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苦味酸是如何发明的

苦味酸是如何发明的

发布时间:2021-08-02 10:49:55

① 炮弹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

所有早期的炮弹都不能爆炸,而是靠冲力来破坏或摧毁单个的目标。能爆炸的炮弹大约14世纪末才出现,但性能很差。在1421年攻克科西嘉的圣博尼法斯的战斗中使用了安有导爆索的炮弹,威尼斯人1376年在贾德拉也使用了这种炮弹。使用这种带导爆索的炮弹对炮手来说是极其冒险的:首先要在铜制或铁制的炮弹壳内装上炸药,再安上引线,将其点燃,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放进炮膛内。结果是许多炮筒部爆炸了,炮手也当即丧命。

1510年,又出现了铸造的整发弹和球形实心弹。这些炮弹由称作“榴弹炮”的特种火炮发射,弹上装有弹托装置,可以使“弹眼”和引信准确地对准炮膛轴线,朝向炮口。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时期,开始研究榴霰弹。直到18世纪晚期,人们都把炮弹称为“枪榴弹”,这个词原意指“石榴”,因为弹壳内的炸药看起来像无数的石榴籽。

英国人施拉普内尔于1784年发明了子母弹,里面装的炸药不多。而在此以前设计的炮弹都装药甚多,因为人们认为是用爆炸力量使弹片向四面八方飞散的。施拉普内尔的想法是只用足够的炸药炸开弹壳,让弹壳内的若干子弹以炮弹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飞。子母弹于1804年在苏里南的阿姆斯特丹堡首次得到应用,但由于炮弹在离开炮筒时要点燃炸药,给子母弹预点火,所以很难掌握时机。1852年,博克塞上校改进了这种炮弹,用铁片隔膜把炸药和引信与弹头隔开。他的炮弹在1864年开始使用,称为“隔膜弹”。

由于博克塞引进了时间准确的引信,从1867年起,标准炮弹有了很大的改进。1882年,黑色炸药首次为苦味酸所取代,接着梯恩梯又取代了苦味酸。1891年开始用无烟火药。至此,炮弹已发展成熟了。

② 柏琴反应是如何发明而来的

重回化学界以后,柏琴在探讨化学未知世界方面游刃有余。他参加了合成各种不同的碳原子化合物的综合法的重大研究,目的是要设计出全新的化合物生产流程。在化工生产第一线的经历,使他在研究此类问题时,有着别人不可企及的优势。他发现了一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化学反应,叫做柏琴反应。

③ 味精是如何发明出来的

1907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研究员池田菊苗发现,海带汤蒸发后会留下一种棕色晶体,即谷氨酸。继而,他为大规模生产谷氨酸晶体的方法申请了专利,将谷氨酸钠称之为味之素,后传入中国,改名叫“味精”,不久,味精风靡全世界,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后来一个叫吴蕴初的年轻人反复研究发现,味精就是谷氨酸钠,早在1866年德国里德豪森博士就在植物蛋白质中提取出来了。

1925年,吴蕴初将自己的生产工艺公开,以做好向欧美行销的准备。1926~1927年吴蕴初还将“佛手牌”味精的配方、生产技术等,向英、美、法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申请专利,并获批准。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中国的化学产品第一次在国外申请专利。

1926年,佛手牌味精获得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金奖。1930年,1933年,吴蕴初的味精继续在世界博览会上连续获得奖项,佛手牌味精打入了欧洲等海外市场。日本“味之素”在东南亚的市场也被中国产品取代。

(3)苦味酸是如何发明的扩展阅读:

味精的挑选:

1、优质味精颗粒形状一致,色洁白有光泽,颗粒间呈散粒状态,稀释至 1:100的比例口尝仍感到有鲜味。

2、劣质味精颗粒形状不统一,大小不一致,颜色发乌发黄,甚至颗粒成团结块,稀释至1:100的比例后,只能感到苦味、咸味或甜味而 无鲜味。

3、常见的味精掺假物主要有食盐、淀粉、小苏打、石膏、硫酸镁、硫酸钠或其它无机盐类。

④ 古代人们是如何发明出火药的

火药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所以说人们也都比较关注这件事情。有网友表示,最早的火药出自炼丹家之手。人们也都觉得火药的威力比较猛,而且火药也是采用了很多东西炼制而成的。大家也都表示古代的封建帝王们都希望自己可以长生不老,于是就出现了很多炼丹家,这些炼丹家也会使用硫磺, 硝石等物炼丹,在炼丹的过程当中也会发生爆炸。人们从这种现象当中得到了启示,然后经过反复的实践,最终找到了火药的发明。

火药也需要很好的研制

大家也都表示,火药在研制的过程当中也需要混合很多物质,然后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这样才能够很好的研制出火药。而且火药也是一项比较成功的发明,所以说一直流传到现在。有很多的人都觉得古代的人非常的聪明,他们能够研制出火药,这也是非常伟大的事情。

⑤ 火药是怎么制造的

诺贝尔最开始发明的是液体硝化甘油炸药棒和甘油工业制备技术,这是在意大利化学家阿斯卡尼奥.索布莱洛1847年的硝化甘油发明上完成的;据说索布莱洛发现自己无意间制造出了一种炸药后异常的悔恨,当即对着上帝祈祷,以求宽恕自己的弥天罪过。

索布莱洛毕竟没去想着大规模去生产硝化甘油,当时人们也不认为它可以安全制备硝化甘油,直到诺贝尔研发出“温热法”技术并设计了相关的机器,这才开始了硝化甘油的批量生产。

诺贝尔完全就是子承父业,他的父亲就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整个家庭都在以研究硝化甘油炸药为业,“温热法”离不开诺贝尔父亲长年的钻研。这项技术诞生于1859年后,诺贝尔父子用水管和流动的水进行散热,获得了工业化制备硝化甘油的方法。

此后诺贝尔在斯德哥尔摩郊外温特维肯(Winterviken)建立了第一家炸药公司,并于1865年开始了生产,这个公司的股份由诺贝尔父子和一个军火工程师共同所有,诺贝尔不仅是公司总裁,还是公司的总工程师、秘书、旅行推销员、广告经理。

当时的人并不信任硝化甘油炸药,人们对这种易挥发的产品知之甚少,它没有任何明显的原因就会发生爆炸,又在某些条件下几乎不可能被引爆。总之就是→坑!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了,硝化甘油相当不稳定,有时候摇一摇就会炸,但想把它安全的搞炸却又很难,所以,诺贝尔决定搞一种能“安全起爆”的方式。

诺贝尔的早期发明其实极为粗浅,他将硝化甘油装在玻璃瓶里,将一支填了了火药的锡管木塞插入瓶口,然后点燃火药引线丢出去,硝化甘油便被火药引爆了,说起来简单,但当时想到用火药引爆硝化甘油的只有他。

1862年,诺贝尔在海伦堡测试了这种引爆法,成功引发了相当凶猛的硝化甘油爆炸,还炸死了自己的弟弟埃米。斯德哥尔摩市由此对诺贝尔下达了禁令,不允许他在市内所有土地上搞这种爆炸试验,于是他把实验室搬到了船上。(后来进行炸药生产后,一段时间内也都是依靠一艘驳船做工厂)

诺贝尔将过错归结为火药引爆方式的不可控,于是他研究了“雷酸汞”,将这种更不稳定的爆炸物质制成了一种小型起爆装置——“雷管”。

于是他又成功了,在马拉湖边试验时,诺贝尔点燃了雷管,可惜燃速没控制好,跑没两步便“轰”的一声被爆炸的尘埃淹没。但他活了下来,满脸是血破破烂烂的跑出来喊到:“成功了!”

所有人都口吐芬芳咒骂不止,诺贝尔又搞了个作大死的东西!但人类有比黑火药更厉害的玩意儿了。

顺带说一下,雷管至今还在被使用,雷酸汞后来也成为了子弹的经典底火药。

硝化甘油炸弹很快进入了工矿业,成为开路炸山,挖矿炸洞的利器,也彻底揭开了人类的炸逼属性。但液体硝化甘油炸弹其实并不算安全,摇晃硝化甘油本身就能引发爆炸,因此诺贝尔赚得盆满钵满之余,也坑死了不少人,遭到了巨浪般的投诉和声讨。

这让“炸逼之王”非常不爽,他视之为耻辱,还和人打了赌,开始攻关研发新的工艺,由此诞生了用硅藻土吸附的“达纳炸药”(Dynamite),这种炸药1867年在瑞典获得了专利,同时他也放弃了之前的硝酸甘油“炸药棒”专利。

你以为是雪茄?别抽,这雪茄能炸死你(滑稽)
关于硅藻土有很多传说,一些传说认为诺贝尔是无意间发现硅藻土的吸附能力的,比如他运输硝化甘油的时候让甘油泄露了,结果发现那种泡了油的土变得很厉害的样子云云。

然而诺贝尔自己就驳斥过这种观点,因为硅藻土是必须经过煅烧和筛选加工的,这是他的研究成果而非偶然所得。他1867年时将甘油的吸附作为研究方向,并且实验了从沙子到土壤、煤、纸、锯末、木炭、石膏等多种素材,硅藻土只是最终实验的结果。

显微镜下的硅藻土,它是史前藻类的化石,如今却拿来砌墙
他在湖边找到了一种被德国人称为“kieselguhr”的河沙,诺贝尔称之为“guhr”,恰巧有些磨坊里拿它烘焙食物,然后他成功了,继而人们才发现那东西是一种硅质沉积岩化石矿物。

依然不是雪茄哟¯\_(ツ)_/¯
标准的达纳炸药分为2种,主要是含量不同,1号炸药为75%的硝化甘油,2号则为64%,剩下的主要为硅藻土成分,它可以让达纳炸药像面团一样柔软,也更加安全了。

再后来,诺贝尔在硅藻土达纳炸药中添加了硝化纤维,制成了最早的双基炸药“胶质达纳炸药”,也有人称之为“明胶炸弹”。这东西其实可以理解为现在的双基发射药,不过它在当时主要是作为爆炸药使用。

1887年,诺贝尔又在达纳炸药中添加了硝酸铵成分,以减少和替代硝化甘油的比例,制造出了更便宜好用的“特种达纳炸药”,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硝铵炸药,好吧,硝酸铵如今成化肥了,比金坷垃好用,亩产三万八就靠它。当然,它在工矿业范围利用还是很多的,比如硝铵乳化炸药。

今天的国际武装分子倒是经常性的将硝铵炸弹当做武器
诺贝尔达纳炸药并没有快速就迎来一个属于炸药的时代,达纳炸药更多的被用于爆破和矿山,硝铵炸药虽然也占领了不少军火市场,但在同时代百花争鸣的炸药品类面前也没扛住多少阵地,这也是诺贝尔后来跑去开发双基炸药的原因。

诺贝尔的硝化甘油炸药太贵了,而且不能装进炮弹里打出去,还不能长期储存,所以哪怕它威力还不错,也只能在矿山里逞威。今天的人一提诺贝尔就说这货靠炸药杀人无数,实在是有点委屈他,诺贝尔最被人抨击的地方其实是******的伤人问题,以及他后来将博福斯钢铁公司收购并打造成军火企业的事情。

根据诺贝尔和平奖第一个女得主贝尔塔男爵夫人的描述,诺贝尔还是比较反战的,他梦想制造一个能把战争双方都能一口气干掉的超级炸弹,然后世界就可以和平了。贝尔塔夫人曾经在诺贝尔家做过1周的秘书和管家,是著名的早期反战人士。

顺带一提,有些人喜欢将TNT理解为“硝化甘油炸弹”,并与诺贝尔、“黄色炸药”划上等号,比如某科就是如此。然而,三硝基甲苯与硝化甘油、黄色炸药显然不是一个东西,虽然容易头痛,但还是趁早扭过来为好。

硝化甘油的第一个挑战者来自“硝化纤维火药”,即我们常说的“硝化棉火药”,或者“无烟火药”,它们在今天被广泛的用作枪炮发射药,诺贝尔的胶质达纳炸药就是混合了这一类的产物。

1832年,发现氨基酸的法国化学家H·布拉孔诺无意中发现了件奇特的化学反应,他做实验时穿戴的棉布罩裙不小心被硝酸泼湿,当他在炉子边试图烤干这件工作服时,纯棉的纤维素被硝酸酯变成了纤维素硝酸酯。

这个反应被布拉孔诺记叙了下来,到1838年时,T.J.佩卢兹也发现了相同的纤维-硝酸反应,这件事被认为是高分子学科的起点,但直到1845年时,C.F.舍恩拜才用硫硝混合酸制作出了真正被公认的硝化纤维素。

赛璐珞塑料制品
硝化纤维素一开始都是和平用途,1851年它被阿切尔做成了相机胶片,1869年它又被J.W.海厄特与樟脑混合,做成了原始塑料“赛璐珞”(celluloid),海厄特造它的原因是为了做“台球”,以取代昂贵的象牙,在当时这项技术被重金悬赏。

赛璐珞很快风靡一时,并成为乒乓球和眼镜架的材料,呃,也是现在假镯子、假牛骨梳子的材料。同时人们也发现了它的易燃性,而且烧起来还挺猛,只要调整下就能做火药。不信?你去点个乒乓球试试?

1846年,德国人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舒恩尝试用浓硫酸、硝酸混合物加棉花制作名为“枪棉”的物质,但他没能解决火棉的高燃速问题。

1884年,法国人P·维耶里终于将硝化纤维做成了发射药“Poudre Blanche”,他先将硝化纤维素用乙醚、乙醇的混合溶剂溶解,然后添加稳定剂制成硬胶条,继而再将之切成颗粒并干燥,如黑火药一样装填在药筒里,于是“无烟火药”诞生了,勒贝尔中校由此开发出了著名的M1886步枪。

法国人将Poudre Blanche称为“白火药”,虽然它不白
其实之前也不是没人把主意打到硝化棉上,但是在维耶里之前,没有人能解决硝化棉的超高燃速问题,维耶里的做法实际上是人为调整了硝化棉的燃爆速度,这种对火药钝化处理的理念在后世将变得极为寻常。

无烟火药迅速引发了军备革命,许多国家都淘汰了黑火药枪弹,将硝基发射药制成了新型的火药,它成为今天最常见的发射药类型。

除了硝化纤维素发射药,当年还存在直接使用硝化火棉的现象,人们将硝化棉用水打湿,然后塞进炮弹中使用。问题是,火棉的威力虽然超过TNT,但人们无法在同等密度下塞入更多的火棉,这就会造成单位密度下降,威力反而降低的问题。更麻烦的是,火棉的储存保养简直伤脑筋,干了会炸掉,湿了会炸不了,太坑爹了。

迫击炮弹生产车间
嗯~是的,许多穿越小说喜欢将火棉作为出炮的简单科技线,岂不知这东西让德、法、英的科学家头痛了两辈子,而且对部队而言实在难用。沙俄舰队当年就是靠这玩意儿输掉了战争,因为对面日本人装备的是下面要说的“苦味酸炸药。”

苦味酸是真正的“黄色炸药”
再说黄色炸药,大名鼎鼎的“黄色炸药”(TNP),也被称为“苦味酸炸药”,它的成分是“三硝基苯酚”,还经常性的被与诺贝尔的“安全炸药”、“TNT”搞混。

注意,虽然后世把黄色炸药的范围拉得超级大,一会儿说诺贝尔的“达纳炸药”是黄色炸药,一会儿说TNT是黄色炸药,但其实真正具备“黄色炸药”这个名字的只有三硝基苯酚,因为它本来就是黄色染料。

1771年,英国人皮特·沃尔夫(Peter Woulfe)合成出一种染料,他将浓硫酸、硝酸和苯酚(可能是煤焦油粗酚精制或靛蓝,当时的人不知道苯酚)混合处理,获得了一种带有强烈苦味的,模样呈明黄色的结晶粉末,因此它被赋予了“苦味酸”的名称。

当时的人们只是拿苦味酸染衣服、做涂料而已,在当时的染料界,三硝基苯酚的名字常常就是“黄色”,人们用了整整100年的苦味酸染布料,却从没想过如何把它弄炸。

1871年时,法国巴黎一家染料店的伙计遇到了难题,有个积压的黄色染料罐似乎锈死了,无论如何都拧不开,于是逼急的伙计们决定采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开罐——砸!还找来个80元的大铁锤。

结果一锤子下去,罐子“轰”的一声炸了,整个染坊顿时坐了土飞机,只剩下一帮浑身五颜六色的幸存者在废墟中呻吟。经过多方调查,人们排除了罐子里藏有不明爆炸物的因素,将问题锁定在苦味酸罐子上,人们突然意识到,“黄颜料被锤击引爆了”。

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为“黄颜色”而担忧,但法国军方却眼前一亮,这分明是上天送来了最佳的军用武器,“黄颜色”在长期的使用中证明了它的安全性,它还可以被简单的大规模制备,德国化学家龙格1834年就已经发明了在煤焦油中提取石炭酸发方法;它的威力也比硝铵大,还有什么比这更完美的军用炸药呢?

1897式75mm野战炮炮弹采用melinite炸药填装,也就是李云龙的“意大利炮”
很快,“黄色炸药”便成为各国开始研制的新型炸药,迅速的进入了军火界。最初研究出成果的当然是法国,法国人“尤金·图尔平”(Eugène Turpin)率先研发出了炮弹的“苦味酸压入法”,也赋予了它“麦宁炸药”的名称,即“melinite”,实际上麦宁炸药是一种苦味酸与硝化棉的混合炸药。

然后英国人也开发出了“lyddite”炸药(即当年传说在天津打出毒气弹的“列低炮”),美国人做出了Emmensite炸药,德国做出了Picrine炸药,此外还有意大利的Eversite、奥地利的Ecrasite、日本的下濑火药等等,它们基本都是苦味酸与其它物质的混合型炸药。

⑥ 醋是怎么发明来的

相传醋是“酒圣”杜康的儿子黑塔发明的。杜康发明酿酒术的那一年开了个前店后作的小槽坊,儿子黑塔帮助父亲酿酒,在作坊里打杂,同时还养了匹黑马。

一天,黑塔做完了活计,给缸内酒槽加了几桶水,兴致勃勃的搬起酒坛子一口气喝了好几斤米酒,没多久,就醉醺醺的回马房睡觉了。

突然,耳边响起了一声震雷,黑塔就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看见房内站着一位白发老翁,正笑眯眯地指着大缸对他说:“黑塔,你酿的调味琼浆,已经21天了,今日酉时就可以品尝了。”

黑塔正欲再问,谁知老翁已不见。黑塔被惊醒后,回想刚才梦中发生的事情,觉得十分奇怪:这大缸中装的不过是喂马用的酒糟再加了几桶水,怎么会是调味的琼浆?

黑塔将信将疑,其时正觉唇干舌燥,就喝了一碗。谁知一喝,只觉得满嘴香喷喷,酸溜溜,甜滋滋,顿觉神清气爽,浑身舒坦。

黑塔大步走进父亲房中,将刚才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

杜康听了也觉得神奇,便跟黑塔一起来到马房,一看大缸里的水是与往日不同,黝黑、透明。用手指蘸了蘸,送进口中尝了尝,果然香酸微甜。

杜康又细问了黑塔一遍,对老翁讲的话琢磨许久,还边用手比画着,突然拽住黑塔在地上用手指写了起来:“二十一日酉时,这加起来就是个‘醋’字,兴许着琼浆就是‘醋’吧!”

杜康父子按照老翁指点办法,在缸内酒槽中加水,经过21天酿制,缸中便酿出醋来,再将缸凿一个孔,这醋就源源不断的流淌出来了。

他们将这调味琼浆送给左邻右舍品尝,左邻右舍又连连称赞味道好。

⑦ 味精发明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日本化学教授池田野菊,由于工作繁忙经常深夜回家。池田夫人是位贤妻,1908年的一天,池田夫人买了一些海带,准备了丰盛的晚餐。照常晚归的池田教授狼吞虎咽地吃着可口的佳肴,忽然停住,问:“今天这碗汤怎么这么鲜美?”说着便用小勺子搅动了几下,发现汤碗中外加几片海带。池田教授不禁自言自语“海带里有奥秘。”池田教授没有放过这个闪念对海带进行了化学分析,经过半年多的辛勤劳动,终于发现海带含有谷氨酸钠盐,并成功提炼出这种物质,定名为“味精”。为了工业化生产味精,池田教授又进行了各种实验,发明了小麦提取法,后又以脱脂大豆为原料,采用盐酸水解法制造,原料更丰富,使味精得以推广。现在,味精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了。

⑧ 古代人是怎么发明冶炼技术的

是和火的使用有关的,天然火保存很不容易,就需要用石头挡风,某些石头在高温下就会把里面的矿物质熔解出来。古人发现这些溶解出来的东西比原来的石头还要硬,就会有意无意的收集!冶,就是通过熔化得到金属。

⑨ 醋是怎样发明的

醋乃“开门七件事”之一,其历史也可谓悠久。《尚书·说命》记载殷王武丁请傅说专任自己的宰属相时道:“若作酒醴,唯尔曲蘖;若作和羹,唯尔盐梅。”大约这时尚无人工制醋,若需酸者,尚以梅类代替。《说文解字》:“醯,酢也。”《酉阳杂俎》:“酢,醋也。”唐代成玄英《庄子疏》云:“食醯,酢瓮中蠛蠓,亦为醯鸡也。”这儿的“酢”亦即醋。

春秋战国以后,酿醋得到普遍发展。南北朝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22种制醋法。历代也出现了载誉天下的名酷。如《记事珠》云:“唐世风俗贵重桃花醋。”《元化掖庭记》言:“元时醋有杏花酸、脆枣酸、润肠酸、苦苏浆。”

醋不仅可作调料,甚至有其医学功能和洗涤效用。

我国人喜欢用醋,甚至创造了“吃醋”这一特殊的语调。“吃醋”被喻为在男女关系上产生的嫉妒情感。

⑩ 中国发明炸药的故事

中国人首先发明了火药,遥遥领先世界!可惜的是,古人有着聪慧的头脑,思想却是受到禁锢:火药主要是做烟花爆竹!而落后我们几百年的西方,却是用火药炸出了一个新的世界!

自从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发明了最早期的黑色炸药以来,人类很快就将其应用于战争当中,并且不断地研究琢磨各种各样增强炸药爆炸威力和安全性能的新型配方。1771年英国科学家发明了新一代的黄色炸药(苦味酸),1846年意大利科学家发明了液体炸药(硝化甘油),1863年德国科学家发明了取代苦味酸且性能稳定的梯恩梯(TNT)炸药,1866 年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发明了安全可靠的胶质炸药,1884年法国科学家发明了无烟炸药,1899年德国科学家又发明了威力更加强大的黑索今炸药……

教你4个开锁诀窍,忘带钥匙也不怕
广告

时至今日,沉寂百年的中国重新在炸药研究领域迎头赶上!2017年,中国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胡炳成教授团队首次合成了全氮阴离子盐。

胡炳成教授介绍,新型超高能含能材料是国家核心军事能力和军事技术制高点的重要标志。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清洁无污染等优点,成为新一代超高能含能材料的典型代表。

全氮阴离子盐材料的爆炸能量可达到TNT炸药的3-10倍,使用这种炸药,使得一个单兵80毫米火箭筒打出155毫米加榴炮的威力成为现实。这仅仅是N5,如果进一步突破,制造出N2炸弹,那就是科幻游戏中才有的大杀器了,威力堪比氢弹!

高性能含能材料不仅可以用来制造爆炸物,也是下一代运载火箭的关键技术,新型材料将可大幅度提升火箭的比冲,有望大幅度提高运载火箭性能。

中国人时隔千年终于回到了世界领跑者的位置,这次,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一往无前!

阅读全文

与苦味酸是如何发明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