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发明醒酒

发明醒酒

发布时间:2021-07-31 06:35:47

㈠ 酒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怎么发明出来的

根据历史的不同文献的记载,有不同的版本,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造酒第一人有多种说法,最主要的两种是仪狄和杜康造酒。

1、相传仪狄是我国最早的酿酒人,堪称中国造酒第一人。先秦史籍多处提到仪狄作酒。如《世本》“制作”篇明确提出:“仪狄始作酒醪,以变五味。”

吕不韦《吕氏春秋》有“仪狄造酒”,刘向《战国策》进一步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2、据传早在黄帝时期便已经发明了酒,具体的资料大家可以查询《黄帝内经》,里面有一些内容,是黄帝和岐伯讨论酒的记载。

3、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

(1)发明醒酒扩展阅读:

喝酒的误区:

1、酒有镇痛护心作用。

酒能通经活络、理气止痛,可防治风寒湿痹和胸痹心痛,减少关节炎、冠心病发作的几率。不可否认,饮酒可暂时缓解上述症状,但观察资料表明,癌症和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与饮酒量呈正相关,且死亡率明显高于非饮酒人群。

2、酒有保暖御寒功能。

少量饮酒会使身体发热,这是酒精引起皮肤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在酒精代谢后期,很容易造成皮肤散发的热量增多,形成“酒后寒”,以至出现“以酒御寒寒更寒”的局面。

3、饮酒能提高性欲。

在多数人心目中,酒可助兴提欲,改善性功能,现在研究发现,酒精可对睾丸、卵巢造成直接毒害,且可通过对下丘脑、脑垂体的作用,对男女性功能产生相对持久的影响。

喝酒后胃难受的缓解办法:

1、服用适量的白糖水,能稀释胃中酒精浓度、减少酒的吸收。糖分吸收后使血糖浓度增加,酒在血液中的浓度降低,使酒精在体内代谢和排出加快,达到醒酒解酒的目的。

2、口服淡盐水,可达到稀释胃中的酒精和降低血中酒精浓度的作用。

3、喝牛奶可以保护胃部,多吃一些蔬菜,清淡的食物。

4、多喝粥,喝一些可以消化比较好的粥,这时候喝的粥不要太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喝多。

5、吃水果,葡萄是很不错的选择,在喝酒之后如果反胃的话,那么就吃一些新鲜的葡萄,新鲜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能与酒中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类物质,降低体内乙醇浓度,达到解酒目的。

同时,其酸酸的口味也能有效缓解酒后反胃、恶心的症状。如果在饮酒前吃葡萄,还能有效预防醉酒。

酒后1-3天进食易消化食物,防止过度劳累,最大程度上保证受损的胃粘膜尽快修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酒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喝酒的认识误区



㈡ 解酒药谁发明的

1、喝多了的话建议回家睡觉,多喝水,喝点花旗参茶能帮忙快些解酒。
2、也可以取1-2只皮蛋,蘸醋服食,可以醒酒。
3、也可以喝解酒汤,最简单的解酒汤就是醋加生姜煮开了就行。

㈢ 有知道如何醒酒最快如何快速解酒呢

酒精经胃肠道吸收进入人体后,有10%会随着呼吸和排尿排出体外。剩余90%都在肝脏内进行分解代谢。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再变成乙酸。

从酒精的代谢过程可见,“靠谱的”解酒途径可能有两种:(1)延缓酒精在胃肠道的吸收,避免血中乙醇浓度的骤升;(2)增加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数量,或提高它们的活性。

延缓酒精在胃肠道中的吸收速度

有些解酒药号称能够提升这两者的数量和效率,但事实上人类仍然没有发明真正有效解酒的药物。有些“解酒药”之所以会让醉酒者感到清醒、觉得舒服,仅仅是因为其中含有利尿、止痛和兴奋的成分,能够缓解头痛、恶心症状,吃了他们反而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㈣ 醒酒有何高招

现代生活交际是必不可少的,中国人的交际传统是不管有事没事,不管红白喜事,都要喝酒,朋友聚会要喝酒,生日要喝酒,求人办事要会喝酒,给人办了事也要喝酒。所以,许多的男性朋友往往都有醉酒的经历,那如何醒酒呢?下面,小编为您带来20种酒后解酒的最快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国的传统解酒方法较为简单,就是让醉者喝一碗白醋,使胃酸大量增加便可收效。 1.牛奶解酒法:醉酒者可饮些牛奶,以便使蛋白凝固,保护胃粘膜,缓解对酒精的吸收。 2.甘蔗汁解酒法:醉酒神志尚清醒者可自己嚼食甘蔗,严重者可榨出甘蔗汁灌服,能醒酒。 3.皮蛋解酒法:醉酒时,取1-2只皮蛋,蘸醋服食,可以醒酒。
4.白菜解酒法:将大白菜心切成细丝,加白糖、醋拌匀,当凉菜服食,对消除酒碎有一定的作用。
5.生梨解酒法:吃几个梨或将梨去皮切片,浸入凉开水中10分钟,吃梨饮水,可解酒。 6.米汤解酒法:醉酒者可取浓米汤饮服,米汤中含有多糖类及B族维生素,有解毒醒酒之效。加入白糖饮用,疗效更好。
7.杨桃解酒法:醋渍杨桃1个,加水煎服,可用于醒酒。8.芹菜解酒法:将适量芹菜挤汁饮服,可以醒酒,尤其可消除醉酒后的头疼脑胀、面部潮红等症状。9.花露水解酒法:洒数滴花露水在热毛巾上,轻轻擦试醉酒者的胸背、肘和太阳穴等处就可明显减轻其醉意。
10.杮子解酒法:饮酒醉后,取几只鲜杮子,去皮食用,可以醒酒。
11.茶叶解酒法:醉酒后可饮浓茶,茶叶中的单宁酸能解除急性酒精中毒,咖啡碱、茶碱对呼吸抑制及昏睡现象有疗效。
12.桔汁解酒法:酒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可吃几个桔子或饮用鲜桔汁即可醒酒。 13.海蜇解酒法:取100克鲜海蜇,洗刷干净后加水煎汤饮服,可以醒酒。
14.蛋清解酒法:醉酒时取1-2只生鸡蛋清服下,可保护胃粘膜,并缓解对酒精的吸收。 15.萝卜解酒法:将500克鲜萝卜捣碎取汁,1次饮服,或适量吃些生白萝卜,都可收醒酒之效。
16.绿豆解酒法:取50克绿豆、10克甘草,加适量红糖煎服,可醒酒。如单用绿豆煎汤,亦有一定功效。
17.糖水解酒法:取适量白糖用开水冲服,有解酒、醒脑的作用。
18.醋解酒法:取50克米醋或陈醋,加25克红糖、3片生姜煎汤饮服,可减轻酒精对人体的损害。
19.藕解酒法:将鲜藕捣烂取汁饮服,对消除醉酒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20.番薯解酒法:醉酒后,可将生番薯切细,拌入白糖服食,即可解酒。

这点是直接作用于肝氧化酶系即激活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生理活性,促进对乙醇和乙醛的氧化和分解。但在人体内消化系统十分不利于乙醇代谢酶。首先,胃液的PH值在1~3左右,肠腔的PH值则高达6~7左右,因此细胞内的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在胃中几乎不起作用。肠胃液体中,除了少量的乙醇脱氢酶外,很少有乙醛脱氢酶的存在。其次,胃液中的离子(特别是胆汁盐)对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也有抑制作用。再其次,胃肠液中NAD+的含量很少,乙醇的氧化缺乏电子受体,无法进行。最后,胃液中的蛋白酶更是其它酶的天敌,在它们能够发挥作用之前就已经被分解成氨基酸了。因此靠服用通过生物技术制成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来解酒,作用也还有限。
四、中药护肝解酒、现代医学的发展已达到系统生物学层面,改造遗传基因,生物体再造都能成为现实,但对延续几千年的中医学原理一直不能有效解释和挖掘。中医学在现代临床实践中具有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科学价值(其在养肝护肝,防癌治癌等方面具有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受到中医学特有理论体系和传统研究方法客观属性的双重限制,使得与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应用相关的系列科学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这已经严重制约中医学的学术进步和现代化发展。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性的研究思路与中医学整体观念的理论内涵基本相似,有相同相容的可能。用代谢组学技术,进行中药种质资源代谢表型分析、中药作用机制和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的示范性研究。传统中医学与系统生物学(代谢组学技术)的有效碰撞与借鉴,是解析中医学科学问题的有效尝试,是一种既遵循中医学理论内涵又系统深入的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收集分析古代解酒方,总结常用有效药物,探索用药规律及治法治则.应用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频数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总结用药规律.建立数据库后频数分析显示甘草、陈皮、枳椇子、葛根、高良姜、藿香、金银花、茯苓、砂仁、人参等药物为解酒方高频药物,相关分析表明这类解酒药物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聚类分析进一步指出了解酒方中的药物配伍关系.结论由统计数据推导得出的用药规律,与传统"上下分消其湿"的治法相吻合,可应用于临床酒精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和中药解酒制剂的研制。
根据以上分析方法,遵循国家药食同源目录,得出一组药方配伍:枳椇子、葛根、甘草、高良姜、藿香、金银花、荷叶、甜叶菊。用代谢组学分析,这类草本中含丰富的果糖和维生素,能有效加强肝脏代谢功能,尤其含有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是由微生物或植物所产生的一类氧化还原酶,它们能催化很多反应。它能氧化乙醇,也能催化人体内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对乙醇乙醛的分解。用中医学原理分析,枳椇子:止呕逆、解酒毒、有效保护大脑、肝肾功能,消除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葛根:清热解毒,养肝护脑,加速酒精分解和排泄减轻酒精对肝肾、脾胃等人体组织的伤害。甘草:消食和胃,分解酒精,消除酒后不适。高良姜:温中止呕,散寒止痛,善解酒毒,能治饮酒过度引起的头痛、头晕、烦渴、胸膈饱胀。藿香:和中止呕,解酒毒,除口臭。金银花:开胃宽中,解毒消火。荷叶、甜叶菊:皆有消食醒酒,止眩晕,健脾护肝,保护大脑之功效。
这组配方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持有人为湘潭市明府养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明先生,他将之用于其公司明府养生系列功效茶中的明府解酒功效茶,经大量的配伍配比研制和工艺改良,结合传统制茶制药原理,应用现代低温恒温恒湿发酵工艺和超微破壁制药技术,将原料制成标准化茶块,有效保持了原料有效成分的活性和药理药性,其95%的有效成分在冲泡中能充分释放。经多年临床效验,明府解酒功效茶对护肝养肝,解酒解毒功效显著。

㈤ 发明酒的人该司!

跟发明酒的人一点关系也没有,天天有交通事故,那发明汽车的人也该死吗!!!
你父母可能就是喝多了耍酒疯的人,这个就要你家自已解决了。
方法有很多种,他们要是再喝多就把他们的丑态录下来,等醒酒了让他们看。
让亲戚朋友也劝劝。

㈥ 有没有快速醒酒的小妙招

酒精经胃肠道吸收进入人体后,有10%会随着呼吸和排尿排出体外。剩余90%都在肝脏内进行分解代谢。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再变成乙酸。

从酒精的代谢过程可见,“靠谱的”解酒途径可能有两种:(1)延缓酒精在胃肠道的吸收,避免血中乙醇浓度的骤升;(2)增加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数量,或提高它们的活性。

延缓酒精在胃肠道中的吸收速度

饮酒前垫些食物,能够减缓饮酒的速度,并能稍微减少酒精的吸收,给酒精的代谢赢得一些时间。在饮酒过程中随时吃点东西喝点水,可以促进酒精在尿液的排出,还能补充水分和矿物质。

(1)醋或者酸性水果

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2)喝酒过程中多喝水,尤其是蜂蜜水

喝酒时随时喝点儿水,可促进酒精随尿液排出体外。蜂蜜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促进乙醇的分解,减轻头痛症状,还有催眠作用。

(3)酸奶

酸奶能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吸收,酸奶中钙含量丰富对缓解酒后烦躁症状尤其有效。提高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效率

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数量和活性是遗传决定的,外源难以补充。平常注意维护肝脏健康,少喝酒、少吃油腻的东西、避免可致肝炎的病毒,能够保持这两种酶的数量和活性。

有些解酒药号称能够提升这两者的数量和效率,但事实上人类仍然没有发明真正有效解酒的药物。有些“解酒药”之所以会让醉酒者感到清醒、觉得舒服,仅仅是因为其中含有利尿、止痛和兴奋的成分,能够缓解头痛、恶心症状,吃了他们反而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㈦ 醒酒汤的发明者是谁

关于解酒方的历史,宋代窦萍有如下记载。"虞宗有鲭,云可以醒酒,而不著其造作之法"。"《醴乐志》柘浆折朝酲,言甘蔗汁治酒病也"。"兴庆池南有草数丛,叶紫而茎赤,有醉者摘叶臭之,立醒,故谓之醉醒草'醉酒莫过于烧酒醉人者。轻者伤身败体,重则危及性命。
宋代赵希鸹的记载:"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烫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皮下喉即安。"
清王士雄:"解酒毒,(大醉不醒),枳子煎浓汁灌;人乳和热黄酒服,外以生熟汤浸其身,则汤化为酒,而人醒矣。"解烧酒毒,芦菔汁,青蔗浆,随灌。绿豆研水灌,或以枳子煎浓汤灌。大醉不醒,急用热豆腐遍体贴之,冷即易,以醒为度。外用井水浸其发,并用故帛浸湿,贴于胸隔,仍细细灌之,至苏为度。"解酒醉:饮酒大醉,冲葛粉食之即解,烧酒醉者,饮糖茶或麻油。糯米炒焦,冲水作茶饮。饥时米即可食。"
元代无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之解醒汤:中酒后服之(东垣李明之方,妙绝。其孙李信之传)。白茯苓(一钱半),白豆蔻仁(半两),木香(半钱),桔红(一钱半),莲花青皮(三分),泽泻(二钱),神曲(一钱,炒黄),缩砂仁(半两),葛花(半两),猪苓(去黑皮,半钱),干生姜(二钱),白术(二钱),人参(一钱)。右为细末,和匀,每服二钱半,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疾去矣,不可多食。

韩式豆芽汤(醒酒汤)的做法
黄豆芽 120克
大蒜 1瓣
葱白 1小段
生抽 1/2小勺
盐 2克
白胡椒粉 适量
黄豆芽去根洗净沥干;蒜瓣切成小粒,葱白切成碎花;

锅中加2~3杯清水大火烧开,放入豆芽、蒜粒,再沸后改小火煮7~8分钟,调入盐、生抽和胡椒粉,再滚一下,熄火撒葱花即可。
小贴士
这是韩剧里最常见的醒酒汤,做法很简单;虽然没有深究过其解酒的原理,但试了几次感觉挺有效的;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加了蒜末、葱花和胡椒粉,可以掩盖豆芽特有的腥味;若为醒酒,可以只饮汤水;也可以用来拌汤饭,挺清爽的。

㈧ 红酒是怎么发明的

红酒的酿制过程
[编辑本段]
第一套
一,第一道是去梗,也就是把葡萄果粒从梳子状的枝梗上取下来。因枝梗含有特别多的单宁酸,在酒液中有一股令人不快的味道。

二,压榨果粒。酿制红酒的时候,葡萄皮和葡萄肉是同时压榨的,红酒中所含的红色色素,就是在压榨葡萄皮的时候释放出的。就因为这样,所有红酒的色泽才是红的。

三,榨汁和发酵。经过榨汁后,就可得到酿酒的原料——葡萄汁。有了酒汁就可酿制好酒。葡萄酒是透过发酵作用而得的产物。经过发酵,葡萄中所含的糖份会逐渐转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在发酵过程中,糖分越来越少,而酒精度则越来越高。通过缓慢的发酵过程,可酿出口味芳香细致的红葡萄酒。

四,添加二氧化硫。要想保持葡萄酒的果味和鲜度,就必须在发酵过程后立刻添加二氧化硫处理。二氧化硫可以阻止由空气中的氧使葡萄酒所引起的氧化作用。新酒在发酵后大约3周左右,必须进行第一次沉淀与换桶。第二次沉淀要4至6周。沉淀的次数和时间上的顺序,完全就是所要达到的口味。

五,葡萄酒在桶中存了3至9个月以后,就要装瓶了。以前,葡萄酒瓶以软木塞来封口,现在(2001年以后)很多科技革新的装瓶厂都采用新式的真空密封的旋转式酒瓶。

第二套
A. 除梗:所谓除梗,是指为了避免葡萄酒中有多余的苦涩味道,而将梗从果实上除去。
B. 破碎:将果皮搓破轻轻压碎,称之为破碎。
C. 发酵:在破碎的葡萄(连同果皮及种子)中加入酵母菌。因红酒的颜色来自果皮,而涩味则是种子所释放出来的味道。
D. 榨汁:以榨汁机榨出发酵后的葡萄酒。
E. 发酵:将榨出的葡萄酒与果皮、种子分开,接着仅使葡萄酒在发酵。本阶段是决定葡萄酒味道的关键,完全发酵熟成者即为不甜口口味的葡萄酒。
F. 除渣:发酵完之后,溶解残存的物质会自动沉淀,可顺利地被除去,此一过程称之为除渣。
G. 熟成:接着装入酒桶使之能够充分熟成,熟成期间约为两年(但亦有熟成未满两年者)。
H. 装瓶:熟成后即可装瓶。

酿制红酒的葡萄种类
[编辑本段]
葡萄种类方面,酿制红酒的葡萄种类有Shiraz,Carbernet,Sauvignon,Merlot等等。红酒的标签上常出现这些名称,就是指采用的葡萄的品种。有些红酒是由单一种葡萄酿制,有些还是由2~3种葡萄酿制,酿出来的红酒口味也就有所不同。单一或混合葡萄品种酿制的红酒都是一样的好,只是适合不同消费者的口味而已。

红酒的来源地--“旧世界红酒”和“新世界红酒”世界上生产红酒的国家不少,红酒的来源地的其中一个划分方法,分作“旧世界红酒”和“新世界红酒”。

旧世界红酒一般指欧洲(尤其是法国和意大利)出产的红酒,他们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略昂贵。“新世界红酒”红酒是指澳大利亚、智利等国家出产的红酒。法国的红酒以往用牛血所提炼出来的色素进行调色,在疯牛症的担忧之下,曾一度影响法国红酒的销量。澳大利亚和智利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葡萄产区都在几乎没有环境污染的地方,因此澳大利亚和智利的红酒在国际市场很具知名度。澳大利亚的红酒采用从葡萄皮本身提炼的纯植物色素进行调色,是红酒行业用天然物质调色的创举。澳大利亚的AREM WINE(澳宝红)和智利的ALMAVIVA(阿玛维瓦)都是比较知名的“新世界红酒”品牌。

红酒和干红的概念和区别
[编辑本段]
所谓干型葡萄酒(干白、干红)仅指葡萄酒中含糖量的多少,并没有其他的含义。按照标准的规定,干型葡萄酒的含糖量在4.0g/L以下。由于这种类型的酒含糖量低,没有甜味,所以更多地表现出葡萄的果香、发酵产生的酒香和陈酿留下的醇香。传统意义上的葡萄酒都是甜型葡萄酒,含糖量都在50.0g/L以上。

干红葡萄酒的“干”是从香槟酒酿造中借用的一个词,即不添加任何水、香料、酒精等添加剂,直接用纯葡萄汁酿造的酒。红葡萄榨汁后,不过滤葡萄皮核,葡萄汁酿成酒后再过滤,酿酒过程中,葡萄皮的颜色溶解到酒中,为干红酒。干红酒有两种,一种是单纯过滤;另一种将滤渣继续压榨。压榨的干红酒含单宁较多,味道更厚。

也就是说,干红喝起来是不甜的。在中国,有人喝干红的时候喜欢混合雪碧来喝,这说明饮用者其实不适合喝干红、而是正统的红酒。

红酒的保质期
[编辑本段]
红葡萄酒并不是年份越老就越好。年份是表示当年葡萄酒质量的概念。红酒也有新鲜型和陈酿型之分,新鲜型一般果香浓郁,陈酿型一般酒香浓郁,醇厚,最佳饮用期视不同的酒而不同,一般在2--10年之间。装瓶超过了10年的红酒就不好喝了。

品尝红酒的步骤
[编辑本段]
第一套
第一步:控制红酒的酒温。传统上饮用红酒的温度是清凉室温,18至21摄氏度之间(白葡萄酒则是在9到12度之间),在这温度下,各种年份的红酒都处于最佳状态。一瓶经过冰镇的红酒比清凉室温下的红酒单宁特性会更为显著,因而味道比较涩。白葡萄酒情况恰恰相反,它就是要突出清爽和酸涩因此适合冰镇后饮用。喝酒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用手指捏住高脚杯的柱子而不是用手托着杯子,否则造成酒温的不同会影响酒的协调性。

第二步:醒酒。一瓶尘封多年的佳酿,刚刚打开时会有异味出现,这时就需要“唤醒”这支酒。将酒倒入精美的醒酒器后稍待十分钟,酒的异味就会散去。醒酒器一般要求让酒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最大。红酒充分氧化之后,浓郁的香味就流露出来了。这个过程时间可以延长,一个小时最好,造成酒香四溢的氛围。

第三步:观酒。红酒的那种红色足以撩人心扉,红酒斟酒时以酒杯横置,酒不溢出为基本要求。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将红酒的杯横置在白纸上,观看红酒的边缘,层次分明者多是新酒,颜色均匀者是有点岁数了,如果微微呈棕色,那就有可能碰到了一瓶陈年佳酿。

第四步:饮酒。在酒入口之前,先深深在酒杯里嗅一下,此时已能领略红酒的幽香了,新酒的果香味很重,而陈酒则将这种张扬的个性深深的内敛。吞入一口红酒,让红酒在口腔里多停留片刻,舌头上打两个滚,再深呼吸一下使感官充分体验红酒,最后全部咽下,一股幽香立刻萦绕其中。

第五步:酒序。喝酒时应按照新在先陈在后,淡在先浓在后的原则饮用。

第二套
1. 观其色泽--将酒道在高脚杯中,握着杯脚,看其色泽。
2. 闻其香味--轻摇酒杯让香气释放出来,闻其散发的香味。
3. 品尝--啜饮一小口,让酒在舌尖溶动,感觉其味道及酸甜度。

㈨ 醒酒器哪年发明的

醒酒器,亦作醒酒瓶或醒酒壶,是一种饮用新发酵葡萄酒时所用的器皿,作用是让酒与空气接触,让酒的香气充份发挥,并让酒里的沉淀物隔开。

阅读全文

与发明醒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