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北大元培创造

北大元培创造

发布时间:2021-08-01 07:38:43

⑴ 关于北大元培学院的问题

1、试验班类是不是可以任选专业课程呢(除了医学和外语)?我是文科生,想选生物或化学可以吗?还是说只能在文科类别中任选?

理论上是,不过进数学、光华、经济方向是有名额限制的,竞争通常比较激烈
理转文和文转理好像都是可以的,见过文科转物理的

2、(如果第1问答案为否,这一问可忽略)生物科学、古生物、化学生物学、地球化学这四个专业,哪个比较好?我希望从事科研工作。

这个不了解……文科的飘过……

3、元培学院的具体学习情况究竟怎么样?网上的资料要么吹得天花乱坠,要么骂得一无是处,我觉得如此态度都不是很可信。希望有北大学长具体解答,给个客观的评价,最好把优点和不足都说下。

个人认为元培的理念是很好的,只是对学生的要求确实很高,特别是你面对各种选择做出适合自己决定的能力。不断面临各种选择有的时候真的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但选过后就要彻底放下踏踏实实往下走。现在元培面临的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它很年轻,所以可能有一些还需要协调的地方,因而有骂声也是非常正常的事。即便是元培人,对它也偶尔会有怨言,但从心底里说,如果你真的对自己的兴趣点不明确,还希望在大一的时候多一个缓冲的话,还是欢迎来鄙院的……这个决定本身就是一个艰难抉择的过程,恩……

4、元培学院本身有两个专业(古生物和PPE),那两个专业是不是文理都可以选?那些具体课程怎么安排的?是去其他学院上吗?

PPE选的人越来越多了,文理当然都可以选。古生物似乎也是这样的,不过如楼上有的回答,目前为止选择该专业的是个位数。至于课程,应该是和选择其他方向一样的方式。元培人的课都是和相应的院系一起上的,只有很少的课程(比如学规这种平台课)是元培开的。因此本来各专业方向的课程都是“去其他学院上”的。不过来了你就会感觉到和别的院系同学一起上课也蛮开心的。PPE的经济是CCER给上,也挺不错的,看现在这架势估计会越来越火……

So……欢迎来元培,自己好好考虑吧。

说说1楼的答案中……“课程比较多,比较难,你的同学都是各省的状元或前几名,其他没啥差别”
对这个问题,课程都是和各院系一起上的,所以比较多比较难也不是针对元培学生了。不过元培有平台课,所以文科生要修逻导啦理科生要修大物大化普生啦啥的,还是有自己的特色的。另外,对这个状元和前几名的问题,似乎在光华、经院啥的也是这状况,所以不算是元培特有吧。
论状元貌似光华还是最多啊……

希望有点帮助吧。

⑵ 北大元培学院是三本学校吗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不仅不是三本,相反它是北京大学重点培养优秀学生的一个学院,每年从考入北京大学的其他学院中遴选一批优秀的学生进入元培学院学习。

北大元培学院:

元培学院,元培计划是北京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为了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建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一次成功探索。改革计划以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命名,任务是:继续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十六字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北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借鉴世界优秀大学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和北大实际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更好地实现北大的人才培养目标。2001年9月学校成立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推进全校范围的本科教学改革;与此同时,设立了元培计划执行委员和实验班,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07年北大第一个非专业类本科学院“元培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北大本科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⑶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介绍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是北京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为探索21世纪中国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名字命名的“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一项本科教育改革计划。2001年9月,北京大学成立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一方面推进全校范围的本科教学改革;另一方面,举办元培计划实验班,进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2007年北大第一个非专业类本科学院“元培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北大本科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

⑷ 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是干什么的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元培计划)是北京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为探索21世纪中国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以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名字命名的“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一项本科教育改革计划。2001年9月,北京大学成立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一方面推进全校范围的本科教学改革;

另一方面,举办元培计划实验班,进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2007年北大第一个非专业类本科学院“元培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北大本科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

(4)北大元培创造扩展阅读

实施元培计划:

北京大学按照元培计划的基本理念,通过点面结合、逐步推进的方式推动全校范围内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的改革,调整教学计划。

推动公共课程自由选课制;着手研究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关系与衔接;研究实行学分制后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学生思想政治和生活管理工作。

按学科招生:

从2003年开始,全校大部分院系都实行按院系或者学科大类招生。考生按院系填报志愿,按院系录取。

学生被录取后,进入相应院系,先学习通选课及这个学科的共同基础课,经过一年、两年或者三年的基础课学习后,进行分流,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习的专业。

贯彻通识教育:

2002-2003年全面修订本科教学计划,将毕业总学分数由150学分压缩到140学分以内,将必修课学分数压缩到总学分的60%以内,取消限制性选修课,增加学生自由选课和选择专业的空间。

增加16个通识教育通选课学分的要求,实践通识教育的理念。建设320门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为低年级普遍实行通识教育准备师资和课程。

⑸ 北大的元培学院是干什么的什么意思

我是北大元培学院的学生,可以用更通俗的语言回答您,希望对您有帮助~
元培学院的前身是北大的“元培实验班”和“元培计划”,它是北大众多院系之一(在北大,人数较少的专业叫做“系”,比如中文系、历史系;人数较多的专业叫做“院”,比如光华管理学院、数学学院,元培学院属于后者),只招收本科生。在北大,是分数最高的几个院系之一,招收的状元人数也是基本上仅次于光华管理学院的。
元培学院的特点是可以自由在北大任意选择专业、课程。大一是自由选课,可以任意选课,了解不同专业,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从大二开始确定专业方向,但是仍然可以选择所有北大院系的课程(而其他院系是不能轻易跨院系选课的),来相对自主搭配课程体系。这种模式是模仿的美国体系大学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的,也是现在大学改革的方向。在大陆的大学中并不少见,比如清华大学的“人文实验班”,农业大学的“理科实验班”都是有些类似的,但是北大元培学院范围更广泛(全部北大专业都可选择;人数较多)、实践时间更长、改革深度也比较大。
它的分数较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可以先上学再选专业,避免了很多“专业不喜欢”“专业不合适”“学不好这个专业”的问题,这也是很多考生的理想。中国先选专业再上大学的模式是基于过去“计划人才”“包分配”的模式下的,而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市场经济,很多学者都建议应该先上学,了解了专业、了解自己在这个专业的学习能力之后再选。很多教育学论文都研究的是“元培模式”,可能以后这个模式会推广到整个北大或者其他学校。
另外,元培学院除了在北大内的专业任选之外,还有三个“特色专业”,它们是“混合专业”,可以学两个以上的学院的课程共同作为专业课,比如“政治、经济与哲学”专业、“古生物学”专业(是地质和考古的结合)、“外国语与外国历史”专业。这种有通识教育精神的专业也是元培学生较多的选择。
简而言之,元培学院是北大本科的一个院系,它可以在本科第二年任意选择北大内的任何一个专业,并得到相应的毕业证书

⑹ 北大的元培学院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学生为什么有学长建议我别去读呢

1:元培学院是为那些在上大一还不明确自己想学什么的学生准备的。对学生的独处能力要求很高。

2:在元培学院在大一是过的群体生活,全校的课学生都可以选择性的去上课,然后在大二的时候确定自己的方向,但是别看是一个学院,他的内部结构很复杂。

3:对于当代大学生其实都很自主,在快要上大学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自己专业方向。时间很宝贵,大学和中学时代都是不一样的,大一进入肯定会有很多的不习惯,然而等你习惯了过后,大二又要融入别的新群体,对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多的不方便,别的大学生在大二的时候别的大学生已经进入了确定的状态,而你又要重新开始,对于学习时间都会很很多的不便,也耽误很多的时间。

4:当你不具体了解,学长在学校肯定了解的更多,给予你的意见你只能说考虑和了解,但不能起决定性作用,最终还是看你自己怎么做决定。

⑺ 北京大学元培计划是什么回事

元培计划情况介绍
元培计划是北京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为了探索21世纪中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适应21世纪时代发展需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而实施的一项以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本科教育改革计划。2001年9月学校成立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一方面推进全校范围的本科教学改革;另一方面,举办元培计划实验班,进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元培计划的基本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不断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上世纪80年代后期,学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 "的十六字教学改革方针。在北大跨入第二个百年的历史时刻,国家制订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发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号召。这为北京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对学校教育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1999年,在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正式启动之际,为了更加明确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向,学校成立了本科教育教学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开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在认真总结国内外、尤其是北大长期教育改革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学校提出了北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和新模式。一是作为以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目标、负有为民族和国家的强盛培养领军人物责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能够在各个行业起到引领作用的顶尖专业人才。但这个任务从总体上来说,单靠本科教育是完不成的,只能在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内的完整的大学教育中完成。那么本科教育的任务是什么呢?就是进行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具有良好自学和动手能力的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人才,这样的人才既可以成为研究生教育阶段的生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本科教育主要就是给研究生教育打基础),也可以成为社会需要的适应面广的复合型人才。二是为实现上述目标,确立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有必要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同时进行学习制度的全面改革,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

经过两年的讨论和酝酿,上述教育思想逐步确定下来,成为新世纪北大本科教育的基本理念。"元培计划"就是为了实践这一教育理念于2001年秋正式开始实施的。

二、全校范围的教学改革实践 实施元培计划以来,学校按照元培计划的基本理念,通过点面结合、逐步推进的方式推动全校范围内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的改革,调整教学计划;推动公共课程自由选课制;着手研究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关系与衔接;研究实行学分制后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学生思想政治和生活管理工作。(1)从2003年开始,全校大部分院系都实行按院系或者学科大类招生。考生按院系填报志愿,按院系录取。学生被录取后,进入相应院系,先学习通选课及这个学科的共同基础课,经过一年、两年或者三年的基础课学习后,进行分流,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习的专业。(2)2002-2003年全面修订本科教学计划,将毕业总学分数由150学分压缩到140学分以内,将必修课学分数压缩到总学分的60%以内,取消限制性选修课,增加学生自由选课和选择专业的空间;增加16个通识教育通选课学分的要求,实践通识教育的理念。(3)建设320门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为低年级普遍实行通识教育准备师资和课程。(4)全校公共课打破过去按专业班级统一排课的固定模式,在大力改革教学内容的同时,实行新的学习制度:在保证必修课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选择学习的时间和课堂;有关院系在教学计划指导下,根据学生选课的情况开课。公共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体育课、文科计算机课、大学英语课先后开始,逐步推行,目前全校公共必修课大部分都实现了自由选择上课时间和课堂。(5)对本科生全面实行导师制。

三、举办元培计划实验班 元培计划实验班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按照新的模式进行培养,即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在学习制度上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概括起来,它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主要制度安排是:(1)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只按文理两类招生。入学后,主要学习通识教育选修课和学科大类平台课,实施通识教育。(2)自主选择课程和专业。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自由选择通识教育课和平台课,在对自身特点、北大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以及其他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后,选择进一步学习的专业领域。一般在第二学期末,他们要提出专业意向申请,第三学期末确定最终的专业方向,之后在有关院系选课,修学各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必修课和任意选修课。(3)学分制。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进度,在3-6年内完成学业。(4)导师制。学校从各院系聘请34位资深教授作为导师,对学生进行选课、选专业、学习内容及方法、研究方向等指导。(5)管理和生活制度上的设计和安排。学生在高年级进入专业后仍保持原有行政班级,统一由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管理,不同专业的学生混合居住,为不同学科学生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创造条件。

元培计划实验班从2001年开始招生。实验班已经推出,迅速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学生和家长通过切身感受对元培计划越来越欢迎。2002年以后元培计划实验班直接从高考学生中招生。几年来,届学生的平均录取成绩一年比一年高越来越高。2003级140名新生中,有8位文、理科省级高考总分第一名, 6位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得主,其中一位获得国际奥赛金牌。2004年,有10位文、理科省级高考总分第一名考入元培计划实验班,成为北京大学当今年录取省级高考总分第一名最多的院系级教学单位;有20名全国学科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其中有3名化学国际竞赛金牌得主选择了元培计划实验班。2005年实验班招生156人,其中有17位(文科9位、理科8位)省级高考总分第一名。

⑻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办学模式

元培计划实验班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按照新的模式进行培养,即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在学习制度上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概括起来,它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主要制度安排是:
(1)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只按文理两类招生。入学后,主要学习通识教育选修课和学科大类平台课,实施通识教育。
(2)自主选择课程和专业。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自由选择通识教育课和平台课,在对自身特点、北大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以及其他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后,选择进一步学习的专业领域。一般在第二学期末,他们要提出专业意向申请,第三学期末确定最终的专业方向,之后在有关院系选课,修学各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必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3)学分制。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进度,在3-6年内完成学业。
(4)导师制。学校从各院系聘请34位资深教授作为导师,对学生进行选课、选专业、学习内容及方法、研究方向等指导。
(5)管理和生活制度上的设计和安排。学生在高年级进入专业后仍保持原有行政班级,统一由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管理,不同专业的学生混合居住,为不同学科学生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创造条件。

⑼ 北大元培学院具体学习情况如何

元培计划是北京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为了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建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一次成功探索。改革计划以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命名,任务是:继续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十六字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北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借鉴世界优秀大学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和北大实际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更好地实现北大的人才培养目标。2001年9月学校成立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推进全校范围的本科教学改革;与此同时,设立了元培计划执行委员和实验班,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07年北大第一个非专业类本科学院“元培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北大本科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⑽ 北大元培试验班是干什么的

就一正常的学院⋯⋯其实到底是怎么冒出元培实验班这种说法来的啊?!明明就只是一个元培学院而已。其实和北大其他院系没什么太大差别,只是高考考进这个院的学生在大一是无专业的,可以上全校各个院系的专业课。元培的学生进校只需要有一个大致的方向,然后主修某一个专业。在大二的时候再确定你要去的专业,不过能不能去得了还要根据你在院内的绩点。元培的学费比其他院系要高500元,目前寝室楼实行男女混住(北大只有元培是这样的)。还有就是元培学院针对自己院里的学生开放了一个特殊的专业:政经哲。元培班算是北大想要打开通识教育,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的一个典范和实验吧⋯⋯

阅读全文

与北大元培创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