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给孩子营造一个学习英语的氛围
孩子的英文不好,作为家长首要的就是帮他分析出原因,下个“读酷儿童图书馆”,可以让孩子在ipad上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英文书籍,让孩子从兴趣入手,家长不能过于强迫孩子
B. 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理想的英语环境
首先,我们需要让孩子避免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一般孩子都认为练英语口语一定要找水平比自己高的人才会有帮助,最理想的是找外国人或高年级孩子.与语言水平比自己高的人交谈固然能够提高得更快,但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和年龄、水平相仿的同学一起练习口语同样能够达到目的.因为彼此有相似的背景、经历、爱好等,这样交谈起来既可以共享谈话内容,又有较好的理解基础,从而避免文化背景与知识水平差异过大带来的交际困难。
同时,一般的学校都有开设“英语角”,可以让孩子通过参加英语角来接触学习英语的新朋友,能在英语角结交口语伙伴、练习口语,在一种浓厚的语言交际氛围中使孩子的口语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孩子播放那些情节引人、活泼有趣、贴近儿童生活的英语DVD教学片,片中的人物最好是以英语为本民族语的小朋友,这样孩子就会不自觉地跟着自己的同龄人学说。看DVD时,不要急于问看懂了吗,这句话怎么说?而要多鼓励孩子张开嘴巴大胆地模仿.要有计划地给孩子重复播放,孩子喜欢温故知新。
如果没有“英语角”,怎样创造口语练习的小环境呢?很多学习英语的孩子到处打听哪里有英语角,不顾路途遥远到英语角练习口语。但是我们也常常听到孩子这样的抱怨“我们学校没有英语角”。学校是学习英语的孩子最集中的地方,因而如果孩子想学习英语,完全可以通过自发的约集一批想学英语的伙伴,只要愿意并能确定时间和地点,在任何学校、任何班级里都可以自发地组成英语角。两个人就可以交谈,三四个人就能说得很热闹.也许正是这样的小天地,在这样彼此熟识的环境里,可以让孩子克服最初对开口讲英语的恐惧。
同样在家庭中也能如此,如果家长英语不错的话,完全可以在小家庭中开展“英语角”,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相对不错的环境,比如英语电影里边的经典对白,播放英文歌曲,设计话题用英语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学习,互相指正,形成融洽的学习英语的家庭氛围。
正所谓“境由心造”,只要留心用心,处处都可以找到学英语的好处所,好环境;在客观环境不具备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与孩子一起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
C. 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理想的英语学习环境
为什么要学习英语:
全世界有45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每天有超过世界人口1/3的人在用英语交谈,75%的电视节目以英语播出,80%以上的科技信息用英文表达,几乎100%的软件源代码用英文写成。这些数字不得不让人们感叹,英语的应用实在太广泛了!
培训班的弊端简析:
国内培训机构一个班至少有二十多个学生,无法实现一对一的教育模式,而孩子大多只有寒暑假才有时间进行培训,英语学习则是需要长期坚持才会有成效。而且,长期参加培训班的高额费用也让很多家长望而却步。
在线英语学习网站可以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线英语学习网站的初级课程,只要在家打开电脑,连上网就可以在线学习英语了。经常陪着孩子一起看课程视频,顺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不仅课程内容生动有趣,还很实用,孩子通过不间断的联系,说英语会标记流利多,家长自己也能开口说些简单的英语,还能跟孩子一起看英文原声电影。
通过在线英语学习网站,家长也可以随时掌握孩子的学习状况。更为理想的是,对于英语较为陌生或不够自信的家长,可以融入到孩子的英语学习当中,跟孩子共同进步,在家里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注:完全没有问题!请提问者及时采纳!
D. 如何在家中给孩子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在家中,想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可以在家中放英文歌曲,还有英文电影。
E. 如何营造温馨的家庭英语学习环境
这是很多家长很关系的问题,下面我们为大家解答一下!
许多人认为,教孩子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双语环境,而创造这个环境的先决条件是父母必须都具有超强的英文能力。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全中国大概超过80%以上的家庭都处在“不及格”的边缘。
告诉你,这是种错误的观念,双语家庭要用兴趣来打造;让孩子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其实就是那么的简单!
一、让孩子学英语,首先要孩子不讨厌英语
有的父母从在求学阶段就非常排斥学英语,而送孩子去上双语课只是为了弥补自己的失落与缺憾,在家也不愿意多花点心思与孩子一起做最简单的口语互动。认为:只要交了学费,老师就会教孩子说英语。
另一方面,许多父母都怕自己的英语发音不准会影响到孩子,这在父母看来是很忌讳的一点,于是他们就不敢开口与孩子对话。
不知您有否看过“外国人唱中国歌”的节目,虽然很多参赛的外国人中文说得不一定很好,甚至一开口说中文就要让人猜个老半天,但经由歌曲的旋律配合,他们的歌词咬字听起来就没说话那么别扭。同样,学龄儿童的模仿力都很强,父母可以用简单的英语歌曲来慢慢引导不同发音咬字的语言。请不用太担心或过于强调发音的正确性,随着年纪的增长,小朋友的发音咬字会逐渐清晰正确。英文的发音结构属于“拼音系统”,也就是说如果知道字母和声音的对应关系,孩子就能看字念词,而这也是目前许多儿童美语课程将“自然拼音法”列为第一阶段教学重点的原因之一。通过自然发音法,孩子不用再背诵音标与发音,学习压力比以往减轻了一半。
请父母们试着每天用一句简单的问候语开启您与孩子间的双语亲子互动,比如:
“Come on here, Danny. Give me your little kiss.”
“Mommy and Daddy love you so much!”
“Do you love Mommy and Daddy?”
别小看这短短一句话的作用,它将会奠定孩子学习英语的意愿!
二、双语家庭省钱行动
学英语,并非象一些父母所想的那样需要投入一大笔开销。其实,有种既省钱,又能使孩子进步快的办法,就是利用好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
回到家,你可以先打开收音机或电视机(VCD/DVD)为孩子播放英语节目,哪怕孩子并不愿意看也没关系,请让家里充满英语氛围,让孩子习惯地在英语环境中游戏。在听到一些单词时,你可以告诉孩子:“Danny,look,那是Airplane(电视中出现的画面)。”让孩子也跟着你说:“Airplane”。父母还可以继续引导:“Airplaneisflyinginthesky.”小朋友可能只会说其中1-2个字,没关系,继续说并让他知道刚才那句话的意思。你甚至可以配合飞机飞翔的动作来带动你的示范,简单的几次重复后,孩子就会掌握单词: “Airplane”、“Flying”和“Sky”;再过几天,孩子就可以将整句话连在一起说出来了。配合生活上的实体会让小朋友不为学习而学习,而是因为有趣而学习,甚至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父母的英语能力也会有所长进。
三、愉快学习,事半功倍
学习中如果没有创造,就难免会让学习者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恶。因此,在创设双语环境时,父母一定要注重满足学龄儿童的好奇心,尽量用一种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共同语言来进行启发、引导,让学英语就像在读一本童话书或是看卡通片那么有趣。
创造趣味,变化多变的形式是一个要素,游戏、歌曲、儿歌、绕口令、情境对话等都是孩子喜欢的形式。父母不必急于将所有规则一次性地传授给孩子,因为在往后的学习路途上,由他们自己去发掘而来的知识会更有意义。对于孩子们来说,成人的工作只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这个殿堂,然而学习的主体仍在孩子身上,他们的探索兴趣最重要。
四、英语学习的好选择
目前,有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英语老师指出,学习“自然拼读法”可以先让孩子有充足的听说练习机会,过1-2年后再教音标,这样的学习过程较合理。同时,教育专家们也认为,拼音是小学生最熟悉的工具,用来辅助发音并无不可,最好等学英语1-2年后,有了一定基础,再学音标,学习成效较好。
孩子对环境空间的概念相当强,对于周遭的变化会有某种程度的适应融合。在双语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父母需要注意孩子在上小学后的教学语言环境能否顺利衔接及周围的孩子在语言程度上相互匹配的问题,这样才不枉费父母的苦心栽培。
最后,请牢记一点,不论双语是一种趋势也好,流行也罢,重要的是不要让孩子在成人竞争的世界里强迫接受我们为他们设定的成长课表,而使孩子痛苦地学习着。
F. 怎样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开学季,很多家长就开始头疼,家里疯玩了一个寒假的小孩,开学恐惧症又开始冒出来了,会以各种理由拒绝上学。
孩子收心难,在学校很难进入学习状态,很大原因是家长忽略了家庭学习的氛围,孩子长时间脱离校园,开学后游玩少了,学习压力大了,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如何在家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爱上学习?那就从儿童房开始!
学习区
0元搞定全屋设计,全国仅限3000个名额,点击下方“了解更多”查看详情。
G. 中国家庭怎样给孩子创造英语学习环境
曾经一度,大家总结中国人英语不好,或者说中国人讲中式英语的原因,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中国人讲英语没有语言环境。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把孩子送到国外。但是观察在国外的孩子,情况也是大不相同。
比如有些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原来英语水平不高,出去以后好几年,再看英语提高不大。而小孩子出国,则比较普遍的很快就能达到母语水平。而且,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最近我看到一篇资料,说有研究证明,儿童的语言形成是左右脑互相配合的结果。当儿童接触一种语言的时候,首先听到的是它的语音信号,然后就要寻找对应的图形信号。回想一下孩子学习母语的过程,我觉得这一观点是可信的。最初,我们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基本都是用实物和名称来对应的。婴儿最初接触的图书,也都是一个名称一个图,或者叫看图识字。
为什么中国的小孩子出国以后在没有母语帮助的情况下可以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听懂老师的讲课并且开始输出?原因在于国外的方法符合孩子的生理特点。而国外的方法现在看,也正是这一研究的具体应用。
一个孩子,到了国外,不管是上幼儿园还是小学,老师为了让不懂英语的孩子能听明白,往往都会使用夸张的肢体语言。而且国外的教学特点本身都是把图片里用到极致。记得教室里有很多挂图,比如说表情,就是孩子们各种表情的脸,然后下面是对应的单词。而老师在讲这些的时候,往往是强化声音,然后动作对应的都非常到位。
国外老师讲故事也是一样。比如国外有大量的绘本,很多绘本图都做的非常好,和单词的对应关系非常清楚。而老师,则会在讲解的过程中把这些对应关系处理的非常到位。记得小宝上亲子班的时候,老师自制了非常多的教具,在带领大家唱儿歌的时候,手上的对应动作都很明显。
当时,我以为这样做仅仅是为了增添乐趣,现在才明白,原来这是基于孩子语言学习特点的科学方式。
而在老师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也一样体现了这个特点。比如小宝上幼儿园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他能整句表达的意思,基本上都是一个在幼儿园和家里同样发生的场景。比如吃饭的时候推凳子、咳嗽了用袖子把嘴捂上、在外面滑梯玩的时候提醒注意别摔倒之类的、在过马路之前提醒先停下观察。后者走在外面,看天下雨了;或者看到了一个车,说这个车真大之类的。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个有趣的场景:一次小宝和爸爸坐地铁---小宝一直对地铁情有独钟,有机会就要求坐。上了车,小宝异常兴奋,高兴地和爸爸说:This skytrain is so big(温哥华的地铁叫 skytrain )。这个时候,旁边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大男孩很是惊讶,说这么小的孩子英语怎么这么好啊。然后就很谦卑地蹲下身来和他说话。接下来的对话是什么大家应该都能想得到: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小宝一听,立刻不说话了。
这也让我想起一位博友在评论中说的话。他说他想给三岁的儿子找英语环境,于是带孩子去英语角,到了以后,看到一小老外,上去就和人家说话: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人家吓的直躲,首战以失败告终!是啊,能不失败吗?孩子们要有实际内容的交流,我们学到的那些句型,国外的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谁说这些啊?!
其实,我们国人一直把英语环境等同于和外国人交流或者在生活中讲英语。所以,当我们讨论儿童学英语的问题时,有博友也有些疑问,那就是你的孩子都是在国外长大的,她们有英语环境,国内的孩子没有英语环境,能一样吗?
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国外孩子的英语环境哪些可以在国内获得。在国外的中国家庭,非常多的孩子在家是不讲英文的。所以有些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一点英语都不会说。后来我发现,不仅仅是中国人这样,东欧人也是一样。比如小宝幼儿园的创办人是俄罗斯人,她的外孙上幼儿园之前也是一句英语不能讲。
虽然同样是不能讲,但是这些孩子每天还是有很多英文的东西能够进到耳朵里面去,比如大人看电视,比如自己看动画片以及绘本等等都是英文的。应该说,国外孩子即使家里面英语不是母语,但是对英语的接触量还是不小的。尤其是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和老师、同学的互动,成了英语学习的一个主要途径。到了学前班,开始系统地学习 phonics,学校对于英文的阅读量也有要求,一般来讲,从5岁学前班 k 开始(当然也有些地方是从4岁开始上 pre-k),孩子们的英文水平会得到非常大的一个飞跃。
再回头看看我们国内的孩子,英语环境主要缺什么呢?
第一,大量接触英语语音信号。其实这个问题主要说的是听。这部分过去我们没有条件,但是目前英文原版的视听资料越来越多,很多孩子从小也是在原版动画片的熏陶下长大的。从这种意义上讲,只要家长有心,三岁以前孩子听上几百个小时的英文儿歌之类的东西是没什么困难的。
当然也有人质疑孩子在根本不理解意思的情况下听英语有没有用,尤其是有人以大人自己的感受来理解孩子,觉得自己都听不明白的英语素材,孩子听着不是一片混沌?关于这一点,科学研究还真有显示,证明婴儿期的听力辨音能力强,有人说9个月以后呈现逐步退化的趋势。对于任何一项研究成果,我都无意于去追究其科学性到底几何。相比于研究成果,我更看中的是自己对于孩子的观察和体验。当安妮在四岁刚到加拿大就可以完整复述一段非常快的歌词之后,我相信,所有前期对于语音方面的积累都是有回报的。孩子的语音识别能力,不依赖于她对语言含义的理解。
第二,语言的互动交流。这个方式应该说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也因为缺少这个,所以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如果不出国就没法学好英语。很多妈妈基于这样的认识,想弥补,于是在家里千方百计和孩子来用英语对话。也有的妈妈觉得自己的发音不够好,所以不敢和孩子对话。但是总还是有很多的纠结。因此这个问题也是群里论坛讨论比较多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能交流自然好,但是对于孩子来讲,成人是他们语言的样板,对的错的都来自于成人。这里的对错,口音问题还算可以弥补,因为大量的原版听力资料的介入可以弥补这一点。就好比家长讲的普通话不标准,但是孩子听收音机电视都用普通话,可以自行矫正过来。
这里面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中式英语对孩子的误导。我们这一代人,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真正的英语环境中生活过--注意,这里是说生活过,知道英语母语的人常用的生活词汇,和我们工作中的词汇是有区别的。如果没有,那么我们的英语都来自于书面。而这些表达方式中地道英语的比例非常小。记得前几天论坛讨论大家刚刚拿到的 k 级 phonics 教材配套的绘本,有人就说了,这么简单的一本书,那么几个词,可是我有非常多的不知道,有些查字典还是理解不了。问题在哪里?我感觉就是我们从来没听过没看过原汁原味的表达方式,没有接触人家大量使用的很生活化的词汇。我们中国人学的都是课本上被语言学家设定好的句型,而这些句型,恰恰远离人们的生活,或者说远离国外的真正日常生活,最后造成我们的哑巴英语。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感觉,在你不能确定和孩子对话说的是正确的英语之前,还是让孩子大量地吸收、输入吧。互动的问题,可以在孩子有了足够输入之后,为孩子创造一个英语的互动环境来解决。或者是和英语母语的孩子一起交流,或者是和英语母语的老师交流。总之,我还是那个观点,当孩子能够有比较强的辨音能力,对应一定的情景模式之后,输出会是很快的一个过程。就好比安妮讲中文,2 岁半了才开始,但是一开始就是整句话。想想说英语的问题,是早开始一两年的中式英语重要,还是晚一些讲了就讲正确的好呢?
第三,语言的情境对应。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我前面提到的中国孩子到国外学英语的成果也正说明了它的作用。实际上,这个过程和语言互动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在目前我们互动交流难以实现的情况下,我感觉更应该重视其他方面的情景对应。比如说动画片,很多人说孩子看动画片,不知道看明白了没有。我觉得,明白没明白,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对整个故事、情节是否明白,一个是对句子、词是否明白。很多家长看到每个句子中都有孩子不认识的词,甚至不只一个,就认为孩子一定是没看明白,读书就是读天书。我觉得,是否明白取决于表达与语境的对应,看懂了语境,并且能够在这个语境下联想起来这个表达,那就是理解得非常好!对于段落、句子,故事情节和场景就是语境;对于单词,那整个句子就是语境。这种对应关系积累下来了,孩子就开始输出,开口就是地道的表达方式和用词。看动画片是这样,读绘本也是这样。
目前论坛讨论比较多的问题也是怎样带孩子读绘本的问题。很多人纠结于自己的英语不好、发音不好,其实我觉得这都不是主要的。就好比说妈妈不会弹钢琴,但是一样能辅导孩子,能听出来哪里有问题。读绘本也是一样的道理。引导孩子读绘本,最有价值的方法应该是让孩子能够通过画面和单词、句子来对应。这样的情景对应,会让孩子摆脱对单词中文含义的依赖,当阅读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出现一个表达方式,孩子想到的是某些场景,而脑子中的这个场景,就是这种表达方式被正确运用的场合。出现一个单词,孩子想到的是在哪些表达中、什么场景下用到了这个单词,这个过程的积累,也就是英文思维的训练过程。按照这样的过程,孩子一定不会是看到一个单词,先想中文,然后用中文去想和它搭配的英文单词,再把孤立的单词组合在一起的过程。而且,孩子对单词的理解,一定超过我们这些家长们。其实,地道老外,如果没有读过多少书,单词量并不比中国人苦学十多年的单词量大,但是我们的词汇量,是用中文翻译的词汇量,只知道对应的中文意思,结果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三,我们自己的实际词汇量远远比我们自己认为的要小很多很多了。这也从安妮身上得到验证:她的词汇量并非天大,甚至不如宝爸,但她运用英语的自如比宝爸强太多了!
曾经有妈妈问,说孩子学校学英语,就是中英互译的过程。说实话,对于这种教学方式,咱们作为草民能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呢?但是,我相信,就像听力你听正确的东西多了,会有自我矫正的能力一样。很多孩子从小听原版的东西,妈妈或者中国老师读英语的时候,孩子会很快反应出对方的错误,并且不会跟着大人的错误跑。
读也是一样。当你读了千八百本原版读物之后,你说什么的时候,脑子里一定能找到她的英语语境。这个时候,因为英语语境的存在,你对一个词的用法几乎可以脱口而出了,那还要回头找中文意思来帮忙吗?
语境语境,说到底,就是大量接触原汁原味的东西。听是这样,读也是这样。输入到了一定程度,再学习输出,相信也会是事半功倍。说出来、写出来的语音语调以及表达方式也会是最接近人家的东西,即使看起来词汇量不太大但是运用自如。
H. 家长如何给孩子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父母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
英文绘本、挂图、动画片、新闻节目
方法/步骤
1
要营造一个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首先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接触开始,因为学习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在认识世界。所以,父母可以从这些日常很正常物品开始,如电视、碗、阳台、植物、杯子、菜名等。这些东西天天看,天天见,孩子容易记住。而且,一般在学校学的都是非常正式的语言,很多日常我们接触的东西,学校里是不会教的。比如中国的包子(stuffed bun、豆奶soya milk、粥congee怎么用英语说。其次,还可以在家里写一些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标语或警示语如knock after enter(进门先敲门)等。
2
家里的环境具备了,还需要材料。尽可能选择一些西方国家给孩子看的书,幼儿园、小学生,可以看一些绘本,比如peek-a-poo penguin,里面的内容比较有趣,而且可以学到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这一系列的绘本里都会有,如加减乘除用英语怎么说呢(这个估计很多大学生都不知道,但这其实是小学生就应该会表达的)。学过会正在上小学的孩子,父母可以选择一些难度大一点的绘本(这这里本人推荐华人作者王若文的绘本)。不要求孩子每天必须要读多少页,关键是先让孩子对这些绘本感兴趣,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都不要强迫。
3
和孩子一起看动画片,比如,snow white,bambi,peter pan,Dumbo,等,这些都是迪斯尼系列的,这些电脑不像现在的好莱坞动画片那么成人化,而且这些动画片都能找到他们的英文原版改编的给小学生阅读的童话书。建议家长可以让孩子先看电影,再去阅读书籍,这样他们一定会很开心,既能上看书,又能看电影。但其实我们的目的只是让他感兴趣。
4
经过这一系列的步骤之后,孩子在学校里或幼儿园学英语,回来家里也可以学英语,有环境学英语非常快,这需要父母较多的投入。
I. 孩子要学习双语,家长应该如何在家为孩子创造学习环境
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英语能力的培养。孩子3岁开始上双语幼儿园。请以高价向孩子们报告英语兴趣课。请孩子当个人外教。
创造双语环境的首要条件是父母都要有出色的英语能力。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通过以下四种方法,家长可以轻松地为孩子创造双语环境。
创造双语环境的首要条件是父母都要有出色的英语能力。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通过以下四种方法,家长可以轻松地为孩子创造双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