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致敬创造者

致敬创造者

发布时间:2021-08-02 07:11:51

Ⅰ 诚实的故事

华盛顿,苹果树。
狼来了的故事。
还有个链接:
http://www.xdxxblog.com/user1/hjhhjh/archives/2007/20074914559.html

Ⅱ 求有悲惨经历的歌手。摇滚乐队。或者是音乐家

Amy winehouse,你搜了之后就只够是一个多么无助,不幸的歌后

Ⅲ 拼搏努力的早安句子

一、每个人的路都不一样,但是有一件事情是不能缺的,就是“努力”。早安!

二、记住一个道理:只要自己变优秀了,其他的事情才会跟着好起来。早安!

三、人生并不存在无效的努力,我们的每一次付出都会有意义。即使此刻看不到明显的回报,它也会换一种形式在未来潜伏着,随时跳出来给我们惊喜。

四、一个人,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早安!

五、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不会做”这回事,当你失去了所有的依靠的时候,自然就什么都会了。早安!

六、你的努力,也许有人会讥讽;你的执着,也许不会有人读懂。在别人眼里你也许是小丑,在自己心中你就是国王!早安![

Ⅳ 艾斯林格的著作

书名:一线之间(a fine line: how designstrategi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business)
作者:[美] 哈特穆特·艾斯林格(HartmutEsslinger)著 孙映辉译
定价:49.9元开本:16K页数:260
出版时间:2012年8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图书品牌:湛庐文化
ISBN 978-7-300-16108-2
Ⅰ. ①一…Ⅱ. ①艾…②孙…Ⅲ. ①企业管理Ⅳ. ①F270 ◆全球工业设计教父,世界顶级创意咨询公司青蛙公司创始人哈特穆特·艾斯林格,首次揭秘设计战略如何塑造商业的未来,如何将创新型战略融入机构的竞争战略框架之中。
◆《一线之间》汇集了艾斯林格40年来最为宝贵的实践财富,记录下了他和青蛙是如何帮助苹果、微软、路易威登、汉莎航空、迪士尼等企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具辨识度品牌的过程。
◆艾斯林格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故事和全球化思维,在《一线之间》中探索了如何构建具备环境可持续性的、有益于创建繁荣而持久的全球经济的商业解决方案。
◆艾斯林格认为,商业领导者和设计师可以协力构建创意型战略,这种战略可以保证公司在未来获利更丰厚、更具可持续性。
◆设计战略决定商业的未来。在锐意创新和安于现状之间有一道分水岭,设计必须跨越这条将商业与文化割裂的线。本书的精髓就存在于这“一线之间”,它穿过喧嚣的商业文化,让杰出的设计战略脱颖而出。在模仿与创新、平庸与卓越的一线之间,你选择待在舒适的这一端,还是迈向无限的未来?
与很多知名科技公司一样,工业设计界先锋青蛙设计的传奇也从车库中诞生苹果的成功充分证明了独特的品味与设计可以改变一家公司的命运。作为奠定了苹果基因的设计语言“白雪”(Snow White)的创造者,工业设计大师、德国青蛙设计公司创始人哈特姆特·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在青蛙今年成立40周年之际,推出了他的新作《一线之间》(A Fine Line),详细讲述了其为苹果、微软、索尼等公司设计的那些知名产品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同时,艾斯林格还在本书中指出当代设计者在新时期所面临的一些困境:比如如何在以生产外包为主的商品化时代锻造独特的用户体验、科技产品如何应对绿色环保的新需求等等。“未来科技产品设计趋势应该朝向模具化和开源方向发展。”艾斯林格对《环球企业家》如是说,“模具化使得零部件的更换更为方便,而开源的设计使得不同产品间的部件可以通用,从而在节省成本的同时,更增添了用户体验。” 雷军,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
艾斯林格先生作为全球工业设计的领军人物,在《一线之间》中首次将设计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指出了在当今商业社会中,设计之于企业发展和商业进程生死攸关的决定意义。而书中对于设计战略理念和设计战略实践的探讨,值得我们每个做商业的人深思和回味。
盖伊·川崎,硅谷创意大师
这本书有如业界的一股新鲜空气,而绝非自大狂CEO 的选择性记忆和“外行专家”的胡言乱语。艾斯林格从设计的角度重新诠释了创新的意义,该是听取他宝贵意见的时候了。
迈克尔·马克斯,美国伟创力公司前首席执行官、瑞伍德资产公司合伙人
我们伟创力的所有人,都深深爱上了艾斯林格和青蛙,还有他们将疯狂而杰出的设计和设计过程引入到企业最前沿的热情。他们的专业技能极大地帮助了我们的消费者,其中包括世界上最杰出的产品生产商——苹果、惠普、思科、微软等。在全球经济衰退之时,青蛙依然能够每季都创出收益新高,艾斯林格与他的合伙人功不可没。他们的奋斗史是独一无二的精彩故事。
萨特吉夫·沙欣尔,惠普公司资深副总裁
在本书中,艾斯林格为我们展现了他的冒险故事和他无与伦比的成就,而且是如此谦逊地展现出来,这真是一份厚礼。他敢于超越专业定义的界限,积极思考,不断行动。他把融合了智慧与善良的人文关怀带到了产品设计之中。他所采用的创新设计理念,在全球各地的企业和家庭中都可以感受到。他证明了,细腻的设计不仅有益于消费者,更有益于企业,两者息息相关。我曾经很幸运地近距离观察到他对索尼、苹果以及惠普的影响,并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无名英雄!《一线之间》是设计师和企业人士的必读作品。
彼得·扎克,国际工业设计协会主席、红点设计大赛创始人
本书所描述的成功故事,充满了艾斯林格精彩纷呈、激动人心、有典范意义的真知灼见;尤其在现今这个时代,它直指现实要害,蕴藏着巨大的信息潜能。艾斯林格描绘了一幅诚实而激励人心的画卷,指明了设计与商业结盟所带来的不可思议的力量。《一线之间》是设计专业人士的必备手册,也是最好的经营艺术手册,书中呈现了各种各样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案和新颖构想。
这是一本关于“聆听”的书,讲的是如何捕捉弦外之音,如何培养对人类需求的敏感。它还谈到了勇气,它坚信文化与经济可以实现双赢,无论实现这个目标的道路有多么崎岖。而最重要的是,它谈到了连接于创意思维和商业思维之间的桥梁。本书可以看做是向切·格瓦拉式的热情和专业的致敬之作,是所有企业领导者和设计师的必读书。
托马斯·洛克伍德,设计管理学院(DMI)院长
本书真实地反映了艾斯林格的高瞻远瞩,这是一部杰出的作品,讲述了设计以及具备设计思维的人对企业和社会的价值。本书充满了对于企业人士和创新者的重要洞见。
杨喆清,“上海设计双年展”及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首席执行官
本书非常具有启发意义。设计是一件神奇的事,它可以穿越国家和历史创造价值,并改善我们的生活。艾斯林格总是热情地和那些明白设计真正目的的人分享并交换他的想法和经验。他不仅是德国和美国的骄傲,也是全球设计界的巨擘。 以下为本书摘译:
从德国南部山林地区的一个小车库,发展到在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力,对于青蛙设计这样一个创意咨询公司来说是一大飞跃。设计驱动商业并不是一个新策略,正是它激励我在1969年创建了自己的设计公司,也正是它驱使史蒂夫·乔布斯雇佣我们公司和他一起为他的公司建立了这样一种策略。
当我创建自己的设计公司时,我的目标简单而明确:将设计重新定义为一种策略性的职业,并继续提升其与行业和商业的相关性。我希望创建的科技产品,能让消费者同时爱上它们的美观和实用性。我希望所有设计者,包括我自己,可以成为我们领域的专家,而不只是为老旧的创意装上一个亮丽的外表。我立志把这一思想传至世界。
我成长在被战争破坏的德国,但即使是在那个黑暗、不安的年代,在战争之外,我青少年时代也感受到了美的存在。当德国重建其战后基础设施时,我父母也开始在纺织行业做些小生意,而在我十岁时,他们开了家服装店。这使美学注入到我每天的生活当中:我身边都是漂亮的衣服、最新的时尚杂志,会经常看到时尚展览,以及一群群富有吸引力的外国时尚模特。
而进入高中后,我的创造力萌生了。当我看到那时在我们那个小村庄里还非常少见的汽车时,我将其画下。渐渐地,我的笔记本里已填满了汽车、摩托车、轮船的素描——都是我自己设计的。高中之后,我参了军,后到学校学习做一名工程师,但最终我对创造的热情和兴趣驱使我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我选择设计作为我终身事业。
我进入到了德国施韦比施格明德设计学院(如今,它已成为世界十大设计学校),而在那里的一天——1968年的一个夏日夜晚,改变了我的生活。那晚我和同学聚集在一起参加一个由肯茨拉钟表公司赞助的设计竞赛。我的参赛作品是一个无线电手表,可以显示出来自布伦瑞克原子表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我很有信心获得第一名。但是包括肯茨拉的总设计师在内的裁判们却恶毒地批评所有学生的设计是“不切实际”的,并拒绝将一等奖授予我们中的任何人。其中一名裁判甚至拿起一些模型将它们摔碎—当然,今天,无线电手表已是一个行业的标准。我的“不切实际”的概念成为德国钟表制造商荣汉斯的一个产品,它至今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精确地应用于商业的钟表。
这种短视而残酷的拒绝比任何奖品或奖金都更加激励我成为一名成功的设计师。那天回家的路上,我发誓要改变设计界僵硬、死板的限制,将其变得更活跃,让一切充满可能。我认为唯一使自己从肯茨拉钟表公司那种毫无想象力而又过时的设计模式中解脱出来的办法是开创自己的事业。

Ⅳ 请问全世界统一的军礼是谁先使用的,创造者是谁或是哪个国家

军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当时在古罗马帝国庞大的骑兵军团里就已经有了军礼专的雏形属。每当帝国的骑士们策马相遇时,都会相互举起头上戴的面甲,据说这一方面是为向对方表示敬意,体现骑士精神,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显示出自己的脸部,以免被对方所误伤。到了11世纪,欧洲各国的骑士们大都去掉了面甲,举面甲的传统也慢慢演变成脱下头盔或帽子以示敬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其代表人物克伦威尔领导的新式军队正式把脱帽致礼的传统改为用手接触帽檐敬礼。这时候的英国军人相互敬礼时,右手掌紧贴帽檐,手心向外翻,用以向对方表示自己手中没有武器,同时两腿并拢呈立正姿势,以显示其军人的气魄 。这种军礼形式,最先从英国陆军开始,然后传到了海军和以后的空军。法国大革命后,法国军队也先后实行了这一新式军礼。不久,这种军礼又传到了美国,进而逐渐传到了全世界。目前世界各国军队的军礼虽然各不相同,但举手接触帽檐致敬的这一表现形式却都是通行的。

Ⅵ 关于赞扬科学家探索精神的作文

赞美你,伟大的科学家!你们那神奇而辉煌的一生,似星星耀眼的功勋,都让我们无限敬仰;你们那求真求实,创新奉献的科学精神,更值得亿万少年儿童学习!

是什么令科学家们奠定了向科学进军的目标?是早年那孜孜求学的精神。无数科学家,从小就扑进了科海之中。著名的真菌植物病理学家邓叔群爷爷,年幼时总在劳作之余跑到学堂外听课,或翻看父亲桌上的书籍。凭着一颗不穷的求学上进心,他方年13便以出色的考试成绩被清华学堂录取。少年时代的刻苦求学,为他走上科学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是什么令科学家们敲开了科学大门?是勇于探索,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的求实创新精神。在旧中国和解放初期,一些来帮助中国找油田的外国专家,轻率地给我国戴上了“贫油国“的大帽子。地质学家李四光没有被外国的“权威“结论吓倒,坚持认为我国国土辽阔,天然资源理应非常丰富。他和勘探队员一起风餐露宿,

Ⅶ 向革命先烈致敬的诗歌

鸟儿鸣,红花开,阳光照苍柏.又是一年清明时,我们把鲜花献给烈士,把这圣洁的花朵,献给我们崇敬的楷模.
我们,同一块热土上的后来者,在充满阳光的日子里,会像你们一样热爱祖国,会像你们一样热爱人民,做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接班人.
我们深圳路小学五年级全体师生,满怀崇敬的心情,来到这里隆重集会,深切缅怀为保卫淮海抗日民主根据地,为保卫根据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不受日寇侵犯而英勇牺牲的,八十二位烈士的丰功伟绩,在这里寄托对他们的深深哀思.
清明雨洗烈士墓,风吹松柏苍竹劲,缅怀先烈英雄事,热泪盈眶祭英魂,花圈白花寄哀思,泪洒胸前红领巾.
烈士精神永不朽,烈士光辉照长空,烈士墓前思英雄,无限悲痛无限情.
烈士业绩照千秋,星星火炬指向前,千言万语表决心,革命遗志我继承.烈士们,你们是为了祖国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今,我们的祖国正以繁荣而富强的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的家乡淮安,也正向着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昂首迈进.我们全体少先队员将牢记你们的丰功伟绩,继承你们的遗志,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了祖国更加强盛,家乡更加繁荣,而奋发努力,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告慰你们的英灵.
脚步儿轻轻、轻轻.
别惊动英雄的宁静
说话儿轻轻、轻轻.
别扰乱英雄的心神
花圈花篮轻轻放啊
整队出旗也轻声
这里有崇高的敬礼
这里有肃穆的神情
啊,英雄在这里安息
高山不倒、松柏长青
啊,清明时节泪纷纷啊
英雄墓前悼英魂
英雄是高高的火炬
为了照亮别人,不怕毁灭自己
英雄是清澈的泉水
为了滋润别人,不怕流尽点滴
英雄是金色的盾牌
为了保护儿童,不怕剑刺刀劈
英雄是幸福的创造者
英雄是安宁的卫士.
没有崇高的理想
青春怎能灿烂辉煌
没有坚定的信念
生命也就暗淡无光
学习英雄勇敢顽强
面对困难敢斗敢上
学习英雄助人善良
扶贫救困热情相帮
学习英雄胸襟坦荡
心中装着老百姓的希望
贡友在平凡中培养
英雄在危难中闪光
脚步儿轻轻、轻轻
说话儿轻轻、轻轻,
英雄在这儿长眠
他们需要安静
献上花圈花篮
献上鲜花松青
献上红领巾
献上颗颗心
泪花儿融进万千情啊
清明时节泪纷纷
泪纷纷,表深情
英雄墓前悼英魂.
【缅怀革命烈士诗歌(一)】
清明的雨呀纷纷扬扬, 是我们的热泪涌出心房。
先烈呀,今天我们集合在一起, 向您敬礼!为您歌唱。
我们就像纪念碑边的小松树。 时刻守卫在您的身旁,
我们就像墓地上的鲜花, 向您送去问侯,向您送去芬芳。
清明的雨呀是点点滴滴的音符, 谱写出英雄的篇章。
【缅怀革命烈士诗歌(二)】
想当年,抗日的烽火燃烧大地, 在腥风血雨的日子里, 多少将士迎着风雨英勇出击。 为了华夏的锦绣河山, 他们面对敌人的屠刀,笑迎明天; 八年抗战换来了壮烈的胜利。
想当年,解放战争的军号响彻天地; 有多少英雄在枪林弹雨中所向无敌 为了华夏儿女的翻身解放, 他们高举火炬冲破黑暗, 星星之火在亿万人民心中点燃

Ⅷ 向农民工致敬

辽宁,锦州,义县,人社局。管理人员态度真的很差劲啊。党委政府部门应该给每个部门的窗口用上。好评,差评,排。这样比较公证。

Ⅸ 这个题目怎么做

这个单词是复活节的意思,解释:
倘若耶稣没有复活,我们的信仰便是徒然。因为圣经给予永远生命的应许,所以生命不是暂时的存在;圣经也让我们知道,世界末后有审判,所有的不公义和不合真理的事情都会有一个公正的交待;今天的努力,行善和爱可以产生永恒的价值。否则,我们这些都要面对死亡的人,无论自己有多么大的成就,有多卓越的才干能力;死亡将是我们的极限,它并将取消我们一切所有,让我们在瞬间都被遗忘了。一切的良善、公义和爱也因此受到质疑,价值和意义将变成一种虚无。

Ⅹ 哪里有郭沫若的《创造者》啊 哪里有郭沫若的《创造者》啊

目录有内容要自己去买书
"上卷白桦自选诗
黎焕颐自选诗
赵丽宏自选诗
季振邦自选诗
田永昌自选诗
宁宇自选诗
宫玺自选诗
张烨自选诗
林裕华自选诗
姜金城自选诗
谢其规自选诗
朱金晨自选诗
李天靖自选诗
赵首先自选诗
徐芳自选诗
陈鸣华自选诗
刘希涛自选诗
桂兴华自选诗
杨明自选诗
陈柏森自选诗
严力自选诗
路鸿自选诗
武佩珧自选诗
许德民自选诗
王小龙自选诗
陈东东自选诗
宋琳自选诗
孙悦自选诗
王寅自选诗
宋庆平自选诗
韦泱自选诗
陆新瑾自选诗
陆澄自选诗下卷孟好转自选诗
孙晓刚自选诗
默默自选诗
薛锡祥自选诗
程林自选诗
韩高琦自选诗
丁丽英自选诗
铁舞自选诗
缪克构自选诗
余志成自选诗
俞志发自选诗
王亚岗自选诗张健桐自选诗
陈忠村自选诗
小鱼儿自选诗
陈晓霞自选诗
海岸自选诗
成雅明自选诗
钱涛自选诗
丁飞龙自选诗
李刚自选诗
冬青自选诗上海的诗与诗的上海谢冕上海向来是开风气之先的地方。当我们回顾中国新诗发展的百年历程时,当我们检阅中国新诗近一个世纪的创作实绩时,上海无论如何是绕不过去的名字。以往人们谈论上海,都注意到这个城市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前沿和先锋的地位。上海在金融、贸易、制造业以及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从来都是中国的骄傲。但是上海在新文化的提倡和建立、在新文学历史和新诗历史上的光辉而卓越的贡献,往往被它的经济优势的光芒所遮蔽,乃至于被忽略。其实,上海在新文化的建设方面的作用,在中国始终充当着不容忽视的先行者的角色。城市的繁荣,出版印刷业的发达,以及人才的集中所形成的优势,使上海在中国文化的建设中享有无可替代的荣光。在涉及中国诗歌的领域时,情况也是如此。人们都记得最早发表新诗的《新青年》是在上海编辑发行的。要是没有当年以上海为基地的《新青年》对于白话诗的大胆试验与实践,也许也不会有今天我们面对的诗歌事实。《新青年》当时选择上海绝非偶然,乃是由于当日唯有上海能够提供这样从事开天辟地事业的环境和氛围。所以,上海应当自豪。上海是中国通往世界的港口,上海吸纳着、吞吐着一切来自外界的新信息。在相对保守的中国,上海始终是最先,也最积极传播新思想和新精神的都市。许多激励文学和诗歌进行新的创造的灵感,都来自上海(后来还有香港),而后,通过上海传播到中国的各个角落。论及中国新诗艰难而辉煌的历程,我们始终都没忘了向这座城市致敬。我们不会忘记它在近百年的光景中,对中国新诗事业所施加的长远影响。继《新青年》之后,上海陆续在每个时段为中国的文学和诗歌默默地贡献着。这个城市属于诗,诗也始终钟情于这个城市。先说在新诗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创造社,它一直坚持在上海开展诗歌和文学的事业。《创遣》季刊是创造社成立之后最早发刊的文艺刊物。1922年3月15日创刊,由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编辑,上海泰东图书局发行。《创造》季刊于诗的贡献甚多,郭沫若的《创造者》是对于新诗热情的呼唤和礼赞:“我要高赞这最初的耍儿,我要高赞这开辟洪荒的大我。”在出版季刊的同时,1923年7月21日,创造社同人又在《中华新报》开辟《创造日》副刊。郭沫若在代卷头语《背着两个十字架》中说:“永远受了诅咒,永远受着苦难的国民哟!我们对于你不惜我们的血泪,我们只希望你从十字架上复活。”。《创造日》出了一百期停刊。同年5月接着办《创造周报》,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发行。郭沫若在发刊词《创世工程之第七日》中写道:“上帝,我们是不甘于这样充满缺陷的人生,我们是要重新创遣我们的自我。”…创造社以此为契机,以多种形式,锲而不舍地以上海为据点,为中国诗歌开创了创造的时代。这情景是非常动人的。要说的还有“新月”。诗歌的新月派也是以上海为根据地,《新月》创刊于1928年。在它的周围集中了一批当时最具活力的诗人。《新月》一创刊就表示了对中国新诗命运的关注。《新月》创刊所申的原则,以及它所团结的诗人极具挑战性的创作实践,对于中国新诗的价值,是明显的和久远的。“我们不敢附和唯美与颓废,因为我们不甘牺牲人生的阔大,为要雕镂一只金镶玉嵌的酒杯。美我们是尊重而且爱好的,但与其咀嚼罪恶的美艳还不如省会德性的永恒。”…先不说这些话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社团创作倾向的多少误解,仅就“新月”诸诗人所致力于中国新诗的格律建设以凸显诗的音乐特质的努力,人们也应该感念当年诞生于上海的这一份刊物。关于上海与中国诗歌事业的缘分,需要用一部专门的著作来讲述。这显然不是此刻我们要做的事。但是,既已开了头,有些史料方面的事,还是忍不住要说说。这里不能不提到同样创刊于上海的《现代》杂志,它在上海上诗坛六十家推动中国文学和中国诗歌的现代进程中的功绩,人们当然不会忘记。①我们对于上海与诗歌的审视已经从20年代转到了30年代,40年代依然有许多值得叙述的诗歌故事,在中国历史大变革的前夜的上海,曾经出现过《中国新诗》和《诗创遣》。这两个诗歌刊物,特别是前者,对于大转型的中国诗歌以巨大的震蔫,这也已是当今学界公认的事实,不需我再多加解释。上海和诗的因缘仍在继续。上海以它在工业建设中的特殊地位,为中国的工业题材诗歌贡献了显著的业绩。在新时期的诗歌创作中,上海的诗人们提出了城市诗的主张,并有着非常突出的实践,只要熟悉新时期诗歌创作的人,对这段历史都不会陌生。此外,上海诗人在促进中国现代诗的创新和探索方面,也是为世人所瞩目。人们通常用“海上诗坛”或“海上诗人”来称呼和评价上海对中国现代诗的贡献。中国许多杰出的诗人都为舒展自己的灵感和想象力而选择上海。他们以上海为立足点,又从上海把诗的火种带向了远方,戴望舒和纪弦都是这样的人。上海的土地和天空成就了诗,诗也永远铭记着上海。有的诗人已经走远,但人们记住了他们坚强的身影和闪光的足迹。有更多的诗人正在这里勤奋而智慧地工作着,我们总是能够听到从黄浦江畔传来的美好的声音。上海是无愧于中国的。《海上诗坛六十家》的嫡辑出版,是为显示当今上海的诗歌创作实力而作出的举措。它是一次大聚会,也是一次全面的大展示。我在这里会见了我所熟悉的年长的和年轻的朋友,我也从中认识了我所不熟悉的更加年轻的一代新人。我聆听着他们不同的声音,这声音发自他们已经获得自由的心灵。他们是不同的,甚至是很不同的。但他们的确展现了他们的艺术个性和诗歌梦想。我怀着感动的心情享受这一切。这是一个艺术多元的时代。我多次讲过,当今的创作是各行其是的,一致的标准已经消失。人们都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习惯歌唱,他们不再承认有什么必须一体遵照的法则。人们正在学会宽容。人们不再寻求、也不再对统一的风格怀有期待。诗人将向前走去,诗歌将在这种行进中校正自己的歧误。诗歌的另一个名称叫希望。基于上述的原因,我在这篇文字中避免涉及具体的诗作,这是要请大家原谅的。但在文章的末了,我想破例引用具体的诗句。一位经历过苦难和窒息的诗人,他声称“只愿做一个爱和被爱的人”,他有时会发出一声叹息,他惊奇于“叹息也会有风暴般的回声”。他的苦痛是深沉的,“痛苦莫过于此了,必须用自己的手指去掐断自己的歌喉”,所幸这样的悲哀正在远去。这是一棵久经风霜的“越冬的白桦”,他聆听着自己的躯干被严寒肢解的声音,但他还是发现了绝境中的希望。这位历尽沧桑的诗人,送给我们的依然是执着,坚定、顽强的信念:我们和这块土地是一体的这是我们全部的不幸和幸运山脉连着我们的骨骼江河连着我们的血管我从不为自己的苦难疼痛、呻吟我却会为你的伤痕颤栗、痉挛、直到死对大地、天空、城市、乡村和人民的伟大的爱,这是上海的诗人们给予我们的最强大、最动人,也最持久的诗意。2006年1月28日至2月1日,正是旧历乙酉、丙戊交替之时,于北京大学上海上诗坛六十家"

阅读全文

与致敬创造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