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心脏除颤是什么意思
心脏除颤的作用;
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来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
心脏除颤的机理;电除颤是靠选择适当的能量而产生一定的穿过心肌的心流,达到终止心律失常的目的。
㈡ 心肺复苏技术发明者
张仲景首创《金匮来要术》急救自缢的源人工呼吸术,到晋代进一步改进,葛洪在《肘后方》中将此术改为:“塞两鼻孔,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有顷,其中砻砻转,或是通气也。北周姚僧垣《集验方》又将其改进:“将患者仰卧,以物塞两耳,以两个竹筒内死人鼻中,使两人痛吹之,塞口旁无令气得出,半日所死之,即噫噫,勿复吹也”,汉唐以后,则广为应用。此法虽发明于二千多年以前,但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人工呼吸方法,对于现在也有许多借鉴之处。
㈢ 关于心脏电除颤
电击除颤是直流电贯穿心脏,使心脏停博,窦房结可以重新起搏,因而恢复窦性心律。
㈣ 除颤仪是谁发明的
心脏除上系是美国的医学工作者发明的,1947年,美国外科医生claudebeek,首次用1500伏的电流,让一名心脏停跳的少年恢复心跳。 今天,除颤器分为两种,一种是安装在体内的植入式心脏除颤器,另一种是利用电的刺激来调节心脏搏动的体外除颤器。
㈤ 除颤是什么意思
除颤(Defibrillation),即利用医疗器械或特定药品终止心脏颤动的过程。在医学上,“除颤”一词通常特指用除颤器以对心脏放电的方式终止心室颤动的操作。
除颤依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1、电除颤——通过除颤器放电除颤;
2、药物除颤——通过注射药物影响心脏电活动除颤;
3、手法除颤——心前区叩击;
其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电除颤,被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列为最高的推荐级。
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是治疗心室纤颤的有效方法,现今以直流电除颤法使用最为广泛。
原始的除颤器是利用工业交流电直接进行除颤的,这种除颤器常会因触电而伤亡,因此,目前除心脏手术过程中还有用交流电进行体内除颤(室颤)外,一般都用直流电除颤。
(5)心脏除颤由谁发明扩展阅读:
在紧急抢救方面,最有效的是AED除颤动,即自动体外除颤器。
自动体外除颤器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自动电击器、自动除颤器、心脏除颤器及傻瓜电击器等,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
自动体外易于操作,稍加培训既能熟练使用,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急救设备,从某种意义上讲,AED又不仅是种急救设备,更是一种急救新观念,一种由现场目击者最早进行有效急救的观念。
它别于传统除颤器可以经内置电脑分析和确定发病者是否需要予以电除颤。除颤过程中,AED的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使操作更为简便易行。自动体外除颤器对多数人来说,只需几小时的培训便能操作。
㈥ 谁能详细介绍心电除颤。
1.简介
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来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称为电极除颤或电复律术.主要应用于严重快速心律失常时,如心房扑动,心房纤颤,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等.
2.对电源和使用环境的要求
(1)工作环境温度:0-55℃;
(2)相对湿度:15%-95%
(3)电源:单相220V三线(带单独接地线):频率50HZ;电池供电:机内12V,12AH;
3.使用前准备
(1)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在容许范围内:如使用电池供电必须保证电池充足.
(2)检查电源接地是否良好
(3)所有地电缆是否正确连接,有无裸露,破损等;4)当本机与其它设备合用时,应检查各机器地配合是否完好.
4.操作程序
(1)心电监护操作规程
(1)心电除颤仪使用中,应先观察病人心律失常状况,先将电极贴片粘贴在病人地正确部位,注意电极片与病人皮肤的良好接触,如有必要可以对病人的响应部位进行清洁处理,以降低干扰信号和肌肉运动对心电信号的影响.
(2)将导线与电极片连接,将导联固定在床边或病人身上,以避免电极或导联线脱落.
(3)将心电除颤监护仪的电源与医院供电插座正确连接,并确认底线连接良好,如使用机内蓄电池,则可直接将开关置于“ON”位置.
(4)用“导联选择”按键选择希望观察病人的导联,观察病人心电波形是否在显示屏上显示,用“心电波形波幅”按键调整QRS波的波幅到适当的高度,用“心律报警范围”按键将心律报警的上下限调整到合适的数值.
2)除颤仪操作规程
1)通过“输出能量设定”开关,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
2)根据病人情况选择R波同步除颤或非同步除颤模式
3)从除颤仪取下除颤电极,在电极表面涂以导电凝胶,并注意不要让电极膏涂到医生手上或除颤电极手柄上.
4)将除颤电极按在病人正确的部位,在病人皮肤上小幅度的来回移动电极,以增加电极与病人皮肤之间的良好接触,然后保持电极静止,并施加11-14kg的压力.
5)按下除颤电极或控制版面的充电按钮进行充电,等待除颤仪提示通电完成.
6)在充电完成后,如果需要改变能量大小,可直接将“能量设定”开关调整到需要的数值,并等待除颤仪提示充电完成.
7)适度调节并确认电极安放的位置和施加的压力合适.
8)确认没有其它人员与病人有身体接触,没有其它可能形成电流回路的路径,如监护电极盒,导联线,床栏等,高声提醒所有人员与病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9)同时按下除颤电极的两个“除颤”按钮.
10)检查打印除颤后病人心电图,确定除颤效果.
5.使用后的工作1)使用完后,务必将电源开关设定在“OFF”状态,以确保除颤仪自动释放存储能量.
(2)将除颤仪放回响应的位置,并连接电源插头到合适的电源上,及时充电,确认“电池充电”和“外接电源”指示灯亮.
(3)清洁所有的电极板和接线盒,清点并保管好全部附件,做好使用记录.
(4)确定有充足的记录纸,电极膏或除颤垫供下一次使用.
6.日常维护和预防维护
(1)更换记录纸
及时检查记录纸是否用完,发现打印纸已将用完,及时放入新的热敏打印纸,确认热敏的一面安装正确.
(2)清洁内置打印机的打印头
如果打印机打印出的心电图较淡,或浓度不均匀,则需要对打印头进行清洁,可用酒精或四氯化碳棉球擦拭打印头.
(3)外表面的清洁
1)可以用90%的酒精,中性肥皂水清洁外表,但应防止液体流入机内,造成损坏.
2)每次使用后彻底去除极板上的电极膏保持电极板清洁.
3)用软布清洁外表.(4)功能测试:每月进行下列功能测试
1)交流电源,将除颤仪器电源开关置于“ON”,“BATTER”灯点亮,说明蓄电池供电正常,接入交流电,“电池充电”灯点亮.
2)用“输出能量设定”开关选择100J或360J的测试能量,按下“充电”按键,显示屏滚动显示能量数值,并稳定在所选能量,同时有文字或声音提示充电完成,充电周期一般应小于10S.
3)单独按下每个除颤电机板上的放电按钮,除颤仪应不会放电,然后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放电按钮,除颤仪应能通过内部负载放电.
㈦ 心脏除颤器是怎么出现的在什么时间出现由谁开始应用的
首先你对这两个概念好像不太清楚,心脏起搏器分为永久起搏器和临时起搏器,一般用于有心脏起搏问题的病人,比如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也就是说心脏容易停跳或者跳动很慢的时候才用,预防心脏骤停,猝死等疾病的发生。除颤仪是用于心律失常的复律以及心跳骤停以后的抢救,也分两种,一种是你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医生拿着两个砖头块一样的东西对着病人的胸前放电。一种是植入心脏内简称“icd”,如同起搏器一样放在心内,预防一些心律失常发作时候,比如室速时候,它会放电让心律回复正常。而你所说的用片状电极的那个贴在病人身上的并不是起搏器,也不是除颤仪,那个是连接导联的电极片,主要用于连接心电图或者心电监护仪等设备。
㈧ 心脏除颤,为什么叫做“除颤”什么是“颤”
这个“除颤”是很重要的,因为心脏的颤动是很危险的!它往往是心脏停跳的前奏!
“颤”就是很快的振动!
㈨ 关于心脏除颤(就是那个电击)
外部除颤器叫做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装在身体里面的叫ICD(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㈩ 为什么要除颤
通俗的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率失常的情况下,可以用除颤的方式使得心脏恢复正常跳动,这就是除颤的目的!
当你出现心率失常,你又不进行除颤的话,病人很快就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