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生命的重建的作品目录
第一部分 导言
对读者的建议
我的人生哲学
第一章 我所相信的
第二部分 与露易丝一起探讨
第二章 你有什么问题?
第三章 它来自哪里?
第四章 它是真的吗?
第五章 我们现在该做什么?
第六章 拒绝改变
第七章 怎样改变
第八章 建立新的一切
第九章 每日的功课
第三部分 让这些思想开始运转
第十章 人际关系
第十一章 工作
第十二章 成功
第十三章 财富
第十四章 身体
第十五章 问题列表
新的思维模式
第四部分 总结
第十六章 我的故事
跋
我心深处
❷ 暴躁易怒怎么办
我再次去去分享自己亲测的几种有效方法,如下:
1. 多去对自己进行心里暗示。有句话不是说了吗,”激励自己最好的方式是自我欺骗,毁灭自己最好的方式也是自我欺骗”。我们可以去再好的把用在正途上。比如你遇到一个挫折的时候,你就不断的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件事其实不难,步骤也就几步,别人能行我也能行!然后你就会发现,克服这个挫折其实真的并不难。我自己就经常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在高考之前,我总是告诉自己:ZJL你是最棒的,你能行,你一定可以创造奇迹的!当然最后我还是创造了奇迹,我也觉得不可思议,仔细想想,心理暗示其实是有一定的作用的。所以,当你生气的时候,你就不断地暗示自己:我不生气,世界很美好!这种方法对大部分人有作用
生气对身体不好哦,所以还是建议保持一颗开朗的心。好好的生活!
❸ 生命的重建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链接:
❹ 生命的重建的作品评价
“一本帮助我们找到自尊和自爱、重新构筑自己生活的伟大著作。”
——伯尼·S·西格尔,知学博士,《爱,医学与奇迹》作者
“假如我不幸被抛弃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而命中注定只能携带一本书,我会毫不迟疑地选择露易丝·海的这本伟大的著作——《生命的重建》。”
—— 戴夫·布朗,名著《自我实现的冒险》作者
1、看这本书让我开始重建我的生命,原来我自己是有主导权的,每一个负面的情绪,疾病,原来都是在提醒我自己试图逃避的问题,这本书让我重新去看那些部分,重建我的生命。
2、“当下”永远是力量的源泉
你生命中经历的所有事件,都是由你过去的思想和信念造成的。他们由你过去的想法,你在昨天、上星期、上个月、去年、10年前、20年前、30年前、40年前(这取决于你的年龄)所说的话决定的。
然而,那是你的过去。它已经过去了,完毕了。重要的是此时此刻你选择什么思想、选择什么信念、说什么话,因为你现在的思想和语言会创建你的未来。你的力量的源泉来自“当下”,它正在形成明天的、下星期的、下个月的、明年的以及以后的经历。
你不妨注意此时此刻你正在思考什么。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你是否希望现在的理想会成为事实,使你的生活有所改变?那就小心地照顾你的思想吧!
“思想”是可以被“改变”的
无论自己出了什么问题,这问题的根本必然来自我们的思想。自卑仅仅是你讨厌自己、憎恨自己的一种思想的反映。你的这种思想在说:“我是一个糟糕的人。”这种思想制造出一种感受,令我们失落在这种感受中。可是,如果你没有这种思想,你就不会有这种感受了。改变讨厌自己的思想,这种负面的情感就会离你而去。
别让过去的事影响我们,不论这些过去的事是多么消极和痛苦。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过去的事情没有力量战胜我们。“当下”的生活才是我们需要把握的,我们的力量存在于此时此刻。认识到这一点是多么了不起!我们此时此刻便开始自由了!
不管你是否相信,我们确实选择了我们的思想
要怎样思想,可以由我们加以选择。虽然有时我们会习惯地把一个思想重复又重复,而且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有选择的余地,但事实上,这都是我们自找的。我们有能力选择某些思想,也有能力拒绝某些思想。不信吗?只要想想我们是否拒绝过一些积极的思想就可以明白了,那么我们也可以拒绝一些消极的思想,这是不用怀疑的。
我认识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遭受过自卑与内疚的痛苦。这样的生命怎么会幸福起来呢?我们拥有的自卑和内疚越多,我们的生活就越糟。我们具有的自卑和内疚越少,我们的生活就越好。不管我们处于哪种生活水平,情况都是这样。
3、看这本书之前也看过很多其他的被评论很好的书籍, 那些书籍当然也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和这本书相比, 少了很多灵性和方法。 此书是我觉得最为动容最值得推荐给大家的一本书。
看了生命的重建, 整个人被爱充满和包围, 还学习到很多具体的方法去超越自己的不足和缺失。 懂得了人要学会宽恕和爱自己才能真正获得开心和良好的循环。 露易丝海自身的经历也让我潸然泪下, 那样坎坷的人生她能走出精彩, 实属不易, 还能带给大家这么好的精神食粮, 让全世界无数人受益更是功德无量。
因为身边一个朋友的父亲得了癌症, 全家人都苦于医药费的筹备和化疗的痛苦, 我把这本书送给了她的母亲。 希望能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也通过露易丝海的能量让他们学会超越痛苦和更好的看待人生, 超越疾病, 创造奇迹!
人生多少都会有所缺失, 特别我们70后的人, 父辈忙于生计和迫于他们生活的年代和政治背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怎么培养孩子的性格, 给予孩子关爱。 只能是满足基本的食宿温饱, 所以我们内心很多迷茫, 慢慢到了中年, 这种迷惑更多了, 读了这本书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绝对是人生中值得珍藏的一本书。
❺ 生命的重建 第七章 怎样改变,佛教网
第七章怎样改变
世上最有用的学说,是能指导人如何去改变自己的。如果他做不到,那就是没有用的学说。我很喜欢受指导,因为我是一个实际的人,活著就想活得好一点。要是那个学说不能说服我,对我来说就完全没有用,不为我所接纳。人在基本的需要上,最希望获得指导的事是:
(1)培养能力,使我们愿意解除旧思想、戒掉坏习惯。
(2)控制自己的心意,存善去恶。
(3)能宽恕自己、宽恕他人,解救自己、解救他人。
以上三项,看上去似乎很难做到,其实不然;如果人能依照佛陀的指导,切实地去做,就绝对可以办到。即使不那么顺利,经过一段艰苦的克服时期,功效必然会明显地出现。
当然,在这世界上,还有很多地区、很多人无缘听到佛法,要自己摸索进行,那他们的困难就会更多一点。他们在尝试去戒除一些旧习惯的时候,往往整个情况会显得特别糟,其实这并不表示改变得不好,只是在改变的开始,情况总是会显得更糟,因为本来隐藏著的污点都浮现到表面上来让你看到。
能变总比不变为好,我们只愿意开始改变,迟早会起作用,决不可以稍受挫折就此停止,一定要继续奋斗下去。
现在,我举出一些实例,看看别人发生了什么事。以下都是我亲耳听到的话:
‘我正在改变,希望能使我的经济繁荣起来;谁知我竟然接连损失了两笔金钱。’
‘我正在改变,希望使我的身体健康;谁知我一个月里,竟患了两次重伤风。’
‘我正在改变,希望我能够在工作上表现出我的能力;谁知我忽然失去了原有的工作。’
‘我正在改变,开始戒烟;谁知在戒烟期内,和一个最好的朋友吵架。’
他们这些在改变中遇到的问题,实在与他们的改变,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他们大可不必因此而感到沮丧。改变既已开始,就要坚持到底,只有坚持到底,才能‘守的云开见月明’。
成功既不是原地踏步就能达到,也不是刚一起步,就垂手可得。道路常常并非宽坦的,既然立志要改善自己的经济,接连损失两次金钱算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推断出两次损失的原因,以后就不会重蹈覆辙;转亏为盈的机会,大大增加。再继续努力下去,经济繁荣的目的就一定达到了。
和女朋友吵架吗?没问题。吵架其实也能帮助认识对方,并不是什么坏事,更不是爱情的致命伤;如果能够在一场大吵以后,解开了问题的症结,对于双方的关系就会更进一步,这只在于双方是否真又诚意,双方的沟通,发不发生问题而已。如果既有诚意,又能沟通,那么爱情的花一定盛开。
男女之间是如此,朋友之间也是如此。吵架和戒烟,相信毫无关连,只要朋友真挚,吵翻了还是会重修旧好的,甚至比没吵架以前,更认识到这段友谊的可贵。
至于忽然失业和接连两次重伤风,问题想也都与改变自己无关。人家裁员,是因为有不得不裁员的理由,重伤风更完全是自己抵抗力弱和感染病毒的关系,那些都只是时间的巧合而已。
总之,改变是需要的。人的周遭时时都在改变,人的机能也刻刻都在改变,你执著现状,想丝毫不变,如何可能?人要是不去适应生命,生命就会低落,沉沦到底。
其实,我们人人都在改变,没一个不在改变,所有存活的人,都在努力改变中。不过,有些人是稍觉不对就改变,有些人要等到大事不好才改变罢了。
一部机器需要加油时便立刻为它加油,自然比机器用坏了要拆开修理省力得多。人在使用机器时,能及时加油保养最好;用坏了再修理,多花时间,多花精力金钱,才可以重新使用;但如果听其自然,完全不加理会,那机器就只会变成一堆废铜烂铁,对你一无用处了。
想想机器、想想自己,你曾为机器加油吗?你曾为机器修理吗?你曾为自己去恶存善、求取改进吗?当你‘确定’了需要改变时,第一件所要做得事,就是去‘实行’改变。
怎样实行改变?首先想一想,在你得生命中,有那一样是急于要被改变的?想到了以后,不妨走到镜子前面,望著镜子里的自己,静静地告诉自己:‘我现在已经知道,所有令我不满意的情况,都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所以我一定要改变,把我所有不好的想法、做法都改掉。’
当然,不对镜子也可以,你可以自己在心里这样告诉自己,一遍、两遍、无数遍。你既有了改变的意识,用上面的方法能唤起你的潜意识。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高出几倍,两种意识一起合作,就能把你的智慧统统回复了。
我们并不需要知道实行改变的具体方法,只要诚心肯去改变,愿心坚强,我们的潜意识将会感召改变的‘因缘’,让我们随缘而改变。
我们的一思一想、一言一行,都能与外界感应,发生影响。而我们自己最大的力量,是在‘当下’。我们现在的思想行为,可以断定我们的将来;所以大家不要害怕改变,要勇猛精进,革除一切坏习惯。
你的心意是一样工具
人在精神方面,不止只有一样心意那么简单,心意以外,还有很多未发掘出来的智慧和力量。
你可能认为你的心意操纵你的一切活动,我们一向以为如此,也习惯于让自己的心意这样想;只是这样一来,你的心意就自然认为它大到不得了,它要怎样你都不能不听从。其实,你可以驾驭自己的心意,重新训练它。心意如果被真诚地训练了,它可以成为听从你的一样有用工具。
你的心意成为你的工具以后,你要怎样使用它都可以,你现在使用的心意只是个习惯性的心意,而习惯是可以改变的。我们一定要肯去改变心意,明白心意可以被重新训练,使它成为积极的工具。
暂时把你的思想意念停顿,只真诚的想一想这个概念:‘我的心意能成为我的工具,我怎样去使用它都可以。’
你决定了新的思想,在你的将来便会实现一切;如果你坚决认定自己不能改变坏习惯,那么这也就成了你的事实。所以,我们不妨明智的使用心意这个工具,清晰地告诉自己:‘我觉得我可以改变,而且改变越来越容易。’这并不是什么胡思乱想,事实的确使如此。
有位长期患失眠症的人告诉我,她长期以来一直都放任自己上床以后,就把白天所经历的事,在枕上反覆思想;如果有人刺激过她,她就更要一遍两遍的重温当时的情景,思前想后、痛定思痛、无休无止。所以她半夜睡不著事常事,一夜都不合眼也不稀奇。她以为她不得不如此,因为思想和睡眠都不受她的指挥。
后来,她听从了我的劝告,控制心意,她一上床便告诉自己:‘要想的明天再想。’‘我的脑子现在休息。’每次思潮涌来时,她都一下把它推了开去。
这办法对她发生了效用,她的失眠症痊愈了。她很兴奋地告诉我说:‘原来我真能控制自己的心意。’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我们的内在,有一种非常大的力量,以前我们并没有去发挥,等到一朝发挥她的威力,就会知道改变简直毫不困难,一旦跨出第一步,以后真的会越来越容易。
人们常常误解,以为自己的心意在控制自己,自己拿自己没有办法,怨都没有用,这真是大错特错。事实上,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心意,可以像使用工具一样的使用它们;只要你不和坏习惯妥协便可以。如果你放任自己,老是认为:‘改变是多么的困难啊!’你的控制力就会失去了。你一定要对你自己说:‘我的一切,都操在我自己手里,没有什么事办不到,人家能够改变,我也可以。’
大家都知道,吸毒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因为吸毒能够上瘾,上瘾以后,那个人便完了!他所赚的钱,永远不够他买毒品之用,他不再能够工作、不再保有自尊,他的心理和生理都受到摧残,很多人就此一失足成千古恨,再难自拔。但是,世上也不乏苦海回头,而终于脱离苦海的人;虽然那样的人不多,也足可以证明:只要肯改变,毒瘾也奈何他不得。
‘人定胜天’,从古以来就有这句箴言。这句箴言告诉我们:一切主权,都操在我们自己手里,即使我们注定要受苦,也可以用行善来改变我们的生命。小小的一些坏习惯,改掉它就算了,难道任它害自己一世那么长吗?‘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你是想召祸还是召福?就悉听尊便了。
不过,改变虽不是不可能,却也并不是太容易。因为人所有的坏习惯,不单是现世所养成,甚至还有前世的积习;所以我们除了决定改变以外,著实要准备多做一些功夫。
毅力第一,坚持到底是必须的。吸毒之人,谁没有戒过毒?但他们没有坚持到底,所以才不成功。只有坚持到底,戒毒不会不成功。
想像你有一个小孩,你一向让他几时上床睡觉都可以,但你现在忽然改变了主意,要他每天晚上一到八时,就一定要睡觉。在这个命令之下,你想这个小孩在第一晚八时的时候会怎样?他可能会对这规定反叛,甚至会哭喊吵闹,是不是?假如你心肠一软,主意不定,宽免他这一次,那你的小孩以后便会再用哭吵来控制你,永远不服从你的规则。
相反的,如果你镇定地对孩子表示,这个规则是为他好,他一定要遵守,那么,这小孩的反叛,便会越来越少。当他准时上床两三天以后,他就会很习惯,从此改变了他的起居作息。
我们的心意也像这小孩一样,如果你想去改变它,开始时它当然想反叛、不希望被重新训练。记著,有控制力的是你,如果你集中而坚决,不被那种心意所动摇,那么,不久的将来,你就会如愿形成一套新的思想行为。
你若是能够认识——你并不是你思想的受害者,而是你心意的主人,那你便将会觉得很快乐,很快乐。
练习松弛
请你一面体会我所说的话,一面作一个深呼吸练习松弛。
首先,深深的吸入一口气,然后呼气,在呼气的时候,你要尽量放松、放慢,不留丝毫紧张,好像非常悠闲。让你的头顶、额头、面部肌肉等,都完全放松(就是在平时,你的头也并不需要紧张,尤其是在你阅读的时候。相反的,如果你的头部松弛,你会觉得阅读很舒适,很容易)。
跟著,把你的舌、喉和肩都放松,你的手臂、手,也要放松。即使你手握书本,也并不需要著意用力。接著把你的背部、胃部、腹部……一处一处的放松。让你的深呼吸带给自己十分轻安的感觉。
最后,是放松你的双腿、双足。这样做后,你的身体全部都放松了,和先前还未放松以前,有了很大的分别。
你现在会明白,原来自己的身体一向都那么紧张。是你把自己的身体绷得那么紧张,这表示你把你的心意也同样地绷得非常紧张。当你完全放松了以后,你可以告诉自己:‘我现在已经不再紧张了。我已经让紧张离去,让所有得恐惧心也离去;我可以不再怨恨、不再惴惴不安、不再伤感,所有那些令我不快乐得感觉,我都在放松中让它们远远的离开了我。我现在很轻安,我对自己的生命和周围的环境,都觉得很好、很安全。’
请把这种练习,每天都重复的做上两三次。多多去享受那种松弛后轻松愉快的感觉。假如你有困扰的思想出现,随时可以再做这种练习,把困扰赶走,是你永沐于轻安愉悦之中。
每一次放松,时间大约以十五分钟左右最为适宜。
当你做这种练习的时候,可以靠在一张椅子上,舒适地坐著进行。当全部肌肉由上至下都放松了以后,你可以想像自己是在一个海滩上,阳光和煦,清风徐来,海浪由远至近来到你的身前,穿过你的身体继续前去,你不必回避它,它远远的来,又去得远远。那海浪和你缓慢得深呼吸,节奏协调,令你尘念全消,仿佛正在佛得慈光庇护之中。
不论什么人,做这种松弛练习,都对身体有益,可以未病防范,有病治病。
适当的发泄
人在平时能够得到放松,在情绪不好时,能够得到疏导,那就对生命非常有帮助。有时候,适当的发泄,也大有裨益。我有过一次经验,是在多年以前。
有一次,我的双肩突然产生疼痛,接连痛了两天。起先我以为它自己会好,不去理它,但几天了,疼痛依然。最后,我只得坐起问自己:‘究竟是什么不妥?怎么会老是这么痛?’我的感觉像火烧一样,那种滋味令我难受得很,我想我的疼痛,一定是由怨恨引起的。
我一时无法了解我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怨恨从何处产生?于是,我便将床上的两个大枕头,拿来出气——用力的槌打那两个大枕头。当我槌打了十多下的时候,我忽然明白了我为什么会有怨恨。我只有继续的、更大力的不断槌打那对打枕头。
当我打完以后,我感觉自己舒服多了,跟著,我的双肩居然没有再痛了。
很多人不知道宣泄,只会郁闷,那对由心情闹出来的病痛,丝毫没有帮助。很多人都为了以往发生的事,到目前都不快乐。他们不快乐的原因,是因为在过去没有做某一件事,或做错了某一件事;也有因为以往曾拥有过东西,现在失去了,所以很不快乐;他们有的曾经在一次恋爱中被伤害过,直到以后仍旧不愿接受爱情;他们以往遇到不愉快的事,就认定这些不愉快的事还会卷土重来。
有一些人,因为过去受人欺骗,所以到今天仍旧害怕和人交往,更没有能够宽恕以前欺骗过他们的人。
还有一些人,只为了年轻时候曾经经受到同学的排斥和奚落,到后来都一直为这种事伤心。
更有不幸已经离婚的人,对生命永远感到残缺。
也有因为第一次恋爱失败,所以再不肯重入情关。
还有一些人,曾经偷了一些东西,到后来,虽然没有重犯,也一直在惩罚自己。
他们不知道,抓住以往所发生的事情不放,知会令他们更伤痛。过去的已经过去,谁也不能再改变它。如果我们执著「过去’,不肯释怀,那么我们的思想便离开了‘当下’,不再能集中精神,改变生命。
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回头’指的就是不要执著、要改变。相反的,若是不改变,就只有永远沉沦在苦海之中。
是的,我们很可能自己失足坠海,也很可能被人推跌坠海;坠海本来都不是我们的错,但, 是,我们如果不设法从海中回到岸上,分明有人想救你你也不听,那就是你的不是了。
人人生命中都有怨恨,但是,怨恨要一个一个的化解,让它消失于无形;千万不能一个一个的堆积起来,而埋葬自己于‘怨恨堆’中,愤懑一世。
我们要清理我们的思想渣滓,使它不再停留在我们心意中,使我们不快乐。想明白些吧!它其实只是一个垃圾,已经再不能发挥力量来伤害我们,我们又何必所把那枝曾经由别人拿来打过我们应该一脚把它踢走,抛得远远的,永远忘记它才对。
先哲说过:‘一切的回忆都有毒,不论这回忆是痛苦还是甜蜜’。人可以‘记忆’,而不必‘, 回忆’。如果我们能放开对过去的回忆,我们就生活在‘当下’,可以享受生命,开创美好的将来。
请用一张纸,把所有缠扰你的往事,都记下来。写完以后,不妨问问自己,你有没有没有决心把这些往事淡忘?究竟要怎么样,你才能够超越它们?你认为你应该永远受它们的支配吗?你不能多做些有益的事情,来赶走这些有毒的回忆吗?为什么别人可以把不愉快的往事淡忘,而你竟不能?
我们自己做了错事,失败了,不需要自责。可以弥补的,设法去弥补;无法弥补的,不妨抛开一切,再也不要去触动它。
你可以在佛前表明心意,说你已经知错,以后决不再犯。只要你真心真意,真正超越错误,一切众生都会听你忏悔,原谅你、帮助你再成长起来。
宽恕别人同样重要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我们自己对人犯了错误,我们自然希望对方原谅我们,不要向我们施出报复的行为。既然自己不想受到报复。那当然就不可以报复别人。能这样做,你的行为无异菩萨,自然得到众生的赞叹;你的身体,也因此善念而发出一种愉悦之光,常能招感吉祥、如意的因缘。
你不单是佛的好弟子,你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你是知道的,你不原谅人,要想报复,等于手握屠刀。心存恶念会令你身体放出邪恶之光,这种光最能招惹邪恶力量,使你做出邪恶行为,一定要避免才是。
‘贪、嗔、痴’,使佛说的‘三毒’。种种不好的事情,都由这‘三毒’发展而成,你仔细想一想,就会证实佛说的一点都不错。生意失败、损失金钱,往往由贪欲而来;作错选择、找错物件、交错朋友、做错事情,往往由愚痴而来;破坏、犯罪,往往由嗔恨而来。人的所有过错,都离不了贪、嗔、痴三种原因。
这三种毒,犯一次就要吃一次亏。不原谅别人,犯的正是嗔毒;这种毒,在刺伤别人以后,往往要反过来刺伤自己。
我们每一个走在修行道路上的人,都知道宽恕别人的重要。在我们还没有能做到完全宽恕别人的时候,不妨先作一种思维;这种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把报复心清除。
首先,闭上你的双眼,然后想想那个最令人难以宽恕的纫你想把他怎样?要怎样才会使你宽恕他?你是不是要他受苦,你才能宽恕他?如果是,你可以想像他正在受苦,受种种的苦;想像完了以后,你不禁会对他产生出怜悯心,会宽宏大量的饶恕他,不再想报复,不想真使他这样受苦。
做这种思维,只能偶然一次,不可以每天都做。你做完这种思维以后,就应该从此宽恕这个人,永远消除报复心。
宽恕
有一些人,很难做到完全宽恕别人,他也许能宽恕人一会儿,过后,他又想起别人的不是,再也不宽恕了。假使这样,就可以试试念几遍‘解冤经’。
‘解冤经’的经文很简单,但力量却相当大。仿佛能把人所失去的宽厚和智慧都召回来。
经文是:
‘金叱金叱真金叱,我今为汝解金叱,永不为汝结金叱。唵!强中强,吉中吉,波罗会上有殊利,一切冤家离吾身,摩诃般若波罗蜜。’
重复这样多念几遍,一直念到你心无挂碍,气定神闲。
它非常灵验,非常有用。你可以一面做别的事,一面念它,不必一定要坐定才念。它会帮你驱走那些折磨它的回忆,驱得远远得,不再扰乱你的心情。
你是强中之强,吉中之吉,你决不再受那些影子的伤害。
相信你会愈念它愈有力量,仿佛无人能推倒的一座泰山。
念的时候要出小小声,让自己听得到,而且念得愈快鱼好,就像你正在快速放送出很多道金光,所有阴影都望风披靡。
也有一些人,不懂得怎样宽恕自己。总是念念不忘:某件事做错,引来很坏的后果;某件事对不起别人,使人家受了伤害……。遇到这样的情形,第一,是要永远能为自己辩护——你既然慷慨地对别人,也应该慷慨地对自己。
过失,是行为的结果,不是行为的动机;世界上没有人存心想害自己、存心想害别人。有一个十七岁的青年,在他学习驾车的时候,把一个穿越他车前的小男孩撞死了。以后,他就一直耿耿于怀,很是内疚。事实上,他根本不是存心要害死那个小男孩的,他只是在学驾车途中,那个小男孩忽然穿过马路,令他一时无法闪避,才出了事。这完全不是学车青年的不是,这个学车青年又何必自己加罪上身?他应该为自己辩护,告诉别人,也告诉自己,这的的确确不是他的错。当然,震惊是一定会有的,伸心内疚却大可不必。
把往事封藏起来,不要去触动它
告诉自己,你做得到。事实上,人人都可以做到,只要不纵容自己向牛角尖钻进去,你可以完全不触动那些已被你封藏起来的陈年旧事。
平常无事,我们可以想像自己是一个五、六岁大的小孩,你见到这个小孩,深深地望著这个小孩的双眼,他很像正向往著某一件事;你再继续深深地望,会发觉这小孩唯一向你要求的,就是爱护他。你想像自己伸出双臂,去拥抱这个小孩,用带著爱的柔和双臂,好好的抱著他,告诉他你非常的爱他、欣赏他;告诉他他可以在学习的时候犯些错误,都没有关系;告诉他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会在他的身边。
跟著,想像这个小孩在缩小,缩小到可以用你的心来容纳他那么小,可以把他放在你的心中。你每次向自己的心一望,便可以见到这个小孩的小面孔正望著你。你要不停的爱护他,给他无限的爱。
然后,你又想像你的母亲,她好像很恐惧,因为她需要爱,又不知道从那里可以找到爱。你立刻伸出双臂拥抱你的母亲,告诉她你爱她,很关怀她;告诉她,她可以依靠你,你会不停的爱她和照顾她。当你见到你母亲开始平静下来,不再恐惧的时候,你把她也缩小,缩小到可以容纳在你的心中那么小。把你的母亲也放进你的心中,和你小小的自己在一起。让两个小人,互相爱护。
跟著,想想你的父亲,他好像非常伤心、非常害怕,很希望人家去爱他。想像他在不停的叹息、非常彷徨。你现在已经懂得怎样爱护害怕的人,所以你很自然,很容易的伸出双臂,把父亲抱著,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爱意,让他知道如果他有任何问题困难,你都会在他的身边照顾他。
当你的父亲不再忧愁、已经开始快乐起来的时候,你把他也缩小,小到可以容纳在你心中那么小。你把小小的他也放进心中,和小小的母亲、小小的自己,三个同在一起,让他们互相爱护,而你也同时对他们三个,付出无限的爱。
假使你已经有配偶、有儿女,你也要以同样的方法,让小小的他们和大家一起放在你的心里。你是树,父母是你的跟,配偶儿女是你的枝叶花果,你们都需要爱的沃土,爱的阳光、雨露……。
爱的力量很大,它在你的心中发亮,使你充满和平、充满欢乐。爱的力量能转变你的思想,消除你的坏习惯。
❻ 自我封闭的人该看哪类书籍
成为第16位粉丝
尽量注意不要老是拿他的这种内心封闭的行为当作很重要的因素,不要让他总是感觉到你在观察他,这样会使他有戒备感,藏的更深。让他感觉你不在乎这些,让他感觉你是多么的爱他,当他完全对你放松警惕的时候就是他对你敞开心扉的时候。你是否注意过他对哪方面的话题特别敏感,那么你要尽可能避免跟他谈及这些,以免他又开始自卑什么的,平时尽量跟他聊聊他喜欢的话题。你平时注意多与他沟通,当然如果他不愿说也不要强求,但你要向他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你非常关心他,让他对你产生信心和信任。自然,就会对你敞开心扉了。
❼ 生命的重建
你说的应该是《生命重建》这本书。
《生命的重建》是美国作家露易丝·海的一本健康观念畅销书。作者在书中倡导“整体健康”的观念,揭示了疾病背后隐藏的心理模式,从而开辟了重建生命整体的完美道路。[1] 该书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50周第1名,被译为25种文字,在35个国家或地区出版。截止2002年,该书英文版已71次印刷,总销量2000万册。
作 者
(美)露易丝·海
原版名称
You Can Heal Your Life
译 者
徐克茹
1内容提要编辑
“一本帮助我们找到自尊和自爱、重新构筑自己生活的伟大著作。”
——伯尼·S·西格尔,知学博士,《爱,医学与奇迹》作者
“假如我不幸被抛弃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而命中注定只能携带一本书,我会毫不迟疑地选择露易丝·海的这本伟大的著作——《生命的重建》。”
—— 戴夫·布朗,名著《自我实现的冒险》作者
你是否感到身心疲惫?
你是否觉得有无法随的压力?
你是否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
你是否想摆脱疾病的折磨?
你是否对过去的事情无法释怀?
你是否无法化解心底的怨恨?
生命真的可以重建吗?
姐妹篇:《生命的重建之问答篇》[2]
2目录编辑
第一部分 导言
对读者的建议
我的人生哲学
第一章 我所相信的
第二部分 与露易丝一起探讨
第二章 你有什么问题?
第三章 它来自哪里?
第四章 它是真的吗?
第五章 我们现在该做什么?
第六章 拒绝改变
第七章 怎样改变
第八章 建立新的一切
第九章 每日的功课
第三部分 让这些思想开始运转
第十章 人际关系
第十一章 工作
第十二章 成功
第十三章 财富
第十四章 身体
第十五章 问题列表
新的思维模式
第四部分 总结
第十六章 我的故事
跋
我心深处
3作者简介编辑
露易丝·海,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治疗专家,杰出的心灵导师,著名作家和演讲
家。
她是全球“整体健康”观念的倡导者和“自助运动”的缔造者。露易丝·海揭示了疾病背后所隐藏的心理模式,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采取积极的思维方式,实现身
体,精神和心灵的整体健康。
露易丝的个人思想是在她痛苦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她的童年在飘摇与穷困中度过,自幼父母离异,5岁时遭强暴,少年时代一直受到凌辱和虐待。她后来逃到
纽约,历经坎坷,成为一名时装模特,并和一个富商结婚,但14年后她又被丈夫所遗弃。
1970年,露易丝在纽约开始了她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1976年她的处女作《治愈你的身体》出版,奠定了她在这一领域的专家地位。不久,露易丝被确诊患有癌症,她开始在自己身上实践整体康复的思想。6个月后,她摆脱了癌症,完全康复了。
1984年,露易丝的代表作《生命的重建》出版,很快就译为25种文字,在35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截止到2002
年,英文版已71次印刷,销量2000万册。至今,《生命的重建》仍在世界各地热销不衰。1985年,露易丝创建了名为“海瑞德”的艾滋病救援组织。她还
建立了“Hay基金会”和“露易丝·海慈
善基会”,帮助和支持艾滋病患者,被虐待妇女和社会最底层的穷苦人。她每月1期的专栏《亲爱的露易丝》发表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和阿根廷等国
家的50多种出版物上。露易丝·海帮助了千千万万人改变了健康状态,提升了生命质量。这位伟大的女性被世界各地的媒体亲切地称为“最接近圣人的人”。
4书评编辑
1、看这本书让我开始重建我的生命,原来我自己是有主导权的,每一个负面的情绪,疾病,原来都是在提醒我自己试图逃避的问题,这本书让我重新去看那些部分,重建我的生命。
2、“当下”永远是力量的源泉
你生命中经历的所有事件,都是由你过去的思想和信念造成的。他们由你过去的想法,你在昨天、上星期、上个月、去年、10年前、20年前、30年前、40年前(这取决于你的年龄)所说的话决定的。
然而,那是你的过去。它已经过去了,完毕了。重要的是此时此刻你选择什么思想、选择什么信念、说什么话,因为你现在的思想和语言会创建你的未来。你的力量的源泉来自“当下”,它正在形成明天的、下星期的、下个月的、明年的以及以后的经历。
你不妨注意此时此刻你正在思考什么。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你是否希望现在的理想会成为事实,使你的生活有所改变?那就小心地照顾你的思想吧!
“思想”是可以被“改变”的
无论自己出了什么问题,这问题的根本必然来自我们的思想。自卑仅仅是你讨厌自己、憎恨自己的一种思想的反映。你的这
种思想在说:“我是一个糟糕的人。”这种思想制造出一种感受,令我们失落在这种感受中。可是,如果你没有这种思想,你就不会有这种感受了。改变讨厌自己的
思想,这种负面的情感就会离你而去。
别让过去的事影响我们,不论这些过去的事是多么消极和痛苦。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过去的事情没有力量战胜我们。“当下”的生活才是我们需要把握的,我们的力量存在于此时此刻。认识到这一点是多么了不起!我们此时此刻便开始自由了!
不管你是否相信,我们确实选择了我们的思想
要怎样思想,可以由我们加以选择。虽然有时我们会习惯地把一个思想重复又重复,而且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有选择的余
地,但事实上,这都是我们自找的。我们有能力选择某些思想,也有能力拒绝某些思想。不信吗?只要想想我们是否拒绝过一些积极的思想就可以明白了,那么我们
也可以拒绝一些消极的思想,这是不用怀疑的。
我认识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遭受过自卑与内疚的痛苦。这样的生命怎么会幸福起来呢?我们拥有的自卑和内疚越多,我们的生活就越糟。我们具有的自卑和内疚越少,我们的生活就越好。不管我们处于哪种生活水平,情况都是这样。
3、看这本书之前也看过很多其他的被评论很好的书籍, 那些书籍当然也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和这本书相比, 少了很多灵性和方法。 此书是我觉得最为动容最值得推荐给大家的一本书。
看了生命的重建, 整个人被爱充满和包围, 还学习到很多具体的方法去超越自己的不足和缺失。
懂得了人要学会宽恕和爱自己才能真正获得开心和良好的循环。 露易丝海自身的经历也让我潸然泪下, 那样坎坷的人生她能走出精彩, 实属不易,
还能带给大家这么好的精神食粮, 让全世界无数人受益更是功德无量。
因为身边一个朋友的父亲得了癌症, 全家人都苦于医药费的筹备和化疗的痛苦, 我把这本书送给了她的母亲。 希望能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也通过露易丝海的能量让他们学会超越痛苦和更好的看待人生, 超越疾病, 创造奇迹!
人生多少都会有所缺失, 特别我们70后的人,
父辈忙于生计和迫于他们生活的年代和政治背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怎么培养孩子的性格, 给予孩子关爱。 只能是满足基本的食宿温饱,
所以我们内心很多迷茫, 慢慢到了中年, 这种迷惑更多了, 读了这本书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绝对是人生中值得珍藏的一本书。
❽ 我恨这个世界!!!!!
孩子,我不想激怒你,也不想对你说大道理,我只想让你知道,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都不想让自己受一点委屈,可他们必须要放手,世界上有很多曲折的路需要你走,你必须面对各种事情,世界就是那么残酷,竞争竞争,人就是这样,你也不应该用真心去交朋友,假如他哪天背叛你,你会像现在这样,你说得对世界悲凉,可你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活下去,你要让他们知道,你活的很好!
❾ 什么是生命的重建
【1】
慢性疾病当中的人,需要的不是治疗,药物,需要的是生命的重建。
这个认知,就决定了,对待身体的方式,方向,及采用的方法。也就决定了身体的康复,好转,还是恶化下去。
为什么呢?
特殊的营养支持包括: 卵磷脂,Q10,鱼油,谷光甘肽,NAC,5-HTP,硫辛酸,葡萄籽精华,银杏,肉丛蓉,泛酸,等等。
二:需要时间。生命的生长,修复,代谢,更新,是有其固定的生命周期的,是需要时间的,急不了。
三:不干扰身体的重建过程。去掉不良的情绪,念头,杂念,偏执,不去干扰身体正常的运作,让身体,生命作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身体的重建,不受到干预。
如同小孩子每天的饮食支持他长高发育一样,但并不是小孩子一吃食物,立刻就看得见其长高的。
【3】
多数人很难去相信简单的事实,不愿意接受简单的东西,恢复健康就那么简单吗?
健康教育显得何其重要。
但健康这个产业,或健康这个问题,除非是真的出了什么问题,才会引起重视,亡羊补牢。否则,在健康,亚健康的状态下,跟别人说健康,重视健康,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
病人,一旦出现疾病问题,总是愿意立刻把自己交给医院,药物来处理。总以为,交给医院,药物就能够负起负责,治疗得好。但多数情况下,通常都是失望的。
唯一的出路:
愿意为自己的健康,生命负起主要责任;
愿意在自己身上找出不良的行为,饮食习惯,方式,并作出调整;
愿意为身体健康作出改变,放弃某些东西;
愿意去做为身体加分的行为;
愿意去培养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习惯;
生命的重建是一个过程,是身体生命本身就会的一种能力,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