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一笔书创造者

一笔书创造者

发布时间:2021-07-31 16:02:32

1. 关于一笔画书上的一些描述问题。

孙一笔的书法《家和万事兴》的价格多少,只要见到作品才能给出估价。但是目前字画最贵最值钱的是黄泽金、黄永玉、范曾、沈鹏、张海等的字画。

2. “五笔字型”的创造者是谁

王永民 电脑汉字成熟输入缔造者

王永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43年12月15日生于河南省南阳南召县一个农民家庭。
1962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78~1983年,以五年之功研究并发明“五笔字型”,以多学科之集成和创造,提出“形码设计三原理”,首创“汉字字根周期表”,发明25键4码高效汉字输入法和字词兼容技术。在世界上,首破电脑汉字输入每分钟100字大关,获中、美、英三国专利。
1983年后,又以十年之力推广普及五笔字型,使之转化为生产力。曾五次应邀赴联合国讲学。
1994年获“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级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实业家”等称号。1988年4月成为国务院命名的十名全国劳动模范之一,1993年当选为北京市十位杰出共产党员之一。
1994年后陆续发明“95王码”、“阅读声译器”等五项开创性专利技术。1995年8月赴美学习,1997年5月回国。于1998年2月“十年磨一键”,发明了我国第一个符合语言文字规范,能同时处理中、日、韩三国文字,被专家评价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98规范王码”,并通过鉴定。
王永民现任中国科协委员、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理事长、北京王码电脑总公司总裁。
王永民出国,海关检查。王永民递上签证,海关工作人员看了王永民的签证后,从座位上弹跳起来,立正给王永民敬了个礼,王永民吓了一跳,以为自己的签证出了什么问题,海关人员毕恭毕敬地说:“王老师,我们正在学习您的五笔字型。”
54岁的王永民回国不到一年自己开车被警察抓住过九次,其中有七次,当交警得知他就是王码的发明人王永民时,大手一挥,说句“王老师,你下次可得小心点。”就放行了。

王永民打出租车。司机问去哪儿?“到王码公司。”出租车司机说王码公司老板可有钱了,王永民:“你怎么知道他有钱。”司机:“王码公司老板坐卡迪拉克”王永民:“你见他坐过吗?”司机:“想都想得到。”王永民:“你认识王永民吗?”司机:“我一个司机怎么会认识他那样的大老板。”王永民:“小伙子,你可别这样说,你是干活的,王永民也是干活的。我就是王永民。”司机急刹车,从车上跳了下来,两手握住王永民的手,泪都出来了:“我没想到像你这样的大人物还坐“面的”,我的“面的”让你坐一次真是太荣幸了。”

90年代初期,许多人概念中,学计算机就是学五笔字型,会不会电脑,就是会不会五笔字型的事。如今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深入,输入法在计算机领域的耀眼光辉逐渐暗淡了下来,这是无法
改变的现实,但因此就把王永民说成为“不就是先入为主地发明了一个输入法吗?而且五笔字型也不见得是最好的输入法”的结论却有失公允。

王永民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发明了一种叫做五笔字型的输入法,他的历史意义在于,冲破了国内汉字形码快速输入须借助大键盘的思想束缚,首创26键标准键盘形码输入方案,这个意义比五笔字型本身的意义要深远得多,它开创了汉字输入能像西文一样方便输入的新纪元。很难想象今天我们使用的PC都配上一个汉字大键盘是个什么怪样子,但是在王永民之前,主流的汉字编码思想就是要专为汉字输入设计大键盘。甚至到了1983年3月5日,王永民的26键五笔字型方案已经做出来了,国内还有专家坚持一定要为汉字专门做键盘,而王永民的26键方案却被讥讽为削足适履,画地为牢---汉字这么多,为什么要用、怎么能用26键来处理?

王永民是先知先觉者,他在中国生产出第一台PC之前,就在汉字终端上实现了汉字26键输入,宣判了PC汉字大键盘输入的死刑,避免了中国PC的畸形。

只有了解王永民怎样从188键一步一步走到26键的艰难历程,才能理解王永民的意义。我被发动起来了

王永民发明五笔字型输入法是无心栽花。他一开始只是想找一个现成的输入方案,用这个输入方案做一个键盘来解决汉字照相排版的校对问题。

1977年10月,王永民离开呆了八年、病了六年的四川永川国防科委某军事部门,回到家乡河南南阳。离开时,这位中国科技大学的高才生伤感地填了一首词,“无才西蜀图相仕,有志南阳
学躬耕。”学不了诸葛亮在西蜀成就一番大业,就学诸葛亮在南阳做点实事吧。

回到南阳,王永民被分到地区科委工作。当时,日本人发明的汉字照相排版植字机很流行,南阳引进一台,但这台机器的汉字输入时不能校对,出错就要重新照相制版,很麻烦。川光仪器厂花9万元做出了“幻灯式”键盘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地区科委负责这个项目的王永民对这个“幻灯式”键盘越看越不顺眼,他请问川光仪器厂的总工:“谁能记住24个幻灯片每个胶片上究竟放的是哪273个字,你的姓又在24个幻灯片中的哪个胶片上?”

总工被激怒了:“王永民给我当徒弟,还得再学三年!”“王永民是川光厂不受欢迎的人”

“与其说这是一次羞辱,还不如说这是一次发动。人遇到一种羞辱,遇到一种打击,就会产生一种反作用力。我就要比一比,到底是你,还是我王永民讲科学,我一定要发明一个键盘取代你的东西。”

南阳科委给王永民拨了3000元,让他搞试验。王永民要做键盘,首先要找到一种好的输入方案才行。于是,他跑到上海、苏州、杭州的科委情报所翻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当时,王永民能够看到的输入法有王安99键的三角编码法以及国外各种各样的大键盘。“有单字的大键盘,也有主辅键的大键盘--一个键上有9个字,然后,这边有9个辅键用来选字,此方案比较流行,中国科技情报所用的就是这种主辅键方案。王安的方案我不赞成,拼音的方法,音读不准以及不认识的汉字怎么办?”

王永民得知郑州有人在研究拆分汉字的输入方案,就跑去对发明人说:“我用你的方案做键盘,你把资料给我,我来把你的方案实现。”发明人说:“我要把资料都给了你,我还有什么”碰了一鼻子灰的王永民在1980年找到了《英华大辞典》的主编郑易里先生,俩人一谈,谈得很投机,郑教授说:“我算是搞对象找对人了。”王永民把郑易里请到南阳住进南阳最好的宾馆,郑易里汉字编码是94个键方案,当时郑易里只有一张字根图,王永民雇了十几个小姑娘,把《现代汉语词典》中的11000个汉字全部抄到11000张卡片上,然后根据字根图编码。编完卡片一检查,有800对重码,而且,该方案还要分上下档键,等于188键。

找了半天,没有找到好的汉字输入方案,王永民决定自己来做。从此,王永民踏上了压缩键位的艰难里程。138键、90健、75键、62键。1980年7月15日,王永民把键位压缩到了62个,重码只有26对。“到这,我不再搞编码了,我认为我已经成功了。”此时,武汉开了一个汉字编码会议,王永民在会上公布了62键方案,立即引起轰动,被评为国内最好的四个方案之一。王永民大受鼓舞。

编码做好了,王永民开始着手采购集成电路,画电路图。电路机壳设计是王永民的长项“我进入了一个自由王国,很快把键盘做出来了。”

1981年,键盘通过鉴定,将要投入使用时,发现这个键盘缺少编辑功能键,王永民被迫拓展键盘。“设计功能键,把我累着了。要测试功能键的代码,还要研究它的电路,要弄清楚它出来
的是什么信号,我的编码信号还要和它匹配,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焦头烂额的王永民突然想到:“为什么要自己做功能键,如果能用原装键盘上的功能键该有多好。以前,只想着怎样把标
准键盘上的功能键搬到汉字键盘上来,为什么不能把汉字搬到标准键盘上去呢?我数了数标准键盘中间有48个键可用。62键和48键也就是一步之遥,如果我能把62键变成48键,那么,我就可以
用标准键盘了,就用不着费尽心力设计什么键盘了。”王永民在总结怎样跨出这关键一步时说,“没有走投无路寝食不安的焦心烦恼,就不可能产生突破。”从此做键盘的王永民,不再想着怎
么做键盘了,尽管画电路图设计键盘是王永民的强项,尽管王永民的键盘已经花了一两万元做了出来,尽管为着这个62键方案,王永民已经编了几万张卡片,但王永民此时决定放弃。

62键方案变48键方案首先要解决重码问题。王永民找来0号描图纸,横向排150个字根,纵向排150个字根,第一位的编码字全都填在第一张纸上,第二位的编码字填到第二张纸上,第三位的编码字填到第三张纸上,然后把三张纸摞在一起,放在玻璃板上,下面用六个日光灯照射,这样所有的GB字谁和谁重码,谁和谁不重码,谁和谁相容,谁和谁不相容,谁和谁相关,谁和谁离散,全都看得一清二楚。原来改动一个字根,要把一万来张卡片全翻一遍,使用这种方法,很快就能知道:哪些字根能放在一个键上,哪些字根不能放在一个键上。比如说,“木”和“三点水”,就不能放在一个键上,因为这个键后加个“工”,是江也是杠。这种用来检查重码的方法,现在看来比较土,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没有计算机的王永民来说着实帮了大忙,“我现在愿意花十万块钱买回我这三张纸。”

实现了48键,A型血追求完美的王永民又做成了40键,这时他又想向26键冲刺,“但怎么做都做不成。”

1982年的6月2日,当时任河南省副省长兼科委主任的罗干把王永民从南阳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王永民给他介绍了半个小时,“他一听就明白。他问我需要多少钱,我想了半天,告诉他
我需要16万5千元。”王永民笑着对我们说:“没零不成账。”罗干就问管科委经费的田处长还有多少机动经费,回答还有10万元,罗干当时拍板:“全给永民了。”“在此之前,南阳科委第
一次给了我3000元,第二次给了6000元,我穷得整天吃烧饼。”赶巧,这时日本在郑州展示计算机,送给了河南省科委三台计算机,其中最好的一台PC8801,罗干当即批给了王永民。

搞了四年计算机汉字编码的王永民没有计算机。“一种方案的设计未必需要计算机,这就好像画一个楼房的图纸不要砖头一样的道理。我很清楚,我给出代码,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比如
625335,代码就能抓到字,只要这个码唯一就行。”但有了计算机的王永民也把计算机当作宝贝,整天摸,今天算个这,明天算个那,然而这台PC并不能帮助王永民把汉字输入计算机,当时PC上还没有汉字系统。

在保定

1982年隆冬,王永民带着优化了的36键方案来到保定,准备在保定华北终端厂上机试验。王永民他们花了7万元定购了一台ZD2000汉字终端,他们的附带要求是在这个终端上实现自己的编
码方案。华北终端厂年青的工程师王金梁用Z80编程,花了两个星期时间把36键方案在ZD2000汉字终端上实现了。当王永民用键盘通过自己的编码把汉字敲进计算机的时候,眼泪都出来了。但
36键方案因为字根占用了数字键,输入数字时,需要换档,很麻烦。“我是A型血追求完美,上机成功那天,我就决定否定它!但否定36键方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已经做了那么多工作,而且已经上机成功,一切又要从头做起,有没有这种能力?我给罗干立过军令状,一年为期,拿出成果,后面,还要编写科委的成果管理软件,还有很多事要做;再则,即使用36键方案,也可以敲
锣打鼓到河南省科委报喜,肯定没有问题,36键方案已经是国内第一了。”

王永民披着大衣,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手下人不知我发什么神经。我说你们先休息,整理材料,我在想一件事情。”王?烂裣肓肆教炝揭梗�詈笠闳痪龆ǚ牌?6键,搞26键!“和我同来的人都愣了,说王老师,你疯了。”王永民不但要做26键方案,而且还要在保定的旅馆里现做!

王永民他们冒着风雪跑到保定印刷厂切卡片。在旅社的地板上,重新抄,重新编,先编一级字3755个,做了一个礼拜,重码90多对。“重码没有超过100对,对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又用
了一个礼拜做二级字,整个重码240多对。原来36键六笔字型方案重码很少,只有40多对,但减少10个键,把数字键解放了出来,多一些重码值得。”

1983年元月,农历腊月二十四,五笔字型第一次在ZD2000上实现了。临行前三天,王永民又说要加上500条词组。“我研究编码空间,哪个空间里字有多少,我特别清楚,比如,河流两个
字都有‘三点水’,这个词组的编码里包含两个三点水,可没有一个字有两个‘三点水’的,所以,河流这个词组的编码在原来字的编码里肯定是空的,既然是空着,为什么不可以用呢?”

1983年8月29号,河南省科委组织鉴定会,来自这个行业的国内第一流的专家几乎都来了,评价非常高。郑易里激动地讲了一句话:“从今天开始,汉字输入不能与西文相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个发明的巨大意义,一时还难以估计。”

1983年12月5日,首期五笔字型学习班在南阳举办,包括各大部委在内的60多个大单位参加,王永民将码本、资料和检索程序全给了这些单位,让他们将五笔字型移植到他们自己的系统上,每个单位收1200元。这是五笔字型的第一笔收入,一分不少,王永民把这笔钱全数交给了南阳科委。

在地下室住了两年

五笔字型轰动一时,被新华社4本“内参”评价为“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伟大发明。王永民被邀请到联合国讲学。从河南的观点看,希望“金娃娃不要跑出河南”。但王永民认为,河南
出小麦,出玉米,在河南连个电脑都找不着,怎么推广?“我是个实干家,我做的东西一定要有用,通过调研,我知道国内亟需输入法,我们买了日本人很多大键盘,简直是遭罪,而且,钱都
让日本人给赚了去。”

1984年,王永民带着一台PC来到了北京,在CC�DOS作者严援朝的帮助下,将五笔字型移植到了PC上。王永民在府佑街135号中央统战部的地下室7号房间,一住就是两年。“非常苦,一天七元房钱,我都出不起。”

王永民推广五笔字型的方法是一个部委接一个部委讲五笔字型,虽然不少部委在自己的机器上移植了五笔字型,但大批人员需要培训。“谁请,我都去讲;中午有饭去,中午没饭也去;讲
三天,讲五天都行。我全部费用自理,一分钱不要。”每到一个单位,都会遇到人说这个输入方法好,说那个输入方法好,“他们要我评价一下别的输入法,我不去说别人的,我说我都研究过,我只说我自己,我没有工夫说别人,也没有兴趣说别人。”

其实,王永民的推广工作,直到现在仍然在做。他请长征组歌的曲作者生茂先生把他的98王码助记词谱成了《还是王码好》歌曲,请黑鸭子合音组用流行歌曲的方式演唱。

正当王永民在地下室受穷的时候,DEC掏出20万美元购买了五笔字型专利使用权。1987年3月6日,王永民从地下室搬到远望楼宾馆。

1989年7月25日,王码电脑工程开发部成立,当时不让注册公司。在这之前,王永民就成立了一个王永民中文电脑研究所,经营他请香港人开发的汉卡,一块汉卡卖1700多元。“我从小就
做过一些生意,摆摊刻图章,一个图章五分钱,上初中给人理发,理一个头五分钱。我当时有一个想法,与其让人去移植五笔字型,还不如我移植好了卖给他们。”

刚开公司的时候,王永民兜里整天揣着两本支票。公司一共有100多万元。1992年,王码公司净利润达到1000万元,可从那以后,王永民的公司开始走下坡路,“这两年一直在赔本。我没
有那种很寒心的滋味,我觉得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王永民认为致使公司走下坡路的最主要原因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一审我们胜了,我去趟美国,这个案子又被翻了过来。今天下午,我的律师还要来,我们一定要再把这个案子翻过
来。打官司费了我很多精力,我很烦恼这件事。五笔字型在国内转让费收了一二百万元,国外收的比这个多。我和王选是好朋友,我的五笔字型授权给方正用,没收钱。全国现有500万台电脑,我敢说只有50万台电脑没装五笔字型。有多少付过钱?说五笔字型是共有财富,难道它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1998年,54岁的王永民感到经营公司有些力不从心,尽管王码公司很早就生产出了自己品牌的计算机,但王永民认为王码公司今后不会再做PC了。“我想请一个合作伙伴,我首先不管钱,
我不会管钱,外面欠我600万元,我都要不回来。我要让我请的人来管公司,我全让他管。我非常羡慕王选能有时间专心致志搞研究,我还有很多新发明,从美国回来,我申请了十二项专利。
比如,翻译荧光笔,看英文书的时候,不认识的单词,用这个笔一划,就能读出汉语的声音。搞发明才是我的长项,我在医院输液,看到输液瓶子有许多改进的地方,我总是在琢磨发明个什么
东西,可不愿整天琢磨着怎样管理公司。”

54岁的王永民拿着他昨天晚上做的研究日记对我们说:“我每天都在做研究,现在做大字符集2万多个汉字的编码设计。我最近三年半一直在开发软件,输入法还有很多理论问题有待突破,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家。我更喜欢做学问。做公司,涉及到许多人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的界面。这个社会的界面问题太多,有待于改善。”

回答

王永民必须为五笔字型是第一输入法回答很多问题。谁让他最有名?

王码没有拼音好学。“大家不是在一个基准上比高低。别忘了,你小的时候,学了多久拼音!你小时候,只要拿出一个月时间学五笔字型,就绝对不会认为王码比拼音难学。”

王码要记字根,太麻烦。“现在大家都很忙,跳舞、打牌、喝茶、下棋、修长城都有时间,就是没两天时间学五笔字型,那怎么办?”

王码不符合新规范。“还是听听老百姓的意见比较好,汉字编码不是书法艺术,更不是造字法。更何况五笔字型老用户改用98版符合新规范的五笔字型简直就是举手之劳。”

王码占了先入为主的便宜。“王永民50多岁了,我不能变成30岁。我就是早生了20年该怎么
办?难题永远都会有,没有成绩,不能怪这个时代,好像是别人已经做了,妨碍你的成功,不是这样,只要你的输入法好,用户还会接受,人们追求进步,追求完美是没有止境的。拿破仑说,没有机会!这真是弱者的最好供词。关键在于你的东西到底做得好不好,好不好绝对不是你自己说了算。”

王码的今天是王永民社会活动能力强的结果。“活动能力也是本事。我的社会活动能力在我的事业里绝对是第二位的,第一位是科学的本质,是科学的实体。”

………

面对各种各样的非议,王永民总是不加理睬。“我清楚地知道,非议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一事无成,这个账我算得很透。如果我真的分出精力,拿出时间来对付、批驳这些非议,那么,我刚
好耽误了时间,乱了自己的阵脚。所以,我不理睬,只要我的成果比他忌恨的还要好,他自己就蔫了。”

相关链接

当代毕升

新华社记者 李杨

在北京中关村的一幢简易写字楼里,有一处400平方米的开放式工作区。里面凌乱地堆满了软件、电脑、书籍,大约40名员工或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或穿梭于各座位之间递送文件。无论是敲击键盘的速度还是穿行的速度,都像是电影中的快动作。

由于没有人注意到一个陌生人的“闯入”,记者径直走向里间的总裁办公室。门开着,一个个子不高,领带松弛的中年男子正站在书架前沉思。他,就是五笔字型(又称王码)的发明人王永民。

在五笔字型发明20周年之际,王永民面对记者感慨万千,“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能为民族做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我感到非常欣慰”。

王永民是有资格为他的发明而感到自豪的。

1983年,王永民经过五年的潜心钻研发明了“王码五笔字型”输入法,破解了电脑汉字输入这一难题,为中国跨过信息技术这道鸿沟作出了贡献。

五笔字型获中、美、英三国专利,王永民被国内外媒体誉为“当代毕升”和“将中国带入信息时代的人”。今年元月,“当代毕升王永民”上了个性化邮票。五笔字型还被中国科学院列入20世纪全世界100项最伟大的发明,与开创人类科技新世纪的爱因斯坦相对论和引发生物科技大震动的克隆技术相提并论。

王永民激动地向记者回忆了1984年五笔字型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演示的情景:当汉字在电脑屏幕上以每分钟120个字的速度跳出的时候,在场官员目瞪口呆。一位联合国官员下意识地把键盘翻过来看看,检查一下其中有没有“猫腻”。

他还给记者讲了几个有趣的故事。1993年王永民在新加坡海关接受安全检查,工作人员看了他的签证后,立刻从座位上弹跳起来,立正敬了个礼说:“王老师,我们正在学习您的五笔字型。” 指指窗外的中关村大街,王永民接着说,每次违章,当交警得知他就是王码的发明人王永民时,总是大手一挥,说句“王老师,你下次可得小心点”就放行了。

五笔字型在国内拥有2000多万用户,海外拥有50多万用户。在信息时代,拥有众多用户的这个知名的大发明家,怎么会在如此拥挤简陋的地方办公?

“有人说比尔·盖茨把世界带入了信息时代,而我把中国带入了信息时代,因此称我是中国的比尔·盖茨。这可是个天大的笑话。”王永民说,“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尴尬的发明家。”

谈起历经8年、一败涂地的知识产权案,王永民唏嘘不已,“估算起来,因为盗版我损失了20个亿。我是挣到了一些钱,但几乎都是洋钱。20年来,微软、IBM、苹果、日立、卡西欧等18家国际公司先后购买了王码的专利使用权,可在我国,几乎每台电脑都装有五笔,但前来签约的却没有几家。有人说,在中国‘阳光、空气、王码,三大免费’,此言非虚。”

据记者调查,每天从中关村海龙大厦、硅谷电脑城里售出的电脑大都装有五笔字型,改头换面称作什么智能五笔、幸福五笔……其实就是王码五笔,只是没有人向王码公司交钱。我国电脑业界第一个进入国际的原创性发明,竟在自己的祖国遭遇知识产权的巨大尴尬,不禁令人深思。

在纪念五笔字型发明20周年之际,面对这个尴尬的“将中国带入信息时代”的发明家,面对拥挤简陋的研发中心,记者不知这是王永民个人的悲哀,还是中国软件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悲哀?(完)

王永民转战手机汉字输入技术市场

五笔字型发明人注册我国第一套数字系列汉字输入技术

本报记者 苏敏

中国发明协会和中国王码集团6月26日联合召开“王码数字系列专利技术研讨会”,宣布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经5年研究,已完成包含5项专利在内的“数字系列汉字输入法”。专家认为

,这项科研成果将引发我国汉字输入技术的数字化革命,使当前普遍存在的手机、电话机、税控机“汉字输入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结束我国手机依靠“进口”输入法的历史。

在5台电脑的演示现场,“数字五笔”输入法只用数字键,照打五笔字型。掌握五笔字型者,均可不选字母就能“模糊输入”汉字的字和词,实现简易输入和高效输入的巧妙链接。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说:“非常庆幸,王永民先生进一步推出‘单手’输入的和在数字键盘上照打‘五笔字型’的‘王码数字系列’。这对汉字输入技术的全面规范化、数字化、国产化,是一个很重要的推动。”

国家信息产业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王立建说,20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产业从小到大,已发展成为我国的第一支柱产业。目前,我国手机拥有量高达2.5亿部,每年的短消息发送量高达上千亿条。“然而,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我国曾经具有绝对优势的中文处理输入技术,正在受到巨大的威胁和冲击!”他说,我国计算机输入法的混乱曾被形容为“万码奔腾”,可“万码奔腾”毕竟都是“中国码”。而在信息技术高度普及的今天,我们的手机输入、掌上电脑输入、今后的信息家电的中文输入,都有可能被国外的输入技术所统治!我们正面临着“洋码奔腾”的局面,“外国码”攻城略地势头很猛。

据悉,尽管早在3年前,我国有关部门对此就有所预料,但那时,我国手机产业刚刚起步,缺乏核心技术,相关的软件、硬件,完全依赖进口。目前在手机上普遍使用的T9中文输入法,其专利实际上在外国人手里。

王立建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应用大国,我们怎么能将手机输入技术蕴藏的巨大市场空间,拱手让于外国呢?”他指出,“面对国外公司在数字输入领域的咄咄逼人之势,王永民先生及时地推出了原创性发明成果‘王码数字系列专利技术’。这是世界上第一套适合于所有华人的系列化、数字化汉字编码输入技术。我认为,其中的‘王码笔顺’和‘数字五笔’是战胜‘洋码’的法宝。‘数字五笔’可在数字键上按五笔字型输入汉字,与五笔字型一脉相承,巧妙链接,深得王码‘高效、快捷’之精髓,五笔字型所有老用户,均可‘拿来就用’,使输入短信与思维同步。”而“王码笔顺”则彻底地走普及路线。以“数字五笔”和“王码笔顺”为代表,“王码数字系列”将成为手机上从最易学到最高效的系列输入体系。

王立建说,因工作关系,所接触的汉字输入法粗算就有近400种之多。但真正在市场上流行5年的“输入法产品”,哪位专家可以说出10种呢?“至今真正独步天下扬名20年的,也只有‘王码’了!王码不但在历史上解决了速度和效率问题,今天又解决了数字化即普及的问题,完成了汉字输入技术的两次革命,成为全球知名度最高的‘汉字输入法’品牌。这是一个为国争光的民族品牌!王码为我们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新加坡政府经济发展局中国代表李培勤先生说,“今天,我们每一个华人,都应感谢王永民教授。正是他25年的探索和钻研,创立‘王码汉字输入系统’:第一次实现汉字输入与英文键盘的结合,现在又实现汉字编码输入的数字化,使汉语言文字及文化搭上时代列车,驶入电脑时代”。

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称,这是我国汉字输入领域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输入专利技术。鉴于该项成果完全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

参考资料:http://www.ddyt.com/zq/wbxx/wym.htm

他好象还在世.

3. 为什么草书又叫“一笔书”

因为草书连笔,一笔就写完一个字,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所以草书又叫“一笔书”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是谁写的

杜甫写的。

出处:唐代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翻译:

富家的子弟不会饿死,清寒的读书人大多贻误自身。韦大人你可以静静地细听,我把自己的往事向你直陈。

我在少年时候,早就充当参观王都的来宾。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

我的辞赋能与扬雄匹敌,我的诗篇可跟曹植相近。李邕寻求机会要和我见面,王翰愿意与我结为近邻。

自以为是一个超异突出的人,一定很快地身居要津。辅助君王使他在尧舜之上,要使社会风尚变得敦厚朴淳。

平生的抱负全部落空,忧愁歌吟,决不是想优游退隐。骑驴行走了十三年,寄食长安度过不少的新春。

早上敲过豪富的门,晚上追随肥马沾满灰尘。吃过别人的残汤剩饭,处处使人暗中感到艰辛。

不久被皇帝征召,忽然感到大志可得到展伸。

但自己像飞鸟折翅天空坠落,又像鲤鱼不能跃过龙门。我很惭愧,你对我情意宽厚,我深知你待我一片情真。

把我的诗篇举荐给百官们,朗诵着佳句,夸奖格调清新。想效法贡禹让别人提拔自己,却又难忍受像原宪一样的清贫。

我怎能这样使内心烦闷忧愤,老是且进且退地厮混。我要向东奔入大海,即将离开古老的西秦。

我留恋巍峨的终南山,还要回首仰望清澈的渭水之滨。想报答你的“一饭之恩”,想辞别关心我的许多大臣。让我像白鸥出现在浩荡的烟波间,飘浮万里有谁能把我纵擒?



(4)一笔书创造者扩展阅读:

在杜甫困守长安十年时期所写下的求人援引的诗篇中,要数这一首是最好的了。这类社交性的诗,带有明显的急功求利的企图。常人写来,不是曲意讨好对方,就是有意贬低自己,容易露出阿谀奉承、俯首乞怜的寒酸相。

杜甫在这首诗中却能做到不卑不亢,直抒胸臆,吐出长期郁积下来的对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材的悲愤不平。这是他超出常人之处。

诗人主要运用了对比和顿挫曲折的表现手法,将胸中郁结的情思,抒写得如泣如诉,真切动人。这首诗应该说是体现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最早的一篇。

5. 行书的创造者是谁,草书的创造者是谁

早在记录帝王公卿大事的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里就有简笔和潦草的字迹,史籍中回“屈原属草藁”、“董仲舒藁答书未上”,说明战国古文和西汉隶书在急速书写时也非正体。据魏晋人记载,东汉北海敬王刘睦“善史书,当世以为楷则”,刘睦死前,明帝派驿马“令作草书尺牍十首”。章帝时,齐相杜度善作习字的范本,章帝曾诏令杜度草书奏事。可见公元 1世纪中叶以来,草字已经不尽是出于匆促书写而是被珍视和仿习的字体了。从近世出土的汉简可以看到,西汉武帝时字划省简的隶书已经通行。到新莽时期,有更多省划和连笔的字。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简就已经完全是草书了。但是从周代到新莽时期都不曾把草书列为一种书体。
至于第一个写草书的人创始人是谁那就无从考证了。

6. “新书体的创造者”是谁

颜真卿字清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他进士出身,在任平原太守时始闻名于世,因此后人也称他“颜平原”。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谀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安禄山起兵范阳时,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颜真卿固守平原城,为义军盟主,为唐朝尽力。最后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不幸遇害。他一生忠烈悲壮的事迹,提高了他在书法界的地位。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都是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这种笔法艺术价值较低,但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

颜真卿的书法源自家学。他家里非常贫困,缺少纸笔,他曾用笔蘸黄土水在墙上练字。他善于学习众家之长,开始时学习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的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形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留下的大量书帖足可见其功力。史学家范文澜在著述中每及于唐书,皆称“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

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的繁盛,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而他的行草,往往是在极度悲愤的心境中走笔疾书的,那些书帖使宋代米芾也心仪。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颜真卿现存的书法作品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祭侄文稿》等。碑刻有个性、有特点,有正而不拘、庄而不险的气势,但笔画横细竖粗及捺脚空腹过大。他的行书《祭侄文稿》是怀着悲愤的心情创作出来的佳作,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唐代为书学鼎盛时期,凡及楷书,言必称虞、欧、褚、颜。颜真卿即是其中最富革新精神的大书家。颜体书法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的成功变法中汲取经验。尤其是行草,唐以后一些名家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之上再学习颜真卿而树立了自己的风格。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湍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宝见于世者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朱长文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7. 有名的书法家中有名的意思是什么

斯—创造小篆的书法家 程 邈—囚牢也传墨香,首创隶书 钟 繇—楷书的创造者 卫夫人—备受推崇的女书家 王羲之—练字成痴 王献之—一笔书的创造者 王 导一家三代—书法世家 智 永—和尚书法家 欧阳询与欧阳通父子—大小欧阳 陆柬之—勤学二王书法 虞世南...

8. 世界最大的榜书一笔佛字书法作品是谁创造的

顾铁良先生=-=

9. 成语一笔成书是什么意思,有这个成语吗

笔扫千军的意思
【笔扫千军的拼音】: bǐ sǎo qiān jūn
【笔扫千军的近义词】:
【笔扫千军的反义词】:
【笔扫千军的意思】: 扫:清除,消灭。形容笔力雄健,雄奇奔放,无所匹敌
【笔扫千军出处】: 唐 杜甫《醉歌行》诗:“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笔扫千军造句】:
•这些年他的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篇篇都是笔扫千军的力作。

10. 草书又叫一笔书,张芝是怎样创造今草的

张芝所创的"一笔书","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如行云流水,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为下字之上,奇形离合,数意兼包"。这是张怀瓘在《书断》中对一笔书的精辟概括,同时高度评价张芝的草书"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从而成为"草书之首"。张芝的草书给中国书法艺术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生机,一时名噪天下,学者如云。王羲之对张芝推崇备至,师法多年,始终认为自己的草书不及张芝。
狂草大师怀素也自承从二张(张芝、张旭)得益最多。唐朝草书大家孙过庭在他的《书谱》中也多次提到他把张芝草书作为蓝本而终生临习。
张芝出身显宦名门,但"幼而高操,勤学好古",不以功名为念,多次谢绝朝廷的征召,潜心习书。他"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刻苦磨砺精神,成为中国书法界尽人皆知的一大掌故,王羲之曾钦敬地说张芝"临池学书,池水皆墨,好之绝伦,吾弗如也。"前人咏敦煌古迹二十首有《墨池咏》:昔人经篆素,尽妙许张芝。草圣雄千古,芳名冠一时。舒笺观鸟迹,研墨染鱼缁。长想临池处,兴来聊咏诗。
张芝正是这样淡泊荣利,苦苦求索,方才攀上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第一座高峰。
他的墨迹近两千年来为世人所宝,寸纸不遗,他的墨迹在《淳化阁帖》里收有五帖三十八行,为历代书家珍视并临习,故张芝的书法艺术精神至今仍鲜活在中国书法的血脉中。张芝同时也是书法理论的开先河者,曾著《笔心论》五篇,可惜早已失传。
《冠军帖》
《二月八日帖》
《终年帖》

阅读全文

与一笔书创造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