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对中国影响
中国人抄发明了火,但是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中国的照明灯具产业只有20多年历史,当西方设计师在升华灯具照明为灯饰文化的时候,中国的电灯泡还躺在百货公司和供销社仓库里,等待通了电的地区的居民来买回去照亮。我国绝大多数农村用上电,也不过是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间实现的。我们的照明灯饰产业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无论是照明科技,还是照明文化。
当珠三角灯饰产品的规模市场和规模制造开始萌芽的时候,爱学习的中国人首先就瞄准了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尤其聚焦南欧的光影文化,意大利、法兰西、西班牙三个“光明之神”共同打造了米兰照明圣地。飞利浦、欧司朗的“幽灵”在整个欧洲和全世界徘徊。很快,在中国珠三角诞生了一批追随南欧光文化的照明企业,并引进了西方的设计技术和光影理念。由此,催生了一个新兴的照明企业群体。可以这么说,我国第二代做灯的企业就是从克隆外国企业开始的。舶来的灯技术,舶来的灯文化,舶来的灯人才,海外的大市场,一下子激活了中国的照明灯饰产业。当这些企业生产出带有西方文化色彩的照明产品时,就迅速冲击和占领了中国传统的“灯泡市场”。灯具,走向了“灯饰”;照明,延伸为光文化。一大批企业就这样掘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❷ 电灯泡的发明者是谁是什么时候传播到中国
1879年10月21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通过长期的反复试验,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灯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大见证。从此,这位发明家的名字,就象他改造的电灯一样,走入了千家万户。他,就是被后人赞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为人类带来了持久的光明。
1882年7月中国第一个电灯在上海南京路点亮
❸ 中国第一盏电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谁先开始使用的
中国的第一盏电灯是在1879年的时候出现的。而中国最先开始使用电灯的是上海的电气工程师毕晓浦,他点亮了第一盏电灯。
第三,电灯的发展史。
一开始的时候。出现的电灯是白炽灯,而各个国家,比如说美国还有英国。看到中国生产的电灯以后,纷纷开始效仿,其中就以美国还有英国为利。还有加拿大,最后也取了非常不错的成果。我们知道电灯泡一开始的时候里边是钨丝的,而最早的时候里面是碳化灯丝,后来才被钨丝所替代,而关于电灯的一些专利,爱迪生还曾经与人发生过法律纠纷。
由此可见,中国第一盏电灯是在上海出现的,是在上海成功生产出来的,而慈禧太后作为当时最高掌权人,当然什么事情都要尝个鲜,所以成为了最早一批使用电灯的人。
❹ 是谁发明了灯泡是在什么年代
一般认为电灯是由美国人汤马士·爱迪生所发明.但倘若认真的考据,另一美国人享利·戈培尔(Heinrich G��bel)比爱迪生早数十年已发明了使用相同原理和物料、而且可靠的电灯泡,而在爱迪生之前很多其他人亦对电灯的发明作出了不少贡献.1801年,英国一名化学家戴维将铂丝通电发光.他在1810年亦发明了电烛,利用两根碳棒之间的电弧照明.1854年享利·戈培尔使用一根炭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电发光.他的发明今天看来是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白炽灯.他当时试验的灯泡已可维持400小时,但是并没有即时申请设计专利.
1850年,英国人约瑟夫·威尔森·斯旺 (Joseph Wilson Swan)开始研究电灯.1878年,他以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得到英国的专利,并开始在英国建立公司,在各家庭安装电灯.
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申请了一项电灯专利.他们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氦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但是他们无足够财力继发展这发明,於是在1875年把专利卖给爱迪生.
爱迪生购下专利後,尝试改良使用的灯丝.1879年他改以碳丝造灯泡,成功维持13个小时.到了1880年,他造出的炭化竹丝灯泡曾成功在实验室维持1200小时.但是在英国,斯旺控告爱迪生侵犯专利,并且获得胜诉.爱迪生在英国的电灯公司被迫让斯旺加入为合夥人.但後来斯旺把他的权益及专利都卖了给爱迪生.在美国,爱迪生的专利亦被挑战.美国专利局曾判决他的发明已有前科,属於无效.最後经过多年的官司,爱迪生才取得碳丝白炽灯的专利权.
爱迪生的最大发现是使用钨代替碳作为灯丝.之後在1906年,通用电器发明一种制造电灯钨丝的方法.最终廉价制造钨丝的方法得到解决,钨丝电灯泡被使用至今.
电灯泡的最大问题是灯丝的蒸发.因为钨丝上细微的电阻差别造成温度不一,在电阻较大的地方,温度升得较高,钨丝亦蒸发得较快,於是造成钨丝变幼,电阻进一步增大的循环;最终令钨丝烧断.後来发现以惰性气体代替真空可以减慢钨丝的蒸发.今天多数的电灯泡内都是注入氦、氩或氪气.
现代的白炽灯一般寿命为1,000小时左右.
卤素灯泡
紫外线滤镜下的卤素灯泡
放大
紫外线滤镜下的卤素灯泡
卤素灯泡(Halogen lamp),亦称钨卤灯泡,是白炽灯的一种.原理是在灯泡内注入碘或溴等卤素气体.在高温下,蒸发的钨丝与卤素进行化学作用,蒸发的钨会重新凝固在钨丝上,形成平衡的循环,避免钨丝过早断裂.因此卤素灯泡比白炽灯更长寿.此外,卤素灯泡亦能以比一般白炽灯更高的温度运作,它们的亮度及效率亦更高.不过在这温度下,普通玻璃可能会软化.因此卤素灯泡需要采用溶点更高的石英玻璃.而由於石英玻璃不能阻隔紫外线,故此卤素灯泡通常都而需要另外使用紫外线滤镜.
卤素灯泡上的水晶玻璃如果有油,会造成玻璃上温度不一,减低灯泡的寿命.因此换卤素灯泡时要避免人手触及灯泡的玻璃.若果手指摸到应以酒精清洁
效能
大部分白炽灯会把消耗能量中的90%转化成无用的热能,只少於10%的能量会成为光.相比之下,萤光灯(Fluorescent lamp,亦称光管) 的效率高很多,接近40%,所产生的热只是相同亮度的白炽灯的六分一.故此很多地方,特别是夏天需要空气调节的商场、大楼都会使用萤光灯照明以节省电力.小型的萤光灯(节能灯泡)把萤光灯及启动电子结合,使用标准电灯泡的接口,用以替代普通白炽灯泡.例如一个26瓦的节能灯泡,发出的亮度为11瓦,热量为 15瓦.发出相同亮度11瓦的白炽灯泡耗电多四倍,达100瓦;放出热量多六倍,达90瓦.
很多家居内的电灯仍然是以普通白炽灯为主.卤素灯泡近年亦变得较为流行,特别是光源需要集中的情况,例如家居的射灯,汽车车头灯,经常会使用卤素灯泡.良好的卤素灯泡可以达到15%的效率.例如一个60瓦的卤素灯泡,亮度可等同一个100瓦的普通灯泡.但是卤素灯泡体积细小,运作时温度非常高.在家居应用时需要特别防护,防止引起火灾.
❺ 中国发明电灯的是谁
电灯,也就抄是白炽灯,俗叫电灯泡的,并不是袭中国人发明的....:实,在爱迪生之前,就已经有人做出来了,只是效果不好,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其实那时候,也说不上是那个先做出来的了,很多人都在研究这个东东,电是有了,只是灯泡里的灯丝材料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后来有天爱迪生在拿着中国产的扇子在边扇边想时,灵机一生,经过三天的努力,终于弄出一根碳化而又没有化为灰的灯丝,结果,一不小心,让一个工人给震断了,他们又经过了二天,又做出了另一根,装好后,那个灯一直亮光很久,由于有很多人都在研究,因此,爱迪生马上宣布了他的结果,其实那时他的东东也只是一个实验品.由于有了研究的方向,所以他的团队就垄断了当时的市场,并打压了很多的对手,直到后来别人发明了用钨丝来做灯丝.要不那时一直用的灯丝都是竹做.因此,当时的时代影响.大家也就一致认为,电灯泡是爱迪生发明的....
❻ 电灯是什么时候开始普遍全国的
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普及。
中国的第一盏电灯出现在清光绪五年四月初八 (1879年5月28日),当时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工作的电气工程师英国人毕晓浦(J. D. Bishop)在境内乍浦路一幢仓库里,以10马力(7.46千瓦)蒸汽机为动力,带动自激式直流发电机发电,点燃碳极弧光灯,由此,宣告电灯在中国开始投入使用。
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购买美国制造的发电设备,在南京路江西路北角(今华东电业管理局)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发电厂,并在外滩一带串接15盏电灯。夜幕下,眩人眼目的弧光灯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市民翘首围观。
上世纪50年代,在鼓浪屿上,每天晚上只要电灯暗了一下立马又亮起来,人们就知道是8点整了。
电灯的发展历史
最早实用的电灯是白炽灯,但早在白炽灯诞生之前,英国人汉弗莱·戴维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了弧光灯,但这种弧光灯亮度太强产热太多又不耐用,一般场所根本无法使用。
1854年,移民美国的德国钟表匠亨利·戈贝尔用一根放在真空玻璃瓶里的碳化竹丝,制成了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电灯,持续亮了400个小时,不过他并没及时申请专利。
1860年,英国人约瑟夫·斯旺也制成了碳丝电灯,但未能获得使碳丝保持长时间工作的良好真空环境。
直到1878年,英国的真空技术发展到合乎需要的程度,他才发明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并且获得英国专利。斯旺自己的屋子是英国用电照明的第一所私人住宅。
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申请了一项电灯专利: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但他们没有足够财力继续完善这项发明,于是在1875年把专利卖给了爱迪生。
爱迪生购入专利后尝试改良灯丝,终于在1880年制造出能持续亮1200个小时的碳化竹丝灯。
不过,美国专利局判爱迪生的碳丝白炽灯发明落于人后,专利无效,打了多年的官司后,亨利·戈培尔赢得专利,最后爱迪生从戈培尔贫困的遗孀手上买下专利。
斯旺控告爱迪生侵犯专利,后来他们在法庭之外和解,于1883年在英国建立一家联合公司,斯旺后来把他的股权及专利都卖给了爱迪生。
20世纪初,碳化灯丝被钨丝取代,钨丝白炽灯沿用至今。
1938年,荧光灯诞生。1998年白光LED灯诞生。
❼ 电灯是什么时候引进中国的
电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是什么时候传到中国的,在此...
�6�1 电灯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6�1 电灯是什么时候来到中国的
�6�1 中国什么时候有的电灯。
�6�1 在中国什么时候用上电灯 第一个发电厂又是在哪里?
其他回答 共 2 条
家用的那种电灯是爱迪生后来改进发明的吧,成本低廉且耐用度高。
1862年的,大概是初期产品。
据我所知,中国有电灯,应该是在1880年后(也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侵华时期被引进中国的。
❽ 电灯在中国是什么时候普及的
中国的第一盏电灯出现在清光绪五年四月初八 (1879年5月28日),当时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工作的电气工程师英国人毕晓浦(J. D. Bishop)在境内乍浦路一幢仓库里,以10马力(7.46千瓦)蒸汽机为动力,带动自激式直流发电机发电,点燃碳极弧光灯,由此,宣告电灯在中国开始投入使用。
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购买美国制造的发电设备,在南京路江西路北角(今华东电业管理局)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发电厂,并在外滩一带串接15盏电灯。夜幕下,眩人眼目的弧光灯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市民翘首围观。
上世纪50年代,在鼓浪屿上,每天晚上只要电灯暗了一下立马又亮起来,人们就知道是8点整了。
(8)发明灯泡时中国扩展阅读:
一、电灯的发展历史
最早实用的电灯是白炽灯,但早在白炽灯诞生之前,英国人汉弗莱·戴维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了弧光灯,但这种弧光灯亮度太强产热太多又不耐用,一般场所根本无法使用。
1854年,移民美国的德国钟表匠亨利·戈贝尔用一根放在真空玻璃瓶里的碳化竹丝,制成了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电灯,持续亮了400个小时,不过他并没及时申请专利。
1860年,英国人约瑟夫·斯旺也制成了碳丝电灯,但他未能获得使碳丝保持长时间工作的良好真空环境。
直到1878年,英国的真空技术发展到合乎需要的程度,他才发明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并且获得英国专利。斯旺自己的屋子是英国用电照明的第一所私人住宅。
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申请了一项电灯专利: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但他们没有足够财力继续完善这项发明,于是在1875年把专利卖给了爱迪生。
爱迪生购入专利后尝试改良灯丝,终于在1880年制造出能持续亮1200个小时的碳化竹丝灯。
不过,美国专利局判爱迪生的碳丝白炽灯发明落于人后,专利无效。打了多年的官司后,亨利·戈培尔赢得专利,最后爱迪生从戈培尔贫困的遗孀手上买下专利。
在英国,斯旺控告爱迪生侵犯专利,后来他们在法庭之外和解,于1883年在英国建立一家联合公司。斯旺后来把他的股权及专利都卖给了爱迪生。
20世纪初,碳化灯丝被钨丝取代,钨丝白炽灯沿用至今。
1938年,荧光灯诞生。1998年白光LED灯诞生。
二、发明项目
“重力电灯”依靠重力产生电力,其亮度相当于一个12瓦的日光灯,且使用寿命长。
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克雷·毛尔顿,在弗吉尼亚科技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他的研究课题是一种使用发光二极管制成的灯具。
这种灯具被命名为“格拉维亚”,它事实上是一个高度略大于4英尺(约1.21米)、由丙烯酸材料做成的柱体。这种灯具的发光原理是:灯具上的重物在缓缓落下时带动转子旋转,由旋转产生的电能将给灯具通电并使其发光。
这种灯具的光通量为600至800流明(相当于一个12瓦日光灯的亮度),持续时间为4小时。要打开灯具,操作者只需将灯上的重物从底端移到顶部,将其放进顶部的凹槽里。让重物缓缓下降,只需几秒钟,这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即被点亮。
克雷·毛尔顿说,操作这种灯当然要比按开关麻烦,但仍可接受,而且更显有趣,这就好比给一款古典的钟表上弦或悠然自得地冲上一杯可口的咖啡。
毛尔顿估计,格拉维亚灯具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00年以上。这种名为“格拉维亚”的灯具已经申请并获得了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