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侯为贵带领中兴成就中国创造

侯为贵带领中兴成就中国创造

发布时间:2021-08-02 17:01:05

㈠ 侯为贵的介绍

侯为贵,男,1942年生,汉族,陕西西安人,毕业于南昌大学。侯为贵是20世纪80年代创业的新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也是解放后国家培养的第一批工程师。首创“国有控股、授权经营”的经营机制。1曾获“2004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中国信息产业十大年度经济人物”、“中国十大科技领袖”等荣誉。中兴通讯创始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现任中兴通讯非执行董事长。

㈡ 谁有中兴侯为贵的详细资料啊

昔日中国通信业的高速发展曾经培育了显赫一时的豪门“巨大中华”,到了2003年,唯有中兴通信的市场表现最为出众,人们将这一切归功于侯为贵这位目光锐利、精明、行事果敢、富于远见的长者。

侯为贵洞悉市场的能力一次次在市场机遇面前得以体现,竞争对手无不叹服其鹰一般锐利的眼光。2002年许多厂商对小灵通市场并不看好,侯为贵敏锐地察觉到了小灵通业务
背后隐藏的商机。2002年底,国家政策松动,小灵通的需求突然呈现爆炸性增长。在“突然”出现的市场机遇和巨大的市场空缺面前,许多厂商措手不及,而中兴则能够迅速调整到位,及时切入小灵通市场。中兴手机业务的崛起与其说赶得好不如说赶得巧,2002年,随着国产手机市场份额急剧扩大,中兴手机异军突起,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侯为贵解释中兴通讯之所以选择进入手机市场,一是由于手机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二是中兴通讯在GSM、CDMA、PHS领域的相关技术基础和对运营商经营运作的深刻理解。2003年中兴三大类手机销售量达到450万部,岁末月销量居然达到创记录的100万以上,目前手机销售额已占到中兴总销售额的近20%。

在国外市场,侯为贵通过实行“战略国家市场战略”,不断在印度、印尼、巴西、俄罗斯等若干人口众多、电信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取得市场突破。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内圣外王的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者身上同样适用,而这种思想在侯为贵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对外大肆攻城掠地之时,中兴对内的管理也更加具体和细致。为了强化企业管理,侯为贵屡屡带领中兴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中兴在国内率先引入了6西格玛管理模式。近两年,6西格玛项目已累计为中兴节约成本2亿元。在信息化管理方面,侯为贵也带领中兴走在了国内企业的前列。

简历:候为贵,1985年南下深圳创建深圳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1997年十月创立目前国内以国有资本控股的从事通讯产业的第一家公众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任总裁。

㈢ 侯为贵的人物成就

侯为贵抓住了通信市场的三大机遇:CDMA、小灵通、手机。
CDMA
1995年,CDMA项目初露端倪,中兴通讯开始并没有大手笔地投入CDMA项目,而是先进行了前期摸索跟进。到1998年,中兴加大投入,与联通结盟共同开发CDMA。在2001年联通启动CDMA项目、网络建设大招标中,中兴拿到了10省交换及基站系统采购合同,占7.5%市场份额。在2002年联通CDMA二期招标中,中兴再次中彩,夺得15%的份额。
小灵通
2002年许多厂商对小灵通市场并不看好市场机遇面前得以体,侯为贵敏锐地察觉到了小灵通业务背后隐藏的商机。2002年底,国家政策松动,小灵通的需求突然呈现爆炸性增长。在“突然”出现的市场机遇和巨大的市场空缺面前,许多厂商措手不及,而中兴则能够迅速调整到位,及时切入小灵通市场;
手机
2002年,随着国产手机市场份额急剧扩大,中兴手机异军突起,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侯为贵解释中兴通讯之所以选择进入手机市场,一是由于手机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二是中兴通讯在GSM、CDMA、PHS领域的相关技术基础和对运营商经营运作的深刻理解。2003年中兴三大类手机销售量达到450万部,岁末月销量居然达到创记录的100万以上,目前手机销售额已占到中兴总销售额的近20%。
2004年,中兴通讯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标志着中国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在H股市场成功上市。在国外市场,他通过实行“战略国家市场战略”,不断在若干人口众多、电信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取得市场突破,是国内最早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他和他领导的中兴通讯一直保持着稳健和务实的经营作风,首创“国有控股、授权经营”的机制。

㈣ 中兴老板是谁

中兴老板是侯为贵。侯为贵,男,1942年生,汉族,陕西西安人,毕业于南昌大学。侯为贵是20世纪80年代创业的新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也是解放后国家培养的第一批工程师。首创“国有控股、授权经营”的经营机制。曾获“2004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中国信息产业十大年度经济人物”、“中国十大科技领袖”等荣誉。中兴通讯创始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现任中兴通讯董事长是殷一民。

㈤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侯为贵:打造百年中兴

2005年2月7日是中兴通讯20周年纪念日。20年,从当年仅200万左右注册资本的小厂发展到今天年合同销售额340亿的行业巨头,中兴通讯成为中国通信产业的力量和骄傲。面对中兴通讯的巨大成功,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说:“中兴通讯没有成功,只有成长。20岁,才刚刚起步。”

温和的机会主义者

侯为贵在1985年前,任职于航天691厂;1985年南下深圳创建深圳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1993年改组组建深圳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1997年创立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任总裁;2004年1月当选为中兴通讯董事长。年过花甲的侯为贵与中兴通讯共同走过的20年间,一直保持着一贯的稳健和务实经营作风。传说中的侯为贵是一个“温和的机会主义者”,他性情温和却能很巧妙、准确地抓住商场中的机遇。在侯为贵的带领下,中兴通讯抓住了通信市场的三大机遇:CDMA、小灵通、手机。1995年,CDMA项目初露端倪,中兴通讯开始并没有大手笔地投入CDMA项目,而是先进行了前期摸索跟进。到1998年,中兴加大投入,与联通结盟共同开发CDMA。在2001年联通启动CDMA项目、网络建设大招标中,中兴拿到了10省交换及基站系统采购合同,占7.5%市场份额。在2002年联通CDMA二期招标中,中兴再次中彩,夺得15%的份额。对于中兴通讯来说,第二个机遇是小灵通。小灵通的突起,成就了中兴通讯更大的事业。中兴在任何一项通讯产品面市时总是不急于投入,而是先进行跟踪、准备,小灵通也不例外。由于在当时谁也不知道无线接入的何种制式会在中国成功应用,中兴保持了比较稳健的步伐,进行摸索、观察。当发现小灵通发展的良好机会后,中兴迅速跟上。两年时间,随着国内电信运营商继续加大对小灵通的投资力度,中兴连续占领广州、湖南、南京、北京等新增市场,同时在已有市场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容,在小灵通设备市场上,业内估计中兴拿到了40%左右的份额。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小灵通继续为中兴贡献业绩。中兴1月8日公布的250亿元销售额中,小灵通就占了120亿元。小灵通已经成了中兴业绩的绝对支柱。很多人知道中兴是因为手机,2002年,随着国产手机市场份额急剧扩大,中兴手机异军突起,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当时,侯为贵解释中兴通讯进入手机市场的原因说:“中兴通讯之所以选择进入手机市场,一是由于手机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二是中兴通讯在GSM、CDMA、PHS领域的相关技术基础和对运营商经营运作的深刻理解”。2003年中兴三大类手机销售量达到450万部,岁末月销量居然达到创纪录的100万以上,目前手机销售额已占到中兴总销售额的近20%。把握这三大机会,中兴通讯迅速积累起了自己的资本,对于任何一个机会,中兴都会做好一切准备,但不会贸然行事,而一旦启动,中兴通讯的速度决不会慢于任何一位同行,所以侯为贵也成为人们眼中“温和的机会主义者”。

2004圆满之笔

2004年侯为贵完成了两大心愿,一是权力交接,平稳过渡,侯为贵退居幕后成为中兴通讯董事长;一是令中兴通讯实现了近两年前的梦想,终于在港交所H股成功挂牌。不仅如此,2004年,侯为贵和他带领的中兴通讯在完成新老管理层的顺利交接之后,再次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速度快速发展,一次次为中国通信产业点燃激情。2004年3月,中兴通讯面向全球发布第一个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性数字集群标准——GoTa (Global open Trunking architecture),开创了中国通信企业向国际知名厂商进行专利授权的先河。5月,中兴通讯获巴西电信运营商VIVO公司总金额约为1亿美元的手机订单,这是中国手机厂商目前为止在海外获得的最大的单笔合同。8月,雅典奥运会上中兴通讯为中国通信企业摘得“首金”,成为中国第一个成功服务于奥运会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9月,中兴通讯成功助力突尼斯电信成功打通非洲大陆第一个WCDMA电话。11月,中兴通讯推出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3G WCDMA手机——F808,展示了中兴通讯在新一代手机核心技术上的卓越实力。12月9日,中兴通讯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又创造性地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海外成功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开创了中国证券业新的里程碑并成为2004年度中国经济的标志性事件。享有“中国经济年度奥斯卡”之称的“CCTV 2004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结果在2004年12月28日揭晓,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获得2004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被誉为2004年度来自中国通信产业的力量和骄傲。62岁的侯为在领取“CCTV 2004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奖项时说:“我不是一个演员,不太擅长场面上的事情,而更愿意脚踏实地从事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的确,“低调、稳健、温和、务实和发展”几乎成为外界对中兴通讯的一致评价,美国《商业周刊》盛誉中兴通讯为“全球成长最快的电信设备企业”。为2004圆满划上句号的侯为贵又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以在不断发展中寻求中兴通讯的永续经营之路。

稳健步入“国际年”

中兴通讯把2005年确定为“国际年”,可见,中兴通讯已经将视野更多地拓展到海外市场。对于这样的目标和远景规划,董事长侯为贵说:“全球化已经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了。全球经济是互相融合的,外国的企业不断到中国来做生意,中国的企业也要走出去。老想着先把国内市场做好再走出去,这个观念事实上是不对的。因为我们的市场开放后,就是在国内,我们最终面临的竞争对手也必然是外国企业。如果你不走出去,不去利用全球资源,而国际竞争对手的资源比你多,结果必然比你的优势大。一个国家的通讯网不会随便让你进来,所以通信产品在一个国家的入门难度大。我们必须锲而不舍,花大力气进入。”为开展国际化市场,中兴通讯已经做好从人力到市场的部署,侯为贵介绍,首先是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做好国际化人才的储备。其次,是对一些重要的国家,要全面加大市场覆盖力度。同时全面强化国际市场资源平台的建立和正规化建设,为国际市场提供售前、售后等多方面的支持。随着国际化战略的不断深入,企业将必将面临因经济冲突等因素带来的市场风险。如何规避这些市场风险?侯为贵的原则是“循序渐进”。他说:“如果盲目冒进,国际化的风险确实很大。首先企业应该考虑考虑,自己的竞争力到底怎么样。如果在经营管理、市场能力都还是很弱的情况下贸然进入国际市场是很危险的。国际市场中大多数国家的市场经济时代已经很久了,所以一定要衡量自己的竞争力。同时企业要把财务方面的风险放在首位,能不能经受这样的财务风险。另外风险的程度,每一项合作失败的可能性有多大,都要估计到。这些问题没有想清楚之前,贸然实施就如同赌博,我是不赞成的。我们在国际市场做了近10年,根本的一点就是循序渐进。”中兴通讯向来以“稳健”著称,以稳健的步伐发展了20年的中兴通讯在侯为贵和2万中兴人的努力下,也必将以稳健的步伐在“国际年”获得长足发展。

没有成功 只有成长

2005年2月7日是中兴通讯20周年纪念日。20年,从当年仅200万左右注册资本的小厂发展到今天年合同销售额340亿的行业巨头,中兴通讯成为中国通信产业的力量和骄傲。中兴通讯20周年,并没有如外界所期待的红红火火的20周年庆典仪式。身为董事长的侯为贵,为公司20周年定的基调为“内部宣传为主”,不作大的炒作。公司各事业部以20周年为由头的“篮球赛”、“登山赛”、“演讲比赛” 等各种员工活动早在去年年中就开始陆续展开。但对外似乎并没有准备搞大张旗鼓的庆祝。面对中兴通讯的巨大成功,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说:“中兴通讯没有成功,只有成长。20岁,才刚刚起步。”当人们赞叹中兴通讯在这20年所取得的成就时,侯为贵谦虚地说:“戴尔、思科也是20年,但我们与人家的差距却很大。”62岁的侯为贵,不仅锻造了一个坚实而富有效率的决策和执行团队,而且正努力将年轻的中兴通讯建设成为一个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

㈥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是哪里人

江苏人

㈦ 中兴与联通合作利益目标是什么

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侯为贵:打造百年中兴 2005年2月7日是中兴通讯20周年纪念日。20年,从当年仅200万左右注册资本的小厂发展到今天年合同销售额340亿的行业巨头,中兴通讯成为中国通信产业的力量和骄傲。面对中兴通讯的巨大成功,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说:“中兴通讯没有成功,只有成长。20岁,才刚刚起步。” 温和的机会主义者 侯为贵在1985年前,任职于航天691厂;1985年南下深圳创建深圳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1993年改组组建深圳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1997年创立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任总裁;2004年1月当选为中兴通讯董事长。年过花甲的侯为贵与中兴通讯共同走过的20年间,一直保持着一贯的稳健和务实经营作风。传说中的侯为贵是一个“温和的机会主义者”,他性情温和却能很巧妙、准确地抓住商场中的机遇。在侯为贵的带领下,中兴通讯抓住了通信市场的三大机遇:CDMA、小灵通、手机。1995年,CDMA项目初露端倪,中兴通讯开始并没有大手笔地投入CDMA项目,而是先进行了前期摸索跟进。到1998年,中兴加大投入,与联通结盟共同开发CDMA。在2001年联通启动CDMA项目、网络建设大招标中,中兴拿到了10省交换及基站系统采购合同,占7.5%市场份额。在2002年联通CDMA二期招标中,中兴再次中彩,夺得15%的份额。对于中兴通讯来说,第二个机遇是小灵通。小灵通的突起,成就了中兴通讯更大的事业。中兴在任何一项通讯产品面市时总是不急于投入,而是先进行跟踪、准备,小灵通也不例外。由于在当时谁也不知道无线接入的何种制式会在中国成功应用,中兴保持了比较稳健的步伐,进行摸索、观察。当发现小灵通发展的良好机会后,中兴迅速跟上。两年时间,随着国内电信运营商继续加大对小灵通的投资力度,中兴连续占领广州、湖南、南京、北京等新增市场,同时在已有市场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容,在小灵通设备市场上,业内估计中兴拿到了40%左右的份额。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小灵通继续为中兴贡献业绩。中兴1月8日公布的250亿元销售额中,小灵通就占了120亿元。小灵通已经成了中兴业绩的绝对支柱。很多人知道中兴是因为手机,2002年,随着国产手机市场份额急剧扩大,中兴手机异军突起,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当时,侯为贵解释中兴通讯进入手机市场的原因说:“中兴通讯之所以选择进入手机市场,一是由于手机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二是中兴通讯在GSM、CDMA、PHS领域的相关技术基础和对运营商经营运作的深刻理解”。2003年中兴三大类手机销售量达到450万部,岁末月销量居然达到创纪录的100万以上,目前手机销售额已占到中兴总销售额的近20%。把握这三大机会,中兴通讯迅速积累起了自己的资本,对于任何一个机会,中兴都会做好一切准备,但不会贸然行事,而一旦启动,中兴通讯的速度决不会慢于任何一位同行,所以侯为贵也成为人们眼中“温和的机会主义者”。 2004圆满之笔 2004年侯为贵完成了两大心愿,一是权力交接,平稳过渡,侯为贵退居幕后成为中兴通讯董事长;一是令中兴通讯实现了近两年前的梦想,终于在港交所H股成功挂牌。不仅如此,2004年,侯为贵和他带领的中兴通讯在完成新老管理层的顺利交接之后,再次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速度快速发展,一次次为中国通信产业点燃激情。2004年3月,中兴通讯面向全球发布第一个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性数字集群标准——GoTa (Global open Trunking architecture),开创了中国通信企业向国际知名厂商进行专利授权的先河。5月,中兴通讯获巴西电信运营商VIVO公司总金额约为1亿美元的手机订单,这是中国手机厂商目前为止在海外获得的最大的单笔合同。8月,雅典奥运会上中兴通讯为中国通信企业摘得“首金”,成为中国第一个成功服务于奥运会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9月,中兴通讯成功助力突尼斯电信成功打通非洲大陆第一个WCDMA电话。11月,中兴通讯推出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3G WCDMA手机——F808,展示了中兴通讯在新一代手机核心技术上的卓越实力。12月9日,中兴通讯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又创造性地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海外成功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开创了中国证券业新的里程碑并成为2004年度中国经济的标志性事件。享有“中国经济年度奥斯卡”之称的“CCTV 2004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结果在2004年12月28日揭晓,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获得2004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被誉为2004年度来自中国通信产业的力量和骄傲。62岁的侯为在领取“CCTV 2004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奖项时说:“我不是一个演员,不太擅长场面上的事情,而更愿意脚踏实地从事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的确,“低调、稳健、温和、务实和发展”几乎成为外界对中兴通讯的一致评价,美国《商业周刊》盛誉中兴通讯为“全球成长最快的电信设备企业”。为2004圆满划上句号的侯为贵又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以在不断发展中寻求中兴通讯的永续经营之路。 稳健步入“国际年” 中兴通讯把2005年确定为“国际年”,可见,中兴通讯已经将视野更多地拓展到海外市场。对于这样的目标和远景规划,董事长侯为贵说:“全球化已经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了。全球经济是互相融合的,外国的企业不断到中国来做生意,中国的企业也要走出去。老想着先把国内市场做好再走出去,这个观念事实上是不对的。因为我们的市场开放后,就是在国内,我们最终面临的竞争对手也必然是外国企业。如果你不走出去,不去利用全球资源,而国际竞争对手的资源比你多,结果必然比你的优势大。一个国家的通讯网不会随便让你进来,所以通信产品在一个国家的入门难度大。我们必须锲而不舍,花大力气进入。”为开展国际化市场,中兴通讯已经做好从人力到市场的部署,侯为贵介绍,首先是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做好国际化人才的储备。其次,是对一些重要的国家,要全面加大市场覆盖力度。同时全面强化国际市场资源平台的建立和正规化建设,为国际市场提供售前、售后等多方面的支持。随着国际化战略的不断深入,企业将必将面临因经济冲突等因素带来的市场风险。如何规避这些市场风险?侯为贵的原则是“循序渐进”。他说:“如果盲目冒进,国际化的风险确实很大。首先企业应该考虑考虑,自己的竞争力到底怎么样。如果在经营管理、市场能力都还是很弱的情况下贸然进入国际市场是很危险的。国际市场中大多数国家的市场经济时代已经很久了,所以一定要衡量自己的竞争力。同时企业要把财务方面的风险放在首位,能不能经受这样的财务风险。另外风险的程度,每一项合作失败的可能性有多大,都要估计到。这些问题没有想清楚之前,贸然实施就如同赌博,我是不赞成的。我们在国际市场做了近10年,根本的一点就是循序渐进。”中兴通讯向来以“稳健”著称,以稳健的步伐发展了20年的中兴通讯在侯为贵和2万中兴人的努力下,也必将以稳健的步伐在“国际年”获得长足发展。 没有成功 只有成长 2005年2月7日是中兴通讯20周年纪念日。20年,从当年仅200万左右注册资本的小厂发展到今天年合同销售额340亿的行业巨头,中兴通讯成为中国通信产业的力量和骄傲。中兴通讯20周年,并没有如外界所期待的红红火火的20周年庆典仪式。身为董事长的侯为贵,为公司20周年定的基调为“内部宣传为主”,不作大的炒作。公司各事业部以20周年为由头的“篮球赛”、“登山赛”、“演讲比赛” 等各种员工活动早在去年年中就开始陆续展开。但对外似乎并没有准备搞大张旗鼓的庆祝。面对中兴通讯的巨大成功,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说:“中兴通讯没有成功,只有成长。20岁,才刚刚起步。”当人们赞叹中兴通讯在这20年所取得的成就时,侯为贵谦虚地说:“戴尔、思科也是20年,但我们与人家的差距却很大。”62岁的侯为贵,不仅锻造了一个坚实而富有效率的决策和执行团队,而且正努力将年轻的中兴通讯建设成为一个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

㈧ 侯为贵的人物履历

1959年,毕业于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
1980年代初,被派往美国负责技术引进。
1985年前,任职于航天691厂车间主任、技术科长。
1985年,被派往深圳创办内地与香港合资公司、中兴通讯前身中兴半导体,任深圳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3年,改组组建深圳市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1997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侯为贵就任上市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等职。
2004年1月,当选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深圳市中兴维先通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 2004年12月9日,中兴通讯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联交所正式挂牌,标志着中国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在H股市场成功上市。
2016年4月担任中兴通讯非执行董事长。

㈨ 为什么说侯为贵辞职后中兴就有希望

因为原本中兴和华为差不多,后来侯为贵执掌,中兴半死不活,华为却风生水起。如今侯为贵要下台了,大家认为中兴有了崛起的希望。

㈩ 中兴公司第—任董事长是谁

侯为贵。侯为贵于1942年出生,汉族,陕西西安人,毕业于南昌大学。侯为贵是20世纪80年代创业的新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也是解放后国家培养的第一批工程师。

首创“国有控股、授权经营”的经营机制。侯为贵曾获“2004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中国信息产业十大年度经济人物”、“中国十大科技领袖”等荣誉。侯为贵是中兴通讯创始人也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第一任董事长。

(10)侯为贵带领中兴成就中国创造扩展阅读

中兴通讯坚持以市场为驱动的研发模式进行自主创新。通过独立自主的开发主体,层次分明、科学规范的创新体系、持续的研发投入,中兴通讯在技术开发领域取得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成果

中兴通讯是中国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和国家863高技术成果转化基地,承担了近30项国家“863”重大课题,是通信设备领域承担国家863课题最多的企业之一,公司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并在美国、印度、瑞典及国内设立了14个研究中心。

5年3月,中兴在巴塞罗那参加MWC,推出了相同的产品,取名“咔咔”。这款运动相机型号为MDM9215,外观看起来方方正正,机身正面设置了一枚1600万像素、170°广角索尼镜头。这款运动相机本身不具备屏幕,通过WiFi与手机进行连接遥控拍摄。

除了支持照片拍摄外,还支持1080p视频录制功能,可实时传送至手机进行分享。

2015年7月15日,中兴终端美国发布了新机型ZTE Axon,这是中兴完全在北美市场研发的一款中高端机型。

2015年7月21日,中兴联合腾讯召开发布会正式推出了全新的智能手表AXON Watch,它搭载高通APQ8026处理器平台,同时运行TencentOS(简称TOS)操作系统。

2016年12月11日,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面向工业智能装备的电信级实时操作系统获得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侯为贵

网络-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阅读全文

与侯为贵带领中兴成就中国创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