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发布时间:2021-07-31 19:51:18

Ⅰ 我国古代发明

新版”四大发明叫板“旧板”四大发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6日 19:02 解放日报
假如有人告诉你,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妇孺皆知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竟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你会怎么想?
谁还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新四大发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普及委员会主任王渝生教授日前提出:“新四大发明”,至少应该和“四大发明”平起平坐。
究竟是何方“新四大发明”敢向“四大发明”叫板?
新版“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之说,其实是舶来品,最早见于英国哲学家培根《新工具》一书,距今约有400年了!王渝生教授指出,随着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日趋全面,国内科技史专家发现:还有四项发明,足以撼动“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排序中的至尊地位。

中医中药古代,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医药学,而现在,民族性、区域性的医药学大都被西医“消融”,唯有中医中药仍以完整的医疗体系独立存在于西医体系之外。中医中药不仅服务中华民族几千年,而且受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患者和医学专家的青睐。在当前防治“非典”的医疗实践中,人们发现,利用中医中药清热、化温、祛风,从而调理机体、缓解症状,效果值得重视。

赤道坐标系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赤道坐标系统的国家,以赤道二十八宿为准,研究日、月、星辰的运动,而古代西方则采用黄道坐标系统,提出所谓黄道十二宫。现代天文学证明,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中,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现代天文学已经用赤道坐标系统替代了黄道坐标系统。

十进位值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十进位制的国家。殷商甲骨文中已经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百、千、万等的记数,最大的记数达二万多。后来,这种记数法逐步发展为筹算和珠算中逢十进一位的十进位值制,成了记数和计算领域的革命性发明。古代世界各国曾有十、十二、二十、六十等多种进位制,现在都统一使用十进位值制。

雕版印刷谁是世界雕版印刷术的先驱?1968年,韩国庆州发现唐代武周时期印刷的《无垢金刚经》,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一场“中国是不是雕版印刷鼻祖”的争论。我国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等证实,该印刷品印自中国长安,而且中国还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证明雕版印刷始自中国隋唐时期,中国是世界雕版印刷术当之无愧的先驱。科技史专家认为,中国早在宋代就有活字印刷术,但明清两代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出版,依然使用雕版印刷,而非活字印刷,可见雕版印刷在当时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趣味版“四大发明”

“很多人以为,中国的古代发明好是好,就是古了点儿,和现代生活总是隔了层纱,关系不大了。其实,很多我们在平常生活中见惯了的东西,追问起祖宗八代来,竟有许多是中国的古代发明。”王教授如数家珍———

人痘接种———现代免疫学

北宋丞相王旦的长子死于天花,王丞相不希望别人再染上这种病,就从全国各地请来名医、术士,试图发现某种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一位从峨眉山来的道姑献出一张处方:将一种毒性减弱了的人痘痘苗,通过鼻腔黏膜为健康人“接种”,从而使人获得对天花的免疫能力。

“公元10世纪,种痘技术起源于中国,16世纪,人痘接种普及,18世纪末,欧洲将此技术用于种牛痘和其后的现代免疫学中。今天,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正在合力研制SARS病毒的疫苗,打的也是现代免疫学中的一场硬仗!”

被中香炉———现代平衡环

一个铜制的容器,里头放入火炭,置于被中,就成了中国古代用于冬天取暖、薰香的“被中香炉”。奇处就在这铜制容器上:不论香炉在被子里怎么翻滚,香炉四周的环形支架都能保证香炉呈水平放置,丝毫不用担心火炭会倾覆。何其妙哉!

“你看,这不就是现在航空、航海中广泛应用的万向支架吗?现代航船上的指南针、飞机上的导航仪,在颠簸中能保持平衡,靠的就是中国古人取暖的一个‘小玩意儿’!”

记里鼓车———现代Taxi

汉代有种马车,车上站有木人,手中握有鼓棰。马车每驶至一定里数,木人就会挥动鼓棰,敲响前方的小鼓,古代称之为记里鼓车。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木人手上有线连着一个齿轮,齿轮又连着另一个齿轮,形成一套减速齿轮组,最后连着车轮。车辆启动,车轮就带动齿轮组,齿轮组带动木人,木人则敲起锣鼓。

“这下你知道了吧?现在满大街跑的Taxi,它的计程方式和记里鼓车没有本质区别。”

秋石———现代性激素

这是一种外形颇似秋天白霜的晶体。

公元前2世纪,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中首先使用“秋石”一词,来指称从人的尿液中提取出来的性激素。公元11世纪,张声道在《经验方》中又确切记载了秋石的制法。

“今天,从人的尿液中提取性激素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方法。在欧洲,直到上世纪20年代才发现尿液中有性激素。”

国外版“中国发明”

“其实,丝绸、瓷器、金属冶炼、农业技术上的精耕细作,哪样不是响当当的中国发明啊!”王教授拿出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1900 -1995 )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其实不光中国人在数‘新四大发明’,外国人也在数。”记者翻了翻,发现书中一一列举了中国向西方世界传播的26项技术,除传统的四大发明之外,还有鼓风机、帆车、船尾舵、马挽具等。“李约瑟博士曾这么感慨:我用英文字母作为序号介绍中国科技,从A到Z,26个字母用完,介绍也就不得不结束了。”

王教授又拿出一本书,《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这是一个名叫坦普尔的美国记者写的。”

坦普尔在李约瑟80多岁时采访他,李约瑟对这位记者说,“你采访我,不如去读我的书。”坦普尔读完《中国科学技术史》,竟被深深迷住了,“李约瑟博士没有做完的事情,我来做!”作为李约瑟博士的弟子,坦普尔于1986年写完了这本旨在向英语世界介绍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著作。在这本书中,坦普尔为了能够“比我的老师记录下更多的中国古代发明”,采用阿拉伯数字列序,共收集了100项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古中国发明。

“现在提‘新四大发明’、‘新新四大发明’,并非什么都要‘古而有之’,也非哗众取宠、玩数字游戏,而是为了让年轻一代更全面地了解过去,记住过去。不能数典忘祖,而要继往开来啊!”

新版”四大发明叫板“旧板”四大发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6日 19:02 解放日报
假如有人告诉你,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妇孺皆知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竟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你会怎么想?
谁还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新四大发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普及委员会主任王渝生教授日前提出:“新四大发明”,至少应该和“四大发明”平起平坐。
究竟是何方“新四大发明”敢向“四大发明”叫板?
新版“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之说,其实是舶来品,最早见于英国哲学家培根《新工具》一书,距今约有400年了!王渝生教授指出,随着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日趋全面,国内科技史专家发现:还有四项发明,足以撼动“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排序中的至尊地位。

中医中药古代,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医药学,而现在,民族性、区域性的医药学大都被西医“消融”,唯有中医中药仍以完整的医疗体系独立存在于西医体系之外。中医中药不仅服务中华民族几千年,而且受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患者和医学专家的青睐。在当前防治“非典”的医疗实践中,人们发现,利用中医中药清热、化温、祛风,从而调理机体、缓解症状,效果值得重视。

赤道坐标系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赤道坐标系统的国家,以赤道二十八宿为准,研究日、月、星辰的运动,而古代西方则采用黄道坐标系统,提出所谓黄道十二宫。现代天文学证明,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中,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现代天文学已经用赤道坐标系统替代了黄道坐标系统。

十进位值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十进位制的国家。殷商甲骨文中已经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百、千、万等的记数,最大的记数达二万多。后来,这种记数法逐步发展为筹算和珠算中逢十进一位的十进位值制,成了记数和计算领域的革命性发明。古代世界各国曾有十、十二、二十、六十等多种进位制,现在都统一使用十进位值制。

雕版印刷谁是世界雕版印刷术的先驱?1968年,韩国庆州发现唐代武周时期印刷的《无垢金刚经》,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一场“中国是不是雕版印刷鼻祖”的争论。我国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等证实,该印刷品印自中国长安,而且中国还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证明雕版印刷始自中国隋唐时期,中国是世界雕版印刷术当之无愧的先驱。科技史专家认为,中国早在宋代就有活字印刷术,但明清两代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出版,依然使用雕版印刷,而非活字印刷,可见雕版印刷在当时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趣味版“四大发明”

“很多人以为,中国的古代发明好是好,就是古了点儿,和现代生活总是隔了层纱,关系不大了。其实,很多我们在平常生活中见惯了的东西,追问起祖宗八代来,竟有许多是中国的古代发明。”王教授如数家珍———

人痘接种———现代免疫学

北宋丞相王旦的长子死于天花,王丞相不希望别人再染上这种病,就从全国各地请来名医、术士,试图发现某种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一位从峨眉山来的道姑献出一张处方:将一种毒性减弱了的人痘痘苗,通过鼻腔黏膜为健康人“接种”,从而使人获得对天花的免疫能力。

“公元10世纪,种痘技术起源于中国,16世纪,人痘接种普及,18世纪末,欧洲将此技术用于种牛痘和其后的现代免疫学中。今天,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正在合力研制SARS病毒的疫苗,打的也是现代免疫学中的一场硬仗!”

被中香炉———现代平衡环

一个铜制的容器,里头放入火炭,置于被中,就成了中国古代用于冬天取暖、薰香的“被中香炉”。奇处就在这铜制容器上:不论香炉在被子里怎么翻滚,香炉四周的环形支架都能保证香炉呈水平放置,丝毫不用担心火炭会倾覆。何其妙哉!

“你看,这不就是现在航空、航海中广泛应用的万向支架吗?现代航船上的指南针、飞机上的导航仪,在颠簸中能保持平衡,靠的就是中国古人取暖的一个‘小玩意儿’!”

记里鼓车———现代Taxi

汉代有种马车,车上站有木人,手中握有鼓棰。马车每驶至一定里数,木人就会挥动鼓棰,敲响前方的小鼓,古代称之为记里鼓车。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木人手上有线连着一个齿轮,齿轮又连着另一个齿轮,形成一套减速齿轮组,最后连着车轮。车辆启动,车轮就带动齿轮组,齿轮组带动木人,木人则敲起锣鼓。

“这下你知道了吧?现在满大街跑的Taxi,它的计程方式和记里鼓车没有本质区别。”

秋石———现代性激素

这是一种外形颇似秋天白霜的晶体。

公元前2世纪,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中首先使用“秋石”一词,来指称从人的尿液中提取出来的性激素。公元11世纪,张声道在《经验方》中又确切记载了秋石的制法。

“今天,从人的尿液中提取性激素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方法。在欧洲,直到上世纪20年代才发现尿液中有性激素。”

国外版“中国发明”

“其实,丝绸、瓷器、金属冶炼、农业技术上的精耕细作,哪样不是响当当的中国发明啊!”王教授拿出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1900 -1995 )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其实不光中国人在数‘新四大发明’,外国人也在数。”记者翻了翻,发现书中一一列举了中国向西方世界传播的26项技术,除传统的四大发明之外,还有鼓风机、帆车、船尾舵、马挽具等。“李约瑟博士曾这么感慨:我用英文字母作为序号介绍中国科技,从A到Z,26个字母用完,介绍也就不得不结束了。”

王教授又拿出一本书,《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这是一个名叫坦普尔的美国记者写的。”

坦普尔在李约瑟80多岁时采访他,李约瑟对这位记者说,“你采访我,不如去读我的书。”坦普尔读完《中国科学技术史》,竟被深深迷住了,“李约瑟博士没有做完的事情,我来做!”作为李约瑟博士的弟子,坦普尔于1986年写完了这本旨在向英语世界介绍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著作。在这本书中,坦普尔为了能够“比我的老师记录下更多的中国古代发明”,采用阿拉伯数字列序,共收集了100项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古中国发明。

“现在提‘新四大发明’、‘新新四大发明’,并非什么都要‘古而有之’,也非哗众取宠、玩数字游戏,而是为了让年轻一代更全面地了解过去,记住过去。不能数典忘祖,而要继往开来啊!”
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1426&Data=S&Tid=361641

Ⅱ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一百个瞬间的发明人发明年份发明人国度是什么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在此世纪之交,由《钱江晚报》策划撰稿、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展现给少年读者,意义深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是迎接21世纪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的必由之路。

书 名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

作 者
路甬祥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04-01

目录

1图书简介

1、图书简介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飞机的发明,第一枚火箭的升空,门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青霉素的发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的发明,集成电路的出现,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的建成,激光的发现,PC机的发明,互联网的出现,“多利”克隆羊的降生……日新月异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改变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科学技术确实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人们渐渐建立了走一条与自然协调,利于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念。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展现给少年读者,意义深远。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语言简明,通俗易懂,是一本极佳的少年儿童自然科学科普读物。

其中,有一些被选入小学生五年级教书本!



1.量子理论:普朗克的丰碑

2.《梦的解析》:一本惊世骇俗的书

3.X射线:让我们永远铭记伦琴

4.诺贝尔奖:国际最高荣誉奖

5.空调:这里四季如春

6.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造就了一位火箭之父

7.“飞行者”1号:划时代的飞行

8.第一只电子管诞生:世界进入电子时代

9.相对论:科学的新纪元

10.真空三极管:“放大”了的电子世界

11.洗衣机:解放妇女劳动力

12.“毛里塔尼亚”号:海上“移动城市”

13.同位素:揭示元素新奥秘

14.磁悬浮列车:会“飞”的列车

15.霓虹:不夜的明珠

16.维生素:让生命之树常青

17.人造棉:大众消费大众爱

18.第一条汽车生产线:每一分钟生产一辆车

19.大陆漂移说:大陆本是一个整块的

20.噬菌体:细菌的天敌

21.环流图案:勾勒出大气层运动的轨迹

22.卡介苗:赶走结核病

23.彩色胶片:把你的微笑留下

24.冰箱:开启了一个“清凉世界”

25.环球飞行:让梦想升空

26.量子力学:揭开微观世界的奥秘

27.电视:打开新世界的窗户

28.青霉素:细菌的克星

29.地幔对流:大陆漂移的内在动力

30.石英钟:精确把握每分每秒

31.拉链:天衣无缝

32.微波通信线路:科技进步的“催化剂”

33.电子显微镜:人类的第三只眼

34.心脏起搏器:给人的心脏加把力

35.高速公路:要想富,先修路

36.尼龙:开辟了纺织新天地

37.雷达:人类的“千里眼”

38.图林机:图林的杰出贡献

39.射电望远镜:让我们走进太空

40.圆珠笔:书写工具之王

41.无籽西瓜:满足人类新口味

42.首座核反应堆:人类登陆原子新世界

43.人工肾脏:人造的血液清洗厂

44.原子弹爆炸:“小玩意儿”震惊世界

45.埃尼阿克:信息时代的启明星

46.核磁共振:打开“黑箱”的钥匙

47.碳14测年法:考古学的时钟

48.微波炉:炊用炉具的革命

49.晶体管:人类微电子革命的先声

50.信息论:让信息传播更灵通

51.信用卡:一卡行天下

52.录像机:昔日重来

53.氢弹爆炸:推动人类和平利用核能

54.DNA破译:揭示生命奥秘的金钥匙

55.核潜艇:隐蔽杀手

56.第一座核电站:恶魔变天使

57.避孕药:为优生优育作出杰出贡献

58.人造地球卫星:开发高远位置资源

59.激光:人类的希望之光

60.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人类忠实的耕耘者

61.第一颗气象卫星:看云识天气

62.抽水马桶:冲去生活的烦忧

63.“东方”1号:加加林飞离地球

64.夸克模型: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65.断手再植:中国医生的创举

66.IBM360:身价50亿美元的电脑

67.杂交水稻:开创稻谷培育新纪元

68.电视电话:天涯若比邻

69.人工合成胰岛素:中国人的骄傲

70.心脏移植:把我的心放在你的心里

71.板块构造说:地球像积木

72.深海钻探:海底世界真奇妙

73.智能机器人:像人一样聪明

74.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75.“阿波罗”飞船:从地球到月球

76.“质子”号火箭:将人类送入太空

77.PC的诞生:计算机走向大众

78.CT扫描仪:二十世纪的“照妖镜”

79.光纤通信: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石

80.游戏机:电子时代的时尚娱乐

81.移动电话:现代“顺风耳”

82.中子弹:但愿它的诞生就是终结

83.试管婴儿:人类的新孩子

84.告别天花:恶梦完了

85.“哥伦比亚”号:人类的登天之梯

86.乙肝疫苗:人类健康有保障

87.数字式电视机:未来电视的雏形

88.五笔字型:中国汉字再创辉煌

89.多媒体:电脑魔术师

90.人类基因组工程:掀开生命天书

91.环球网:二十一世纪的大众媒体

92.“生物圈”2号:去别的星球生活

93.信息高速公路:新世纪的生存之道

94.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

95.航天器对接:科学在太空握手

96.克隆羊:生物学界的大地震

97.“探路者”号:首访火星的使者

98.人机对弈:挑战人类自我

99.阿尔法磁谱仪:寻找宇宙起源

100.“曙光”号升空:建设国际空间站

Ⅲ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


(1) 明清(或16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分)
(2) 发明: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1分)影响:印刷术成为传播新教的工具(印刷术推动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火药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武器;指南针为开辟新航路创造了条件。总之,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3分)
(3)在核技术领域: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 跨入核国家行列。(1分)
在航天技术领域:2003年神州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标志中国的航天和运载火箭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1分)在农业领域: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杂交水稻成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1分)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分)

Ⅳ 中国创造发明国度 的书

推荐《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
——读一本好书,就是打开一扇观察世界的窗

这是一本外国人写的关于中国人的书,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书作者罗伯特.坦普尔先生通过比较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结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各种基本发现和发明,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全世界都必须承认和尊重中国的贡献。

此书的资料主要源自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著名生物化学家和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在此十分有必要把李约瑟博士其人其书简要介绍一下。李博士是位在生物化学方面颇有贡献的生物化学家,但他为了解读中国几千年来的科学发展史,把他的后半生无私地投入了对中国科技发展史的研究,真可谓是科技战线上的白求恩,他以一个杰出科学家公正的眼光和深邃的思想,系统地全面总结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果,肯定了中国古代发明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巨大贡献,他全力以赴,精心整理与研究中国古代丰富的科技遗产,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那部尚未全部完成的科学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他献给中国人民的一份珍贵礼物,这是至今为止国内外尚无第二个人从事的一项伟大工程,他令我们国人汗颜。

他指出人类文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现代科学技术是东西方文明互相结合的产物,而中国古代发达的科学技术正在逐步被人们遗忘,就是在我们中国大多数人也只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而对我们祖先在科学技术的发现与发明上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史实却知之甚少,中国古代的发明几乎函盖了现代科技发展的全部领域,这是我们必须向下一代要交代清楚的。

李博士的这套书规模空前,出齐达34册2000余万字,是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献中整理出来的珍宝,我相信除他之外大概不会有第二个人有这能力与毅力承担起此项重任,他把我们中国人的事当作己任,真是可敬可佩。我们当代的青年人除专业人士之外,几乎不可能去拜读这部巨著,好在我们尊敬的罗伯特坦普尔先生为了使西方读者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从李博士的书以及尚未出版的书稿中撷其精华编写了一本《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的科普书。从我国丰富多彩的科技遗产中,选出了在时间上和科技内容上居世界第一的一百个事例,图文并茂地作了具体简明扼要的介绍,它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一个窗口,也是中国年青一代了解祖先对世界科技发展贡献的一个缩影。它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将科学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很适合青少年阅读,它以确凿的史料和令人信服的证据,全面系统地对几千年来的中国科学技术成就做了历史的概括,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尊性,激励我们发奋图强赶超现代科学技术领军位置的信心。

为此书,著名科学家、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为重版亲笔题词;著名科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为中译本撰写了序言。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与这本书相比我们平时的一些说教多少有点显得苍白无力,我们要教育年青一代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那么叫他们读读这本书吧。相信他们一定能从我们祖先辉煌的成就中得到鼓舞得到启示。

★21世纪出版社《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

Ⅳ 有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有可能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 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

四大发明: 1、内容: 纸、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2、意义: 推动欧洲社会在文化、思想、航海及政治上的巨大进步;欧 洲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推动全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 中国古代科技的基本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曾经走在世界前列,一度被称为“发明和发现的 国度”。除四大发明之外,还有众多世界之最,例如东汉的 《九章算术》,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 法,这本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再如, 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纵观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 概括和抽象。因此,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忽视抽象 科学的倾向。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实用之学如农学、医学、地 学、天文历算之学等有比较突出的成就,就反映了这一特 点。西方的亚里斯多德就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 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同时,这些科技成就与农业及其 人与自然的和谐密切关联,发达的应用数学、天文测量及其 系统的农学都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而发达的中医学及其中 药学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 度,正与儒家的“天行有常”“天人合一”契合。 四大发明概述:

(1)概况: ①造纸术 A.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B.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 C.魏晋南北朝,造纸技术进步明显。(普及) D.唐宋时期,造纸工匠被俘,造纸术被传入阿拉伯。(欧洲 和北非) ②印刷术 A唐,中国出现雕版印刷。 B.宋代,雕版印刷黄金时期,彩色套印技术。 C.北宋,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 ③火药: A.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B.宋代,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军事上广泛使 用火药) ④指南针 A.战国,发明“司南”。 B.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影响: A.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B.火药传入欧洲,推动火药武器的发展,靠冷兵器的骑士阶 层日益衰落。 C.指南针,促进了航海,迎来了地理大发现。 D.印刷时,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 社会进步。 四大发明对欧洲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重 要作用,推动欧洲率先迈入近代社会。 四大发明的外传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4世纪起,造纸术传到朝鲜和日本,8世纪经阿拉伯传到非洲 与欧洲。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 后传入欧洲;元朝时,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中国印刷 术由波斯传到西方。14世纪欧洲出现木版雕印的印刷品。 1450年前后,德意志出现受中国活字印刷影响的金属活字印 刷书籍。 1、纸的广泛使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 性的进步,打开了欧洲“知识普及”的道路。 2、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 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如为明 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 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3、火药推动军事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促成了西欧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4、印刷术为欧洲走出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 条件。 中国的四大发明极大地推动了欧洲迈向近代社会的进程,推 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造纸术: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在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 期,纸的质量和产量不断得到提高,唐代时传入阿拉伯帝 国,后来,随着阿拉伯帝国对北非和欧洲的战争,造纸术传 入北非和欧洲。 1、发明: ①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造纸术发明之前,甲骨、竹 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但是甲骨、竹简 都比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阅读奏章,就要整整一车;有些 书是用丝绸做的,代价昂贵,得不到普及。在西方,纸未引 进以前的大多数书是用牛皮纸和羊皮纸制成的,这两种纸就 是经过特殊加工的羊皮和小牛皮。牛羊皮纸和纸莎草纸都是 稀罕之物,而且造价昂贵,不便于普及。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 ②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 汉和帝时,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入宫 做皇帝的侍从,后来升任“尚方令”,负责管理皇室工场,监 造各种器械。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 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用树皮、破渔 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 纸。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明显进步——白度增加,质地细 腻,产量大增,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 ④唐宋时期,竹纸、皮纸成为主要品种。 2、外传: 向东,由朝鲜传入日本;向西,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造纸术在公元七世纪经过朝鲜传入日本,八世纪中叶经中亚 传到阿拉伯。 在阿

Ⅵ 中国古代发明

新版”四大发明叫板“旧板”四大发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6日 19:02 解放日报
假如有人告诉你,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妇孺皆知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竟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你会怎么想?
谁还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新四大发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普及委员会主任王渝生教授日前提出:“新四大发明”,至少应该和“四大发明”平起平坐。
究竟是何方“新四大发明”敢向“四大发明”叫板?
新版“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之说,其实是舶来品,最早见于英国哲学家培根《新工具》一书,距今约有400年了!王渝生教授指出,随着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日趋全面,国内科技史专家发现:还有四项发明,足以撼动“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排序中的至尊地位。

中医中药古代,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医药学,而现在,民族性、区域性的医药学大都被西医“消融”,唯有中医中药仍以完整的医疗体系独立存在于西医体系之外。中医中药不仅服务中华民族几千年,而且受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患者和医学专家的青睐。在当前防治“非典”的医疗实践中,人们发现,利用中医中药清热、化温、祛风,从而调理机体、缓解症状,效果值得重视。

赤道坐标系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赤道坐标系统的国家,以赤道二十八宿为准,研究日、月、星辰的运动,而古代西方则采用黄道坐标系统,提出所谓黄道十二宫。现代天文学证明,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中,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现代天文学已经用赤道坐标系统替代了黄道坐标系统。

十进位值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十进位制的国家。殷商甲骨文中已经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百、千、万等的记数,最大的记数达二万多。后来,这种记数法逐步发展为筹算和珠算中逢十进一位的十进位值制,成了记数和计算领域的革命性发明。古代世界各国曾有十、十二、二十、六十等多种进位制,现在都统一使用十进位值制。

雕版印刷谁是世界雕版印刷术的先驱?1968年,韩国庆州发现唐代武周时期印刷的《无垢金刚经》,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一场“中国是不是雕版印刷鼻祖”的争论。我国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等证实,该印刷品印自中国长安,而且中国还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证明雕版印刷始自中国隋唐时期,中国是世界雕版印刷术当之无愧的先驱。科技史专家认为,中国早在宋代就有活字印刷术,但明清两代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出版,依然使用雕版印刷,而非活字印刷,可见雕版印刷在当时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趣味版“四大发明”

“很多人以为,中国的古代发明好是好,就是古了点儿,和现代生活总是隔了层纱,关系不大了。其实,很多我们在平常生活中见惯了的东西,追问起祖宗八代来,竟有许多是中国的古代发明。”王教授如数家珍———

人痘接种———现代免疫学

北宋丞相王旦的长子死于天花,王丞相不希望别人再染上这种病,就从全国各地请来名医、术士,试图发现某种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一位从峨眉山来的道姑献出一张处方:将一种毒性减弱了的人痘痘苗,通过鼻腔黏膜为健康人“接种”,从而使人获得对天花的免疫能力。

“公元10世纪,种痘技术起源于中国,16世纪,人痘接种普及,18世纪末,欧洲将此技术用于种牛痘和其后的现代免疫学中。今天,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正在合力研制SARS病毒的疫苗,打的也是现代免疫学中的一场硬仗!”

被中香炉———现代平衡环

一个铜制的容器,里头放入火炭,置于被中,就成了中国古代用于冬天取暖、薰香的“被中香炉”。奇处就在这铜制容器上:不论香炉在被子里怎么翻滚,香炉四周的环形支架都能保证香炉呈水平放置,丝毫不用担心火炭会倾覆。何其妙哉!

“你看,这不就是现在航空、航海中广泛应用的万向支架吗?现代航船上的指南针、飞机上的导航仪,在颠簸中能保持平衡,靠的就是中国古人取暖的一个‘小玩意儿’!”

记里鼓车———现代Taxi

汉代有种马车,车上站有木人,手中握有鼓棰。马车每驶至一定里数,木人就会挥动鼓棰,敲响前方的小鼓,古代称之为记里鼓车。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木人手上有线连着一个齿轮,齿轮又连着另一个齿轮,形成一套减速齿轮组,最后连着车轮。车辆启动,车轮就带动齿轮组,齿轮组带动木人,木人则敲起锣鼓。

“这下你知道了吧?现在满大街跑的Taxi,它的计程方式和记里鼓车没有本质区别。”

秋石———现代性激素

这是一种外形颇似秋天白霜的晶体。

公元前2世纪,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中首先使用“秋石”一词,来指称从人的尿液中提取出来的性激素。公元11世纪,张声道在《经验方》中又确切记载了秋石的制法。

“今天,从人的尿液中提取性激素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方法。在欧洲,直到上世纪20年代才发现尿液中有性激素。”

国外版“中国发明”

“其实,丝绸、瓷器、金属冶炼、农业技术上的精耕细作,哪样不是响当当的中国发明啊!”王教授拿出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1900 -1995 )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其实不光中国人在数‘新四大发明’,外国人也在数。”记者翻了翻,发现书中一一列举了中国向西方世界传播的26项技术,除传统的四大发明之外,还有鼓风机、帆车、船尾舵、马挽具等。“李约瑟博士曾这么感慨:我用英文字母作为序号介绍中国科技,从A到Z,26个字母用完,介绍也就不得不结束了。”

王教授又拿出一本书,《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这是一个名叫坦普尔的美国记者写的。”

坦普尔在李约瑟80多岁时采访他,李约瑟对这位记者说,“你采访我,不如去读我的书。”坦普尔读完《中国科学技术史》,竟被深深迷住了,“李约瑟博士没有做完的事情,我来做!”作为李约瑟博士的弟子,坦普尔于1986年写完了这本旨在向英语世界介绍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著作。在这本书中,坦普尔为了能够“比我的老师记录下更多的中国古代发明”,采用阿拉伯数字列序,共收集了100项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古中国发明。

“现在提‘新四大发明’、‘新新四大发明’,并非什么都要‘古而有之’,也非哗众取宠、玩数字游戏,而是为了让年轻一代更全面地了解过去,记住过去。不能数典忘祖,而要继往开来啊!”

新版”四大发明叫板“旧板”四大发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6日 19:02 解放日报
假如有人告诉你,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妇孺皆知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竟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你会怎么想?
谁还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新四大发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普及委员会主任王渝生教授日前提出:“新四大发明”,至少应该和“四大发明”平起平坐。
究竟是何方“新四大发明”敢向“四大发明”叫板?
新版“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之说,其实是舶来品,最早见于英国哲学家培根《新工具》一书,距今约有400年了!王渝生教授指出,随着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日趋全面,国内科技史专家发现:还有四项发明,足以撼动“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排序中的至尊地位。

中医中药古代,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医药学,而现在,民族性、区域性的医药学大都被西医“消融”,唯有中医中药仍以完整的医疗体系独立存在于西医体系之外。中医中药不仅服务中华民族几千年,而且受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患者和医学专家的青睐。在当前防治“非典”的医疗实践中,人们发现,利用中医中药清热、化温、祛风,从而调理机体、缓解症状,效果值得重视。

赤道坐标系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赤道坐标系统的国家,以赤道二十八宿为准,研究日、月、星辰的运动,而古代西方则采用黄道坐标系统,提出所谓黄道十二宫。现代天文学证明,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中,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现代天文学已经用赤道坐标系统替代了黄道坐标系统。

十进位值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十进位制的国家。殷商甲骨文中已经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百、千、万等的记数,最大的记数达二万多。后来,这种记数法逐步发展为筹算和珠算中逢十进一位的十进位值制,成了记数和计算领域的革命性发明。古代世界各国曾有十、十二、二十、六十等多种进位制,现在都统一使用十进位值制。

雕版印刷谁是世界雕版印刷术的先驱?1968年,韩国庆州发现唐代武周时期印刷的《无垢金刚经》,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一场“中国是不是雕版印刷鼻祖”的争论。我国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等证实,该印刷品印自中国长安,而且中国还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证明雕版印刷始自中国隋唐时期,中国是世界雕版印刷术当之无愧的先驱。科技史专家认为,中国早在宋代就有活字印刷术,但明清两代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出版,依然使用雕版印刷,而非活字印刷,可见雕版印刷在当时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趣味版“四大发明”

“很多人以为,中国的古代发明好是好,就是古了点儿,和现代生活总是隔了层纱,关系不大了。其实,很多我们在平常生活中见惯了的东西,追问起祖宗八代来,竟有许多是中国的古代发明。”王教授如数家珍———

人痘接种———现代免疫学

北宋丞相王旦的长子死于天花,王丞相不希望别人再染上这种病,就从全国各地请来名医、术士,试图发现某种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一位从峨眉山来的道姑献出一张处方:将一种毒性减弱了的人痘痘苗,通过鼻腔黏膜为健康人“接种”,从而使人获得对天花的免疫能力。

“公元10世纪,种痘技术起源于中国,16世纪,人痘接种普及,18世纪末,欧洲将此技术用于种牛痘和其后的现代免疫学中。今天,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正在合力研制SARS病毒的疫苗,打的也是现代免疫学中的一场硬仗!”

被中香炉———现代平衡环

一个铜制的容器,里头放入火炭,置于被中,就成了中国古代用于冬天取暖、薰香的“被中香炉”。奇处就在这铜制容器上:不论香炉在被子里怎么翻滚,香炉四周的环形支架都能保证香炉呈水平放置,丝毫不用担心火炭会倾覆。何其妙哉!

“你看,这不就是现在航空、航海中广泛应用的万向支架吗?现代航船上的指南针、飞机上的导航仪,在颠簸中能保持平衡,靠的就是中国古人取暖的一个‘小玩意儿’!”

记里鼓车———现代Taxi

汉代有种马车,车上站有木人,手中握有鼓棰。马车每驶至一定里数,木人就会挥动鼓棰,敲响前方的小鼓,古代称之为记里鼓车。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木人手上有线连着一个齿轮,齿轮又连着另一个齿轮,形成一套减速齿轮组,最后连着车轮。车辆启动,车轮就带动齿轮组,齿轮组带动木人,木人则敲起锣鼓。

“这下你知道了吧?现在满大街跑的Taxi,它的计程方式和记里鼓车没有本质区别。”

秋石———现代性激素

这是一种外形颇似秋天白霜的晶体。

公元前2世纪,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中首先使用“秋石”一词,来指称从人的尿液中提取出来的性激素。公元11世纪,张声道在《经验方》中又确切记载了秋石的制法。

“今天,从人的尿液中提取性激素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方法。在欧洲,直到上世纪20年代才发现尿液中有性激素。”

国外版“中国发明”

“其实,丝绸、瓷器、金属冶炼、农业技术上的精耕细作,哪样不是响当当的中国发明啊!”王教授拿出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1900 -1995 )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其实不光中国人在数‘新四大发明’,外国人也在数。”记者翻了翻,发现书中一一列举了中国向西方世界传播的26项技术,除传统的四大发明之外,还有鼓风机、帆车、船尾舵、马挽具等。“李约瑟博士曾这么感慨:我用英文字母作为序号介绍中国科技,从A到Z,26个字母用完,介绍也就不得不结束了。”

王教授又拿出一本书,《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这是一个名叫坦普尔的美国记者写的。”

坦普尔在李约瑟80多岁时采访他,李约瑟对这位记者说,“你采访我,不如去读我的书。”坦普尔读完《中国科学技术史》,竟被深深迷住了,“李约瑟博士没有做完的事情,我来做!”作为李约瑟博士的弟子,坦普尔于1986年写完了这本旨在向英语世界介绍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著作。在这本书中,坦普尔为了能够“比我的老师记录下更多的中国古代发明”,采用阿拉伯数字列序,共收集了100项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古中国发明。

“现在提‘新四大发明’、‘新新四大发明’,并非什么都要‘古而有之’,也非哗众取宠、玩数字游戏,而是为了让年轻一代更全面地了解过去,记住过去。不能数典忘祖,而要继往开来啊!”

Ⅶ 为什么李约瑟说中国是发明的国度

因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使世界的作战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要作用。为后来欧洲开辟新航路创造条件。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求采纳

Ⅷ 中国在世界上有几种发明

假如有人告诉你,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妇孺皆知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竟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你会怎么想?
谁还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新四大发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普及委员会主任王渝生教授日前提出:“新四大发明”,至少应该和“四大发明”平起平坐。
究竟是何方“新四大发明”敢向“四大发明”叫板?
新版“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之说,其实是舶来品,最早见于英国哲学家培根《新工具》一书,距今约有400年了!王渝生教授指出,随着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日趋全面,国内科技史专家发现:还有四项发明,足以撼动“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排序中的至尊地位。

中医中药古代,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医药学,而现在,民族性、区域性的医药学大都被西医“消融”,唯有中医中药仍以完整的医疗体系独立存在于西医体系之外。中医中药不仅服务中华民族几千年,而且受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患者和医学专家的青睐。在当前防治“非典”的医疗实践中,人们发现,利用中医中药清热、化温、祛风,从而调理机体、缓解症状,效果值得重视。

赤道坐标系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赤道坐标系统的国家,以赤道二十八宿为准,研究日、月、星辰的运动,而古代西方则采用黄道坐标系统,提出所谓黄道十二宫。现代天文学证明,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中,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现代天文学已经用赤道坐标系统替代了黄道坐标系统。

十进位值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十进位制的国家。殷商甲骨文中已经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百、千、万等的记数,最大的记数达二万多。后来,这种记数法逐步发展为筹算和珠算中逢十进一位的十进位值制,成了记数和计算领域的革命性发明。古代世界各国曾有十、十二、二十、六十等多种进位制,现在都统一使用十进位值制。

雕版印刷谁是世界雕版印刷术的先驱?1968年,韩国庆州发现唐代武周时期印刷的《无垢金刚经》,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一场“中国是不是雕版印刷鼻祖”的争论。我国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等证实,该印刷品印自中国长安,而且中国还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证明雕版印刷始自中国隋唐时期,中国是世界雕版印刷术当之无愧的先驱。科技史专家认为,中国早在宋代就有活字印刷术,但明清两代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出版,依然使用雕版印刷,而非活字印刷,可见雕版印刷在当时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趣味版“四大发明”

“很多人以为,中国的古代发明好是好,就是古了点儿,和现代生活总是隔了层纱,关系不大了。其实,很多我们在平常生活中见惯了的东西,追问起祖宗八代来,竟有许多是中国的古代发明。”王教授如数家珍———

人痘接种———现代免疫学

北宋丞相王旦的长子死于天花,王丞相不希望别人再染上这种病,就从全国各地请来名医、术士,试图发现某种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一位从峨眉山来的道姑献出一张处方:将一种毒性减弱了的人痘痘苗,通过鼻腔黏膜为健康人“接种”,从而使人获得对天花的免疫能力。

“公元10世纪,种痘技术起源于中国,16世纪,人痘接种普及,18世纪末,欧洲将此技术用于种牛痘和其后的现代免疫学中。今天,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正在合力研制SARS病毒的疫苗,打的也是现代免疫学中的一场硬仗!”

被中香炉———现代平衡环

一个铜制的容器,里头放入火炭,置于被中,就成了中国古代用于冬天取暖、薰香的“被中香炉”。奇处就在这铜制容器上:不论香炉在被子里怎么翻滚,香炉四周的环形支架都能保证香炉呈水平放置,丝毫不用担心火炭会倾覆。何其妙哉!

“你看,这不就是现在航空、航海中广泛应用的万向支架吗?现代航船上的指南针、飞机上的导航仪,在颠簸中能保持平衡,靠的就是中国古人取暖的一个‘小玩意儿’!”

记里鼓车———现代Taxi

汉代有种马车,车上站有木人,手中握有鼓棰。马车每驶至一定里数,木人就会挥动鼓棰,敲响前方的小鼓,古代称之为记里鼓车。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木人手上有线连着一个齿轮,齿轮又连着另一个齿轮,形成一套减速齿轮组,最后连着车轮。车辆启动,车轮就带动齿轮组,齿轮组带动木人,木人则敲起锣鼓。

“这下你知道了吧?现在满大街跑的Taxi,它的计程方式和记里鼓车没有本质区别。”

秋石———现代性激素

这是一种外形颇似秋天白霜的晶体。

公元前2世纪,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中首先使用“秋石”一词,来指称从人的尿液中提取出来的性激素。公元11世纪,张声道在《经验方》中又确切记载了秋石的制法。

“今天,从人的尿液中提取性激素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方法。在欧洲,直到上世纪20年代才发现尿液中有性激素。”

国外版“中国发明”

“其实,丝绸、瓷器、金属冶炼、农业技术上的精耕细作,哪样不是响当当的中国发明啊!”王教授拿出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1900 -1995 )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其实不光中国人在数‘新四大发明’,外国人也在数。”记者翻了翻,发现书中一一列举了中国向西方世界传播的26项技术,除传统的四大发明之外,还有鼓风机、帆车、船尾舵、马挽具等。“李约瑟博士曾这么感慨:我用英文字母作为序号介绍中国科技,从A到Z,26个字母用完,介绍也就不得不结束了。”

王教授又拿出一本书,《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这是一个名叫坦普尔的美国记者写的。”

坦普尔在李约瑟80多岁时采访他,李约瑟对这位记者说,“你采访我,不如去读我的书。”坦普尔读完《中国科学技术史》,竟被深深迷住了,“李约瑟博士没有做完的事情,我来做!”作为李约瑟博士的弟子,坦普尔于1986年写完了这本旨在向英语世界介绍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著作。在这本书中,坦普尔为了能够“比我的老师记录下更多的中国古代发明”,采用阿拉伯数字列序,共收集了100项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古中国发明。

“现在提‘新四大发明’、‘新新四大发明’,并非什么都要‘古而有之’,也非哗众取宠、玩数字游戏,而是为了让年轻一代更全面地了解过去,记住过去。不能数典忘祖,而要继往开来啊!”

与发明和发现的国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