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河南古代科技发明

河南古代科技发明

发布时间:2021-08-02 15:40:54

㈠ 古代的河南在科技方面留下了哪些历史的瑰宝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何为源?何为流?源者水之始,流者水之盛。我们提及源流,就说明了水对于文明的重要性。古埃及、古印度、米索布达米亚和中国,四大文明无一不是逐水而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试想连美女都选择住在水边,男人们难道要跑到戈壁荒漠,打光棍儿等着绝种么?说起中华民族的源流,我们始终离不开的两个字——河洛。

河洛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河,即是黄河;洛,就是洛水。河洛地区,即中原腹地,主要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有“天中”之说。河洛地区,究竟包括哪些地方呢?众家说法不一。以我个人理解,首先要从“河图洛书”说起。龙马负图出于河,神龟驮书出于洛。龙马负图出于孟津,神龟驮书出于洛宁。这一驮一负说明了一个问题:它们没有往别的地方去,龙马负图没有往北跑,也没往东跑,而是往南;神龟驮书也没有往上游驮去,而是去了下游。龙马和神龟竟然是有了默契一般地都去了有“天中”“享洛”之称的洛阳(古称洛、雒,无水之雒,或洛邑)。古代的洛是没有三点水的“雒”,依照形声字的组成,左声右形,说明雒是个“佳”地,这也许是龙马和神龟这两个神兽选择这里的原因。武王伐纣路过洛阳,认为此地风水甚佳,想定都于此,遂有“享洛”之称。后来以为洛阳居天下之中,利于周朝统治,西周在此堪址建城曰成周、王城。连人都选择这个地方,兽何以堪?如果狭义的理解把“河洛”专指以洛阳为中心,“河图”“洛书”之间的一小片区域也可。

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一河洛不足以容纳足够的文化。大的河洛地区或“泛河洛地区”的概念就应该出现。我们不妨用排除法来说明这一概念:首先,西方的秦地不在河洛之列,这一地区古称“关中”,与之对应的是“关东”。六国诸侯叩关攻秦,攻打的就是函谷关,所以应该把崤函作为河洛的西方界线。其次,崇尚孔孟的齐鲁之地也不在河洛之列。儒家文化对中国影响虽深,但在齐鲁和其他地区是绝对有不同一般含义的。河洛之地,起初受孔孟思想的影响远不及齐鲁,所以可把齐鲁作为河洛地区的东方界线。其三,南方的荆楚,东南的吴越之地,亦不在此列。楚国世受中原诸侯所鄙夷,吴王夫差也为中原诸侯所不齿,故此地也不属于河洛。最后,“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已不属于此列。这样一来,剩下的全是周王室的成周,姬姓诸侯的郑、韩、卫、魏、陈、蔡,依附于周王室的商朝后裔宋还在此列。总此来说,河洛地区是以周王室为核心,以姬姓诸侯为班底的众诸侯们统治的区域。按照今天的划分,河洛地区包括,西起崤山函谷关,北纳殷商的政治核心安阳、卫国的领地濮阳,南至陈蔡两国(今天的河南淮阳、上蔡、新蔡和东汉帝乡南阳),东到郑韩魏即今天的郑州开封一带(最多也包括商后裔宋国的商丘一带)。这些地区基本都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以上从河洛文化方面说明了,今天的河南省是以周天子为中心的姬姓诸侯的活动区域,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不仅如此,周之前的夏、商两代也主要都在这一区域活动,除了商朝短暂的在亳州建都以外,夏朝都城和商朝的主要都城都在洛阳、郑州、安阳一带。周朝以后的,东汉、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等主要朝代都在洛阳建都,宋朝在开封建都,并以洛阳为西京,这是惟一一个二京全在河南的朝代。只是后来由于外族入侵(金、元等),中国的核心才被偏移。不过这时,河南地区依据地型平坦,水利发达等因素在农业社会里依然是当时的经济发达地区。

以下从几个方面反映了河南在古代中国的重要地方:

一、建都王朝数目
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建都年份之长是其他任何一个省份不能望其项背的。

二、春秋战国诸侯国数目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姬姓诸侯基本都封在这一区域。主要有郑、韩、魏、卫、陈、蔡、宋等诸侯国。其与周天子的亲密程度也是分不开的。
春秋战国形势图

三、城池、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汉朝时期著名的“七国之乱”能够平定也是和河南的地理重要性分不开。说白了,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争实际上就是一场内外夹攻的战争,窦婴守洛阳,梁王刘武守梁国都(开封),周亚夫等在外围与诸侯展开正面对抗。其实上这和这些城池的坚固成都是分不开的。在古代城池的大小、坚固程度与经济实力和战略重要性是分不开的。

这张是游戏《三国志11》里的大地图,其中四十座城中有七座属于今天的河南,另外四十六个关卡、港口中有七个也是在今天的河南省内。城池数目占了全部的六分之一左右,而且这些城池全部处于中间重要的战略位置,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腹地。
《三国志11》全景图

四、四大古都
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四个,分别为夏商故都郑州、商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半数的大古都都在河南省,河南在古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古都洛阳——洛河

五、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河南拥有8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南阳、商丘、浚县、濮阳。“历史”主要的就在古代的。这些城市的历史底蕴也印证了河南在古代中国的地位。此外,悠久的历史给河南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河南的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馆藏文物占全国的八分之一,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中华第一笛、第一龙、第一剑也都在河南出土。

六、河南名人知多少?
从上古的黄帝、颛顼、帝喾说起,河南的名人真是多之又多。这和河南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分不开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乃知荣辱”所以这么多名人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典型的有上古君王黄帝、颛顼、帝喾、禹;上古先贤伊尹、柳下惠等;春秋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老子、列子、墨子、韩非、范蠡、吴起、商鞅、李斯、苏秦、吕不韦等;古代文学家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诗圣杜甫、元稹、晁错、贾谊、大小谢、二程;名将黄忠、魏延、岳飞、戚继光、史可法等;其他桑弘羊、荀彧、荀攸、张衡、僧一行、字圣仓颉、智圣诸葛亮、医圣张仲景、画圣吴道子等。近代的袁大头也是。细细数来也很难悉数理清。
诗圣杜甫

七、古战场 谁来“逐鹿中原”?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是蒯通在和高祖对质是说的一句话。但逐鹿中原这个词的涵义现在早已不是专指逐秦鹿了。这比喻各方英雄豪杰们的战争,究竟鹿死谁手?只有试过才知道。

中原自古是富庶之地,哪位诸侯不想饮马黄河?这里也成了战乱最频繁的地区之一。这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的确是发生了不少——牧野之战(武王伐纣)、城濮之战(著名的退避三舍)、马陵之战(孙膑灭庞涓)、围魏救赵、官渡之战(曹操袁绍枭雄间的较量)、虎牢关之战(著名的三英战吕布)、虎牢之战(李世民灭窦建德)、睢阳之战(张巡抗击安史之乱叛军)、郾城之战(岳飞抗金)。其他的诸侯之间的撮仗真的是家常便饭。周郑交质、郑伯克段于鄢、韩国灭郑、晋楚之间的较量、宋襄之仁、孙膑减灶、曹操起兵、吕布和曹操的兖之战、火烧新野等有趣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三英战吕布

说了废话不少。总结一下,河南现在虽是全国产粮大省,粮食总产量和小麦产量都是全国第一,而且现在工业也得到了不错的发展,GDP也连续好几年列全国第五位,郑州是地道的中国陆上交通枢纽,但是河南在整个国家的地位还是昔非今比的。

㈡ 古代发明


邮政
纸币


风选机,用以去掉谷壳
传送带
地震仪(张衡发明)
浑天仪(起源于希腊。中国天文学家张衡制造首台水利推动自动运转的浑天仪)
水车,吊水机


鼓风炉
棘轮装置
河堤锁
链传动
生煤,用于冶金
风箱,用以送风助火
暗箱
船坞
明轮,蹼轮
水钟,滴漏
风车
水闸
里程计
摆锤(张衡发明)
杵锤


票号
算盘:算盘一类的计算工具很多文明古国都出现过,例如罗马人发明并使用算盘的历史较中国人早。但古罗马算盘没有位值概念,被淘汰。现在很多国家流行的是中国式的算盘。
纸(蔡伦发明)
印刷术:雕版印刷 及 活字版印刷:中国发明了活字印刷的论点主要根据两本中国古代著作,《梦溪笔谈》及《天工开物》。另外,国际上现在公认韩国清州兴德寺最早使用金属活字(铜活字)。其铜活字印本《佛祖直指心体要节》(1377)比德国古登堡铅印版的《圣经》还早7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本。被指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纪录遗产。

军事
弩,十字弓
投石机
火之箭
火器
霹雳炮
浮桥
鱼洗


丝绸
汉服

器具
筷子
瓷器

食品
豆腐
拉面
刀削面(来自山西)
河粉(来自广东)
米线(来自云南)
水煮鱼
卤蛋
茶叶蛋
咸鸭蛋
北京烤鸭
皮蛋
腊肉
豆奶
寿司
点心
饺子
糭子
馒头
包子
茶艺
月饼

] 住
扇子
火柴:火柴的前身,用硫磺浸透的细木棒由古埃及人于约公元前3500年发明。南北朝时期,有人将硫磺沾在小木棒上,借助于火种或火刀火石,能很方便地把阴火引发为阳火。这可视为最原始的火柴。现代火柴,即无需引火助燃的火柴于公元1805年由Lois Jacques Thénard教授的助手,法国人K.Chancel发明。
盐井


马轭
舱壁,隔板
指南车(马钧发明)
指南针

明轮艇
航海用条板
手推车

马蹬
降落伞
吊桥

医学
针灸
中药

艺术
古琴

笛子

三弦
柳琴

水墨画
字画
戏曲

博弈
彩票
围棋
中国象棋
五子棋
麻将

娱乐
风筝
烟花

体育
毽子
武术
蹴鞠

㈢ 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大事年表(详细)

中国古代发明家

姓名 领域 年代 发明作品 简介
石申 天文学 战国时期 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 石申--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汉后,人们尊称“天文”一书为“石氏星经”。书中标有 121 颗恒星的位置,书中还记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及交食等情况。石申编制了最早的星表。并称之“少阳”已认识到能自身发光。

刘焯 天文学 隋代 《皇极历》 刘焯--隋代天文学家。创制了《皇极历》,他首先考虑到了日、月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了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计算日月视运动的速度。同时他把差岁改为 75 年差一度。

一行 天文学 唐代 《大衍历》 一行--唐代天文学家。他编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大衍历》,它包括十篇历议,是古代非常先进的历法。早在公元前 13 世纪,中国人以太阳和月亮运动为依据,创立了一种阴阳历法。

杨忠辅 文学家 南宋时期 《统天历》 杨忠辅--中国南宋时期天文学家。他创制了《统天历》,他确定回归年长度为 365.2425 日。并发现回归年长度有消长现象。

洛下闳 天文学 汉代 赤道式仪器 洛下闳--中国汉代天文学家。改创了赤道式仪器,定下了赤道式浑仪的基本结构。

苏颂 天文学 宋代 天象仪 苏颂--中国宋代天文学家。和韩公廉合作制成了天象仪及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第一架天象仪。有 8 人高,每层有门,一到时间门开,木人出来报时。(后面有漏壶和机械系统)。

莘七娘 10 世纪 孔明灯,走马灯 莘七娘——在10世纪时发明了松脂灯(孔明灯)作为打仗时的信号灯,这是中国人最早利用热气球。同时发明了走马灯,这是航空燃气涡轮的始祖。

裴秀 224~271 创立了绘制平面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 裴秀——在中国最早创立了绘制平面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并绘制了《禹贡地域图》。

马钧 机械设计 三国时代 龙骨水车(又叫翻车) 马钧——魏国人,杰出机械设计和创造家。三国时代创制了龙骨水车(又叫翻车),他能连续提水,灌溉用的水机具——桔槔。结构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称

李春 桥梁设计 605~617 赵州桥 李春—— 605~617 年,首创了在主拱图上设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桥。有名的赵州桥就是他设计的。

丁缓 发明家 汉代 被中香炉、常满灯、旋转风扇 丁缓——汉代,在 180 年生于长安。发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炉、常满灯、旋转风扇,有长安巧工之称。

沈括 科学家 宋朝 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沈括—— 1031~1095 年,宋朝科学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蔡伦 62~121 纸 蔡伦—— 62~121 年,蔡伦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成功。 105 年将此发明报皇帝。于 114 年被皇帝封为龙亭侯。当时人称纸为蔡侯纸。 12 世纪,造纸术间接传到欧洲。 13 世纪,蒙古人用蔡侯纸在波斯发行第一批纸币。 14 世纪,朝鲜、越南、日本也开始使用纸币。纸牌然后经由阿拉伯国家再传到欧洲。

毕升 1041~1048 活字印刷术 毕升—— 1041~1048 年,中国北宋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杜诗 91~不祥 水力鼓风机 杜诗—— 91 年,河南人。首创了水力鼓风设备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动风扇鼓风。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风机,比欧洲早了 1100 年。

浦元 三国时期 淬火技术 浦元—— 300 年,三国时期。首创淬火技术,使钢刀坚而有弹性。

孙子 三国时期 孙子算经 孙子—— 300 年,乘余定理的起源一题为“物不知数”,写了“孙子算经”一书系统论述了筹算记数制。

秦九韶 数学 1202~1247 创立解一次同余式的“大 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 秦九韶—— 1202~1247 年,中国数学家。写有《数书九章》,创立解一次同余式的“大 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

李治 数学 测园海镜 李治——中国数学家,著有“测园海镜”是中国第一本系统改述“天元术”的巨书。

沈括 宋朝 沈括发现用细线系在磁针的中央(指南针),并将其悬挂起来。经过观察、发现,写进了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以后人们把用磁铁制作的针成为指南针,还有指南桌。 13世纪到东方玩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见到了指南针,并把它传到了欧洲。

墨子 公元前 400 年 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论点 墨子——公元前 400 年,墨子一书论述了杠杆平衡,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论点。

参考资料:http://211.95.73.80:8080/fmczy-more-zhongwai3.htm

㈣ 河南古代科技名人及其贡献

河南居天下之中,也在中国早期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历史舞台的核心地位,但也是战乱频繁,承受中华民族灾难最深重的一个地方。中华民族的姓氏起源和形成都实在河南完成的。很多中国人的祖先历史上是从河南走出,散落到世界各地。
在现在的中国占汉族人口90.11%的120个大姓中多数是在河南形成的。在这120个大姓中全部起源于河南的有52个,部分起源于河南的有45个。也就是说起源与河南的姓氏共有97个,占120个大姓的80.8%,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9%。追根溯源,中华民族的根就在河南。只是因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于战乱和灾害等原因,先民们不得不离开这里,远播四方。我们都自称是龙的传人和炎黄子孙。“中华第一龙”在河南出土,所以龙的形成地就是在河南。出生在河南的太昊伏羲氏开启了三皇时代以及也出生在河南的黄帝,炎帝为主的五帝是我们公认的中华民族的祖先。中国的一些民俗文化也是从河南传扬出去的,比如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舞龙的习俗就是在河南产生的。以及后来的夏.商.周都建都在河南。这都说明了河南是中华民族是中国的发源地和故乡。
同时我们使用的文字生在河南并在河南发展。类似文字的符号和甲骨文都在河南发现,他们的发现使人们知道了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每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河南。秦朝李斯作的《仓颉篇》用河南文字统一了中国文字;汉朝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不仅填补了汉朝以前没有文字学作品,还给汉字建立了部首,直到今天的字典词典都沿袭了这种方法。王永民发明的五笔输入法使汉字输入电脑更快捷更准确使汉字又一次获得重生。李斯.许慎.王永民都是河南人。汉字在河南发现,由河南人发展起来,最后又由河南人把它重生。这也是河南人对我们中国人做出的贡献。
河南正成为中国的厨房。在中国每10根火腿肠有5根出自河南;10个汤圆有6个出自河南;10个饺子有4个出自河南,就是中国人每顿不可缺少的米饭也是10碗中有一碗是河南农民辛勤种出来的。就连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原料90%是河南生产的。到2007年河南省的粮食4年创新高,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位。是第一个实现千亿斤产量的省份。同时方便面,饼干,速冻食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粮食加工规模全国第一。河南作为中国的粮仓是当之无愧的。河南人不仅养活了自己一亿人还向其他省份输送粮食和食品半成品。我国的厨师之祖也是出生在河南。双汇,三全,思念,南街村,白象,王守义这些都是大家熟悉的河南食品名牌。
就连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鸟巢"也可以说是河南人建造起来的:参加建设的人中有80%是河南民工;鸟巢建设用的特殊部位的钢也是河南"舞钢"经过不懈努力给研制出来,之前就连"鞍钢"老总都说这些钢需要进口,国内根本没人能够生产这种钢.其他一些奥运建筑河南民工也出了不少力.比如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国家大剧院等等.

可以说河南从古至今对中国的贡献是巨大的,不可磨灭的也是永不休止的。

当然河南人的贡献还不止这些
也希望通过上面的数据和例子使大家对河南有更深的了解,不要再谩骂,羞辱和看不起河南人了

㈤ 中国古代都有什么发明

1、喻皓建筑:北宋初年 《木经》 喻皓--亦称预浩,是中国五代末年,北宋初年的建筑师。出生于杭州,他设计的最杰出的建筑是北宋国都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安远门内开宝寺中的灵感塔。他还写了一部木工手艺的书--《木经》,共 3 卷。他有造塔鲁班之称。

5、火药: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火药》:“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於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魄齏粉。”

㈥ 四大发明与河南的关系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河南地下文物居全国第1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2位。它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河南已经发现的7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5000年前的大河文化遗址,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均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或迁都。中国已确定的七大古都河南有其三,即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众多的文物古迹和著名的黄河等自然风光构成了河南丰富的旅游资源。

(6)河南古代科技发明扩展阅读:

河南省气候比较温和,他是属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但是河南的天气不是很好,冬天比较长,比较寒冷,夏天比较短,并且风沙非常多,但是秋天会比较温暖一些,日照比较足,所以说4月到6月和9月到11月,是河南省旅游的黄金季节,所以最好要避开五一和11这样的黄金周,因为那时候人会非常多,尽管说河南的冬天会比较寒冷一些,但是这个时候来太行山还是可以看到,少见的冰瀑布和冰挂等自然景观。

㈦ 河南古代的科技文化名人

河南古代的科技文化名人:

老 子 庄 子 李 诫 吴道子 李商隐
玄 奘 岳 飞 杜 诗 刘禹锡 桑弘羊
王 铎 贾 谊 晁 错 沈佺期 司马炎
韩 愈 陈 胜 崔 颢 谢灵运 张仲景
张 衡 范 蠡 范 缜 端木赐 陈与义
李 贺 许 慎 阮 籍 蔡文姬 朱载堉
干 宝 岑 参 谢 安 上官仪 侯方域

㈧ 十项河南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实例

李冰都江堰蒙括长城隋炀帝大运河李春赵州桥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蔡伦造纸术毕生活字印刷术丽道远水经注贾思贤齐民要术

㈨ 河南发现5000多年前疑似水泥混凝土,古代的科技有多发达

河南发现五千多年前疑似用水泥混凝土。这个发现是在河南的仰韶村历史遗迹当中发现的。如果将该土壤确定为混凝土,那么也意味着发现了人类使用最早的混凝土。混凝土对于建筑的稳固性有着极大的作用,这是因为通过对各种材料的配比能够使得配比后的效果最为坚硬化。因此古代人进行建筑的时候,如果能够选用这样的材质,说明古代的建筑技术是非常发达的。当然古代出的建筑业以外,许多的科学技术,医药技术以及各种行业的技术都是十分发达的。在唐朝时期,我国达到了世界的政治中心,经济的顶峰,各种技术也是领先于世界的。

科学技术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提高科学技术,才能够使得国家朝着更高的层面发展。

阅读全文

与河南古代科技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