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1)发明: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我国专利法规定,可以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有两类,一灰是产品发明,一类是方法发明。 (2)实用新型:所谓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组合提出的合于实用的新方案。实用新型专利只适用于产品,不适用于工艺方法。例如:关于机床外型的新设计是产品形状的设计;把旧式电话中分开的受话筒和送话筒合为一体,是对产品结构的新设计;把改革电话机外型和拨号键盘的设计结合起来,就是对电话机形状和构造的结合作出的新设计。 (3)外观设计:它是指对产品的外型、图案、色彩或它们的结合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用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外观设计必须附着在产品上,如果离开产品而单独存在,就不成其为专利法上的外观设计;外观设计只限于产品外观的艺术设计,而不涉及产品的技术性能。
2. 什么是发明专利,发明专利包括哪些类型
你好,我国专利法规定可以获得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有发明、实用新型和外回观专利三种,其中发明答专利是最主要的一种。
二、发明专利包括类型
发明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大类型
产品发明包括所有由人创造出来的物品,例如对机器、设备、部件、仪器、装置、用具、材料、组合物、化合物等等作出的发明。方法发明包括所有利用自然规律的方法.又可以分为制造方法和操作使用方法两种类型,例如对加工方法、制造工艺、测试方法或产品使用方法等所作出的发明。
专利法保护的发明也可以是对现有产品或方法的改进。绝大多数发明都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例如对某些技术特征进行新的组合,对某些技术特征进行新的选择等,只要这种组合或选择产生了新的技术效果,就是可以获得专利保护的发明。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3. 职务发明创造包括哪些情形
对于职务发明创造来说,专利权的主体是该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所在单位。职务发明创造,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这里所称的“单位”,包括各种所有制类型和性质的内资企业和在中国境内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从劳动关系上讲,既包括固定工作单位,也包括临时工作单位。
职务发明创造分为两类:
1.执行本单位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包括三种情况:
(1)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专利权发明创造;
(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3)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在第(3)种情况中,只有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才构成职务发明创造:
第一,该发明创造必须是发明人或设计人从原单位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
第二,该发明创造与发明人或设计人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联系。2.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一般认为,如果在发明创造过程中,全部或者大部分利用了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料以及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这种利用发明创造的完成起着必不可少的决定性作用,就可以认定为主要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如果仅仅是少量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且这种物质条件的利用,对发明创造的完成无关紧要,则不能因此认定是职务发明创造。对于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如果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专利权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和取得的专利权归发明人或设计人所在的单位。发明人或设计人享有署名权和获得奖金、报酬的权利,即发明人和设计人有权在专利申请文件及有关专利文献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设计人;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按规定向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发给奖金;在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单位应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发明人或设计人的署名权可以通过书面声明放弃。
4. 发明专利的类型有哪几种
北京保识
我国把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回、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答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专利并不要求它是经过实践证明可以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技术成果,它可以是一项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或是一种构思。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专利法中对实用新型的创造性和技术水平较发明专利低,但实用价值大,在这个意义上,实用新型有时会被人们又称小发明或小专利。针对实用新型,在专利权审批上采取简化审批程序、缩短保护期限、降低收费标准等办法加以保护。
外观设计亦称“工业品外观设计”。产品外部的艺术或装饰性的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形状、式样、色彩或其组合等。不包括其构造方法或原理以及以实现产品功能为主要目的的外观或形状。
5. 简述职务发明创造的几种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2010修订)》第12条。该条规定:
《专利法》第6条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
1、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3、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5)发明创造包括类型扩展阅读
在实践中,很多发明创造的完成都是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但根据专利法的规定,并非凡是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就属于职务发明创造,而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发明创造的完成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谓物质技术条件,是指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2、发明创造的完成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本单位是指发明人隶属单位、借调单位、聘请单位,如果主体在发明创造完成的过程中所利用的物质技术条件,与本单位无关系,则不认为是职务发明创造。
3、发明创造的完成“主要是”利用了本单位的的物质技术条件。这里强调的是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在发明创造完成过程中的作用和比重。对这一点,专利法并没有详细规定。
学术界认为: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在发明创造过程中,全部或者大部分利用了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及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如果这种利用对发明创造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条件,则发明创造应属于职务发明创造。
如果发明人或设计人仅少量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而且这种利用对发明创造的完成的关系不大或者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则该发明创造不认为是职务发明创造。
6. 发明专利有哪些类型
发明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大类型产品发明包括所有由人创造出来的物品,例如对机专器、设属备、部件、仪器、装置、用具、材料、组合物、化合物等等作出的发明。方法发明包括所有利用自然规律的方法.又可以分为制造方法和操作使用方法两种类型,例如对加工方法、制造工艺、测试方法或产品使用方法等所作出的发明。专利法保护的发明也可以是对现有产品或方法的改进。绝大多数发明都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例如对某些技术特征进行新的组合,对某些技术特征进行新的选择等,只要这种组合或选择产生了新的技术效果,就是可以获得专利保护的发明。作为发明专利,在所有的专利当中,其实法律提供的保护期限是最长的。根据《专利法》中的规定,我国对发明创造专利的保护期限最长为20年,但是这期间需要专利权人每年按照规定缴纳专利年费,否则的话会终止对专利的保护。
7. 发明专利可以划分为哪些种类
专利申请一共来分为三种:发明专利、实自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1、发明创造程度比较大的,可以申请发明专利;
2、发明创造一般的或小的,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3、针对于产品外观形状、图案等而作出的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的设计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4、配方、方法类的技术方案申请专利只能申请发明专利。
8. 发明创造的类型
简介
高校学生在校除了正常的学习之外,还可能参加许多其他的科技活动。如对个人感兴趣的某课题进行思索和研究!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立项,学校或者学生所在院系给予立项资助'进行科学研究等。归纳起来,高校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发明创造活动共有6种类型。
所学知识
不论该发明创造是否与所学专业有关,都应该属于非职务发明创造范围。这种独自作出的,应是在没有利用学校的物质条件,没有接受学校指派的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自设计完成的,当然,这并不排除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请教师指点。也有观点认为,学生在学校从事学习,利用学校的学习条件,同时还有可能获取学校提供的奖学金。学生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发明创造应该属于职务发明范围。其实不然,奖学金是对学习成绩的奖励,是资助,而不是领取报酬。大学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图书资料,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提供的必要学习条件,而不是为学生进行发明创造所提供的条件。因此不能等同于职工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如资金、仪器设备和原材料等,况且公开出版的图书资料也不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之列。
实验过程
应区别对待。如:学生在进行泥浆配制的实验过程中,由于对配制的过程、配比、搅拌时间以及其他因素的改进,而配制出一种新型的泥浆。其发明创造应属于职务发明范围。因为这种类型的发明创造,是在学校安排的实验过程中,利用学校的实验条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符合职务发明的相应条件。但若是在实验过程中,针对实验装置的某些方面,如实验装置的结构、形状、大小等进行的改进,则应属于非职务发明之列。因
为这种改进虽然也是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但只是借助于这种实验条件而间接产生的,且指导教师也没有就实验装置的改进进行指导。
论文研究
应属于职务发明。因为高等学校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提供了一定的经费,且指派了指导教师进行指导,所以,按照职务发明的条件,高校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课题的研究内容所作出的发明创造应属于职务发明的范围。
已申请立项的科研过程中的发明创造
在其项目研究过程中所作出的发明创造,应属于职务发明的范围。因为经学校立项且给予经费资助,实际上就等于列入学校的科研计划,属于学校交付科研经费资助的研究任务。
科研项目
在研究过程中所作出的发明创造,应属于职务发明的范围。因为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是经学校立项!科研经费由上级拨给,或是由对外合同签订。或是由学校资助的,都是属于学校的经费。并且参加指导教师的项目研究一般都要支付其一定的报酬或劳务费,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发明创造应属于职务发明的范围。
9. 发明专利包括哪些分类
发明专利包括哪些分类?专利法所称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专利发明专利包括哪些分类?专利是受法律规范保护的发明创造,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审批机关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1)发明是一项新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是指运用自然规律解决人类生产、生活中某一特定技术问题的具体构思,是利用自然规律、自然力使之产生一定效果的方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经典教材指出:发明是人脑的一种思维活动,是利用自然规律解决生产、科研、实验中各种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技术方案一般由若干技术特征组成。例如产品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可以是零件、部件、材料、器具、设备、装置的形状、结构、成分、尺寸等等;方法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可以是工艺、步骤、过程,所涉及的时间、温度、压力以及所采用的设备和工具等等。各个技术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技术特征。(2)发明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大类型产品发明包括所有由人创造出来的物品,例如对机器、设备、部件、仪器、装置、用具、材料、组合物、化合物等等做出的发明。方法发明包括所有利用自然规律的方法。又可以分为制造方法和操作使用方法两种类型,例如对加工方法、制造工艺、测试方法或产品使用方法等所做出的发明。专利法保护的发明也可以是对现有产品或方法的改进。绝大多数发明都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例如对某些技术特征进行新的组合,对某些技术特征进行新的选择等,只要这种组合或选择产生了新的技术效果,就是可以获得专利保护的发明。发明专利包括哪些分类?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欢迎拨打八戒知识产权在线客服。八戒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专注:商标、专利、版权、域名等知识产权业务方向。主营业务三大板块:常规知识产权、涉外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交易。互联网+知识产权行业的黑马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