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马克斯发明

马克斯发明

发布时间:2021-08-01 14:23:02

『壹』 马克思主义是谁创立的

空想社会主义早于社会主义,但是并不算在马克思主义里面,因此确切的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贰』 马克思一生有哪些伟大发现﹖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马克思一生中最主要的理
论功绩,就是发现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剩余价值
理论。

唯物史观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人类历史
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特殊运动规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科
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支柱。恩格斯指出:“这两个伟大
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
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
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
67页)。
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创立于19
世纪40年代,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
志意识形态》一书是它创立的标志。在马克思主义之前,
哲学领域已经形成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但在历史观上,
唯心主义一直占据统治地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
面是历史上狭小的生产规模和剥削阶级的偏见限制了人
们的历史眼界,另一方面是社会历史领域到处活动着的
是有意识有目的人,社会领域的这一特点,往往使人们在
观察历史的时候,容易停留在思想动机的表面,不去深入
探究思想动机背后的动力。而在历史上从事活动的人们
中间,少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又最引人注意,而从事物
质生产活动的人民群众则容易受到忽略。历史发展到资
本主义时代,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出现,无产阶级作为独
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提出了重新认识历史的要
求。同时,产业革命冲破了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的束缚,
加之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打开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有可
能对不同国家的历史加以比较,从中寻找出历史发展的
规律;产业革命还使阶级关系简单化,使阶级斗争、政治
斗争与经济关系、物质生产的联系清楚地表现出来,为正
确认识历史提供了可能。历史的发展也为唯物史观的产
生提供了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
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到19世纪上半叶为止人
类认识历史的最高成就。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时曾对
它们作过详细的批判研究。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关
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劳动是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观点,以及费尔巴哈人与自然
的统一,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上帝的本
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观点,都对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
起了重要作用。唯物史观的创立还直接建立在对英国古
典经济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并吸收了19世纪三大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因素。
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经历了一个过程,走过了一条
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又从费尔
巴哈的唯物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道
路。这个过程始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这
部手稿中,马克思总结了《莱茵报》时期政治斗争和思想
斗争的经验,接受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把被
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
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论断,认为国家和法的产生、
发展根源于市民社会。这一思想成为唯物史观的开端和
萌芽。表明马克思开始离开黑格尔而转向费尔巴哈。市民
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的提出,推动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
的角度对市民社会进行了解剖,这一成果就是《1844年经
济学哲学手稿》。在该手稿中,马克思研究了资产阶级古
典经济学并对现实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分析,首次形成
了物质生产在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思想,为唯物史观的
产生奠定了基础。马克思认为,生产是整个社会的基础,
它不仅决定国家和法,还决定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形
态;劳动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历史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
生的过程;异化劳动和私有制都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
历史阶段的产物。这表明马克思的这一时期的观点,同费
尔巴哈仅仅把人看成是自然存在物的观点已经有了原则
性的区别。但是,他把共产主义看作是劳动和人的本质的
复归,则还带有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在《德意志意识形
态》中,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提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规律,用它说明了部落
的、古代的、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和共产主义公有
制形式的依次更替;他还把生产关系看作为既受生产力
制约又制约着政治的和观念的上层建筑的中介,科学地
揭示了社会结构及其历史发展的动力。《德意志意识形
态》是第一个伟大发现的初步完成,马克思已经离开费尔
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哲学而走向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
唯物史观创立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人类学研
究使唯物史观又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从50年代到

60年代,马克思集中地研究了政治经济学,具体地剖析了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1859年写成的《〈政治经济学批
判〉序言》中,马克思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作了经典表述,
阐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基本原理,揭示了社会经济结构、
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等社会形态的结构层次及其内
在联系;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
矛盾运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用社会经济形态概念
取代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所有制形式”,并把亚细
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是社
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马克思晚年致力于研究原
始社会和东方社会。写下了五个人类学笔记。作为这一研
究的结晶,马克思提出,属于同一社会形态的国家各有自
己的特点,对于具体国家而言,社会形态更替顺序中可以
具有跳跃性。在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论述了国家的起源
和实质,突破了以往认为人类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
的看法,认识到土地公有制是原始社会的共同特征。
唯物史观的创立具有重要意义:(1)它把唯心主义从
它的最后避难所——历史观中驱逐出去,使马克思主义
哲学成为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在内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学
说;(2)它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前提和基础。马克
思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
本原理和关于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的学说,科学地揭示了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
基本矛盾,必然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
和斗争,无产阶级将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由阶级社会到无阶
级社会的过渡。这样,社会主义理论就不再是天才的猜测
和主观的臆想,而是根据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分
析而得出的科学结论;(3)唯物史观的创立还使研究社会
问题的各门学问成为科学。唯物史观所指出的社会发展
的基本过程和一般规律,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起作
用。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各门社会科
学都具有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理论,形成
于19世纪50年代。创立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时代的要求。在马克思主义之前,经
济理论领域中的最高成就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它把
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提出了劳动价
值论,探索了剩余价值源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19世纪30—40年代,资产阶级
古典经济学被庸俗经济学所取代。从此,资产阶级经济学
成为纯粹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的工具。自1825年以
来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出现和19世纪30、40年
代兴起的工人阶级有组织的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迫切
需要认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内在矛盾,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经济学的基础。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直接吸收了英国古典
经济学的最积极的成果——劳动价值论和他们对剩余价
值具体形态——地租、利润、利息研究中的一些积极成
果。同时,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也为他提供了正确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运用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伟大
成果。
马克思从1843年底转向经济学研究。在1847年发表
的《哲学的贫困》和同年12月所作的《雇佣劳动与资本》的
报告中,马克思分析了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劳动作为商品
的价值的差别,指出了工人以工资形式得到的仅仅是劳
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则作为利润为资本家
所占有。尽管这时马克思还没有把劳动和劳动力区分开
来,没有使用剩余价值概念,但他“不仅已经非常清楚地
知道,‘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而且已经
非常清楚地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24卷第12页)这就为深入解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奠定了基础。从1850年开始,马克思潜心政治经济学的研
究,考察了1848—1849年革命的原因、性质和经验教训,
1857—1858年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
稿),形成了他的剩余价值理论。在《货币章》中,马克思制
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他分析了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
时间、价值与价格的区别,指出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
系。对商品二重性及其矛盾做了深刻的分析,并从中揭示
出货币产生的最深刻的根源和本质。他阐明了商品的二
重性和劳动的二重性,指出,工人在生产商品时所花费的
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抽象劳
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在政治经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
劳动二重性的学说。在《资本章》中,马克思制定了科学的
剩余价值理论。他区分了劳动力与劳动,分析了劳动力商
品的特点,指出,工人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得
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资本家获得的是劳动力的使用价
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和原料、工具结合,进入生产过
程后,可以创造出超过其自身价值的新价值,资本主义生
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马克思在这
里揭示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之后,又分析了生产剩余
价值的两种基本方式,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
余价值的生产;探讨了资本各个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
产中的作用,提出了关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无
可辩驳地证明了剩余价值来源于资本家用于雇佣工人的
可变资本,来源于对工人的剥削。马克思还探讨了剩余价
值的各种转化形式。
劳动二重性学说、劳动力商品学说和资本有机构成
学说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乃至整个经济理论的基点。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中,
又对这些学说做了更为全面系统的论证和进一步发展。
马克思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现剩余价值理
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1)剩余价
值学说奠定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剩余价值是资本
主义生产的动机、目的,反映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剩
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2)以剩余价值
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使马克思主
义哲学得到了运用、验证和发展。《资本论》在对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进行解剖时运用了矛盾的辩证法、具体与抽象、
历史与逻辑的辩证法。《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验证是系
统的、全面的。它通过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
产、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自的本质特征及其相互关
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以其物质生产方式为基
础的有机体;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考察,
阐明了它的发生、发展到走向灭亡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从而检验和证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3)以剩余价值
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科学社会
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极深刻地
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最深刻的经济根源,
说明了无产阶级伟大的历史使命。《资本论》揭示了社会
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个原理在马
克思恩格斯以前的著作中,是依据分析社会发展一般规
律得出的结论,现在则由于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所
作的深刻分析而得到了科学的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的积
累使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
私人占有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和斗争日益尖锐和发展,使无产阶级的胜利和资产阶级
的灭亡不可避免。

『叁』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指的是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指的是: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是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

2、剩余价值理论:在批判地继承古典终济学的研究成果和他所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逐步建立起来的。

(3)马克斯发明扩展阅读:

1、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2、马克思对哲学的最大贡献是将实践概念引入哲学,使哲学同现代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解放联系起来了,将这个哲学彻底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导致了唯物史观的产生。

3、马克思一生四次被各国政府驱逐,最后在英国伦敦定居。他在伦敦最初十年间,度过了一生中生活最艰难的时期。

4、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体系,吸取了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肆』 马克思所说的三项伟大发明各自发明于何时

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的发明."
1.火药:
发明时间:唐朝炼丹家;
开始应用:唐末
广泛应用:宋元
13世纪传播至阿拉伯和欧洲。
2.罗盘针:
战国时期制成司南;北宋发明指南针并运用于航海;南宋初年发明罗盘针;12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3. 雕版印刷术:发明时间:隋唐
全盛时期:宋朝
毕升的活字印刷术:发明时间:北宋中期

『伍』 共产主义是 马克思发明的,为什么没有在欧美兴起

因为他们已经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从最早的英国共产党,到法国巴黎公社,再到欧洲各地的共产党组织,都曾经十分得人心,但西方人思维毕竟和东方人不同把.....哎,想说很多的,但是估计说出来要被删被封号啥的...算了,拿个2分走人,等待强人..

『陆』 谁可以帮我分析一下马克思对中国四大发明的评价

马克思评论:“火抄药、指南针、袭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柒』 资本论是谁发明的

新世纪迎来保卫资本论时代!

德国人卡尔·马克思发现了《资本论》原理。写出了伟大的著作。马克思发明了四卷本的体系结构。

马克思资本论_网络说:

《资本论第一卷的逻辑:历史发生学》.《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
【摘要】概括起来说,《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践的逻辑是:第1篇——商品(货币)跃身为货币(商品)过程,说明资本发生的前史;第2篇——货币转化为资本过程,说明资本发生的转化史;3~6篇——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说明资本发生的正在进行史;第7篇——资本积累过程,说明资本发生的整体运动史。资本(历史)发生学提炼资本主义的生成和发展原则,使《资本论》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有机结构的系统逻辑学。该特殊逻辑旨在统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高度凸显政治经济学方法论。


《资本论第二卷的逻辑:系统发生学》.《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摘要】《资本的流通过程》即资本论(第二卷),是对“阶级科学”的具体实践、对“阶级结构”的具象化。第1篇刻画资本循环运动条件,说明资本结构一次系统的生成过程;第2篇刻画资本周转运动条件,说明资本结构多次系统的生成过程;第3篇以资本结构的活的层级递进运动为基础和依托,刻画并说明社会再生产整体系统的生成过程。实践行程内在化了历史和存在的结合,将其构造为特殊科学和特殊方法。系统发生学的方法论意蕴在于达成对“辩证法主义”、“科学主义”的内在抵制,从根本上拒绝一切非历史的现象主义和解释学的分析进路。《资本论第三卷的逻辑:现象发生学》.《经济评论》2012年第1期
【摘要】《资本论》作为总体逻辑,是对统一历史对象——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和运动形式的概括。资本论·第三卷作为现象发生学与资本论第一卷和资本论(第二卷)共生,揭明资本存在的“秘密”:1-3篇以价值具体地生长为资本主义价格的过程,说明经济利润的一态系统;4-6篇以“阶级斗争Ⅰ”的社会生长过程——利润率趋向下降的现实展开机制,说明经济利润的多态系统;以“阶级斗争Ⅱ”的社会生长过程——利润率趋向下降的深化形式,说明经济利润的虚拟运动系统;终篇以阶级生活图像的定格化过程——“分配假象”及其破除,揭明资产阶级认识论的规定性。研究表明:政治经济学批判与阶级分析是等同的方法论范畴,旨在根除“伪科学”对经济理论建构的影响,终结“庸俗”,使科学还原为推动历史生长的革命性力量。

《资本论第四卷的逻辑:认识发生学》.《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10期
【摘要】《资本论》第四卷实践的逻辑是:范畴发生的认识机理。在这种意义上,它使范畴的“生产”实践化,首要性地贯彻了“认识”由“历史”生产的原则。历史部分和理论部分的相互构成形成总的写作逻辑,历史部分确立了后续研究的理论指针。方法论意蕴是:(1)根据历史生产方式的“自然生长”,显露范畴的内核的生理结构———(剩余)价值;(2)由范畴生产上的层级运动,揭示“结构生长”的历史性;(3)通过“理论”的总体生产,最大程度地彰显方法论批判和认识论批判的内在结合性,具象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实践工作路线。因此,它否决了考茨基非法编纂《剩余价值学说史》的错误要求。

『捌』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发明中的作用”

1、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在科学发明中如果没能坚持正确意识的指导,那在发明实践中不是失败就是创造出对人类有害的事物。
2、马克思哲学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有利于科学发明中的实践活动。

『玖』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创造

1、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其逻辑要点可以用“五个一”来概括。一个基础、一个关系、一个中心、一个矛盾、一个结论。

一个基础就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一个关系就是劳资关系。一个中心就是指着重阐述剩余价值。一个矛盾是指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对抗性矛盾。一个结论就是社会进步。

3、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了两部分内容:

1、第一个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设计,这部分内容是由马克思本人完成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设计,是指导人们完成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依据。

2、第二个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应用设计,又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设计。这部分内容是由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者完成的。科学社会主义应用设计,是指导人们完成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的应用设计。



(9)马克斯发明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诞生历程: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英、法、德3国是其发源地。因为当时英、法,德,等国已经或正在实现产业革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无产阶级已经由自在阶级开始向自为阶级转变。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 。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它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

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

『拾』 马克思培根对中国四大发明的评论

英国哲学家弗抄兰西斯·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 马克思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虽然没有提到造纸术,但是正是它为印刷术的产生和推广提供了必要条件。

阅读全文

与马克斯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