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三星堆会发现以古时科技实力根本造不出来的东西
人类对于文明的探索之路是非常漫长的,人类想要了解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就比如那神秘的三星堆古遗迹已经被考古学家多次研究,虽然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和结果,但是这个庞大的古遗迹终究未能揭开真相,留给人类的只有一个一个谜团。
所以对于文明的探索永远都是向前看的,针对三星堆遗址,我们不能单纯的把他看成是出土了一堆文物。这个遗址后背所代表的东西才是重点研究的对象。文明起源的探索本来就是艰难的,但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那样具有神秘色彩的文明也将会有公众于世的一天。
『贰』 求一篇发现快乐 题目的作文 700字
我从学习中发现了快乐 荀况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确,在学习生涯中,我们会遇到酸甜苦辣,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它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给我们带来惊喜和快乐。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伴着雨姑娘有节奏的舞步,我安然入睡了。不知过了多久,我才醒过来。爸爸妈妈早就下田干活去了。我拎着水壶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雨后初睛,山坡上冉冉升起了一轮红日;在空气中还夹杂着泥土与花儿的清香;小草也探出了脑袋,那样娇小可爱。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他们干活的地方,一看,他们正弯着腰插秧。好奇心和年幼无知使我心血来潮,“扑通”一声,我跳入田中,抱起一捆秧苗,兴致勃勃大把大把地插起秧来。妈妈看见后,走了过来笑道:“瞧瞧,按照你这样插法,那我们全家不都要吃空山啦!”我挠挠脑袋,皱皱眉头:“为什么呀?”妈妈摸摸我的脑袋:“这秧苗像你一样会长大的,它也需要生长空间呀!”说着,就拔掉了我插的秧苗,分成一小棵一小棵地插,我也照葫芦画瓢插起秧来,终于一亩田的秧插完了,我站在田边,欢呼雀跃:“哦!哦!我会插秧喽!”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真是一场及时雨,吹走了夏日的沉闷。我和表姐正在河边学游泳,雨突如其来,让我们不知所措。我们都愿意在雨中游泳,这是多么有趣啊!姐姐教我学会了游泳,我兴奋不已,拍击水面,大声叫道:“啊!我学会游泳啦!”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好美的景色啊!舅舅家后有一片山林,山青水秀,真是人间仙境。我和舅舅划着小船穿行在莲叶间捕鱼。起初,我胆怯地不敢撒网,那种好像倾倒在水中的感觉至今难忘。在舅舅的鼓动下,我撒下鱼网,尽管收获到的鱼仅有几条,但我还是自信地笑了:“啊!我战胜了自己,我可以捕鱼喽!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年轻就是生命的本钱。“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会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我们只有敢于实践与用心发现,才会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我们只有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自信,才会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叁』 冬不拉是谁发明的
简介
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这是哈萨克人民喜爱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他们用冬不拉伴奏,自弹自唱。在音乐上可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 歌唱性有固定的唱词,旋律悠扬、宽广、而明快,擅长演奏哈萨克族民间的混合拍子,伴奏、合奏、独奏都能应用自如,是冬不拉弹唱艺术在音乐上的主要特征。人们把即席作词演唱歌者称为“阿肯”,意即游唱诗人。曲调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节奏多用混合拍子。可奏出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和八度的和音。音量较小,一股用于自弹自唱、独奏和合奏等。
哈萨克族的音乐工作者,对冬不拉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品位,改用钢丝弦,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制成有高低音不同的冬不拉。如四弦十二品的最高音冬不拉、四弦十五品的高音冬不拉、二弦十三或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弦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
演奏东不拉,将琴斜置于怀中,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弹拨。左手按弦时,多用食指和拇指,其次是中指和无名指,小指很少使用,右手主要用中指和拇指拨弦,其余三指少用,有时也使用拨片弹奏。一般以外弦奏旋律,内弦作和弦衬托,有时也相反,还经常用内外弦同时弹奏旋律。
冬不拉的传说
很久以前,哈萨克人就居住在靠近一片森林的地方,过着宁静的游牧生活。结果森林里有一只凶恶的瞎熊,经常跑出来伤害牧人和牲畜,使人们不得安宁,国王派去了几批猎人都被瞎熊伤害了。
国王的独生子名叫“冬不拉”,他瞒着父王,挺身而出,为民除害,与瞎熊进行了一场轰轰轰烈烈的搏斗,杀死了瞎熊,自己也不幸牺牲。当牧民们找到王子的尸体时,都泣不成声,谁也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国王。
这时有个名叫阿肯的老牧民站了出来,自告奋勇地去见国王。国王问他:“你知道王子的下落么?”阿肯指着一棵高大的松树说:“尊敬的陛下,它知道王子的下落。”国王生气地说:“明天它如果不告诉我,我就杀了你!”聪明阿肯在牧民们的帮助下,砍下大树的一个支杈,连夜制作成一把精美的乐器,第二天在大森林前草原上,用琴声歌颂王子的壮举,倾诉对王子的崇敬和怀念。
琴声中有阵阵松涛,有王子的怒吼,有瞎熊的哀鸣,也有草原人民悲伤的啜泣,国王听着琴声,悲痛万分,是松木制成的乐器把王子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国王。从此,哈萨克人有了自己的乐器,为纪念王子,人们以“冬不拉”来命名乐器的名字,而弹唱冬不拉的民间歌唱家便叫做“阿肯”。
阿肯弹唱丰富了草原文化的底蕴。冬不拉伴奏下的歌声,充溢着强烈的民族气质、性格、理想与追求,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地域风情。歌词中有大量的谚语、比喻、哲言,睿智而通俗,机警而幽默,生动而风趣,朴素凝炼,浅显易懂。
弹奏曲调有的含蓄而内蕴;有的外露而奔放;有的沉稳而缠绵;有的粗犷而强悍,融合了东方与西方音乐的元素,是哈萨克民族历史与现实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歌词和曲调水乳交融,飞翔在广袤的草原上,因而形成了“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的写照,和从生到死“唱着来唱着去”的民族特色文化。
传说填补信史的空白。冬不拉以简朴轻盈的构造,蓄纳天地万籁之声,淋漓尽致地传达出草原特殊的音乐语汇,表达着哈萨克人民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在阶级社会中,冬不拉琴伴随着牧羊人飘动的篝火,伴随着阿肯激昂不平的声调,诉说着草原上的愤懑与辛酸。
冬不拉乐曲
流传在民间的冬不拉乐曲达200多首,其中以马为题材的乐曲最多。其次为描写狩猎生活、歌颂美丽山河和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解放后出现的较优秀的独奏曲有《高潮》、《热爱祖国》、《延安颂》和《伊犁河的波浪》等,协奏曲有《美丽的巴尔鲁克山》等。
『肆』 在海滩上发现的不明物质
呵呵,这玩意在深圳海滨常见,是破碎的水母尸体
『伍』 发现生活中的诗意例文初中800字左右的
一个人可以不当诗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诗意。
——余光中
生活很平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很琐碎,油盐酱醋,锅碗瓢盆;生活很无奈,繁重的压力,艰苦的劳作……殊不知,生活也很丰富,很精彩,很诗意。正是生活中这精彩美好的一面,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乐趣,生发出热爱生活的欲望。
诗意的萌发源于诗心,诗心的培养在于真善美。有了真切的人生体验,就有了诗意。它与一个人的学识地位无关,更与职业财富无涉。任何人都可以拥有诗意,只要你愿意。
曾听到一个小故事,说的是解缙小时候喜欢吟诗,但家境贫寒,根本没有附庸风雅的条件,所以父亲很反对。一天早上,小解缙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打开鸡笼,开始扫地。他边做边说:“打扫堂前地,放出一笼鸡。”他父亲听到后,马上制止道:“谁叫你吟诗?”解缙接着说:“分明是说话,硬道我吟诗。”恰巧与前两句合起来凑成一首诗。这就是生活中的诗意,当它一旦迸发出来的时候,你挡也挡不住。
诗意是儿童甜美的想象。曾有这样一道题:“雪化了是什么?”通常答案应该是水,但居然有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天哪,太妙了!连老师都惊讶,一年级的小学生居然能以文学的方式感受这个问题,回答得这样诗意盎然!儿童个个是天才,儿童的生活里处处充满了诗意。
诗意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有三个泥瓦工在砌一堵墙,一位路人分别问这三个人:“你在干什么?”第一个人回答是:“砌墙。”第二个人回答是:“建房。”第三个回答则是诗意的:“建造一道亮丽的风景。”许多年之后,第一个人依然是泥瓦工,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成了企业家。
建筑工地艰苦异常,但不乏诗意。一个眼前有诗意,心中有诗情的人,生命一定会绽放光彩!
诗意在于文人的点染。一位衣衫褴褛的盲老人,在繁华的巴黎街头乞讨,身旁写了一块牌子:“我什么也看不见。”过往的人很多,但没有人注意他。中午,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经过这里,见到牌子上的字,问盲老人:“老人家,有人给你钱吗?”老人茫然地摇摇头,脸上的神情十分悲伤。让•彼浩勒听了,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加上“春天来了,可是——”几个字,就匆匆离去了。傍晚,诗人又来到这里,问盲老人下午的情况。盲老人笑着回答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
盲老人哪里知道,这是诗情的力量帮助了他。“我什么也看不见”是个一般的陈述句,没有感染力。诗人帮他加上几个字后,整句话就是:“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一点染,便有了诗意,明媚的春光,斑斓的色彩,盲人看不到,享受不了……多么悲苦,多么煽情,散发出强烈的感染力,撞击着每个善良人的心扉。不给钱,过不了良心这一关。
诗意是不经意的谐谑。据说,从前有位考生在答卷中用了许多“而”字,并且大多不恰当;主考官大笔一挥,批下一首诗:“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今而后,而已而已。”意思是:该用而却不用而,不该用而却连用而;从今以后,不要再用而字了。
看似没有诗意的地方,有创造力的人,有浪漫的情怀,总能发掘了浓浓的诗意。
生活蕴藏着诗意,诗意温暖着生活。
『陆』 六年级《我发现了······》的作文要三百五十字
我发现了
“我发现了!我发现了!我发现了爸爸的‘金库 ’。”我悄悄对姐姐说。
“你吹牛,你不可能发现的,因为爸爸的钱全部归妈妈保管,爸爸没有钱可藏。”姐姐说。
“就是有钱,这是我亲眼看见的。”我接着说。
“你说啊。”姐姐用不信的目光看着我,从嘴里挤出这几个字。
我清了清嗓子说道“今天早晨六点,我起床尿尿,发现爸爸鬼鬼祟祟地在客厅转来转去,我连忙蹲下身子藏在沙发后面看,只见爸爸将一张一百元的钞票从电视后的缝隙塞了进去,接着又上床睡觉去了,我偷偷过去一看,那缝里果真有钱,我没动,又去睡觉了。”
姐姐听了连忙跑过去看,果真这样,她高兴得笑了。
七点的时候,爸爸起床了,我便赶上去问爸爸。爸爸不让我告诉妈妈,我答应了爸爸。因为我知道爸爸的钱总是妈妈管,妈妈要求爸爸的钱是”名正言顺”来的,而爸爸向妈妈要钱就像是“贷款”,不但要还,还有“利息”。爸爸没办法,只好自己藏钱花。我让姐姐也替爸爸保守秘密,姐姐答应了。
唉!妈妈啊!你把爸爸管得太紧了,等将来我赚钱的时候,一定按月给爸爸发钱,让爸爸好好潇洒潇洒。
我发现了┅┅)
在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自然课,老师告诉我们纸可以当作锅烧水。我听了,觉得老师的话很荒唐:纸怎么可能当锅呢?水还没热,纸不就先被烧了吗?可老师一本正经的模样,不像骗我们。于是我放学回家就做实验,想证实一下结果。z
我到煤房找来了一根铁丝,用夹钳把铁丝夹成了一个小架子,然后找来了一张纸,折成一个“小水盆”,装满水,放在架子上,再找来一支蜡烛,放在架子下面,最后我点燃了蜡烛。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水盆”里的水:两分钟过去,“水盆”底下已经被黑了。又过了两分钟,水已经有一点点热了。再过了两分钟,奇迹发生了——水沸腾了!纸竟然没破!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又检查了几次,纸还是没破!ka
这次实验的成功使我的好奇心更旺盛了,这是什么原因?纸为什么不会破?我决定弄清楚其中的奥秘!我来到学校图书馆查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是温度在作怪!因为纸燃烧需要的温度是130度,而水只要100度,所以热量全被水吸光了,纸当然就烧不起来了!phR)/
这次实验证实了:一些你看来很奇怪的事,只要努力寻求答案,就会觉得并不奇怪!Qa^
我发现了经商之道
很多人成年时都会经商,但我得经商体验是从2年级开始的。那经商滋味至今还记忆犹新。
二年级时,学校把大操场变成了热热闹闹的“跳蚤市场”让小商人们自由的做生意。听到这消息,我和妈妈就开始苦思冥想,挑货品,制作小商店的广告。我们先设计了广告词—选择“我”,包你满意。然后开始美化装饰,经过一番周折,一张虽然粗糙,但温心的广告设计好了。
第2天,我拿着我的广告和我珍藏多年的“小商品”走进了跳蚤市场。刚开始,我见大家的生意冷冷青青的,我也不例外,连半个顾客也没有,正当我想放弃时,一位老太太走了过来,她瞧了瞧,突然,她的目光紧紧的落在了我精装版的《叮当猫》上。“有吸。”我便趁热打铁,热情的为她讲解:“这本书可有趣啦,小孩子都很喜欢……”老婆婆听了我一番讲解后,一张笑脸挂在她的脸上:“这故事书真棒啊,给我孙子正合适,他一定会很开心的!多少钱!我买下了!”我见顾客上门,脸红通通的,像个红透了的苹果,羞涩地说:“1元。”“哇,才1元,真棒啊!给。”当时,我心里充满了喜悦,真是喜上心头。
有了好的开始,我就更来劲儿!我一边吆喝,一边想怎么扩大声势,我灵机一动:何不搞有奖销售呢?于是,我拿起笔,在牌子上写着“买一送一”,嘴上吆喝着:“快来买哦!买一送一,送完为止,机不可失,时不在来。”这下我的生意真是热火朝天了,忙得我喘不过气来。
经商,真是其乐无穷啊。经过这词在“商海”的比拼,我发现了经商之道:首先要打造声势;然后要给顾客提供热情、细致和贴心的服务;最后,要变化经营方式来激励市场。这些道理对我以后的人生路程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柒』 十七孔桥是谁发明的
十七孔桥是发明者不明,桥上所有匾联,均为清乾隆皇帝所撰写。
十七孔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它位于北京市西郊颐和园内,是连接昆明湖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清乾隆时(1736一1795)建,是园内最大的石桥。 桥由17个孔券组成,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额北面书“灵兽偃月”,南面书“修炼凌波”,蕴涵着深厚的汉族文化底蕴, 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因为桥正中的大孔,从桥两端数来正好是“9”,而“9”被称为极阳数,是过去封建帝王最喜欢的吉利数字,所以将桥建成17孔。
颐和园十七孔桥是一座长150米的17孔联拱大石桥,飞架于南湖岛和廊如亭之间。乾隆时仿著名的卢沟桥所建。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计544只,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的东边有一尊镇水铜牛。
镇水铜牛位于昆明湖的东堤,卧伏在雕花石座上,以神态生动、形似真牛著称。清乾隆二十年(1755)用铜铸成,称为“金牛”。据传是为镇压水患而起。牛背上还铸有由乾隆帝撰写的80个字的篆体铭文《金牛铭》。铭文为:“夏禹治河,铁牛传诵。义重安澜,后人景从。制寓刚戊,象取厚坤。蛟龙远避,讵数鼍鼋。此昆明,潴流万顷。金写神牛,用镇悠永。巴邱淮水,共贯同条,人称汉武,我慕唐尧。瑞应之符,逮于西海。敬兹降祥,乾隆乙亥。”
『捌』 有制作简单的科技小发明的详细做法吗
自锁式衣钩
一天,吉林的崔强同学放学回家,脱下衣服往衣钩上一挂,刚转身,"啪"的一声,刚挂好的衣服掉地上了.就是这个极为偶然的现象,诱发了崔强同学的发明灵感:何不发明一个衣服挂上去不会掉的衣钩呢 找到发明课题后,他就着手研究,最后他将衣钩改成两个钩,一个挂物钩(主钩),露在盒外,一个防掉钩(副钩)藏在盒里.如果有衣服挂到主钩上,衣服的重量变成力,通过主钩传到副钩上,副钩就从盒里冒出来同主钩咬合,夹住挂在上面的衣服.风吹不掉,人碰不掉.这项小发明获得了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一等奖.
柄不入液的舀液瓢
一次,湖南的骆剑舞同学无意中将塑料水瓢碰落到水缸里了,正当他要从水缸里捞瓢的时候,他发现水瓢虽浮在水面上,柄却插在水里了,想拿出瓢就必须把手伸进水里,这多不卫生啊!他突然想起姥姥讲过的一件事:村里的一位老大爷收藏配过农药的塑料瓢,由于他的孙子洗瓢时忘了洗瓢柄,结果柄上的残药引起大爷中毒.骆剑舞同学从这次偶然发现和偶然事件中萌发了发明一种"柄不入液瓢"的念头.后来他从小朋友玩的不倒翁受到启示,在塑料瓢柄对面的瓢体部位附加一适当的重块,这样,不管是空瓢还是盛水的瓢落水后,柄总是向上翘着让你随手可握,既方便又卫生.这项小发明除在第六届全国发明展中获得金牌奖外,还被宋庆龄基金会授予专项发明奖.
你可能会说,这些现象太平常了,我也碰到过,甚至碰到过多次.是啊,偶然现象就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就在你身边,新的发现也许就在你的眼皮底下.对于同一个现象,有些人熟视无睹,有些人却看成难得的机遇.水开了,壶盖不断被顶起来,谁没见过呢 但只有英国的瓦特对这种现象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最终发明了蒸汽发动机.牛顿也是从苹果落地这一极普遍的自然现象中,偶然发现了万有引力.弗莱明在培养葡萄球菌的实验过程中,偶然发现了青霉杀死葡萄球菌的功能,而后发明了青霉素.由此看来,许多创造发明就蕴藏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偶然现象中,关键是看你能否"捉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机遇.
多功能拼贴板
一个星期天,山西的李琳同学做作业时,放在写字台上的三角板忽然拿不起来了.原来,三角板上沾了水,就紧紧贴在玻璃板上了.这个偶然发现引起了李琳的思考:水又不是万能胶,怎么能将三角板和玻璃板"粘"在一起呢 通过分析和查阅资料,她才明白这是大气压力的作用,水将三角板和玻璃板之间的空气赶跑了,那之间变成了真空,于是,周围的大气压力就把三角板紧紧压在玻璃板上.她巧妙地利用真空和大气压力的作用,用一个旧镜框镶一块塑料板,沾上水可以拼上各种小塑料片,要修改或另贴时,只要把水搽干净就行了.李琳将这个小发明取名为"多功能拼贴板系列",既可供学生做手工游戏,又可供教师上课时演示.
李琳同学是怎样找到发明的题材的 是好奇心.好奇,是吸引人们走向发明创造的磁石,是种在人们心中的一颗发明创造的种子.要想抓住机遇,就应该留意身边的一切,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不仅对一些奇,特,怪的事情感兴趣,而且要善于从一些普通的事情中发现别人未发现的新东西.
当然,机遇只是给研究者提供一个线索.只有善于抓住线索不放,认真思考,追根到底,善于挖掘事物的本质特征,偶然的发现才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搞出令人欣喜的发明.
摘自科学探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