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猫和老鼠的创造者是谁啊~
“猫和老鼠”、“瑜伽熊”等深受人们喜爱的卡通形象的创造者巴伯拉于本周一去世,享年95岁。其发言人表示,他是自然死亡的。 巴伯拉在长期合作伙伴比尔·汉纳的支持下,创造了动画片《猫和老鼠》,该片成为动画片中的经典,巴伯拉也凭此剧一炮打响。这部动画片获得了7个奥斯卡大奖,是凭同样的角色获得小金人最多的动画片。 巴伯拉于1910年出生在美国,他与汉纳在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合作,他们一同创作了动画喜剧《石头城乐园》、《瑜伽熊》、《史酷比》等等。(
⑵ 文明世界的猫屎咖啡究竟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不少人喜欢到星巴克点一杯三十多元的咖啡,然后坐在店里面享受整个下午的时光。而对于一般收入的人来说,这样的消费无疑是高消费,三十多元已经够一天的伙食费了。实际上,星巴克里的咖啡并不是最贵的,世界上还有不少咖啡的价格超过30美元,我们所熟知的“猫屎咖啡”就是其中一种。光听名字可能很多人不会主动去尝试这种咖啡,但对于有喝咖啡习惯的人来说,猫屎咖啡的味道更加柔滑。那么,它是怎么制成的呢?
想象一下,自己原本一日三餐都吃米饭,但后来有人强迫你每餐的主食是汉堡,试问你能受得了吗?而且自己原本拥有人身自由,想去哪就去哪,但突然有一天你被关进笼子里,还有人会透过铁笼观看你,是不是感觉自己身处在动物园里呢?或许,当你了解麝香猫的处境之后,会减少对猫屎咖啡的期待。
⑶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50万只猫走上战场,这种「猫士兵」的职责是什么
抓老鼠 ,安慰士兵。
第一个任务:抓老鼠。从古埃及开始,人们就非常喜欢猫。它们不仅可爱温顺,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对付老鼠。作为古文明中的“粮食生产大国”,埃及人很早就意识到,有了猫,食物会更安全。因此,养猫不仅是家家户户的事,也是航海的需要。在茫茫大海中,猫的任务更为繁重。保护食物,保护船不受老鼠伤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武器射击速度的提高,特别是“马克钦机枪”的诞生,已经不可能“排队射击”冲上去了。怎么办,我们必须在战壕里战斗。在这里挖战壕,也不就是大炮和大炮在这里挖得很深,也很复杂。
⑷ 猫给不给人类做贡献呢
猫为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所有生物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并不是狮虎这样的猛兽,而是老鼠,尤其在古代食物匮乏的时代,老鼠吃掉30%的粮食就意味着三分之一的人要饿死。
所有传染病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致死人数最多的,不是什么肝炎,伤寒等,而是鼠疫,仅十四世纪暴发的鼠疫就夺去三分之一欧洲人的性命。
猫的存在控制了老鼠的数量,人类种群的规模才得以保障,而足够大的种群规模,是产生一切物质精神文明的基础,可以说,猫是对人类贡献最大的动物,没有猫就没有人类文明!
⑸ civcrafter猫有什么用
CivCrafter文明创世者是一款放置类游戏,不过其可玩度还是非常高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CivCrafter文明创世者存档怎么使用 CivCrafter存档使用教程 解压存档后,把文件夹内的Documents、Library文件夹复制到游戏里,覆盖原文件。 CivCrafter文明创世者存档使用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CivCrafter攻略资讯请关注!
⑹ 一个好像是美国的女作家写了《特别的猫》,她叫什么来着,介绍一下她,小生,先谢过了!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年10月22日—)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并几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及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 在2007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这位英国女作家。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多丽丝·莱辛1919年10月22日出生于伊朗,原姓泰勒。父母是英国人。
在莱辛5岁时她全家迁往罗得西亚,此后20余年家境贫困。她15岁(又有说是12—13岁)时因眼疾辍学,在家自修。
16岁开始工作,先后当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等。她青年时期积极投身反对殖民主义的左翼政治运动,曾一度参加共产党。
莱辛曾两次结婚并离异,共有3个孩子。
1949年她携幼子移居英国当时两手空空,囊中如洗,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草稿。该书不久以《野草在歌唱》(1950)为题出版,使莱辛一举成名,它以黑人男仆杀死家境桔据、心态失衡的白人女主人的案件为题材,侧重心理刻画,表现了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与种族矛盾。
此后莱辛陆续发表了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即《玛莎·奎斯特》(1952)、《良缘》(1954)、《风暴的余波》(1958)、《被陆地围住的》(1965)以及《四门之城》(1969)——以诚实细腻的笔触和颇有印象主义色彩的写实风格展示了一位在罗得西亚长大的白人青年妇女的人生求索。这期间她还完成了一般被公认是她的代表作的《金色笔记》(1962)。《金色笔记本》(The Golden Notebook)最为知名。那部小说叙述了青年女性经历作情人和母亲的故事,曾被全球数百万人当成女性独立的教课书。这本书后来成为格劳丽亚·斯坦因(Gloria Stienm)和杰曼·格理尔(Germaine Greer)等激进人物所拥护的女权主义的先锋。但是,四十年的两性战争后,莱辛经过对现代女性的观察,已不再相信60年代的革命,是一个永久纯粹的胜利。
莱辛已出版两卷回忆录,叙述其从童年到50年代的生活。人们曾认为,她接下的书该是回忆录的第三部分,内容将写到60年代。
恰好相反,她却用小说手法描写这段生活,并取名《最甜蜜的梦》(The Sweetest Dream),定于9月出版。她在这本书里,通过讲弗兰西斯和其前夫约翰尼的故事,探讨“妇女如何在60年代转错方向”。
“我不喜欢60年代,”莱辛说。“我不喜欢女性那时的所说所为,比如像她们吹嘘和多少男人睡过觉。”
她将妇女解放归功于技术而非女权主义。她认为,避孕药片和省时设备,比如洗碗器,作用要比意识形态更大。
如今莱辛非常谨慎地否认她曾视己为女权主义者。尽管如此,许多妇女仍然视她为女性榜样,甚至仍是女权主义者。《金色笔记本》上月被播音员和作家琼·贝克维尔(Joan Bakewell)挑出来,认为是“一部真正重要的书。我深深为之所动。它让我感到,我能够控制我自己的生活。”
在关于妇女的进攻性方面,贝克维尔同意莱辛的见解。她说,“我憎恨所有那些毫不遮掩的粗鲁行为。妇女已经变得越来越无礼,虽说她们要争取同工同酬是合理的。我同意莱辛的意见,那就是某些妇女今天太有些自以为是。”
小说家费伊·韦尔登(Fay Wel-don)仍称自己为女权主义者,她1999年的小说《大女人》(Big Women),描绘的就是一个70年代的女出版人。她不同意“60年代的运动转错了方向”,但也认同莱辛的一些说法。“1960年代的运动没错。在那之前,男人对女人可恶至极,”她说。“但是转变太大了。我对某些女人对男人的说话方式感到吃惊。”
戴维·托马斯(David Thomas)的书《无罪》(No Guilty)为今日男人辩护而写。他同意莱辛说“妇女让女权主义的政治日程给搞得分散了精力”。他也赞同她指责今日妇女过于粗鲁。“今天,妇女能说出男人不敢对女人说的话。男人应该停止对自己身为男人而道歉。”他说。
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莱辛对当代心理学及伊斯兰神秘主义思想的兴趣在作品中时有体现,但她仍然关注重大的社会问题。70年代中她撰写了有关个人精神崩溃的《简述下地狱》(1971)及讨论人类文明前途的《幸存者回忆录》(1974)。《黑暗前的夏天》(1973)讲述一位中年家庭主妇的精神危机。此后她另辟蹊径,推出一系列总名为《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的所谓“太空小说”;包括《什卡斯塔》(1979)、《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1980)、《天狼星试验》(1981)、《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1982)等,以科幻小说的形式写出了对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思考与忧虑。
莱辛是一位多产作家,除了长篇小说以外,还著有诗歌、散文、剧本,短篇小说中也有不少佳作。近年来仍不断有新作问世。像《简·萨默斯日记》(1984)和《好恐怖分子》(1985)一类作品,就题材和风格而言,似是对作者早伍写实方法的一种回归。
[编辑本段]获奖原因
"that epicist of the female experience, who with scepticism, fire and visionary power has subjected a divided civilisation to scrutiny".“女性经验的史诗作者,以其怀疑的态度、激情和远见,清楚地剖析了一个分裂的文化”。
其风格独特多变,思想深邃,观点犀利,见解新颖,极具挑战性。关于莱辛作品的哲学思想及其小说形式联系的评论,试图探讨她的生命哲学理念及其小说形式的关系,对莱辛提出的漩涡与喷泉、“双姓同体的人”和“大家人物”、流动的时间、比喻的世界和苏菲主义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其代表作品为五部曲:《野草在歌唱》、《暴力的孩子们》、《简述下地狱》、《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简·萨默斯日记》等。获奖原因为“因其将自己的怀疑,激情以及幻想投入在对分裂的文明的审视上。”
[编辑本段]获奖年表
毛姆文学奖(Somerset Maugham Award) (1954年)
Prix Médicis étranger (1976)
Österreichischer Staatspreis für Europäische Literatur 欧洲文学国家奖(1981)
Shakespeare-Preis der Alfred Toepfer Stiftung F. V. S., Hamburg 德意志莎士比亚文学奖(1982)
W. H. Smith Literary AwardW‧H‧史密斯文学奖(1986)
Palermo Prize (1987)
Premio Internazionale Mondello (1987)
Premio Grinzane Cavour (1989)
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Book Prize (1995)
洛杉矶时报图书奖 (1995年)
Premio Internacional Catalunya (1999)
David Cohen British Literary Prize (2001)
Companion of Honour from the 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 (2001)
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 (2001年)
S.T. Dupont Golden PEN Award (2002)
诺贝尔文学奖 (2007年)
⑺ 古埃及文明为何非常崇拜猫,甚至还将猫做成木乃伊供奉神灵
首先,我要来说一说古埃及的神话。在埃及的神话中,猫象征着拯救者,蛇则代表死亡。相传太阳神的船是由死者幽魂相伴,在行径阴间时毒蛇Apep阻止太阳神饮用船下的水,但猫现身并斩下毒蛇Apep蛇首,死者幽魂便发出“喵”声为猫喝彩,埃及人因此能够重见天日。传说在夜间,太阳所发出的生命之光被藏在猫眼里保管,古埃及人十分的害怕黑夜,而猫可以在夜晚看清东西,并认为瞳孔的张合与月亮有关。
正是如此,古埃及的人们将猫是为光明的化身、是果实、丰收的守护者,所以古埃及文明里十分的崇拜猫,将其奉为国兽。正是由于将猫视为神,在猫寿终正寝后还要将其制作成为木乃伊,放在神庙中加以供奉。
⑻ 文明创世者(civcrafetr)中猫是干嘛的
加心情的
⑼ 求助这是什么品种的猫
应该是英短,
但是它的眼睛不大,
脸也不够圆,
可能是混血儿。
⑽ 世界 十大名猫叫什么
1、阿比西尼猫 阿比西尼猫的祖先是从阿比西尼亚高原来的,与埃及一样,都是属於古代文明的繁荣地域。你拥有阿比西尼亚的血统魅力,很有才能,如果阿比西尼猫是人类的话,大家也一定会有以上的感受。你就像大型的杏树一样,表情丰富,姿态非常的优雅,拥有别人所没有的资质。 阿比西尼猫为世界十大名猫之一, 价格在2000到3000人民币之间。 2、美国反耳猫 中文名 美国反耳猫 俗名别名 美国卷耳猫 英文名 American Curl 原产地 美国 习性 反耳猫热爱和平及聪明伶俐,好粘主人, 温纯可爱、警戒和活泼 。 3、美国短毛猫 性格特点: 美国短毛猫遗传其了祖先的健壮、勇敢和吃苦耐劳,它们的性格温和,不会因为环境或心情的改变而改变。它们总是充满耐性、和蔼可亲,不会乱发脾气,不喜欢乱吵乱叫,十分适合有小孩子的家庭饲养。它们自身的抵抗力很强,很少生病,是发生医疗费用最少的猫。 同样,美短也是十分聪明的猫种,它们虽然不会表演高空接球之类的小把戏,但主人可以教会它们答应自己的名字和远离沙发等家具。你会发现一只居家的美国短毛猫更乐于躺在你的腿上,享受你的爱抚。它们会很珍惜自己的玩具,尤其是主人不在的时候,它们会发明多种不同的玩法,使自己不感到孤单。美国短毛猫很乐于跟其他的动物相处,当中也包括鸟和狗。 美国短毛猫有着独立、开朗、乐观、积极的个性,非常亲切友善,对小孩子充满耐性,不会胡乱吵闹,是如今这个“都市丛林”里孩子的最佳玩伴。 4、巴曼猫 巴曼猫的由来是在释迦摩尼出生以前的事了。达美普族人民为了祭神;在缅甸建立了很多寺庙。其中之一是拉瓦兹庙。在此有一专门管理死后转生,让有蓝宝石眼睛的黄金女神像,那有100只猫守候着这尊神像。 但是有一天,寺院遭到侵略者的入侵,金色胡子的僧侣蒙哈被杀了。可怜蒙哈的猫--杏,马上把他带去见女神像。于是在途中,僧侣的魂魄转移到了猫的身上。猫的颜色是白的,和僧侣附合后,只在脚底留下金色。其瞳孔和女神一样,变成了碧蓝色。 巴曼猫也被称为[缅甸的圣猫],有关其名字神秘的传说,还有很多流传下来。但是实际上的起源,至今仍然不明确。一九一六年东南亚登陆法国,来到了欧洲。这就是最初的巴曼猫。 颜色有银白色、蓝色、巧克力色、淡紫色等四种。和其它的猫或和其较相似的喜马拉雅猫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像戴着白手套的四肢。 巴曼猫的白手套使其更高贵,更美。前脚趾的称为手套,后脚趾的称为蕾丝,蕾丝的部分延伸很长。 眼睛是像传说中的美丽的蔚蓝色,或是明亮的青磁色等两种。 5、英国短毛猫 性格特点: 好奇的小精灵 英国短毛猫一直以来都以好奇心旺盛而著称,它会仔细地查看加重的每一个角落。一觉醒来,伸个懒腰,钻到花瓶里面看看是不是有人私藏了“妙鲜包”。闲来无事,把头探到沙发底下,查看一下是不是有“小强”入侵。主人脱下来的鞋子要里外全面检查一下,是不是把别人家草坪上的草叶带回来了。周末主人改善伙食后撑得要死,正在房间里随意的踱着步子,它却好事地跟着你走来走去,想要弄明白你走每一部的目的。这不是骚扰,它只是希望参与你的每一项活动,与你分享声明中的每一件事物、每一个举动、每一秒钟。 英国短毛猫大胆好奇,但非常温柔,适应能力也很强,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也不会乱发脾气、更不会乱吵乱叫,它只会尽量爬到比较高的地方,低着头瞪着那双圆圆的大眼睛面带微笑地俯视着你,就好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提到的那只叫做“路易斯”的猫一样,不用语言,只用那可爱的面部表情就抓住了你的心,再也无法改变你对它的爱。 与人友善的英国短毛猫,那胖乎乎的圆脸、充满好奇的眼睛、温柔的性格、与狗可以媲美的忠心组合在一起,简直是你生活中的最佳伴侣了。不过你要记得,它可是“好事”一族,那份好奇心促使它会一直跟在你的脚边,随时观察你的一举一动,每当你有什么新的举动时,记得要向它解释一下原因呀! 6、巴密兹猫 巴密兹猫Burmese 品种共有10种不同品种:褐色缅甸猫(被毛为深褐色,无花色)、蓝色缅甸猫(被毛呈银灰色,花色为有光泽的银色)、巧克力色缅甸猫(被毛呈暖巧克力牛奶色,无花色)、浅紫色缅甸猫(被毛呈带粉灰色,无花色)、红色缅甸猫(被毛呈淡桔红色,花色为耳部比背部颜色深)、乳黄色缅甸猫(被毛呈鲜乳黄色,无花色)、褐色玳瑁色缅甸猫(被毛呈褐色,花色为红色斑)、巧克力色玳瑁色缅甸猫(被毛呈巧克力色,花色为红色斑)、淡紫色玳瑁色缅甸猫(被毛呈粉灰色斑,花色为乳黄斑)、蓝色玳瑁色缅甸猫(被毛呈灰蓝色,花色为乳黄斑). 原产地 缅甸 习性 缅甸猫不像暹罗猫叫声吵闹,它性格温和,顽皮活泼,叫声和动作都很可爱。喜欢与人作伴,不惧怕陌生人,像个小孩子,特别亲切友好,和谁都能亲近,是很好的观赏伴侣动物,很适合饲养在有小孩子的家庭。 7、康沃耳帝王猫 顾名思义,是源出于英国的康沃耳,而第一只的康沃耳帝王猫在1950年出现。就外表而论,康沃耳帝王猫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其状似洗衫板般卷曲的皮毛,极短的毛紧贴于身体,但又出奇地柔软,那种感觉可妣美羔羊,兔毛及丝绸。 此外,其独特的头型及身材,亦是康沃耳帝王猫的特征。 大大的耳朵位于呈蛋形而细的头部,高高的颧骨,面颊凹陷,鼻梁高且直,及强而有力的下巴。 虽然品种属中小型,但籍着其发展良好的臀部及腿部,就能做出快速起步,停止,迅速转向及跳高等动作。 一般来说,雄性的身型较雌性大。康沃耳帝王猫的性格极为亲切及喜欢亲近人类。 皆因其超柔软及卷曲的毛发,令康沃耳帝王猫成为与别不同的品种。 颜色及图案方面,有纯色、银影、烟色、斑纹、双色及重点色等等… 8、德文帝王猫 德文帝王猫,这独特的品种源于1960年英国的Devonshire,基因突变令一只榖仓猫的披毛卷曲,成为现今德文帝王猫的祖先。 德文帝王猫拥有特大的耳朵,阔阔的放在头顶两旁。椭圆形而大的眼睛,短小的嘴、凸出的颧骨和猫须肉垫,构成一个小妖精般的样子。而它的卷毛柔软而卷曲,卷曲程度以背部及尾巴最为明显。值得一提的是,虽然Devon Rex的卷毛外表与另一卷毛品种康沃耳帝王猫 (Cornish Rex) 非常相似,但它们却是由两个完全不同的隐性基因而形成,所以一只德文帝王猫和康沃耳帝王猫交配所生的小猫全都是直毛的。 德文帝王猫的另一特点是易于打理,洗澡后只要用毛巾轻抹或晒晒太阳即可。它的脱毛情况相当轻微,甚至不容易被发觉,适合一些对猫毛敏感的朋友。而它的性格被形容为像狗一般,高兴时会转动尾巴。它自懂得四脚站立开始,便喜欢亲近人类。他是各个品种中最喜欢与人类接触及交朋友的品种之一。他活泼近人的性格与及其易于打理的皮毛,绝对是一只理想的家庭猫。 9、异国短毛猫 异国短毛猫,又名加菲猫(Garfield)是由吉姆·戴维斯(Jim Davis)所创,第一次出现在美国报纸上是在1978年6月19日。它是一只爱说风凉话、好吃、爱睡觉,以及爱捉弄人的大肥猫。无论成人还是孩子都被它的魅力所倾倒。 虎斑纹的异国短毛猫,外形几乎和加菲猫一模一样,也是有着圆滚滚的身形,头脸和眼睛也都很大,而鼻子是个小椭圆,整张面扁扁平平的,头部和身体也长有斑纹,所以说它是现实中的加菲猫,一点也不为过。国内很多人普遍称为"短毛波斯猫"。 对于一些喜爱波斯猫,但又忙碌而缺乏时间疏理猫猫的饲主来说,异国短毛猫会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10、缅因库恩猫 缅因库恩猫是北美最古老的一种猫品种,1861年首次报道。 缅因库恩猫颈部好像围绕着一条白色的围巾。身体健壮而秀丽,头颅较长,颚骨高,耳朵较大,颈中等长度,躯干长,胸部宽,四肢比波斯猫长,尾巴呈丝状。被毛粗厚,肩部毛短,腹下及尾部毛较长,颈腹侧毛长,格外美丽。毛色的样式有斑毛、双色毛、玳瑁色毛、玳瑁色斑点和黑色毛等。眼睛的颜色有绿色、金色、紫色、蓝色等。 缅因库恩猫看来傻而滑稽,但它性情温和,是一种很好的伴侣猫。 原产地 美国 习性 性情温顺,对人亲近,是良好的宠物。然而,它和多数长毛猫不同,不适宜住在公寓的人喂养,因为这种猫需要宽敞的地方,喜欢进入花园或院子活动。睡觉的习惯很特别,喜欢睡在最偏僻古怪的地方。有人提出一种理论来解释这种习性,说它的祖先农场猫习惯睡在高低不平的地方。缅因猫另一不同寻常的特点使它能发出像小鸟般唧唧的轻叫声,非常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