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斯特林发动机原理
斯特林发动机是1816年由苏格兰人R斯特林提出来的,因而得名。它在理论上接近于理论最大效率。它是通过气体受热膨胀、遇冷压缩而产生动力的。这是一种外燃发动机,使燃料连续地燃烧,
蒸发的膨胀氢气(或氦)作为动力气体使活塞运动,膨胀气体在冷气室冷却,反复地进行这样的循环过程,便可为外机提供动力。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
它包括
两个活塞,黄色的为交换活塞,墨绿色的为动力活塞,都连接于曲轴上。
整个缸体下部为热气室,上部为冷气室。首先对热气室进行加热到一定程度,
给活塞一个初速度。
动力活塞往下运动将冷气室的气体压到热气室,
气体在热气
室受热膨胀推动活塞向上运动,当气体到达冷气室,气体冷却收缩,活塞缩回,
又将气体压到热气室,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往复运动,
从而可以产生动力。
这就是
斯特林发动机的基本原理。
② 斯特林发动机的原理以及相关介绍
斯特林发动机的原理是利用温差带来的能量变换。热胀冷缩,再及时将已经加热的地方快速散热。
该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定容回热过程组成,属于概括性卡诺循环的一种。实现斯特林循环的关键在于实现回热。斯特林构想的热机由两个气缸-活塞夹一个蓄热式回热器组成。
制约斯特林循环实际应用的因素有:高低温热源的等温吸热和等温放热难以实现、回热器回热难以实现、蓄热式回热器内部工质气体残留、蓄热式回热器阻力损失、活塞行程控制。玩具级的斯特林循环发动机和斯特林制冷机有很多产品出现, 但是对实用级的斯特林机器上述制约因素的影响迅速变大,导致其竞争力快速下降。
(2)发明家斯特林扩展阅读
斯特林机推广中的3个方向包括:
(1)小型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斯特林发动机基于其特点可应用于热电联产系统。热电联产系统从规模上分为小型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和大型的以热电厂为基础的热电联产系统。其中小型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具有设备小型化和燃料多元化等特征。
小型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主要由动力装置、供热装置和其他辅助装置组成,其中动力装置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天然气首先进人燃烧器进行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先用来加热发动机的高温热腔(区),然后与换热器进行换热,得到热水流入储槽作为生活热水,低温废气则从尾气管排出。
同时,冷水冷却发动机的低温冷腔(区)也被加热得到热水。工质则在高温热腔与低温冷腔之间循环流动,推动活塞往复运动对外做功,带动发动机发电。
(2)低能级的余热回收:斯特林机也特别适合用来回收利用低能级的余热,如工厂余热、地热、太阳能等,以取得良好的节能效益。
(3)移动式动力源:对斯特林发动机进行小型化和轻量化改造,并改善其控制性能后,亦可作为推士机、压路机,甚至是潜水艇的动力来源。
③ 斯特林发动机的介绍
斯特林发动机是伦敦的罗巴特 斯特林(Robert Stirling)于1816年发明的,所以命名为“斯特林发动机”(Stirling engine)。斯特林发动机是一种外燃发动机,其有效效率一般介于汽油机与柴油机之间。斯特林发动机是通过气缸内工作介质(氢气或氦气)经过冷却、压缩、吸热、膨胀为一个周期的循环来输出动力。
④ 斯特林发动机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一、史特林引擎的历史
西元1816年蘇格兰牧师史特林(Robert Stirling)发明了一种非常特别的外燃引擎,後世通称所
有利用这种原理运转的引擎为史特林引擎(Stirling Engine)。第一个实用的史特林引擎被用来抽
水,至今已经有两百年历史了。因为早期的史特林引擎均以空气为工作流体,所以又被称为热空
气引擎(hot air engine)。十九世纪时曾经有无数史特林引擎在工业上使用,後因环保问题未受
重视,且在当时能源多元化也不迫切,在蒸汽机和内燃机的竞争下,史特林引擎遭到冷落。
随著近年因油价高居不下、环保和多元化时代的来临,能不能充分利用更多元化的能源和制造比
现有引擎更好的引擎,变成迫在眉睫的问题。而史特林引擎有潜力克服未来的种种挑战,於是又
被寄予厚望。
Robert Stirling (1790~1878)出生於英国蘇格兰,家中有八个兄弟,他排行老三,是蘇格兰教会的神
职人员。既是牧师又兼具工程师身分,一直服务到86岁。但是在闲暇之馀,他会在自己的工作室
建造热机。
1970年代工业革命时期,蒸汽发动机(steam engine)取代了大量人力,却也因蒸汽锅炉爆炸事故
频传,致使人员严重伤亡。身为神职人员的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发明这个机器的初衷就是因为看
工人们在蒸汽机下工作太痛苦了。为了减少悲剧的发生,经过一番努力後,终於发明了史特林引
擎,造福无数世人。他发明的Stirling Engine (称之为an "air engine")在1816年9月27日,Robert
Stirling在蘇格兰爱丁堡法务部申请他的专利权
1973年世界能源危机,人们再度想起史特林引擎的光辉历史。直至今日,人类仍继续研究,在美
国太空总署,瑞典的海军潜艇,甚至在北美家庭里的发电机,都是运用这个原理。也许日後这款
发动机的热源将会被太阳能所取代,让史特林引擎能有更稳定的热源。(注一)
史特林引擎是藉由温差运转的燃料引擎,除了可以使用各种燃料外,还可以使用包括:地热、太
阳能、核能、天然气、垃圾废热等进行发电。此外,运转时并无爆炸或高速气流产生,可以安静
有效率地发挥他的功效,更惊人的是史特林引擎在热能转换成动能的效率非常高,善用周遭所有
多元能源,避免浪费,已呈现出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与利用型态。
⑤ 斯特林引擎为什么可以干烧
斯特林发动机是一种闭循环活塞式热机。闭循环的意思是工作燃气一直保存在气缸内,而开循环则如内燃机和一些蒸汽机需要与大气交换气体。斯特林发动机一般被归为外燃机。
这种发动机是伦敦的牧师罗巴特 斯特林(Robert Stirling)于1816年发明的,所以命名为“斯特林发动机”(Stirling engine)。斯特林发动机是独特的热机,因为他们理论上的效率几乎等于理论最大效率,称为卡诺循环效率。斯特林发动机是通过气体受热膨胀、遇冷压缩而产生动力的。这是一种外燃发动机,使燃料连续地燃烧,蒸发的膨胀氢气(或氦)作为动力气体使活塞运动,膨胀气体在冷气室冷却,反复地进行这样的循环过程
热气机工作原理
热气机是一种外燃的、闭式循环往复活塞式热力发动机。 热气机可用氢、氮、氦或空气等作为工质,按斯特林循环工作。在热气机封闭的气缸内充有一定容积的工质。气缸一端为热腔,另一端为冷腔。工质在低温冷腔中压缩,然后流到高温热腔中迅速加热,膨胀作功燃料在气缸外的燃烧室内连续燃烧,通过加热器传给工质,工质不直接参与燃烧,也不更换。 已设计制造的热气机有多种结构,可利用各种能源,已在航天、陆上、水上和水下等各个领域进行应用。试验热气机的功率传递机构分为曲柄连杆传动、菱形传动、斜盘或摆盘传动、液压传动和自由活塞传动等。 按缸内循环的组成形式分,热气机主要有配气活塞式和双作用式两类。在一个气缸内有两个活塞作规律的相对运动,冷腔与热腔之间用冷却器、回热器和加热器连接,配气活塞推动工质在冷热腔之间往返流动。 热力循环可以分为定温压缩过程、定容回热过程、定温膨胀过程、定容储热过程四个过程。
碟式太阳热发电技术是利用抛物面碟式聚光器将太阳光汇聚,通过吸热器将汇聚的太阳能吸收并传输给热机,热机将太阳热转化为机械能,再经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热机采用斯特林发动机。斯特林发动机能量转换率可达到 42% ,无噪声污染,冷却水消耗少,对周围环境无任何影响。碟式斯特林太阳热发电技术是当今太阳能热发电领域的热点
目前,世界上成为发展主流的是碟式-斯特林(Stirling)系统。该技术以低成本、高效率为主要特征,电站容量可大可小,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并网运行
太阳能热发电又可分为塔式聚焦、槽式聚焦和碟式聚焦等三种方式。以下是三种太阳能热发电方式的比较。
碟式系统规模较小,且具有高效、模块化和组成混合发电系统的能力(2)系统初投资低;系统能量转换效率高,运行可靠,维护简单,维护工作量小,太阳能—天然气混合化,不需要蓄电池储能,可以并网发电,模块化组合,电站容量可以从 KW 级到 MW 级等特点。在所有太阳能发电技术中,碟式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具有最高的太阳能-电能转换效率(29.4%),因此有潜力成为最便宜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与光伏发电相比,光热发电没有生产太阳能电池带来的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设备生产过程更清洁,发电的规模效益也更好。此外,由于光热发电采用储热装置,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力输出,与光伏发电相比,更容易解决并网问题。此外,现在技术较成熟的槽式光热发电,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因此在沙漠中的应用是个问题,光热发电所需的建设面积较大,不如光伏发电灵活。但光热发电对日照条件要求较高,并且需要通过建设大规模电站来降低成本,需要大片的土地、巨额的投资,如果希望提高转换效率,更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根据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的统计,全球已经运行的太阳能发电项目,太阳能热发电占92.37%,太阳能光伏发电(单晶硅、多晶硅、薄膜电池)占7.2%。
优点:
振动小、噪音、排放低
因为进气压力较小,循环压力比低(一般为1.5-1.8,而内燃机的至少在7以上),因此压力变化平缓,因而运行平稳、安定。
结构简单、单机容量小
无需燃气压缩机, 无需排气装置,比内燃机少50%的零部件;机组容量从20-50kw,维护成本较低。
燃料选材广泛
可用任何种类的燃料如天然气、丙烷、氢气、柴油、燃料油、垃圾填埋气、煤层气(甲烷)、工业废气、太阳能等;
热能效率高且出力和效率不受海拔高度影响
由于吸热和放热均是在等温下进行的,即等温压缩和等温膨胀,因而满足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对最高效率的要求。在理论上斯特林发动机的循环效率与卡诺循环的效率是相等的。一般回热器的效率ε=0.98~0.99,所以斯特林发动机有较高的热效率。斯特林发动机高的扫气容积功率是普通的活塞式内燃机所望尘莫及的。
上述特点也就决定了斯特林发动机在动力工程和能源利用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碟式斯特林太阳能发电系统具有规模优势、转换效率最高、最具商业前途。
但是碟式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在国内的推广的瓶颈在于斯特林发动机的开发。
碟式斯特林系统与光伏的转换效率比较图示
太阳能热发电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能源平均成本(LEC)比较
太阳能热电(CSP)三种方式:碟式效率最高
效率高的原因:
使用全部光谱
带有跟踪系统
配聚光镜,聚光效率高
所用斯特林发动机效率远高于汽轮机效率和燃气轮机
⑥ 斯特林热机中国自己有制造出来的吗是自己的专利吗
中国发明专利《斯特林可逆热机》(专利200710050409.2)是2012年6月15日授权的专利。专利权人是中国公民孔令斌。这是目前世界上最简单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