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许云峰在边地牢里创造了什么奇迹
坚强不屈
1946年7月,许云峰等人被押到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第一看守回所,即“白公馆答”监狱。在戒备森严的国民党军统监狱中,他用秘密方法和党员相互联系,成立了狱中临时党支部,并任党支部书记,组织和领导狱中的地下斗争。敌人为割断他与狱中地下党组织的联系,将他戴上重镣,关进终日不见阳光的地牢。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残酷折磨和威逼利诱,许云峰始终大义凛然,坚强不屈,不为所动。无可奈何的敌人不得不承认:任何刑具对他都是没有效果的。
Ⅱ 他创造出了令人惊异的奇迹
令人惊异的奇迹
奇迹本身就令人惊异吧。
但其实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Ⅲ 阎肃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
阎肃先生的奇迹
文/余秋雨
世上很多朋友,彼此交往既不长也不深,但一见就高兴,说个没完没了。我与阎肃先生,就是这样的朋友。讨论阎肃先生,我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个惊人的奇迹。
什么奇迹呢?那就是按照他的高迈年龄,他早已不应该是各个电视台的邀请对象。事实上,与他年龄相仿的老人,不管是艺术家、学者,也都不会颤颤巍巍地在镜头中担任评委、导师了。但是,令人惊讶的是,他却频频出镜,十分活跃。而且,据我所知,各个电视台也总是把他列为热门的一线邀请对象。
现在的电视台非常重视收视率。因此,他们的邀请,也可以看作是广大观众的喜爱。为什么各个电视台和广大观众都会超越年龄的障碍一直喜爱阎肃先生?可能有人会误解,以为与他的地位有关,与部队有关,与关系有关。其实,只要了解当代社会审美趋势的人都知道,电视镜头前的缘分,与这一切都没有关系。正因为与这一切都没有关系,因此他确实创造了一种奇迹。
我在中央电视台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曾与阎肃先生一起担任评委很多届,从旁观察,反复思考,发现他被当代电视观众喜爱是有原因的。第一个原因,他身上完全没有让人厌烦的架子。他从来不曾在公开讲评和私下聊天中,夹带一丝一毫有关自己的职位以及以前作品的信息,哪怕是暗示也没有。于是,他在观众和朋友面前,不再是官员,不再是老艺术家,不再是学者,甚至,也不再有军队背景,而只是一个单纯、轻松的普通人。要做到这样是不容易的,请看周围其他年长的艺术家和学者,人也很好,但生怕别人看轻,老是要不经意的抖搂一点“身份”出来。例如,开口闭口就是“五十年前我刚刚获得大奖的时候郭沫若先生握着我的手说”,“在那场战争中我率领一个采访团到了前线”,等等。阎肃先生完全有资格说这些话,但他绝对不会说。于是,他成了一个似乎没有显赫履历、官位、成就的和蔼老人,这等于拆除了他与广大观众之间的层层围墙,道道阻隔。观众面对他,并不需要穿越什么障碍,直接碰撞他诚恳的言词和话语,倾听他毫无矜持地畅怀大笑。相比之下,那些喜欢抖搂“身份”的人可能一时让观众敬畏,却很难让观众融入,观众也就很快把他们冷落了。
阎肃先生对“身份”的自我卸除,不是出于一种谋略,而是出于本心。我了解他,他在内心也对种种外在的地位毫不在乎,别人问起来,他只是轻描淡写地匆忙绕过,绝不留连。对于那些生怕观众看不起而不断暗示自己了不起的镜头人物而言,阎肃先生实在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反的例证。有好几次,阎肃先生听到那些在文化领域偶得高位的官员颐指气使地讲话,总会悄悄捅我一下,然后轻声在耳边说:“满口假大空,什么也不懂。”其实仔细一想,阎肃先生的资历远远超过眼前这位官员。但他对这位官员的批评,好像不是出于前辈长者对于晚辈后生的不满,而是出于平民思维对于官僚话语的抱怨。
阎肃先生受欢迎的第二个原因,是他真懂艺术。真懂艺术,首先不是指理论、概念、学说,而是指感觉。感觉,在思维过程中是起点,在艺术过程中却是终点。阎肃先生拥有的艺术感觉,深刻而广泛,快速而灵敏。在我看来,在革命文艺工作者队伍中,他的艺术感觉处于第一等级,能够与之比肩的人屈指可数。他的强项是编剧、作词和音乐。他对剧本的要求是干净而有力。他对唱词的要求是流畅而典雅。他对音乐的要求是浓烈而悠扬。正是出于这种等级,他即使应邀创作一首配合“打假行动”的歌词,也能写成“借我一双慧眼吧”这样高品位的流行歌曲而广泛流传。在艺术上,等级和品位是生命所在,这比题材重要。只要等级和品位高超,哪怕是处置一个平凡的社会题材,也能闪现出审美光亮。在我的观察中,阎肃先生对于一首歌词、一段音乐的点头、摇头、沉默,总是基本符合普遍而公平的艺术标尺。他可能说得比较客气,比较简单,但他对艺术的取舍、扬抑一清二楚。因此,请他来评审各种作品,就会显得很“内行”,社会各界都服气。我有时看着刚刚发完言的阎肃先生就想:我们文化界如果多几位他这样的内行老人,情况就会好得多。文化的政策固然重要,但是有了好的政策之后,有资历而又有权威的良好艺术感觉就弥足珍贵了。现在,不少文化引领者有学历、有理论,却缺少这种艺术感觉。
艺术良知使阎肃坚守住了审美本位。所以,广大观众都看到了,不管他出现在什么电视节目中,总是温和如春,切实可行,毫无作秀嫌疑。邀请他,不会有什么让人尴尬的风险。
阎肃先生受欢迎的第三个原因,是他天真烂漫,好学不倦。他永远处于一种李白抬头看瀑布的惊喜状态。他不执著专业门户,不摆弄专家派头。他有很好的传统文化根基,但他从来没有在镜头前背诵名篇、甩弄典故,每次出来都是一副兴致勃勃、其乐融融的学习劲头。他像一个忘了年龄的“粉丝”,面对着各种新出现的艺术现象,天真而欣喜的表情是那么真诚。在讲评时,他没有教训口吻,更没有训斥语气,即使批评也善良温和,让年轻的艺术爱好者们乐于接受。这种镜头态度,与他在生活中充满好奇的学习精神有关。记得我第一次与他见面,他就急步走过来告诉我,他一生中最崇拜的演员居然是我的妻子马兰。我怀疑他是在奉送客气的“见面礼”,但接着他讲了一长段对马兰表演的具体评论,我知道这并非随口褒扬。在中央电视台的多次合作中,他非常注意我的讲述,只要我提到一个他所不清楚的历史细节,或者他不明白的国外文化生态,等到休息时总会不断询问,认真的态度就像一个学生。但从他的问题就知道,他其实对那些课题的背景并不陌生。我们每次见面,我都叫他“老阎”,他都叫我“教授”,在整体态势上,他似乎一直保持着一个“请教者”的谦虚地位。说实话,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像他这样年龄而又德高望重的“请教者”。我有时也会突然一愣,心想自己年轻时,他不曾经是我的崇拜偶像吗!偶像为什么永远高大?因为他心胸开阔,不断充溢。阎肃先生的谦虚好学,使他每时每刻都对世界、对他人保持着一种新奇感。他吸收着天地间一切方位的营养,尽管很多营养来自于较低的方位、年轻的方位。这样的人是可爱的,他几乎喜欢一切给他带来任何审美愉悦和思维愉悦的人,因此他自己也让人喜欢了,没有人不喜欢他。
除了这几条他被观众喜爱的公开原因外,在私下他也有一些生活点滴让我一想就笑,难以忘却。例如,他对生活很不讲究,在上镜头前我常常会对他的衣着、发型略加指点,他立即服从,但又不太在乎。他的胃口,让我非常惊叹,并由此思考一个长寿老人的另一种秘密。中央电视台为我们安排的工作餐虽不讲究,但在我看来也不错了,因为我是一个最喜欢吃盒饭的人,认为那种米粒和菜汁相焖煮的味道十分诱人。但阎肃先生不行,他每天悄悄向我抱怨,“那不是正经东西”。他所说的“正经东西”,并不是一种高要求,而只是中国乡间农民的想法。那就是,鱼就是完整的鱼,肉就是完整的肉,不能用鱼片、肉丝来糊弄人。偶尔,我们也能吃到“正经的东西”,那时他便笑逐颜开,下筷入口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这时他的食量至少是我的三倍,其实我平日也算得上是一个“贪嘴”的人。吃够了“正经东西”,他精神健旺,重新开始他那种不讲职位、只讲艺术,不摆资历、只讲当下,不玩尖刻、只送温暖的讲评。
说到这里,我想对阎肃先生做一个印象性的归纳。首先,他是一个稳稳地站在中国土地上的当代君子;其次,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的天真艺术家;第三,他是一个直到晚年还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奇迹般老人。
有此三点,此生足矣。
阎肃(原名阎志扬),1930年5月9日出生于河北保定,重庆大学毕业,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空政原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大区正职的生活待遇;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创作的歌词《我爱祖国的蓝天》、《下四川》1964年获第三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会演创作优秀奖。歌剧《江姐》1977年获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会演创作奖。与人合作的歌剧《忆娘》、京剧《红灯照》197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名剧作家、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音协委员。
Ⅳ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什么奇迹越多越好
长城
万里长城,以它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和悠久的历史著称于世,被列
为世界奇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游览胜地
故宫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
群.
紫禁城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周长3420米,墙高10米,外层
用澄浆砖包砌,里面是夯土.它共有四门:正南是午门;向东的名东华门;
向西的名西华门;向北的明朝叫玄武门,清康熙年间因避康熙帝名字玄烨之
讳,改称神武门,沿用至今.紫禁城周围环有52米宽的护城河,城四角各有
一座角楼,结构精巧,造型秀丽.紫金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
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
是沿着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
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
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
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
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世界上罕见的.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
的文比传统,显示着5O0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现在,故宫成
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游览地之一
颐和园
颐和园是以湖光山色著称的我国古典名园,面积达290公顷(4305亩),
其中水面约占3/4.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
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脚下建了
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练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
连缀在一起.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
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天坛的总体设计,从它的建筑布局到每一个细部处理,都强调了"天".
它有300多米长的高出地面的甬道,人们登临其上,环顾四周,首先看到的
是那广阔的天空和那象征天的祈年殿,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就油然而生.这
条甬道又叫海漫大道,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到天坛去拜天等于上天,而由人间
到天上去的路途非常遥远,漫长.
布达拉宫
耸立在西藏拉萨玛布日山上的布达拉宫,气势雄伟,巍峨壮丽.
布达拉宫是藏族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我国,以及世界著名的宫堡式建
筑群.宫内拥有无数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使它成为名符其实的艺术宝库.
布达拉宫起基于山的南坡,依据山势蜿蜒修筑到山顶,高达10多米,东
西宽360多米.全部是石,木结构,下宽上窄,镏金瓦盖顶,结构严谨.人
们走过拉萨河大桥,高耸山顶上的布达拉宫雄姿就映入眼帘.朱红色的宫墙,
金碧辉煌的宫顶,在蓝天雪山的陪衬下,显得格外壮丽.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 7世纪,至今已有 1300多年的历史.布达拉意
为"佛教圣地".据说,当时吐蕃王朝正处于强盛时期,吐蕃王松赞干布与
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下令修建这座有999间殿堂的宫殿,"筑
一城以夸后世".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是在1974年发现的,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
馆,于1979年国庆开放.
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占代
的奇迹,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云冈石窟
处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云冈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也是世
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
艺术家们把它比喻成东方的罗马石雕.有人发现这些石雕作品,融合了
中西的艺术,因而具有特殊的魅力.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465年),距今已有1500多
年的历史.前后用了约30年的时间才基本上完成了这个浩大的艺术工程.整
个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5100多
个.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这里有一条伊
水,河两岸是香山和龙门山.自北魏至晚唐的400余年间,古代匠师在这两
座山上凿窟建寺,使这里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的宝库.
龙门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题记
和碑刻3600余品.
敦煌,可以说是世界艺术家的圣地,也是一处十分吸引人的旅游胜地.
敦煌,在我国西北部甘肃省.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在敦煌县城东南25
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石窟长约1600米,高50米,重重叠叠,密如
蜂房.它保留了前后历经1000多年的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
五代,宋,西夏,元十个朝代的壁画和彩塑的洞窟 492个,壁画 45000多平
方米,彩塑2000多座.这些壁画和彩塑技艺造诣之深,想象力之丰富,都是
惊人的.
Ⅳ 冻土创造了什么样的奇迹
2万年的冻虾,居然能够复活,这样的奇事就发生在冻土带。冻土指温度在0℃以下的含冰岩土。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叫季节冻土;当冬季冻结的深度大于夏季融化的深度时,冻土层就会常年存在,可达数万年以上,形成多年冻土。多年冻土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是冬季冻结、夏季融化的活动层;下层是长年结冻的永冻层。冻土广泛分布在高纬地区、极地附近以及低纬高寒山区,占世界陆地总面积20%以上。这里虽人烟稀少,却隐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奇观现象。
除冻虾复活外,人们还从冻土中挖掘出冷冻已久的水藻和蘑菇,也能繁殖后代。在俄罗斯雅库特的冻土层下,竟然有大片不冻的淡水。地质学家推测,冻土带下可能还蕴藏着固体天然气。
冻土下有秘密,冻土表面也有一些奇特的自然景观出现。在我国祁连山冰川外围的冻土地上,人们发现一些神秘的石制图案:大小不等的石块在地面上排列成一些非常规则的几何图形,有的呈多边形空心环状,有的巨大石块旁簇拥着如花瓣样的小碎石,犹如一朵盛开的玫瑰花。曾有人认为这是原始人铺砌的神秘符咒,或是尚未完工的古代建筑遗址。其实,这是大自然在冻土带玩的把戏。这个冻土带在多年的季节气候冷暖变迁中,反复地结冻和解冻,使石块有规律地移动位置,形成了美丽奇妙的图案。
冻土能创造奇迹,也会带来灾难。由于温度的周期性冷热变化,冻土活动层中的地下冰及地下水不断交替冻结和解冻,致使土质结构、土层体积发生变化,给人类带来一系列麻烦。如道路翻浆、建筑变形、边坡滑塌等。所以,人类还须小心提防它才是。
Ⅵ 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
分析情况拿出好的方案,一点点做,学习,总结,敢承担。
Ⅶ 上帝创造了一个什么奇迹
这只是复杂事件中的一次巧合而已,而“上帝”只是这个巧合的代名词。我们把人力不可控的因素归因于上帝,只是我们的内心需要一个解释。对与错也是相对的。“完美的错误”,错误,为何有完美与不完美?所以这个故事本身就是巧合。这个奇迹就是巧合,是可遇不可求的。
楼上那位仁兄提到没法否定上帝,是因为上帝只是一个信念,不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把美好的一面归于上帝。你否定它只是在否定一个名词,而否定这个名词的结果就是产生另一个相对的名词,你可以称之为“恶魔”。
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造了哪些举世公认的奇迹
1、我们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
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植根于新中国前30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不长的时间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全面展开,充分释放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罕见的中国速度。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00309亿元,经济总量首次站上9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稳居世界第二位。
2、我们创造了民生改善的伟大奇迹。
我们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坚持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成果。经过70年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高达7.7亿人,到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下降到1660万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之大、效果之彰,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
3、我们创造了科技进步的伟大奇迹。
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成就,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米科技等基础科学突破,“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等工程技术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也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井喷式发展。古老的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踏浪前行。
4、我们创造了制度创新的伟大奇迹。
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制度创新的伟大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构建起和谐的党际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崭新道路,等等。新中国70年的制度创新,为人类制度文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5、我们创造了社会保障体系的伟大奇迹
中国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18年6月,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25亿、1.91亿、2.3亿。今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富足的生活。
Ⅸ 安德烈.波切利创造了什么奇迹
全球累积6000万张销售天量;全世界最畅销古典跨流行、媲美上帝嗓音。
1996-2007奇迹人生一次典藏:精选莎拉布莱曼合唱原曲Time to Say Goodbye、席琳狄翁合唱金球奖作品The Prayer、气势磅礴Sogno,到奥运主题曲Because We Believe等生平最重要经典。
超值加收五首全新作品、世界级音乐大师共同合作:义大利罗拉普西妮、中国钢琴家郎朗、与葛莱美奖得主肯尼吉、全球知名金奖制作人大卫佛斯特。
1996年,德国拳王亨利马克斯,精心筹备个人拳击生涯的告别赛,然而就在现场以及全球观众面前,他输了这场比赛,此时灯光暗去,计划中的压轴歌手携手登台缓缓唱出:「time to say goodbye,告别的时刻到了…」这是波伽利与莎拉布莱曼的经典演唱,也是波伽利歌声横扫全球的经典时刻。
经典的来临,并非一蹴可及。出生於义大利托斯坎尼,12岁失去视力,但他却从比萨大学法律系毕业,并成为获得国家资格的辩护律师。虽可执业,但他心醉於歌剧与传统义大利音乐,拜师於义大利传奇男高音Franco Corelli门下,学习声乐。92年帕华洛帝初闻波伽利歌声,对世人推荐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伟大男高音的诞生;次年,波伽利以破纪录高分赢得义大利 Sanremo(圣雷莫歌唱节)比赛冠军,自此奠定了波伽利的音乐地位。
从1996年百万单曲开始,『Romanza』、『Sogno』、『爱慕Amore』的倍数累积专辑千万销售,迄今突破6000万总销售天量,波伽利成为史上最成功之男高音。金球奖最佳歌曲、葛莱美奖与奥斯卡奖的提名、世界音乐奖等多项荣耀下,波伽利的歌声也开始响彻国际盛会,从梵蒂冈的新年礼赞,在艾菲尔铁塔、自由女神像、埃及金字塔等著名地标所举办的慈善义唱,还有世足赛、雪梨奥运、悼念911罹难者的音乐会、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纽约感恩节大游行、Live 8义唱会到2006年义大利冬季奥运盛典,世界上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他那感人至深的歌声力量。
波伽利从不是个畏惧挑战的人,他对生命所展现出的热情,让他能一再的创造奇迹,就如同他所说:「我最渴望的、我最想做到的,是和聆听我的人沟通;去感动他们,如同我在孩提时代被我所喜爱的歌手们感动一样,他们让我流泪,也让我对生命充满梦想」。西洋天后席琳狄翁曾说:「如果上帝会唱歌,听起来应该就像波伽利。」这个上帝般的嗓音,以及奇迹般的人生,在2007首度交集,成为安德烈波伽利个人生平首张精选天碟【Vivere生命奇迹】,一次囊括撼动人心经典代表以及五首全新作品,全新合作对象从中国钢琴家郎朗、葛莱美奖得主肯尼吉、到义大利女歌手罗拉普西妮。告别的时刻尚未来临,但可以肯定的是,波伽利的经典珍藏,已经降临。
一个来自托斯卡纳的意大利盲人,一个用声音感动上帝的男人,一个如同阳光般灿烂的意大利式笑容——Andrea Bocelli又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一张纯意大利传统经典民谣专辑。
全球专辑总销量超过5千万张史上最畅销古典艺人
两度获得世界音乐奖“全球最畅销义大利艺人”
英国流行榜史上最佳外语歌手 获颁英国古典音乐奖“杰出贡献奖”
倘若“歌唱是宇宙共通的心灵语言”,Andrea Bocelli/安德烈.波伽利就是世界上臻于完美的优选示范。的确,他的歌声能够穿越语言隔阂,直触人类共有的情感与灵魂。这宝贵天赋,不仅让他成为古典音乐史上最畅销艺人,更在流行音乐版图中无往不利,全球专辑的总销量已超过5千万张,而对他而言这还只是个开始。
Ⅹ 阎肃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
网络就有。大概是一个关于艺术的奇迹。
阎肃(著名艺术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
阎肃(1930.5.9-2016.2.12),原名阎志扬,男,汉族,河北保定人,毕业于重庆大学,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1-2]
1950年9月参加工作,195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6月入伍。[3] 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空政歌剧团编导组组长,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4]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大军区正职生活待遇和政府特殊津贴。
歌剧《江姐》是阎肃的成名作, 这部歌剧在1964年公演,立即引起轰动,阎肃也因此受到毛泽东的接见。[5] 他还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政双拥晚会、文化部春节晚会、公安部春节晚会等大型晚会的总体设计、策划、撰稿。[6] 2016年2月,当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