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ak47是前苏联发明的
ak47研制历史 1944年,卡拉什尼科夫设计了一种发射7.62×39mm М1943式中间型威力枪弹的半自动卡宾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活塞和活塞杆固定在一起,但与机枪框并不相连,弹匣容量10发,导气管位于枪管上方,这种枪采用枪机回转式闭锁,顺时针方向旋转的闭锁机头上有两个大的对称闭锁突笋。这种闭锁方式是直接参考美国M1式加兰德步枪的。不过在这把半自动卡宾枪上的旋转机头是经过了卡拉斯尼柯夫的改进,比较长,旋转速度更快,大大地增加了闭锁机构动作的可靠性。 AK-47的研制其实是从这种半自动步枪开始的,这种卡宾枪的闭锁机构的进一步改进成为了卡拉什尼科夫自1945年至1990年之间研制的所有自动武器的核心部分,这个系统经历了50多年的实际应用考验,证实其具有非常优越的可靠性,因此这个系统也被人们称之为卡拉斯尼柯夫系统。 这种半自动卡宾枪1945年的试验型是1944年试验型半自动卡宾枪的改进型,基本特征一样,管状的拉机柄位于右上方。弹匣设计有所改变。但枪管上方的导气室,有点像西蒙诺夫的SKS半自动步枪,导气装置的外形上也已经有了一些AK-47的端倪了 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 。 1946年,卡拉什尼科夫开始设计突击步枪。在这种半自动卡宾枪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全自动步枪,并送去参加国家靶场选型试验。样枪称之为AK-46,即1946年式自动步枪。导气装置和枪机基本上与原来设计的半自动卡宾枪一样,使用冲压铆接机匣,发射机构有单发和全自动两种,连发阻铁在扳机上;30发弧形弹匣的入口在机匣下方,保险/快慢机柄都在机匣左侧,手枪型握把,枪托、前握把和护木都是木制的,枪口制退器为圆柱形。AK-47型试验型 操作原理与AK-46一样,不同的是:活塞、活塞杆和枪机体首次采用连成一体的方案——用螺杆固定在一起。机匣是冲压成形的,机匣前部与枪管固定,保险/快慢机柄首次被安放在机匣的右侧。导气室没有调节装置,拉机柄在右侧。AK-47型2号试验枪的特征是改变了导气室、活塞、活塞杆的设计。延长了导气孔,增加进入导气室的火药燃气,导气筒下方与枪管之间的位置有泄气孔,活塞杆有四条凹槽。枪口制退器改为双室结构。3号试验枪改变了导气室的设计,使圆柱形的导气活塞在导气室内处于完全密封的状态,活塞杆有四条凹槽。采用新的枪口制退器。 第1型 AK-47突击步枪(第1型) 是最终定型并在1949年正式投入生产的AK-47突击步枪,这种武器是为机械化步兵研制的,同一年苏联军队正式采用AK-47。这种型号并没有刺刀,机匣和许多配件是用冲压工艺来生产的,采用冲压工艺的好处是材料消耗少,生产效率高。许多人把这种早期的AK-47称之为“第1型”,以区分1951年和1953年生产的AK-47。1951年的试验型(第2型) 第2型 是在1951年生产的,主要的改变是把机匣的生产方法从冲压转变为机加生产。通过机械铣削出来的机匣的优点是比较结实,但缺点是比较重,而且材料消耗大,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生产这样一个重量不超过0.65kg的铣削机匣,一开始时竟需要2.65kg的钢材。发射机构、枪托和握把都经过加强,并增加了一种单刃刺刀。这种新生产的AK-47被称为“第2型”,不过第2型的产量很少,很快就被第3型所取代。AK-47(第3型) 是在1953年定型,主要是改进了第2型的枪托连接方式,特别是简化了机匣的机械加工方法,使之便于大量生产。这一型号被正式称为“7.62mm Light-Weight Kalashnikov Assault Rifle(AK)” 第3型 ,即“7.62mm轻型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许多人称其为“第3型”。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改用机械加工方法的目的是什么,第3型的铣削机匣却比第1型的冲压机匣更轻。另外第3型的改进还包括弹匣,采用轻金属的新型弹匣在强度也加强了,而且与原来的钢制弹匣可以互换;此外,枪托连接方式也进行了简化和加固,这一系列的改进使突击步枪的整体重量比第1型更轻,而弹道性能则与第1型完全一致。 希望能帮到你
⑵ 红色警戒尤里复仇中,苏联的那个什么战斗兵(拿AK的)召唤的飞机是什么
米格战斗机
⑶ 求一部关于军火商的的电影,里面主人公对AK一47作了一番描述
战争之王
Lord of War (2005)
又名: 军火之王(台/港) / 军火商
导演: 安德鲁·尼科尔
编剧: 安德鲁·尼科尔
主演: 尼古拉斯·凯奇 / 伊桑·霍克 / 杰瑞德·莱托 /Shake Tukhmanyan / 布丽姬·穆娜
类型: 剧情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法国
语言: 英语 / 法语 / 德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乌克兰语 / 阿拉伯语 / 土耳其语 /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05-09-16(美国)
片长: 122 分钟
⑷ 为什么在所有的影视剧里,苏联造的AK47都成了犯罪分子,反叛军的武器,几乎成了标配,美国有意抹黑吗
也不是这样!
首先,它的性能卓越。
应当承认苏联当年研发生产的AK-47是一款性不错的武器,它具有环境适应性强、构造简单、故障率低、威力强大的特点,在侵水、进沙尘、保养不善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较好的使用性能,这导致了它在世界上被大规模生产和仿制,成为二战后生产数量最大的枪支型号,总量超过一亿支,加上它很皮实耐用,一支枪可以用几十年,这样它能在很多落后地区大量出现就不足为怪了。
其次,有钱人不用它了。
虽然AK-47有不错的性能,但是它也有很大的缺点,就是它连续射击时枪口跳动较大,后座力也不小,使用起来比较费力,弹着点散布范围也比较大,所以就连研发它的苏联(及苏联解散后的加盟共和国)都不再用它,而用AK-74代替,中国也生产出了更好的81—1,由于口径不同,西方发达国家就更不用它了。
第三,AK-47作用无法替代
客观地说,落后地区的武装分子、黑社会帮派分子、反政府武装都不能算是正规的部队,他们对于武器的使用保养水平很不正规,再好的武器到了它们手里都会因为保管不善而故障频发,这就使得AK-47低维护水平的优势得到很大体现,所以AK-47、RPG,加上中国产的107小型火箭炮,备受游击队员类似人员的喜爱,其作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取代。
⑸ 拍AK47怎么来的电影叫什么
2020电影《卡拉什尼科夫》
根据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真正的爱国者他没有机会上战场上作战,而是发明了著名的突击步枪以他的名字命名。一个坚强的人精神和内心的故事。影片展示了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的生活,感情和痛苦。
⑹ 军事科技 20110319 AK47老枪老矣中那部俄罗斯电影叫什么
节目没看过,不过AK47出来的电影太多了,一般来说电视上长见就是战争之王,黑鹰坠落.俄罗斯的风暴之门,
⑺ 在二战中苏联士兵拿的枪叫什么枪
波波沙冲锋枪 详细资料:PPSh41性能参数:
口径:7.62mm
弹药:7.62×25托卡列夫手枪弹
弹容药量:71rds'弹鼓/35rds’弹匣
理论射速:900rds/min
表尺射程:50~500m
有效射程:100~200m
射击方式:单/连
工作原理:自由枪机原理,开膛射击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的枪械种类繁多,口径杂乱,枪弹不足。为统一全国军械系列,特别是为适应朝鲜战争的急需,我国除从苏联进口部分枪械外,也开始仿制苏联枪械。其中,50式冲锋枪便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50式的原型枪是苏联研制的“波波沙”冲锋枪,它是我国生产的第一种国产枪,当年就生产了36000支装备部队。“波波沙”冲锋枪是苏联轻武器设计师斯帕金于上世纪30年代设计的PPD系列武器发展而来的。该枪在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与手榴弹和狙击步枪并列为苏军获得战斗胜利的三大法宝。据估计,二战期间和战后,有总数超过1000万支的“波波沙”被世界各国制造和仿造。
我国仿制的50式冲锋枪采用自由枪机式原理,发射7.62毫米手枪弹,战斗射速105发/分钟,单发45发/分钟。另外,该枪的最大特色是木制枪托,扳机组件包在里面,枪托前端与弹鼓或弹匣的后端连接。具有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火力猛烈的特点。我国引进后,对该枪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如下机匣后部的拉手,枪托螺丝穿过的地方,苏联用铆接,中国用焊接;苏联的缓冲器比中国的长,不经改动不能互换,而且中国从未使用71发弹鼓。朝鲜战争爆发一年后,中国人民志愿军进攻时配备的主要武器就是成袋的手榴弹和50式冲锋枪,该枪在实战中,表现出了特别适合穿插、近战和夜战的特点。在著名的上甘岭战斗中,我第135团第7连排长孙占元率领全排使用14支50式冲锋枪和其他武器,连续夺取敌两个火力点,仅孙占元一人就毙敌16人。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还为此编了歌曲颂扬它:“50式冲锋枪,我的好战友;打近战打夜战,杀敌是能手。”在后来的越南战争中,越南人民军的手中也有50式冲锋枪的身影。而我们最熟悉的雷锋标准像上,他所执的也正是这种冲锋枪
⑻ 苏联士兵研发AK47是什么电影
电影《卡拉什尼科夫》
是由Konstantin Buslov执导,Yuriy Borisov、Olga Lerman、Artur Smolyaninov等主演的传记片。该片讲述了AK-47突击步枪发明者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的传记和生活故事。
⑼ 看了俄罗斯电影《八月八日》,有个问题:里面的俄军步兵拿AK74,可是侦察兵分队拿的是AK47和AKM。WHY
很简单,AK74加了消音器以后发射亚音速子弹,这使其威力更小了,而AKM口径大,使用亚音速子弹威力比AK74大,所以用AKM
⑽ AK47的发明者是谁啊
全球最著名自动步枪AK47发明者——“世界枪王”卡拉什尼科夫(Mikhail Kalashnikov),多年来有名无利,仍要为生计奔波,最近与专营雨伞生意的德国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推出以他命名的雨伞及其他日用品,他则可瓜分三成利润,在84岁之年,终于可以退休!
每年营业额高达700万美元的MMI公司,将会推出一系列以卡拉什尼科夫为品牌、专攻男士市场的日常用品,包括伏特加鸡尾酒、网球拍、须后水、四驱车、滑浪板、手表、尺寸较大的雨伞等等,以求借助卡拉什尼科夫在枪界的名声发财,卡拉什尼科夫则可分得三成销售利润,他盛赞自己的名字极有市场价值,“我设计的枪和MMI产品有很多共同点,都是可靠、易用并且容易维修,所以用我的名字最合适不过。”
卡拉什尼科夫,1919年在苏联一个农民家庭出生,初中毕业后便在铁路部门当学徒。19岁被征召入伍,负责驻守基辅特别军事区,期间掌握了枪械使用技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精通制造武器技术的卡拉什尼科夫得获重用,调派前线担任指挥官对抗德军。
后来他因受伤住院,期间一名病友闲聊时问他,“为何只有德军才有自动步枪,而我们就连武器都供应不足?”这一席话激发起卡拉什尼科夫决心钻研一种全新的自动步枪。经多年改良及修改后,AK47自动步枪在1947年(故取名AK47)面世,两年后投产,广受苏联军队采用,卡拉什尼科夫之名不胫而走。
卡拉什尼科夫自此成为枪坛传奇人物,家乡小镇Kurya竖立起他的铜像;利比亚、古巴、德国等均曾播出表扬他成就的专辑。他又曾获颁11个奖项和8枚勋章,包括两次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列宁奖章、斯大林奖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