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种美学思想认为劳动创造了美
劳动创造美的思想是以劳动作为存在和本体来规定思想和美的,这在哲学上与形而上学相分离,不再是传统的古典哲学以理性来规定思想,在美学上也不再是受理性规定的感性,而是受存在规定的新感性。这使得马克思美学思想既区分于其他时代的美学思想,也区分于同时代尼采和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由此,马克思告别了传统形而上学哲学而成为一个现代哲学家,并且实现了美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向,不仅丰富了美学思想,也使美学成为了哲学的美学。劳动之美的思想正是建立在这种哲学美学基础之上的。
理解劳动之美只有在理论上才能说明它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劳动范畴具体来说,是指人的一切感性的、对象性的实践活动,是人的生命的外在体现。马克思把它提到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存在的基本前提的高度来认识,并因此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马克思在对劳动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研究中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奥秘、确立了他的剩余价值理论。可见,被恩格斯称誉的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均与马克思对”劳动”的研究有关。马克思还曾将劳动作为一个基本的美学范畴加以考察,有许多重要的发现。,马克思的劳动美学思想有这样三方面的内容:从美学意义上揭示了劳动二重性和劳动产品两因素;科学地解决了艺术起源的问题;对劳动的美学本质进行了历史的分析。
再从语义逻辑看,“劳动创造了美”这句话,是叙述性语言,其所指与能指是一致的。而“美是劳动创造的”这句话,则是定义性语言,只有所指而没有能指。前者是“美”的概念的局部,后者则是全部。二者之间,无论从语义的质与量看,都是不能等同的,也不可能构成因果关系。那么,美是否可以被创造呢,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认为美是事物一种属性,同时也承认美是可以通过劳动创造的。事实上,从人类在漫长的生产劳动实践中逐渐培育起原始的美的观念,产生审美的渴望起,便开始了人类创造美的历史。半坡遗址出土的约六千年的彩陶器皿,乃至更早的约十多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遗留下来的用砾石、蚌壳和兽骨雕磨而成的,今天看来极其简单、粗糙的装饰品以及骨针、石斧等工具便是证明。
Ⅱ 原始时代人类的劳动创造了什么
原始时代人类的不同历程,都是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专。劳动不仅创造属了人,创造了石器工具,而且创造了人类最原始的精神文化——美的装饰品以及原始的雕塑制作。因为人类在漫长岁月的劳动中,锻炼了手的灵巧,发展了脑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意识,在这个基础上,随着精神生活的需要,创造了各种艺术。
Ⅲ 浙教版六年级下 品德与社会 科学是把双刃剑 教案
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标志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改变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所以科技能推动社会进步,是人类文明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科学技术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第一生产力,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核心资源、战略资源、是一种能够产生高附加值的财富,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从经济发展上讲它是生产力 ,从政治上讲它是影响力,从社会发展上讲它是推动力,从军事上讲它是威慑力 。
而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出发考虑,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科学技术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自然也有它的利端和弊端。
科学是一柄双刃剑”,善良的人们可以利用它来为人类服务,为人类造福,而邪恶的人们却能用它来危害人类的生存。这是科学的使用方式不当造成的,也就是说是由于人类滥用科学造成的,如果恰当地使用科学,只会给我们带来幸福。技术越来越多的环保技术已经运用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当人类变得理性时,技术之剑所开辟的将是一条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科学技术只要人类加以合理利用必然会惠及后代!这是一把这样的剑,它是双刃的,可以用作不同的目的,如果用它来做好事的话,那么,它就可以产生好的结果,如果用它来做坏事的话,它就可以产生坏的结果。这就是说,同样的一把剑,使用之后所造成的后果是好的还是坏的,取决于使用它的人的目的。
它本身是双刃的,有它的两面性,一面可以用来做好事,另外一面可以用来做坏事,或一面可以带来正面作用,另外一面可以带来负面作用。科学既可以用它来维护正义,除暴安良,也可以用它来伤害百姓。这并非只是无奈,更重要的,是把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减少、降低。列宁有一个重要观点,他说:假象也是本质的反映。既然假象也是本质的反映(当然,是曲折的甚或扭曲的反映),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并非假象,是否也反映了本质呢?这颇值得深入思考和讨论。我倾向于是。这是由于科学技术本身的不成熟或缺陷、科学技术的不当应用或对后果的控制不力而造成的。
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哺育出的最精致绚丽的花果。它曾带给人类以辉煌的过去,也必将带给人类以灿烂的明天。我们要从容地挥动科学技术这柄长剑,开辟出一个崭新的、繁荣的、和平的新纪元!
2
科学是把双刃剑 :
科学和技术自从17世纪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来,不但充分显示了它的造福功能,也逐渐暴露出对自然和社会的危害.
科学是人类探求客观规律的活动.这个定义除蕴涵了规律的客观性之外,同时说明,科学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尤其是像科学这样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一旦不再是自发的行为,就和技术一样,也体现着人的目的,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客观规律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它既可以造福人,也可以危害人,比如电,它既可以优化人的生活,又可以摧残人的生命.当科学活动具有了实用目的之后,就既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和弱化客观规律造福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又有利用发扬或者避免或弱化客观规律危害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这两个方面的目标在一个具体科学活动中往往是一致的.因为造福自己与危害他人往往是同一个过程,一方是另一方的条件.即使只是为了造福人类,有时也难免带有副作用.比如,科学发明出了肥料,农药,目的是造福人类,但肥料,农药使粮食,菜,果,甚至料,肉类蛋类都会浸染上 某些毒素,危害人类健康.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双刃剑功能从客观意义上说是必然的,科学技术活动就只能尽量规避和抑制其负作用,而不可能彻底消除它.真正的问题在于人类分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比如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国家,民族,每一个利益群体从根本上说都在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削弱和侵夺对方利益,所以,人类历史上就充满了这样的现象,即有些利益集团有时候会故意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危害人类的功能去对付对方,指示或组织科学家制造出枪炮杀害人,制造出药物毒害人.原子弹的发明成功,便是这一目的促成的结果.
科学界关于科学伦理的呼声很高,呼吁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对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负责,在发展科学和技术的时候,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人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功能,坚决克服和制止危害人类的科学技术成果.
我以为要发展科学的造福功能,抑制其危害功能,除了从主观上不断加强科学尤其是技术伦理的教育之外,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第一,实现科学主题的转换.以往的科学,无论是出于对自然的好奇,还是出于有目的的自觉认识,其主题都是朝着启发技术和引导.
技术的方向,帮助技术确定"可以干什么".由于技术先天地具有双刃剑功能,科学越是对技术具有启发和引导意义,就越会成为技术的帮凶和开路先锋.因此,往后科学的发展,我以为应当从指导技术"可以干什么"这个主题转变为规范技术"不可以干什么"这个主题上来,即从对技术的指导功能转变到规范功能上来.第二,联合国作为国际协调组织应当顺应全球化趋势,制定出有权威的国际性公约,严格审定和限制那些有可能危及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成果.只有这样,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面效应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变成造福人类的利器.
当然,那些从科学知识转化出来的技术成果中,纯粹只能作恶的太少。绝大部分既可以为社会造福,也可以危害社会,伤人害命。所以,“双刃剑”才是它们最准确的比喻。
Ⅳ 有关劳动的教案(班会)要40分钟长
劳动最光荣
——争“劳动星”主题班会
一、 总结回顾上月颁星情况,宣布本次班会主题
同学们,前面我们颁发了安全星,由于同学们的积极努力,大部分同学获得了这颗星。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向这些同学表示祝贺。当然,个别同学由于存在不足,没有获得星,我希望这些同学不要灰心,我相信通过你们的不断努力,也会取得进步的!
本次班会我们的主题是:劳动最光荣。下面有请两位主持人隆重登场。
主持人齐: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五一中队“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 讲故事揭示爱劳动的重要性
张:首先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一户人家有兄弟俩,父母去世后,哥哥只给了弟弟一把锄头,就
把弟弟赶出了家门。弟弟拿着锄头,来到一座山上,搭了间草棚,开始了辛勤的劳动。哥哥霸占了全部家产,整日游手好闲、大吃大喝,没过几年,就败光家产成了乞丐。一天,哥哥到一个富裕人家要饭,谁知开门的竟是弟弟。哥哥见弟弟生活相当幸福,便问:“你离家时只拿了把锄头,怎么现在有这么多家产?是不是爸妈生前给了你很多钱?”弟弟笑着说:“是啊,爸妈给了我两棵摇钱树。”哥哥忙问:“摇钱树?在哪儿?”弟弟伸出手说:“这就是——每棵树上五个杈,不长叶子不长芽,只要不怕劳累苦,衣食住行都不差。”原来弟弟的幸福生活来自于辛勤的劳动。
听了我的故事,聪明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幸福生活来自于辛勤的劳动。我知道了什么叫坐吃山空;)
吕:的确,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现在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劳动那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1、那就既不会有机器的轰鸣声,也不会看见一幢幢高耸入云的大楼,2、夜晚没有明亮的灯光,街道上也不会有川流如梭汽车,海洋上也不会听见海轮嘹亮的汽笛声,3、田野里也不会长出茂盛的庄稼,煤碳也只好永远沉睡在大地的深处,4、没有书籍没有报纸„„这样的世界是多么的可怕呀!)
张:是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事事处处都在与劳动打交道,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劳动的认识。
(同学甲:《劳动最光荣》,大自然是不会凭白无顾地恩赐给我们什么的,我们吃的粮食,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车子,哪一样都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种瓜才能得瓜,种豆才能得豆,不劳动就想得到什么是万万不可能的。同学乙:人类要想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必须具备高超的劳动技能。我们今天努力学习就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劳动、更会劳动。同学丙: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我们要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出示关于劳动的名言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划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划
吕:你们说的真好,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关于劳动,名人是怎么说的(电脑出示名言) 张:现在同学们都认识到了劳动的重要性,也都热爱劳动,本月我们要争获的就是劳动星。请看获得劳动星的标准。(出示获得劳动星的标准“劳动星”获得标准 1、能进行一次热爱劳动的演讲。 2、在家、在学校为父母、同学能做一至两件力所能及的事。 3、结合“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五卅”运动纪念日,开展访问、社会调查等一次实践活动。
三、 谈谈自己打算如何获得劳动星。
吕:大家都明白了获得劳动星的标准,现在请同学们小组里讨论一下,你打算如何获得这颗宝贵的劳动星? 1、小组讨论
2、 交流(郭方刚:在家里我要帮助妈妈扫地、擦玻璃。在学校我要值好日,还要帮助同学打扫卫生;刘玉玲:集体劳
动时,我会抢着干那些又苦又累的活;滕幸桂:我除了要做到刚才郭方刚说的,我还准备做好实践活动,访问社会上那些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了解他们的事迹,向他们学习。滕潇愉:我会按照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热爱劳动,做父母的好帮手,做老师的好助手,做同学们的勤务员。)
张: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让我很振奋,看来,这颗劳动星大家是志在必得了。 四、 欣赏诗朗诵《劳动之歌》
吕:同学们,劳动是艰苦的,也是快乐的,更是光荣的。只有勤劳的人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下面请欣赏诗朗诵《劳动之歌》
劳动如多彩的光是那么明媚, 劳动创造出千般快活, 劳动使机器在飞速地转动, 劳动使万物承载世界, 我要为劳动者唱赞歌。 无论坚守在什么岗位, 无论岗位是多么平凡, 都是劳动创造新的生活。 劳动是事业的根本, 劳动才能获取新的生活。 劳动是人类永远的旋律, 劳动是勤劳者心灵之歌。
劳动者平凡而伟大, 平凡伟大才更显广博。 只有愉快地投入学习和劳动, 人生才会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六、辅导员激励讲话
同学们,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劳动创造了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秉承这种美德,用热情浇灌劳动之花,以信心采摘劳动之果,永远做一个热爱劳动的人。
在这里我预祝同学们人人都能获得这颗宝贵劳动之星,你们有决心吗? 七、全体同学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结束班会。
张:下面让我们一起高唱《劳动最光荣》来结束今天的班会。(播放歌曲) 今天的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Ⅳ 劳动创造了什么
劳动创造幸复福。
幸福,是制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生活状态;追求幸福,是每个人天经地义的权利。劳动创造幸福,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本还是靠劳动。
劳动创造幸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一个怀揣“中国梦”的中国公民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中华民族是勤劳纯朴的民族。经过五千多年的奋斗与磨练,我们的民族铸成了许多优秀品质,其中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莫过于热爱劳动、勤奋劳动,以勤劳俭朴为荣、以不劳而获为耻。
(5)思品劳动创造人类教案扩展阅读:
在现代社会,无论对个人来说还是对社会来说,幸福生活只能通过劳动来创造。社会必要劳动有着各种形式。首先是不同形式的物质劳动——直接生产过程的各种劳动,流通过程的各种劳动、各种服务等;还有同生产力发展和现实基础相适应的精神劳动;有些劳动形式并不直接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但却是实现这些价值所不可缺少的。
Ⅵ 求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粤教版本)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8/sort0104/down-11504.html
粤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全册教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8/sort0104/down-11496.html
粤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五单元教学预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8/sort0104/down-11497.html
粤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教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8/sort0104/down-11499.html
粤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 第七单元 法律护我教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8/sort0104/down-11502.html
粤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 第八单元 法不可违教案
Ⅶ 人民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http://www.pep.com.cn/sxpd/jszx/8s/xjcxxa/
Ⅷ 恩格斯名言”劳动创造了人类“是什么意思
劳动创造人,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决定力量。
恩格斯在1876年所写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明确提出并全面论证了劳动创造人的原理。他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在劳动的直接推动下,早期人类大体经历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或称古人、晚期智人或称新人、等4个发展阶段。
在从早期猿人到晚期智人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脑量不断增大,体态特征愈来愈区别于猿而近似于现代人。劳动工具日益改进和多样化,经济生活逐渐丰富起来,并开始出现原始精神文明。从晚期智人开始,人类逐渐发展成现代世界的各色人种。
(8)思品劳动创造人类教案扩展阅读
人类劳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活动的结果事先已在人的观念中存在;动物受本能所驱使的活动是无意识的,它们不能事先“观念地”制造出活动的结果来。
人类劳动是人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通过劳动来支配自然界,并在自然界打下自己意志的印记;动物的本能活动则仅仅是适应和利用自然界,单纯以自己的存在使自然界发生改变。
人类劳动从制造工具开始,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是人类劳动必然的、普遍的要素;而动物的“工具”一般说来只是它们的躯体(爪、牙等),某些动物偶尔也使用自然界现成的工具,但它们永远制造不出那怕是极粗笨的石斧来。
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包括猿群在内的其他动物的特征,而制造工具则是人类不同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标志。
Ⅸ 如何理解劳动创造人类
c 因为劳动创造中为了交流跟记事的需要产生了语言,文字和发达的人脑。而回所有生物中,有答思维跟意识的只有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的精神文明。而劳动创造物质文明,那是不用说的,很清楚,除了自然界的东西外,世界上有什么东西不是人创造的?希望以上解答能令你满意,谢谢。