有价值的相关文学性课程资源走进课堂,给学生无限的阅读自由和空间。一年级学生的人均识字量达2000字,远远超出课标1000字的保底量。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已阅读完小学阶段的所有语文教材,并且可以脱离拼音进行无障碍阅读。
二是语文课与各学科跨学科的横向统合。与美术、音乐、数学、微机等学科教师合作,进行课堂(学科)间的资源“统合”。数学教师与学生配乐朗读,音乐教师与学生吟唱唐诗宋词,生活教师与学生阅读名著……教师资源的统合发挥到极致,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开了一扇扇精彩的窗。
三是“书人合一”的师本横向统合。创造了独特的序列师本课程,着眼于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然后才是渗透方法的指导。比如软、硬笔书写同步进行,不允许使用橡皮,一年级学生中有一半的人参加山东省书法考级并获得一、二等级证书。比如调整低年级拼音识字教学内容,学生可迅速实现“直拼”,在低年级完成小学阶段的常用字识字任务。
其二,纵向统合。一是同一册教材内容本身的纵向统合。用4节课完成教材规定16课时的教学要求,用1节课完成8课时的单元教学。二是跨学段语文教材之间的纵向统合。先把自己统合的现成专题资料呈现给学生,再指导学生做统合专题,然后放手让学生做自主专题的统合学习。
其三,时空统合,主要是用足网络资源,博客成为“空间教室”;让学生呼吸幸福的“语文味道”;让语文学习走出教室,回归语文教学的本原。
李虹霞的教学,改变了课程内容和课程组织形式,使得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创造了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学习共同体,促进了师生、家长的共同发展与成长。有个被全国著名小学语文教师感慨“孔子来了也不好办”的学生,留级后从外地市转到她的班里,很快变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在作文中有一句话:“我整整活了10年,才被老师真正表扬了一次,才知道学语文很爽!”
李虹霞的教学,完全指向国家《课程标准》,使学生形成了较为丰厚的语文素养。她接任的一个班,原来只有4人愿意学语文,一个月后百分百“喜欢”,很多学生“非常喜欢”。这些孩子,3个学期背熟了课本外的98篇古诗、10篇古代散文、24首现代诗歌、9篇散文名篇,还背诵了《大学》、《中庸》。二年级的孩子阅读六年级课文已基本无障碍,阅读量达到四年级以上。
中国教育学会小语教学专委会理事长崔峦老师,现场点评李虹霞的《风姑娘送信》:“重视字词教学。……很值得肯定,建议研究和推广。朗读比较充分。……阅读理解提出的要求是合适的。……培养了好的阅读习惯。……重视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学得不累。”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大拿”于永正老师说:“这是最高评价了!”
李虹霞老师的这间普通教室,突破了目前中国传统教室的局限,让一群孩子幸福地生活其中,师生和家长共同演绎了一段充实、浪漫而不乏艰辛的教育生活,吸引了众多教育专家、校长、媒体人和老师走进了教室,来破解这间幸福教室的密码。富有磁性的优雅的诵读。她喜欢用美妙的朗读去唤醒孩子内心的渴望,让孩子们爱朗读的魅力,受经典的熏陶,成为了她的使命。这种真诚的呼唤总能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和冲动,于是,学生们也爱上了朗读,课堂、操场、礼堂都是他们师生展现的舞台。
小学语文课程工作坊成立后,李老师作为课程坊主任,用极大的热情引领语文老师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她不辞辛苦地进行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童书朗读”“大手牵小手、阅读同步走”等多项活动,给语文教学带来许多生机。执著的追求、加倍的付出让她的学生语文素养大大提高,家长在听了她的课和讲座后,欣慰地写信:我们庆幸没有错过您——我们心中梦寐以求的语文老师!
课堂上,她将众多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统合,让语文教学省时高效,她大力倡导经典诵读并落实在行动上,引领同事、家长和学生真正爱读书,把好书送到学生手中,为学生赢得精神发育的最佳食量。她诵读水平较高,学生的朗读、朗诵能力强,多次代表学校在各种参观、会议、活动中进行展示。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
2. 李虹霞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老师,在担任小学语文老师的过程中,她和学生一起创建了“幸福教室
这是一位多么值得我们去尊敬、去歌颂的教师呀!她创建“幸福教室”,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幸福的氛围中学习;她一个人带两个班,累了自己,却教会了学生。李老师好比一支蜡烛,燃烧自己,但却照亮了学生的求学之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所说的,就是像李老师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