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埃及人,苏美尔人分别创造了什么文字.他们分别诞生在那些大河流域
埃及和苏美尔最初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分别是埃及象形文字和苏美尔古朴图画文字,后期分别发展成为埃及圣书体文字和苏美尔楔形文字。
B. 7.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立的古代文字是( )
A.楔形文字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发源于亚洲西部的亚美尼亚高原。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灿烂的苏美尔文明,最能反映这种文明特征的是他们的文字——楔形文字,公元前3100年之前苏美尔人就开始使用这种文字,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C. 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什么
最早的文字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
D. 苏美尔文字是怎样的
即使专家也很难懂苏美尔文字。尤其早期的苏美尔文字非常困难,因为它们经常不包含所有现代人所熟知或通用的语法结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发源于亚洲西部的亚美尼亚高原。
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里就有了昀早的居民,那就是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灿烂的苏美尔文明,昀能反映这种文明特征的是他们的文字即楔形文字。昀初,这种文字是图画文字,渐渐地这种图画文字逐渐发展成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把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含义。如用“口”表示动作“说”;用代表“眼”和“水”的符号来表示“哭”等。随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苏美尔人干脆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声音,如“箭”和“生命”在苏美尔语中是同一个音,因此就用同一个符号“箭”来表示。后来又加了一些限定性的部首符号,如人名前加一个“倒三角形”,表示是男人的名字。这样,这种文字体系就基本完备了。
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面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后人称为楔形文字。
为了长久地保存泥版,需要把它晾干后再进行烧制。这种烧制的泥版文书不怕被虫蛀,也不会腐烂,经得起火烧。但美中不足的是,泥版很笨重,每块重约1000克,每看一块都要费力地搬来搬去。到现在,发掘出来的泥版,共有几百万块,昀大的有2.7米长、1.95米宽,可谓是巨书。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文明的独创,昀能反映出苏美尔文明的特征。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亚的巴比伦、亚述、赫梯、叙利等国都曾对楔形文字略加改造,来作为自己的书写工具。甚至腓尼基人创制出的字母也有楔形文字的因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昀早的文字,可是,由于它极为复杂,至1世纪就完全消亡了。
E. 苏美尔文字创造有什么意义
苏美尔文字是逐步产生的,正如我们现在所知,其间由借助图形表达某种观念到文字的出现经过了1000年的演化过程。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人开始刻图像于石或镌印于粘土,以此作为拥有某物的标志:或者用一块岩石表示“铁石心肠”,或者用一棵树表示一幢房屋。受相应的黏着型语言的制约,苏美尔文字在一千年的使用中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F. 苏美尔人发明了什么文字
楔形文字
这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是由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G. 苏美尔文字是怎样产生的
与车轮和历法一起并称苏美尔人留给后世西方文明的三大珍贵礼品的是文字的发明。称文字是“发明出来”的,多少易于让人产生误解,因为苏美尔文字是逐步产生的,正如我们现在所知,其间由借助图形表达某种观念到文字(尽管尚不是字母文字)的出现经过了一千年的演化过程(约公元前3500年至约2500年)。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人开始刻图像于石或镌印于粘土,以此作为拥有某物的标志:一幅图画可能表示一个人的绰号〔例如用一块岩石表示“铁石心肠”(Rocky)〕,或者他的住所(例如用一颗树表示一幢房屋)。大约五百年以后,由图形向文字的演化速度大大加快。到了那时,苏美尔神庙的管理人员使用许多规范化的简图,把它们结合起来保存神庙的财产档案和商业交易档案。尽管这一时期的书写文字仍具有象形文字特征,但已超越了以图画表示人及具体事物的阶段,发展到了用图画表示抽象事物:一只碗表示食物(任何种类均可),一个人头加一只碗则表示吃的概念。又过了五百年,成熟的文字全面取代了旧有文字,因为到那时最初的图画已变得非常系统化,以致人们不再把它们视为图画,而须视之为纯粹的符号;这些符号有许多已不再表示特定的词,而成为与其他同类符号结合在一起就可形成字词的音节符号。
早期图画文字
H. 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笔画像楔子,故名楔形文字.请问楔形是什么样
楔形文字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发源于亚洲西部的亚美尼亚高原。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灿烂的苏美尔文明,最能反映这种文明特征的是他们的文字——楔形文字。
最初,这种文字是图画文字,渐渐地,这种图画文字逐渐发展成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把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含义。如用“口”表示动作“说”;用代表“眼”和“水”的符号来表示“哭”等等。随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苏美尔人干脆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声音,如“箭”和“生命”在苏美尔语中是同一个间,因此就用同一个符号“箭”来表示。后来又加了一些限定性的部首符号,如人名前加一个“倒三角形”,表示是男人的名字。这样,这种文字体系就基本完备了。
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为了长久地保存泥版,需要把它晾干后再进行烧制。这种烧制的泥版文书不怕被虫蛀,也不会腐烂, 得起火烧。但美中不足的是,泥版很笨重,每块重约一千克,每看一块都要费力地搬来搬去。到现在,发掘出来的泥版,共有几十一百万块,最大的有2.7米长,1.95米宽,可谓是巨书!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文明的独创,最能反映出苏美尔文明的特征。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西亚的巴比伦、亚述、赫梯、叙利等国都曾对楔形文字略加改造,来作为自己的书写工具。甚至腓尼基人创制出的字母也念有楔形文字的因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可是,由于它极为复杂,到公元1世纪,就完全消亡了。
(图片不能复制啊)
但你可以去:http://www.nan1.com.cn/xxjs/dnzp/2003/2003xly/yxl/XXWZ-2.htm
I. 苏美尔人发明了什么文字
苏美尔人是古代近东文明的开创者之一,是最早成为两河流域美术的骄子。他们发明了楔形文字,建立了有组织的神权社会。他们的智慧首先在建筑上表现出来,雄伟的宫殿、神庙和寺塔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绘画也颇有成就,造型古拙而富于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