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国凭什么中国稀土
不是卖与不卖的问题,
是中国Z府 干预市场,国内有卖的 国外有买的,但是Z府干预市场,不许买卖。影响自由贸易原则,不是美国逼中国卖,中国稀土,煤都已经承包给个人了。。。。说明白了就是被贪官瓜分了。这些人如果不卖,美欧也不会强迫中国开采然后卖出来。羊视误导民众,其实如果要管控就应该从承包商开始,现在的情况是 有人国内吆喝叫卖稀土。。。他们能承包煤,稀土矿的 都不是一般的后台,谁也不敢管,谁也管不了。
美,欧洲, 日本等 反对的是 影响自由贸易的干预,违反WTO 签署的条约。中国不想退出WTO,却又不遵守签订的条款。
『贰』 请问,第一大稀土国是谁谢了急用。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稀土资源国,已探明的稀土资源量约6588万吨。我国稀土资源不但储量丰富,而且还具有矿种和稀土元素齐全、稀土品位及矿点分布合理等优势.
『叁』 中国‘稀土之父’指的是哪位科学家
中国“稀土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徐光宪。
『肆』 稀土是怎么形成的
山东临沂鑫鑫稀土瓷砂厂,位于临沂市河东经济开发区,专业从事生产销售稀土瓷砂滤料的企业,现有员工20余人,是目前山东水处理滤料行业中的佼佼者,省内最具影响力的水处理滤料生产厂家,并与山东省环境保护局水处理办及山东水利技术学院,建立友好的技术交流协作关系。技术力量稳固,产品规格齐全,品质优良,生产的稀土瓷砂滤料得到山东省水处理滤料专家及众多水处理公司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稀土瓷砂滤料为LOB-C型水处理材料,呈球外观为灰白色球状型颗粒,是采用优质高岭土、粘结剂、成孔剂、稀土抗蚀剂,经高温烧制成外观白色,质地坚硬,颗粒均匀,微孔发达,孔隙率大,圆度饱满的新型滤料——稀土瓷砂。
常用规格:0.5-1.0mm1-2mm2-4mm4-8mm8-16mm16-32mm;
产品简介:稀土瓷砂滤料是由多孔陶瓷原料掺加稀土原料精制而成,机械强度高,耐磨损,多微孔,吸附面积大,截污能力强,相互之间以点接触,有均匀恰当的空隙率、滤速高,使用周期长(15年),再生方便,不易堵塞。对含有悬浮胶质的污水处理效果好,适用于热电、火电、油田、化工、钢铁净化滤池及过滤器和离子交换器中,供排水的净化处理;各项指标均达到该行业标准。还可用于烟气除尘器中做虑料,过滤除去各种工业粉尘和锅炉烟尘。优良的吸附性能,相互间以点接触,有均匀而恰当的间隙,在工作状态时通常弯曲,流通距离长,为杂质的过滤提供了理想的沉积条件。使用时,应按设计要求选择瓷砂粒径,瓷砂的滤速一般为15m/h,极限滤速20m/h。反冲洗强度一般为12-201/m2.s。
反冲洗时间根据排水浊度,用户可视具体情况确定。
我厂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以用户满意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争取领跑着水处理滤料行业,愿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与时俱进,共享明天!
『伍』 稀土元素的第一位发现人是谁
英国化学家威廉·克鲁克斯曾经在19世纪后期说过:“这些稀土元素使我们的研究发生困难,使我们的推理遭受挫折,在我们的梦中萦迴。它们像一片未知的海洋,伸展在我们面前,嘲弄着、迷惑着、诉说着奇异的发现和希望。”他说的这段话,距现在大约100年了,今天人们对稀土元素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100多年以来,经过很多化学家的努力,做了许多工作,也走过好些弯路,先后命名过的“稀土元素”的名称将近100种。有时,人们认为得到了一种稀土元素,可是,后来又证明了它只不过是一种混合物。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得很清楚了,稀土一共有17种元素,它包括原子序数为21的钪和原子序数为39的钇,以及原子序数从57到71的镧系15种元素。最后发现的稀土元素是61号元素钷,于1947年用离子交换法从铀裂变产物中分离得到。
第一位发现稀土元素的科学家是芬兰人约翰·加多林,他于1760年6月5日出生在赫尔辛基附近的一个叫埃波的城市,当时是芬兰的首都。加多林的父亲既是天文学家,又是物理学家。加多林在幼年时就受到父亲严格的教育,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喜爱自然。他在芬兰读完大学之后,就到瑞典的乌普萨拉大学继续学习了4年,主要是在贝格曼指导下学习。接着又到丹麦、德国、荷兰和英国进行化学和矿物学研究。加多林在瑞典期间,曾经和著名的化学家舍勒合作,做过一些研究。不幸,舍勒在1786年病故,否则他们两人将更能推动北欧化学的发展。
加多林回国以后,因为芬兰大学化学系已经有了一位正教授,所以他担任了几年的编外教授。在1794年,当他34岁时,从一位研究矿物学的人那里,得到了一块奇特的黑颜色的石头,这块石头是在意托比这个地方发现的。加多林对这块石头作了仔细的分析,证实了在这种矿石里面的确含有一种新元素,它被命名为yttrium(中译名钇)。后人为了纪念加多林的功绩,把这种矿石命名为加多林矿。尽管当时加多林得到的钇还不纯,可是这位芬兰化学家兼矿物学家至今仍被认为是首先发现稀土元素的学者。
加多林在芬兰大学担任了25年化学教授。他分析了很多种矿石,并研究了铁矿的分析方法。在北欧,他是最早反对错误的燃素学说的科学家,他还把拉瓦锡的法文著作翻译成瑞典文,这可以说是瑞典文最早的教科书,对北欧化学界能相当早地摆脱燃素学说起了一定的作用。加多林在1822年62岁时退休,后来还精力充沛地活了30年之久。他于1852年8月15日在芬兰的维尔姆城去世,终年92岁。1827年,埃波城和芬兰大学的建筑物全部被大火焚毁,加多林搜集的好多珍贵矿物标本也全部散失了。
1880年瑞士化学家马克纳克发现了一种新的稀土元素,被命名为gadolinium(中译名钆),就是纪念加多林的。芬兰化学会在1935年设立了加多林基金,从1937年开始,每年奖给芬兰的青年化学家一笔奖金,同时加上一枚奖章。奖章的正面是加多林的像,反面的图案是5位化学家在做实验。这说明芬兰化学界至今还是很怀念和尊敬加多林的。
『陆』 稀土创意的创始人是谁
是稀土欢哥 ,全名庞友欢先生
专门做策划的
『柒』 稀土养生链的发明人是谁
静脉曲张好多年了,朋友推荐我使用稀土养生链,我买了一条,坚持用了半年左右,效果还真不错!
『捌』 稀土早在那个年代,是谁发明的
稀土这个叫法,还是近现代才出现的,从国外传进来的。
你网络直接搜稀土就行了,会告诉你第一个化学意义上发现的稀土元素,然后是一系列稀土元素。
『玖』 中国稀土的所在地
冕宁花岗岩体东西两侧及其以南地区
中国的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山东等地。自1927年丁道衡教授发现白云鄂博铁矿,1934年何作霖教授发现白云鄂博铁矿中含有稀土元素矿物以来,中国地质科学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总结中国地质构造演化、发展的特点,运用和创立新的成矿理论,在全国范围内发现并探明了一批重要稀土矿床。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现并探明超大型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现江西、广东等地的风化淋积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20世纪70年代初期发现山东微山稀土矿床,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四川凉山"牦牛坪式"大型稀土矿床等。这些发现和地质勘探成果为中国稀土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可靠的资源保证,同时还总结出中国稀土资源具有成矿条件好、分布面广、矿床成因类型多、资源潜力大、有价元素含量高、综合利用价值大等最基本的特点。
截止目前为止,地质工作者已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产地,除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四川凉山为稀土资源集中分布区外,山东、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浙江、湖北、河南、山西、辽宁、陕西、新疆等省区亦有稀土矿床发现,但是资源量要比矿化集中富集区少得多。全国稀土资源总量的98%分布在内蒙、江西、广东、四川、山东等地区,形成北、南、东、西的分布格局,并具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
中国稀土资源的时代分布,主要集中在中晚元古代以后的地质历史时期,太古代时期很少有稀土元素富集成矿,这与活动的中国大陆板块演化发展历史有关。中晚元古代时期华北地区北缘西段形成了巨型的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早古生代(寒武系)形成了贵州织金等地的大型稀土磷块岩矿床;晚古生代有花岗岩型和碱性岩型稀土矿床形成;中生代花岗岩型和碱性岩型稀土矿床广布于中国南方;新生代(喜山期)有碱性花岗岩和英碱岩稀土矿床的形成;第四纪有中国南方风化淋积型稀土矿床的形成。中国稀土矿床成矿时代之多、分布时限之长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但我国稀土资源最主要的富集期是中晚元古代和中-新生代,其他时代的稀土矿床一般规模较小。
我国稀土资源的勘查与开发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80年代末发现并探明了一批重要稀土矿床。据有关地质勘探和矿山生产部门提供的数据统计,截止2000年底全国已探明稀土资源量(REO)超过10000万吨,预测资源远景量大于21000万吨,显示出我国稀土资源的巨大潜力。我国西部地区是轻稀土资源的最主要分布区,仅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矿区地表至地下200m范围内已探明稀土资源量约10000万吨,平均含稀土氧化物(REO)3%~5%,预测全区稀土资源量超过13500万吨;中国南方的风化淋积型稀土矿已探明资源量正式公布的数字为150万吨,另有调查资料统计,南方七省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福建、浙江)已探明稀土资源量840万吨,预测资源远景为5000万吨,表明我国南方中重稀土资源潜力巨大。另外,四川凉山州的冕宁和德昌县境内已探明稀土资源量约250万吨,于冕宁花岗岩体东西两侧及其以南地区成矿条件有利,是寻找单一氟碳铈矿的最佳有望区,预测稀土资源丰富。
望楼主采纳,谢谢。
『拾』 稀土元素的发展史是什么样的
下面是其发展史,不过是英语的. http://en.wikipedia.org/wiki/Rare_earth_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